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7127A -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7127A
CN110207127A CN201810836903.1A CN201810836903A CN110207127A CN 110207127 A CN110207127 A CN 110207127A CN 201810836903 A CN201810836903 A CN 201810836903A CN 110207127 A CN110207127 A CN 110207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ver plate
fire cover
slot
spe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69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嘉龙
罗峰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69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7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7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7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84Flame spreading or otherwise sha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9/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secondary ai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of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分火器,其包括一体成型且大小各不相同的三个独立腔体,所述三个独立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两侧的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所述三个独立腔体中均设置有进气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异形燃烧器。本发明的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通过设置三个独立腔体,并且每个腔体中均设置有独立的进气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手动调节每一环是否出火,一共能够排列组合出七种燃烧状态,满足小火、大火、偏置火等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一般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以灶具为核心的厨电在使用效果上追求着更大的突破;尤其是灶具,已经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放置方式。但市面上所有的灶具,在燃烧器面板以上部分都离不开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形式,火形也是以圆形为基础进行细微的调整,火力调整方式非常单一,达不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其能够提供更多种火力调整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形分火器,其包括一体成型且大小各不相同的三个独立腔体,所述三个独立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两侧的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所述三个独立腔体中均设置有进气孔。
本发明第一个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面。
所述第三腔体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面。
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分别向第二腔体内及第三腔体内延伸设置有弧形的第一半环支撑台及第二半环支撑台,用于减少气流的流通阻碍。
所述第一腔体的上部设置有台阶配合面。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形燃烧器,其包括上述的分火器及配合盖设在所述分火器上的火盖板,所述火盖板包括第一火盖板、第二火盖板及第三火盖板,分别配合盖设在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上。
本发明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第一火盖板与第二火盖板之间及第一火盖板与第三火盖板之间均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一火盖板与第二火盖板之间开设有第一凹位槽,所述第一火盖板与第三火盖板之间开设有第二凹位槽,所述第一凹位槽及第二凹位槽用于使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凹位槽与第二凹位槽连接的一端向外侧开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凹位槽与第二凹位槽连接的另一端向外侧开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一凹位槽与第一连通槽组成一个二次空气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凹位槽与第二连通槽组成另一个二次空气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连通槽靠近第三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燃气出气量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二连通槽靠近第三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燃气出气量的第二台阶。
所述第一腔体的外侧壁靠近第一连通槽处设置有点火针凸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通过设置三个独立腔体,并且每个腔体中均设置有独立的进气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手动调节每一环是否出火,一共能够排列组合出七种燃烧状态,满足小火、大火、偏置火等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异形分火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异形分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异形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一种异形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一种异形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火器,11.第一腔体,111.台阶配合面,12.第二腔体,121.第一圆弧面,122.第一倒角面,123.第一半环支撑台,13.