CN110284964A -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4964A
CN110284964A CN201910549210.9A CN201910549210A CN110284964A CN 110284964 A CN110284964 A CN 110284964A CN 201910549210 A CN201910549210 A CN 201910549210A CN 110284964 A CN110284964 A CN 110284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ylinder
piston
crankshaft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92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4964B (zh
Inventor
卞明
项达尚
姜斌
刘文斌
张婧
魏登惠
王成存
徐仪
殷志航
游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chuan Jule Innov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JIANGSU JIANGHU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chuan Jule Innov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JIANGSU JIANGHU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chuan Jule Innov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JIANGSU JIANGHU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chuan Jule Innov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92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4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4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4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4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4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02B63/042Rotating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6Engines with means for equalising torque
    • F02B75/065Engines with means for equalising torque with double connecting rods or crank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77/08Safety, indicating, or supervis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9/00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 F02D29/06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electric 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包括:机体、及设置在机体上的左发电机和右发电机,其中,电机启动系统包括气缸,气缸内设置有左曲轴腔、活塞腔以及右曲轴腔,活塞腔内设置有左活塞和与左活塞相向设置的右活塞,左活塞、右活塞以及活塞腔的内壁之间围设成燃烧室,气缸上设置有与燃烧室对应的火花塞和气体门;左曲轴腔内设置有左曲轴,左曲轴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与左活塞连接,左曲轴驱动设置在机体上的左发电机转动;右曲轴腔内设置有右曲轴,右曲轴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与右活塞连接,右曲轴驱动设置在机体上的右发电机转动。用以通过设置左右活塞,减少启动电机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熟悉的机械中的一种,且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领域等,但是,传统的驱动机构在驱动电机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的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减少其所产生振动的启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用以通过设置左右活塞,减少启动电机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包括:机体、及设置在机体上的左发电机和右发电机,
其中,电机启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的气缸,气缸内设置有左曲轴腔、活塞腔以及右曲轴腔,活塞腔内设置有左活塞和与左活塞相向设置的右活塞,左活塞、右活塞以及活塞腔的内壁之间围设成燃烧室,气缸上设置有与燃烧室对应的火花塞和气体门;
左曲轴腔内设置有左曲轴,左曲轴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与左活塞连接,左曲轴驱动设置在机体上的左发电机转动;
右曲轴腔内设置有右曲轴,右曲轴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与右活塞连接,右曲轴驱动设置在机体上的右发电机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池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的启动机和控制开关,
其中,所述启动机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且远离所述启动机并靠近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
所述气缸上设置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齿合;
所述气缸上还设置有螺栓孔,可通过螺栓将所述启动机基于所述螺栓孔与所述气缸螺栓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控制所述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时,检测所述气缸的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所述气缸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气缸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控制所述气缸停止运动,同时向报警模块发送第一报警指令;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一报警操作;
若不存在,判定所述气缸不存在故障;
其中,在控制所述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之前,还包括:
自检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控制模块的自检过程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基于所述自检模块所检测出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自检过程存在故障的相关的第二报警指令发送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发送的所述第二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二报警操作。
优选地,所述启动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是横向贯穿所述启动电机的,且所述传动机构整体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且通过螺栓锁紧。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是通过放置机构,来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与所述机体螺丝连接的底座,
其中,所述放置板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放置有所述电池组,所述放置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移动杆、限位杆;
所述两个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置板的下端面,且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两个固定杆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移动杆的竖直滑槽,所述两个移动杆的杆壁上设置有竖向均匀排列的第一限位孔,所述两个固定杆的杆壁上设置有竖向均匀排列的第二限位孔,且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设中置有限位杆,远离所述放置板的所述两个移动杆的一端还分别与所述底座螺栓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对所述机体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动力缸和设置在所述动力缸中且与所述动力缸相适配的活塞,
