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787A - 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 - Google Patents

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787A
CN110268787A CN201880010606.XA CN201880010606A CN110268787A CN 110268787 A CN110268787 A CN 110268787A CN 201880010606 A CN201880010606 A CN 201880010606A CN 110268787 A CN110268787 A CN 110268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relay wirel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header
grou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06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787B (zh
Inventor
H·程
S·K·巴盖尔
Z·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传送方设备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可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传送方设备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第一承载可具有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传送方设备可配置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传送方设备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并根据QoS参数集来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

Description

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Cheng等人于2017年2月10日提交的题为“Quality of ServiceSupport for Layer 2Based Device-to-Device Relay(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457,783、以及由Cheng等人于2017年10月4日提交的题为“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Layer 2Based Device-to-Device Relay(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724,848的优先权,其中每一件申请均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
引言
下文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对基于层2(L2)的设备到设备(D2D)中继的服务质量(QoS)支持。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系统、或新无线电(NR)系统)。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或接入网节点,每个基站或接入网节点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可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在一些情形中,UE可使用与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通信、D2D通信等等相关联的通信协议来与其他UE直接通信。
UE(例如,远程UE)可移出基站的覆盖区域,并且替代地依赖于与相邻UE(例如,中继UE)的中继链路来继续与网络进行通信。替换地,远程UE可出于其他考虑(例如,上行链路发射功率限制等等)而尝试使用中继链路。一般而言,远程UE可使用ProSe发现过程来发现相邻UE的存在并选择该相邻UE作为中继UE。远程UE可与中继UE建立中继链路以使来自远程UE的话务被转发到网络,并使得来自网络的话务可以被中继到远程UE。在一些情形中,中继UE可支持与一个以上远程UE的中继链路。
在此类中继环境中,远程UE可具有其自己的S1接口,例如,与中继UE的S1接口不同的控制面S1移动性管理实体(S1-MME)和/或S1用户面(S1-U)。在一些方面(例如,5G无线通信系统),S1-MME可对应于N2接口并且S1-U可对应于N3接口。例如,可交换远程UE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之间的非接入阶层(NAS)信令而无需由中继UE进行处理。作为另一示例,远程UE数据可使用侧链路用户面和Uu(上行链路)用户面被发送到基站。此外,可以为远程UE建立与为中继UE建立的那些承载不同的承载,然而,中继UE可能仅支持与基站的有限数目的承载。在多个远程UE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远程UE和/或中继UE的)不同UE承载在传输期间被复用在一起。然而,每个承载可具有其自己的相关联QoS要求、优先级等等。然而,当前的协议不支持区分在中继UE与基站之间的中继UE的Uu无线电接口链路上或在中继UE与远程UE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链路上的这些承载。常规协议还可能不支持各承载之间的不同优先级,例如,优先于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信令无线电承载(SRB)。
概述
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以及根据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用于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的装置。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该处理器: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以及根据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以及根据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标识分组属于第一承载,该第一承载与QoS参数集相关联。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以及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报头配置成包括传达对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用QoS参数集指示与第一承载的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的映射来配置中继无线设备。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报头中的一者。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将两个或更多个承载聚集到中继承载中;以及选择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QoS参数集或要应用于中继承载的比特率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比特率参数包括聚集最大比特率(AMBR)或保证比特率(GBR)中的一者。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将报头配置成包括对QoS参数集的指示并包括第一承载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指示符或第一承载的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或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QoS参数集包括QoS类标识符(QCI)。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确定与第一承载的分组相关联的ARP参数;以及根据所确定的ARP参数来确定分组的传输。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QoS参数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多个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映射可根据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消息来标识。
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的装置,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该处理器: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分组的第一承载,该第一承载与该QoS参数集相关联。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QoS参数集指示并基于第一承载的ARP指示符或第一承载的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来标识第一承载。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该多个承载的QoS参数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该多个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映射可根据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RRC配置消息来标识。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以及在分组的报头中并根据承载映射配置来标识进一步传达对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或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可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报头可包括适配报头或PDCP报头中的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QoS参数集可包括QCI。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报头可包括适配报头或PDCP报头中的一者。
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用于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的装置;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用于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的装置,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的装置。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该处理器: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标识用于第一承载的QoS参数集;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第一承载的QoS参数集来选择标识符。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QoS参数集可包括QCI。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配置缓冲器状态报告(BSR)以传达标识符或来自多个远程无线设备的经聚集话务状态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该标识符可与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可包括使用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或基站与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报头可包括适配报头或PDCP报头中的一者。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建立多个标识符与对应多个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该多个承载中的一承载。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该多个承载中的每个承载可包括相关联的QoS参数集。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映射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建立并且可使用RRC配置消息来交换。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将报头配置成包括多个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可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可包括: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用于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的装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的装置,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的装置。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与该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可操作用于使该处理器: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操作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确定标识符可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建立多个标识符与对应多个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该多个承载中的一承载。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该多个承载中的每个承载可包括相关联的QoS参数集。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映射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建立并且可使用RRC配置消息来交换。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确定报头包括多个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从该多个标识符之中标识第一承载。
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过程、特征、装置、或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标识符来确定用于第一承载的QoS参数集。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QoS参数集可包括QCI。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每个相关联的QoS参数集可包括QCI。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可包括使用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或基站与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报头可包括适配报头或PDCP报头中的一者。
在上述方法、装备(装置)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可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附图简述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报头配置的示例;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报头配置的示例;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报头配置的示例;
图6到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设备的示图;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UE的系统的示图;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基站的系统的示图;
图11到1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方法。
详细描述
无线设备(例如,UE)一般是移动的并且有时可能丢失至基站的连接,这进而使UE从访问某些网络功能断开连接。现有的ProSe、D2D等服务一般提供使UE彼此直接通信以交换信息的机制,例如,远程UE可受益于利用至相邻UE的ProSe连接作为中继链路。例如,基站的覆盖区域之外的远程UE可与在该基站的覆盖区域内的相邻UE建立ProSe连接。在一些方面,远程UE即使在基站的覆盖区域中时也可使用中继链路。例如,通过利用中继链路(该中继链路可能由于短程而需要低得多的发射功率),具有有限传输能力的远程UE可经由中继UE来到达网络。这还可以有助于为那些低功率远程UE(例如,物联网(IoT)设备)节省功率。相邻UE(或中继UE)可提供至远程UE的中继链路,该中继链路准许远程UE与基站重新连接,并且进而重新连接到网络功能。为了支持中继操作,可在远程UE与中继UE之间建立PC5无线电接口链路,并且可在中继UE与基站之间建立Uu无线电接口链路。在一些示例中,中继UE可支持与多个远程UE的中继链路。
常规技术可能不支持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场景中的承载区分。例如,UE通常使用为了传达不同类型的信息而建立的承载。承载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交换各种信令和开销信息的SRB、以及演进型分组系统(EPS)承载和被用于交换数据、用户话务、网际协议(IP)分组的DRB等等。每个承载可使用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来标识并且可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集,例如,最大比特率、保证比特率等等。此外,每个UE可能仅支持某个数目的承载,例如,八个无线电承载。区分中继环境中的各承载可能无法使用常规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支持,而是可能需要确保根据每个承载的相关联QoS参数集来处理该承载。
本公开的各方面最初在无线通信系统(诸如支持(诸)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系统)的上下文中进行描述。一般而言,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基于分组的无线通信系统,以使得使用一个或多个分组在远程UE与中继UE之间以及在中继UE与基站之间交换信息。多个分组可在传输期间使用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被复用,其中(诸)个体分组可与中继UE或远程UE相关联。在一些方面,可在每分组的基础上完成各承载之间的区分。宽泛地,所描述的技术提供用于每分组的承载区分的不同办法。在第一种办法中,每个分组可在分组报头中携带相关联承载的对应QoS信息,例如,QoS类标识符(QCI)、分配和保持策略(ARP)等等。这可使用映射配置(例如,无需附加信令)来实现并且可提供粗略的区分度。可以可任选地使用(诸)附加指示符在例如SRB与DRB之间进一步区分。在第二种办法中,分组报头可包括用于创建虚拟无线电承载的特殊标识符,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映射到对应的承载(例如,SRB、DRB等等)。这可使用(诸)中继链路上的附加信令来实现,但可在各承载之间、以及在恰适的情况下在不同远程UE的承载之间提供更细的区分度。在一些方面,来自第一种办法和第二种办法的一些或所有方面可被组合在用于承载区分的混合办法中。
