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2192B -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2192B
CN110262192B CN201910389821.1A CN201910389821A CN110262192B CN 110262192 B CN110262192 B CN 110262192B CN 201910389821 A CN201910389821 A CN 201910389821A CN 110262192 B CN110262192 B CN 1102621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bstrate
light source
light
resi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98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2192A (zh
Inventor
吴雪平
陈远来
童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mber Flexibl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mber Flexibl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mber Flexibl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mber Flexibl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98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2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2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2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2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2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版装置及基于制版装置的制版方法,制版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第一光源组和正对于第一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的第一透光板、第二光源组和正对于第二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的第二透光板;第一光源组为LED点阵光源。实施该制版方法中,可通过控制单元切换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并使该发光区域在第二基片的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覆盖该第二基片的透光区域,如此,则可以在节省版底用料的同时,还可以连续制作比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的幅面更大的印刷版,故不必按照制版装置的曝光幅面大小来分段制版后再将其一一粘接,当然也不用面对粘接后的裂缝和容易断裂的问题,大大简化了制版流程,提升制版效率,也优化了印刷版质量。

Description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版制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版制版工艺的基本思路是在两片平整的玻璃中间放置两基片,其中一基片完全透光,另一基片局部透光,该局部透光的基片一般选用菲林,其透光区域可根据需要呈现不同的图文,将菲林贴合在正对下光源的下玻璃上,使基片贴合在正对上光源的上玻璃,在菲林和基片中间填充液体感光树脂,树脂流平后通过上玻璃面曝光产生版底,通过下玻璃面曝光产生与菲林的图文信息相对应的浮雕,整个曝光过程菲林、树脂、上下玻璃以及曝光的光源都处于静止状态,这种方式被称作固定式曝光。其弊端在于,如果遇到超过液体制版设备的曝光幅面的版材加工,则需要将超长的部分一分为二,再在中间填充树脂固化或直接使用胶水粘贴,不仅费时,还会产生接缝,且接口容易碎裂。
另外,为了节省树脂材料,一些生产者在基片与上玻璃之间添加另一局部遮光的菲林,同时保证其与下玻璃上的菲林相对齐,使得在进行上曝光时候只与图文区域对应的树脂被曝光固化,其它与非图文区域对应的树脂完全不曝光固化,这些未固化的树脂可以被回收利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树脂,这样的方式被称作岛屿式制版,但是这种方式依然无法解决制版幅面受到液体制版设备的曝光幅面限制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另外制作一遮光菲林,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节省的树脂带来的成本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以解决目前的液体制版幅面受液体制版设备的曝光幅面限制,且树脂用料和菲林用材得不到有效平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版装置,所述制版装置包括第一曝光单元、第二曝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曝光单元包括第一光源组和正对于所述第一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的第一透光板,所述第二曝光单元包括第二光源组和正对于所述第二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的第二透光板;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光源组和所述第二光源组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光板用于贴附第一基片,所述第一基片用于涂布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光源组用于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版底,所述第一光源组为LED点阵光源,且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组切换自身的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基片能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板运动;所述第二透光板用于贴附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基片用于涂布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光源组用于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浮雕,所述第二基片能随着所述第一基片相对于所述第二透光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制版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基片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各个区域均能被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以及使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各个区域均能被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制版装置的制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所述第一基片、所述第二基片及所述制版装置,所述第一基片的全部区域均透光,所述第一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片设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
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
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并且使所述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够覆盖所述透光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所述第一树脂层;
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
在所述第三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所述第二树脂层;
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第三树脂层,将所述第三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三树脂层表面,所述第三树脂层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基片的所述第一树脂层,及靠近所述第二基片的所述第二树脂层;
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
