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9455B - 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9455B
CN110249455B CN201880008042.6A CN201880008042A CN110249455B CN 110249455 B CN110249455 B CN 110249455B CN 201880008042 A CN201880008042 A CN 201880008042A CN 110249455 B CN110249455 B CN 110249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ne
coating line
coating
metal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0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9455A (zh
Inventor
孙进永
辛武镕
崔相勳
梁眐
李泽秀
李度弦
田粲秀
金哲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49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9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02Perforating by punching, e.g. with relatively-reciprocating punch and bed
    • B26F1/12Perforating by punching, e.g. with relatively-reciprocating punch and bed to notch margins of w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01M4/0435Rolling or cal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包括:参照将金属片分为左右的虚拟中心轴,在偏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与中心轴平行的第一涂覆线,并且参照虚拟中心轴,在偏向另一侧的位置处对应于第一涂覆线设置与中心轴平行的第二涂覆线;和在将狭缝模具交替地移动至第一涂覆线和第二涂覆线的同时在金属片上涂覆电极浆料。

Description

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3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44121号的优先权和权益,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整体内容结合在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对移动装置的技术开发和需求的增长,对作为能够充电/放电的能源的可充电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这种可充电电池实质上包括作为发电元件的电极组件。
电极组件是通过将正极、隔膜和负极组装成预定形状而形成的,其中正极和负极是板状电极,将这些电极的各自包括活性材料的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涂覆在由导电金属箔形成的集流体上,然后进行干燥。
制造板状电极的工序可包括:制造包含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混合物的工序;通过将电极混合物涂覆在金属箔上来制造电极片的工序;在电极上形成电极接片的工序;碾压(rolling)电极的工序;以及通过将电极切割(notching)成所需形状和尺寸来制造单元电极的工序。
图1中示出了制造电极片的工序。
参照图1,在电极片制造工序10中,通过复卷机40移动的金属片50设置成与排出电极浆料的狭缝挤出式涂布机20接触,然后将电极浆料涂覆在金属片50上而形成电极线52。这样的电极线52可以是单个的,或者可通过重复几次涂覆工序而形成两个或更多个。
其中形成有电极线52的金属片50被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从而可制造单个单元电极。
同时,可以以与已知的矩形或圆柱形结构不同的非典型几何设计制造可充电电池,使得这些可充电电池可应用于多样化的产品并且可应用于具有曲线或曲面的各种装置。
作为非典型设计的示例,近来具有在长边方向上缺失一些部分的多边形结构的不规则形状电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而可应用于细长型或弯曲型的装置、或者各种各样的装置设计,并且为了实现同样的目的,电极也被制造成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结构。
然而,作为这种不规则形状的示例,当图2中所示的金属片被切割成具有对应于切割线c的多边形结构时,电极线52的不包括在不规则形状中的部分(54)被废弃,因此作为电极线52的主要成分的昂贵原材料,诸如电极浆料的电极活性材料、粘合剂和溶剂被浪费掉。
这是不规则形状电极和包括该不规则形状电极的可充电电池的制造成本增加的原因。因此,需要一种解决制造成本增加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相关技术的问题和过去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制造具有所需不规则形状的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时,涂覆电极线,以将不必要浪费的电极浆料的量最小化;以及将电极线切割成不规则形状。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实现这种目的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包括:
参照将金属片分为左右的虚拟中心轴,在偏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第一涂覆线,并且参照所述虚拟中心轴,在偏向另一侧的位置处对应于所述第一涂覆线设置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第二涂覆线;和
在将狭缝模具交替地移动至所述第一涂覆线和所述第二涂覆线的同时在所述金属片上涂覆电极浆料。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交替地设置在第一涂覆线和第二涂覆线上的狭缝模具可以以之字形形状涂覆电极线,因此电极线包括具有未涂覆区域的不规则形状,从而节省了要被涂覆在未涂覆区域上的电极浆料的量。
