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5096A -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5096A
CN110265096A CN201910440561.6A CN201910440561A CN110265096A CN 110265096 A CN110265096 A CN 110265096A CN 201910440561 A CN201910440561 A CN 201910440561A CN 110265096 A CN110265096 A CN 110265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follow
hospital
task
superv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05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叶苗
芦慧敏
周容
梁媚
李青锐
邓松
谭玉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fang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405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50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5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50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和随访方法;医院随访系统包括随访管理服务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排队叫号系统,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该系统可以提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信息,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将该患者信息生成一个待完成任务;当未完成随访的患者本人去医院再次就诊时,系统会激活待完成任务,提醒患者在就诊前的排队等待期间,配合完成随访问卷的填写;该系统还会对患者的就诊和随访行为进行评分,可促进患者高质量的完成随访,从而提高医院医疗大数据的完整性,并给患者就医带来方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随访系统及其随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部分患者对医院的随访工作配合度不高,随访工作一般由医务工作人员人工打电话、发短信来完成,但某些患者从一开始就对随访不太在意,留的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也并不准确,让医务工作人员联系不上。
现有一种随访系统,通过数据库中录入的患者信息,按一定随访时间间隔规则,由系统生成随访任务清单,一般分为短信任务清单,电话任务清单,或者互联网网络任务清单。同时,系统还会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生成不同的随访模板,每个模板的随访问题不完全相同。该类系统可做到自动发短信息,自动发微信,自动拨打语音电话;但如果遇到患者配合度不高,不回短信息,不接听电话,或者接听电话后不回答问题,对于此类患者,医院目前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其配合随访。
另一方面,目前医院看病时,排队等待叫号的时间较长,在等待的时候患者情绪一般会比较焦虑和急躁,如果在此时有一些事给患者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所以,现在医院需要一种随访系统和随访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来推动那些原本配合度不高的患者愿意配合填写随访问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医院随访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包括随访管理服务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排队叫号系统,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
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提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信息;存储随访问卷模板;接收和存储患者填写好的随访问卷数据信息;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将患者信息和问卷模板生成一个待完成任务;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向随访管理服务器提供患者信息;
医院排队叫号系统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在待完成任务被激活后,提醒患者完成随访;
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包括有触摸屏和RFID读卡器,RFID读卡器、随访管理服务器和触摸屏依顺次连接,RFID读卡器用于识别患者身份,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判断该明患者是否有待完成任务,若有待完成任务,随访管理服务器激活待完成任务,并通过触摸屏显示待完成的随访问卷界面。
进一步的,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还包括NFC读写器,NFC读写器与随访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相连接,NFC读写器用于将随访问卷填写网址传给患者的便携设备。
进一步的,医院随访系统还包括互联网云平台,互联网云平台连接多个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某一随访管理服务器生产的待完成任务,并分发到其他各随访管理服务器;互联网云平台还用于接收随访问卷填写结果,并发送到原发布待完成任务的随访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的,随访管理服务器中还包括患者就诊行为评价模块和患者积分模块;患者就诊行为评价模块用于由医务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就诊行为进行评分;患者积分模块用于对评价模块的评分分数进行汇总,以及患者使用积分后的扣除。
进一步的,医院随访系统还包括电话随访模块,电话随访模块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自动向患者拨打电话,接收患者的电话回复并将回复语音转换为文字信息,将文字信息传输到随访管理服务器;对未接听或接听后未回答随访问卷问题的电话号码进行标识,将标识后的信息发送至随访管理服务器。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的随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就诊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患者信息传输到随访管理服务器中;
S2.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随访管理服务器将生成一个包含该患者相关信息的待完成任务;
S3.当未完成随访的患者本人于该医院再次就诊的当天,在分诊时由随访管理服务器激活待完成任务;
S4.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在待完成任务被激活后,提醒患者完成随访;
S5.患者使用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后,进入随访问卷填写界面填写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医院随访系统的随访方法,在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6.随访管理服务器将待完成任务上传到互联网云平台,该云平台覆盖了多个医院;
S7.该云平台将S6中所述待完成任务分发到平台内各个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
步骤S5后还有步骤S8:
S8.将患者填写好的随访问卷通过随访管理服务器上传到云平台,然后由云平台传输到任务原发布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完成随访任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对于联系不上或者虽然联系上了但患者不配合的情况,在患者下次到该医院就诊时,在分诊后排队等待的过程中,提示该患者还有待完成随访任务;此时请患者配合完成随访,患者因为接下来需要医生帮助看病,加之排队过程中有空余时间,在此时请患者完成随访,患者的配合度一般会较好一些。这样就能解决患者对随访工作配合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完成更多的随访从而提高医院医疗大数据的完整性。
2.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包括NFC读写器,使用NFC技术将随访问卷填写网址传给患者的便携设备,可以让部分患者在自己携带的设备上进行操作,更加便捷。
3.医院对于配合度不高的患者,一般采用的随访方式是该患者在下次复诊时,由医生进行随访提问并记录上次就诊后的情况。但考虑到费用、交通便利等方面原因,患者的复诊不一定会选择原就诊医院,而选择就近医院的就诊。这就造成随访工作不能顺利完成。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将待完成的随访任务分发到云平台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医院,这样即使患者后续换一个医院就诊,也能提示该患者完成随访。
4.医务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就诊和随访行为进行评分;该分数可以用于该患者后续就诊时使用,调整其就诊序号前移,或者使用积分预留停车位等,可以对患者就医带来方便,促进患者高质量的完成随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框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系统的随访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包括随访管理服务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排队叫号系统,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
如图1所示,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提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信息;存储随访问卷模板;接收和存储患者填写好的随访问卷数据信息;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将患者信息和问卷模板生成一个待完成任务;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向随访管理服务器提供患者信息;
医院排队叫号系统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在待完成任务被激活后,提醒患者完成随访;
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患者通过该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后,可进入随访问卷填写界面填写相关信息。
以下对医院随访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患者就诊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患者信息传输到随访管理服务器中,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患者的病情,患者的就诊时间等。
医院医务工作人员,按照医院制定的随访规则,在一定时间对患者展开随访,随访的方式可以是发短信、发微信、打电话等。发短信、发微信、打电话可以使用人工,也可以使用相应系统功能模块自动推送。比如,可以自动发送短信的短信随访模块,可以自动拨打电话的电话随访模块,这两种模块都和随访管理服务器连接,由随访管理服务器控制。
发短信、发微信、打电话这三者的顺序也可以自由组合,比如,可以用系统自动推送的方式先发短信,再打电话。如果患者在短信发送后一定时间后未进行回复,随访管理服务器控制电话随访模块,自动向患者拨打电话,电话内容为随访问卷的语音问题;电话接通后患者对语音问题进行回答,电话随访模块将患者回复的语音转换为文字信息,然后将文字信息传输到随访管理服务器;
如果患者在一定时间后未接听电话,或者虽然接听了电话但未回答随访问卷的语音问题,电话随访模块会对该电话号码进行标识,将标识后的信息发送至随访管理服务器;由随访管理服务器生产一待完成任务,该任务中包含了患者的身份证号码,患者的手机号码,患者的病情,患者需要回答的随访问卷问题等。
当未完成随访的患者本人于该医院再次就诊的当天,在分诊时由随访管理服务器激活待完成任务;随访管理服务器控制医院排队叫号系统,以语音播报、屏幕显示等方式,提醒患者完成随访;比如:以语音播报方式:“请XXX到分诊台完善信息”。
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一般设置在分诊台或护士站。该装置包括有触摸屏,RFID读卡器,RFID读卡器、随访管理服务器和触摸屏依顺次连接。患者通过RFID读卡器,使用二代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可进行身份识别,然后触摸屏会显示随访问卷填写界面,患者可以在触摸屏上点击勾选,填写相关信息,完成随访,从而提高医院医疗大数据的完整性。
在上述实施例1中,短信随访模块的自动发送短消息功能,可优选华兴软通短信平台;电话随访模块的自动电话拨打功能和录音功能,可优选畅信达语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可优选东康或普爱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云平台可优选阿里云或腾讯云。
在上述实施例1中,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还包括NFC读写器,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将存有随访问卷填写网址的信息,比如SJP URI,传输给NFC读写器。患者使用带有NFC功能的便携设备,优选为手机,和NFC读写器非接触式通信。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将网址传给便携设备,如果便携设备连接了网络,可以直接打开网页浏览器窗口并且访问网页,填写随访问卷。
在上述实施例1中,随访管理服务器中还包括有患者就诊行为评价模块和患者积分模块;患者就诊行为评价模块用于由医务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就诊行为进行评分;患者积分模块用于对评价模块的评分分数进行汇总,以及患者使用积分后的扣除。具体的评分和使用积分规则如下表:
表1患者就诊行为评分规则
表2患者使用积分规则
患者就诊行为的评分,由医生、护士、随访人员等医务工作人员,按表1的规则,通过患者就诊行为评价模块填入数据。患者使用积分时通过患者积分模块,由患者或患者亲属到护士站、后勤部门兑换,积分可以在患者的直系亲属间共享使用。这样,可以对患者就医带来方便,可促进患者高质量的完成随访,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医院随访系统还包括互联网云平台,互联网云平台连接多个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某一随访管理服务器生产的待完成任务,并分发到其他各随访管理服务器;互联网云平台还用于接收随访问卷填写结果,并发送到原发布待完成任务的随访管理服务器。
以下对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随访管理服务器生成一个包含该患者相关信息的待完成任务,该任务中包含了患者的身份证号码,患者的手机号码,患者的病情,患者需要回答的随访问卷问题等;随访管理服务器将该任务上传到互联网云平台,该云平台覆盖了多个医院,各医院都在该云平台上注册并关联各医院的医疗信息数据;优选的,该云平台覆盖范围为同一个市辖区。
该云平台将待完成任务分发到平台内各个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在患者下次到云平台覆盖地域内的某一医院就诊挂号时,该待完成任务会由随访管理服务器自动激活,提醒患者完成随访;再通过随访管理服务器将填写好的随访问卷信息上传到云平台,然后由云平台传输到任务原发布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完成本次随访任务。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医院随访系统的随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就诊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患者信息传输到随访管理服务器中,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患者的病情,患者的就诊时间等;