由此,在某些方面,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可被用于远程UE与中继UE之间(例如,PC5无线电接口)和/或中继UE与基站之间(例如,Uu无线电接口)的无线通信。中继链路可使用多个承载(例如,用于中继UE和/或远程UE的(诸)SRB和/或(诸)DRB)。每个承载可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集并且中继链路可使用(诸)分组来进行无线通信。在一种办法中,传送方设备(其可以是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取决于情况)可标识用于在中继链路上传输的特定分组,该分组属于第一承载。传送方设备可将分组的报头(例如,由中继UE处理的L2报头)配置成携带或以其他方式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传送方设备传送分组并且接收方设备(其可以是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取决于情况)可使用报头中的QoS信息来标识第一承载和/或以其他方式根据QoS参数集来处理分组。
附加地或替换地,传送方设备可标识与中继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传送方设备可选择与第一承载相对应的第一虚拟承载的标识符(例如,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并将报头配置成携带或以其他方式传达该标识符。传送方设备可传送分组并且接收方设备可使用该标识符和承载映射配置来标识第一承载。
本公开的各方面由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相关的装置图、系统图、以及流程图来进一步解说并参照这些装置图、系统图、以及流程图来描述。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网络设备105(例如,g B节点(gNB)、演进型B节点(eNB))、UE 115和核心网130。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LTE(或高级LTE(LTE-A))网络、或者NR网络。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支持增强型宽带通信、超可靠(即,任务关键)通信、低等待时间通信、以及与低成本且低复杂度设备的通信。
核心网130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IP连通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至少一些网络设备105(例如,网络设备105-a(其可以是基站(例如,eNB、网络接入设备、gNB)的示例)或网络设备105-b(其可以是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的示例)可通过回程链路132(例如,S1、S2等等)与核心网130对接,并且可执行无线电配置和调度以用于与UE115的通信。在各种示例中,网络设备105-b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核心网130)在回程链路134(例如,X1、X2等)上彼此通信,回程链路134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
每个网络设备105-b还可附加地或替换地通过数个其他网络设备105-c与数个UE115进行通信,其中网络设备105-c可以是智能无线电头端的示例(或通过数个智能无线电头端)。在替换配置中,每个网络设备105的各种功能可跨各种网络设备105(例如,无线电头端和接入网控制器)分布或者被合并到单个网络设备105(例如,基站)中。
可容适所公开的各种示例中的一些示例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根据分层协议栈进行操作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在用户面,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上在承载处的通信可以是基于IP的或者非基于IP的。在一些情形中,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可执行分组分段和重组以在逻辑信道上通信。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可执行优先级处置以及将逻辑信道复用到传输信道中。MAC层还可使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提供MAC层的重传,从而提高链路效率。在控制面,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可提供UE 115与支持针对用户面数据的无线电承载的网络设备105-c、网络设备105-b或核心网130之间的RRC连接的建立、配置和维护。在物理(PHY)层,传输信道可被映射到物理信道。
UE 115可分散遍及无线通信系统100,并且每个UE 115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115也可包括或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无线节点、或某一其他合适术语。UE 115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IoT设备、万物联网(IoE)设备、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电器、汽车等等。UE 115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网络设备105-a、网络设备105-c、基站、接入点、或其他网络设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中继基站等)进行通信。UE 115可通过通信链路135与核心网130进行通信。
在一些情形中,UE 115还可以能够直接与其他UE(例如,使用对等(P2P)或D2D协议)通信。利用D2D通信的一群UE 115中的一个或多个UE可在蜂窝小区的覆盖区域110内。此群中的其他UE 115可在蜂窝小区的覆盖区域110之外,或者以其他方式不能够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05的传输。在一些情形中,经由D2D通信进行通信的各群UE 115可以利用一对多(1:M)系统,其中每个UE 115向该群中的每个其它UE 115进行传送。在一些情形中,网络设备105促成对用于D2D通信的资源的调度。在其他情形中,D2D通信是独立于核心网130来执行的。直接UE 115通信的另一示例可包括V2X和/或V2V通信。
一些UE 115(诸如,MTC或IoT设备)可以是低成本或低复杂度设备,并且可提供机器之间的自动化通信,即,机器到机器(M2M)通信。M2M或MTC可以指允许设备彼此通信或者设备与基站通信而无需人类干预的数据通信技术。例如,M2M或MTC可以指来自集成有传感器或计量仪以测量或捕捉信息并将该信息中继到中央服务器或应用程序的设备的通信,该中央服务器或应用程序可以利用该信息或者将该信息呈现给与该程序或应用交互的人类。一些UE 115可被设计成收集信息或实现机器的自动化行为。用于MTC设备的应用的示例包括:智能计量、库存监视、水位监视、装备监视、健康护理监视、野外生存监视、天气和地理事件监视、队列管理和跟踪、远程安全感测、物理接入控制、和基于交易的商业收费。
在一些情形中,MTC设备可以使用半双工(单向)通信以降低的峰值速率来操作。MTC设备还可被配置成在没有参与活跃通信时进入功率节省“深度睡眠”模式。在一些情形中,MTC或IoT设备可被设计成支持关键任务功能,并且无线通信系统可被配置成为这些功能提供超可靠通信。
在一些方面,所描述的技术涉及请求方设备和响应方设备。请求方设备可以指当被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作为从响应方设备请求数据的设备时的UE 115和/或网络设备105(也被称为基站)。响应方设备可以指当被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作为向请求方设备提供数据的设备时的UE 115和/或网络设备105。
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示出的通信链路125可包括从UE 115到网络设备105-c的上行链路(UL)信道、和/或从网络设备105-c到UE 115的下行链路(DL)信道。DL信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信道,而UL信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信道。控制信息和数据可根据各种技术在UL信道或DL上被复用。控制信息和数据可例如使用时分复用(TDM)技术、频分复用(FDM)技术或混合TDM-FDM技术在DL信道上被复用。在一些示例中,在DL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期间传送的控制信息可按级联方式在不同控制区域之间(例如,在共用控制区域与一个或多个因UE而异的控制区域之间)分布。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在超高频(UHF)频率区域中使用从700MHz到2600MHz(2.6GHz)的频带进行操作,但在一些情形中无线局域网(WLAN)可使用高达4GHz的频率。由于波长在从约1分米到1米长的范围内,因此该区划也可被称为分米频带。UHF波可主要通过视线传播,并且可被建筑物和环境特征阻挡。然而,这些波可充分穿透墙壁以向位于室内的UE 115提供服务。与使用频谱的高频(HF)或甚高频(VHF)部分的较小频率(和较长波)的传输相比,UHF波的传输由较小天线和较短射程(例如,小于100km)来表征。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利用频谱的极高频(EHF)部分(例如,从30GHz到300GHz)。由于波长在从约1毫米到1厘米长的范围内,因此该区划也可被称为毫米频带。由此,EHF天线可甚至比UHF天线更小且间隔得更紧密。在一些情形中,这可促成在UE 115内使用天线阵列(例如,用于定向波束成形)。然而,EHF传输可能经受比UHF传输甚至更大的大气衰减和更短的射程。
由此,无线通信系统100可支持UE 115与网络设备105之间的毫米波(mmW)通信。工作在mmW或EHF频带的设备可具有多个天线以允许波束成形。即,网络设备105可使用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来进行波束成形操作以用于与UE 115的定向通信。波束成形(其亦可被称为空间滤波或定向传输)是一种可在传送方(例如,网络设备105)处用来按目标接收方(例如,UE 115)的方向来对整个天线波束进行整形和/或引导的信号处理技术。这可通过以使得以特定角度传送的信号经历相长干涉而其他信号经历相消干涉的方式组合天线阵列中的振子来达成。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利用有执照和无执照射频谱带两者。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采用LTE执照辅助接入(LTE-LAA)或者无执照频带(诸如,5GHz工业、科学和医学(ISM)频带)中的LTE无执照(LTE U)无线电接入技术或NR技术。当在无执照射频谱带中操作时,无线设备(诸如,网络设备105和UE 115)可采用先听后讲(LBT)规程以在传送数据之前确保信道是畅通的。在一些情形中,无执照频带中的操作可以与在有执照频带中操作的分量载波(CC)相协同地基于载波聚集(CA)配置。无执照频谱中的操作可包括下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传输或两者。无执照频谱中的双工可基于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或两者的组合。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或支持被用于基于车辆的通信的网络,该网络也被称为V2X、V2V网络和/或C-V2X网络。基于车辆的通信网络可提供始终在线的远程信息处理,其中UE(例如,v-UE)与V2N、与V2P、与V2I以及与其他v-UE(例如,经由网络)进行通信。基于车辆的通信网络可通过提供其中交换交通信号/定时、实时交通和路线规划、对行人/骑行者的安全警报、碰撞避免信息等的智能连通性来支持安全的、始终连通的驾驶体验。
在一些情形中,UE 115还可以能够直接与其他UE(例如,使用P2P、ProSe、或D2D协议)通信。利用D2D通信的一群UE 115中的一个或多个UE可在蜂窝小区的覆盖区域110内。此类群中的其他UE 115可在蜂窝小区的覆盖区域110之外,或者以其他方式不能够接收来自基站105的传输。在一些情形中,经由D2D通信进行通信的UE 115群可以利用1:M系统,其中每个UE 115向该群中的每个其他UE 115进行传送。在一些情形中,基站105促成对用于D2D通信的资源的调度。在其他情形中,D2D通信是独立于基站105来执行的。
一般而言,所描述的技术的各方面可以涉及传送方设备和/或接收方设备。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例如,D2D或基于ProSe的中继链路)的上下文内,传送方设备可以指以下一者或多者:远程UE 115(例如,传送至中继UE 115)、中继UE 115(例如,传送至远程UE 115和基站105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和/或基站105(例如,传送至中继UE 115)。类似地,接收方设备可以指以下一者或多者:远程UE 115(例如,接收来自中继UE 115的传输)、中继UE 115(例如,接收来自远程UE 115和基站105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传输)、和/或基站105(例如,接收来自中继UE 115的传输)。
各网络设备105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105可包括基站(BS)QoS支持管理器101。各UE 115中的一个或多个UE 115可包括UE QoS支持管理器102。BS QoS支持管理器101和/或UE QoS支持管理器102的功能可以是类似的,这取决于网络设备105和/或UE 115是充当传送方设备还是接收方设备。由此,UE 115和/或网络设备105可支持所描述的用于承载区分的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传送方设备(UE 115和/或网络设备105,取决于情况)可以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通信可使用多个承载。传送方设备可标识用于在中继链路上传输的分组,该分组属于第一承载。第一承载可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集。传送方设备可配置分组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分组可由中继无线设备(例如,中继UE115)处理,例如,由中继无线设备的L2处理。传送方设备可在中继链路上并根据QoS参数集来传送具有报头的分组(例如,向分组提供与相关联的承载相同的QoS)。接收方设备可接收分组并使用所指示的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中继链路上传达分组的第一承载。
附加地或替换地,传送方设备可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报头。附加地或替换地,传送方设备可标识与中继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传送方设备可标识用于在中继链路上传输的分组,该分组属于第一承载。传送方设备可使用承载映射配置来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可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链路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传送方设备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可携带或以其他方式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传送方设备可在中继链路上传送具有报头的分组。接收方设备可接收分组并确定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接收方设备可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200可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的(诸)方面。无线通信系统200可包括基站105-a、远程UE 115-a和中继UE 115-b,它们可以是本文所描述的对应设备的示例。基站105-a、远程UE115-a、和/或中继UE 115-b可以是传送方设备和/或接收方设备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200可支持中继无线通信链路。
无线通信系统200可包括中继UE 115-b,该中继UE 115-b提供将远程UE115-a连接到基站105-a和其它网络元件的中继链路。在一个示例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可包括基站105-a与中继UE 115-b之间的链路205以及中继UE115-b与远程UE 115-a之间的链路210。链路205可以是基站105-a与中继UE115-b之间的无线电接口的示例,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是Uu无线电接口、LTE-Uu无线电接口等等。链路210可以是使用D2D、ProSe、以及其他UE到UE直接通信协议来建立的链路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链路210可包括PC5无线电接口链路。在一些示例中,链路210可以是Uu无线电接口的子集。
中继无线通信链路还可以为远程UE 115-a和中继UE 115-b中的每一者提供至与核心网(诸如核心网130)相关联的其他网络功能的连通性。例如,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可提供远程UE 115-a和中继UE 115-b到MME、S-GW、P-GW等等之间的连通性。远程UE 115-a和中继UE 115-b中的每一者可具有经由基站105-a在UE 115与MME、S-GW等等之间建立的个体S1接口。在中继链路内,远程UE 115-a可直接向MME发送NAS信息(例如,无需由中继UE 115-b处理)。来自远程UE 115-a的数据可使用侧链路用户面和/或Uu用户面链路被传送到基站105-a。
在一些方面,远程UE 115-a、中继UE 115-b、和/或基站105-a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使用包括不同层(例如,层1(L1)、L2和层3(L3))的层协议架构。宽泛地,L1可以是最低层(或物理层)并实现各种物理层信令功能。L2一般在物理层之上并且可实现UE 115与基站105-a之间的链路。L2可被分解成用户面和控制面。L3可被认为是IP层。
在用户面,L2可包括MAC子层(例如,优先级处置以及将逻辑信道复用到传输信道中)、RLC子层(例如,分组分段和重组以在逻辑信道上通信)、PDCP子层(例如,不同无线电承载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复用)、和/或适配子层(例如,管理P2P链路的(诸)方面)。在控制面,L2可包括RRC协议层,该RRC协议层提供支持针对用户面数据的无线电承载的RRC连接的建立、配置和维护。
无线通信系统200还可使用多个承载来进行通信。示例承载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承载(例如,SRB和/或DRB)、S1承载、e无线电(e-radio)接入承载、EPS承载、以及端到端承载等等。每个承载可具有相关联的LCID、相关联的QoS参数集等等。此外,远程UE 115-a和中继UE 115-b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其自己的相应承载。通常,与特定UE 115相关联的承载可根据其LCID来跟踪,并根据其相关联的QoS参数集来传达。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中,承载区分和相关联的QoS支持可引入附加的考虑。此类考虑可因限制能够与特定UE相关联的承载数目的配置而加强。
本公开的各方面可提供用于承载区分的改进的技术,例如,如何在中继UE 115-b承载与远程UE 115-a承载之间进行区分以及如何在通信期间向每个承载提供恰适的QoS处理。由此,例如,远程UE 115-a的高优先级承载可使用恰适的优先级来传达,即使通信依赖于中继UE 115-b与基站105-a之间的无线电承载。在一些示例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各方面可单独使用或者可组合。
在第一种办法中,每个分组可在该分组的报头(例如,适配报头、PDCP报头等等)中携带承载的对应QoS信息,例如,QCI、ARP等等。这可使用承载映射配置而不是附加信令,并且可使用(诸)附加参数以提供不同承载类型之间的区分。
在Uu无线电接口的下行链路示例中,该办法可包括每个分组携带QoS信息。例如,从服务网关(SGW)向下前往eNB的用户面分组可与EPS承载相关联,该EPS承载在eNB上具有相关联QoS简档。eNB可基于S1-U隧道或传输协议标记来标识分组的EPS承载标识符。使用EPS承载标识符,将能够从对应的远程UE上下文检索对应的QoS参数(例如,QoS参数集)。eNB还可基于远程UE上下文来确定要发送分组的无线电承载。在该特定示例中,远程UE可与中继UE相关联,并且因此,可经由与该远程UE相关联的中继UE的无线电承载、或该远程UE的EPS承载来发送分组。经由中继UE的无线电承载来发送的分组可在适配(或PDCP)报头中携带QCI和ARP值,并且中继UE 115-b可相应地处理每个分组。分组的比特率度量(例如,AMBR、GBR、最大比特率(MBR)等等)可由基站105-a而不是由中继UE 115-b来管理或选择。适配层可包括用于区分不同远程UE的分组的标识符。
