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1596A -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1596A
CN110271596A CN201910470941.4A CN201910470941A CN110271596A CN 110271596 A CN110271596 A CN 110271596A CN 201910470941 A CN201910470941 A CN 201910470941A CN 110271596 A CN110271596 A CN 110271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ning
regulation handle
regulation
side plate
regulat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09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明峰
吴明亮
陈丽
王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 Ruiy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erui Infant And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erui Infant And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erui Infant And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09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15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1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1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0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 B62B9/104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with adjustable or reclining back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该调节装置包括主承载部分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圆弧形槽调节槽和折叠槽,所述调节槽和所述折叠槽相互隔离、且所述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所述折叠槽的槽端面形成两级阶梯。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节省空间且操作方便。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包含该调节装置的儿童载具。

Description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载具及其倚靠部分调节机构,具体是指一种兼具调节和折叠功能的倚靠部分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背景技术
儿童载具包括主承载部分和倚靠部分,倚靠部分采用铰接方式与主承载部分相连接,以便于转动调节倚靠部分。
现有倚靠部分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与主承载部分相连接,一种连接方式是在倚靠部分与主承载部分之间设置调节器,通过调节器来调节控制倚靠部分旋转。采用调节器调节倚靠部分易于操作并且控制精确,但是调节器的安装需要占用儿童载具的空间,会增大儿童载具折叠后的体积,同时采用调节器也会增大成本。
另一种连接方式是倚靠部分与主承载部分通过铰接连接结构相连接,该方式需在倚靠部分以及主承载部分上设置相互铰接的机械结构,通过铰接结构实现倚靠部分相对主承载部分的转动,同时还需要设置卡合部件来实现倚靠部分的定位,需要对卡合部件的行程进行控制,通过卡合部件锁定或解锁倚靠部分。
现有儿童载具如果要实现倚靠部分向后调节和倚靠部分向前折叠的功能,则需要设置两套结构不同且相互独立操作的调节机构来完成,每一套调节机构对应各自的卡合部件,分别控制对应卡合部件的行程,单独实现倚靠部分向后调节和倚靠部分向前折叠的功能。这样会导致调节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生产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兼具调节和折叠功能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该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节省空间且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承载部分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圆弧形槽调节槽和折叠槽,所述调节槽和所述折叠槽相互隔离、且所述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所述折叠槽的槽端面形成两级阶梯。
本发明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能够对倚靠部分实现向后调节和向前折叠二级行程的控制,其中第一级行程为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槽底面之间的行程,第二级行程为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折叠槽的槽端面之间的行程。
