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1398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21398B CN110221398B CN201810265809.5A CN201810265809A CN110221398B CN 110221398 B CN110221398 B CN 110221398B CN 201810265809 A CN201810265809 A CN 201810265809A CN 110221398 B CN110221398 B CN 1102213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lens system
- electronic device
- optical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包含至少一反曲点。当其满足特定条件时,有利于压缩光学透镜系统的体积,以扩增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三维影像撷取技术更加进步,应用范围亦是更加广泛,更可搭配二维取像技术,于二维影像中加上景深信息以达成更多应用。
目前三维影像撷取技术其应用十分多元,可包含:人脸辨识系统、体感游戏机、扩增实境装置、行车辅助系统、各种智能电子产品、多镜头装置、穿戴式装置、数字相机、识别系统、娱乐装置、运动装置与家庭智能辅助系统等电子装置中。其常见作动原理为将具特定特征(如波长、图样或周期性等)的光源投射至物体,经不同位置反射后,光线经物体不同深度的位置反射后,由一镜头接收反射的光线,透过分析反射后光线特征产生的变化,便可得到该物体各位置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进而推断出该物的立体结构,或可通过连续拍摄来判断该物的动作。
随着技术更加精进,对于投射能力与成像品质的要求有所提升,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亦是增进了对于视角与光圈的要求,而电子产品的多功能化及微型化亦造成对于体积的限制,传统的四片透镜式光学系统已难以同时达成所有的需求。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8。光学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五片,最靠近外侧的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EPD,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其满足下列条件:
1.0<f/EPD<2.0;
0.80mm<TD<7.0mm;
1.55<TL/f;
0<CT3/(T12+T23+T34)<10;以及
0.80<TL/YI<5.5。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8。光学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五片,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EPD,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临界点所位于的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最靠近外侧的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
1.0<f/EPD<2.0;
0.10<Yc/Y<0.90;
0.80mm<TD<7.0mm;
45.0度<HFOV;以及
0.10<CT3/CT2<10。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感测模块,感测模块包含投射装置以及接收装置。投射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以及至少一光源,其中光源设置于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接收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投射装置的光源投射至感测物,经反射后由接收装置接收,并将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上。其中,投射装置的光学透镜系统以及接收装置的光学透镜系统中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8。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五片,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且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临界点所位于的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投射装置的光学透镜系统以及接收装置的光学透镜系统中,最靠近外侧的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皆为EPD,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皆HFOV,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满足下列条件:
0.10<Yc/Y<0.90;
0.80mm<TD<7.0mm;
f/EPD<3.0;以及
30.0度<HFOV。
当阿贝数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利用低阿贝数的材质多具有较强弯曲光线的能力,有助于修正像差,尤其于红外线波段,对于色差修正的需求较低,可进一步降低其他种类的像差并缩减体积以满足微型化的需求。
当TD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压缩光学透镜系统的体积,以维持光学透镜系统的微型化,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当TL/f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光学透镜系统在体积与视角间取得适当平衡。
当CT3/(T12+T23+T34)满足上述条件时,可适当调整透镜的厚度与镜间距的比例,以维持光学透镜系统的短总长度,并可让透镜间具有足够间距以修正像差。
当HFOV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光学透镜系统具有广视角的特性,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当CT3/CT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相互配合以修正离轴像差。
当f/EPD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在光圈大小与视角间取得平衡,并有助于增大影像的照度。
当Yc/Y满足上述条件时,可适当调整透镜面形可进一步提升功效,并有助于提升制造及组装良率。
当TL/YI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在缩短光学透镜系统的总长度与增大其内侧共轭表面的面积间取得平衡。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21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参数、反曲点以及临界点的示意图;
图22A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参数的示意图;
图22B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四透镜参数的示意图;
图22C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五透镜参数的示意图;
图2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感测模块的示意图;
图23B绘示依照第十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一侧的外观示意图;
图23C绘示依照第十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另一侧的外观示意图;
图24A绘示依照第十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24B绘示依照第十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感测模块的示意图;以及
图25绘示依照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20、30
取像装置:11、21、31
显示装置:12、22、32
感测物:11a、12a、12b、33
感测模块:1100、1200
投射装置:1110、1210、1310
光源:1111、1212
电子感光元件:1121、1222
激光阵列:1212a
撷取影像:1222a
接收装置:1120、1220、1320
处理器:1130、1230、1330
光学透镜系统:1211、1221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光阑:1001
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
外侧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
内侧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
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
外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
内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
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
外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
内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
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
外侧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1041
内侧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1042
第五透镜: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
外侧表面: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1051
内侧表面: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1052
滤光元件:260、360、560
内侧共轭表面: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
临界点:CP21、CP31、CP51、CP52
反曲点:IP21、IP31、IP41、IP42、IP51、IP52
f: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
Fno: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
HFOV: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
CT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5: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max:光学透镜系统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大值
CTmin:光学透镜系统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小值
T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2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3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45: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SL:光圈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TL: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TD:最靠近外侧的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BL:第五透镜内侧表面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Y:临界点所位于的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
Yc: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YI: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
Y11:第一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
Y42:第四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
Y52: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
R8:第四透镜内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EPD: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P1:第一透镜的屈折力
P2:第二透镜的屈折力
P3:第三透镜的屈折力
P4:第四透镜的屈折力
P5:第五透镜的屈折力
|P|max:光学透镜系统中各透镜屈折力绝对值中的最大值
Sag51:第五透镜外侧表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位置平行于光轴的位移量
(下列参数是以d线587.6nm为参考波长量测下)
Vd1: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Vd2: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Vd3: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Vd4: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Vd5: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其可应用于红外线波段,特别是能同时应用于红外线投射及接收,在达成具有高精准度的投射能力及高成像品质的同时仍可维持微型化,可适用于立体影像撷取技术。
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通过调整透镜材质并使其元件相互配合,可满足高精准度的投射能力与高成像品质,并能兼具合宜的视角、光圈大小及体积。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
前述光学透镜系统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可具有一空气间隔;也就是说,光学透镜系统可具有五片单一非粘合的透镜。由于粘合透镜的制程较非粘合透镜复杂,特别在两透镜的粘合面需拥有高准度的曲面,以便达到两透镜粘合时的高密合度,且在粘合的过程中,也可能因偏位而造成密合度不佳,影响整体光学成像品质。因此,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可皆具有一空气间隔,可有效改善粘合透镜所产生的问题,并可让各透镜面形于设计时可具有更多弹性,有助于缩减体积并修正像差。
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包含至少一反曲点,可修正像差并压缩体积,并有助于调整光路,以增加影像的照度。较佳地,至少二表面为非球面且各包含至少一反曲点。更佳地,至少三表面为非球面且各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借此,可修正离轴像差,并能调整周边光线的光路,以缩减外径并降低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入射角或出射角,并有助于增强周边影像的照度。当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具有较小的入射或出射角度,若应用于投射装置,可提升光源的投射能力,若应用于取像装置或接收装置,则有助于增大电子感光元件的响应效率。较佳地,第五透镜外侧表面以及第五透镜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更佳地,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另外,第五透镜内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借此,有助于调整后焦长度并修正像散。