S2.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随访管理服务器将生成一个包含该患者相关信息的待完成任务,该待完成任务主要包括:激活任务所需的事件为该患者再次到该医院就诊当天完成分诊,任务内容为控制医院排队叫号系统提醒患者完成随访;
S3.当未完成随访的患者本人于该医院再次就诊的当天,在分诊台或者护士站进行分诊时,通过该事件由随访管理服务器中断激活待完成任务;
S4.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在待完成任务被激活后,医院排队叫号系统以语音播报、屏幕显示等方式,提醒患者完成随访;比如:以语音播报方式:“请XXX到分诊台完善信息”,或者在悬挂电视的屏幕上显示:“请XXX到分诊台完善信息”。
S5.患者通过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的RFID读卡器,使用二代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可进行身份识别,然后触摸屏会显示随访问卷填写界面,患者可以在触摸屏上点击勾选,填写相关信息,完成随访。
对实施例3的进一步优化,医院随访系统的随访方法,在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6.随访管理服务器将待完成任务上传到互联网云平台,该云平台覆盖了多个医院;各医院都在该云平台上注册并关联各医院的医疗信息数据;优选的,该云平台覆盖范围为同一个市辖区。
S7.该云平台将S6中所述待完成任务分发到平台内各个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
步骤S5后还有步骤S8:
S8.将患者填写好的随访问卷通过随访管理服务器上传到云平台,然后由云平台传输到任务原发布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完成随访任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随访管理服务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排队叫号系统,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
所述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提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信息;存储随访问卷模板;接收和存储患者填写好的随访问卷数据信息;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将患者信息和问卷模板生成一个待完成任务;
所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向随访管理服务器提供患者信息;
所述医院排队叫号系统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在待完成任务被激活后,提醒患者完成随访;
所述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包括有触摸屏和RFID读卡器,所述RFID读卡器、随访管理服务器和触摸屏依顺次连接,所述RFID读卡器用于识别患者身份,所述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判断该明患者是否有待完成任务,若有待完成任务,所述随访管理服务器激活待完成任务,并通过所述触摸屏显示待完成的随访问卷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还包括NFC读写器,所述NFC读写器与随访管理服务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NFC读写器用于将随访问卷填写网址传给患者的便携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联网云平台,所述互联网云平台连接多个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某一随访管理服务器生产的待完成任务,并分发到其他各随访管理服务器;
所述互联网云平台还用于接收随访问卷填写结果,并发送到原发布待完成任务的随访管理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访管理服务器包括有患者就诊行为评价模块和患者积分模块;
所述患者就诊行为评价模块用于由医务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就诊行为进行评分;
所述患者积分模块用于对评价模块的评分分数进行汇总,以及患者使用积分后的扣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话随访模块,所述电话随访模块连接随访管理服务器,用于自动向患者拨打电话,接收患者的电话回复并将回复语音转换为文字信息,将文字信息传输到随访管理服务器;对未接听或接听后未回答随访问卷问题的电话号码进行标识,将标识后的信息发送至随访管理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院随访系统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患者就诊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患者信息传输到随访管理服务器中;
S2.对于未完成随访的患者,随访管理服务器将生成一个包含该患者相关信息的待完成任务;
S3.当未完成随访的患者本人于该医院再次就诊的当天,在分诊时由随访管理服务器激活待完成任务;
S4.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在待完成任务被激活后,提醒患者完成随访;
S5.患者使用随访问卷自助填写装置进行身份识别后,进入随访问卷填写界面填写相关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院随访系统的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6.随访管理服务器将待完成任务上传到互联网云平台,该云平台覆盖了多个医院;
S7.该云平台将S6中所述待完成任务分发到平台内各个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
步骤S5后还有步骤S8:
S8.将患者填写好的随访问卷通过随访管理服务器上传到云平台,然后由云平台传输到任务原发布医院的随访管理服务器,完成随访任务。
CN201910440561.6A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Pending CN1102650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0561.6A CN110265096A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0561.6A CN110265096A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5096A true CN110265096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1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0561.6A Pending CN110265096A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509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1367A (zh) * 2019-11-13 2020-04-28 深圳市联影医疗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医疗随访方法以及系统
CN112768092A (zh) * 2021-01-27 2021-05-07 深圳市全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随访方法及随访系统