本发明还包括调节操纵单元、卡合部件倚靠部分其中所述调节操纵单元与所述卡合部件相连接,所述卡合部件穿插倚靠部分底部的铰接座并伸出;所述卡合部件伸出铰接座的伸出部位于所述调节槽的开槽范围内,倚靠部分所述调节操纵单元能够对卡合部件实现二级行程控制,第一级行程控制用于控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产生远离侧板的第一级行程,第一级行程使得所述伸出部的端面介于所述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槽底面之间;第二级行程控制控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产生远离侧板的第二级行程,第二级行程使得所述伸出部的端面高于所述调节槽和折叠槽的槽端面。
,当将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从锁定孔脱出后,倚靠部分处于解锁状态。第一级行程使得伸出部的端面介于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槽底面之间,并且使得伸出部转动到调节槽两端极限位置时均与槽壁相抵触,调节槽的开槽范围限定了倚靠部分的转动调节角度,保证倚靠部分调节安全可靠。
第二级行程使得伸出部的端面高于调节槽的槽端面,增大了倚靠部分的调节行程,倚靠部分转动时伸出部不受调节槽的限制,能够从调节槽进入折叠槽内,通过二级行程控制使得倚靠部分能够向前旋转折叠,并且由折叠位置转换成调节位置时伸出部能够从折叠槽重新进入调节槽。
当调节操纵单元解除对卡合部件控制后,卡合部件的伸出部将沿着靠近侧板的方向移动;当倚靠部分位于调节位置时,伸出部位于调节槽内,待倚靠部分转动到锁定位置时伸出部重新插入锁定孔内锁定,当倚靠部分位于折叠位置时,伸出部位于折叠槽内。
增加第二级行程消除了倚靠部分调节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移差,保证倚靠部分可以在调节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换。
本发明中,所述铰接座和侧板均竖向设置,所述卡合部件的伸出部垂直所述铰接座和侧板,所述调节槽开设在所述侧板的内侧,并且靠近外边缘。
本发明中,所述调节槽和折叠所述调节槽、折叠槽、铰接座和侧板四者的旋转中心相重合,所述倚靠部分调节时向后拉动调节,折叠时向前旋转折叠。
本发明中,所述调节槽的数量为多个,其中最接近所述折叠槽的调节槽为垂直于所述侧板的直槽,其余的调节槽设有过渡坡面。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折叠槽内还容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滑动块和回位弹簧,所述折叠槽内置滑动块后在靠近调节槽的一端还留有供所述伸出部进入的预留槽区,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折叠槽内,另一端与滑动块相连接,所述滑动块为圆弧形的弹性件,向前旋转折叠倚靠部分时,位于折叠槽内的伸出部推压滑动块,滑动块发生形变,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使得倚靠部分平缓转动折叠,所述回位弹簧在滑动块推压力消除后推动滑动块复位。
本发明中,所述折叠槽在预留槽区靠近滑动块的端部设置有止动台阶,以限定滑动块的位置。
本发明中,所述的调节操纵单元为手控式牵引件控制结构,包括限位缘、调节把手、牵引件、调节按钮,调节把手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按钮设置在调节把手上并可沿调节把手在该调节把手的铰接端和自由端之间往复移动,其中调节按钮位于靠近调节把手的铰接端的极限位置为该调节按钮的作用位置,调节按钮位于远离调节把手的铰接端的极限位置为该调节按钮的非作用位置;限位缘处于位于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随调节把手绕转动的路径中,牵引件的一端连接至调节把手上并随调节把手的转动而移位;调节按钮与调节把手朝向限位缘的端面为各自的作用面,且调节按钮的作用面突出调节把手的作用面;位于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随调节把手转动至调节按钮的作用面与限位缘相抵、以使牵引件产生第一级行程的移位,位于非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随调节把手转动至调节把手的作用面与限位缘相抵、以使牵引件产生第二级行程的移位。
本发明通过调节按钮位置来改变调节把手的转动极限幅度,至此实现移位量受调节把手转动幅度限制的牵引件的多级行程。当调节按钮位于工作位置时,调节把手转动的过程中最终会使作用面较高的调节按钮与限位缘相抵,此时调节把手的转动极限幅度较小,对应地带动牵动件的位移量也较小,此为牵动件的第一级行程。当调节按钮位于非工作位置时,则直接与限位缘相抵的为该调节把手的作用面,此时调节把手的转动极限幅度较大,对应地带动牵动件的位移量也较大,此为牵动件的第二级行程。
本发明中,所述调节操纵单元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调节把手和调节按钮,并将调节按钮保持在该调节按钮的作用位置。使用者直接转动本实施例的调节把手,即可使牵引件产生一级行程;使用者施力克服回位弹簧将调节按钮从作用位置移动至非作用位置,此时转动调节把手即可使牵引件产生二级行程,撤销外力后,调节按钮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
本发明中,所述调节把手通过插销铰接在倚靠部分上,所述插销为调节把手的铰接轴;所述牵引件底端逐渐过渡90°,调节把手拉动牵引件产生的拉力通过90°弯折后变成沿倚靠部分宽度方向的远离侧板的向内横向拉力。