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8。借此,可利用低阿贝数的材质多具有较强弯曲光线的能力,有助于修正像差,尤其于红外线波段,对于色差修正的需求较低,可进一步降低其他种类的像差并缩减体积以满足微型化的需求。较佳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5。更佳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2。
最靠近外侧的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其满足下列条件:0.80mm<TD<7.0mm。借此,可压缩光学透镜系统的体积,以维持光学透镜系统的微型化,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mm<TD<6.0mm。
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1.55<TL/f。借此,可使光学透镜系统在体积与视角间取得适当平衡。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70<TL/f<10.0。
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其满足下列条件:0<CT3/(T12+T23+T34)<10。借此,可适当调整透镜的厚度与透镜间距的比例,以维持光学透镜系统的短总长度,并可让透镜间具有足够间距以修正像差。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0.10<CT3/(T12+T23+T34)<6.5。
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30.0度<HFOV。借此,可使光学透镜系统具有广视角的特性,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45.0度<HFOV。更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50.0度<HFOV<80.0度。借此,可避免周边影像产生过多的畸变。
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0.10<CT3/CT2<10。借此,可使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相互配合以修正离轴像差。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0.15<CT3/CT2<7.0。
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f/EPD<3.0。借此,可在光圈大小与视角间取得平衡,并有助于增大影像的照度。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1.0<f/EPD<2.0。
当以d线为参考波长量测下,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d1,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2,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d3,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d4,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d5,其满足下列条件:50.0<Vd1+Vd2+Vd3+Vd4+Vd5<200。借此,可适当调整透镜材质,使透镜间产生互补作用,以减少像差的产生。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70.0<Vd1+Vd2+Vd3+Vd4+Vd5<190。更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90.0<Vd1+Vd2+Vd3+Vd4+Vd5<180。其中阿贝数Vd1、Vd2、Vd3、Vd4及Vd5以Vd=(Nd-1)/(NF-NC)计算,Nd为于氦d线波长(587.6nm)量测的折射率,NF为于氢F线波长(486.1nm)量测的折射率,NC为于氢C线波长(656.3nm)量测的折射率。
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其满足下列条件:0<T45/CT5<1.50。借此,可调整光学透镜系统内侧的透镜配置,以修正离轴像差并降低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入射角或出射角。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0<T45/CT5<1.10。
最靠近外侧的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第五透镜内侧表面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2.50<TD/BL<30.0。借此,可适当调整透镜间距、厚度与光学透镜系统后焦距的比例,可调整光路以降低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入射角或出射角,并有助于缩减其总长度。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3.20<TD/BL<25.0。
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其满足下列条件:0.80<TL/YI<5.5。借此,可在缩短光学透镜系统的总长度与增大其内侧共轭表面的面积间取得平衡。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1.0<TL/YI<4.0。
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其满足下列条件:0.10<CT3/CT5<6.0。借此,可让第三透镜与第五透镜能有适当的厚度,有助于调整光路以降低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入射角或出射角。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0.25<CT3/CT5<4.0。
第四透镜内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四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42,其满足下列条件:|R8|/Y42<1.25。借此,有助于调整第四透镜的面形,可修正离轴的像散与像弯曲。
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其满足下列条件:-1.5<f/f1<1.5;-2.0<f/f2<2.0;-1.8<f/f3<1.8;-2.0<f/f4<2.5;以及-2.5<f/f5<1.5。借此,可让各透镜具有适当强度的屈折力,以避免在缩减光学透镜系统体积时产生过多像差。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1.0<f/f1<1.0;-1.0<f/f2<1.5;-1.4<f/f3<1.4;-1.5<f/f4<2.0;以及-2.0<f/f5<1.2。
第五透镜外侧表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位置平行于光轴的位移量为Sag51,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其满足下列条件:-0.50<Sag51/CT5<1.0。借此,可调整第五透镜的面形,有助于修正离轴像差,并能将低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入射角或出射角。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0.15<Sag51/CT5<0.85。其中,Sag51以朝向外侧为负,朝向内侧为正。
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2,其满足下列条件:0.60<YI/Y52<1.10。借此,可在增大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的面积与压缩光学透镜系统的体积间取得平衡。
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所述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且所述临界点所位于的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其满足下列条件:0.10<Yc/Y<0.90。借此,可适当调整透镜面形可进一步提升功效,并有助于提升制造及组装良率。
光学透镜系统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大值为CTmax,光学透镜系统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小值为CTmin,其满足下列条件:2.00<CTmax/CTmin<10.0。借此,可调整各透镜的厚度以维持光学透镜系统的短总长度,并可避免透镜过厚或过薄而降低成形良率。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2.90<CTmax/CTmin<7.50。
光学透镜系统中各透镜屈折力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为|P|max,其满足下列条件:|P|max<1.70。借此,可避免单一透镜的屈折力过强,有助于降低球差等像差,并可降低敏感度以提升良率。
第五透镜外侧表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位置平行于光轴的位移量为Sag51,第五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1,其满足下列条件:-0.20<Sag51/Y51<0.80。借此,可在修正离轴像差的同时,降低第五透镜表面的弯曲程度,以降低制造及组装难度并提升良率。较佳地,其满足下列条件:-0.10<Sag51/Y51<0.60。
第一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11,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2,其满足下列条件:0.10<Y11/Y52<1.6。借此,可适当调整透镜外径以缩减体积,并有助于调整光路,以增大视角并降低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入射角或出射角。
光学透镜系统可还包含一光圈,其设置于第三透镜的外侧,光圈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其满足下列条件:0.40<SL/TL<1.1。借此,可调整光圈位置,降低光线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入射或出射角度,并使光学透镜系统维持适当的视角。
光学透镜系统可应用于波长范围为750nm至1500nm内的一红外线波段,可减少背景光线的干扰,以获得更好的投影或成像品质。光学透镜系统亦可同时应用于可见光波段与红外线波段,可扩增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亦能减少光学透镜系统的使用数量以符合微型化的需求。
电子装置可包含接收装置,其可包含一成像透镜系统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较佳地,接收装置的成像透镜系统可应用于红外线波段,电子感光元件可用于侦测红外线波段的光线。接收装置亦可包含其他具滤光功能的元件。成像透镜系统可与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系统相同或不相同。
电子装置可包含投射装置,其可包含一投射透镜系统以及至少一光源,其中光源设置于投射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投射装置的投射透镜系统可将光源的光线投射至外侧共轭表面。较佳地,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可于红外线波段内,投射装置的投射透镜系统可应用于红外线波段。投射透镜系统可与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系统相同或不相同。
前述投射装置可搭载一高指向性(低发散性)及高强度的光源,光源可以是激光、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ED)、微型LED、共振腔发光二极管(RCLED)、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VCSEL)光源等类似光源,且光源可以是单一光源或多光源设置于投射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上,可真实呈现良好的投射品质。当本发明投射装置的光源为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光源,并设置于投射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时,可通过配置适当光源,有助于提供投射装置一高指向性、低发散性及高强度的光源,以提升投射透镜系统的外侧共轭表面的照度。
前述光源可由激光阵列所组成,其光线经投射装置的投射透镜系统后形成结构性光线(structured light),并投射至感测物。其中,结构性光线可采用点状(dot)、斑状(spot)或线状(stripe)等结构,但不限于此。
另外,前述投射装置更可包含绕射元件、可调焦组件、可调式光圈或反射元件。配置绕射元件可帮助光线均匀投射于投射面上,或可帮助光线衍射以扩大投射角度,增加光线投射面积。配置可调焦组件可针对不同环境因素调整系统焦距,使画面清晰呈现。配置可调式光圈可适当调整入光量或出光量以因应环境变化,进而扩增应用范围。配置反射元件(如棱镜或面镜等)可增加空间配置的自由度。其中,本发明所揭露的绕射元件可为扩散片(diffuser)、光栅片(raster)或其组合,其表面可具有微型结构(如光栅,但不限于),其可散射光束并对所产生的散斑图案进行复制,借以扩大投射装置的投射角度。
电子装置可包含一感测模块,其可包含前述投射装置以及前述接收装置。感测模块中,投射装置的光源的光线,可经由投射透镜系统投射至感测物,经反射后由接收装置接收,经由成像透镜系统并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上,所接收信息经处理器分析运算后可得知感测物各部位的相对距离,进而可得到感测物表面的立体形状变化。
电子装置可包含取像装置,其可包含取像镜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取像镜组的内侧共轭表面。取像装置可用于摄影,光线可经由取像镜组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取像装置可与感测模块相互搭配,以达成更多应用。取像镜组可与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系统相同或不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中,所述的外侧为机构外侧,其内侧为机构内侧。以接收装置为例,其内侧方向为像侧方向,内侧表面为像侧面,其外侧方向为物侧方向,外侧表面为物侧面。以投射装置为例,其内侧方向为光源方向,即缩小侧,内侧表面为入光面,其外侧方向为投射方向,即放大侧,外侧表面为出光面。内侧共轭表面为位于机构内侧的焦面,以接收装置为例即为成像面,以投射装置为例即为缩小端的共轭表面。YI为光学透镜系统于内侧共轭表面的光学有效区的最大半径,以接收装置为例即为最大像高,以投射装置为例即为光源的最大半径。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显示单元(Display)、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其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可应用于可见光波段,或应用于红外线波段,或同时应用于红外线波段及可见光波段。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投射装置、接收装置、感测模块、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中,各参数数值若无特别定义,则各参数数值可依据操作波长而定,若操作波长为可见光(例如:其主要波段为350nm~750nm),则各参数数值依据d-line波长(587.6nm)为准计算;而若操作波长为近红外光(例如:其主要波段为750nm~1500nm),则各参数数值依据940nm波长为准计算。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透镜的材质可为塑胶或玻璃。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增加光学透镜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而玻璃透镜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术制作而成。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ASP),借此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缩减透镜数目,并可有效降低本发明光学透镜系统的总长,而非球面可以塑胶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镜片等方式制作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若透镜表面为非球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光学有效区整个或其中一部分为非球面。
