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6612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6612A
CN110266612A CN201810201807.XA CN201810201807A CN110266612A CN 110266612 A CN110266612 A CN 110266612A CN 201810201807 A CN201810201807 A CN 201810201807A CN 110266612 A CN110266612 A CN 110266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s
sub
block
time slo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18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6612B (zh
Inventor
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2018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661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2555 priority patent/WO20191744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6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6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6Involving periods of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其中,所述码块包括:信息块及标识块,所述信息块包括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标识块包括所述时隙的划分信息;利用所述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发送所述码流。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客户需要传输的网络信息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客户的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研发出了可以提供高速率宽带宽的传输设备。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单个客户业务的信息传输量有时候还很低,若一个信息传输量小的客户业务占用一个宽带宽设备来传输,必然会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中,网络设备的接口带宽速度从10M(单位:比特/秒,bit/s)提高到100M bit/s,又提高1G bit/s、10G bit/s,目前已经达到100G bit/s的带宽速度,市场上已经开始大量应用100G bit/s的光模块。例如,目前FlexE协议定义的物理层是100G bit/s,在100G bit/s的物理层上定义了20个时隙,每个时隙对应带宽是5G bit/s,若一个客户的信息传输量小于5G bit/s且单独占用一个时隙,必然会导致网络传输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至少可用于缓解资源浪费问题的严重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
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其中,所述码块包括:信息块及标识块,所述信息块包括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标识块包括所述时隙的划分信息;
利用所述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
发送所述码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码流;
根据所述码流中提取的标识块,确定时隙的划分信息;
根据所述划分信息,从所述时隙的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其中,所述码块包括:信息块及标识块,所述信息块包括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标识块包括所述时隙的划分信息;
组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码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码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码流中提取的标识块,确定时隙的划分信息;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划分信息,从所述时隙的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控制所述收发器的信息收发及所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被执行后,能够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将一个时隙拆分成多个子时隙,子时隙的带宽是小于时隙的带宽的,在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时,可以以时隙为最小调度单位,如此传输速率小于一个时隙的带宽的客户业务,可以不用再单独占用一个时隙,进而使得传输速率不需要消耗一个时隙所对应带宽的多个客户业务可以子时隙的占用,共用一个时隙,从而避免资源的最小调度单位为时隙时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提升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4个100Gbit/s的光模块传输400Gbit/s的业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识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携带有开销块的传输帧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400Gbit/s的传输帧映射到4路100Gbit/s的传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销帧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时隙映射到时隙中传输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码流的传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子时隙复用一个时隙的发送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子时隙复用一个时隙的接收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识块的内容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子时隙复用一个时隙的发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标识块的内容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子时隙复用一个时隙的接收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标识块的内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10: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
步骤S120: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其中,所述码块包括:信息块及标识块,所述信息块包括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标识块包括所述时隙的划分信息;
步骤S130:利用所述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
步骤S140:发送所述码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为:应用于发送端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应用于FlexE中的发送端中的方法,该方法遵循Flex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FlexE协议定义网络的物理层是100G bit/s,在100G bit/s的物理层上定义了20个时隙,每个时隙对应带宽是5G bit/s,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称为FlexE协议时隙,并简称时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隙的带宽不局限于5Gbit/s,也可以是25Gbit/s等。所述时隙可以进一步可划分为多个子时隙,一个所述子时隙占用的带宽小于一个所述时隙占用的带宽。例如,若一个时隙的带宽为5G bit/s,将该时隙划平均划分为5个子时隙,则一个子时隙的带宽为1G bit/s。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将一个所述时隙平均划分为多个子时隙,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一个所述子时隙划分为多个带宽不等的子时隙。例如,一个时隙包括两类子时隙,一类子时隙的带宽为A,另一类子时隙的带宽为B,A不等于B。400G bit/s的光模块可以支持带宽为400G bit/s的传输,但400G bit/s的光模块价格昂贵,超过了4个100G bit/s光模块的价格,导致400G bit/s光模块缺少实际应用价值。