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6371B -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6371B
CN110266371B CN201910465245.4A CN201910465245A CN110266371B CN 110266371 B CN110266371 B CN 110266371B CN 201910465245 A CN201910465245 A CN 201910465245A CN 110266371 B CN110266371 B CN 110266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ype
symbols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52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6371A (zh
Inventor
富兰崛克·伯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52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6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6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6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1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射器(110),接收器(120)和它们中的方法(400,600),用于在子帧(200)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200)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且M2≥M1≥2。所述发射器(110)包括处理器(520),用于确定将在哪些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且还用于通过将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置于离关联的符号li一个符号距离来计算将在哪些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对于所述子帧(200)的所有M1个符号li,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符号距离是相等的。所述发射器(110)还包括发射电路(530),用于在所述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在所述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Description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现总体涉及一种发射器、发射器中的方法、接收器和接收器中的方法。尤其描述了一种用于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机制。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必须在时频上同步以进行通信。这通常由所述发射器发送所述接收器能够检测到的同步信号来实现。例如,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同步信号用于小区搜索,其中小区搜索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获得与小区时频上同步并检测小区ID的过程。所述UE有时可以称为移动终端、无线终端、移动台、移动电话、蜂窝电话等。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覆盖了一个可以分成小区区域的地理区域,每个小区区域由无线网络节点或基站例如无线基站(Radio Base Station,RBS)或基站收发信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服务。根据使用的技术和/或术语,在一些网络中基站可以称为“eNB”、“eNodeB”、“NodeB”或“B node”。然而,移动台之间有时可以直接通信或通过其他移动台直接通信。这种通信范式有时称为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通过和/或不通过使用蜂窝基础设施都可能实现D2D通信。
可以定义若干个同步信号,每个同步信号服务于特定目的。例如,一种类型的信号可以用于获得样本级别的时间同步,而另一种类型的同步信号可以提供附加信息,用于获得子帧或无线帧级别的同步。通常,获得同步的过程需要大量运算,增大了所述接收器的功耗也极大地增大了接收器芯片组的成本。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同步信号必须设计成能够向所述接收器提供低复杂度的实现方式。
在一些应用中,可以以突发脉冲方式发送同步信号。即,若干个同步信号可以在短时间内,即突发脉冲内发送,而突发脉冲的周期可以较长。这使得所述接收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同步,即仅接收单个同步突发脉冲。图8A示出了包括若干个携带同步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的突发脉冲,而与所述突发脉冲内的同步符号的符号间间隔相比,突发脉冲有较长的突发周期。因此,突发脉冲传输的直接结果是包括同步信号的OFDM/SC-FDMA符号之间的距离不一致。这与周期传输形成对比,其中同步信号和等距置放的OFDM/SC-FDMA符号一起发送。
同步信号的突发脉冲传输可能是高效的,例如,对于利用小区的快速ON/OFF切换的系统,可以适应动态变化的业务负荷。一旦所述小区切换到ON,接收器可以快速地与所述小区同步,使得可以对所述小区的所述同步信号进行突发脉冲传输。
另一示例是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其中移动终端发送将被其附近的另一移动终端检测到的同步信号。为了节约发射功率,可以以突发脉冲方式发送所述同步信号,使得功率放大器可以在突发脉冲之间关闭。还可以将同步信号集中到突发脉冲,这会最小化对蜂窝通信,即非D2D通信可用的时频资源的影响。
对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内的D2D通信,可以使用sidelink通信的概念(与蜂窝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对比)。同步资源将可以发送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sidelink同步信号局限在一个子帧,即突发脉冲内发送。所述sidelink同步信号生成为SC-FDMA信号。在不影响所公开的方案情况下,此处可以互换地使用OFDM符号和SC-FDMA符号的概念。子帧可以是1ms长,且根据循环前缀长度,包括12个或14个SC-FDMA符号。进一步地,所述sidelink同步信号可以包括含主sidelink同步信号的两个SC-FDMA符号和含辅sidelink同步信号的两个SC-FDMA符号。含主sidelink同步信号的两个SC-FDMA符号使用相同调制序列,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检测器中高效匹配的滤波器。含辅sidelink同步信号的SC-FDMA符号可以使用不同的调制序列,其可以向接收器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例如子帧定时。通常,所述sidelink同步信号可以传达如物理层sidelink同步标识、同步资源类型(例如,如果是eNodeB、UE或中继设备)和/或D2D UE之间sidelink同步信号的发送跳数。
应注意的是在现有技术LTE系统中,在OFDM符号上每5ms分别发送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sation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signal,SSS),且没有突发脉冲的概念。因此,根据现有技术,两个连续的PSS(或SSS)OFDM符号之间的距离总是5ms。
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和所述辅sidelink同步信号的SC-FDMA符号位置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且需要仔细选择以使得实现所述接收器上同步单元的低复杂度的实现方式。在现有技术中的实施例中,参见图8B,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可以是连续地位于SC-FDMA符号6和7上,所述辅sidelink同步信号位于SC-FDMA符号1和12上。
然而,由于若干种原因,图8B公开的排列并不能降低所述接收器上的复杂度。一旦所述接收器通过检测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获取了OFDM/SC-FDMA符号定时,还需继续检测所述辅sidelink同步信号以获得子帧定时,即所述子帧开始/结束于哪个OFDM/SC-FDMA符号。然后还要考虑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是作为已知的参考符号,其中从所述已知的参考符号可以估计所述信道。也许还要使用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的信道估计来继续检测所述辅sidelink同步信号。在时变信道上,所述参考信号即主sidelink同步信号必须靠近数据符号即辅sidelink同步信号,因为所述参考信号需要向所述数据符号提供所述信道估计。在图8B中,主sidelink同步信号和辅sidelink同步信号之间最小的距离是5个OFDM/SC-FDMA符号,其在当所述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移动时是不利的,因为所述信道估计可能会过时。由于这个限制,所述接收器可能需要使用非相干的辅sidelink同步信号检测,造成性能更差。应注意的是对于D2D通信,与蜂窝通信系统不同的是,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都可能会移动。
此外,当所述接收器检测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时,通常使用输出为相关值的匹配的滤波器。由于噪音和信道衰落,尽管所述子帧上有两个主sidelink同步信号符号,可能不一定会检测到两个相关峰。因此,无法知道检测到的是所述两个主sidelink同步信号符号中的哪一个。在图8B中,符号1上的辅sidelink同步信号和符号6和7上的主sidelink同步信号之间的OFDM/SC-FDMA符号距离不同,即分别是四个和五个OFDM/SC-FDMA符号。对于符号12上的辅sidelink同步信号,也可以得出相同的观察结果。因此,当所述接收器检测到主sidelink同步信号的相关峰时,由于不知道检测到的是哪个主sidelink同步信号符号也必然不知道辅sidelink同步信号位于哪个OFDM/SC-FDMA符号上,则必须对所述辅sidelink同步信号进行盲检测。盲检测增加了所述接收器上的复杂度,也导致辅sidelink同步信号的检测性能恶化。
由于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和辅sidelink同步信号符号分散在整个所述子帧上,图8B中的排列也不利于节省所述发射器上的发射功率。这使得关闭所述功率放大器来节省电池电量更难。
因此,为提高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性能,可以改善同步信号的符号位置以及同步信号的发送。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上述提到的至少部分缺点,并在子帧的符号上提供第一和第二同步信号。
该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是通过所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的。结合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会使具体实施方式更易于理解。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器,用于在子帧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所述发射器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些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将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置于离关联的符号li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来计算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些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对于所述子帧的所有M1个符号li,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是相等的。另外,所述发射器还包括发射电路,用于在所述子帧的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在所述子帧的所述计算出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因此,优点是使得接收器在无需进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由于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与携带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接收器不需要知道为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的是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因此,所述接收器节省了时间、电能和计算功率,且改善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因此高效却容易地实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所述发射器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符号li和kj的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可以确定出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和所述关联的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符号距离。