本发明中,所述的牵引件、卡合部件、调节槽、折叠槽均为两套,以儿童载具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状设置。
本发明中,所述的卡合部件为L形的卡合件,包括沿倚靠部分宽度方向设置的底杆以及垂直倚靠部分设置的直杆,所述底杆位于倚靠部分沿宽度方向开设的容置槽内,并且通过固定盖盖封,所述的伸出部为栓柱,所述伸出部垂直连接在所述直杆上,所述伸出部穿插所述铰接座上开通的导向孔并伸出,所述导向孔垂直所述铰接座,所述卡合件的底杆与所述的调节操纵单元相连,通过调节操纵单元拉动底杆最终带动伸出部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移动。
本发明中,所述卡合件为弹性回复件,所述卡合件具有卡合弹簧,卡合弹簧的一端与卡合件的底杆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倚靠部分上,用于卡合件的复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儿童载具,该儿童载具不但能提高儿童舒适度,而且节省空间,便于存放。
本发明的这一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含上述倚靠部分调节装置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载具还包括主承载部分和倚靠部分,所述主承载部分具有侧板,所述倚靠部分具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儿童载具通过所述倚靠部分调节装置实现倚靠部分的调节和折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立体图,此时倚靠部分处于直立状态;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立体图,此时倚靠部分处于向后调节状态,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位于调节槽内;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图6的上部结构爆炸图;
图8是图6的下部结构爆炸图;
图9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倚靠部分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按和卡合部件的使用状态图,此时卡合部件卡合在靠近折叠槽的调节槽中,倚靠部分此时处于直立状态;
图11图10的P—P阶梯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伸出部的第一级行程,此时伸出部的端面介于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槽底面之间,倚靠部分可以向后调整;
图13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伸出部的第二级行程,此时伸出部的端面高于调节槽的槽端面;
图14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倚靠部分向前折叠,伸出部位于折叠槽范围内;
图15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倚靠部分向前折叠,伸出部进入折叠槽内;
图16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未操作调节操纵单元;
图17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调节把手绕插销转动,通过牵引件移动带动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产生远离侧板的第一级行程;
图18是本发明儿童载具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拉动调节按钮相对于调节把手向上移动,通过牵引件移动带动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产生远离侧板的第一级行程,压缩回位弹簧;
图19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后视图,此时倚靠部分处于向前折叠状态,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位于折叠槽内,卡合部件的伸出部推动滑动塑胶块进一步转动;
图20是图19的C—C剖视图;
图21是图19的D—D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儿童载具的后视图,此时倚靠部分向前折叠至极限位置,卡合部件的伸出部推动滑动塑胶块转动至极限位置;
图23是图22的E—E剖视图;
图24是图22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4所示的儿童载具,包括主承载部分101、倚靠部分1以及倚靠部分调节装置,主承载部分101具有侧板8,倚靠部分1具有铰接座1a,铰接座1a铰接在侧板8上,释放机构的操作件9铰接在倚靠部分1上,限位缘15固定在倚靠部分1上。儿童载具通过倚靠部分调节装置实现倚靠部分的调节和折叠。