再者,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若透镜表面系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系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若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或是透镜的焦距,皆可指透镜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依需求可设置至少一光阑(Stop),如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有助于减少杂散光以提升影像品质。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或是光源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外侧方向的曲面。另外,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系统中最靠近内侧共轭表面的透镜与内侧共轭表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修正元件(平场元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所述修正元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形(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绕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装置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修正元件配置为将具有朝往外侧方向的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设置于靠近内侧共轭表面处。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外侧共轭表面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内侧共轭表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光学透镜系统的出射瞳(Exit Pupil)与内侧共轭表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或是增加投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有助于扩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使其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临界点为透镜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与一垂直于光轴的切面相切的切点。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反曲点的定义为由透镜近光轴处至离轴处的透镜表面的曲线,该曲线的曲率中心由外侧移至内侧(或由内侧移至外侧)的转换点。
上述本发明电子装置及其光学透镜系统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光圈10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1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110-1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110至第五透镜1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1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11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2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12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外侧表面12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IP21,第二透镜外侧表面12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CP21(请参照图21)。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3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1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13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IP31,第三透镜外侧表面13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CP31(请参照图21)。
第四透镜1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4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14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141及内侧表面1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IP41、IP42(请参照图21)。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1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51及内侧表面1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IP51、IP52,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5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151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CP51、CP52(请参照图21)。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光学透镜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光学透镜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如下:f=0.73mm;Fno=1.50;以及HFOV=52.8度。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当以d线(587.6nm)为参考波长量测下,第一透镜110的阿贝数为Vd1,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为Vd2,第三透镜130的阿贝数为Vd3,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为Vd4,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为Vd5,其满足下列条件:Vd1=19.5;Vd2=56.0;Vd3=26.0;Vd4=26.0;Vd5=26.0;以及Vd1+Vd2+Vd3+Vd4+Vd5=153.4。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其满足下列条件:CT3/CT2=2.81;CT3/CT5=0.90;以及CT3/(T12+T23+T34)=0.64。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11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12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光学透镜系统中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大值为CTmax(第一实施例中,CTmax=CT5),光学透镜系统中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小值为CTmin(第一实施例中,CTmin=CT2),其满足下列条件:CTmax/CTmin=3.13。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圈100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11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其满足下列条件:SL/TL=0.62。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其满足下列条件:T45/CT5=0.02。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最靠近外侧的透镜的外侧表面(第一实施例中,即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11)至最靠近内侧的透镜的内侧表面(第一实施例中,即第五透镜内侧表面152)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第五透镜内侧表面152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TD=2.95mm;以及TD/BL=5.64。
配合参照图21,是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参数、反曲点以及临界点的示意图。由图21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170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11至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其可满足下列条件:TL/f=4.73;以及TL/YI=3.47。
配合参照图22B,是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四透镜140参数的示意图。由图22B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四透镜内侧表面142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42,第四透镜内侧表面142的曲率半径为R8,其满足下列条件:|R8|/Y42=0.90。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f/EPD=1.50。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其满足下列条件:f/f1=0.03;f/f2=-0.31;f/f3=0.92;f/f4=-0.69;以及f/f5=0.80。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110的屈折力为P1(即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110的焦距f1的比值f/f1),第二透镜120的屈折力为P2(即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f与第二透镜120的焦距f2的比值f/f2),第三透镜130的屈折力为P3(即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f与第三透镜130的焦距f3的比值f/f3),第四透镜140的屈折力为P4(即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f与第四透镜140的焦距f4的比值f/f4),第五透镜150的屈折力为P5(即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f与第五透镜150的焦距f5的比值f/f5),光学透镜系统中各透镜屈折力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为|P|max(即|P1|、|P2|、|P3|、|P4|以及|P5|中的最大值,第一实施例中,|P|max=|P3|),其满足下列条件:|P|max=0.92。
配合参照图22C,是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五透镜150参数的示意图。由图22C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5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51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位置平行于光轴的位移量为Sag51,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51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1,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其满足下列条件:Sag51/CT5=0.66;以及Sag51/Y51=0.38。
配合参照图22A,其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110参数的示意图。由图21、图22A及图22C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51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11,第五透镜内侧表面152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2,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170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其满足下列条件:Y11/Y52=1.28;以及YI/Y52=0.98。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以及表2。
表1为图1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阿贝数以d线为参考波长量测,且表面0-12依序表示由外侧至内侧的表面。表2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A16则表示各表面第4-16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1及表2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以及第五透镜1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二透镜外侧表面121、第三透镜外侧表面131、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51以及第五透镜内侧表面15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且临界点所位于的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在第二透镜外侧表面12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20;在第三透镜外侧表面13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11;在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5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98;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15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78。