所述第一涂覆线设置在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分离开一定长度的位置处,所述长度相对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来说为10%以上至50%以下,特别是,为10%以上至30%以下,更特别是,为10%以上至20%以下,并且,
所述第二涂覆线设置在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分离开一定长度的位置处,所述长度相对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来说为10%以上至50%以下,特别是,为10%以上至30%以下,更特别是,为10%以上至20%以下。
在这种结构中,在第一涂覆线与金属片的端部之间形成边缘部分,并且边缘部分被加工成预定形状,从而形成电极接片。
类似地,在第二涂覆线与金属片的端部之间形成边缘部分,并且边缘部分被加工成预定形状,从而形成电极接片。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所述金属片上涂覆所述电极浆料可包括:
产生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狭缝模具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涂覆线上,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涂覆线涂覆所述电极浆料;和
产生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狭缝模具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涂覆线上,并且沿着所述第二涂覆线涂覆所述电极浆料,并且,
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不位于所述第一涂覆线和所述第二涂覆线中的任何一个上的所述狭缝模具的侧端位于第三涂覆线上,所述第三涂覆线与所述第一涂覆线和所述第二涂覆平行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片的相对两端。
此外,在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中,所述狭缝模具可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交替,
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可在所述第一涂覆线与所述第二涂覆线之间形成第一电极线,
在所述第一状态中,可在所述第二涂覆线和与所述第二涂覆线相邻的第三涂覆线之间形成第二电极线,并且
在所述第二状态中,可在所述第一涂覆线和与所述第一涂覆线相邻的第三涂覆线之间形成第三电极线。
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状态中,可在所述第三电极线中设置第一未涂覆部分,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是以所述第一涂覆线作为边界的未涂覆区域,并且,
在所述第二状态中,可在所述第二电极线中设置第二未涂覆部分,所述第二未涂覆部分是以所述第二涂覆线作为边界的未涂覆区域。
根据情况,在形成电极线之后,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碾压和干燥所述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二电极线和所述第三电极线。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将所述金属片切割(notching)成具有以下形状来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电极:
第一形状,所述第一形状包括所述第三电极线的除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之外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至少一部分;和
第二形状,所述第二形状包括所述第二电极线的除所述第二未涂覆部分之外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可参照在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边界之间等分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虚拟线来分别执行针对所述第一形状的切割和针对所述第二形状的切割。
也就是说,由于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包括排除不存在电极浆料的未涂覆区域而进行切割,因此可将在切割期间浪费的电极浆料的量最小化,并且可防止浪费形成电极浆料的昂贵的有机/无机材料,诸如电极活性材料、粘合剂、溶剂和导电材料。
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的每一个可包括:
第一电极部分,所述第一电极部分源自所述第一电极线;和
第二电极部分,所述第二电极部分源自所述第二电极线或所述第三电极线,并且所述第二电极部分从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延伸且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分的尺寸,从而在平面上形成至少一个阶梯,并且,
所述金属片可根据形成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的不同电极而被切割成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
也就是说,具有相对较大尺寸的第一电极部分和具有相对较小尺寸的第二电极部分形成阶梯,从而可制造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电极。
所述阶梯可包括阶梯拐角,所述阶梯拐角形成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分的外周边与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的外周边以3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角度彼此相交的部分处,并且,
在所述阶梯拐角中,所述金属片可被额外地切割,使得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的每一个的一部分向内凹陷,从而可形成外周凹陷部分。