通过将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第一样本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第二样本之间的间隔设置为对于所有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都是恒定的,使得即使所述不同类型同步信号位于有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的OFDM/SC-FDMA符号上,也可以清楚地确定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位置。因此,在所述子帧的符号有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的情况下,也避免了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盲检测。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基于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计算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其中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是接收器已知的,且还用于计算:kj=lij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031
其中|Δj|>0,(kj,li)∈{0,1,...,N-1}。
因此,优点是仅通过检测一个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知道上述特定算法以及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使得所述接收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因此,改善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可以用于建立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即|Δ|=1,2和/或3。
通过将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相互靠近,可以进行相关检测。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与后续符号li的位置是相邻的,即:li+1=li+1。
通过将所述子帧中携带同步信号的符号相互靠近,当已经发送携带这些同步信号的所述符号时,可以关闭所述发射器的放大器直到发送携带同步信号的后续子帧的相应符号。因此节约了电能。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之间的位置是相互远离的,即:li+1≥li+N-3。
因此,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发送可以在时间上分开进行。在信号质量多变的恶劣无线发送条件下,这尤其是个优点,因为降低了当所述接收器在无线阴影下发送所有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风险。因此实现了更加健壮的同步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1个符号li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kj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因此,由于将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分配给有相同循环前缀长度的符号且将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分配给有相同循环前缀长度的符号,避免了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位置的盲解码,这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符号li和kj的数量可以相同,即M1=M2,且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单个偏移值。
有单个偏移值Δ的优点是所述接收器仅需要知道该单个偏移值Δ。因此,加强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符号kj的数量M2可以超过所述符号li的数量M1,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整数偏移值Δj,定义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各自确定的符号距离,即:kj=li+Δ,其中Δj∈{0,1,...,N-1}。
通过发送比所述第一类型参考信号更多的所述第二类型参考信号,改善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专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且所述发射器包括非固定单元。
通常非固定单元之间的同步比一个固定单元和一个非固定单元之间的同步更加关键,因为非固定发射器和接收器都可能会相对固定网络节点移动,因此彼此之间也会相对移动。由于所述提供的发射器,实现了健壮可靠且快速的同步协议。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可以包括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系统内运行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因此提供了发射器,使得可以在3GPP LTE环境中实现同步。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发射器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中的任何一个。
因此提供了发射器,在3GPP LTE环境中,可以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实现双向同步。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器中的方法,用于在子帧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将所述M2个符号kj置于离关联的符号li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来计算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等于所述子帧的所有M1个符号li和它们各自相关的M2个符号kj之间的符号距离。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子帧的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在所述子帧的所述计算出的M2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因此,优点是使得接收器在无需进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由于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与携带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接收器不需要知道为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的是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因此,所述接收器节省了时间、电能和计算功率。因此高效却容易地实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在所述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符号li和kj的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可以确定出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和所述关联的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符号距离。
通过将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第一样本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第二样本之间的间隔设置为对于所有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都是恒定的,使得即使所述不同类型同步信号位于有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的OFDM/SC-FDMA符号上,也可以清楚地确定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位置。因此,在所述子帧的符号有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的情况下,也避免了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盲检测。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计算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其中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是接收器已知的,且:kj=lij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051
其中|Δj|>0,(kj,li)∈{0,1,...,N-1}。
因此,优点是仅通过检测一个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知道上述特定算法以及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使得所述接收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因此,改善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建立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即|Δ|=1,2和/或3。
通过将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相互靠近,可以进行相关检测。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与后续符号li的位置是相邻的,即:li+1=li+1。
通过将所述子帧中携带同步信号的符号相互靠近,当已经发送携带这些同步信号的所述符号时,可以关闭所述发射器的放大器直到发送携带同步信号的后续子帧的相应符号。因此节约了电能。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之间的位置是相互远离的,即:li+1≥li+N-3。
因此,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发送可以在时间上分开进行。在信号质量多变的恶劣无线发送条件下,这尤其是个优点,因为降低了当所述接收器在无线阴影下发送所有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风险。因此实现了更加健壮的同步方案。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1个符号li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kj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因此,由于将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分配给有相同循环前缀长度的符号且将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分配给有相同循环前缀长度的符号,避免了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位置的盲解码,这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符号li和kj的数量可以相同,即M1=M2,且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单个偏移值。
有单个偏移值Δ的优点是所述接收器仅需要知道该单个偏移值Δ。因此,加强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符号kj的数量M2可以超过所述符号li的数量M1,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整数偏移值Δj,定义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各自确定的符号距离,即:kj=li+Δ,其中Δj∈{0,1,...,N-1}。
通过发送比所述第一类型参考信号更多的所述第二类型参考信号,改善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专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且所述发射器包括非固定单元。
通常非固定单元之间的同步比一个固定单元和一个非固定单元之间的同步更加关键,因为非固定发射器和接收器都可能会相对固定网络节点移动,因此彼此之间也会相对移动。由于所述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健壮可靠且快速的同步协议。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可以包括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系统内运行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因此提供了方法,使得可以在3GPP LTE环境中实现同步。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前述实现方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中的任何一个。
因此提供了方法,在3GPP LTE环境中,可以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实现双向同步。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器,用于在子帧的M1个符号li上检测接收到的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M2个符号kj上检测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在包括N个符号的子帧上接收所述同步信号,其中N≥M2≥M1≥2。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电路,用于在所述子帧的所述M1个符号li上接收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器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建立符号kj和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此外,所述接收电路还用于计算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M2个符号kj上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符号,对于所述子帧的所有M1个符号li,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是相等的。