<第二实施例>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3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光圈20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滤光元件26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2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210-2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210至第五透镜2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2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2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21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外侧表面211及内侧表面21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一透镜外侧表面21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21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二透镜2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22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22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外侧表面22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23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23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23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231及内侧表面2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外侧表面23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24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24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241及内侧表面2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24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2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2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251及内侧表面2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外侧表面25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25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滤光元件2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250及内侧共轭表面270间,且不影响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3以及表4。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3及表4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以及第五透镜2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外侧表面211、第一透镜内侧表面212、第三透镜外侧表面231、第四透镜外侧表面241、第五透镜外侧表面251以及第五透镜内侧表面25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在第一透镜外侧表面21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53;在第一透镜内侧表面21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11;在第三透镜外侧表面23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40;在第四透镜外侧表面24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92;在第五透镜外侧表面25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1;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25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6。
<第三实施例>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5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光圈30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滤光元件36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3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310-3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310至第五透镜3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3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3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31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外侧表面311及内侧表面31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一透镜外侧表面3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二透镜3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32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32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外侧表面321及内侧表面3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外侧表面33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3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33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外侧表面33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四透镜3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34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34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341及内侧表面3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34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34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3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3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3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351及内侧表面3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内侧表面3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滤光元件3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350及内侧共轭表面370间,且不影响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5以及表6。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5及表6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以及第五透镜3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外侧表面311、第三透镜外侧表面331、第四透镜外侧表面341、第四透镜内侧表面342以及第五透镜内侧表面35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在第一透镜外侧表面31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41;在第三透镜外侧表面33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96;在第四透镜外侧表面34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0;在第四透镜内侧表面34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82;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35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58。
<第四实施例>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7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光圈40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4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410-4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410至第五透镜4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41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41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内侧表面412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42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42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外侧表面42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43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4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43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4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44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44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441及内侧表面4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44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44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4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4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4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451及内侧表面4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内侧表面4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7以及表8。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7及表8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以及第五透镜4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四透镜外侧表面441、第四透镜内侧表面442以及第五透镜内侧表面45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在第四透镜外侧表面44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77;在第四透镜内侧表面44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91;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45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41。