本发明的兼具调节和折叠功能的倚靠部分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操纵单元、卡合部件、调节槽8a和折叠槽8d,调节操纵单元安装在儿童载具的倚靠部分1上,调节操纵单元与卡合部件相连接,卡合部件穿插倚靠部分1底部的铰接座1a并伸出;调节槽8a和折叠槽8d均开设在儿童载具主承载部分101的侧板8上,相互隔离,折叠槽8d位于前方,调节槽8a位于后方,侧板8用于与铰接座1a相铰接,两者的铰接轴为铆钉7,卡合部件伸出铰接座1a的伸出部位于调节槽8a的开槽范围内,开设在调节槽8a内,铰接座1a与卡合部件在旋转时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卡合部件为L形的卡合件5,包括沿倚靠部分1宽度方向设置的底杆51以及垂直倚靠部分1设置的直杆52,底杆51位于倚靠部分1沿宽度方向开设的容置槽1c内,并且通过固定盖4盖封,固定盖4通过螺丝2安装在倚靠部分1上,伸出部为栓柱53,伸出部垂直连接在直杆52上,伸出部穿插铰接座1a上开通的导向孔1b并伸出,导向孔1b垂直铰接座1a,卡合件5的底杆51与调节操纵单元相连,通过调节操纵单元拉动底杆51最终带动伸出部沿导向孔1b的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卡合件5为弹性回复件,卡合件5具有卡合弹簧6,卡合弹簧6的一端与卡合件5的底杆51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倚靠部分1上,用于卡合件5的复位。
本实施例中,铰接座1a和侧板8均竖向设置,铰接座1a为圆形座,侧板8为圆形板,卡合部件的伸出部垂直铰接座1a和侧板8,调节槽8a开设在侧板8的内侧,并且靠近外边缘,调节槽8a和折叠槽8d均为圆弧形槽,调节槽8a、折叠槽8d、铰接座1a和侧板8四者的圆心相重合,并且调节槽8a和折叠槽8d位于同一圆周上,且折叠槽8d的槽端面与调节槽8a的槽端面形成两级阶梯。调节槽8a的数量为多个,以满足幼儿用装置的倚靠部分的不同倾斜度设置,其中最接近折叠槽8d的调节槽8b垂直侧板8的直槽,该调节槽8a为直立状态的倚靠部分所对应的调节槽,设置成垂直于侧板8的直槽,可保证倚靠部分位于直立状态时的稳固性;其余的调节槽8a则设有过渡坡面,便于在调节倚靠部分的倾斜角度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滑入这些调节槽8a中。
作为优选实施例,折叠槽8d内还容置有阻尼器,阻尼器包括滑动塑胶块11和回位弹簧12,折叠槽8d内置滑动塑胶块11后在靠近调节槽8b的一端还留有供伸出部进入的预留槽区8e,折叠槽8d在预留槽区8e靠近滑动塑胶块11的端部设置有止动台阶8f,以限定滑动塑胶块11的位置,回位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折叠槽8d内,另一端与滑动塑胶块11相连接,滑动塑胶块11为圆弧形的弹性件,向前旋转折叠倚靠部分时,位于折叠槽8d内的伸出部推压滑动塑胶块11,滑动塑胶块11发生形变,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使得倚靠部分平缓转动折叠,回位弹簧12在滑动塑胶块11推压力消除后推动滑动塑胶块11复位。
本实施例中,调节操纵单元能够对卡合部件实现二级行程控制,头道控制用于控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沿远离侧板8的方向移动,从脱出,产生远离侧板8的第一级行程,伸出部从脱出后倚靠部分1处于解锁状态,能够转动调节倚靠部分,并且所产生的第一级行程使得伸出部的端面介于调节槽8a的槽端面和槽底面之间,如图12所示,使得伸出部转动到调节槽8a两端极限位置时均与槽壁相抵触,调节槽8a的开槽范围限定了倚靠部分的转动调节角度,保证倚靠部分调节安全可靠。
控制在头道控制的基础上控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继续沿远离侧板8的方向移动,产生远离侧板8的第二级行程,增加第二级行程消除了倚靠部分调节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移差,保证倚靠部分可以在调节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换,该第二级行程使得伸出部的端面高于调节槽8a和折叠槽8d的槽端面,如图13所示,倚靠部分转动时伸出部不受调节槽8a和折叠槽8d的限制,能够进入折叠槽8d内,当卡合部件的伸出部进入折叠槽8d后,如图15所示,松开调节操纵单元对卡合部件的控制,此时转动倚靠部分,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会推压滑动塑胶块11和回位弹簧12,使得倚靠部分能够向前旋转折叠。当需要倚靠部分由折叠位置转换成调节位置时,再次通过调节操纵单元控制卡合部件,使得卡合部件的伸出部的端面高于折叠槽8d和调节槽8a的槽端面,倚靠部分转动时折叠槽8d不会对卡合部件的伸出部造成阻碍,当倚靠部分从折叠位置转动到调节位置时,松开调节操纵单元对卡合部件的控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重新进入调节槽8a内。调节操纵单元解除对卡合部件控制后,转动倚靠部分,卡合部件的伸出部将沿着靠近侧板8的方向移动;当倚靠部分位于调节位置时,伸出部位于调节槽8a内,待倚靠部分转动到锁定位置时伸出部重新插入内锁定;当倚靠部分位于折叠位置时,伸出部位于折叠槽8d内。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产生远离侧板8的第一级行程和第二级行程均通过调节操纵单元操控。
本实施例中,调节操纵单元为手控式牵引件控制结构,包括限位缘15、调节把手9、牵引件3、调节按钮13,调节把手9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按钮13设置在调节把手9上并可沿调节把手9在该调节把手9的铰接端和自由端之间往复移动,其中调节按钮13位于靠近调节把手9的铰接端的极限位置为该调节按钮13的作用位置,调节按钮13位于远离调节把手9的铰接端的极限位置为该调节按钮13的非作用位置;限位缘15处于位于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13随调节把手9绕转动的路径中,牵引件3的一端连接至调节把手9上并随调节把手9的转动而移位;调节按钮13与调节把手9朝向限位缘15的端面为各自的作用面,且调节按钮13的作用面突出调节把手9的作用面;位于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13随调节把手9转动至调节按钮13的作用面与限位缘15相抵、以使牵引件3产生第一级行程的移位,位于非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13随调节把手9转动至调节把手9的作用面与限位缘15相抵、以使牵引件3产生第二级行程的移位。回位弹簧14的两端分别连接调节把手9和调节按钮13,回位弹簧14将调节按钮13保持在该调节按钮13的作用位置。