在PC5无线电接口的下行链路示例中,QoS处置可再次以每分组为基础。例如,中继UE 115-b在计划将分组在PC5无线电链路上传输至远程UE 115-a时可对应于PPPP指示符映射QCI和ARP指示。QCI/ARP至PPPP的映射可基于由基站105-a建立或管理的配置和/或基于ProSe功能提供的信息。中继UE 115-b可基于PPPP和相关联的/推导出的分组延迟预算(PDB)来对不同承载的分组重新排序。
在Uu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示例中,QoS处置可再次以每分组为基础。中继UE115-b可在PC5无线电接口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在L2报头(例如,适配层报头或PDCP报头)中包括QoS指示,例如,QCI或ARP。中继UE 115-b可基于分组报头中所携带的QCI/ARP来决定要使用的上行链路DRB。QCI/ARP至DRB映射可由基站105-a例如在DRB设立/更新期间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配置。可由基站105-a而不是中继UE 115-b在准入控制期间以及在获得远程UE 115-a或中继UE 115-b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之后选择或管理上行链路GBR、MBR和AMBR。在PC5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示例中,QoS处置可再次以每分组为基础。远程UE115-a可将所提供的DRB的QoS映射到PPPP和PDB并在PC5中继链路上传送分组。可在PC5中继链路上在适配层(或PDCP层)的报头中携带对应的QCI和ARP。可由远程UE 115-a选择或以其他方式管理GBR、MBR和/或AMBR以例如避免中继UE 115-b处的分组丢失。QCI/ARP至PPPP/PDB映射可经由UE配置或作为PC5链路设立的一部分从中继UE 115-b获得。
第一种办法中的准入控制可包括基站105-a将不同DRB要求聚集到中继DRB中,例如,基站105-a可提高特定DRB的QCI或增加AMBR/GBR/MBR。基站105-a可在获得远程UE 115-a的PDCP PDU时选择或以其他方式管理上行链路GBR/MBR/AMBR。第一种办法中的准入控制可包括中继UE 115-b不管理GBR/MBR/AMBR实施。中继UE 115-b可使用ARP在上行链路中进行选择性分组传输。
根据第一种办法的RRC连接相关消息可包括:当经由Uu无线电接口设立八个可用DRB中的每一者时每个分组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携带附加信息。另外,当DRB被用于远程UE 115-a时,QCI和ARP至PPP的映射可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提供。
由此,第一种办法的各方面可包括远程UE 115-a、中继UE 115-b和基站105-a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例如,链路205和210中的任一者或两者)进行通信。通信可包括使用多个承载(例如,无线电承载和非无线电承载)进行通信。传送方设备可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报头。传送方设备(例如,远程UE 115-a、中继UE 115-b、或基站105-a中的任一者,取决于情况)可标识用于在中继链路上传输的分组。该分组可属于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集的第一承载或以其他方式与其相关联。传送方设备可配置分组的报头(例如,由中继UE 115-b处理的L2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集的指示并在中继链路上传送具有报头的分组。可根据QoS参数集(例如,以恰适的优先级、使用恰适的比特率等等,)来传送分组。由此,可以在远程UE 115-a到中继UE 115-b之间以及中继UE 115-b到基站105-a之间的传输期间为远程UE115-a的承载的分组提供QoS支持。
在第二种办法中,分组的报头可包括用于创建虚拟承载的特殊标识符,其中每个虚拟承载映射到该多个承载中的一承载。分组报头可以是适配报头和/或PDCP报头。第二种办法可包括在PC5和Uu无线电接口上的附加信令,但也可提供增加的QoS控制以及针对承载区分的更精细粒度。
在Uu无线电接口的下行链路示例中,标识符可支持使用大于预定数目的虚拟承载(例如,大于八个)。例如,当为远程UE设立承载(例如,EPS承载)时,来自MME的信令可向eNB(或基站)通知关于QoS简档和承载标识,例如,E-RAB ID。由于eNB知晓远程UE和中继UE的关联,因此它理解需要在中继UE的无线电承载中携带远程UE的对应承载。在标识了中继UE的对应无线电承载之后,eNB可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以向中继UE通知此类布置以及要在该承载(EPS承载)的分组的L2报头中使用的对应标识符。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还可通知中继UE关于该特定承载的QoS简档。类似地,eNB可直接经由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或经由中继UE来向远程UE通知要使用的标识符。该标识符允许远程UE的承载作为虚拟无线电承载在中继UE的无线电承载内传递。适配(或PDCP)层报头可包括用于EPS承载、DRB等等中的每一者的标识符。中继UE 115-b可将标识符映射到对应的EPS承载/(诸)DRB及其对应的QoS简档或参数。基站105-a可例如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用针对虚拟承载的承载映射(例如,QCI、ARP等等)来配置中继UE 115-b。在PC5无线电接口的下行链路示例中,中继UE 115-b可将标识符映射到与远程UE 115-a的对应链路210。对于每个远程UE,每当中继UE 115-b在Uu无线电接口上接收到针对(诸)虚拟DRB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该中继UE 115-b可设立虚拟链路。这可使用PC5信令协议(PC5-SP),该PC5-SP包括允许中继UE 115-b触发的链路设立的机制。中继UE 115-b可基于用于虚拟链路的相关联QoS参数集在PC5无线电接口上传送分组,例如,从而扩展超出常规的PPPP功能。例如,这可允许将远程UE配置成在消息报头中包括关于QoS的附加信息。
在Uu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示例中,远程UE 115-a可维持PC5接口的虚拟链路与其自己的DRB的映射。与虚拟链路相关联的QoS简档可由基站105-a配置或在链路设立期间在PC5接口上与中继UE 115-b协商。在一些示例中,可能不需要在PC5无线电接口上在报头分组中携带除了虚拟链路的标识符之外的特殊QoS指示符。在Uu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示例中,中继UE 115-b可分开地管理每个虚拟链路并且因此可使用缓冲器状态报告(BSR)来指示虚拟链路标识符。虚拟链路可由基站105-a映射到实际DRB,并且可相应地实现每个承载的相关联QoS。此类映射还可被用于远程UE 115-a的(诸)SRB。
第二种办法中的准入控制可包括基站105-a用Uu无线电接口上的虚拟DRB来选择或管理QoS简档。基站105-a可存储虚拟DRB标识符与实际DRB QoS参数或DRB QoS参数集的映射。基站105-a可使用BSR中的虚拟标识符以根据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来进行调度。中继UE 115-b可将QoS参数集与对应虚拟Uu DRB的PC5无线电接口链路进行关联。中继UE 115-b可维持PC5虚拟链路与Uu虚拟DRB标识符的映射。中继UE 115-a可向基站105-a报告附加PC5状态信息以实现虚拟DRB准入。
根据第二种办法的RRC连接相关消息可包括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引入的附加信息元素(IE)。该附加IE可标识用于每个虚拟链路/承载的附加QoS配置。由此,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可能并非对于每个新的虚拟DRB ID都是需要的。在一些方面,“VirtualDRB-ToAddMod”IE可被添加到“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无线电资源配置专用)”IE,并具有相关联的虚拟DRB标识符。例如,中继UE 115-b可在BSR中使用该虚拟DRB标识符来请求资源。
由此,第二种办法的各方面可包括远程UE 115-a、中继UE 115-b和基站105-a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例如,链路205和210中的任一者或两者)进行通信。通信可包括使用多个承载(例如,无线电承载和非无线电承载)进行通信。传送方设备可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报头。传送方设备(例如,远程UE 115-a、中继UE 115-b、或基站105-a中的任一者,取决于情况)可标识与中继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传送方设备可标识用于在中继链路上传输的分组。该分组可属于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或简档)的第一承载或以其他方式与其相关联。传送方设备可选择与对应于第一承载的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传送方设备可配置分组的报头(例如,由中继UE 115-b处理的L2报头)以传达对标识符的指示并在中继链路上传送具有报头的分组。可根据QoS参数或QoS参数集(例如,以恰适的优先级、使用恰适的比特率等等)来传送分组。由此,可以在远程UE 115-a到中继UE 115-b之间以及中继115-b到基站105-a之间的传输期间为远程UE115-a的承载分组的区分提供QoS支持。
如上面讨论的,第一和第二种办法的一些或所有方面可相组合地使用以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例如,报头可携带与虚拟链路标识符相组合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这可改善远程UE 115-a、中继UE 115-b、和/或基站105-a处的承载标识和处理的粒度。另外,上述示例集中于用户面话务,即,EPS承载和DRB。然而,类似的技术可以用于区分各SRB。对于远程UE的SRB,可以将QoS处理的某种默认配置提供给eNB或者可以标准化默认QoS处置。在该情形中,用于携带信令消息的分组可以携带对应的QoS指示,例如,不同于正常的QCI值或ARP值。类似地,当第二种办法用于虚拟无线电承载标识符时,eNB或中继UE可以使用特殊标识符来标识信令承载,并且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可以携带仅用于虚拟SRB绑定的一些特殊IE。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报头配置300的示例。报头配置300可以实现如本文所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和/或200的(诸)方面。例如,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可实现报头配置300的(诸)方面。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可以是本文所描述的对应设备的示例。一般而言,报头配置300可实现如本文所描述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第一种办法的(诸)方面。
宽泛地,报头配置300可包括属于特定承载的分组的报头。分组报头可包括RLC报头305(例如,由L2的RLC子层配置的报头)、适配报头310(例如,由L2的适配子层配置的报头)、PDCP PDU 315(例如,由L2的PDCP子层添加的PDU)。应理解,分组还将包含附加信息,诸如数据有效载荷、控制信息等等。
适配报头310可被配置成传达对属于承载的分组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即,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可提供用于支持根据承载的QoS简档(例如,以恰适的优先级、使用恰适的比特率等等)来传送分组的信息。在示例报头配置300中,适配报头310可通过包括QCI指示符320和/或ARP指示符325来传达QoS参数或QoS参数集。适配子层可在PC5和/或Uu无线电接口上携带来自远程UE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该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可由中继UE处理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以将分组映射到正确的承载。由此,传送方设备可使用报头配置300来配置分组的报头以携带或以其他方式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
尽管报头配置300示出了在适配报头310中携带QoS参数或QoS参数集,但应理解,可使用PDCP PDU 315来携带QoS参数或QoS参数集。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报头配置400的示例。报头配置400可以实现如本文所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和/或200的(诸)方面。例如,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可实现报头配置400的(诸)方面。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可以是本文所描述的对应设备的示例。一般而言,报头配置400可实现如本文所描述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第二种办法的(诸)方面。
宽泛地,报头配置400可包括属于特定承载的分组的报头。分组报头可包括RLC报头405(例如,由L2的RLC子层配置的报头)、适配报头410(例如,由L2的适配子层配置的报头)、PDCP PDU 415(例如,由L2的PDCP子层添加的PDU)。应理解,分组还将包含附加信息,诸如数据有效载荷、控制信息等等。
适配报头310可被配置成传达对属于承载的分组的虚拟链路标识符的指示。即,虚拟链路标识符(或简称为标识符)可提供用于支持根据特定承载的QoS简档(例如,以恰适的优先级、使用恰适的比特率等等)来传送分组的信息。
在示例报头配置400中,适配报头410可使用各种示例来传达虚拟链路标识符。在一个示例中,虚拟链路标识符可由特定的对(例如,源L2标识符和目的地L2标识符对)来携带。这可提供每个远程UE的承载区分。在另一示例中,虚拟链路标识符可由源/目的地L2标识符对来传达,并且还可包括被添加到RLC报头405与PDCP PDU 415之间的适配子层(或PDCP子层)中的附加虚拟链路标识符。这可支持区分远程UE的不同EPS承载(例如,默认承载和专用承载)。例如,虚拟链路标识符可对应于远程UE的EPS承载ID。由此,传送方设备可使用报头配置400来配置分组的报头以携带或以其他方式传达对标识符(例如,虚拟链路标识符)的指示。
尽管报头配置400示出在适配报头410中携带虚拟链路标识符,但应理解,可使用PDCP PDU 415来携带虚拟链路标识符。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报头配置500的示例。报头配置500可实现如本文所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和/或200的(诸)方面。报头配置500可实现如本文所描述的报头配置400的各方面。例如,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可实现报头配置500的(诸)方面。远程UE、中继UE、和/或基站可以是本文所描述的对应设备的示例。一般而言,报头配置500可实现如本文所描述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第二种办法的(诸)方面。
宽泛地,报头配置500可被用于属于特定承载的分组的报头中。报头配置500解说了报头配置的两个示例。第一示例可包括Uu无线电接口报头,并且第二示例可包括PC5无线电接口报头。分组报头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控制元素(CE)的报头。Uu无线电接口中的报头配置500可以包括可具有五个比特的逻辑信道群标识符(LCGID)CE 505、可包括N比特的虚拟DRB标识符CE510、以及可包括六个比特的缓冲器大小CE 515。PC5无线电接口中的报头配置500可进一步包括目的地CE 520,该目的地CE 520包括或以其他方式传达对报头的目的地地址的指示。如上面讨论的,所描述的技术的各方面可包括使用BSR来传达标识符指示符。例如,中继UE可将QoS简档与对应虚拟Uu DRB的PC5虚拟链路进行关联。
在一些方面,LCGID CE 505和虚拟DRB标识符CE 510可一起使用以对在PC5无线电接口上建立的虚拟链路分类。例如,中继UE可使用UE信息消息(例如,按照ProSe/D2D协议)向基站发送LCGID和虚拟DRB标识符与UE标识符和承载标识符的映射。在一些示例中,UE标识符可以是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缓冲器大小CE 515(例如,BSR)可携带对来自不同远程UE的经聚集话务的指示。报头配置500可被用于区分中继UE自己的Uu上行链路请求中的BSR以及用于PC5上的模式1调度的BSR。
在一些方面,可根据各种因素来选择用于虚拟DRB标识符CE 510的比特数(例如,N的值)。作为一个示例,可选择大的N值以唯一性地标识每个远程UE中的每个不同QoS承载。在另一示例中,可选择较小的N值,并且中继UE可将类似的话务聚集到相同的虚拟DRB标识符中以进行调度。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无线设备605的示图600。无线设备605可以是如本文所描述的UE115(例如,中继UE和/或远程UE)或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605可包括接收机610、QoS支持管理器615和发射机620。无线设备6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610可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有关的信息等)。信息可被传递到该设备的其他组件。接收机610可以是参照图9所描述的收发机935的各方面的示例。
QoS支持管理器615可以是参照图9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915的各方面的示例。
QoS支持管理器6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QoS支持管理器6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的功能可以由设计成执行本公开中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执行。QoS支持管理器6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物理地位于各个位置处,包括被分布成使得功能的各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物理设备在不同物理位置处实现。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QoS支持管理器6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是分开且相异的组件。在其他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QoS支持管理器615和/或其各个子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子组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组件组合,这些其他硬件组件包括但不限于I/O组件、收发机、网络服务器、另一计算设备、本公开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或其组合。
QoS支持管理器61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一组承载的通信。QoS支持管理器615可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报头。QoS支持管理器615还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第一承载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QoS支持管理器615可配置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QoS支持管理器615可根据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
QoS支持管理器615还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一组承载的通信。QoS支持管理器61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QoS支持管理器615可基于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分组的第一承载,该第一承载与该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相关联。