如图2所示,为了在100G bit/s光模块上传递400G bit/s业务数据,根据FlexE协议网络运营商将4个100G的光模块捆绑起来,形成一个400G bit/s传递通道,等效于1个400G bit/s的光模块的传递速度,以降低400G bit/s业务的传输成本。但是网络的物理层依然是100Gbit/s,进一步地,在100G bit/s的物理层上定义了20个时隙,每个时隙对应带宽是5G bit/s。虽然一个时隙的带宽为5G bit/s,但是对于单一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小于5G bit/s占用一个时隙,显然会导致带宽的浪费。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将带宽为5G bit/s的时隙进一步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等进行时隙的划分,以划分的子时隙为资源的最小调度单位,显然低于5G bit/s的客户业务就不用单独占用一个时隙了,从而减少了带宽资源的浪费,提升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单独一个客户业务占用至少一个时隙导致的传输资源浪费,会将所述时隙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使得一个时隙划分为多个子时隙,这样不同的客户业务就可以共用一个时隙,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接收端确定当前时隙的划分,会在子时隙中除了添加携带有业务数据的信息块以外,还会添加标识块;该标识块携带有时隙的划分信息。该时隙的划分信息可包括:指示该时隙划分的子时隙数量、单子时隙的带宽和/或资源位置等子时隙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时隙的划分信息还可包括:客户业务的子时隙的分配信息,例如,指示一个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个数、占用的子时隙的资源位置等信息。总之,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会将划分信息携带在标识块中发送给接收端,从而接收端就可以根据该标识块确定出当前时隙的子时隙划分及分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业务的信息可包括:客户业务的数量及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等信息。所述划分信息可包括:时隙被划分子时隙的子时隙信息,及指示子时隙分配给客户业务的分配信息等。
在步骤S120中可包括:一个子时隙至少携带一个标识块;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多个被分配给同一个客户业务的子时隙共用一个标识块。总之,在步骤S120中会添加信息块和标识块,但是并不表示所有的各子时隙添加的标识块的个数和资源位置并不具体限定。在子时隙中添加信息块时,可以根据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的前后顺序,依次向子时隙添加信息块,可以确保在前的业务数据在时域上的资源位置靠前,方便后续接收端按照业务数据的前后顺序,依次接收所述信息块,简化接收端同一个客户业务的信息块的拼接,恢复出业务数据的原始样貌。
在步骤S130中会利用多个子时隙的信息块及标识块,按照子时隙与时隙的映射关系组成一个时隙的码流。例如,所述步骤S130中可包括:
根据子时隙在时隙中的资源位置顺序,依次从子时隙中取信息块及码块,作为时隙的码块,排列这些码块从而构建得到一个时隙对应的码流。又例如,所述步骤S130可包括:轮询各个子时隙,将从子时隙中选择未添加到时隙中的码块中选择码块构建时隙对应的码流。假设,一个时隙包括I个等带宽的子时隙,所述步骤S130可包括:从第i个子时隙取第j个码块组成时隙中第I*j+i个码块。i为不小于I的自然数;j为码块在该子时隙中的序号,所述j的取值为从“0”开始的自然数。
在步骤S140中发送时隙的码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多个客户业务共用一个时隙,减少低速率的单一客户业务占用一个时隙导致的资源浪费,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接收端的正确接收,在子时隙中添加有标识块,该标识块携带有划分信息,可以用于接收端获得时隙的划分及分配状况,从而获得各个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可选地,如图1B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1:在所述码流的码块之间插入用于速率调整的空闲块。
在步骤S140中发送的携带有空闲块的码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时隙的码块确定之后,在发送之前还会插入一定数量的空闲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闲块可为未携带有有效数据的码块,该有效数据可包括:前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划分信息及控制传输的其他控制信息等信息。由于空闲块未携带有有效信息,若一个网络设备在其入口速率和出口速率不一致时,可以通过丢弃或增加空闲块,使网络设备的入口速率与出口速率保持一致。例如,一个网络核心设备(Provider,P)设备,其入口的传输速率大于出口的传输速率,为了实现入口速率和出口速率一致,可以在出口丢弃掉一个或多个空闲块,如此,减少出口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从而使得有效数据的传输速率在入口和出口处保持一致。由于丢弃的空闲块,而空闲块是未携带有效数据的码块,即便丢弃也不会导致有效数据的丢失。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出口速率大于入口速率,为了确保有效数据的传输效率一致,可以在出口的传输码流中添加空闲块,减少入口的码流传输慢导致码流中断的问题。
所述步骤S131可包括:可按照预定间隔在时隙所对应的码流中插入空闲块,例如,按照等间隔(即周期性)在一个时隙的码块中插入所述空闲块,也可以按照不等间隔在一个时隙的码块中插入所述空闲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间隔可以是根据速率调整的极值确定的,例如,根据速率调整的极大值确定的,速率调整的极大值可包括:有效码流的增速极大值及减速的极大值确定的。此处,按照预定间隔插入所述空闲块,可理解为:在所述码流中每间隔预定数量的码块插入一个所述空闲块。
例如,若一个时隙的带宽为5Gbit/s,分析导致网络设备的入口速率和出口速率需要调整的原因是网络设备的时中偏差。此时,在确定所述预定间隔或预定数量的码块时,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时中最大偏差值及传输速率,确定插入空闲块所间隔的码块的数量。这里的码块可包括:已经位于码流中的空闲块、标识块和信息块。一般信息块为携带有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的码块。
一个所述码块可包括66比特,该码块采用的64/66编码,66比特中最前面2个比特位该码块的开始标识位,剩余64比特为内容比特,所述内容比特可为承载有业务数据或划分信息等信息内容的比特。此处,一个码块所包括的比特数及比特划分的一种限定,但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该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31中空闲块的插入,可以使得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实现端到端传输,位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中间传输设备的透传,中间传输设备在透传时可以利用该空闲块进行自身的入口速率和出口速率保持一致的速率调整,可以避免中间传输设备删除了信息块或标识块导致的接收端无法正确恢复业务数据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步骤S120中可包括步骤S121:将所述子时隙中的空闲块替换为所述标识块。
一个时隙可有其预定格式,该预定格式事先限定了哪些资源位置用于承载信息块,哪些资源位置用于承载用于速率调整的空闲块。若将一个时隙划分为多个子时隙,这些空闲块对应的资源位置也会分布到各个子时隙中,为了按照预定格式进行数据的传输且提升单时隙的有效传输,在本实施例中,会将空闲块替换为标识块,而不是用预定携带业务数据的信息块来承载标识块。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标识块替换子时隙中的空闲块,若子时隙中的没有空闲块了(例如,空闲块已经被其他码块给替换了),则此时可以用子时隙预定的信息块的资源位置承载所述标识块,即利用标识块替换掉子时隙中的部分信息块;可选地,在子时隙中完成标识块的添加后,实现子时隙中不再携带有后续时隙的码流中可能增删的空闲块即可。
在步骤S131中再通过插入空闲块来进行速率调整,具体实现时,在步骤S131中一个时隙专门插入的空闲块的数量是不一定的,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传输状况等信息来确定。
在一些情况中,若在步骤S120中将子时隙中的全部空闲块替换为标识块,则在步骤S131中可以添加任意一种空闲块;若在步骤S120中将子时隙中的部分空闲块替换为标识块,则在步骤S131中可以添加出不同于子时隙自带的空闲块的另一种空闲块。例如,子时隙中自带的空闲块可为第一类空闲块,而在步骤S131中专门插入的空闲块可为第二类空闲块,第一类空闲块和第二类空闲块的指示标志可以携带在空闲块中。若在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将子时隙中全部空闲块均替换为标识块,则在步骤S131中插入的空闲块可为任意一种空闲块,则此时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也仅有一种空闲块。若子时隙中的所有空闲块都被替换为了标识块,则后续中间设备中插入的空闲块可以与发送端自行插入的空闲块是同一种类型的空闲块,如此在后续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之后,将所有的空闲块剔除之后,就能够恢复到时隙所对应码流的初始状态,也不会打乱各个子时隙的码块在整个时隙码流中的位置,可以方便接收端简便的实现各个客户业务的信息块的提取。若在子时隙中还保留了部分第一类空闲块,则在形成时隙所对应的码流之后,通过第二空闲块的增删,可以进行速率调整;接收端在波流第二类空闲空之后,可以将时隙所对应的码流恢复成未添加有第二类空闲块之间的初始状态,则同样可以确保各个子时隙的码块在时隙所对应码流中的位置不变。