<第五实施例>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9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光圈50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滤光元件56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5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510-5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510至第五透镜5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5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51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51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外侧表面511及内侧表面51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一透镜外侧表面51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51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二透镜5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52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52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53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53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53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内侧表面532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内侧表面53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54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54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541及内侧表面5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54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5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5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5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551及内侧表面5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外侧表面55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55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滤光元件56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550及内侧共轭表面570间,且不影响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9以及表10。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9及表10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五实施例中,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以及第五透镜5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外侧表面511、第一透镜内侧表面512、第三透镜内侧表面532、第五透镜外侧表面551、第五透镜内侧表面55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541离轴处具有二临界点。在第一透镜外侧表面51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72;在第一透镜内侧表面51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59;在第三透镜内侧表面53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88;在第四透镜外侧表面541的二临界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Yc/Y=0.79、0.92;在第五透镜外侧表面55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70;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55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74。
<第六实施例>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1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6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610-6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610至第五透镜6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6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61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内侧表面612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6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62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62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外侧表面621及内侧表面6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二透镜外侧表面62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63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6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631及内侧表面6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6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64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64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641及内侧表面6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五透镜6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6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6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651及内侧表面6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内侧表面65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1以及表12。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1及表12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六实施例中,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以及第五透镜6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六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二透镜外侧表面621离轴处具有一临界点,第五透镜内侧表面652离轴处具有三临界点。在第二透镜外侧表面62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48;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652的三临界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Yc/Y=0.61、0.71、0.87。
<第七实施例>
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3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光圈700、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第五透镜7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7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710-7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710至第五透镜7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7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外侧表面71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71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内侧表面712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7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72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72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外侧表面721及内侧表面7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二透镜外侧表面72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72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三透镜7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73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7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731及内侧表面7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外侧表面73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四透镜7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74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74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741及内侧表面7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74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7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7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7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751及内侧表面7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外侧表面75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75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3以及表14。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3及表14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七实施例中,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以及第五透镜7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七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二透镜外侧表面721、第二透镜内侧表面722、第四透镜外侧表面741、第五透镜外侧表面751及第五透镜内侧表面75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第三透镜外侧表面731离轴处具有二临界点。在第二透镜外侧表面72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36;在第二透镜内侧表面72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08;在第三透镜外侧表面731的二临界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Yc/Y=0.46、0.98;在第四透镜外侧表面74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96;在第五透镜外侧表面75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9;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75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58。
<第八实施例>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5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810、第二透镜820、光圈80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第五透镜8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8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810-8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810至第五透镜8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8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81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81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8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82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82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外侧表面82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二透镜外侧表面82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三透镜8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83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8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83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8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84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84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内侧表面842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内侧表面842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8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85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8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851及内侧表面8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外侧表面85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5以及表16。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5及表16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八实施例中,第一透镜810、第二透镜82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以及第五透镜8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八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二透镜外侧表面821、第四透镜内侧表面842及第五透镜外侧表面851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在第二透镜外侧表面82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5;在第四透镜内侧表面84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5;在第五透镜外侧表面85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81。