QoS支持管理器615还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一组承载的通信。QoS支持管理器615可配置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报头。QoS支持管理器615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QoS支持管理器615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QoS支持管理器615可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QoS支持管理器615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支持管理器61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
QoS支持管理器615还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一组承载的通信。QoS支持管理器615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QoS支持管理器61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QoS支持管理器615可确定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QoS支持管理器615可基于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
发射机620可传送由该设备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620可与接收机610共处于收发机模块中。例如,发射机620可以是参照图9所描述的收发机935的各方面的示例。发射机620可包括单个天线,或者它可包括天线集合。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无线设备705的示图700。无线设备705可以是如本文所描述的无线设备605、或UE 115或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设备705可包括接收机710、QoS支持管理器715和发射机720。无线设备705还可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者可彼此处于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接收机710可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有关的信息等)。信息可被传递到该设备的其他组件。接收机710可以是参照图9所描述的收发机935的各方面的示例。
QoS支持管理器715可以是参照图9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915的各方面的示例。QoS支持管理器715还可包括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725、分组管理器730、报头配置管理器735、映射管理器740、以及标识管理器745。
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72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一组承载的通信。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725可根据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72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在一些情形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在一些情形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在一些情形中,第一承载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分组管理器730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第一承载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分组管理器730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分组管理器730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分组管理器730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在一些情形中,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可包括QCI。在一些情形中,第一承载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报头配置管理器735可配置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例如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报头配置管理器735可基于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分组的第一承载,该第一承载与该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相关联。报头配置管理器735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报头配置管理器735可将报头配置成包括一组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报头配置管理器735可确定报头包括一组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报头配置管理器735可从该组标识符之中标识第一承载。在一些情形中,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PDCP报头中的一者。
映射管理器740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映射管理器740可建立一组标识符与对应的一组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该组承载中的一承载。映射管理器740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该组承载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映射管理器740可在分组的报头中并根据承载映射配置来标识进一步传达对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映射管理器740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该组承载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该组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映射管理器740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报头配置成包括传达对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在一些情形中,映射是根据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RRC配置消息来标识的。在一些情形中,该组承载中的每个承载包括相关联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一些情形中,映射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建立的并且是使用RRC配置消息来交换的。
标识管理器745可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标识管理器745可确定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标识管理器745可基于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
发射机720可传送由该设备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射机720可与接收机710共处于收发机模块中。例如,发射机720可以是参照图9所描述的收发机935的各方面的示例。发射机720可包括单个天线,或者它可包括天线集合。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QoS支持管理器815的示图800。QoS支持管理器815可以是参照图6、7和9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615、QoS支持管理器715、或QoS支持管理器915的各方面的示例。QoS支持管理器815可包括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820、分组管理器825、报头配置管理器830、映射管理器835、标识管理器840、ARP管理器845、PPPP管理器850、承载聚集管理器855、QoS管理器860、以及BSR管理器865。这些模块中的每一者可彼此直接或间接通信(例如,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
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820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一组承载的通信。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820可根据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820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在一些情形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在一些情形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在一些情形中,第一承载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分组管理器825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第一承载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分组管理器82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分组管理器825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分组管理器82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在一些情形中,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包括QCI。在一些情形中,第一承载包括SRB或DRB中的一者。
报头配置管理器830可配置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报头配置管理器830可基于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分组的第一承载,该第一承载与该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相关联。报头配置管理器830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将报头配置成包括一组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报头配置管理器830可确定报头包括一组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报头配置管理器830可从该组标识符之中标识第一承载。在一些情形中,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PDCP报头中的一者。
映射管理器835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映射管理器835可建立一组标识符与对应的一组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该组承载中的一承载。映射管理器835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该组承载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映射管理器835可在分组的报头中并根据承载映射配置来标识进一步传达对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映射管理器835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该组承载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该组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映射管理器835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报头配置成包括传达对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在一些情形中,映射是根据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RRC配置消息来标识的。在一些情形中,该组承载中的每个承载包括相关联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一些情形中,映射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建立的并且是使用RRC配置消息来交换的。在一些情形中,映射是根据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RRC配置消息来标识的。
标识管理器840可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标识管理器840可确定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以及基于该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ARP管理器845可将报头配置成包括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以及第一承载的ARP指示符。ARP管理器845可确定与第一承载的分组相关联的ARP参数。ARP管理器845可根据所确定的ARP参数来确定分组的传输。ARP管理器845可基于QoS参数指示(或QoS参数集指示)以及第一承载的ARP指示符来标识第一承载。在一些情形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PPPP管理器850可将报头配置成包括QoS参数指示(或QoS参数集指示)以及第一承载的PPPP指示符。PPPP管理器850可基于QoS参数指示(或QoS参数集指示)以及第一承载的PPPP指示符来标识第一承载。在一些情形中,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承载聚集管理器855可将两个或更多个承载聚集到中继承载中,并选择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或要应用于中继承载的比特率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情形中,比特率参数包括AMBR或GBR中的一者。
QoS管理器860可标识用于第一承载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QoS管理器860可基于用于第一承载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来选择标识符。QoS管理器860可基于标识符来确定用于第一承载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一些情形中,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包括QCI。
BSR管理器865可配置BSR以传达标识符,其中该标识符与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BSR管理器865可配置BSR以传达来自一组远程无线设备的经聚集话务状态。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设备905的系统900的示图。设备905可以是如本文所描述的无线设备605、无线设备705、或UE 115的各组件的示例或包括这些组件。设备905可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通信的组件,包括UE QoS支持管理器915、处理器920、存储器925、软件930、收发机935、天线940、以及I/O控制器945。这些组件可以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例如,总线910)处于电子通信。设备905可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5进行无线通信。
处理器920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其任何组合)。在一些情形中,处理器920可被配置成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其他情形中,存储器控制器可被集成到处理器920中。处理器920可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中所储存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各功能或各任务)。
存储器925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925可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930,这些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在一些情形中,存储器925可尤其包含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该BIOS可控制基本硬件和/或软件操作,诸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软件930可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代码,包括用于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代码。软件930可被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中。在一些情形中,软件930可以不由处理器直接执行,而是可使得计算机(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
收发机93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有线或无线链路进行双向通信,如上所述。例如,收发机935可表示无线收发机并且可与另一无线收发机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935还可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分组并将经调制的分组提供给天线以供传输、以及解调从天线接收到的分组。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可包括单个天线940。然而,在一些情形中,该设备可具有不止一个天线940,这些天线可以能够并发地传送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I/O控制器945可管理设备905的输入和输出信号。I/O控制器945还可管理未被集成到设备905中的外围设备。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代表至外部外围设备的物理连接或端口。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以利用操作系统,诸如MS-MS-OS/ 或另一已知操作系统。在其他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表示调制解调器、键盘、鼠标、触摸屏或类似设备或者与其交互。在一些情形中,I/O控制器945可被实现为处理器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形中,用户可经由I/O控制器945或者经由I/O控制器945所控制的硬件组件来与设备905交互。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设备1005的系统1000的示图。设备1005可以是如本文所描述的无线设备705、无线设备805、或基站105的各组件的示例或包括这些组件。设备1005可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其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通信的组件,包括基站QoS支持管理器1015、处理器1020、存储器1025、软件1030、收发机1035、天线1040、网络通信管理器1045、以及基站通信管理器1050。这些组件可以经由一条或多条总线(例如,总线1010)处于电子通信。设备1005可与一个或多个UE 115进行无线通信。