在还有些实施例中,子时隙中的空闲块的一部分可以替换为所述标识块,剩余部分可以替换成空闲块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码块,如此在步骤S131及中间设备中可以随意添加空闲块。例如,若一个子时隙中设置有P个空闲块,其中的S个替换为标识块,P-S个空闲块可以替换成其他类型的控制块,控制块可为携带有控制信息的码块。总之,确保子时隙中的无后续可能增加或删除的空闲块即可。总之,发送端可以通过子时隙中的空闲块删除或替换,可以使得时隙的码流中不包含后续插入的用于调整速率的空闲块。这里的空闲块替换可包括:替换为非空闲块或替换成形成码流之后的空闲块不同类型的空闲块。所述非空闲块可包括:前述的标识块及控制块等各种携带有有效信息的码块。
可选地,所述标识块携带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
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该子时隙标识可为子时隙编号和/或子时隙名称等;
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
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若一个客户业务全部承载本子时隙中,则该承载类型标志为第一取值;若该客户业务承载不仅承载在本子时隙中还承载在其他子时隙中,则该承载类型标志可为第二取值;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不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承载类型标志可对应于1个或多个比特,若对应于1个比特,则该比特的“1”及“0”两种取值对应于前述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
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此处的子时隙信息包括: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数量。例如,当前客户A的业务和客户B的业务,共用一个时隙,客户A的业务占用了3个1G的子时隙,客户B的业务占用了2个1G的子时隙,则该客户总子时隙数,会指示出客户A占用了3个子时隙,客户B占用了2个子时隙。例如,若该标识块为客户A的业务占用的子时隙中的标识块,此时,该客户总子时隙数指示的客户A的业务占用的子时隙的个数;若该标识块为客户B的业务占用的子时隙内的标识块,此时,该客户总子时隙数指示的客户B的业务占用的子时隙的个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客户业务可以按照客户分,也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分。若按照客户进行区分,则不同的客户的业务对应了不同的客户业务;若按照业务类型分,则相同客户的不同业务会对应不同的客户业务。
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此处,所述客户内子时隙标识包括:客户内子时隙编号或客户内子时隙名称等。例如,客户业务1占用一个时隙中5个时隙中的3个子时隙;本子时隙在时隙中的子时隙编号为3,但是在该客户业务占用的3个子时隙中的子时隙编号可为0、1或2中的任意一个。该客户内子时隙标识,可为用于后续接收端按照客户内子时隙编号进行单一客户业务的信息块的拼接,从而获得正确顺序的接收信息。
校验信息,用于进行所述标识块的校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验信息可为各种类型的校验信息,所述校验信息可包括:校验码,例如,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CRC)、海明码或循环冗余校验码等各种可以对信息进行校验的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块携带有校验码,该校验码可以用于校验标识块中除了校验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确保接收端接收到的标识块的内容的正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验码可分为:验错码和纠错码;若验错码仅能确定出是否有传输出错,若出错则可以通过重发请求再次获取数据,纠错码自带一定的纠错能力,若发现传输出错还可以进行纠错,从而即便出现传输出错也可以通过纠错获得正确的传输内容,从而减少传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验信息可以选择CRC等具有纠错能力的纠错码。例如,按照所述检验码的长度,有又可以将所述CRC又可以分为4位的CRC4、8位的CRC8、16位的CRC16及32位的CRC32等。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CRC4或CRC8作为所述校验信息,采用CRC4算法或CRC8算法对所述标识块的剩余内容进行校验,一方面可以实现标识块内信息的安全传输,防止篡改;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校验信息自身占用的比特数,减少校验信息的开销。
可选地,所述标识块为O码块。图3为一种采用O码块的码块格式构建所述标识块的示意图。标识块采用66比特的码块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标准中的O码块,并对O码块进行了扩展。O码块是一种控制块,前两个比特是“10”,用于指示该码块的类型,然后一个字节(8个比特)是0x4B(4B是十六进制),后面是三个字节的数据内容,分别是数据1、数据2及数据3。在34至37比特的位置,是O码的序列码特征,可采用“0”作为序列码特征,用来表示前面3个字节的数据内容传递了客户故障信息状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扩展了序列码特征,采用“C”(十六进制的C,即十进制12)标志,用来表示是标识块,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其他内容。后面的所有内容全部填充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
根据客户业务的数量和单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确定一个时隙包括子时隙数量和所述子时隙的资源位置。
单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及客户业务的数量,决定了所需的总传输速率,该总传输速率确定了需要可以由一个时隙来承载,若超出一个时隙,可能需要多个时隙来承载,可能需要进一步根据确定每一个时隙承载所承载的客户业务。
根据单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从时隙的传输资源的最大化有效传输来看,确定出子时隙对应的带宽。例如,一个待传输的客户业务为3个,3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分别为0.8Gbit/s、2Gbit/s及2Gbit/s。若一个时隙的带宽为5Gbit/s,则可以将一个时隙划分为5个1Gbit/s的子时隙,传输速率为0.8Gbit/s占用1个子时隙,传输速率为2Gbit/s的占用2个子时隙。若3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为1.25Gbit/s、1.25Gbit/s及2.5Gbit/s,则可以将5Gbit/s的时隙划分为4个带宽为1.25Gbit/s的子时隙,传输速率为1.25Gbit/s的客户业务占用一个子时隙,传输速率为2.5Gbit/s的客户业务占用2个子时隙。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110中划分的子时隙的个数一般不少于一个时隙传输的客户业务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最小单位可为一个码块,为了简化后续将多个子时隙的码块组成一个时隙的码流,一般一个时隙划分的多个子时隙占用的带宽是相等的或不同子时隙之间占用的带宽是成整数倍的。在一些实施例中,3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分别为0.8Gbit/s、2Gbit/s及2Gbit/s,则一个带宽为5Gbit/s的时隙可以划分为3个子时隙,这三个子时隙的带宽分别是1Gbit/s、2Gbit/s及2Gbit/s;显然不同子时隙的带宽是成整数倍的。在步骤S130中将多个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码流时,可以根据各子时隙的带宽选择码块组成所述码流,若一个时隙包括的子时隙的带宽相等,则依次轮询各个子时隙,若当前从第i个子时隙选择了一个码块组成时隙的码流,且若第i个子时隙不是最后一个子时隙,则下一次从第i+1个子时隙选择一个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若第i个子时隙为最后一个子时隙,则下一次从第1个子时隙选择一个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
若一个时隙包括多个带宽不等的子时隙,譬如,第一类子时隙的带宽是第二类子时隙带宽的N倍,若当前确定从第一类子时隙选择码块,则一次性选择N个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如当前确定从第二类子时隙选择码块,则从第二类子时隙选择1个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若一个时隙划分的子时隙的带宽不等时,每次从对应不同子时隙选择的码块数量比值等于各子时隙的带宽比值。
如图4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210:接收码流;
步骤S220:根据所述码流中提取的标识块,确定时隙的划分信息;
步骤S230:根据所述划分信息,从所述时隙的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为应用于接收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接收端可为FlexE中网络设备。