因此,优点是使得接收器在无需进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由于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与携带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接收器不需要知道为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的是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因此,所述接收器节省了时间、电能和计算功率。因此高效却容易地实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同步。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在所述接收器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可以用于基于偏移值Δj的集合计算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且还用于计算:kj=lij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071
其中|Δ|>0,(kj,li)∈{0,1,...,N-1}。
因此,优点是仅通过检测一个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知道上述特定算法以及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使得所述接收器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因此,改善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同步。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器中的方法,用于在子帧的M1个符号li上检测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检测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kj上接收到的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在所述子帧中的哪M1个符号li上接收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方包括建立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其中对于所述子帧的所有M1个符号li,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是相等的。此外,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M2个符号kj上接收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子帧的所述计算出的M2个符号kj上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因此,优点是使得接收器在无需进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由于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与携带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接收器不需要知道为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的是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因此,所述接收器节省了时间、电能和计算功率。因此高效却容易地实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同步。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射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程序代码。
因此,优点是使得在无需进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检测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由于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与携带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接收器不需要知道为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的是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因此,所述接收器节省了时间、电能和计算功率。因此高效却容易地实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同步。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三方面或所述第三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接收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第四方面或所述第四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程序代码。
因此,优点是使得在无需进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检测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由于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与携带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接收器不需要知道为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的是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因此,所述接收器节省了时间、电能和计算功率。因此高效却容易地实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同步。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用于使发射器和接收器相互同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发射器和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的接收器,其中通过在子帧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使得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相互同步,其中0≤i≤(M1-1),0≤j≤(M2-1),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所述同步还包括确定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还包括通过将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置于离关联的符号li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来计算将在所述子帧中的哪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等于所述子帧的所有M1个符号li和它们各自相关的M2个符号kj之间的符号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还包括在所述子帧的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在所述子帧的所述计算出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因此,优点是使得在无需进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由于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与携带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每个符号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接收器不需要知道为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的是携带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多个符号中的哪个符号。因此,所述接收器节省了时间、电能和计算功率。因此高效却容易地实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同步。
以下将对其他目的、优势以及新特性做清晰具体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多个示例,结合这些附图对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框图;
图1B为D2D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图1C为通过中间节点进行D2D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图2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B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C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D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E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F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G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H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I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J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2K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3A为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循环前缀和数据部分的第一符号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循环前缀和数据部分的第二符号的框图;
图3B为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循环前缀和数据部分的第一符号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循环前缀和数据部分的第二符号的框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器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器的框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器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器的框图;
图8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包括两个同步突发脉冲的子帧框图,其中每个同步突发脉冲包括含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
图8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包括14个符号的子帧的框图,其中符号的位置分别专用于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定义了一种发射器、发射器中的方法、接收器、接收器中的方法,可以在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中实施。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为示例性的并且可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且不限于本文所提出的示例;实际上,提供了这些实施例的说明性示例使得本发明将变得透彻且完整。
从以下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说明中,还可清楚地了解其他目标和特征。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仅仅为了说明,而不能作为对实施例的限制;对于实施例,应参考所附权利要求。进一步地,附图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它们仅仅是对结构和流程的概念性说明。
图1A为一种无线通信网络100的示意图,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发射器110、接收器120和无线网络节点130。所述发射器110和/或所述接收器120可以是移动终端,其可以由所述无线网络节点130服务,从而连接到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0。
所述发射器110和所述接收器120可以用于D2D通信,所述发射器110可以向所述接收器120发送D2D同步信号,以实现所述设备110和120之间的同步。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0至少可以部分基于无线接入技术,例如,3GPP LTE、LTE-Advanced、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最初为:Groupe Spécial Mobile)(GSM)/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网、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网、正交FDMA(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网、单载波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网、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或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Broadband,UMB)、高速分组接入(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GSM EDGE无线接入网(GSMEDGE radioaccess network,GERAN)等和3GPP2CDMA技术,例如,CDMA20001x RTT和高速包数据网络(High Rate Packet Data,HRPD)等。以上仅提及一些可选项。所述表达“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系统”和/或“蜂窝通信系统”在本发明描述的技术范围内,有时可互换使用。
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0可根据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和/或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原理运行。