CN113113156A (zh) * 2021-04-16 2021-07-13 广州中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医疗系统用的智能随访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436697A (zh) * 2021-07-22 2021-09-24 深圳市联影医疗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脑肿瘤科术后随访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6646043A (zh) * 2023-05-16 2023-08-25 上海景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触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4101A1 (en) * 2009-06-10 2012-04-05 Prm,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ngitudinal disease management
CN105243265A (zh) * 2015-09-16 2016-01-13 西部天使(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随访方法及系统
CN105426675A (zh) * 2015-11-13 2016-03-23 江苏大学 一种全自动医院电话随访方法及其电话装置
CN107910049A (zh) * 2017-10-26 2018-04-13 南宁市浩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CN109616164A (zh) * 2018-10-18 2019-04-12 湖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医疗随访系统及其随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4101A1 (en) * 2009-06-10 2012-04-05 Prm,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ngitudinal disease management
CN105243265A (zh) * 2015-09-16 2016-01-13 西部天使(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随访方法及系统
CN105426675A (zh) * 2015-11-13 2016-03-23 江苏大学 一种全自动医院电话随访方法及其电话装置
CN107910049A (zh) * 2017-10-26 2018-04-13 南宁市浩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CN109616164A (zh) * 2018-10-18 2019-04-12 湖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医疗随访系统及其随访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1367A (zh) * 2019-11-13 2020-04-28 深圳市联影医疗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医疗随访方法以及系统
CN112768092A (zh) * 2021-01-27 2021-05-07 深圳市全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随访方法及随访系统
CN113113156A (zh) * 2021-04-16 2021-07-13 广州中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医疗系统用的智能随访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436697A (zh) * 2021-07-22 2021-09-24 深圳市联影医疗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脑肿瘤科术后随访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6646043A (zh) * 2023-05-16 2023-08-25 上海景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触点患者随访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8698B2 (ja) メッセージ情報統合管理サービスのためのモバイル端末、モバイル端末に日程情報を登録する方法及び不在中の音声通話に対して応答する方法
CN110265096A (zh) 一种医院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US1116572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bimodal auto-response mechanism for messaging applications
DeRenzi et al. Mobile phone tools for field‐based health care worker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Simmons et al. User voice and complaints as drivers of innov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US20090125332A1 (en) Automated execution of health care protocols in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CN104813311A (zh) 用于多人的虚拟代理推荐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50997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诊疗随访业务实现方法
US20210075758A1 (en) Server and user terminal for supporting management of social network
KR20200045815A (ko) 챗봇을 이용한 치과 예약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그 장치
Erazo et al. Chatbot implementation to collect data on possible COVID-19 cases and release the pressure on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system
CN109710901A (zh) 信息填写的智能引导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22451A1 (en) Using an Automated Scheduling Agent to Generate Events and Coordinate Schedules
CN106462409A (zh) 定制的准备就绪部件化的应用定义
KR20150102629A (ko) 학원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322139B2 (en) Presentation of indications with respect to questions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Maeda et al. Rule-based inquiry service to elderly at home for efficient mind sensing
TWM555527U (zh) 智慧型代理機器人系統
JP7041434B2 (ja) 人工知能スピーカシステム、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ソフトウェア
CN106997537A (zh) 用于投诉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49949A (zh) 社区服务人员派遣优化系统
KR101468891B1 (ko) 스마트폰의 인프라를 이용한 개인 특성에 따른 가중치를 적용한 인맥관리 어플리케이션과 이를 이용한 관리 방법
US20220301677A1 (en) Platform and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caregivers
TWI659383B (zh) 智慧型代理方法及智慧型代理機器人系統
KR102329768B1 (ko) 메시지 정보 통합 관리 서비스를 위한 모바일 장치, 메시지 정보 통합 관리 제공 방법 및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저장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