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9830A -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59830A CN110259830A CN201910634419.5A CN201910634419A CN110259830A CN 110259830 A CN110259830 A CN 110259830A CN 201910634419 A CN201910634419 A CN 201910634419A CN 110259830 A CN110259830 A CN 1102598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t
- bearing
- micro
- raceway face
- te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58—Raceways; Race rings
- F16C33/583—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races
- F16C33/585—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races of raceways, e.g. ribs to guide the roll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4—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 F16C33/6648—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in a porous or resinous body, e.g. a cage impregnated with the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多个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其中,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该强化研磨层的表面上设有微织构结构;所述微织构结构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构成。该球轴承的滚道表面上开设有微织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润滑性能和抗载荷能力,还能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具体涉及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部件,而国产的轴承往往在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严重的摩擦磨损现象不仅会降低自身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影响重大装备整体的运行安全性与服役寿命。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优化轴承的各项物理性能(承载能力、耐磨性能和摩擦系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在工件上进行表面织构的加工方法,表面微织构技术是指使用特种加工方法在机械零件表面上加工出凹坑和凸起等微细结构以改善零件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加工技术。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57151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径向滑动轴承的半椭圆形分布织构化表面”,该织构化表面呈椭圆形设置在滑动轴承上,以矩形网格阵列排布的圆坑织构为基础,有效增加摩擦配副的油膜厚度,减小油膜破裂(金属直接接触)的可能性。
上述表面结构整体为半椭圆形,位于轴承展开平面的入口,并非均匀排布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滚道上,而且圆坑织构呈矩阵排列,形成一个半椭圆形的表面织构,该半椭圆形的表面织构从轴承的润滑油液入口处开始呈收敛形式,虽然能够获得更大的承载力和更小的摩擦系数,但是只能减少轴承的边界附近的油膜流体动压峰的限制作用,难以对整个滚道进行润滑作用,不适合用于滚动轴承,例如球轴承等,也不能为球轴承带来提高润滑性能、抗载荷能力以及使用寿命等有益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该球轴承的滚道表面上开设有微织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润滑性能和抗载荷能力,还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轴承的润滑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多个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滚动体;
其中,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该强化研磨层的表面上设有微织构结构;所述微织构结构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构成。
上述球轴承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滚动体(滚珠)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滚动,由于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滚道表面即滚珠滚动经过的接触点的集合),且强化研磨层上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由于强化研磨层具有很多优越的物理特性,在滚动的过程中,可以减少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磨屑磨粒,从而降低轴承磨损速率,而凹坑不仅可以储存润滑油,还能够容纳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磨粒,减少“三体磨损”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轴承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能力。
进一步,由于每个凹坑中装满润滑油,当滚动体的部分滚动部位进入前方的凹坑时,会将该凹坑中的部分润滑油挤出(溢出的润滑油的体积等于滚动体的部分滚动部位进入凹坑中的体积),而且沿着滚动的方向,由于滚动体从该凹坑的后方滚进该凹坑中,亦即滚动体会对溢出的润滑油提供往前的推力,使得溢出的润滑油往前移动,从而进入下一个凹坑中,从而为下一个凹坑补充润滑油,使得下一个凹坑可以重复上述的滚动润滑,这样循环往复,可以长时间保证凹坑中有足够的润滑油,在不需要重新加入润滑油的情况下实现“二次润滑”。