所述动力缸的一侧设置有马达,所述动力缸上还设置有贯穿所述动力缸内侧壁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动力缸上还设置有贯穿所述动力缸内侧壁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进水阀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电机;
所述动力缸的底部设置有水槽,所述出水阀与水槽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动力缸的侧壁内的水管连接;
所述出水孔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还设置有单向气阀,且所述单向气阀远离所述出水阀的一端设置有喷水头。
优选地,还包括:
拍摄模块,用于当所述清洗机构对所述机体进行清洗后,对所述机体进行拍摄,获得机体清洁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拍摄模块所拍摄的机体清洁图像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图像参数对所述机体清洁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所述机体清洁图像与标准样张进行RGB值对比,判断所述机体的表面是否清洁干净,
若是,生成相应的清洁结果,并将所述清洁结果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若否,则发送相应的第三报警指令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机体的表面未清洁干净时,基于图像对比数据库,并对根据所述拍摄模块所获得的机体清洁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出所述机体清洁图像上的待清洁区域,并将所获取的所述待清洁区域信息传输到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处理模块所传输的待清洁区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池组中包括一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Q1、第二二极管Q2、第三二极管Q3、第一NPN晶体管N1、第二NPN晶体管N2、第三NPN晶体管N3、第四NPN晶体管N4、第一PNP晶体管P1、第二PNP晶体管P2、电源VDD、地GND;
其中,电源VDD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Q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Q1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输入端、第一PNP晶体管P1的基极、第二二极管Q2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R5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出端连接,且还与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PNP晶体管P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的并联输入端连接,且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的并联输出端与第一NPN晶体管N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晶体管N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入端和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NPN晶体管N1的发射极接地GND;
所述第一PNP晶体管P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PNP晶体管P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Q3的正极连接,且所述第三二极管Q3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阻R6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二NPN晶体管N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晶体管N2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NPN晶体管N2的发射极接地GND;
所述第二二极管Q2的负极与第三NPN晶体管N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NPN晶体管N3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NPN晶体管N3的发射极接地GND,所述第九电阻R9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输入端、第四NPN晶体管N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NPN晶体管N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出端、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出端、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及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四NPN晶体管N4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地,还包括:
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实时监控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和所受压力,按照预设确定方法根据所述监控到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和所受压力确定是否启动保护装置,当启动保护装置后,所述保护装置调节所述发动机的工作功率,使得所述发动机的工作功率降低;其中所述预设确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所处海拔高度,将所述海拔高度利用公式(1)计算外部环境压力和外部环境温度;
T1=288.15-6.5*H
(1)
其中,P1为求解得到的外部环境压力,所有压力的单位均为bar,T1为求解的外部环境温度,所有温度的单位均为K,H为海拔高度,单位为KM;然后,利用公式(2)求解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缸内第一压力和第一温度:
其中,P2为求解得到的缸内第一压力,T2为求解得到的缸内第一温度,λ为气体的绝热指数,Q为所述发动机每秒所转动的圈数,C所述发动机额定功率,所述功率的单位均为Kw,I为所述发动机的额定电流,所述电流的单位均为A,为所述发动机所处环境的湿度,湿度单位为%;然后,利用公式3求解调节系数:
其中,μ为求解得到的调节系数,T为所述发动机所述环境的温度;最后,利用公式4,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需要启动保护装置;
其中,TC为测量所得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PC为测量所得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压力,当PD为1时需要启动所述保护装置,当PD为0时则说明不需要启动所述保护装置。
所述绝热指数λ的取值时,当所述气缸内纯空气时为1.4,否则为1.33。
优选地,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控制所述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时,检测所述气缸的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所述气缸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气缸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控制所述气缸停止运动,同时向报警模块发送第一报警指令;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一报警操作;
若不存在,判定所述气缸不存在故障;
其中,在控制所述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之前,还包括:
自检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控制模块的自检过程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基于所述自检模块所检测出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自检过程存在故障的相关的第二报警指令发送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发送的所述第二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二报警操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启动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启动电机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启动电机系统的基础驱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清洗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启动电机系统的系统检测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中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的内部机构主视图部;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的后部结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中发动机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中消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中降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中控制原理框图的结构侧视图;
图18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发电机组中电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机体01、及设置在机体01上的左发电机011和右发电机012,
其中,电机启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的气缸02,气缸02内设置有左曲轴腔021、活塞腔022以及右曲轴腔023,活塞腔022内设置有左活塞0221和与左活塞0221相向设置的右活塞0222,左活塞0221、右活塞0222以及活塞腔022的内壁之间围设成燃烧室,气缸02上设置有与燃烧室对应的火花塞和气体门;
左曲轴腔021内设置有左曲轴0211,左曲轴0211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与左活塞0221连接,左曲轴0211驱动设置在机体01上的左发电机011转动;
右曲轴腔023内设置有右曲轴0231,右曲轴0231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与右活塞0222连接,右曲轴0231驱动设置在机体01上的右发电机012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机启动系统还包括:储电装置,且储电装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储电装置为左右发电机提供电能,来驱动左右发电机运转,由左发电机带动左曲轴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驱动左活塞运动,右发电机带动右曲轴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驱动右活塞做与左活塞相对的运动,当右活塞与左活塞相对运动后,控制储电装置停止为左右发电机提供电能,此时再由两个相向布置的左活塞、右活塞和气体门空间内的油气混合气被火花塞点燃,油气混合气发生剧烈燃烧,燃气进一步推动左活塞和右活塞向相反方向移动,左活塞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推动左曲轴旋转,同时右活塞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推动右曲轴旋转,将其不同活塞分别对应的直线往复运动变成对应的曲轴的旋转运动,曲轴带动各种连接的发电机按照相反的方向旋转;
其中,左活塞和右活塞是同步相向移动,且每个活塞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将活塞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完全抵消,无论是一阶往复惯性力还是二阶往复惯性力,其好处是,降低启动电机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由左活塞、右活塞和活塞腔所组成的燃烧室,在启动电机的过程中,两个活塞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移动,目的是为了使燃烧膨胀做功更充分,做功结束时的气体能量更低。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通过设置左右活塞,减少启动电机系统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如图3所示,还包括:
设置在机体01上的电池组013、设置在机体01上且与电池组013连接的启动机014和控制开关015,
其中,启动机014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016,且远离启动机014并靠近传动机构0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017;
气缸02上设置有第二齿轮018,且第一齿轮017与第二齿轮018相齿合;
气缸02上还设置有螺栓孔019,可通过螺栓将启动机014基于螺栓孔019与气缸02螺栓连接。
优选地,启动机014包括电机轴0141,电机轴0141是横向贯穿启动电机014的,且传动机构016整体安装在电机轴0141上,且通过螺栓锁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控制开关开启时,控制小齿轮与大齿轮齿合连接,且由电池组向启动机供电,通过驱动启动机旋转,将电池组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小齿轮转动,从而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为启动电机系统提供动力;当控制开关关闭时,控制小齿轮与大齿轮分离,且电池组停止向启动机供电,进一步停止为启动电机系统提供动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为启动电机系统提供了动力基础,通过螺栓将启动机基于螺栓孔与气缸螺栓连接,是为了将启动机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如图6所示,还包括:
检测模块071,用于当控制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时,检测气缸的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072,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气缸的运行状态,判断气缸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控制气缸停止运动,同时向报警模块073发送第一报警指令;
报警模块073,用于根据控制模块072所发送的第一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一报警操作;
若不存在,判定气缸不存在故障;
其中,在控制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之前,还包括:
自检模块074,用于检测控制模块072的自检过程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基于自检模块074所检测出与控制模块072的自检过程存在故障的相关的第二报警指令发送到报警模块073;
报警模块073,用于根据所发送的第二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二报警操作。
上述气缸的运行状态,例如可以是,气缸的当前受力强度、气缸当前是否泄漏气体等。
上述报警模块,例如可以是振动、灯光、语音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上述第一报警指令例如可以是,气缸存在故障指令,其对应的第一报警操作,例如可以是红色灯光闪烁提醒;
上述第二报警指令例如可以是,控制模块存在故障指令,对应的第二报警操作,例如可以是黄色灯光闪烁提醒。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气缸和控制模块进行检测,判断气缸是否出现故障;通过设置报警模块,便于及时了解气缸的运行情况,还可方便对此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如图4所示,电池组013是通过放置机构,来设置在机体01上的,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041、与机体01螺丝连接的底座042,
其中,放置板041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043,放置槽043中放置有电池组013,放置板04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杆044、两个移动杆045、限位杆046;
两个固定杆044分别设置在放置板041的下端面,且与放置板041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04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可容纳移动杆045的竖直滑槽,两个移动杆045的杆壁上设置有竖向均匀排列的第一限位孔0451,两个固定杆044的杆壁上设置有竖向均匀排列的第二限位孔0441,且一一对应的第一限位孔0451和第二限位孔0441设中置有限位杆046,远离放置板041的两个移动杆045的一端还分别与底座042螺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调节放置板上电池组的高度时,通过将两个移动杆的移动到同一高度,且将两个移动杆上的第一限位孔与两个固定杆上的第二限位孔分别一一对应放置,再将限位杆插接在其对应的限位孔中,实现将两个移动杆的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移动杆进行调节,可实现方便对放置板上的电池组进行高度的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启动系统,如图5所示,还包括:对机体01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