处理器1020可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其任何组合)。在一些情形中,处理器1020可被配置成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其他情形中,存储器控制器可被集成到处理器1020中。处理器1020可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中所储存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各功能或各任务)。
存储器1025可包括RAM和ROM。存储器1025可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执行软件1030,这些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在一些情形中,存储器1025可尤其包含BIOS,该BIOS可以控制基本硬件和/或软件操作,诸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软件1030可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代码,包括用于支持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代码。软件1030可被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中。在一些情形中,软件1030可以不由处理器直接执行,而是可使得计算机(例如,在被编译和执行时)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
收发机103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有线或无线链路进行双向通信,如上所述。例如,收发机1035可表示无线收发机并且可与另一无线收发机进行双向通信。收发机1035还可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分组并将经调制的分组提供给天线以供传输、以及解调从天线接收到的分组。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设备可包括单个天线1040。然而,在一些情形中,该设备可具有不止一个天线1040,这些天线可以能够并发地传送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网络通信管理器1045可管理与核心网的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回程链路)。例如,网络通信管理器1045可管理客户端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UE 115)的数据通信的传递。
基站通信管理器1050可管理与其他基站105的通信,并且可包括用于与其他基站105协作地控制与UE 115的通信的控制器或调度器。例如,基站通信管理器1050可针对各种干扰缓解技术(诸如波束成形或联合传输)来协调对去往UE 115的传输的调度。在一些示例中,基站通信管理器1050可提供LTE/LTE-A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内的X2接口以提供基站105之间的通信。
图11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方法11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1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6到8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各方面。
在1105,UE 115或基站10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11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1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在1110,UE 115或基站105可配置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11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1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和8所描述的报头配置管理器来执行。
在1115,UE 115或基站105可根据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11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1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图12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方法1200的流程图。方法12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2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6到8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各方面。
在1205,UE 115或基站10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12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2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在1210,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第一承载具有相关联的QoS参数或QoS参数集。12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2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分组管理器来执行。
在1215,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12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2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映射管理器来执行。
在1220,UE 115或基站105可配置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122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22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报头配置管理器来执行。
在1225,UE 115或基站105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报头配置成包括传达对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122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22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映射管理器来执行。
在1230,UE 115或基站105可根据QoS参数或QoS参数集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分组。123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23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图13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方法1300的流程图。方法13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3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6到8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各方面。
在1305,UE 115或基站10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13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3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在1310,UE 115或基站10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13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3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分组管理器来执行。
在1315,UE 115或基站10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QoS参数或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分组的第一承载,该第一承载与该QoS参数或QoS参数集相关联。13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3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报头配置管理器来执行。
图14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方法1400的流程图。方法14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4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6到8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各方面。
在1405,UE 115或基站10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14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4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在1410,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14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4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映射管理器来执行。
在1415,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14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4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分组管理器来执行。
在1420,UE 115或基站105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142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42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报头配置管理器来执行。
在1425,UE 115或基站10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142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42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图15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方法1500的流程图。方法15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5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6到8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各方面。
在1505,UE 115或基站10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15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5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在1510,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15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5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映射管理器来执行。
在1515,UE 115或基站105可建立多个标识符与对应多个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该多个承载中的一承载。15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5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映射管理器来执行。
在1520,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用于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152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52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分组管理器来执行。
在1525,UE 115或基站105可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152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52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以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标识管理器来执行。
在1530,UE 115或基站105可根据承载映射配置将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该标识符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153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53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报头配置管理器来执行。
在1535,UE 115或基站10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报头的分组。153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53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图16示出了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用于对基于L2的D2D中继的QoS支持的方法1600的流程图。方法1600的操作可由如本文所描述的UE 115或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方法1600的操作可由如参照图6到8所描述的QoS支持管理器来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 115或基站105可执行用于控制设备的功能元件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代码集。附加地或替换地,UE 115或基站105可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下述各功能的各方面。
在1605,UE 115或基站105可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该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160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60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中继链路通信管理器来执行。
在1610,UE 115或基站105可标识与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161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61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映射管理器来执行。
在1615,UE 115或基站105可在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161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61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分组管理器来执行。
在1620,UE 115或基站105可确定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其中该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第一承载,并且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1620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620的操作的各方面可以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标识管理器来执行。
在1625,UE 115或基站105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标识符来标识第一承载。1625的操作可根据参照图1到5所描述的方法来执行。在某些示例中,1625的操作的各方面可以由如参照图7到8所描述的标识管理器来执行。
在一些示例中,来自参照图11-16所描述的方法1100、1200、1300、1400、1500和1600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方法的各方面可被组合。应当注意,方法1100、1200、1300、1400、1500和1600仅是示例实现,并且方法1100、1200、1300、1400、1500和1600的操作可被重新安排或以其他方式被修改,以使得其它实现也是可能的。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等。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常可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常被称为CDMA2000 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
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型UTRA(E-UTRA)、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和LTE-A是使用E-UTRA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NR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尽管LTE或NR系统的各方面可被描述以用于示例目的,并且在以上大部分描述中可使用LTE或NR术语,但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也可应用于LTE或NR应用以外的应用。
在LTE/LTE-A网络(包括本文所描述的此类网络)中,术语eNB可一般用于描述基站。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异构LTE/LTE-A或NR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eNB提供对各种地理区划的覆盖。例如,每个eNB、gNB或基站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取决于上下文,术语“蜂窝小区”可被用于描述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载波或分量载波、或者载波或基站的覆盖区域(例如,扇区等)。