另外,在传统的球轴承中,滚动体与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之间为单点接触(或点状区域面接触),而本发明中的球轴承中,滚动体与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之间为圆形线接触(或环形面接触),相当于把集中的载荷分散至整个环形承担,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抗载荷能力。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沿着轴向方向,所述凹坑分为多组,每组凹坑包括多个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分布的凹坑。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凹坑呈局部球状。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凹坑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滚道表面的切线。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动体的外侧套有保持架。
一种球轴承的润滑方法,在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置强化研磨层,该强化研磨层的表面上开设有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构成的微织构结构;在轴承上注入润滑油使得凹坑中装满润滑油;滚动体沿着滚道表面进行滚动,依次经过均匀排列的凹坑;沿着滚动的方向,滚动体从凹坑的后方跨进,将凹坑中的部分润滑油置换出来,且滚动体往前跨进凹坑的同时对置换出来的润滑油提供往前的推力,驱动溢出的润滑油往前移动,进入下一个凹坑中,为下一个凹坑补充润滑油,使得下一个凹坑可以重复上述的滚动润滑,如此循环进行润滑。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沿着圆周的方向,在两两相邻的凹坑之间开设引流槽,该引流槽连通在两个相邻的凹坑之间;所述引流槽的深度小于凹坑的深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球轴承中,通过在内外滚道的表面设置强化研磨层,可以提高滚道的物理性能,增加其刚性以及强度等,减少球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磨屑磨粒。
2、在强化研磨层的基础上,再设置微织构结构,该微织构结构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凹坑,可以起到储油的作用,在滚动的过程中,滚动体沿着滚动的方向依次从均匀排布的凹坑的上方滚过,把后面凹坑里的润滑油挤压到前面的凹坑中,循环往复,可以长时间后保证凹坑中有足够的润滑油,改善润滑效果,在不需要重新加入润滑油的情况下实现“二次润滑”。
3、本发明的球轴承中的凹坑还能够容纳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磨粒,减少“三体磨损”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球轴承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能力。
4、本发明中的球轴承中,滚动体与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之间为圆形线接触(或环形面接触),相当于把集中的载荷分散至整个环形承担,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抗载荷能力。
5、本方明的滚道面上设有微织构结构,这样可以增加纯滚动,防止滚珠在滚道内打滑,有效避免滚道划伤。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中的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单列球轴承,图2为双列调心球轴承。
图3为图2中的双列调心球轴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球轴承的滚道基体的多层复合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为表面微织构层,b为含残余应力喷射化学物理膜层,c为含残余应力的富氮表面强化层,d为轴承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5,本实施例中的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以及多个设置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的滚动体3;其中,所述轴承内圈1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2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该强化研磨层的表面上设有微织构结构;所述微织构结构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4构成。
其中,图1中的为单列球轴承,其内外滚道的表面由环形的沟槽构成,滚珠匹配在两个沟槽之间,所述凹坑4通过精密机械加工开设在沟槽的表面上。图2中的为双列调心球轴承,其内滚道的表面由环形的沟槽构成,外滚道的表面为圆弧面,所述凹坑4通过精密机械加工开设在沟槽的表面和圆弧面上。进一步,图1和图2中的凹坑为位置示意图,不代表真实的尺寸(真实的尺寸可达到微米级或者以下)。
参见图1-4,沿着轴向方向,所述凹坑4分为多组,每组凹坑4包括多个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分布的凹坑4。所述凹坑4呈局部球状。参见图3-4,在轴承内圈1的单个滚道的表面上设有3组凹坑4(也可以为4组、5组或者更多组),在滚动的过程中,滚动体3可以同时与并列的三个凹坑4接触,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润滑能力和承载能力。
一般地,现有的球轴承的接触弹性变形计算公式为:
σ=1.231(η2Q2∑ρ)1/3
而在本实施例中,设计的球状微凹坑4表面织构时满足根据Hertz接触理论,根据Hertz接触理论,球轴承为点接触,设计表面压力可以近似呈椭圆分布,且线接触计算公式如下:
接触长半轴宽度:单位为mm。
接触短半轴宽度:单位为mm。
所以,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弹性变形计算公式:
上面各式中:球形微凹坑4的半径r的取值为:δ<r<b;na、nb、nδ为系数,根据接触点的主曲率差函数F(ρ)取得;Q为滚动体3与滚道之间法向接触负荷,∑ρ为接触点的主曲率和函数;E1、E2、μ1、μ2为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综上,经过计算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抗载荷能力更高。