根据切割范围的设定,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阶梯,因此,可制造具有各种多边形结构的不规则形状的电极。
具体地说,可包括两个或更少的阶梯拐角,更具体地说,可仅包括一个阶梯拐角。
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包括不规则形状电极的电池单元的示意图。
参照图3,电池单元100形成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电极组件110与电解液一起被安装在单元壳体120中时,单元壳体120的外周边121、122、123和124被热粘合。
具体地说,电极组件110参照边界A被分成两个电极部分110a和110b,电极部分110a和110b的每一个相对于地面具有不同的平面形状和尺寸,因此,在电极组件110中形成由于电极部分110a和110b之间的尺寸差而形成的阶梯130。此外,单元壳体120形成为与电极组件110对应的形状,并且外周边121、122、123和124沿着电极组件110的端部被密封,使得电池单元100形成为包括与电极组件110的形状对应的阶梯130的不规则形状结构,而不是形成为传统的矩形形状。
然而,在图3所示的电池单元100的结构中,由于单元壳体120的不同外周边121和122也彼此相交,从而对应于外周角C的形状,外周角C是电极部分110a和110b的外周边彼此相交的部分,因此在外周边121和122彼此相交的部分处形成相对较宽的密封区域。
此外,由于外周边121和122在彼此相交的同时共用密封部分的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封力,因此在单元壳体120的与外周角C相邻的外周边121和122处需要比其它外周边123和124相对更宽的热粘合密封区域。
因此,电池单元100的结构的缺点在于,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整整降低了被外周角C中的外周边121和122不必要占据的密封区域。
此外,除形成电极引线101和102的外周边124之外,单元壳体120中的通过热粘合密封的每个外周边121、122和123都需要弯折到电极组件110的侧面方向,从而防止水分透过并减小电池单元的面积,但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单元壳体120的与外周角C相邻的外周边121和122相应于外周角C彼此连接,因此外周边121和122不易弯折至电极组件110的侧表面。
当切割外周边121和122相连接的部分以进行弯折时,不能确保外周角C与切割部分之间的单元壳体120的密封区域,从而导致不能确保密封状态。
因此,在本发明中,制造可充电电池的不规则形状电极,其中在第一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部分彼此相交的部分处形成外周凹陷部分,在包括这种不规则形状电极的电池单元中,通过在外周凹陷部分处进行热粘合来额外地密封单元壳体,从而提高密封可靠性。
在平面图中,外周凹陷部分可具有:包括曲线的圆化结构、其中曲线和直线相连接的复杂结构、或其中多条直线相联接的多边形结构。
制造不规则形状电极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进行切割,以形成从第一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向外突出的电极接片。
在制造不规则形状电极的方法中,可额外地进行切割,以对第一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角部进行倒角。
本发明限定的不规则形状电极可以是正极或负极。
例如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混合物涂覆在正极集流体和/或延伸集流部上并干燥该混合物来制造正极,如果需要,进一步向混合物中添加填料。
正极集流体和/或延伸集流部一般被制造成具有3μm至500μm的厚度。正极集流体和延伸集流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们在电池中不引起化学变化并且具有高导电性即可,例如,可使用不锈钢、铝、镍、钛、锻烧碳、或者表面经碳,镍,钛,银等处理过的铝或不锈钢。正极集流体和延伸集流部可通过在其表面上形成细微的凸起和凹陷来增加正极活性材料的粘附力,并且可形成为各种形式,诸如膜、片、箔、网、多孔体、泡沫、无纺布体等。
正极活性材料可包括:层状化合物或由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取代的化合物,诸如锂钴氧化物(LiCoO2)和锂镍氧化物(LiNiO2);锂锰氧化物,诸如具有化学式Li1+xMn2-xO4(其中x为0~0.33)的锂锰氧化物、LiMnO3、LiMn2O3、LiMnO2等;锂铜氧化物(Li2CuO2);钒氧化物,诸如LiV3O8、LiFe3O4、V2O5、和Cu2V2O7;由化学式LiNi1-xMxO2(其中M=Co、Mn、Al、Cu、Fe、Mg、B或Ga,且x=0.01~0.3)表示的Ni-位型锂镍氧化物;由化学式LiMn2-xMxO2(其中M=Co、Ni、Fe、Cr、Zn或Ta,且x=0.01~0.1)或Li2Mn3MO8(其中M=Fe、Co、Ni、Cu或Zn)表示的锂锰复合氧化物;其中化学式中Li部分地被碱土金属离子取代的LiMn2O4;二硫化合物;Fe2(MoO4)3;等等,但不限于此。
基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在内的混合物的总重量,通常以1重量%至30重量%添加导电材料。导电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在电池中不引起化学变化并且具有导电性即可,例如,可使用:石墨,诸如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炭黑、乙炔黑、科琴黑、槽法炭黑、炉法炭黑、灯黑、和夏黑;导电纤维,诸如碳纤维或金属纤维;金属粉末,诸如氟化碳粉末、铝粉和镍粉;导电晶须,诸如氧化锌和钛酸钾;诸如钛氧化物之类的导电金属氧化物;诸如聚苯撑衍生物之类的导电材料;等等。
粘合剂是有助于将活性材料结合至导电材料等并且有助于结合至集流体的组分,基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在内的混合物的总重量,通常以1重量%至30重量%添加粘合剂。作为粘合剂的示例,可列出: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CMC)、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磺化EPDM、丁苯橡胶、氟橡胶、各种共聚物等。