基站可包括或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接入点、无线电收发机、B节点、eNB、下一代B节点(g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基站的地理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本文所描述的UE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gNB、中继基站等)通信。可能存在不同技术的交叠地理覆盖区域。
宏蜂窝小区一般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与宏蜂窝小区相比,小型蜂窝小区是可在与宏蜂窝小区相同或不同的(例如,有执照、无执照等)频带中操作的低功率基站。根据各个示例,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以及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与网络供应商的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也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例如,住宅)且可提供有约束地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该住宅中的用户的UE、等等)的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用于小型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用eNB。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蜂窝小区(例如,分量载波)。用于宏蜂窝小区的gNB可被称为宏gNB。用于小型蜂窝小区的gNB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gNB、微微gNB、毫微微gNB、或家用gNB。g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蜂窝小区(例如,分量载波)。UE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中继基站等)通信。
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类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大致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各基站可具有不同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不对齐。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同步或异步操作。
本文所描述的下行链路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本文所描述的每条通信链路——包括例如图1和2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和2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其中每个载波可以是由多个副载波构成的信号(例如,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
本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说明描述了示例配置而不代表可被实现或者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示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示例性”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而并不意指“优于”或“胜过其他示例”。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设备以示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所描述的示例的概念。
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相同类型的各个组件可通过在附图标记后跟随短划线以及在类似组件之间进行区分的第二标记来加以区分。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附图标记,则该描述可应用于具有相同的第一附图标记的类似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而不论第二附图标记如何。
本文所描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技艺和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说明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框以及模块可以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其他示例和实现落在本公开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本质,上述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连线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物理地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如本文中(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列举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意指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一者可单独被采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所列出的项目的任何组合可被采用。例如,如果组成被描述为包含组成部分A、B和/或C,则该组成可包含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或者A、B和C的组合。同样,如本文中(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项目列举(例如,以附有诸如“中的至少一者”或“中的一者或多者”之类的措辞的项目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包含性列举,使得例如引述项目列举“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重相同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同样,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不应被解读为引述封闭条件集。例如,被描述为“基于条件A”的示例性特征可基于条件A和条件B两者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换言之,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应当以与短语“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同的方式来解读。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非瞬态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压缩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非瞬态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以上介质的组合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本文中的描述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变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被限定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9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配置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以及
根据所述QoS参数集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所述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标识所述分组属于第一承载,所述第一承载与所述QoS参数集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以及
根据所述承载映射配置将所述分组的所述报头配置成包括传达对所述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所述QoS参数集指示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的映射来配置所述中继无线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报头中的一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两个或更多个承载聚集到中继承载中;以及
选择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所述QoS参数集或要应用于所述中继承载的比特率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率参数包括聚集最大比特率(AMBR)、最大比特率(MBR)或保证比特率(GBR)中的一者。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报头配置成包括对所述QoS参数集的指示并包括所述第一承载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指示符或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或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集包括QoS类标识符(QCI)。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分组相关联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参数;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ARP参数来确定所述分组的传输。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所述分组的第一承载,所述第一承载与所述QoS参数集相关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QoS参数集指示并基于所述第一承载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指示符或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来标识所述第一承载。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所述QoS参数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多个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是根据在所述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消息来标识的。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
标识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
根据所述承载映射配置将所述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述报头的所述分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其中,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第一承载,并且所述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标识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QoS参数集来选择所述标识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集包括QoS类标识符(QCI)。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配置缓冲器状态报告(BSR)以传达与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所述标识符、或来自多个远程无线设备的经聚集话务状态、或两者。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或基站与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报头中的一者。
2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所述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标识符来标识所述第一承载。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第一承载,并且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建立多个标识符与对应多个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多个承载中的一承载。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承载中的每个承载包括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建立的并且是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消息来交换的。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报头包括多个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从所述多个标识符之中标识所述第一承载。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标识符来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用于配置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QoS参数集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所述分组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标识所述分组属于第一承载的装置,所述第一承载与所述QoS参数集相关联。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承载映射配置将所述分组的所述报头配置成包括传达对所述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的装置。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用所述QoS参数集指示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的映射来配置所述中继无线设备的装置。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报头中的一者。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承载聚集到中继承载中的装置;以及
用于选择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所述QoS参数集或要应用于所述中继承载的比特率参数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率参数包括聚集最大比特率(AMBR)、最大比特率(MBR)或保证比特率(GBR)中的一者。
3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所述报头配置成包括对所述QoS参数集的指示并包括所述第一承载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指示符或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或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40.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集包括QoS类标识符(QCI)。
41.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分组相关联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参数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确定的ARP参数来确定所述分组的传输的装置。
4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
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的装置,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所述分组的第一承载的装置,所述第一承载与所述QoS参数集相关联。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QoS参数集指示并基于所述第一承载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指示符或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来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装置。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所述QoS参数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多个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的装置。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是根据在所述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消息来标识的。
4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用于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的装置;
用于标识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的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承载映射配置将所述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的装置,所述标识符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述报头的所述分组的装置。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第一承载,并且所述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标识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QoS参数集来选择所述标识符的装置。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集包括QoS类标识符(QCI)。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配置缓冲器状态报告(BSR)以传达与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所述标识符、或来自多个远程无线设备的经聚集话务状态、或两者的装置。
52.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或基站与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5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报头中的一者。