TDD是一种时分复用的应用,可能使用处于上行与下行链路信令间的时域中的保护期(guard period,GP)在时间上区分上行链路信号与下行链路信号。FDD是指所述发射器与接收器在不同的载频上运行。
图1A旨在提供一个简化的总概览图,用以说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0的示例,以及相关的方法和节点,如此处所描述的所述发射器110、所述接收器120和所述无线网络节点130,以及相关功能。
图1B示出了所述发射器110和所述接收器120位于任何无线通信网络100,即LTE网络外的示例。所述发射器110将D2D同步信号(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signal,D2DSS)发送给所述接收器120,由所述接收器120接收,以实现同步的目的。
图1C示出了D2D通信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描述了多跳。所述发射器110通过位于中间的其他网络节点140将D2DSS发送给所述接收器120,由所述接收器120接收。
应注意的是图1A、图1B和/或图1C中所述发射器110的实例、所述接收器120的实例以及无线网络节点130或其他网络节点140可能的实例的图1A、图1B和/或图1C的说明设定仅视为实施例的非限制性示例。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任何其他数量的所讨论的实体110、120、130和140,和/或它们的任何其他组合。因此此处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涉及多个发射器110、接收器120、其他网络节点140和无线网络节点130的其他配置。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当参考其他网络节点140上的多跳时,所述其他网络节点140可以包括多个其他网络节点140的集合。
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文中所提及的“一个”或“某一”发射器110、接收器120、其他网络节点140和/或无线网络节点130可能涉及多个所述发射器110、接收器120、其他网络节点140和/或无线网络节点130。
根据不同实施例与不同词汇,所述发射器110、所述接收器120和/或所述其他网络节点140可以对应地描述为,例如,无线通信终端、移动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平台、移动台、用户设备、平板电脑、便携式通信设备、笔记本电脑、电脑、作为中继设备的无线终端、中继节点、移动中继、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固定无线接入(fixed wireless access,FWA)节点或其他任何种类的用于相互间以及可能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130之间通过直接通信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
进一步地,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网络节点130和/或所述其他网络节点140可用于下行发送与上行接收,可用来分别指,例如基站、NodeB、演进型Node B(evolvedNodeB,eNB或eNode B)、基站收发信台、接入点基站、基站路由器、无线基站(Radio BaseStation,RBS)、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家庭基站、传感器、信标装置、中继节点、中继器或者任何其他依靠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术语通过无线接口与小区覆盖范围下的所述移动台进行通信的网络节点。
一些实施例可以定义模块式的实现方法,使能够再次使用原有系统,例如标准、算法、实现方式、组件和产品。
所述发射器110和所述接收器120可以利用在突发脉冲的符号上发送的两种不同类型同步信号实现同步,其中用于突发脉冲内所述两种不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之间有预先定义的符号间间隔。
在不同实施例中,此处所讨论的符号可以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
所述发射器110可以在突发脉冲的符号,例如OFDM或SC-FDMA符号上发送两种类型同步信号,其中用于突发脉冲内所述两种不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之间有预先定义的符号间间隔。
所述接收器120可以相应地检测在突发脉冲的符号,例如OFDM或SC-FDMA符号上发送的两种类型同步信号,其中用于突发脉冲内所述两种不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之间有预先定义的符号间间隔。
如果利用连续的符号来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则所述接收器120可以选择性地利用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重复的信号特性。
因此,此处公开的是如何排列同步信号的符号位置,其中所述同步信号是以突发脉冲的方式发送,以通过高效的相关检测和避免盲检测来降低所述接收器120的复杂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公开了在突发脉冲上发送同步信号,其中所述突发脉冲可以包括编号为l=0,...,N-1的N个符号的集合。若干个突发脉冲可以相邻地依次但在某个时间点发送,至少有N个不包括任何同步信号的符号。突发脉冲可以是子帧。应注意的是突发脉冲可以限定为子帧内的符号的子集,例如不包括不用于LTE中D2D通信发送的最后一个符号。
可以进一步假设将同步信号的两种类型定义为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这些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不同信息,且可以假设这两种同步信号必须被成功地检测到以获得足够的同步。此外,通常在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之前必须检测到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可以从一个或若干个长度为63的Zadoff-Chu序列中产生,其中Zadoff-Chu序列的中间元素被打孔,导致序列的长度为62。类似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在一组m序列中衍生的长度为31的两个交错的序列中产生,得到一个长度为62的序列。
接着关于突发脉冲传输的假设,将会有至少两个包括连续发送的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符号的符号间间隔不同于其他包括连续发送的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的符号间间隔。类似地,将会有至少两个包括连续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符号的符号间间隔不同于其他包括连续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的符号间间隔。
假设有M1≥2个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这些信号在符号l0,...,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1
上发送。此外,有M2≥M1个用于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这些信号在符号k0,...,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2
上发送。一个符号上只发送一个同步信号,即这些集合的交集为空集,即: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3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符号的数量可以相同,即M1=M2
为了避免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盲检测,这些信号可以在符号ki上发送,即ki=li+Δ,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4
其中|Δ|>0。
这意味着无论所述接收器120在哪个符号li上检测到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都可以在清楚的符号位置ki=li+Δ上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所述值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或者在检测到所述同步信号之前,通过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指示给所述接收器120。因此,可以避免进行符号位置盲检测。
因此,对于所有符号li,所述符号li和和所述关联的符号ki之间的符号距离|ki-li|都是相等的。
当M2=p·M1,根据一些实施例这也有可能成立,其中整数p>1,这可以概括为将多个用于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与一个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相关联。例如,如果以下等式成立,可以通过若干预先定义的方式来建立2比1的关系:
k0=l0+Δ,则k1=l01,或者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5
其中Δ1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6
是预先定义的偏移参数,类似于Δ。当两个以上用于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与一个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相关联时,可以在实施例中确定多种类似的关系。
因此,当M1是2且p设置为2时,则M2可以是4;当M1是2且p设置为3时,则M2可以是6;和/或当M1是3且p设置为2时,则M2可以是6。这些只是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一些任意的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在子帧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其中0≤i≤(M1-1),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其中0≤j≤(M2-1)。
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
因此,对于所有符号li,所述符号li和所述关联的符号kj之间的符号距离|kj-li|都是相等的。然而所述符号距离|kj-li|不同于另一符号距离|kj+1-li|。因此,所有符号li可能有若干个符号距离,然而其对于所有符号li都是相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M2>M1且M2≠p·M1,其中p是整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根据前述实施例确定用于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8
个符号的符号位置。因此,仅用于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剩余的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27
个符号可以有额外的符号间间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靠近以适应相关检测。这可以通过排列所述同步信号使得|Δ|<<N-1,避免用于所述两种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的最大间隔,从而得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假定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之间最大间隔是三个符号,可以预测|Δ|=1,2或3可以在使用LTE命理的系统100提供充分的信道估计性能。
另一个实施例包括对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使用相邻位置的符号,即li+1=li+1。这可以容易地和任一上述实施例组合。还清楚的是这会造成某些限制,例如|Δ|≥M1。对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使用相邻位置的符号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改善同步性能。例如,当信道在两个符号之间没有显著变动时,通过插入一组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相邻位置的符号,可能改善信道估计。
此外,已经表明如果符号内的同步信号有重复结构,则可以通过计算微分相关值作为所述接收信号的自相关来检测所述第一同步信号。这种方式的一种理想的特性是所述相关值的大小不受频率偏移影响。这适用于D2D通信,尤其如图1B和/或图1C描述的当在网络覆盖范围外运行时,其中总的频率偏移对于所述发射器110和所述接收器120都是适当的。由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130或eNodeB可以有比所述移动发射器110和接收器120更准确的频率振荡器,这样可能会造成比标准的蜂窝通信更大的频率偏移。此外,两个相邻的符号的重复信号也使得可以计算来自不同符号的重复样本的微分相关值。因此,相邻位置的符号在更大频率偏移下可以提供更健壮的检测。
进一步地,当Δ>0,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后,通过检测符号中的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完成Δ个符号同步(即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当Δ<0且所述接收器120从前几个符号中缓存样本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后就可以完成同步(即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随着信道衰落,可以通过比信道相干时间更大的时间间隔来进行信号的重复发送。这提供了时间分集。因此,对于任一所述两类同步信号,将所述符号离得越远越好。另一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符号li+1≥li+N-3,造成了子帧上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最大时间间隔,其中所述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可以不用于发送。对于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例如,如果|Δ|=1且ki+1≥ki+N-3,则也可以得到时间分集增益。
在以下附图中对不同实施例的若干示例进行说明。然而,其中所述发射器110、接收器120和它们中的方法既不限于这些示例,也不限于指数l0和l1的集合。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在无需盲检测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这节约了所述接收器120上的计算资源。