<第九实施例>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7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910、第二透镜920、光圈900、第三透镜930、第四透镜940、第五透镜9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9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910-9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910至第五透镜9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9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91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91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外侧表面911及内侧表面91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9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92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92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9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93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9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931及内侧表面9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9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94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94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941及内侧表面9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94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94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9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外侧表面9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95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951及内侧表面9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外侧表面95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7以及表18。
第九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7及表18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九实施例中,第一透镜910、第二透镜920、第三透镜930、第四透镜940以及第五透镜9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九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四透镜外侧表面941及第四透镜内侧表面94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第五透镜外侧表面951离轴处具有三临界点。在第四透镜外侧表面94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3;在第四透镜内侧表面94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75;在第五透镜外侧表面951的三临界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Yc/Y=0.25、0.72、0.98。
<第十实施例>
图1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9可知,电子装置包含光学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光圈1000、第一透镜1010、第二透镜1020、光阑1001、第三透镜1030、第四透镜1040、第五透镜10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1070。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1010-1050),所述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皆具有间隔距离,且第一透镜1010至第五透镜1050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10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01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101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011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011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二透镜10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02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102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103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03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103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外侧表面1031及内侧表面10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10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041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内侧表面1042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外侧表面1041及内侧表面10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104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104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第五透镜10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外侧表面1051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内侧表面1052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051及内侧表面10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051离轴处及内侧表面1052离轴处皆包含至少一临界点。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9以及表20。
第十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9及表20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十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10、第二透镜1020、第三透镜1030、第四透镜1040以及第五透镜1050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包含的反曲点数量列表如下。
第十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中,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011、第四透镜内侧表面1042、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051及第五透镜内侧表面1052离轴处分别具有一临界点,第四透镜外侧表面1041离轴处具有二临界点。在第一透镜外侧表面101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16;在第四透镜外侧表面1041的二临界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Yc/Y=0.86、0.92;在第四透镜内侧表面104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99;在第五透镜外侧表面1051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74;在第五透镜内侧表面1052的临界点满足下列条件:Yc/Y=0.66。
<第十一实施例>
图2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10的感测模块1100的示意图,图23B绘示依照第十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一侧的外观示意图,图23C绘示依照第十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另一侧的外观示意图。由图23A、图23B及图23C可知,第十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为一平板电脑,电子装置10包含感测模块1100、取像装置11以及显示装置12。
感测模块1100包含投射装置1110、接收装置1120以及处理器1130,投射装置1110与接收装置1120皆与处理器1130连接。投射装置1110包含投射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及至少一光源1111,其中投射透镜系统为前述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即投射装置1110的放大侧至缩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光圈40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470,光源1111可由激光阵列所组成,并可为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光源,其设置于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470。接收装置1120包含成像透镜系统(未另标号)及电子感光元件1121,其中成像透镜系统为前述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其中光学透镜系统由外侧至内侧(即接收装置1120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光圈20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滤光元件260以及内侧共轭表面270,电子感光元件1121设置于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260。
投射装置1110的光源1111的光线通过其中的光学透镜系统后形成结构性光线,并投射至感测物11a。接收装置1120将由感测物11a反射的光线接收,并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1121上,而其所接收的信息经处理器1130分析运算后可得知感测物11a各部分的相对距离,进而可得知感测物11a立体表面形状变化。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投射装置1110与接收装置1120(包含光学透镜系统、光源1111及电子感光元件1121等)皆可应用于红外线波段(750nm~1500nm),以减少可见光的干扰,提升感测的准确率。
取像装置11包含取像镜组(未另标号)及电子感光元件(未另标号),取像镜组为前述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透镜系统的内侧共轭表面570,其中取像装置11(包含光学透镜系统及电子感光元件等)可应用于可见光(350nm~750nm)。取像装置11可应用于摄影,并能与感测模块1100相互搭配,接收装置1120及取像装置11所获取的信息经处理后皆可显示于显示装置12上。
感测物11a可包含周遭环境,感测模块1100可搭配取像装置11及显示装置12以应用于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等功能,让使用者可与周遭环境互动,但不以此为限。
另外,第十一实施例中,以投射装置1110包含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接收装置1120包含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及取像装置11包含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透镜系统为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投射装置1110中的投射透镜系统、接收装置1120中的成像透镜系统及取像装置11中的取像镜组可为其他依据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系统,或者,投射装置1110中的投射透镜系统、接收装置1120中的成像透镜系统及取像装置11中的取像镜组可仅至少一者为依据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系统,而其他可依实际需求而与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系统不同。
<第十二实施例>
图24A绘示依照第十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20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24B绘示依照第十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的感测模块1200的示意图。第十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20包含感测模块1200、取像装置21及显示装置22。
感测模块1200包含投射装置1210、接收装置1220及处理器1230,投射装置1210与接收装置1220皆与处理器1230连接。第十二实施例中,投射装置1210包含光学透镜系统1211及光源1212,接收装置1220包含光学透镜系统1221及电子感光元件1222,其中取像装置21、投射装置1210、接收装置1220及处理器1230的连接关系与功能皆可与第十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1、投射装置1110、接收装置1120及处理器1130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感测模块1200可应用于脸部辨识等功能,由图24B可知,光源1212由激光阵列1212a所组成,其光线经投射装置1210的光学透镜系统1211后形成结构性光线,并投射至一感测物12a,其中感测物12a并未显示投影的阵列影像,感测物12b则显示投影的阵列影像。接收装置1220的光学透镜系统1221可接收由感测物12b反射的光线,并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1222上(即撷取影像1222a),所接收信息经处理器1230分析运算后可得知感测物12b各部位的相对距离,进而可得到感测物12b表面的立体形状变化。借此,以加强电子装置20使用上的安全性,但不以此为限。取像装置21可用于摄影,并能与感测模块1200相互搭配,其中接收装置1220及取像装置21所获取的信息经处理后皆可显示于显示装置22上。
