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1707A -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1707A
CN110281707A CN201910536540.4A CN201910536540A CN110281707A CN 110281707 A CN110281707 A CN 110281707A CN 201910536540 A CN201910536540 A CN 201910536540A CN 110281707 A CN110281707 A CN 110281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ken
cone
tire
shell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65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强
张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65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1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1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包括壳体、破胎锥和驱动机构;所述破胎锥包括锥头和与所述锥头相连的锥座,所述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锥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破胎锥用于刺破轮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破胎锥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本发明能够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刺破后移的轮胎,减少因轮胎入侵,导致前舱空间溃缩,致使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严格。
目前,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论汽车遭遇高速的正面40%偏置碰撞或者25%小偏置碰撞时,汽车前轮胎向汽车前舱入侵,汽车前轮胎占据较大的汽车前舱空间,汽车前舱空间受到挤压较大,导致整车变形程度大,导致汽车前舱空间溃缩,致使驾驶员受到伤害。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减少汽车前胎入侵汽车前舱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胎装置,能够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刺破后移的轮胎,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破胎装置,包括壳体、破胎锥和驱动机构;所述破胎锥包括锥头和与所述锥头相连的锥座,所述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锥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破胎锥用于刺破轮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破胎锥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破胎锥还包括锥杆,所述锥杆一端与所述锥头连接,所述锥杆另一端与所述锥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点火器和爆炸材料,所述点火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爆炸材料设置在所述点火器和所述锥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器为电子点火器。
进一步地,所述爆炸材料包括传爆材料和点爆材料,所述传爆材料敏感度低于所述点爆材料的敏感度。
进一步地,所述破胎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所述锁止机构用于阻止所述锥座脱落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片,所述锁止片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锁止片的另一端向所述锥座弯曲。
本发明另一方面保护了一种破胎系统,包括采集装置、控制装置和所述的破胎装置,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汽车的碰撞力;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子点火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和分析碰撞力,当碰撞力值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子点火器点火,当碰撞力未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未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防撞梁上。
本发明另一方面保护了一种汽车,包括轮胎、门槛梁和所述的破胎装置,所述门槛梁设置在所述轮胎的后方,所述破胎装置设置在所述门槛梁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破胎装置,能够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刺破后移的轮胎,减少因轮胎入侵,导致前舱空间溃缩,致使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2)本发明的破胎装置,包括多个模块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设定,适用于家庭轿车、公共汽车、大型客车、货车等不同车型的车辆上,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破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破胎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破胎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壳体,2-破胎锥,21-锥头,22-锥座,23-锥杆,3-驱动机构,31-点火器,32-爆炸材料,321-传爆材料,322-点爆材料,4-锁止机构,5-采集装置,6-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破胎装置,包括壳体1、破胎锥2、驱动机构3和锁止机构4。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呈圆筒型,所述壳体1顶部为开口,所述壳体1底部为密封。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破胎锥2包括锥头21、锥座22和锥杆23,所述锥头21呈三棱状,所述锥杆23一端与所述锥头21连接,所述锥杆23另一端与所述锥座22连接,所述锥头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所述锥座2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破胎锥2用于刺破轮胎。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破胎锥2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点火器31和爆炸材料32,所述点火器31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爆炸材料32设置在所述点火器31和所述锥座22之间。
优选地,所述点火器31为电子点火器,所述点火器31用于点燃所述爆炸材料42。
优选地,所述爆炸材料32包括传爆材料321和所述点爆材料322,所述传爆材料321敏感度低于所述点爆材料322的敏感度。
如图1所示,所述锁止机构4设置在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锁止机构4用于一方面用于阻止所述破胎锥2在汽车运行时飞出,导致伤人情况,另一方面阻止所述锥座22脱落所述壳体1。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4包括锁止片,所述锁止片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锁止片的另一端向所述锥座22弯曲。
具体地,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所述点火器31点燃所述传爆材料321,所述传爆材料321引燃所述点爆材料322,所述点爆材料322爆炸产生的气体推动所述破胎锥2向所述壳体1顶部高速移动,所述破胎锥2通过冲击力刺破所述轮胎,低所述轮胎向汽车的前舱入侵,减少前舱溃缩的空间,避免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同时所述破胎锥2移动到所述壳体1顶部时,所述锁止机构4卡住所述锥座22,防止所述破胎锥2飞出,导致伤人情况降。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破胎装置,能够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刺破后移的轮胎,减少因轮胎入侵,导致前舱空间溃缩,致使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同时具有多个模块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设定,适用于家庭轿车、公共汽车、大型客车、货车等不同车型的车辆上,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破胎装置,包括壳体1、破胎锥2、驱动机构3和锁止机构4。