牵引件3底端逐渐过渡为90°,调节把手9拉动牵引件3产生的拉力变成沿倚靠部分1宽度方向的远离侧板8的向内横向拉力。
作为优先实施方式,牵引件3、卡合部件、调节槽8a、折叠槽8d均为两套,以儿童载具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状设置。
当调节按钮13位于工作位置时,如图17所示,调节把手9转动的过程中最终会使作用面较高的调节按钮13与限位缘15相抵,此时调节把手9的转动极限幅度较小,对应地带动牵动件3的位移量也较小,此为牵动件3的第一级行程。当调节按钮13位于非工作位置时,如图18所示,则直接与限位缘15相抵的为该调节把手9的作用面,此时调节把手9的转动极限幅度较大,对应地带动牵动件3的位移量也较大,此为牵动件3的第二级行程。。
本发明的儿童载具,倚靠部分直立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插装在垂直的调节槽8b内;当使用调节把手9控制倚靠部分第一级行程,倚靠部分向后调节后的状态图如图5所示;当进一步使用调节按钮13控制倚靠部分第二级行程,倚靠部分可向前进行折叠,折叠过程如图19和20所示,完全折叠后的状态图如图22所示。

Claims (10)

1.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承载部分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圆弧形槽调节槽和折叠槽,所述调节槽和所述折叠槽相互隔离、且所述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所述折叠槽的槽端面形成两级阶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操纵单元、卡合部件倚靠部分其中所述调节操纵单元与所述卡合部件相连接,所述卡合部件穿插倚靠部分底部的铰接座并伸出;所述卡合部件伸出铰接座的伸出部位于所述调节槽的开槽范围内,倚靠部分所述调节操纵单元能够对卡合部件实现二级行程控制,第一级行程控制用于控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产生远离侧板的第一级行程,第一级行程使得所述伸出部的端面介于所述调节槽的槽端面和槽底面之间;第二级行程控制控制卡合部件的伸出部产生远离侧板的第二级行程,第二级行程使得所述伸出部的端面高于所述调节槽和折叠槽的槽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和侧板均竖向设置,所述卡合部件的伸出部垂直所述铰接座和侧板,所述调节槽开设在所述侧板的内侧,并且靠近外边缘;所述调节槽的数量为多个,其中最接近所述折叠槽的调节槽为垂直于所述侧板的直槽,其余的调节槽设有过渡坡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和折叠所述调节槽、折叠槽、铰接座和侧板四者的旋转中心相重合,所述倚靠部分调节时向后拉动调节,折叠时向前旋转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槽内还容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滑动块和回位弹簧,所述折叠槽内置滑动块后在靠近调节槽的一端还留有供所述伸出部进入的预留槽区,所述折叠槽在预留槽区靠近滑动块的端部设置有止动台阶,以限定滑动块的位置,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折叠槽内,另一端与滑动块相连接,所述滑动块为圆弧形的弹性件,向前旋转折叠倚靠部分时,位于折叠槽内的伸出部推压滑动块,滑动块发生形变,所产生的阻尼力能够使得倚靠部分平缓转动折叠,所述回位弹簧在滑动块推压力消除后推动滑动块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操纵单元为手控式牵引件控制结构,包括限位缘、调节把手、牵引件、调节按钮,调节把手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按钮设置在调节把手上并可沿调节把手在该调节把手的铰接端和自由端之间往复移动,其中调节按钮位于靠近调节把手的铰接端的极限位置为该调节按钮的作用位置,调节按钮位于远离调节把手的铰接端的极限位置为该调节按钮的非作用位置;限位缘处于位于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随调节把手绕转动的路径中,牵引件的一端连接至调节把手上并随调节把手的转动而移位;调节按钮与调节把手朝向限位缘的端面为各自的作用面,且调节按钮的作用面突出调节把手的作用面;位于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随调节把手转动至调节按钮的作用面与限位缘相抵、以使牵引件产生第一级行程的移位,位于非作用位置的调节按钮随调节把手转动至调节把手的作用面与限位缘相抵、以使牵引件产生第二级行程的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操纵单元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调节把手和调节按钮,并将调节按钮保持在该调节按钮的作用位置;所述调节把手通过插销铰接在倚靠部分上,所述插销为调节把手的铰接轴;所述牵引件底端逐渐过渡90°,调节把手拉动牵引件产生的拉力通过90°弯折后变成沿倚靠部分宽度方向的远离侧板的向内横向拉力。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部件为L形的卡合件,包括沿倚靠部分宽度方向设置的底杆以及垂直倚靠部分设置的直杆,所述底杆位于倚靠部分沿宽度方向开设的容置槽内,并且通过固定盖盖封,所述的伸出部为栓柱,所述伸出部垂直连接在所述直杆上,所述伸出部穿插所述铰接座上开通的导向孔并伸出,所述导向孔垂直所述铰接座,所述卡合件的底杆与所述的调节操纵单元相连,通过调节操纵单元拉动底杆最终带动伸出部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为弹性回复件,所述卡合件具有卡合弹簧,卡合弹簧的一端与卡合件的底杆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倚靠部分上,用于卡合件的复位。