图2A示出子帧200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6和7),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8和9)。因此M1=M2=2,Δ=2且l1=l0+1。
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优点是可以插入来自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相邻位置的符号(位置6和7)的信道估计。
然而,所述子帧2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N个符号,例如N为10、11、12、13、15、16......∞等。此处所描述的同步实施例既不限于也不依赖于所述子帧200内符号的数量。
图2B示出所述子帧2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6和7),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4和5)。因此M1=M2=2,Δ=-2且l1=l0+1。
图2B中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优点也是可以插入来自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相邻位置的符号(位置6和7)的信道估计。
图2C示出所述子帧2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4和6),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5和7)。因此M1=M2=2,Δ=1且l1=l0+2。
图2C中所述排列的优点是向所述不同类型同步信号提供了符号间最小间隔,即1个符号的间隔距离。此外,有一个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其位于包括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后,因此可以用于对这两个符号进行信道估计。
图2D示出所述子帧2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5和7),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4和6)。因此M1=M2=2,Δ=-1且l1=l0+2。
图2D中所述排列的优点是向所述不同类型同步信号提供了符号间最小间隔,即1个符号的间隔距离。此外,有一个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其位于包括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后,因此可以用于对这两个符号进行信道估计。
图2E示出所述子帧200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4和8),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5和9)。其中M1=M2=2,Δ=1且l1=l0+4。
图2F示出所述子帧200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5和9),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4和8)。因此M1=M2=2,Δ=-1且l1=l0+4。
图2E和图2F示出的实施例的优点是不需要相邻的符号的集合。考虑到所述子帧200的一些符号可能不可用和/或被发送其他信道和/或信号占用,因此这些实施例使得更容易插入所述符号来实现同步。
此外,还清楚的是通过将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两组符号分开,提供了时间分集。即,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所述符号离得越远,信道衰落的影响越小。对于包括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所述符号,也可以得出相同的观察结果。可以认识到所述图形仅仅是举例,还可能将所述符号分开得甚至比图2E和图2F描述的更远。因此,这种形式(即l1≠l0±1)的排列提供了最大相干检测增益(由于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的同步信号位于相邻的符号中,k0=l0±1),且通过将这对符号充分地分开,可以同时实现两种类型同步信号的时间分集。
图2G示出所述子帧200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3和7),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四个符号(位置4、5、8和9)。因此M1=2,M2=4,Δ=1,Δ1=2且l1=l0+3。
图2H示出所述子帧2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编号为0到13的14个符号。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两个符号(位置5和9),和包括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四个符号(位置3、4、7和8)。因此M1=2,M2=4,Δ=-1,Δ1=-2且l1=l0+3。
图2G和图2H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优点类似于图2E和图2F,但可以容纳更多的用于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因此提高了检测概率。
参见图2I,一个符号,例如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可以包括数据部分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认为所有的N个OFDM/SC-FDMA符号没有相同的循环前缀长度。例如,在现有技术LTE系统中,对于有14个OFDM/SC-FDMA符号的子帧,符号0和符号7包括的循环前缀比所述子帧200中其他符号的循环前缀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个OFDM/SC-FDMA符号中的至少一个有和其他OFDM/SC-FDMA符号不同的循环前缀长度。为了避免对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OFDM/SC-FDMA符号位置进行盲解码,公开的是将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分配给有相同循环前缀长度的OFDM/SC-FDMA符号。此外,也将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分配给有相同循环前缀长度的OFDM/SC-FDMA符号,这可以和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分配不相同。这保证根据前述实施例,即使在有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的OFDM/SC-FDMA符号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不通过盲解码就能够确定所述OFDM/SC-FDMA符号位置。
例如,参见现有技术LTE系统,子帧0和子帧7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或包括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或根本不包括任何同步信号。图2J示出将所有同步信号分配给有相同循环前缀长度的OFDM/SC-FDMA符号的示例。这可以通过设置M1=M2=2,Δ=3,l1=l0+1且l0=5得以实现。还应注意的是在图8B示出的现有技术中,所述主sidelink同步信号符号位于符号6和符号7中,即它们有不同的循环前缀长度。
图2K示出子帧200的另一示例,其中一对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在所述子帧200中尽可能远离彼此。由于包括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符号是相邻的,因此在获得最大相关检测增益的同时还实现了与最大时间分集关联的优点。
图3A和图3B示出了同步信号两种不同排列的距离d。
可以知道避免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盲检测的条件是对于所有包括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OFDM/SC-FDMA符号,所述距离d,即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的起始点和所述第二类型信号的起始点之间的间隔是恒定的。这使得即使不同类型同步信号位于有不同循环前缀长度的OFDM/SC-FDMA符号上,也可以清楚地确定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的位置。由于符号ki和li之间的所述距离d对于所有符号li可以是固定的,因此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51
其中|Δ|>0。
通过将同步信号相互靠近使得可以利用相关检测,因此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提高同步所述发射器110和所述接收器120的同步性能。此外,通过定义同步信号之间预先定义的符号间隔关系,使得可以避免进行盲检测。
此外,由于所述发射器110的功率放大器在发送的突发脉冲信号之间可能关闭,当所述同步信号位置是相邻时,可以改善所述发射器110上的节能。
在另一些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根据以上明确规定的说明书的微小变动,所述同步信号可以分布在所述子帧200的符号上。此外,所描述的发射器110、接收器120和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系统,其中在突发脉冲上发送两种类型同步信号。
图4为在发射器110中使用的方法400的实施例的流程图,用于在子帧200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200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所述子帧200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1个符号li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kj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符号li和kj的数量可以相同,即M1=M2,且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单个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符号kj的数量M2可以超过所述符号li的数量M1,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整数偏移值Δj,定义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各自确定的符号距离,即:kj=li+Δj,其中Δj∈{0,1,...,N-1}。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专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且所述发射器110可以包括非固定单元,例如移动台或UE。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中的任何一个。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110可以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Long Term Evo1ution,3GPP LTE)系统内运行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为发送所述第一和第二同步信号,所述方法400可以包括一系列动作401-403。然而,应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实施例,所描述的动作401-403的任一、一些或全部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所列的时间顺序执行,同时执行或甚至以完全相反的顺序执行。进一步地,应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以多个替代方式执行,这种替代方式可以只在一些、不一定是所有的实施例中执行。所述方法400可以包括以下动作:
动作401
确定将在所述子帧200中的哪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与后续符号li的位置是相邻的,即:li+1=li+1。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之间的位置是相互远离的,即:li+1≥li+N-3。
动作402
根据计算什么时候将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将所述M2个符号kj置于离所述子帧200的关联的符号li一个或多个确定401的符号距离,其中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等于所述子帧200的所有M1个符号li和它们各自关联的M2个符号kj之间的符号距离。
从所述符号li和kj的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可以确定出401所述确定401的M1个符号li和各个所述关联的M2个符号kj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符号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401的符号距离的计算可以基于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其中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是接收器120已知的,且kj=li+Δj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61
其中|Δj|>0,(kj,li)∈{0,1,...,N-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Δ|=1,2和/或3。
动作403
在所述子帧200的所述确定401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在所述子帧200的所述计算出402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中间节点140在所述发射器110和所述接收器120之间的多跳上发送所述同步信号。
图5示出发射器110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在子帧200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200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所述子帧200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器110用于根据前面讨论的动作401-403的任一、一些或全部动作执行所述方法400。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专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且所述发射器110可以包括非固定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器110可以包括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系统内运行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此外,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中的任何一个。