填料是抑制正极膨胀的组分,并且可选择地使用。填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在电池中不引起化学变化并且是纤维材料即可,例如,可使用:烯烃类聚合物,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和纤维材料,诸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通过将负极活性材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和/或延伸集流部上并将其干燥来制造负极,如果需要,可任选地进一步包括如上所述的组分。
负极集流体和/或延伸集流部一般被制造成具有3μm至500μm的厚度。负极集流体和延伸集流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们在电池中不引起化学变化并且具有高导电性即可,例如,可使用不锈钢、铝、镍、钛、锻烧碳、或者表面经碳,镍,钛,银等处理过的铝或不锈钢。负极集流体和延伸集流部可在表面上形成细微的凸起和凹陷以增加负极活性材料的粘附力,并且可形成为各种形式,诸如膜、片、箔、网、多孔体、泡沫、和无纺布体。
作为负极活性材料,例如可使用:碳,诸如硬碳和石墨基碳;金属复合氧化物,诸如LixFe2O3(0≤x≤1)、LixWO2(0≤x≤1)、SnxMe1-xMe’yOz(Me:Mn、Fe、Pb、或Ge;Me’:Al、B、P、Si、元素周期表第1、2或3族元素、或卤素;0<x≤1;1≤y≤3;1≤z≤8);锂金属;锂合金;硅基合金;锡基合金;金属氧化物,诸如SnO、SnO2、PbO、PbO2、Pb2O3、Pb3O4、Sb2O3、Sb2O4、Sb2O5、GeO、GeO2、Bi2O3、Bi2O4、和Bi2O5;导电聚合物,诸如聚乙炔;Li-Co-Ni基材料;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传统方法的电极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涂覆有电极浆料的电极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规则形状的电池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金属片上涂覆电极浆料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将涂覆有电极浆料的金属片切割成不规则形状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充电电池的不规则形状电极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在本公开内容的描述中,为了阐明本公开内容,将省略对已知功能或部件的描述。
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公开内容,省略了与描述无关的部分,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此外,由于为了便于描述,图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随意表示的,因此本公开内容不限于图示。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和图6是在金属片上涂覆电极浆料的工序的示意图,图7是切割金属片的工序的示意图。
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包括:在金属片上设置涂覆线的工序1;在移动狭缝模具以使狭缝模具交替地位于预定涂覆线上的同时涂覆电极浆料的工序2;以及将金属片与电极线一起切割成预定形状的工序3。
首先,在工序1中,参照将金属片200分为左右的虚拟中心轴A-A’,可在偏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与中心轴平行的第一涂覆线CL1。
此外,参照虚拟中心轴A-A’,可在偏向另一侧的位置处对应于第一涂覆线CL1设置与中心轴A-A’平行的第二涂覆线CL2。
接着,执行工序2。在工序2中,在移动装载有电极浆料的狭缝模具250以使狭缝模具250交替地位于第一涂覆线CL1和第二涂覆线CL2上的同时在金属片200上涂覆电极浆料。
工序2是包括产生图5的第一状态和图6的第二状态的步骤,在该步骤中交替地产生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此,如图5中所示,第一状态是指狭缝模具250的一端位于第一涂覆线CL1上,并且沿着第一涂覆线CL1涂覆电极浆料的状态。
第二状态是指狭缝模具25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涂覆线CL2上,并且沿着第二涂覆线CL2涂覆电极浆料的状态。
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不位于第一涂覆线CL1和第二涂覆线CL2中的任何一个上的狭缝模具250的侧端位于与第一涂覆线CL1和第二涂覆线CL2平行的第三涂覆线CL3和CL3’上。
也就是说,第三涂覆线CL3和CL3’是额外设置在金属片200的相对端的涂覆线。根据情况,可在工序1中简单移动狭缝模具250的同时设置第三涂覆线CL3和CL3’。
然而,狭缝模具250在任何状态下都在第一涂覆线CL1与第二涂覆线CL2之间排出电极浆料,因此,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可在第一涂覆线CL1与第二涂覆线CL2之间形成第一电极线210。
在第一状态中,狭缝模具250的一端偏出第二涂覆线CL2,使得可在第二涂覆线CL2和与第二涂覆线CL2相邻的第三涂覆线CL3之间形成第二电极线220。同时,可在之后描述的第三电极线230中设置第一未涂覆部分201,第一未涂覆部分201是以第一涂覆线CL1作为边界的未涂覆区域。
相反,当狭缝模具250的另一端偏出第一涂覆线CL1时,可在第一涂覆线CL1和与第一涂覆线CL1相邻的第三涂覆线CL3’之间形成第三电极线230。同时,可在第二电极线220中设置第二未涂覆部分202,第二未涂覆部分202是以第二涂覆线CL2作为边界的未涂覆区域。
在这样的涂覆工序之后,可执行第一电极线210、第二电极线220和第三电极线230的碾压和干燥。
接着,执行工序3。在工序3中,金属片200被切割(notching)成具有第一形状X和不与第一形状X重叠的第二形状X’,第一形状X包括第三电极线230的除第一未涂覆部分201之外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一电极线210的一部分,第二形状X’包括第二电极线220的除第二未涂覆部分202之外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一电极线210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电极。
在这种情况下,可参照在第一电极线210的边界之间等分第一电极线210的虚拟线A-A’分别切割出第一形状X和第二形状X’。
在图7中,当进行切割时,包括一个阶梯拐角,但是根据切割的范围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阶梯拐角,因此,可制造具有各种多边形结构的不规则形状电极。