10.包含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倚靠部分调节装置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载具还包括主承载部分和倚靠部分,所述主承载部分具有侧板,所述倚靠部分具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儿童载具通过所述倚靠部分调节装置实现倚靠部分的调节和折叠。
CN201910470941.4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Pending CN110271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941.4A CN110271596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941.4A CN110271596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1596A true CN110271596A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1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0941.4A Pending CN110271596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15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470C (zh) 车辆座椅装置
US20110316317A1 (en) Adjustable vehicle seat
CN106394322A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倾折叠调节装置
CN105539235A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中排座椅骨架
CN216887023U (zh) 一种坐垫调节机构及儿童车
CN109380831A (zh) 一种可左右转动的遮阳伞
CN110271596A (zh)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CN110271597A (zh) 一种控制系统及儿童载具
CN210502413U (zh) 侧翼可调式汽车座椅
CN208470037U (zh) 滑板车折叠机构的加强结构以及滑板车折叠机构
CN208838371U (zh) 一种折叠轮椅锁定装置
CN207523515U (zh) 汽车座椅四向头枕调节机构和汽车座椅
CN207997782U (zh) 可伸缩折叠的支撑结构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代步车座椅
CN210852608U (zh) 一种倚靠部分的调节装置及儿童载具
CN207106256U (zh) 儿童汽车座的底座及儿童汽车座
CN207173370U (zh) 儿童汽车座的底座角度调节机构及儿童汽车座
CN208585131U (zh) 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调平装置及儿童汽车安全座
CN208931528U (zh) 滑板车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109774772A (zh) 一种童车
CN213167658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装置
CN209712184U (zh) 一种躺椅
CN108407875A (zh) 婴儿推车
CN209369571U (zh) 一种用于家具的暗装转动轮调节结构
CN211107648U (zh) 一种释放机构及幼儿用装置
CN110481393A (zh)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202, Kuixing Avenue, Dongsheng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14

Applicant after: Zhongshan lemeida Baby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2, Kuixing Avenue, Dongsheng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14

Applicant before: DOREL JUVENILE (ZHONGSHAN) PRODUC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6

Address after: 201100 room 307, building 1, No. 3203, Hongmei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e Ruiying Ltd.

Address before: No. 202, Kuixing Avenue, Dongsheng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14

Applicant before: Zhongshan lemeida Baby Product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