为了使描述更加清晰,图5略去了所述发射器110中对理解此处所描述实施例没有影响的任何内部电子产品或其他组件。
所述发射器110包括处理器520,用于确定将在所述子帧200的哪些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且还用于通过将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置于离关联的符号li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来计算将在所述子帧200中的哪些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对于所述子帧200的所有M1个符号li,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是相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所述符号li和kj的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确定出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和所述关联的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符号距离。
所述处理器520还可以用于基于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计算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其中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是接收器120已知的,且还用于计算:kj=lij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71
其中|Δj|>0,(kj,li)∈{0,1,...,N-1}。
此外,所述处理器520还可以用于建立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即:|Δ|=1,2和/或3。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处理器520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与后续符号li的位置是相邻的,即:li+1=li+1。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20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之间的位置是相互远离的,即:li+1≥li+N-3。
根据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1个符号li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kj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此外,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符号li和kj的数量可以相同,即M1=M2,且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包括单个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符号kj的数量M2可以超过所述符号li的数量M1,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整数偏移值Δj,定义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各自确定的符号距离,即:kj=li+Δj,其中Δj∈{0,1,...,N-1}。
所述处理器520可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单元、处理电路、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处理器或其他可解释或执行指令的处理逻辑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因此,本文所使用的表述“处理器”可表示包括多个处理电路例如上述所枚举的任一、部分或全部所述处理电路的处理线路。
所述发射器110还可以包括发射电路530,用于在所述子帧200的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在所述子帧200的所述计算出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射器110还可以包括接收电路510,用于通过无线接口从其他网络节点120、130和140接收信号,例如同步信号。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射器1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525。所述可选的存储器525可以包括一个物理设备,用于暂时或永久地存储数据或程序,即指令序列。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存储器525可以包括含硅基晶体管的集成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25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
在所述发射器110上待执行的一些或所有上述动作401-403可以通过所述发射器110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实现,并结合计算机程序产品一起执行所述动作401-403的一些功能。因此,当所述发射器110的处理器520载入计算机程序时,包括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根据用于发送同步信号的所述动作401-403的任一、至少一些或所有动作的功能来执行方法400。
此外,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存储了供所述发射器110使用的程序代码,用于在子帧200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200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所述子帧200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所述程序代码包括执行方法400的指令,其中所述方法400包括:确定401将在所述子帧(200)中的哪M1个符号li上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通过将所述M2个符号kj置于离关联的符号li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来计算402将在所述子帧200中的哪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等于所述子帧200的所有M1个符号li和它们各自关联的M2个符号kj之间的符号距离;在所述子帧200的所述确定的M1个符号li上发送403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并在所述子帧200的所述计算出的M2个符号kj上发送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处理器520载入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数据载波的形式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以执行所述动作401-403中的至少部分动作。所述数据载波可以是例如硬盘、CD ROM磁盘、记忆棒、光存储设备、磁存储器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可以以非瞬时性方式存储机器可读数据的介质,例如磁盘或磁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可以是服务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并远程例如通过互联网网络或内部网络连接将代码下载到所述发射器110上。
图6为在接收器120中使用的方法600的实施例的流程图,用于在子帧200的M1个符号li上检测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在所述子帧200的M2个符号kj上检测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所述子帧200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1个符号li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ki可以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同步信号,符号li和kj的数量可以相同,即M1=M2,且所述整数偏移值Δi的集合可以包括单个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符号kj的数量M2可以超过所述符号li的数量M1,所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整数偏移值Δj,定义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各自确定的符号距离,即:kj=li+Δj,其中Δj∈{0,1,...,N-1}。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专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且所述接收器120可以包括非固定单元,例如移动台或UE。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中的任何一个。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120可以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系统内运行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为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同步信号,所述方法600可以包括一系列动作601-604。然而,应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实施例,所描述的动作601-604的任一、一些或全部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所列的时间顺序执行,同时执行或甚至以完全相反的顺序执行。进一步地,应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以多个替代方式执行,这种替代方式可以只在一些、不一定是所有的实施例中执行。所述方法600可以包括以下动作:
动作601
确定在所述子帧200中的哪M1个符号li上接收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与后续符号li的位置是相邻的,即:li+1=li+1。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所述M1个符号li之间的位置是相互远离的,即:li+1≥li+N-3。
动作602
建立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其对于所述子帧200的所有M1个符号li是相等的。
从所述符号li和kj的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可以确定出601所述确定601的M1个符号li和关联的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符号距离。
动作603
此外,计算将在所述子帧200中的哪M2个符号kj上接收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可以基于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其中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是接收器120已知的,且:kj=lij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191
其中|Δj|>0,(kj,li)∈{0,1,...,N-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数偏移值Δj的集合可以包括|Δ|=1,2和/或3。
动作604
在所述子帧200的所述计算出603的所述M2个符号kj上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
图7示出接收器120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在子帧200的M1个符号li上检测接收到的同步信号和在M2个符号kj上检测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0≤i≤(M1-1),0≤j≤(M2-1)。在子帧200上接收所述信号,其中所述子帧200包括N个符号,其中N≥M2≥M1≥2。
所述接收器120用于根据至少一些动作601-604执行以上所描述的方法600。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专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且所述接收器120可以包括非固定单元,例如移动台或UE。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可以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中的任何一个。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120可以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系统内运行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为了使描述更加清晰,图6略去了所述接收器120中对理解此处所描述实施例没有影响的任何内部电子产品或其他组件。
所述接收器120包括接收电路710,用于从如所述发射器110中接收信号,例如同步信号。所述接收到的信号,即同步信号可以是所述子帧200的所述M1个符号li上的第一类型同步信号。
然而,所述接收电路710可以用于通过无线接口从多个发射实体,如其他网络节点140或所述无线网络节点130中接收各种类型的无线信号。
此外,所述接收器120包括处理器720,用于建立符号kj和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并且还用于计算将在所述子帧200中的哪M2个符号kj上检测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对于所述子帧200的所有M1个符号li,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是相等的。