<第十三实施例>
图25绘示依照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30的示意图。第十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包含感测模块(未另标号)、取像装置31以及显示装置32。
感测模块包含投射装置1310、接收装置1320以及处理器1330,投射装置1310与接收装置1320皆与处理器1330连接。第十三实施例中,取像装置31、投射装置1310、接收装置1320以及处理器1330的连接关系与功能皆可与第十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1、投射装置1110、接收装置1120及处理器1130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第十三实施例中,感测模块可用于捕捉感测物33的动态变化,以实行人机互动,但不以此为限。取像装置31可用于摄影,并能与感测模块相互搭配,其中接收装置1320及取像装置31所获取的信息经处理后皆可显示于显示装置32上。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该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该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以及一第五透镜;
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8;
其中,该光学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五片,最靠近外侧的一该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一该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该光学透镜系统的一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EPD,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其满足下列条件:
1.0<f/EPD<2.0;
0.80mm<TD<7.0mm;
1.55<TL/f;
0<CT3/(T12+T23+T34)<10;以及
0.80<TL/YI<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
45.0度<HFO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以d线为参考波长量测下,该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d1,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d2,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d3,该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d4,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d5,其满足下列条件:
50.0<Vd1+Vd2+Vd3+Vd4+Vd5<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最靠近外侧的该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该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五透镜内侧表面至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
0<T45/CT5<1.50;以及
2.50<TD/BL<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其满足下列条件:
1.0<TL/YI<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该第四透镜内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该第四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42,其满足下列条件:
0.10<CT3/CT5<6.0;以及
|R8|/Y42<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其满足下列条件:
-1.5<f/f1<1.5;
-2.0<f/f2<2.0;
-1.8<f/f3<1.8;
-2.0<f/f4<2.5;以及
-2.5<f/f5<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外侧表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该第五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位置平行于光轴的位移量为Sag51,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其满足下列条件:
-0.50<Sag51/CT5<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该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2,其满足下列条件:
0.60<YI/Y52<1.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该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且该临界点所位于的该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其满足下列条件:
0.10<Yc/Y<0.9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应用于波长范围为750nm至1500nm内的一红外线波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接收装置,其包含该光学透镜系统以及至少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投射装置,其包含该光学透镜系统以及至少一光源,其中该光源设置于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含:
一感测模块,其包含:该投射装置;以及一接收装置,其包含一成像透镜系统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成像透镜系统的一内侧共轭表面;
其中该投射装置的该光源投射至一感测物,经反射后由该接收装置接收,并将成像于该电子感光元件上。
1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该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该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以及一第五透镜;
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8;
其中,该光学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五片,该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EPD,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该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该临界点所位于的该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最靠近外侧的一该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一该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
1.0<f/EPD<2.0;
0.10<Yc/Y<0.90;
0.80mm<TD<7.0mm;
45.0度<HFOV;以及
0.10<CT3/CT2<1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中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
50.0度<HFOV<80.0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大值为CTmax,该光学透镜系统各透镜于光轴上厚度中的最小值为CTmin,其满足下列条件:
2.00<CTmax/CTmin<10.0。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中各透镜屈折力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为|P|max,其满足下列条件:
|P|max<1.70。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外侧表面在光轴上的交点至该第五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位置平行于光轴的位移量为Sag51,该第五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1,其满足下列条件:
-0.20<Sag51/Y51<0.80。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的一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该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2,其满足下列条件:
0.60<YI/Y52<1.10。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内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该临界点,该第一透镜外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11,该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2,其满足下列条件:
0.10<Y11/Y52<1.6。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镜系统还包含一光圈,其设置于该第三透镜的外侧,该五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隔,该光圈至该光学透镜系统的一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该第一透镜外侧表面至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其满足下列条件:
0.40<SL/TL<1.1。
2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感测模块,该感测模块包含:
一投射装置,其包含一光学透镜系统以及至少一光源,其中该光源设置于该光学透镜系统的一内侧共轭表面;以及
一接收装置,其包含一光学透镜系统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光学透镜系统的一内侧共轭表面;
其中,该投射装置的该光源投射至一感测物,经反射后由该接收装置接收,并将成像于该电子感光元件上;
其中,该投射装置的该光学透镜系统以及该接收装置的该光学透镜系统中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包含五片透镜,该五片透镜由外侧至内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以及一第五透镜,至少四片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8;
其中,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中的透镜总数为五片,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临界点,且该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该临界点所位于的该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该投射装置的该光学透镜系统以及该接收装置的该光学透镜系统中,最靠近外侧的一该透镜的外侧表面至最靠近内侧的一该透镜的内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光学透镜系统的焦距为f,该光学透镜系统的入射瞳直径为EPD,该光学透镜系统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满足下列条件:
0.10<Yc/Y<0.90;
0.80mm<TD<7.0mm;
f/EPD<3.0;以及
30.0度<HFOV。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的外侧表面及内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包含至少一反曲点,该光学透镜系统的该内侧共轭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I,该第五透镜内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52,其满足下列条件:
0.60<YI/Y52<1.10。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系统应用于波长范围为750nm至1500nm内的一红外线波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07119 | 2018-03-02 | ||
TW107107119A TWI652520B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21398A CN110221398A (zh) | 2019-09-10 |
CN110221398B true CN110221398B (zh) | 2021-11-09 |
Family
ID=6659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65809.5A Active CN110221398B (zh) | 2018-03-02 | 2018-03-28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194126B2 (zh) |
CN (1) | CN110221398B (zh) |
TW (1) | TWI6525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2520B (zh) * | 2018-03-02 | 2019-03-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US11448858B2 (en) * | 2018-08-08 | 2022-09-20 |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 Ultracompact wide field of view lens assembly |
CN117331194A (zh) * | 2019-03-08 | 2024-01-02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1970457A (zh) * | 2019-05-20 | 2020-11-20 |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控制拍摄图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以及光源设备 |
US12066600B2 (en) * | 2019-08-01 | 2024-08-20 | Apple Inc. | Lens system including five lenses of -+-+- refractive powers |
CN110412750B (zh) * | 2019-09-05 | 2024-07-0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CN110727084A (zh) | 2019-10-30 | 2020-01-24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0989139B (zh) * | 2019-12-24 | 2021-11-23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KR102345282B1 (ko) * | 2019-12-31 | 2021-12-31 | 주식회사 세코닉스 | 고해상도 렌즈 시스템 |