具体地,所述破胎锥2包括锥头21、锥座22和锥杆23,所述锥头21呈三棱状,所述锥杆23一端与所述锥头21连接,所述锥杆23另一端与所述锥座22连接,所述锥头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所述锥座2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破胎锥2用于刺破轮胎。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所述破胎锥2移动;所述驱动机构3为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地,所述锁止机构4设置在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锁止机构4用于一方面用于阻止所述破胎锥2在汽车运行时飞出,导致伤人情况,另一方面阻止所述锥座22脱落所述壳体1。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4包括锁止片,所述锁止片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锁止片的另一端向所述锥座22弯曲。
具体地,所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所述压缩弹簧弹出,所述压缩弹簧推动所述破胎锥2移动,所述破胎锥2高速向所述壳体1顶部移动,所述破胎锥2通过冲击力刺破轮胎,所述破胎锥2移动到所述壳体1顶部时,所述锁止机构3卡住所述锥座22,防止所述破胎锥2飞出,导致伤人情况。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弹簧,能够减少成本,安全隐患少,稳定性高,同时能够达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破胎系统,包括:采集装置5、控制装置6和上述所述的破胎装置。
具体地,所述破胎装置包括壳体1、破胎锥2、驱动机构3和锁止机构4。
具体地,所述壳体1呈圆筒型,所述壳体1顶部为开口,所述壳体1底部为密封。
具体地,所述破胎锥2包括锥头21、锥座22和锥杆23,所述锥头21呈三棱状,所述锥杆23一端与所述锥头21连接,所述锥杆23另一端与所述锥座22连接,所述锥头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所述锥座2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破胎锥2用于刺破轮胎。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破胎锥2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点火器31和爆炸材料32,所述点火器31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爆炸材料32设置在所述点火器31和所述锥座22之间。
优选地,所述点火器31为电子点火器,所述点火器31用于点燃所述爆炸材料42。
优选地,所述爆炸材料32包括传爆材料321和所述点爆材料322,所述传爆材料321敏感度低于所述点爆材料322的敏感度。
具体地,所述锁止机构4设置在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锁止机构4用于一方面用于阻止所述破胎锥2在汽车运行时飞出,导致伤人情况,另一方面阻止所述锥座22脱落所述壳体1。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4包括锁止片,所述锁止片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锁止片的另一端向所述锥座22弯曲。
具体地,所述采集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所述采集装置5用于采集汽车的碰撞力。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6与所述电子点火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用于接收和分析碰撞力,当碰撞力值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6控制所述电子点火器点火,当碰撞力未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6未启动。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5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汽车防撞梁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6为控制器。
具体地,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发生在汽车的防撞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汽车碰撞时的碰撞力,将所述碰撞力数值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碰撞力数值信号并且进行分析,根据所述控制器分析的所述信碰撞力数值信号进行判断:
当碰撞力值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点火器进行启动,所述电子点火器点燃所述传爆材料421,所述传爆材料421引燃所述点爆材料422,所述点爆材料422爆炸产生的气体推动所述破胎锥2向所述壳体1顶部高速移动,所述破胎锥2通过冲击力刺破所述轮胎,降低所述轮胎向汽车的前舱入侵,减少前舱溃缩的空间,避免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当碰撞力未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未启动,汽车轮胎不会被刺破。
优选地,所述阈值为实验数值,根据不同车型,实验数值不同,所述阈值也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破胎系统,能够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刺破后移的轮胎,减少因轮胎入侵,导致前舱空间溃缩,致使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轮胎、门槛梁和上述所述破胎装置,所述门槛梁设置在所述轮胎的后方,所述破胎装置设置在所述门槛梁上。
工作原理: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发生在汽车的防撞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汽车碰撞时的碰撞力,将所述碰撞力数值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碰撞力数值信号并且进行分析,根据所述控制器分析的所述信碰撞力数值信号进行判断:
当碰撞力值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点火器进行启动,所述电子点火器点燃所述传爆材料421,所述传爆材料421引燃所述点爆材料422,所述点爆材料422爆炸产生的气体推动所述破胎锥2向所述壳体1顶部高速移动,所述破胎锥2通过冲击力刺破所述轮胎,降低所述轮胎向汽车的前舱入侵,减少前舱溃缩的空间,避免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当碰撞力未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未启动,汽车轮胎不会被刺破。
本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汽车,降低轮胎向汽车的前舱入侵,减少前舱溃缩的空间,避免驾驶员受到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同时破胎装置具有多个模块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设定,适用于家庭轿车、公共汽车、大型客车、货车等不同车型的车辆上,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能。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破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破胎锥(2)和驱动机构(3);
所述破胎锥(2)包括锥头(21)和与所述锥头(21)相连的锥座(22),所述锥头(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所述锥座(2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破胎锥(2)用于刺破轮胎;