清洗机构包括:动力缸051和设置在动力缸051中,且与动力缸051相适配的活塞054,动力缸051的一侧设置有马达065;动力缸051上还设置有贯穿动力缸051内侧壁的进水孔061,进水孔061上设置有进水阀055,动力缸051上还设置有贯穿动力缸051内侧壁的出水孔062,出水孔062上设置有出水阀056,进水阀055的一端连接有水箱057,水箱057的一侧设置有电机060;
动力缸051的底部设置有水槽058,出水阀056与水槽058之间通过设置在动力缸051的侧壁内的水管059连接;
出水孔062远离活塞054的一端还设置有单向气阀064,且单向气阀064远离出水阀056的一端设置有喷水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向动力缸中填充水时,首先打开进水阀,在通过电机驱动将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孔驱动流到动力缸中;其中,向动力缸中填充水之前,需打开进水阀,当需要对机体进行清洗时,打开出水阀,同时由马达驱动活塞沿着动力缸向下移动,将水挤压到水槽,同时当水槽中的水达到预设水量时,此时水槽中的水会通过水管流到出水孔,并最终从喷水头喷出,进而完成对固定支架的清洗。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清洗机构方便对机体进行清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还包括:
拍摄模块,用于当清洗机构对机体进行清洗后,对机体进行拍摄,获得机体清洁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将拍摄模块所拍摄的机体清洁图像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图像参数对机体清洁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机体清洁图像与标准样张进行RGB值对比,判断机体的表面是否清洁干净,
若是,生成相应的清洁结果,并将清洁结果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若否,则发送相应的第三报警指令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处理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机体的表面未清洁干净时,基于图像对比数据库,并对根据拍摄模块所获得的机体清洁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出机体清洁图像上的待清洁区域,并将所获取的待清洁区域信息传输到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处理模块所传输的待清洁区域信息。
上述待清洁区域是对应的机体上未清洗干净的区域;
上述第三报警指令,例如可以是未清洁干净指令。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获取的待清洁区域进行显示,方便对其进行清洗管理,节省清洗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如图7所示,设置在机体上的电池组中包括一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Q1、第二二极管Q2、第三二极管Q3、第一NPN晶体管N1、第二NPN晶体管N2、第三NPN晶体管N3、第四NPN晶体管N4、第一PNP晶体管P1、第二PNP晶体管P2、电源VDD、地GND;
其中,电源VDD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Q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Q1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输入端、第一PNP晶体管P1的基极、第二二极管Q2的正极连接;
第五电阻R5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出端连接,且还与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PNP晶体管P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的并联输入端连接,且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的并联输出端与第一NPN晶体管N1的基极连接,第一NPN晶体管N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入端和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入端连接,且第一NPN晶体管N1的发射极接地GND;
第一PNP晶体管P1的发射极与第二PNP晶体管P2的基极连接,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Q3的正极连接,且第三二极管Q3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阻R6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二NPN晶体管N2的基极连接,第二NPN晶体管N2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NPN晶体管N2的发射极接地GND;
第二二极管Q2的负极与第三NPN晶体管N3的基极连接,第三NPN晶体管N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的输入端连接,第三NPN晶体管N3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九电阻R9的输出端接地,第八电阻R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输入端、第四NPN晶体管N4的基极连接,第四NPN晶体管N4的集电极与第五电阻R5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出端、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出端、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及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输出端接地,第四NPN晶体管N4的发射极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保护电路可以对电池组中的元件进行有效保护,提高电池组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实时监控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和所受压力,按照预设确定方法根据所述监控到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和所受压力确定是否启动保护装置,当启动保护装置后,所述保护装置调节所述发动机的工作功率,使得所述发动机的工作功率降低;其中所述预设确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所处海拔高度,将所述海拔高度利用公式(1)计算外部环境压力和外部环境温度;
T1=288.15-6.5*H
(1)
其中,P1为求解得到的外部环境压力,所有压力的单位均为bar,T1为求解的外部环境温度,所有温度的单位均为K,H为海拔高度,单位为KM;然后,利用公式(2)求解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缸内第一压力和第一温度:
其中,P2为求解得到的缸内第一压力,T2为求解得到的缸内第一温度,λ为气体的绝热指数,Q为所述发动机每秒所转动的圈数,C所述发动机额定功率,所述功率的单位均为Kw,I为所述发动机的额定电流,所述电流的单位均为A,为所述发动机所处环境的湿度,湿度单位为%;然后,利用公式3求解调节系数:
其中,μ为求解得到的调节系数,T为所述发动机所述环境的温度;最后,利用公式4,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需要启动保护装置;
其中,TC为测量所得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PC为测量所得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压力,当PD为1时需要启动所述保护装置,当PD为0时则说明不需要启动所述保护装置。
所述绝热指数λ的取值时,当所述气缸内纯空气时为1.4,否则为1.3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利用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出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根据不同的发动机从而确定不同的第一温度和第一压力,使得所述得到的温度和压力都具有很强的特性,更能复核复杂的环境。
利用上述技术,可以根据所述发动机所处的位置海拔不同,以及所述发动机的额定功率,电流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温度的不同,自动的智能的判断出所检测到的所述气缸内的温度和所受压力是否已经达到了警戒状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启动保护装置,从而降低温度和压力,从而增加所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全部为计算机自动检测和计算,不需要额外的增加人工维护,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所述发动机的智能化水平。