此外,在工序3中,可额外执行用于形成从第二电极部分262向外突出的电极接片270的切割。然而,根据所需的不规则形状电极的形状,可执行形成从第一电极部分261向外突出的电极接片270的切割。
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规则形状电极的示意图,将参照图8与图7一起详细描述在工序3中切割出的不规则形状电极。
参照附图,第一形状X和第二形状X’在平面上分别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多边形结构,每个都包括一个阶梯拐角。
具体地说,第一形状X和第二形状X’可分别包括源自第一电极线210的第一电极部分261、以及源自第二电极线220和第三电极线230并从第一电极部分261延伸的第二电极部分262,第二电极部分262具有小于第一电极部分261的尺寸,从而在平面上形成至少一个阶梯(参见图8的330)。
在此,阶梯330包括阶梯拐角331,阶梯拐角331形成在其中第一电极部分261的外周边314与第二电极部分262的外周边324以大约90度彼此相交的部分处,并且在工序3的切割中,可额外进行切割,以形成外周凹陷部分340,外周凹陷部分340具有通过将第一电极部分261的一部分和第二电极部分262的一部分向内凹陷而形成的形状。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和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换。因此,这样的修改或变换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方面分开理解,修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交替地设置在第一涂覆线和第二涂覆线上的狭缝模具可以以之字形涂覆电极线,因此电极线包括具有未涂覆区域的不规则形状,从而节省了要被涂覆在未涂覆区域上的电极浆料的量。
此外,由于排除未涂覆电极浆料的未涂覆区域而进行切割,因此可将在切割期间浪费的浆料量最小化,从而防止浪费昂贵的有机/无机材料,诸如电极活性材料、粘合剂、溶剂和导电材料。

Claims (10)

1.一种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包括:
参照将金属片分为左右的虚拟中心轴,在偏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第一涂覆线,并且参照所述虚拟中心轴,在偏向另一侧的位置处对应于所述第一涂覆线设置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第二涂覆线;和
在将狭缝模具交替地移动至所述第一涂覆线和所述第二涂覆线的同时在所述金属片上涂覆电极浆料,
其中在所述金属片上涂覆所述电极浆料包括:
产生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狭缝模具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涂覆线上,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涂覆线涂覆所述电极浆料;和
产生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狭缝模具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涂覆线上,并且沿着所述第二涂覆线涂覆所述电极浆料,并且
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不位于所述第一涂覆线和所述第二涂覆线中的任何一个上的所述狭缝模具的侧端位于第三涂覆线上,所述第三涂覆线与所述第一涂覆线和所述第二涂覆平行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片的相对两端,
其中所述狭缝模具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交替,
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在所述第一涂覆线与所述第二涂覆线之间形成第一电极线,
在所述第一状态中,在所述第二涂覆线和与所述第二涂覆线相邻的所述第三涂覆线之间形成第二电极线,并且
在所述第二状态中,在所述第一涂覆线和与所述第一涂覆线相邻的所述第三涂覆线之间形成第三电极线,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中,在所述第三电极线中设置第一未涂覆部分,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是以所述第一涂覆线作为边界的未涂覆区域,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中,在所述第二电极线中设置第二未涂覆部分,所述第二未涂覆部分是以所述第二涂覆线作为边界的未涂覆区域,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将所述金属片切割成具有以下形状来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电极:
第一形状,所述第一形状包括所述第三电极线的除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之外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至少一部分;和
第二形状,所述第二形状包括所述第二电极线的除所述第二未涂覆部分之外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参照在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边界之间等分所述第一电极线的虚拟线来分别执行针对所述第一形状的切割和针对所述第二形状的切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涂覆线设置在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分离开一定长度的位置处,所述长度相对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来说为10%以上至50%以下,并且
所述第二涂覆线设置在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分离开一定长度的位置处,所述长度相对于所述金属片的宽度来说为10%以上至5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电极部分,所述第一电极部分源自所述第一电极线;和