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破胎锥(2)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胎锥(2)还包括锥杆(23),所述锥杆(23)一端与所述锥头(21)连接,所述锥杆(23)另一端与所述锥座(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点火器(31)和爆炸材料(32),所述点火器(31)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爆炸材料(32)设置在所述点火器(31)和所述锥座(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器(31)为电子点火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材料(32)包括传爆材料(321)和点爆材料(322),所述传爆材料(321)敏感度低于所述点爆材料(322)的敏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胎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4),所述锁止机构(4)设置在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锁止机构(4)用于阻止所述锥座(22)脱落所述壳体(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破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包括锁止片,所述锁止片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锁止片的另一端向所述锥座(22)弯曲。
8.一种破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胎系统包括采集装置(5)、控制装置(6)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破胎装置,
所述采集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所述采集装置(5)用于采集汽车的碰撞力;
所述控制装置(6)与所述电子点火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用于接收和分析碰撞力,当碰撞力值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6)控制所述电子点火器点火,当碰撞力未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6)未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破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6)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的防撞梁上。
10.一种汽车,包括轮胎和门槛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破胎装置,所述门槛梁设置在所述轮胎的后方,所述破胎装置设置在所述门槛梁上。
CN201910536540.4A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Pending CN110281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540.4A CN110281707A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540.4A CN110281707A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1707A true CN110281707A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04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6540.4A Pending CN110281707A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17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702A (zh) * 2021-03-15 2021-05-2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针刺装置及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4883Y (zh) * 1997-07-18 1998-10-21 王志良 车辆防盗系统中的轮胎自毁装置
CN201205415Y (zh) * 2007-12-28 2009-03-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箱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02847350U (zh) * 2012-11-09 2013-04-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航空轮胎主动式防爆胎机构
CN108099508A (zh) * 2017-11-16 2018-06-01 重庆市巫山县远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双前轮同时爆胎汽车
CN108146379A (zh) * 2017-12-04 2018-06-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极限碰撞工况下乘用车的生命空间保持系统与方法
CN108909850A (zh) * 2018-06-12 2018-11-30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主动式弹出自锁止限位吸能装置及仪表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4883Y (zh) * 1997-07-18 1998-10-21 王志良 车辆防盗系统中的轮胎自毁装置
CN201205415Y (zh) * 2007-12-28 2009-03-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箱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02847350U (zh) * 2012-11-09 2013-04-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航空轮胎主动式防爆胎机构
CN108099508A (zh) * 2017-11-16 2018-06-01 重庆市巫山县远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双前轮同时爆胎汽车
CN108146379A (zh) * 2017-12-04 2018-06-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极限碰撞工况下乘用车的生命空间保持系统与方法
CN108909850A (zh) * 2018-06-12 2018-11-30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主动式弹出自锁止限位吸能装置及仪表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702A (zh) * 2021-03-15 2021-05-2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针刺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9130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straint Device for Occupants of a Vehicle
US20070112513A1 (en) Pedestrian detecting system
CN105752013B (zh) 一种落水汽车天窗气囊救援系统
CN206734229U (zh) 保险杠前伸式汽车液压缓冲自动防撞安全装置
CN100564112C (zh) 乘员保护装置用起动控制装置
US83013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rning following vehicles of frontally escalating longitudinal traffic
JP2006117157A (ja) 車両用障害物判別装置
KR102131448B1 (ko) 자동차의 승객 보호장치
CN102910134A (zh) 小轿车驾乘人员救生逃逸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1804800A (zh)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主动保护系统
CN103395401B (zh)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
US20170088085A1 (en)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CN108583495B (zh)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CN110077356A (zh) 一种主动保护行人的方法、装置、系统、存储器及终端
CN110281707A (zh) 一种破胎装置、系统及汽车
JP5447984B2 (ja)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CN109910808A (zh) 一种避免误触发安全气囊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2582558A (zh) 具有翻滚保护系统的车辆
JP5041868B2 (ja) 乗員拘束装置の起動システム
CN112660119A (zh) 一种车辆后部碰撞预警方法
JP3541211B2 (ja) エアバッグの作動判断装置
JP2021024564A (ja) 作動可能な保護デバイスを制御する、改善された区別の方法及び装置
GB2400352A (en) Pedestrian detect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8482298A (zh) 被动安全装置
CN110962787B (zh) 一种汽车后座人员智能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