所述处理器720还可以用于基于偏移值Δj的集合计算所述M2个符号kj中的各个符号和所述各自关联的符号li之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符号距离,且还用于计算:kj=lij
Figure BDA0002079234200000201
其中|Δ|>0,(kj,li)∈{0,1,...,N-1}。
所述处理器720可以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单元、处理电路、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处理器或其他可解释或执行指令的处理逻辑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因此,本文所使用的表述“处理器”可表示包括多个处理电路例如上述所枚举的任一、部分或全部所述处理电路的处理线路。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120还包括发射电路730,用于发送无线信号,包括例如同步信号。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器12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725。所述可选的存储器725可以包括物理设备,用于暂时或永久地存储数据或程序,即指令序列。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存储器725可以包括含硅基晶体管的集成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725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
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术语旨不在限制所描述的方法400和600,发射器110和/或接收器120。在本发明定义的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化、替换和/或改变。
本文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此外,单数形式“一个”和“所述一个”解释为“至少一个”,因此还包括多个相同的实体,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应进一步了解,术语“包括”用于说明存在所述特征、动作、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动作、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处使用的术语“或者”解释为数学上的或,即相容析取,而不是数学上的异或(exclusive OR,XOR),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单个单元例如处理器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目的功能。在仅凭某些措施被记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书中这个单纯的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措施的结合不能被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程序可存储或分发到合适的介质上,例如与其它硬件一起或者作为其它硬件的部分提供的光存储介质或者固态介质,还可以以其它形式例如通过因特网或者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分发。

Claims (41)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
在子帧的M1个符号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且N≥M1≥2;
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所述M1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相关联,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关联的M1个符号中的符号之间的符号距离相等,且N≥M2≥M1≥2;
所述M1个符号连续,和/或所述M2个符号连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1个符号的位置;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2个符号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距离是基于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确定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的N个符号中至少有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与所述子帧中的其他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M1=M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中的一个;和/或
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基于OFDM和SC-FDMA中的一个。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子帧的M1个符号上发送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且N≥M1≥2;
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上发送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所述M1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相关联,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关联的M1个符号中的符号之间的符号距离相等,且N≥M2≥M1≥2;
所述M1个符号连续,和/或所述M2个符号连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1个符号的位置;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2个符号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距离是基于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确定的。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的N个符号中至少有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与所述子帧中的其他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1=M2
17.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
18.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中的一个;和/或
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基于OFDM和SC-FDMA中的一个。
20.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
在子帧的M1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且N≥M1≥2;
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上接收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所述M1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相关联,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关联的M1个符号中的符号之间的符号距离相等,且N≥M2≥M1≥2;
所述M1个符号连续,和/或所述M2个符号连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1个符号的位置;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2个符号的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距离是基于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确定的。
23.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的N个符号中至少有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与所述子帧中的其他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不同。
24.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25.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M1=M2
26.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
27.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中的一个;和/或
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基于OFDM和SC-FDMA中的一个。
29.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3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子帧的M1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子帧包括N个符号,且N≥M1≥2;
在所述子帧的M2个符号上接收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其中,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所述M1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相关联,所述M2个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与关联的M1个符号中的符号之间的符号距离相等,且N≥M2≥M1≥2;
所述M1个符号连续,和/或所述M2个符号连续。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1个符号的位置;
确定所述子帧中所述M2个符号的位置。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距离是基于循环前缀后的第一时间点确定的。
33.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的N个符号中至少有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与所述子帧中的其他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不同。
34.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和/或所述M2个符号有相等的循环前缀长度。
35.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1=M2
36.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
37.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包括主sidelink同步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包括辅sidelink同步信号。
38.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同步信号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中的一个;和/或
所述第二类型同步信号基于OFDM和SC-FDMA中的一个。
39.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20-2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30-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910465245.4A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Active CN110266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5245.4A CN110266371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70239 WO2016045704A1 (en) 2014-09-23 2014-09-23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receiv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CN201480048734.5A CN105659675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CN201910465245.4A CN110266371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8734.5A Division CN105659675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371A CN110266371A (zh) 2019-09-20
CN110266371B true CN110266371B (zh) 2021-10-22

Family

ID=5161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3718.7A Active CN110190896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CN201910465245.4A Active CN110266371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CN201480048734.5A Active CN105659675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3718.7A Active CN110190896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8734.5A Active CN105659675B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9259B2 (zh)
EP (2) EP4024728A1 (zh)
JP (1) JP6262849B2 (zh)
KR (1) KR101793567B1 (zh)
CN (3) CN110190896B (zh)
CA (1) CA2926233C (zh)