KR102450600B1 (ko) * | 2020-01-20 | 2022-10-0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TWI710794B (zh) * | 2020-03-30 | 2020-11-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1458841B (zh) * | 2020-04-29 | 2022-03-18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镜头 |
CN111367052B (zh) * | 2020-05-20 | 2022-09-02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镜头 |
US20210389562A1 (en) * | 2020-06-14 | 2021-12-16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Five-piece infrared single focus lens system |
CN111624740A (zh) * | 2020-07-03 | 2020-09-0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CN111929825B (zh) * | 2020-09-03 | 2022-07-12 |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KR102537511B1 (ko) * | 2020-11-13 | 2023-05-2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CN112505898B (zh) * | 2020-12-21 | 2024-08-23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TWI762147B (zh) * | 2021-01-08 | 2022-04-2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投影鏡頭(十三) |
US11867920B2 (en) | 2021-01-08 | 2024-01-09 |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 Beam splitting and combin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TWI768683B (zh) * | 2021-01-27 | 2022-06-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769719B (zh) | 2021-02-26 | 2022-07-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3514937B (zh) * | 2021-05-27 | 2023-11-07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759520A (zh) * | 2021-09-24 | 2021-12-07 |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4779432B (zh) * | 2022-03-10 | 2023-09-08 | 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广角度光学镜头 |
CN115268028A (zh) * | 2022-08-30 | 2022-11-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平场远心扫描镜头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37964A (zh) * | 2012-11-20 | 2014-06-04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拾取系统镜头组 |
CN105607219A (zh) * | 2014-11-19 | 2016-05-25 |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CN106405796A (zh) * | 2016-11-15 | 2017-02-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及摄像装置 |
CN107340588A (zh) * | 2014-08-01 | 2017-11-10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82385B2 (ja) | 1991-12-24 | 2000-08-28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レンズ系 |
EP1645900A4 (en) | 2003-11-17 | 2007-05-30 | Olympus Corp | OPTICAL SYSTEM WITH VARIABLE PERFORMAN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REWITH |
JP4022246B1 (ja) | 2007-05-09 | 2007-12-12 | マイルストーン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CN101688967B (zh) | 2007-07-04 | 2012-09-19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便携终端 |
WO2011070897A1 (ja) | 2009-12-07 | 2011-06-16 |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対物レンズおよび内視鏡装置 |
JP5636713B2 (ja) | 2010-03-24 | 2014-12-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
US8717689B2 (en) | 2011-01-31 | 2014-05-06 | Asia Optical Co., Inc. | Miniature image pickup lens |
TWI424187B (zh) | 2011-07-06 | 2014-01-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拾像光學系統 |
JP2013025202A (ja) | 2011-07-22 | 2013-02-04 |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
TWI461728B (zh) | 2011-09-02 | 2014-11-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鏡組 |
TWI474069B (zh) | 2012-06-05 | 2015-02-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取像光學系統鏡組 |
JP6021617B2 (ja) | 2012-12-05 | 2016-11-09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JP6048882B2 (ja) | 2013-02-28 | 2016-12-21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TWI457593B (zh) | 2013-08-19 | 2014-10-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拾像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
JP6195808B2 (ja) | 2014-07-02 | 2017-09-1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および内視鏡 |
TWI542918B (zh) | 2014-11-19 | 2016-07-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三) |
TWI553371B (zh) | 2014-11-19 | 2016-10-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四) |
TWI554801B (zh) * | 2015-02-06 | 2016-10-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TWI545365B (zh) | 2015-02-17 | 2016-08-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569035B (zh) * | 2015-05-27 | 2017-02-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TWI599792B (zh) * | 2015-06-05 | 2017-09-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TWI589923B (zh) | 2015-11-06 | 2017-07-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US10338355B2 (en) | 2016-02-05 | 2019-07-02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Lens assembly |
TWI598628B (zh) * | 2016-02-16 | 2017-09-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三) |
JP2017207658A (ja) | 2016-05-19 | 2017-11-24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カプセル内視鏡 |
CN106131474A (zh) * | 2016-07-20 | 2016-11-16 | 湖北誉恒科技有限公司 | 数字视频录像机 |
TWI606282B (zh) | 2016-11-24 | 2017-11-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攝影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KR20180067216A (ko) | 2016-12-12 | 2018-06-2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CN106802470B (zh) | 2016-12-14 | 2019-07-05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07065128A (zh) | 2017-01-20 | 2017-08-1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206563841U (zh) | 2017-02-28 | 2017-10-17 | 信华精机有限公司 | 一种小畸变光学镜头 |
CN107422454B (zh) | 2017-07-19 | 2019-09-13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TWI721211B (zh) | 2017-09-08 | 2021-03-11 |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鏡頭及包含其之投影裝置 |
TWI622822B (zh) * | 2017-09-13 | 2018-05-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08107549B (zh) | 2017-11-03 | 2022-12-1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透镜组 |
CN108363169B (zh) | 2018-02-05 | 2020-05-29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08363170B (zh) | 2018-02-05 | 2020-03-20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TWI652520B (zh) * | 2018-03-02 | 2019-03-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TWI697690B (zh) * | 2018-03-09 | 2020-07-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
2018
- 2018-03-02 TW TW107107119A patent/TWI652520B/zh active
- 2018-03-28 CN CN201810265809.5A patent/CN110221398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16 US US16/161,283 patent/US11194126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0-27 US US17/511,868 patent/US1176217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37964A (zh) * | 2012-11-20 | 2014-06-04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拾取系统镜头组 |
CN107340588A (zh) * | 2014-08-01 | 2017-11-10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5607219A (zh) * | 2014-11-19 | 2016-05-25 |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CN106405796A (zh) * | 2016-11-15 | 2017-02-1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及摄像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194126B2 (en) | 2021-12-07 |
CN110221398A (zh) | 2019-09-10 |
US20220050276A1 (en) | 2022-02-17 |
US20190271832A1 (en) | 2019-09-05 |
US11762173B2 (en) | 2023-09-19 |
TW201939087A (zh) | 2019-10-01 |
TWI652520B (zh) | 2019-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21398B (zh) | 电子装置 | |
CN114460720B (zh) | 电子装置 | |
CN109283657B (zh) |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3703136B (zh) | 摄影透镜组 | |
CN111413782B (zh) | 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9669258B (zh) | 成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960013B (zh) | 取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0320640B (zh) | 取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8957687B (zh) | 摄影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7462974B (zh) | 光学成像镜组以及取像装置 | |
TWI615627B (zh) | 光學攝影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11221101B (zh) | 镜片系统、投射装置、感测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08227114B (zh) | 光学摄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0888221B (zh) | 电子装置 | |
TW201839441A (zh)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600940B (zh) | 光學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657259B (zh) | 透鏡系統、投射裝置、感測模組及電子裝置 | |
CN110068912B (zh) | 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