5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的装置,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用于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的装置,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所述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标识符来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装置。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第一承载,并且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建立多个标识符与对应多个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的装置,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多个承载中的一承载。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承载中的每个承载包括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58.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建立的并且是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消息来交换的。
59.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报头包括多个标识符的装置,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用于从所述多个标识符之中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装置。
60.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标识符来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装置。
6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以及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配置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以及
根据所述QoS参数集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所述分组。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标识所述分组属于第一承载,所述第一承载与所述QoS参数集相关联。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以及
根据所述承载映射配置将所述分组的所述报头配置成包括传达对所述第一承载的指示的标识符。
64.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用所述QoS参数集指示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的映射来配置所述中继无线设备。
65.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报头中的一者。
66.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两个或更多个承载聚集到中继承载中;以及
选择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所述QoS参数集或要应用于所述中继承载的比特率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率参数包括聚集最大比特率(AMBR)、最大比特率(MBR)或保证比特率(GBR)中的一者。
68.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所述报头配置成包括对所述QoS参数集的指示并包括所述第一承载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指示符或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基站与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或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70.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集包括QoS类标识符(QCI)。
71.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与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分组相关联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参数;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ARP参数来确定所述分组的传输。
7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以及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73.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QoS参数集来标识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达所述分组的第一承载,所述第一承载与所述QoS参数集相关联。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QoS参数集指示并基于所述第一承载的分配和保持策略(ARP)指示符或所述第一承载的基于邻近度服务(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指示符中的至少一者来标识所述第一承载。
75.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标识所述QoS参数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多个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是根据在所述连接建立规程期间交换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消息来标识的。
7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以及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
标识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
根据所述承载映射配置将所述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述报头的所述分组。
78.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选择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标识符,其中,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第一承载,并且所述中继无线通信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7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标识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QoS参数集来选择所述标识符。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集包括QoS类标识符(QCI)。
81.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配置缓冲器状态报告(BSR)以传达与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所述标识符、或来自多个远程无线设备的经聚集话务状态、或两者。
82.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使用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与远程无线设备之间的PC5无线电接口或基站与所述中继无线设备之间的Uu无线电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行链路连接或下行链路连接中的一者。
83.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头包括适配报头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报头中的一者。
8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处于电子通信;以及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所述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标识符来标识所述第一承载。
85.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所述标识符与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第一承载,并且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对应于无线电承载。
86.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建立多个标识符与对应多个虚拟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其中,每个虚拟无线电承载对应于所述多个承载中的一承载。
87.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承载中的每个承载包括相关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88.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是在连接建立规程期间建立的并且是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配置消息来交换的。
89.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所述报头包括多个标识符,每个标识符传达与对应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从所述多个标识符之中标识所述第一承载。
90.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标识符来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91.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配置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以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以及
根据所述QoS参数集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配置报头的所述分组。
92.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以及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被配置成传达对服务质量(QoS)参数集的指示的报头。
93.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
标识用于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的属于第一承载的分组;
根据所述承载映射配置将所述分组的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报头配置成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上传送包括所述报头的所述分组。
94.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包括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经由中继无线通信链路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使用多个承载的通信;
标识与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承载映射配置;
在所述中继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承载上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包括由中继无线设备处理的、并且根据所述无线电承载映射配置被配置成包括传达与所述第一承载相关联的信息的标识符的报头;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标识符来标识所述第一承载。
CN201880010606.XA 2017-02-10 2018-01-09 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 Active CN110268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57783P 2017-02-10 2017-02-10
US62/457,783 2017-02-10
US15/724,848 2017-10-04
US15/724,848 US10484517B2 (en) 2017-02-10 2017-10-04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layer 2 based device-to-device relay
PCT/US2018/012981 WO2018147958A1 (en) 2017-02-10 2018-01-09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layer 2 based device-to-device rela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787A true CN110268787A (zh) 2019-09-20
CN110268787B CN110268787B (zh) 2022-08-19

Family

ID=6310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0606.XA Active CN110268787B (zh) 2017-02-10 2018-01-09 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4517B2 (zh)
EP (1) EP3580985A1 (zh)
CN (1) CN110268787B (zh)
WO (1) WO2018147958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8351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943811A (zh) * 2019-11-20 2020-03-31 西安培华学院 一种用于多点传输的数据分流及harq进程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13469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34161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382423A (zh) * 2020-03-09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信息指示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1197269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临近服务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212593A1 (zh) * 2020-04-22 2021-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3355A (zh) * 2020-04-28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573327A (zh) * 2020-04-28 2021-10-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远端ue的传输方法、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05343A (zh) * 2020-06-22 2022-01-0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52798A1 (zh) * 2020-09-10 2022-03-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装置及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7294A (zh) * 2019-11-19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ue中继的ue协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24008A (zh) * 2020-01-27 2022-09-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信号通知缓冲器大小能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17021B2 (en) 2016-06-30 2019-12-24 Evolve Cellular Inc.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CN110169097B (zh) * 2017-01-09 2022-07-15 Idac控股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
US20180279319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provisioning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3598840B1 (en) 2017-03-31 2023-05-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005527B (zh) * 2017-06-06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终端
US11012141B1 (en) * 2017-06-09 2021-05-18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donor for a relay wireless device
US10667210B2 (en) * 2017-07-07 2020-05-26 Nextivity, Inc. Low power cellular base station
US10327267B1 (en) 2017-08-04 2019-06-18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 of relay bearer QoS configuration based on messaging from IMS platform
CN113301518A (zh) * 2018-04-09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00037190A1 (en) * 2018-07-30 2020-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qos support for sidelink in network scheduled mode
US11070954B2 (en) * 2018-09-21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QoS control for multicast
CN110972191B (zh) * 2018-09-28 2023-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发送方法,装置以及数据的传输系统
WO2020077645A1 (zh) * 2018-10-19 2020-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2222A (zh) * 2018-11-0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87452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Lenovo (Beijing) Limited Buffer status report indicator
US11553542B2 (en) * 2019-01-11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to-device signaling