在步骤S210中接收码流,该码流中包括多个码块,在这些码块中包括有标识块。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码块的开始标识或码块类型的标识,提取出标识块。若提取出标识块之后,可以从标识块中提取出时隙的划分信息,该划分信息包括:一个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信息和/或子时隙的分配信息。
故在步骤S230中可以根据分配信息,从该时隙的各个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在步骤S230中可以根据划分信息,可以知道每一个客户业务对应的信息块所占用的资源位置,知道么一个客户业务所占用的信息块的数量置,从而将对应资源位置上提取信息块并组合,恢复出一个客户业务的所有信息块。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时隙划分为了多个子时隙,一个时隙可以用于2个或2个以上的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的传输,从而减少了浪费,且通过标识块的引入顺利的解决了一个时隙被划分为多个子时隙之后传输多个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时,接收端如何区分不同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4B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1:从所述码流中剥离出用于调整速率的空闲块。
在本实施例中空闲块可为发送端添加的或者中间传输节点添加的用于调整传输速率的未携带有有效信息的码块,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剥离该空闲块,减少空闲块后续对信息块的处理的干扰。在此步骤中剥离的空闲块可为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131中添加的空闲块及码流在传输时中间设备加入的空闲块。在一些情况中,子时隙中自带的空闲块可为第一类空闲块,而在步骤S131中专门插入的空闲块可为第二类空闲块及中间设备加入的第二类空闲块,第一类空闲块和第二类空闲块的指示标志可以携带在空闲块中。此时,接收端第一次剥离空闲块时,可以优先剥离步骤S131中插入的第二类空闲块,通过第二类空闲块的剥离,可以使得码流恢复到插入第二类空闲块之前的状态,进一步可以方便后续子时隙的拆分。步骤S211可在步骤S210与步骤S230之间的任意位置执行,例如,步骤S211可以与步骤S220同步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211,再执行步骤S220,也可以在步骤S220之前执行,仅需确保步骤S211在步骤S230之前执行即可。
可选地,所述标识块携带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校验信息,用于进行所述标识块的校验。
为了避免码流传输过程中,标识块的传输出错或被恶意篡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块是携带有校验信息。则此时,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利用所述标识块中的校验信息对所述标识块进行校验;若所述标识块通过校验,从所述标识块中提取出以下至少之一: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信息;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
若标识块通过校验,表明该标识块未出现传输错误或被恶意篡改,或者,传输错误或恶意篡改已经被纠正,当前从标识块提取出的划分信息是正确的,可以用于指导接收端对不同客户业务的信息块的提取及信息块的拼接的。
可选地,所述步骤S230可包括:根据所述划分信息,确定一个时隙所包含的子时隙数量及子时隙的资源位置;从所述子时隙中剥离出所述标识块,获得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资源位置可为时间资源位置,例如,一个时隙的带宽为5Gbit/s,且被划分为了5个子时隙,在一个时隙的对应的1秒中,1个子时隙对应0.2秒的传输时长,这0.2秒的传输时长可能是连续分布在1秒的某一个0.2秒中,也可以划分多个子时间单位分散分布在这1秒中,例如,1个子时隙包括A个码块,一个码块占用的传输时长为bs,则1个子时隙的资源位置,可由A个bs构成,这A个bs可以分布在1秒内的不同时域位置,这些时域位置即为前述的资源位置的一种,以上仅是对资源位置的一种解释,在具体实现时任何符合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隙划分为子时隙的逻辑的解释均可,不限于上述解释。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110,用于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
添加模块120,用于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其中,所述码块包括:信息块及标识块,所述信息块包括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标识块包括所述时隙的划分信息;
组成模块130,用于利用所述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
发送模块140,用于发送所述码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可应用于发送端中,例如,应用于灵活以太网的发送端中。所述划分模块110、添加模块120、组成模块130及发送模块140,均可对应于程序模块,该程序模块可包括各种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该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包括:源程序和/或目标程序等。若处理器通过执行上述程序模块,可以实现上述时隙的划分、子时隙中码块的添加、以及单个时隙的码流的组成及码流的发送等。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插入模块,同样可为程序模块,可用于在所述码流的码块之间插入用于速率调整的空闲块;所述发送模块140,可具体用于发送插入有所述空闲块的码流。
可选地,所述插入模块,可具体用于在所述码流中每间隔预定数量的码块插入一个所述空闲块。例如,一个时隙的带宽为5Gbit/s,则预定数量可为5000个码块或略小于5000个码块插入一个用于速率调整的空闲块。
可选地,所述添加模块120,可用于将所述子时隙中的空闲块替换为所述标识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块携带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校验信息,用于进行所述标识块的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块为O码块;即所述标识块的码块格式采用O码块的码块格式。O码块为控制码块的一种,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之后,会预先遍历码块的类型标识从而先提取出控制码块,若采用O码块的格式构建所述标识块,则接收端可以按照正常的码流处理顺序,先挑出标识块,快速的获得划分信息,完成后续各个客户业务的信息块的确定,不仅具有各客户业务的信息块提取速度块的特点,还具有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强的特点。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110,可用于根据客户业务的数量和单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确定一个时隙包括子时隙数量和所述子时隙的资源位置。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码流;
确定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码流中提取的标识块,确定时隙的划分信息;
提取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划分信息,从所述时隙的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可应用于接收端,例如,可应用于FlexE的接收设备。所述接收模块210、确定模块220及提取模块230,均可对应于程序模块,该程序模块可包括各种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该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包括:源程序和/或目标程序等。若处理器通过执行上述程序模块,可以实现上述码流接收、划分信息的确定及信息块的提取等操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剥离模块,可用于从所述码流中剥离出用于调整速率的空闲块。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20,具体可用于利用所述标识块中的校验信息对所述标识块进行校验;若所述标识块通过校验,从所述标识块中提取出以下至少之一: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信息;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
可选地,所述提取模块230,具体可用于根据所述划分信息,确定一个时隙所包含的子时隙数量及子时隙的资源位置;从所述子时隙中剥离出所述标识块,获得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310,用于收发信息;
存储器320,用于存储信息;