为了更细致的说明上述发动机的结构,下面以图8-图18来说明:
发动机的结构,包括:
机组本体100,其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发动机2、设置在所述发动机2上的左发电机3和右发电机4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变频器5;
所述发动机2包括缸体200,所述缸体200内设置有左曲轴腔201、活塞腔202以及右曲轴腔203,所述活塞腔202内设置有左活塞204和与所述左活塞204对应的右活塞205,所述左活塞204、所述右活塞205以及所述活塞腔202的内壁之间围设成该发动机2的燃烧室,所述缸体200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对应的点火机构、气门总成;
所述左曲轴腔201内设置有左曲轴206,所述左曲轴206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207与所述左活塞204连接,所述左曲轴206驱动所述左发电机3转动;
所述右曲轴腔203内设置有右曲轴208,所述右曲轴208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209与所述右活塞205连接,所述右曲轴208驱动所述右发电机4转动;
所述变频器5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左发电机3、所述右发电机4的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发明的新型发电机组是由一台水平对置活塞的汽油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内设置有左活塞204、右活塞205,左活塞204、右活塞205以及活塞腔202的内壁之间围设成该发动机2的燃烧室,左曲轴206、右曲轴208为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曲轴;发动机工作时,在燃烧室内的油气混合气被点火机构点燃,油气混合气发生剧烈燃烧,燃气推动左活塞204、右活塞205向相反方向移动,左活塞204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207推动左曲轴206旋转,右活塞205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209推动右曲轴208旋转,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左曲轴206带动左发电机3转动,右曲轴208带动右发电机4转动,左发电机3、右发电机4同时按照相反的方向运转,发出的交流电电压相同,波型相反,通过连接变频器5将左发电机3、右发电机4发出的交流电进行整合输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对于整个发动机来说,左活塞204、右活塞205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完全抵消,无论是一阶往复惯性力还是二阶往复惯性力。左曲轴206、右曲轴208在旋转时,各自平衡相应的连杆大头和曲柄销产生的旋转惯性力。因此,该发动机的振动非常小;由两个对置左活塞204、右活塞205组成的燃烧室,在发动机的做功冲程中,左活塞204、右活塞205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移动,使得膨胀冲程相对普通四冲程汽油机更长,燃烧膨胀做功更充分,做功结束是的气体能量更低。相比竖直的发动机结构,对置设置的左活塞204、右活塞205,使得本发明新型发电机组中的发动机体积较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门总成包括进气通道6和排气通道7,所述进气通道6和所述排气通道7大致呈V型设置在所述缸体200上,所述进气通道6设置在所述点火机构的左侧并且所述进气通道6内设置有进气阀8,所述进气通道6通过进气管9与空滤器连接,所述排气通道7位于所述点火机构的右侧并且所述排气通道7内设置有排气阀10,所述排气通道7通过排气管11与消声机构1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气时,进气通道6通过进气管9与空滤器(未示出)连接,将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进气通道6内,进气阀8打开空气再进入到燃烧室内;排气时,排气阀10打开,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通道7进入到排气管11内再通过消声机构12排除。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空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方便进入到燃烧室内的空气与汽油混合;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管11内再通过消声机构12排除,消声机构12起到消除噪音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进气通道6的左端设置有两个进气门61,右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9与所述空滤器连接;
所述排气通道7的右端设置有两个排气门71,左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所述排气管11与所述消声机构12连接,所述排气管11上设置有第一导风罩13,所述第一导风罩13的出风端与所述消声机构1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气通道6内设置有两个进气门61,两个进气门61共有一个进气口,在接近进气门处,气道一份为二,变成两个进气道。同理,排气通道也是这样设计;进、排气门的布置采用侧置气门布置方式布置,但也有较大区别,在右活塞205处布置的两个气门全是进气门,在左活塞204处布置的气门全是排气门,进、排气门相对布置。两个进气门61或排气门71同时布置在一侧,并且共用一个进气道或排气道,这样的布置,可以使得在相同进、排气门面积的情况下,获得更待的进、排气气道截面积,这样发动机进气更充分,排气也更顺畅。同时,由于进、排气门是对置布置,而且,从进气通道6进来的进行新鲜空气一部分直接冲向排气门71,对排气门71进行冷却,大部分冲向活塞,对活塞冷却,这样,降低排气门71和活塞的温度,提高燃烧室内的空气充量。同时也提高的排气门71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排气门71材料性能的较高的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从进气通道6进来的进行新鲜空气一部分直接冲向排气门71,对排气门71进行冷却,大部分冲向活塞,对活塞冷却,这样,降低排气门71和活塞的温度,提高燃烧室内的空气充量。同时也提高的排气门71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排气门71材料性能的较高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消声机构12包括外罩14和设置在所述外罩14内的消声器15,所述外罩14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风罩13的出风端对应的进风端,所述外罩14包括第一罩体14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141内的第二罩体142,所述第一罩体14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口143,所述第二罩体142上设置有个第二通口144,所述第一罩体141与所述第二罩体142之间还设置有降噪机构145;
所述消声器15内设置有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所述第一板体151、所述第二板体152将所述消声器15内分为第一空腔153、第二空腔154以及第三空腔155,所述第一空腔153、所述第三空腔155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54的两侧,所述排气管11的下端穿过所述消声器15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154内,所述第二空腔154通过倒置的第一U型管156与所述第一空腔153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53通过倒置的第二U型管157与所述第三空腔155连通,所述第一板体151、所述第二板体152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口158,所述消声器15的左侧上方设置有储水箱16,所述储水箱16内设置有第一液泵17,所述第一液泵17通过第一输液管18与所述第一空腔153连通,所述第三空腔153内设置有第二液泵19,所述第二液泵19通过第二输液管20与所述储水箱16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导风罩13的出风端进入到外罩14内空气可以对消声机构进行冷却,并且第一导风罩13内进入到外罩14内的空气用过外罩14内的第一罩体141、第二罩体142、降噪机构145达到降噪的目的;排气管11排出的废气进入到第二空腔154内,然后在通过第一U型管156进入到第一空腔153内,再通过第二U型管157进入到第三空腔155内,一方面,第一U型管156、第二U型管157这样的类似迷宫设计的结构,可以起到降低废气噪音的效果;另一方面,消声器15内的水可以对废气内的一些污染物进行吸收,降低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第一液泵17、第一输液管18、第二液泵19以及第二输液管20将储水箱16与消声器15内的水循环连通起来,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另一方面对废气内的一些污染物进行吸收,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优选地,所述左发电机3上设置有左风扇21和左螺旋蜗壳22,所述右发电机4上设置有右风扇23和右螺旋蜗壳24,所述发动机的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左螺旋蜗壳22的出风端对应的左导流板25,以及与所述右螺旋蜗壳24的出风端对应的右导流板26;