CN111277972B (zh) * 2019-01-25 2022-1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通信接口QoS参数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DE102019202358A1 (de) * 2019-02-21 2020-08-27 Laird Dabendorf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atenübertragung sowie Fahrzeug
US10686558B1 (en) 2019-02-26 2020-06-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djustments for C-V2X communications
CN111866796B (zh) * 2019-04-30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获取无线承载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40225A1 (en) * 2019-05-02 2022-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link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087732B (zh) * 2019-06-12 2022-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800820B (zh) * 2019-08-21 2023-06-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链路中继处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EP4021138A4 (en) * 2019-08-22 2023-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ERATION OF A RELAY USER DEVICE FOR A REMOTE USER DEVICE
US11432118B2 (en) * 2019-10-22 2022-08-30 Autotalk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xt-based reliable V2X operation
CN114449577B (zh) * 2020-01-07 2023-07-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QoS参数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700654B2 (en) * 2020-01-31 2023-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to network relay
US11825330B2 (en) 2020-03-13 2023-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11689957B2 (en) * 2020-03-13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sidelink relay service
WO2021195867A1 (en) * 2020-03-30 2021-10-0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Bearer mapping for ue-to-ue relay
US11838894B2 (en) * 2020-04-08 2023-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or priority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user equipment
WO2021212290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029693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ransmitting data via sidelink interface
CN114630389A (zh) * 2020-12-14 2022-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远端终端业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15810A1 (en) * 2021-01-13 2024-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adaptation layer configuration for a sidelink interface
US11659410B2 (en) * 2021-05-03 2023-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ional quality of service for beamform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GB2606530B (en) * 2021-05-10 2024-06-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in UE relays
US20230224903A1 (en) * 2022-01-13 2023-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multiple destination device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0793A2 (en) * 2009-10-01 2011-04-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47805A1 (en) * 2009-03-19 2012-06-14 Hak Seong Ki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el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20130114408A1 (en) * 2011-11-04 2013-05-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mobile system information
US20130143574A1 (en) * 2010-03-30 2013-06-06 Oumer Teyeb Enhanced admission control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CN103155621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中继用户装置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台以及中继方法
US20130336199A1 (en) * 2010-11-24 2013-12-19 Elta Systems Ltd. Various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s for dynamic multi-hop backhauling cellular network and system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US20150003435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US20170013497A1 (en) * 2014-02-10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qos of d2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18689A1 (en) * 2015-07-26 2017-02-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riority for d2d link with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041752A1 (en) * 2015-08-07 2017-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59651A1 (en) * 2009-06-05 2010-12-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QoS Multiplexing via base station-relay node interface
CN101932102B (zh) * 2009-06-19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承载映射方法及通信设备
US9065533B2 (en) * 2010-03-11 2015-06-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timized signaling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CN102215476B (zh) * 2010-04-02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US8873480B2 (en) * 2010-10-01 2014-10-28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allocation, and sharing
CN106105371B (zh) * 2014-03-28 2019-12-03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d2d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EP3148285B1 (en) * 2015-09-25 2019-04-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radio bearer mapp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s ue to network relay with associated priority signalling
US10439682B2 (en) * 2016-08-19 2019-10-08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Access mechanism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UE-to-network relay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7805A1 (en) * 2009-03-19 2012-06-14 Hak Seong Ki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el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WO2011040793A2 (en) * 2009-10-01 2011-04-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43574A1 (en) * 2010-03-30 2013-06-06 Oumer Teyeb Enhanced admission control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CN103155621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中继用户装置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台以及中继方法
US20130336199A1 (en) * 2010-11-24 2013-12-19 Elta Systems Ltd. Various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s for dynamic multi-hop backhauling cellular network and system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US20130114408A1 (en) * 2011-11-04 2013-05-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mobile system information
US20150003435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CN105379351A (zh) * 2013-07-01 2016-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WLAN上针对与蜂窝网络上的承载相关的话务启用服务质量(QoS)的技术
US20170013497A1 (en) * 2014-02-10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qos of d2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18689A1 (en) * 2015-07-26 2017-02-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riority for d2d link with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041752A1 (en) * 2015-08-07 2017-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JITSU: "Multiplexing for Un Interfac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69:R2-101454》 *
VODAFONE: "S2-164318 "Inter UE QoS for NB-IoT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 《3GPP TSG_SA\WG2_ARCH》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8351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4747294A (zh) * 2019-11-19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ue中继的ue协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43811A (zh) * 2019-11-20 2020-03-31 西安培华学院 一种用于多点传输的数据分流及harq进程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10943811B (zh) * 2019-11-20 2021-07-13 西安培华学院 一种用于多点传输的数据分流及harq进程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134161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13469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024008A (zh) * 2020-01-27 2022-09-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信号通知缓冲器大小能力
CN113382423A (zh) * 2020-03-09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信息指示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382423B (zh) * 2020-03-09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信息指示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1197269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临近服务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212593A1 (zh) * 2020-04-22 2021-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3355A (zh) * 2020-04-28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218888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573327A (zh) * 2020-04-28 2021-10-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远端ue的传输方法、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73355B (zh) * 2020-04-28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573327B (zh) * 2020-04-28 2023-1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远端ue的传输方法、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05343A (zh) * 2020-06-22 2022-01-0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52798A1 (zh) * 2020-09-10 2022-03-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装置及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0985A1 (en) 2019-12-18
WO2018147958A1 (en) 2018-08-16
US10484517B2 (en) 2019-11-19
US20180234524A1 (en) 2018-08-16
CN110268787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787A (zh) 对基于层2的设备到设备中继的服务质量支持
US11689957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sidelink relay service
CN112534896B (zh) 无线通信中的定时偏移技术
CN112534871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间敏感网络的信令定时信息
US107289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ccess using a relay
EP2918136B1 (en) Os level wlan/cellular aggregation for integrated femto and ap deployments
Feng et a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cellular networks
JP7028870B2 (ja) 混合送信時間区間を伴うワイヤレス通信用の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転送
CN110235402A (zh) 车联网反馈信道设计
CN110419234A (zh) 新无线电测量和配置
CN110521225A (zh) 实现高效的队列内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01158A (z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覆盖增强
CN109644434A (zh) 针对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多个传输的自主资源选择
CN106717059A (zh) 特定于服务的空中接口选择
CN108476116A (zh) 窄带物理控制信道设计
CN110463324A (zh) 针对无线设备的跨载波调度
CN103988546A (zh) 高速双波段蜂窝通信
CN112889337B (zh) 使用蜂窝无线电接入技术在无线回程上的承载映射
TW201921978A (zh) 在無線前傳中傳送遠端資料和本端資料
CN108886744A (zh) 用于选择用于中继消息的空中接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92007B (zh) 用于视频传输的双优先级承载
CN110249548A (zh) 灵活的基于梳齿的参考信号
EP313678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5280892A (zh) 用于侧行链路通信中的服务质量支持的技术
CN110495225A (zh) 多用户端口加载指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