第二电极部分,所述第二电极部分源自所述第二电极线或所述第三电极线,并且所述第二电极部分从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延伸且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分的尺寸,从而在平面上形成至少一个阶梯,并且
所述金属片根据形成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的不同电极而被切割成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阶梯包括阶梯拐角,所述阶梯拐角形成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分的外周边与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的外周边以3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的角度彼此相交的部分处,并且
在所述阶梯拐角中,所述金属片被额外地切割,使得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的每一个的一部分向内凹陷,从而形成外周凹陷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周凹陷部分在平面上包括:
包括曲线的圆化结构;
其中曲线和直线相连接的复杂结构;或
其中多条直线相连接的多边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阶梯包括一个或多个阶梯拐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阶梯仅包括一个阶梯拐角。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额外地进行切割,以形成从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向外突出的电极接片。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额外地进行切割,以对所述第一电极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角部进行倒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碾压和干燥所述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二电极线和所述第三电极线。
CN201880008042.6A 2017-10-31 2018-10-22 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 Active CN110249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44121 2017-10-31
KR1020170144121A KR102292321B1 (ko) 2017-10-31 2017-10-31 이차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PCT/KR2018/012498 WO2019088534A2 (ko) 2017-10-31 2018-10-22 이차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9455A CN110249455A (zh) 2019-09-17
CN110249455B true CN110249455B (zh) 2022-05-17

Family

ID=66333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042.6A Active CN110249455B (zh) 2017-10-31 2018-10-22 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44230A1 (zh)
EP (1) EP3584857B1 (zh)
KR (1) KR102292321B1 (zh)
CN (1) CN110249455B (zh)
WO (1) WO201908853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0019A1 (ja) * 2017-03-29 2018-10-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KR20230063105A (ko) * 2021-11-01 2023-05-09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생산을 위한 시뮬레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74969A (ko) * 2021-11-22 2023-05-3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생산을 위한 코터 시뮬레이션 테스트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74973A (ko) * 2021-11-22 2023-05-3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생산을 위한 코터 시뮬레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6802A (ja) * 1994-09-27 1996-04-12 Sony Corp 二次電池の電極の製造方法
US6946220B2 (en) * 2001-10-19 2005-09-20 Wilson Greatbatch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a multiplate electrode assembly housed in an irregularly shaped casing
JP5205302B2 (ja) * 2009-02-10 2013-06-05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キャパシタ用電極群の製造方法
KR101897827B1 (ko) * 2012-02-28 2018-09-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코팅 폭의 조절이 가능한 슬롯 다이
WO2013168980A1 (ko) * 2012-05-07 2013-11-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정형 구조의 전지팩