所述缸体20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导风罩27,所述第二导风罩27大致呈U型其上端开口,使得所述缸体200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罩27内,所述第二导风罩27的进风端围设在所述左导流板25、所述右导流板26的外部,并与所述左螺旋蜗壳22、所述右螺旋蜗壳24的出风端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左风扇21转动,左风扇21的进风口通过左螺旋蜗壳22进入到发动机的底部;右风扇23转动,右风扇23的进风口进入空气,通过右螺旋蜗壳24进入到发动机的底部;缸体20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导风罩27,左导流板25、所述右导流板26将进入到发动机底部的空气一部分导流至缸体200上对缸体200进行冷却,另一部分导流至发动机底部分油底壳处对油底壳进行冷却;然后空气在通过第二导风罩27上端的开口处进入到第一导风罩13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对缸体和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进行冷却,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右曲轴腔203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所述进气阀8的右凸轮轴210,所述右凸轮轴210通过齿轮机构211与所述右曲轴208转动连接,所述右曲轴208上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212;
所述左曲轴腔201的上方设置有左凸轮轴213,所述左凸轮轴213上设置有第二同步齿轮214,所述第二同步齿轮214通过同步带215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212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右曲轴208转动并通过齿轮机构211转动,齿轮机构211带动右凸轮轴210转动,右凸轮轴210驱动进气阀的开启或关闭;右曲轴208上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212,第一同步齿轮212通过同步带215带动第二同步齿轮214转动,第二同步齿轮214带动左凸轮轴213转动,左凸轮轴213驱动排气阀开启或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右凸轮轴210、左凸轮轴213同步运动,保证左活塞204、右活塞205相向运转同步。
优选地,所述降噪机构145包括同轴设置第一降噪层146、中间筒147以及第二降噪层148,所述中间筒146上设置有多个锥形孔14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降噪层146、第二降噪层148可由降噪棉制成,中间筒146上设置有多个锥形孔149,第一降噪层146、中间筒146、第二降噪层148阻挡噪音传播进而降低噪音。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有效降低噪音。
优选地,报警模块,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6内的液位传感器28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外壳上的控制器29以及报警灯30,所述液位传感器28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2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9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泵17、所述第二液泵19、所述左风扇21、所述右风扇23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报警灯30通过一电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29电连接,所述电路模块包括NPN双极型晶体管Q1、NPN双极型晶体管Q2、NPN双极型晶体管Q3、NPN双极型晶体管Q4、NPN双极型晶体管Q5、PNP双极型晶体管Q6、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11、电容C12;
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以及参考地GND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电源输入端VDD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29的第一I/O接口端连接;
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9、所述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以及参考地GND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所述控制器29的第二I/O接口端连接;
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11、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R1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以及参考地GND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
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5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所述报警灯30的一端连接;
所述PNP双极型晶体管Q6的发射极与所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5的发射极、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PNP双极型晶体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报警灯30的另一端以及参考地GND连接,所述PNP双极型晶体管Q6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电路模块的设计,可有效控制报警灯30工作,适应性好,同时,在该控制电路中仅需使用普通元器件就能实现电路的功能控制,成本较低且电性能稳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左发电机和右发电机,
其中,所述电机启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的气缸,所述气缸内设置有左曲轴腔、活塞腔以及右曲轴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左活塞和与所述左活塞相向设置的右活塞,所述左活塞、所述右活塞以及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之间围设成燃烧室,所述气缸上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对应的火花塞和气体门;
所述左曲轴腔内设置有左曲轴,所述左曲轴通过左曲轴活塞连杆与所述左活塞连接,所述左曲轴驱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左发电机转动;
所述右曲轴腔内设置有右曲轴,所述右曲轴通过右曲轴活塞连杆与所述右活塞连接,所述右曲轴驱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右发电机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池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的启动机和控制开关,
其中,所述启动机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且远离所述启动机并靠近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
所述气缸上设置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齿合;
所述气缸上还设置有螺栓孔,可通过螺栓将所述启动机基于所述螺栓孔与所述气缸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是横向贯穿所述启动电机的,且所述传动机构整体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且通过螺栓锁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控制所述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时,检测所述气缸的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所述气缸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气缸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控制所述气缸停止运动,同时向报警模块发送第一报警指令;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一报警操作;