进一步地,在提供所述第一基片、所述第二基片及所述制版装置,所述第一基片的全部区域均透光,所述第一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片设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步骤,与
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使所述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一透光板;
使所述第四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二透光板。
进一步地,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并且使所述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够覆盖所述透光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压合所述浮雕和所述版底,使所述浮雕与所述版底交联以形成印刷版。
进一步地,压合所述浮雕和所述版底,使所述浮雕与所述版底交联以形成印刷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基片与所述印刷版分离。
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二基片与所述印刷版分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挤压所述印刷版,并抽吸未固化的树脂。
进一步地,挤压所述印刷版,并抽吸未固化的树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翻转所述印刷版,使所述浮雕朝上,冲洗并烘干所述印刷版。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制版装置进行制版时,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光源组局部发光,并能切换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使得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始终能覆盖该第二基片的透光区域,如此,版底可仅通过第一光源组局部曝光形成,大大减少了版底树脂用料,也无需另外制作遮光菲林,控制了成本,且无论第二基片上透光区域的形状、大小如何,该第一光源的发光区域均可随之切换,从而也提高了制版装置的通用性;
而且,在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分别相对于该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同步移动的过程中,使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在第二基片的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覆盖该第二基片的透光区域,也即,即使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分别相对于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运动,该第一基片、第二基片以及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均与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相对静止,如此,则可以在节省版底用料的同时,还可以连续制作比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的幅面更大的印刷版,故不必按照制版装置的曝光幅面大小来分段制版后再将其一一粘接,当然也不用面对粘接后的裂缝和容易断裂的问题,大大简化了制版流程,提升制版效率,也优化了印刷版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制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制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制版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步骤S200的具体流程示意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步骤S300的具体流程示意框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步骤S300的具体流程示意框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印刷版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制版装置进行说明。制版装置包括第一曝光单元和第二曝光单元,其中,第一曝光单元包括第一光源组和第一透光板,且第一透光板正对于该第一光源组的出光方向,也即该第一光源发出的所有或大部分光线均可直接照射至第一透光板上,并且能够穿过该第一透光板向外射出;第二曝光单元包括第二光源组和第二透光板,且第二透光板正对于该第二光源组的出光方向,也即该第二光源发出的所有或大部分光线均可直接照射至第二透光板上,并且能够穿过该第二透光板向外射出;并且,上述第一光源组为LED点阵光源。
具体地,该第一透光板用于贴附第一基片50,该第一基片50用于涂布第一树脂层10,第一光源组用于曝光该第一树脂层10,以形成版底41,第一基片50能相对于第一透光板运动;第二透光板用于贴附第二基片60,第二基片60用于涂布第二树脂层20,第二光源组用于曝光第二树脂层20,以形成浮雕42,第二基片60能随着第一基片50相对于第二透光板运动。并且,该控制单元能控制该第一光源组切换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
可以理解地,LED点阵光源指的是包括多个LED灯,且这些LED灯以阵列的方式紧挨着排布在一起的光源,该LED点阵光源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户可预先在控制单元内输入程序以控制特定的LED灯在特定的时间发光或熄灭,众所周知地,这些发光的LED灯形成LED点阵光源的发光区域,通过变换各LED灯的发光时间可改变该发光区域呈现的大小和形状,如此,则可切换该发光区域,具体表现为改变该发光区域的大小、形状、所在的位置,根据动画原理,发光区域不断切换会给人以发光区域在运动的视觉感受,故也可以理解为,该控制单元可以设定或改变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的运动速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LED点阵光源能发出紫外光,各个LED点光源呈方块状,其边长为5-10mm;第二光源组包括多个条形光源,且这些条形光源平行排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组发出紫外光。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制版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光源组局部发光,且能切换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使得版底41可仅通过第一光源组局部曝光形成,大大减少了版底41树脂用料,也无需另外制作遮光菲林,控制了成本,且无论第二基片60上透光区域的形状、大小如何,该第一光源的发光区域均可随之切换,从而也提高了制版装置的通用性;另外,在节省树脂用料的同时,还能够一次性排版完成,相比于以往的固定式岛屿曝光方法,免去了裁剪及裁剪后再排版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制版装置还包括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用于驱动第一基片50沿直线运动,以使该第一基片50跨越第一透光板的相对两端,并带动该第二基片60跨越第二透光板的相对两端,从而使得第一树脂层10的各个区域在移动过程中均能与第一光源组的出光方向正对,从而能够被第一光源组曝光,也使得第二树脂层20的各个区域在移动过程中均能与第一光源组的出光方向正对,从而能够被第二光源组曝光。可以理解地,该驱动单元可以在控制单元的作用下调整该第一基片50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优选为PLC可编程控制器,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可编程控制元件,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的电机,连接于电机的传动机构,以及连接于该传动机构的执行夹手,该执行夹手可以夹持第一基片50的一端,并且将该第一基片50从第一透光板的一端拉向第一透光板的另一端,当然,也能够将该第二基片60从第二透光板的一端拉至第二透光板的另一端,第一树脂层10和第二树脂层20分别涂布于第一基片50和第二基片60上,故自然能够跟随该第一基片50和第二基片60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传动机构为棘轮机构或凸轮连杆机构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传动机构,该执行夹手为一般机械手结构即可,也可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将第一基片50吸附然后拖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也可以省去,仅仅依靠人工手动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版方法,该方法需借助上述制版装置来实现,可以至少通过如下两中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该制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提供第一基片50、第二基片60及制版装置,第一基片50的全部区域均透光,第一基片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基片60设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第二基片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