处理器330,分别与所述收发器310及存储器320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20中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控制所述收发器310的信息收发及所述存储器320的信息存储,并执行一个或多个应用于发送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执行一个或多个应用于接收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收发器310,可对应于发送端或接收端的光口,可以用于发送光信号和/或接收光信号。
存储器320可为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各种信息,例如看,至少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330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
所述处理器330可为各种类型的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等;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执行,可以控制收发器的信息收发,还可向存储器的信息写入及读取,总之可以实现前述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方法,例如,可以执行前述图1、图2及图4所示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若该网络设备为前述的发送端,则至少可以实现图1和/或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若该网络设备为前述的接收端,则至少可以实现前述的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处理器330,可以通过总线(例如,集成电路总线I2C)分别与收发器及存储器连接。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本示例提供一种基于FlexE协议中低速率客户业务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发送端根据低速率的客户业务的数量和速率确定子时隙数量,客户所在的子时隙位置。用标识块替换子时隙中空闲块。
步骤2:按照子时隙的顺序关系,将子时隙复用成一条速率约为5G bit/s的码流中,在码流的码块之间插入适量的空闲块,然后按照FlexE协议时隙发送到接收端。在本示例中低速率的客户业务为传输速率可低于一个时隙所对应带宽的客户业务,例如,1个时隙的带宽为5Gbit/,低速率的客户业务为传输速率低于5Gbit/s的客户业务。
步骤3:接收端从FlexE协议时隙中提取码流,剥离掉所有空闲块,可获得多个低速率客户业务拼接成的时隙所对应的码流的初始样貌。此处,所有的空闲块都可为多个子时隙合并成时隙后,形成时隙所对应码流之后插入的空闲块,该空闲块可包括:发送端自身插入的空闲块,也包括中间设备插入的空闲块,如此,通过空闲块的剥离,可以获得一个时隙的原始码流。
步骤4:根据标识块的内容(前述的划分信息),确定时隙与子时隙的关系,每一个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的资源位置,提取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将标识块重新恢复成空闲块,恢复出原始的每条客户业务信息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可包括如下步骤,但是不局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1.1:确定共享一个条FlexE协议时隙的客户业务的数量和传输速率。
步骤1.2:确定一个时隙所划分的子时隙数量,每个客户业务的占用子时隙数量和位置。当一个客户占用多个子时隙时,将该客户业务的信息块按照先后顺序放在多个子时隙中;否则每条客户占用一个子时隙。
步骤1.3:确定每个子时隙中标识块的内容,该内容包括前述的各种划分信息;
步骤1.4:用标识块替换子时隙中所有的空闲块。
步骤1.5:可选地,可以适当删除或增加标识块的数量,以调整速率。例如,发送端和/或中间设备可以适当的删除或增加标识块的数量,实现出口速率和入口速率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可包括:
步骤1.3.1:采用符合802.3标准的一种特殊信息块作为标识块,例如O码块,对O码块进行适当扩展。
步骤1.3.2:标识块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子时隙总数、子时隙标识、空载标识、承载类型标志、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客户内子时隙标识、校验信息等内容。
步骤1.3.3:子时隙位置和子时隙承载的客户情况,确定标识块的内容,最后确定CRC的校验值。CRC的校验值是根据标识块中其他内容,通过某种数学运算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如CRC4运算、CRC8运算。
可选地,所述步骤2可包括:
步骤2.1:从第一个子时隙开始,依次从每个子时隙中取一个信息块,以此循环,将所有子时隙复用成一条5G速率的业务流。
步骤2.2:在5G速率的业务流中大约间隔5000个块信息块(或少于5000个信息块间隔)插入一个空闲块,用于网络中设备之间时中频率在最大200PPM(正负100PPM)的频偏时进行速度调整。
步骤2.3:在FlexE时隙中承载业务流,发送到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步骤3可包括:
步骤3.1:确定FlexE协议中承载低速率的客户业务的时隙。
步骤3.2:从FlexE协议时隙中获取所有码块,剥离掉码块中所有的空闲块。
可选地,所述步骤4具体可包括:
步骤4.1:根据标识块的特征(标识块的类型标识及格式等特征),确定码流中所有标识块位置。
步骤4.2:对标识块的内容进行校验,按照发送端的运算公式和参与运算的内容,进行运算并判断运算结果是否和标识块自身携带的校验结果相吻合。吻合说明标识块校验正确,否则说明校验错误。校验正确的标识块才继续分析其他内容。
步骤4.3:分析标识块的其他内容,确定子时隙的总数量、本标识块在总子时隙中的顺序关系,确定其他子时隙位置。
步骤4.4:确定所有子时隙的位置后,将一个时隙对应的码流分成多个子时隙的码流。
步骤4.5:根据每个子时隙中标识块的内容,确定客户信息,恢复出客户业务的码块。当多个子时隙组成一个客户业务的码流时,按照子时隙的位置顺序、码块前后关系恢复出客户业务的码流。
步骤5.5:用空闲块来替换每条数据流中的标识块,恢复出原始的客户信息流块。
示例2:
FlexE协议按照物理层100G速率来定义。在光模块中,100G的数据报文在发送前,是将数据包报文进行64/66编码,将64比特的码块扩展成66比特的信息块,增加的2比特位于66比特块前面,作为66比特块的开始标志,然后以66比特块的方式从光口发送出去。在接收时,光口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辨别出66比特块,然后从66比特块中恢复出原始的64比特数据,重新组装出数据报文来。FlexE协议处于64比特到66块转换层,在发送66比特码块前,对66比特的码块进行排序和规划,如图8所示:对于100G业务,每20个66比特码块划分为一个码块组,每组中共20个码块,代表20个时隙,每个时隙代表5G(bit/s)带宽的业务速度。发送66比特的码块时,每发送完1023个码块组(1023*20个码块),插入一个FlexE开销块,如图8中黑色块。插入开销块后,继续发送码块,发送完第二个1023*20个码块后,再插入开销块,以此类推,这样在发送码块的过程中,会周期性地插入开销块,相邻两个开销块的间隔是1023*20个码块。
当4路100Gbit/s的物理层捆绑成一个400Gbit/s的逻辑业务带宽时,如图9所示,每个物理层仍按照20个码块组成一个码块组,每1023个码块组插入一个开销字节。在FlexE的shim层,4路20个码块拼装成一个由80个码块组成的码块组,块组中有80个时隙。客户业务在这80个时隙中进行传递,每个时隙带宽是5Gbit/s,共400Gbit/s的业务传递带宽。
FlexE开销块是一个66比特长的开销块,在数据流发送时,每间隔1023*20个码块插入一个开销块。开销块在整个业务流中起到定位功能,找到开销块,就可以知道业务中第一个码块组的位置,以及后续的码块组的位置。开销块的内容如图4,连续8个开销块则组成一个开销帧。一个开销块由2比特的块标志和64位的块内容组成。块标志位于前2列,后面64列是块内容,第一个开销块的块标志是10,后面7个开销块的块标志是01或SS(SS表示内容不确定)。第一个开销块的内容是:0x4B(8位,十六进制的4B)、“C”比特(1位,指示调整控制)、OMF比特(1位,表示开销帧复帧指示)、RPF比特(1位,表示远端缺陷指示)、RES比特(1位,保留位)、FlexE的捆绑组的编号(group number,共20位)、0x5(4位,十六进制的“5”)、“000000”(共28位,都是“0”)。0x4B和0x5是第一个开销块的标志指示,在接收时,当找到一个开销块中对应位置是0x4B和0x5,则表示该开销块是开销帧中的第一个开销块,和次后连续的7个开销块组成一个开销帧。在开销帧中,reserved部分是保留内容,尚未定义,见图10中所示的黑色块。
在FlexE协议中,定义8个开销块组成一帧,如图10所示,其中第一个开销块中由成为4B(16进制,标识为0x4B)和05(16进制,标识为0x5)两个字段标识。当开销块中,检测出对应位置是字段4B和05的内容时,则表示该开销块是第一个开销块,和后面的7个开销块组成一帧。在第一个开销块中,OMF字段是复帧指示信号可如图11所示。OMF是单比特数值,连续16帧中为“0”,然后连续16帧中为“1”,然后又是连续16帧中为“0”,然后连续16帧中为“1”,每32帧重复一次,这样复帧就是由32帧组成。