若不存在,判定所述气缸不存在故障;
其中,在控制所述气缸以预设运动量运行之前,还包括:
自检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控制模块的自检过程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基于所述自检模块所检测出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自检过程存在故障的相关的第二报警指令发送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发送的所述第二报警指令执行相应的第二报警操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是通过放置机构,来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与所述机体螺丝连接的底座,
其中,所述放置板的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放置有所述电池组,所述放置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移动杆、限位杆;
所述两个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置板的下端面,且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两个固定杆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移动杆的竖直滑槽,所述两个移动杆的杆壁上设置有竖向均匀排列的第一限位孔,所述两个固定杆的杆壁上设置有竖向均匀排列的第二限位孔,且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设中置有限位杆,远离所述放置板的所述两个移动杆的一端还分别与所述底座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机体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动力缸和设置在所述动力缸中且与所述动力缸相适配的活塞,
所述动力缸的一侧设置有马达,所述动力缸上还设置有贯穿所述动力缸内侧壁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动力缸上还设置有贯穿所述动力缸内侧壁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进水阀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电机;
所述动力缸的底部设置有水槽,所述出水阀与水槽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动力缸的侧壁内的水管连接;
所述出水孔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还设置有单向气阀,且所述单向气阀远离所述出水阀的一端设置有喷水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拍摄模块,用于当所述清洗机构对所述机体进行清洗后,对所述机体进行拍摄,获得机体清洁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拍摄模块所拍摄的机体清洁图像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图像参数对所述机体清洁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所述机体清洁图像与标准样张进行RGB值对比,判断所述机体的表面是否清洁干净,
若是,生成相应的清洁结果,并将所述清洁结果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若否,则发送相应的第三报警指令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所述机体的表面未清洁干净时,基于图像对比数据库,并对根据所述拍摄模块所获得的机体清洁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出所述机体清洁图像上的待清洁区域,并将所获取的所述待清洁区域信息传输到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处理模块所传输的待清洁区域信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池组中包括一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Q1、第二二极管Q2、第三二极管Q3、第一NPN晶体管N1、第二NPN晶体管N2、第三NPN晶体管N3、第四NPN晶体管N4、第一PNP晶体管P1、第二PNP晶体管P2、电源VDD、地GND;
其中,电源VDD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Q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Q1的负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输入端、第一PNP晶体管P1的基极、第二二极管Q2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R5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出端连接,且还与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PNP晶体管P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的并联输入端连接,且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的并联输出端与第一NPN晶体管N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晶体管N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入端和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NPN晶体管N1的发射极接地GND;
所述第一PNP晶体管P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PNP晶体管P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Q3的正极连接,且所述第三二极管Q3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阻R6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二NPN晶体管N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晶体管N2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NPN晶体管N2的发射极接地GND;
所述第二二极管Q2的负极与第三NPN晶体管N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NPN晶体管N3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NPN晶体管N3的发射极接地GND,所述第九电阻R9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输入端、第四NPN晶体管N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NPN晶体管N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并联输出端、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的并联输出端、第二PNP晶体管P2的发射极、及第六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四NPN晶体管N4的发射极接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实时监控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和所受压力,按照预设确定方法根据所述监控到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和所受压力确定是否启动保护装置,当启动保护装置后,所述保护装置调节所述发动机的工作功率,使得所述发动机的工作功率降低;其中所述预设确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所处海拔高度,将所述海拔高度利用公式(1)计算外部环境压力和外部环境温度;
T1=288.15-6.5*H
(1)
其中,P1为求解得到的外部环境压力,所有压力的单位均为bar,T1为求解的外部环境温度,所有温度的单位均为K,H为海拔高度,单位为KM;然后,利用公式(2)求解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缸内第一压力和第一温度:
其中,P2为求解得到的缸内第一压力,T2为求解得到的缸内第一温度,λ为气体的绝热指数,Q为所述发动机每秒所转动的圈数,C所述发动机额定功率,所述功率的单位均为Kw,I为所述发动机的额定电流,所述电流的单位均为A,为所述发动机所处环境的湿度,湿度单位为%;然后,利用公式3求解调节系数:
其中,μ为求解得到的调节系数,T为所述发动机所述环境的温度;最后,利用公式4,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需要启动保护装置;
其中,TC为测量所得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温度,PC为测量所得的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内的压力,当PD为1时需要启动所述保护装置,当PD为0时则说明不需要启动所述保护装置。
所述绝热指数λ的取值时,当所述气缸内纯空气时为1.4,否则为1.33。
CN201910549210.9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Active CN110284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9210.9A CN110284964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9210.9A CN110284964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4964A true CN110284964A (zh) 2019-09-27
CN110284964B CN110284964B (zh) 2020-07-24

Family

ID=68005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9210.9A Active CN110284964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49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068A (zh) * 2020-07-10 2020-10-09 广州百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基站的安防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2171A (en) * 1975-01-03 1978-02-22 Direct Power Ltd Opposed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1835967A (zh) * 2007-10-22 2010-09-15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发动机制动器检测
CN103016150A (zh) * 2012-12-26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平衡式增程器发动机
CN103061863A (zh) * 2011-10-20 2013-04-24 艾克莫特国际公司 平衡对置活塞、对置汽缸发动机
US20130220040A1 (en) * 2011-09-06 2013-08-29 Mahle Koenig Kommanditgesellschaft Gmbh & Co Kg Vibration-free opposed piston engine
CN103541849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张金桂 单缸小型柴油机电起动装置
CN103949426A (zh) * 2014-04-28 2014-07-30 太仓远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体清洗机
EP2762704A1 (en) * 2011-09-30 2014-08-06 Ishikawa Energy Research Co., Ltd. Opposed-piston engine
CN104002554A (zh) * 2014-05-30 2014-08-27 苏州倍辰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模板清洗装置
CN104617626A (zh) * 2015-02-10 2015-05-13 申勇兵 用于电容降压的充电保护电路
CN109196200A (zh) * 2016-05-17 2019-01-11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自由活塞装置和自由活塞装置的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2171A (en) * 1975-01-03 1978-02-22 Direct Power Ltd Opposed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1835967A (zh) * 2007-10-22 2010-09-15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发动机制动器检测
US20130220040A1 (en) * 2011-09-06 2013-08-29 Mahle Koenig Kommanditgesellschaft Gmbh & Co Kg Vibration-free opposed piston engine
EP2762704A1 (en) * 2011-09-30 2014-08-06 Ishikawa Energy Research Co., Ltd. Opposed-piston engine
CN103061863A (zh) * 2011-10-20 2013-04-24 艾克莫特国际公司 平衡对置活塞、对置汽缸发动机
CN103541849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张金桂 单缸小型柴油机电起动装置
CN103016150A (zh) * 2012-12-26 2013-04-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平衡式增程器发动机
CN103949426A (zh) * 2014-04-28 2014-07-30 太仓远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体清洗机
CN104002554A (zh) * 2014-05-30 2014-08-27 苏州倍辰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模板清洗装置
CN104617626A (zh) * 2015-02-10 2015-05-13 申勇兵 用于电容降压的充电保护电路
CN109196200A (zh) * 2016-05-17 2019-01-11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自由活塞装置和自由活塞装置的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068A (zh) * 2020-07-10 2020-10-09 广州百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基站的安防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4964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68256C (en) Dual six-stroke self-cool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5090494A (ja) 燃料噴射型燃焼機関用の給気スロットル装置
CN105317544A (zh) 一种水平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11535924A (zh) 一种点燃式二冲程航空重油活塞发动机
RU2342546C2 (ru) Электрогенератор на основе свободнопоршнев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с вынесенной камерой сгорания
WO2010117127A2 (en) Solenoid permanent magnet engine
CN110284964A (zh) 一种启动电机系统
CN104145082A (zh) 内燃机
CN201162676Y (zh) 汽油移动双螺杆型空气压缩机
CN110259574B (zh) 一种风冷柴油发电机
US20120193911A1 (en) Cogeneration apparatus
CN110284965A (zh) 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
CN210686064U (zh) 一种储压式发动机
CN2937500Y (zh) 双气缸盖发动机
JPH0526051A (ja) 断熱2−4サイクル切換エンジン
JP2019138245A (ja) 電動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
CN111852648A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工效机组
JPS6024910Y2 (ja) 二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KR20150107731A (ko) 전류의 생성을 위하여 연소에 의해서 생성된 광이 전달되는 태양 전지 패널의 시스템을 갖는 엔진
KR100305426B1 (ko) 터어보컴파운드환상실린더엔진
GB2216597A (en) Two-stroke uniflow scavenged spark-ignition engine
CN110307085A (zh) 发电机整机
CN109667663B (zh) 对置活塞自由式发动机及其工作方法
EP3615779A1 (en) Adaptive linear linked piston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US1624581A (e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