CN102683751B (zh) * 2012-05-25 2015-03-25 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高倍率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EP2799154A1 (en) * 2013-05-03 2014-11-05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Slot-die coa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KR101801422B1 (ko) * 2013-10-18 2017-11-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생산용 슬롯 다이 코터
JP6128282B2 (ja) * 2014-07-10 2017-05-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極の製造方法
CN204391188U (zh) * 2014-12-31 2015-06-10 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压片机
FR3034913B1 (fr) * 2015-04-09 2017-05-0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decoupe d'un electrode d'un generateur electrochimique
KR101950464B1 (ko) * 2015-11-30 2019-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셀 케이스의 밀봉 신뢰성이 향상된 비정형 구조의 전지셀
KR102036798B1 (ko) * 2015-12-08 2019-10-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합제 유량 제어 심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극 합제 코팅용 슬롯 다이
KR102134587B1 (ko) * 2016-02-12 2020-07-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전극을 구성하는 이종 소재의 동시 코팅이 가능한 전극 코팅 장치
KR101875892B1 (ko) * 2016-03-10 2018-07-06 씨아이에스(주) 이차전지용 슬러리 코팅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이차전지 전극판
WO2017160085A1 (ko) * 2016-03-16 2017-09-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2층 구조의 전극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6601982A (zh) * 2016-12-08 2017-04-26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片及电极片切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44230A1 (en) 2020-02-06
EP3584857A4 (en) 2020-04-29
EP3584857A2 (en) 2019-12-25
KR102292321B1 (ko) 2021-08-20
WO2019088534A3 (ko) 2019-06-27
KR20190048862A (ko) 2019-05-09
WO2019088534A2 (ko) 2019-05-09
CN110249455A (zh) 2019-09-17
EP3584857B1 (en)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455B (zh) 制造可充电电池的电极的方法
KR101211863B1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TWI496334B (zh) 鋰離子二次電池及其製造方法
JP7182159B2 (ja) 全固体電池
US20220158152A1 (en)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7016812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20200088662A (ko) 전극 제조 방법 및 이차 전지용 전극
US11870039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546785B (zh) 制造不规则电极的方法
KR20190110346A (ko) 음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음극
US20230041411A1 (en) Electrode and Electrode Assembly
JP6773208B2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20000067A (ko) 저항층이 형성된 전극의 제조방법
JP2020161471A (ja) 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全固体電池
KR20190110348A (ko) 음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음극
JP7182160B2 (ja) 全固体電池
KR102560559B1 (ko) 복수 기재를 갖는 리튬 이온 이차전지
KR102014458B1 (ko) 두께 방향성을 갖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이차전지
KR20230168316A (ko) 폴딩형 전고체 전지
JP4507300B2 (ja) 非水系ゲル2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230096439A (ko) 내구성이 우수한 리튬 석출형 전고체 전지
KR20220000064A (ko) 바인더층이 형성된 전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5084429A (zh) 一种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KR20230098397A (ko) 내구성이 개선된 전고체전지
JP2024013898A (ja) 全固体二次電池用負極、全固体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