FlexE协议定义的物理层(Physical,PHY)的速率是100G,在100G的PHY上定义了20个时隙,每个时隙带宽是5G(bit/s)。通过多个100G的PHY捆绑可以实现200G、300G、400G等各类大速率的客户业务。根据FlexE协议标准内容,在效率最高的情况下,FlexE协议承载的客户业务最小带宽是5G bit/s,用一个FlexE时隙来承载。当客户业务带宽小于5G时,也必须占用一个带宽为5G bit/s的时隙,存在承载浪费现象。在以太网标准定义中,客户业务有10M bit/s、100M bit/s、1G bit/s等许多低速业务,这些客户业务可能是一个企业集团专线、银行支行间专线、政府机构专线,需要用独立管道进行传递,实现物理隔离,确保信息安全性。FlexE协议提供时隙功能,实现物理隔离,但如果用一个5G的管道来承载1G或10M的客户业务,则承载带宽浪费非常严重。如果用5个1G客户业务共享一个FlexE时隙,如图11所示。在一个FlexE时隙中,依次承载第1个客户的一个码块,第2个客户一个码块,第3个客户一个码块,第4个客户的一个码块,第5个客户一个码块,第1个客户一个码块……以此类推,这样5个客户就共享一个FlexE时隙,提高了带宽利用率。由于客户之间是通过顺序关系来确定位置,只能适合两个设备之间点到点传输,无法组网实现端到端(穿透中间设备)传输。如图12所示,在网络侧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PE)节点,5个1G客户业务通过轮询复用方式共享一个FlexE时隙,从入PE设备传输到第一个P设备,如果P设备是标准的FlexE接口,不支持1G业务处理,只能处理5G带宽的FlexE时隙,则将一个5G时隙当成一条客户进行处理,将西向入口的5G业务交叉到东向出口,然后发送出去。当P设备西向入口和东向出口速率不相等时(绝对相等的速度是不现实的),P节点需要进行速率调整。当东向出口速度大于西向入口速度时,P点设备就需要在FlexE数据流中插入空闲块。空闲块不携带客户信息,只用于速率调整。如图13所示,是5条低速率客户业务共享一个FlexE时隙的方法,在发送端,将FlexE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确定数据流在那些子时隙上承载,用标识块替换每条子时隙中的空闲块。每条子时隙中的标识块内容都不一样的,标识块包括FlexE时隙的子时隙数量、子时隙上的客户信息以及校验信息等。例如红色客户中,浅红色块是红色客户的标识块;蓝色客户中,浅蓝色块是蓝色客户的标识块……以此类推。
图3所示是标识块的结构,标识块采用802.3标准中定义的66比特的码块结构,在本发明的案例中采用标准中的O码块,并对O码块进行了扩展。在802.3标准中O码块是一种控制块,前两个比特是“10”,然后一个字节(8个比特)是0x4B(4B是十六进制),后面是三个字节的数据内容。在34-37的位置,是O码的序列码特征,标准中采用了“0”作为序列码特征,用来表示前面3个字节的数据内容传递了客户故障信息状态。在本发明示例中,扩展了序列码特征,采用“C”(十六进制的C,即十进制12)标志,用来表示是标识块,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其他内容。后面的所有内容全部填充为“0”。
在本示例中,用O码中定义的3个字节来传递时隙划分情况,3个字节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总时隙数、本块时隙号、本时隙空载标志、单时隙客户标志、客户总时隙数、客户内时隙序号、CRC校验值等内容。总时隙数表示将5G时隙划分成多少个子时隙;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校验信息,用于进行所述标识块的校验。
在确定了子时隙总数、本块所在子时隙编号等内容后,按照某种数学运算法则(例如CRC4校验算法、CRC8校验算法),对这些内容进行运算,运算结果放在标识块的CRC校验位置。在接收端,用同样数学计算方法,对同样的内容运算,看看运算结果和携带的CRC的校验值是否吻合。吻合表示校验正确,接收端在校验正确时才提取标识块中剩余内容。
用标识块来替换子时隙中的空闲块,标识块中的内容指示了FlexE时隙的划分方法:划分了多少个子时隙,每个子时隙上承载的客户情况。由于每个子时隙中有许多空闲块,也就会有许多种类的标识块,即使在传递过程中一个标识块出现错误,当下一个标识块出现时,仍能够正确地分析出子时隙结构。当子时隙中的空闲块被替代后,子时隙的码流中就不会出现空闲块,时隙的码流中增删的空闲块,在接收端删除所有空闲块之后子时隙的资源位置关系会与在发送端的资源位置保持一致。
完成所有子时隙中空闲块的替换后,按照标识块中子时隙的位置关系,将所有子时隙的信息块按照顺序关系、依次轮询地间插复用成一条接近5G速率的信息块码流,在FlexE协议时隙上承载该信息块码流。由于该信息块码流中没有空闲块,在网络传递中无法根据频率情况动态地调整速率,因此无法在网络上端到端地承载传递。在这些信息码流中插入适量的空闲块(块),如图7中的块。在802.3标准中,网络接口的时中频率和标称频率之间偏差不能超过正100PPM(PPM是百万分之一)或负100PPM,因此网络中任何两台设备之间(最大频率和最小频率)频率最大差异不超过200PPM,只需要能容忍200PPM频率偏差调整就可以在网上传递,因此在信息码流块中,每间隔5000个信息块就插入一个空闲块,这样相当于每百万块中有200个空闲块,可以供中间设备进行增加或删除。当然也可以插入更多的空闲块,只是损失了一些传输带宽。
插入适量的空闲块后,将业务流块通过FlexE时隙承载发送出去,在承载的网络中,各个中间P设备根据时中频率偏差情况,对业务流中的空闲块进行增加或删除操作,最后将业务发送到接收PE设备。
在接收PE设备上,如图13所示,确定承载低速率客户业务的FlexE时隙,提取所有码块,然后剥离掉这些码块中的所有空闲块,剩余的就是低速率客户业务的信息块及标识块;寻找标识块,校验标识块是否正确。用同样数学计算方法,对同样的内容进行运算,核验运算结果和携带的CRC的校验值是否吻合,吻合则表示校验正确。当标识块的内容校验正确时,提取划分信息中的各种内容,根据划分信息可以知道有多少个子时隙,每个子时隙之间顺序关系,每个子时隙上携带的客户信息情况。当客户信息在多个子时隙上携带时,能够知道客户占了多少个子时隙,这些子时隙的位置和顺序关系,从而可以恢复出客户业务。
如图14所示,为由5个1G的客户(分别如图15中所示的客户1、客户2、客户3、客户4及客户5)共享一个FlexE时隙,将FlexE时隙划分成5个子时隙;发送端根据每个子时隙承载的业务数据,确定标识块的内容,如图15所示。标识块中说明总共有5个子时隙(每个子时隙的顺序关系就是0、1、2、3、4、0、1),第1个客户业务在第1个子时隙上传送,因此客户标识块中本块时隙号的值是“0”,表示该信息块位置是第一个子时隙位置;依次类推,第2个客户业务的标识块中本块时隙号的值是“1”……。
图16所示,在FlexE时隙中划分了4个子时隙,但只有3个1.25Gbit/s速率的客户业务,这3个客户业务通过一个FlexE时隙进行承载传输。3条客户分分别在子时隙0、1、3上传输,子时隙2上不承载客户业务。当某个子时隙空闲时,用标识块代替空闲子时隙的信息内容,如图15所示,空闲子时隙上内容全部相同,都是标识块。标识块中的内容表明该子时隙上不承载任何业务数据,如图17所示,有1个子时隙的标识块中给出该子时隙处于空载状态,没有携带任何客户信息。
当多种不同速率的数据流共享FlexE时隙时,如图18所示,有3个1Gbit/s速率的客户(分别是客户1、客户2及客户4),1个2Gbit/s的客户(如图19所示的客户3)共享FlexE时隙。在这种情况下,2Gbit/s的客户业务占用两个子时隙,将客户业务按照信息块的顺序关系,依次轮流放在两个子时隙中,将每个子时隙中空闲块用标识块来替换,每个子时隙中标识块内容给出客户业务有几个子时隙,这些子时隙的顺序关系。如图19所示,有两个子时隙上说明客户业务占用了2个子时隙,一个子时隙是客户业务的第一个子时隙,另外一个子时隙是客户业务的第二个子时隙。在接收端,当解析标识块后发现客户业务占用多个子时隙时,确定客户业务有那些子时隙、客户业务中这些子时隙的排列顺序,然后按照顺序关系,依次从子时隙中提取客户信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
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其中,所述码块包括:信息块及标识块,所述信息块包括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标识块包括所述时隙的划分信息;
利用所述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
发送所述码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码流的码块之间插入用于速率调整的空闲块;
所述发送所述码流,包括:
发送插入有所述空闲块的码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码流的码块之间插入用于速率调整的空闲块,包括:
在所述码流中每间隔预定数量的码块插入一个所述空闲块。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包括:
将所述子时隙中的空闲块替换为所述标识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块携带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
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
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
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
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
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数量;
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
校验信息,用于进行所述标识块的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块为O码块。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包括:
根据客户业务的数量和单个客户业务的传输速率,确定一个时隙包括子时隙数量和所述子时隙的资源位置。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码流;
根据所述码流中提取的标识块,确定时隙的划分信息;
根据所述划分信息,从所述时隙的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码流中剥离出用于调整速率的空闲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码流中提取的标识块,确定时隙的划分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标识块中的校验信息对所述标识块进行校验;
若所述标识块通过校验,从所述标识块中提取出以下至少之一:
子时隙总数,用于指示一个所述时隙包括的子时隙个数;
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的资源位置;
空载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是否承载有所述业务数据;
承载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本子时隙承载有单一客户业务的所有业务数据或部分业务数据;
客户总子时隙数,用于指示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子时隙信息;