本实施例中的球轴承的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轴承内圈1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2的滚道表面均设置强化研磨层,该强化研磨层的表面上开设有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4构成的微织构结构;在轴承的滚动表面上注入润滑油使得凹坑4中装满润滑油;滚动体3沿着滚道表面进行滚动,依次经过均匀排列的凹坑4;沿着滚动的方向,滚动体3从凹坑4的后方跨进,将凹坑4中的部分润滑油置换出来,且滚动体3往前跨进凹坑4的同时对置换出来的润滑油提供往前的推力,驱动溢出的润滑油往前移动,进入下一个凹坑4中,为下一个凹坑4补充润滑油,使得下一个凹坑4可以重复上述的滚动润滑,如此循环进行润滑。
进一步,沿着圆周的方向,在两两相邻的凹坑4之间开设引流槽,该引流槽连通在两个相邻的凹坑4之间;所述引流槽的深度小于凹坑4的深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体3的外侧套有保持架。
上述球轴承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滚动体3(滚珠)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滚动,由于轴承内圈1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2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滚道表面即滚珠滚动经过的接触点的集合),且强化研磨层上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4。由于强化研磨层具有很多优越的物理特性,在滚动的过程中,可以减少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磨屑磨粒,从而降低轴承磨损速率,而凹坑4不仅可以储存润滑油,还能够容纳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磨粒,减少“三体磨损”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轴承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能力。
进一步,由于每个凹坑4中装满润滑油,当滚动体3的部分滚动部位进入前方的凹坑4时,会将该凹坑4中的部分润滑油挤出(溢出的润滑油的体积等于滚动体3的部分滚动部位进入凹坑4中的体积),而且沿着滚动的方向,由于滚动体3从该凹坑4的后方滚进该凹坑4中,亦即滚动体3会对溢出的润滑油提供往前的推力,使得溢出的润滑油往前移动,从而进入下一个凹坑4中,从而为下一个凹坑4补充润滑油,使得下一个凹坑4可以重复上述的滚动润滑,这样循环往复,可以长时间保证凹坑4中有足够的润滑油,在不需要重新加入润滑油的情况下实现“二次润滑”。
另外,在传统的球轴承中,滚动体3与轴承内圈1或轴承外圈2之间为单点接触(或点状区域面接触),而本发明中的球轴承中,滚动体3与轴承内圈1或轴承外圈2之间为圆形线接触(或环形面接触),相当于把集中的载荷分散至整个环形承担,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抗载荷能力。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多个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滚动体;
其中,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该强化研磨层的表面上设有微织构结构;所述微织构结构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沿着轴向方向,所述凹坑分为多组,每组凹坑包括多个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分布的凹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呈局部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滚道表面的切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的外侧套有保持架。
6.一种球轴承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置强化研磨层,该强化研磨层的表面上开设有由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构成的微织构结构;在轴承上注入润滑油使得凹坑中装满润滑油;滚动体沿着滚道表面进行滚动,依次经过均匀排列的凹坑;沿着滚动的方向,滚动体从凹坑的后方跨进,将凹坑中的部分润滑油置换出来,且滚动体往前跨进凹坑的同时对置换出来的润滑油提供往前的推力,驱动溢出的润滑油往前移动,进入下一个凹坑中,为下一个凹坑补充润滑油,使得下一个凹坑可以重复上述的滚动润滑,如此循环进行润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轴承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圆周的方向,在两两相邻的凹坑之间开设引流槽,该引流槽连通在两个相邻的凹坑之间;所述引流槽的深度小于凹坑的深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34419.5A CN110259830A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34419.5A CN110259830A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59830A true CN110259830A (zh) | 2019-09-20 |
Family
ID=6792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34419.5A Pending CN110259830A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5983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09686A (zh) * | 2020-01-16 | 2020-05-29 | 重庆大学 | 基于复合形法的滚动轴承多体润滑性能求解方法 |
CN112797074A (zh) * | 2021-01-20 | 2021-05-14 | 广州大学 | 一种内外圈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
CN114876960A (zh) * | 2022-04-18 | 2022-08-09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油脂自输运兼顾表面完整性的滚动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2710A (zh) * | 2010-12-23 | 2011-06-22 | 浙江大学 | 带微坑的滚动轴承保持架 |