S300:第一光源组曝光第一树脂层10,以形成版底41,第二光源组曝光第二树脂层20,以形成浮雕42;
S400:同步移动第一基片50和第二基片60,并且使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在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够覆盖透光区域。
如此,采用上述制版装置进行制版时,可通过控制单元切换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使得该第一光源组局部发光,且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始终能覆盖该第二基片60的透光区域,如此,版底41可仅通过第一光源组局部曝光形成,大大减少了版底41树脂用料,也无需另外制作遮光菲林,控制了成本,且无论第二基片60上透光区域的形状、大小如何,该第一光源的发光区域均可随之切换,从而也提高了制版装置的通用性;
而且,在第一基片50和第二基片60分别相对于该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同步移动的过程中,使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在第二基片60的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覆盖该第二基片60的透光区域,也即,即使第一基片50和第二基片60分别相对于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运动,该第一基片50、第二基片60以及第一树脂层10、第二树脂层20均与该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相对静止,如此,则可以在节省版底41用料的同时,还可以连续制作比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的幅面更大的印刷版40,故不必按照制版装置的曝光幅面大小来分段制版后再将其一一粘接,当然也不用面对粘接后的裂缝和容易断裂的问题,大大简化了制版流程,提升制版效率,也优化了印刷版40质量。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制版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步骤S2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在第一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第一树脂层10;具体地,该第一树脂层10的厚度优选为0.01mm至4mm,该厚度可通过倒胶阀的出胶量来控制,也可以借刮刀70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S320:第一光源组曝光第一树脂层10,以形成版底41;如此,该第一树脂层10的正对于该第一光源的发光区域的部分则被曝光,曝光后固化形成的部分则形成版底41。
S330:在第三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第二树脂层20;具体地,该第二树脂层20的厚度优选为0.01mm至4mm,该厚度可通过倒胶阀的出胶量来控制,也可以借刮刀70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S340:第二光源组曝光第二树脂层20,以形成浮雕42。如此,该第二树脂层20的正对于该第二基片60的透光区域的部分则被曝光,曝光后固化形成的部分则形成浮雕42。
可以理解地,将上述步骤S330和步骤S340作为第一动作组,将步骤S310和步骤S320作为第二动作组,该第一动作组和第二动作组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顺序进行,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300与步骤S100之间,还包括步骤S200,该步骤S2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使第二表面贴附于第一透光板。具体地,此时可采用真空泵或是其他吸气单元对准第一基片50与第一透光板之间进行吸气,从而将第一基片50的第二表面紧紧地吸附于第一透光板表面。
S220:使第四表面贴附于第二透光板。具体地,此时可采用真空泵或是其他吸气单元对准第二基片60与第二透光板之间进行吸气,从而将第二基片60的第四表面紧紧地吸附于第二透光板表面。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S500:使浮雕42与版底41交联以形成印刷版40。具体地,翻转该版底41和第一基片50,是版底41和浮雕42位于第一基片50和第二基片60之间,将浮雕42和版底41压合,使二者交联,即形成印刷版40。
S600:将第二基片60与印刷版40分离。
S700:挤压印刷版40,并抽吸未固化的树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真空吸附的方法从第一基片50和第二基片60之间抽吸走尚未被固化的树脂,并将未固化的树脂回收。这里,通过滚筒挤压和真空吸附的方法能尽可能的将未固化的树脂吸收,减少表面残留,节省成本。
S800:翻转印刷版40,使浮雕42朝上,冲洗并烘干印刷版40。具体地,由于当浮雕42向下时不便于清洗和去粘,容易刮伤版面,故需要将印刷版40翻转一定的角度,使第浮雕42朝上,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步骤S800也可以省去,此处不做唯一限定;冲洗并烘干后,该印制版制作完成。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制版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制版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在步骤S300存在区别,故此处仅仅对步骤S300进行说明,其他相同的步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具体包括:
S350:在第一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第三树脂层30,将第三表面贴附于第三树脂层30表面,第三树脂层30包括靠近第一基片50的第一树脂层10,及靠近第二基片60的第二树脂层20;可以理解地,此处的第一树脂层10和第二树脂层20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认为划分命名而得的,实际并不存在该第一树脂层10和第二树脂层20的界限。更具体地,该第三树脂层30的厚度优选为2mm至7mm,该厚度可通过倒胶阀的出胶量来控制,也可以借刮刀70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S360:第一光源组曝光第一树脂层10,以形成版底41;
S370:第二光源组曝光第二树脂层20,以形成浮雕42。具体地,步骤S360和步骤S370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也即,该第一光源组与第二光源组可以相继曝光,也可以同时曝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装置包括第一曝光单元、第二曝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曝光单元包括第一光源组和正对于所述第一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的第一透光板,所述第二曝光单元包括第二光源组和正对于所述第二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的第二透光板;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光源组和所述第二光源组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光板用于贴附第一基片,所述第一基片用于涂布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光源组用于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版底,所述第一光源组为LED点阵光源,且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组切换自身的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基片能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板运动;所述第二透光板用于贴附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基片用于涂布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光源组用于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浮雕,所述第二基片能随着所述第一基片相对于所述第二透光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始终能够覆盖所述第二基片的透光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基片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各个区域均能被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以及使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各个区域均能被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