客户内子时隙标识,用于指示本子时隙在单一客户业务占用的所有子时隙内的时隙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划分信息,从所述时隙的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包括:
根据所述划分信息,确定一个时隙所包含的子时隙数量及子时隙的资源位置;
从所述子时隙中剥离出所述标识块,获得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1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客户业务的信息将一个时隙划分成多个子时隙;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子时隙添加码块,其中,所述码块包括:信息块及标识块,所述信息块包括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标识块包括所述时隙的划分信息;
组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子时隙的码块,组成所述时隙的码流;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码流。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码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码流中提取的标识块,确定时隙的划分信息;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划分信息,从所述时隙的子时隙中提取出对应客户业务的信息块。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控制所述收发器的信息收发及所述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7或8至11任一项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被执行后,能够实现执行权利要求1至7或8至11任一项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810201807.XA 2018-03-12 2018-03-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66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1807.XA CN110266612B (zh) 2018-03-12 2018-03-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072555 WO2019174406A1 (zh) 2018-03-12 2019-01-21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1807.XA CN110266612B (zh) 2018-03-12 2018-03-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612A true CN110266612A (zh) 2019-09-20
CN110266612B CN110266612B (zh) 2022-01-25

Family

ID=6790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1807.XA Active CN110266612B (zh) 2018-03-12 2018-03-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6612B (zh)
WO (1) WO2019174406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052A (zh) * 2019-11-13 2020-02-28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粒度的FlexE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07641A (zh) * 2019-12-11 2020-05-05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FlexE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17506A (zh) * 2020-07-21 2020-11-1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lexE低速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218293A (zh) * 2020-10-22 2021-01-12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03640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53014A (zh) * 2020-06-28 2021-12-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93163A (zh) * 2021-10-26 2022-01-2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042743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84258A (zh) * 2022-02-15 2022-06-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时延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4024752A4 (en) * 2019-09-24 2022-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RVIC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36113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元流的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686A (zh) * 2019-11-28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62274B (zh) * 2019-12-31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调节装置和方法
CN112436900B (zh) * 2020-10-30 2022-1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615142B (zh) * 2020-12-03 2023-06-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5811388A (zh) * 2021-09-13 2023-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01691B (zh) * 2021-12-29 2022-10-25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信号单向传输隔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54873A (zh) * 2022-06-28 2024-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方法、通信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517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的信号传送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2318238A (zh) * 2009-05-11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输网中的数据传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411454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机和接收机
US20170195080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Infiner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ime slot allocation for shared mesh protection on bundled links
CN107438028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66074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中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及传送设备
CN107612825A (zh) * 2017-08-04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灵活以太网路径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1613B1 (en) * 1998-08-12 2002-06-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formatting and conveying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46223C (zh) * 2006-07-0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语音业务中传输编码速率适配单元帧的方法