CN104854356A (zh) * | 2012-12-13 | 2015-08-19 | H.E.F.公司 | 借助摩擦和轴的铰接和/或滑动能力组装的金属环状物形式的引导构件 |
CN206617432U (zh) * | 2017-04-18 | 2017-11-07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关节轴承结构 |
CN206904074U (zh) * | 2017-04-14 | 2018-01-19 | 重庆创鸿机电有限公司 | 带储油坑的阻尼环 |
CN108223562A (zh) * | 2017-12-25 | 2018-06-29 | 江苏大学 | 风力发电机组内变桨/偏航轴承的激光微造型自润滑方法 |
CN208397122U (zh) * | 2018-06-26 | 2019-01-18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自润滑推力关节轴承 |
-
2019
- 2019-07-12 CN CN201910634419.5A patent/CN1102598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2710A (zh) * | 2010-12-23 | 2011-06-22 | 浙江大学 | 带微坑的滚动轴承保持架 |
CN104854356A (zh) * | 2012-12-13 | 2015-08-19 | H.E.F.公司 | 借助摩擦和轴的铰接和/或滑动能力组装的金属环状物形式的引导构件 |
CN206904074U (zh) * | 2017-04-14 | 2018-01-19 | 重庆创鸿机电有限公司 | 带储油坑的阻尼环 |
CN206617432U (zh) * | 2017-04-18 | 2017-11-07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关节轴承结构 |
CN108223562A (zh) * | 2017-12-25 | 2018-06-29 | 江苏大学 | 风力发电机组内变桨/偏航轴承的激光微造型自润滑方法 |
CN208397122U (zh) * | 2018-06-26 | 2019-01-18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自润滑推力关节轴承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09686A (zh) * | 2020-01-16 | 2020-05-29 | 重庆大学 | 基于复合形法的滚动轴承多体润滑性能求解方法 |
CN111209686B (zh) * | 2020-01-16 | 2024-04-19 | 重庆大学 | 基于复合形法的滚动轴承多体润滑性能求解方法 |
CN112797074A (zh) * | 2021-01-20 | 2021-05-14 | 广州大学 | 一种内外圈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
CN112797074B (zh) * | 2021-01-20 | 2024-04-19 | 广州大学 | 一种内外圈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
CN114876960A (zh) * | 2022-04-18 | 2022-08-09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油脂自输运兼顾表面完整性的滚动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
CN114876960B (zh) * | 2022-04-18 | 2024-04-09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油脂自输运兼顾表面完整性的滚动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59830A (zh) |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 |
JP5935520B2 (ja) | 転がり軸受軌道輪の製造方法 | |
US8955225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ctuator | |
CN110319121A (zh) | 一种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滚子轴承及其润滑方法 | |
CN112112888B (zh) | 微织构自驱动油滴的脂润滑球轴承及其微织构加工方法 | |
US20060083455A1 (en) | Rolling slide member | |
CN109514277B (zh) | 一种微纳复合织构导轨及其制备方法 | |
US5967672A (en) | Machine parts making rolling or sliding surfaces formed with discontinuous grooves | |
CN106826111A (zh) | 一种直线导轨滑块加工工艺 | |
JP4754234B2 (ja) | 転がり軸受 | |
CN112112889B (zh) | 微织构辅助接触区润滑的深沟球轴承及其内外圈加工方法 | |
Long et al. | Influence of micro-texture radial depth variations on the tribological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lling bearings under starved lubrication | |
US11319994B2 (en) | Thrust roller bearing | |
CN112797074B (zh) | 一种内外圈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 |
US10060479B2 (en) | Bear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bearing | |
EP3951196B1 (en) | Tapered roller bearing | |
US8197146B2 (en) | Rolling bearing | |
CN216691865U (zh) | 一种掘进机主轴承 | |
CN216343387U (zh) | 一种耐磨型的轴承锻件 | |
CN113339405B (zh) | 一种稀油润滑单向推力圆锥滑动轴承 | |
CN105805167A (zh) | 一种新型内圈锥形外圈弧形滚道轴承 | |
CN114321168A (zh) | 一种掘进机主轴承 | |
CN207864439U (zh) | 一种耐磨型滚针轴承 | |
CN220320109U (zh) | 一种轴承外圈和具有该轴承外圈的滚动轴承 | |
CN102703854A (zh) | 铟复合材料表面织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