3.一种制版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所述第一基片、所述第二基片及所述制版装置,所述第一基片的全部区域均透光,所述第一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片设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
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
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并且使所述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够覆盖所述透光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所述第一树脂层;
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
在所述第三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所述第二树脂层;
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表面涂布树脂,以形成第三树脂层,将所述第三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三树脂层表面,所述第三树脂层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基片的所述第一树脂层,及靠近所述第二基片的所述第二树脂层;
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
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所述第一基片、所述第二基片及所述制版装置,所述第一基片的全部区域均透光,所述第一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片设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步骤,与所述第一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一树脂层,以形成所述版底,所述第二光源组曝光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形成所述浮雕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使所述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一透光板;
使所述第四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二透光板。
7.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并且使所述第一光源组的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正投影始终能够覆盖所述透光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浮雕与所述版底交联以形成印刷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合所述浮雕和所述版底,使所述浮雕与所述版底交联以形成印刷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基片与所述印刷版分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基片与所述印刷版分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挤压所述印刷版,并抽吸未固化的树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压所述印刷版,并抽吸未固化的树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翻转所述印刷版,使所述浮雕朝上,冲洗并烘干所述印刷版。
CN201910389821.1A 2019-05-10 2019-05-10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Active CN110262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821.1A CN110262192B (zh) 2019-05-10 2019-05-10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821.1A CN110262192B (zh) 2019-05-10 2019-05-10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2192A CN110262192A (zh) 2019-09-20
CN110262192B true CN110262192B (zh) 2021-03-02

Family

ID=6791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9821.1A Active CN110262192B (zh) 2019-05-10 2019-05-10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21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41123A (zh) * 2023-06-01 2023-10-03 深圳市安铂柔印科技有限公司 制版方法及制版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0983A (ko) * 2001-11-19 2003-05-23 한맥전자 (주) 인쇄 회로 기판용 노광기
CN110109326A (zh) * 2019-05-06 2019-08-09 深圳市安铂柔印科技有限公司 制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3806B2 (en) * 2003-05-28 2006-03-21 Anocoi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film of developer fluid onto a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in a developing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0983A (ko) * 2001-11-19 2003-05-23 한맥전자 (주) 인쇄 회로 기판용 노광기
CN110109326A (zh) * 2019-05-06 2019-08-09 深圳市安铂柔印科技有限公司 制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2192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1751B (zh) 一种近零od背光模组
JP2706611B2 (ja) 光造形方法および光造形装置
CN110262192B (zh) 制版装置及制版方法
CN215321938U (zh) 一种新型发光天窗玻璃
TWI812492B (zh) 薄膜光罩交換方法及光罩維護程式
CN104777633A (zh) 胶带、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A2852458A1 (en) Improved screen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JP5515163B2 (ja) 露光用マスク及び露光装置
KR101702313B1 (ko) 하측 uv조사모듈이 구비된 모바일 단말기 케이스용 라미네이팅 장치
CN108318958A (zh) 一种多层导光板及其制造工艺
US9488761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CN110109326B (zh) 制版方法
CN111474829B (zh) 线路板曝光方法
KR100927518B1 (ko) 유리기판에 포토마스크용 필름을 자동으로 부착하는 포토 마스크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되는 포토마스크
CN217073418U (zh) 一种防溢胶贴合的上台板及全贴合装置
TW201625422A (zh) 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
CN217404695U (zh) 一种全贴电子纸
JP4267127B2 (ja) 露光装置
CN110993825A (zh) Oled板的制作方法及oled板
CN215833760U (zh) 一种用于曲面材料直写光刻设备的背光照明装置
CN114309970B (zh) 一种带有未干燥粘接剂的汽车内饰件的激光镂刻方法
CN220065108U (zh) 一种可维护光源的透光显影基材
JP3905396B2 (ja) 光造形装置
KR100929110B1 (ko) 유리기판에 포토마스크용 필름을 자동으로 부착하는 포토 마스크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되는 포토마스크
CN213472198U (zh) 一种大幅面高分辨率黑白屏lcd光固化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