US10225037B2 (en) * 2014-10-24 2019-03-05 Ciena Corporation Channelized ODUflex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632886B (zh) * 2017-03-21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517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的信号传送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2318238A (zh) * 2009-05-11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输网中的数据传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411454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机和接收机
US20170195080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Infiner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ime slot allocation for shared mesh protection on bundled links
CN107438028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66074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中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及传送设备
CN107612825A (zh) * 2017-08-04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灵活以太网路径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24752A4 (en) * 2019-09-24 2022-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RVIC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856052A (zh) * 2019-11-13 2020-02-28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粒度的FlexE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56052B (zh) * 2019-11-13 2022-07-19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粒度的FlexE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03640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07641A (zh) * 2019-12-11 2020-05-05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FlexE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07641B (zh) * 2019-12-11 2023-11-07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FlexE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53014A (zh) * 2020-06-28 2021-12-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7506B (zh) * 2020-07-21 2021-07-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lexE低速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2016831A1 (zh) * 2020-07-21 2022-01-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lexE低速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917506A (zh) * 2020-07-21 2020-11-1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lexE低速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2042743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218293A (zh) * 2020-10-22 2021-01-12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36113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元流的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93163B (zh) * 2021-10-26 2023-07-25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93163A (zh) * 2021-10-26 2022-01-2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584258A (zh) * 2022-02-15 2022-06-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时延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84258B (zh) * 2022-02-15 2023-05-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时延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612B (zh) 2022-01-25
WO2019174406A1 (zh)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661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5134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bit error rate information in FlexE overhead fram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2041689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411454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发送机和接收机
WO2018059446A1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存储介质
CN113784437B (zh) 一种FlexE承载小颗粒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267210B (zh) 数据编译码和收发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44B (zh) 一种误码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31064B (zh) 一种数据发送与接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22367B (zh) 一种业务传递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701053B (zh) 串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4254826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9672560A (zh) 灵活以太网管理通道扩展方法及设备
CN11286591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288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988977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协议中传递业务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38505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1580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ceiving burst data using multiple upstream channels based on upstream bandwidth allocation information in hfc network
CN110324110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7542B (zh) 一种传输客户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2267882A1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业务处理设备
CN113923778A (zh) 一种切片通道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925557A (zh) 用于数据流的速率适配版本的识别码字
CN115459883A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1793873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