RU (1) RU2625816C1 (zh)
WO (1) WO20160457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38537B1 (ko) * 2013-10-28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4599118A (zh) 2014-10-31 2022-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及通信终端
US10027471B2 (en) 2015-06-11 2018-07-17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nchronization and training stage operation
CN107634924B (zh) * 2016-07-18 202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US9942069B2 (en) * 2016-08-25 2018-04-10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requency shift detection
CN107820273B (zh) * 2016-09-14 2020-05-19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D2D中sidelink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EP3536061A4 (en) * 2016-11-04 2020-06-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AND NETWORK NOD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509515B2 (en) * 2016-12-16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detection
US10506535B2 (en) * 2017-01-13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erminal transmitting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US10813063B2 (en) * 2017-03-15 2020-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955880B2 (ja) * 2017-03-17 2021-10-2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9067510B (zh) * 2017-08-11 2019-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块指示及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279762B (zh) 2017-11-27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0086582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系统、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CN111052816A (zh) 2018-02-09 2020-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7318703B2 (ja) * 2018-09-27 2023-08-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参照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1148063B (zh) * 2018-11-02 2022-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47162B (zh) * 2018-11-02 2021-08-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65650B (zh) 2018-11-15 2021-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块的配置信息的广播、接收方法和装置
US11476899B2 (en) * 2019-04-18 2022-10-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multi-user equipment (UE)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TW202110778A (zh) 2019-06-14 2021-03-16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器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US11477849B2 (en) * 2019-07-30 2022-10-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on among devices in transmissions over a Uu interface
US20210227480A1 (en) * 2020-01-21 2021-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efficient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CN115296784B (zh) * 2022-08-10 2023-10-20 横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伺服驱动器低延时同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5904A2 (en) * 2011-06-01 2012-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54528A (zh) * 2013-06-28 2013-10-1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多流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703712A (zh) * 2013-09-11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88370B1 (es) 2001-05-21 2004-10-16 Diseño De Sistemas En Silicio, S.A. Procedimiento para la sincronizacion en el enlace descendente de multiples usuarios en un sistema de transmision punto a multipunto con modulacion ofdm.
US7894417B2 (en) * 2005-11-01 2011-02-22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 arrangement for multi-bandwidth OFDM system
CN101060513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送循环前缀信息的方法
US9137075B2 (en) * 2007-02-23 2015-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bcarrier spacing identification
US8842701B2 (en) * 2012-09-26 2014-09-23 Metanoia Communications Inc. LTE-advanced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tection
KR20150112942A (ko) * 2013-01-31 2015-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순환 전치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045339B1 (ko) * 2013-04-26 2019-11-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 대 기기 무선 통신에서의 발견 신호 자원 지시 방법
KR101525230B1 (ko) 2013-05-31 2015-06-01 주식회사 진켐 시알산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KR102243662B1 (ko) * 2013-09-01 2021-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AU2014355189B2 (en) 2013-11-27 2018-0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methods therein, for sending and detecting, respectivel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an associated information
US9876666B2 (en) * 2014-01-24 2018-0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synchronization by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416305B (zh) * 2014-01-31 2019-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发现设备、网络及方法
KR102423501B1 (ko) * 2014-05-09 2022-07-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5904A2 (en) * 2011-06-01 2012-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54528A (zh) * 2013-06-28 2013-10-1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多流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703712A (zh) * 2013-09-11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2DSS design;Huawei,HiSilicon;《R1-142340》;20140523;第1-11页 *
Remaining details of 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Huawei,HiSilicon;《R1-142843》;20140821;第1-10页 *
signal design for D2D synchronization;Qualcomm Incorporated;《R1-142964》;20140822;第1-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0896A (zh) 2019-08-30
CN105659675B (zh) 2019-05-28
WO2016045704A1 (en) 2016-03-31
JP2017513244A (ja) 2017-05-25
CA2926233C (en) 2018-11-06
US20170013577A1 (en) 2017-01-12
JP6262849B2 (ja) 2018-01-17
CN110266371A (zh) 2019-09-20
EP3036844B1 (en) 2021-12-29
EP4024728A1 (en) 2022-07-06
CN110190896B (zh) 2024-01-16
CA2926233A1 (en) 2016-03-31
CN105659675A (zh) 2016-06-08
EP3036844A1 (en) 2016-06-29
RU2625816C1 (ru) 2017-07-19
KR101793567B1 (ko) 2017-11-03
US11259259B2 (en) 2022-02-22
KR20160060695A (ko) 2016-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6371B (zh) 发射器,接收器,和用于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
US103065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KR101766707B1 (ko) 송신기, 수신기 및 동기화 신호 생성 방법
US10034253B2 (en) Cell search procedure frame format
US20160142241A1 (en) Cell Search Procedure Frame Format
JP5342568B2 (ja) 複数のofdmaリソース・エレメントを含む所与のセットにおいて所与の信号が受信されたかを調査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510715B1 (en) Guard band with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US996165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complexity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L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89392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time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5537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offset detection in OFDM systems with frequency reuse
US96748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arly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L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089062B (zh) 基于Golay序列的参考信号构造
KR20160083906A (ko) 오버 디 에어로 액세스 포인트들에 대한 글로벌 시간 기준을 동기화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장치 및 방법들
CN112205059B (zh) 用于信号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6559763B2 (ja) 送信機、受信機、および同期信号を送信/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009732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BMS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