第三腔体,131.第二圆弧面,132.第二倒角面,133.第二半环支撑台,2.进气孔,3.第一火盖板,4.第二火盖板,5.第三火盖板,6.第一凹位槽,7.第二凹位槽,8.第一连通槽,81.第一台阶,9.第二连通槽,91.第二台阶,10.点火针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形分火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体成型且大小各不相同的三个独立腔体,所述三个独立腔体包括第一腔体11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11两侧的第二腔体12与第三腔体13,所述三个独立腔体中均设置有进气孔2。每个腔体中都设置有独立的进气孔,由独立喷嘴供气,互不干涉,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手动调节每一环是否出火,一共能够排列组合出七种燃烧状态,满足小火、大火、偏置火等需求。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腔体1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腔体12的内侧为与第一腔体11一侧重合的圆弧面,所述第二腔体12的外侧为半径大于第一腔体11半径的第一圆弧面121。所述第三腔体13的内侧为与第一腔体11另一侧重合的圆弧面,所述第三腔体13的外侧为半径大于第一圆弧面半径的第二圆弧面131。该分火器整体上呈现内“圆形”外“月形”的形状,为异形分火器,根据负荷分配,三个腔体大小各不一致。
所述第二腔体12的第一圆弧面121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面122。所述第三腔体13的第二圆弧面131上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面132。
所述第一腔体11的外壁分别向第二腔体12内及第三腔体13内延伸设置有弧形的第一半环支撑台123及第二半环支撑台133,用于减少气流的流通阻碍。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上部设置有台阶配合面111。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异形燃烧器,其包括上述的分火器1及配合盖设在所述分火器1上的火盖板,所述火盖板包括第一火盖板3、第二火盖板4及第三火盖板5,分别配合盖设在所述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及第三腔体13上。
所述第二火盖板4及第三火盖板5的边缘钧设置有倒角,分别与第一倒角面122及第二倒角面132配合形成间隙,从而形成环状间隙火。第一半环支撑台123及第二半环支撑台133用以支撑第二火盖板4及第三火盖板5以形成一定宽度的火焰,两个支撑台为半环形式,保证支撑稳固的同时减少气流的流通阻碍。靠近第一腔体11的上部设置有台阶配合面111与第一火盖板3配合以保证气密性。
所述第一火盖板3与第二火盖板4之间及第一火盖板3与第三火盖板5之间均存在高度差,这样的高度差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层次感,有四周火焰聚拢中心火焰的烘托效果。火盖板顶面采用平面高光表面效果,缝隙式出火,火盖板能反射火焰颜色,使其有整体燃烧的视觉冲击。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火盖板3与第二火盖板4之间开设有第一凹位槽6,所述第一火盖板3与第三火盖板5之间开设有第二凹位槽7,所述第一凹位槽6及第二凹位槽7用于使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1,使第一腔体11的燃烧更为充分。
所述第一凹位槽6与第二凹位槽7连接的一端向外侧开设有第一连通槽8,所述第一凹位槽6与第二凹位槽7连接的另一端向外侧开设有第二连通槽9;所述第一凹位槽6与第一连通槽8组成一个二次空气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凹位槽7与第二连通槽9组成另一个二次空气进气通道。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通槽8靠近第三腔体1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燃气出气量的第一台阶81;所述第二连通槽9靠近第三腔体1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燃气出气量的第二台阶91。两个连通槽的长度很短,火焰很容易进行传递;而且火焰传递与原来靠点火感应针搭桥的方式不同,本发明的火焰传递方式对于压力更低的状态以及最小火状态均能可靠传递,受燃烧状态影响小;同时,在两个连通槽的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台阶(第一台阶81及第二台阶91),该小台阶可以提高燃气的出气量,又进一步保证了火焰的传递成功率。
所述第一腔体11的外侧壁靠近第一连通槽8处设置有点火针凸台10。第一火盖板3可以对点火针进行遮挡保护,以防其碰撞破裂,防止液体对针体的腐蚀,点火及感应更为可靠。
本发明的燃烧器整体高度不高,灶具更为扁平化,火盖板不需要开槽和开孔,减少了零件的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形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体成型且大小各不相同的三个独立腔体,所述三个独立腔体包括第一腔体(11)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11)两侧的第二腔体(12)与第三腔体(13),所述三个独立腔体中均设置有进气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2)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面(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异形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13)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面(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外壁分别向第二腔体(12)内及第三腔体(13)内延伸设置有弧形的第一半环支撑台(123)及第二半环支撑台(133),用于减少气流的流通阻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上部设置有台阶配合面(111)。
6.一种异形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火器(1)及配合盖设在所述分火器(1)上的火盖板,所述火盖板包括第一火盖板(3)、第二火盖板(4)及第三火盖板(5),分别配合盖设在所述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及第三腔体(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异形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盖板(3)与第二火盖板(4)之间及第一火盖板(3)与第三火盖板(5)之间均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一火盖板(3)与第二火盖板(4)之间开设有第一凹位槽(6),所述第一火盖板(3)与第三火盖板(5)之间开设有第二凹位槽(7),所述第一凹位槽(6)及第二凹位槽(7)用于使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异形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位槽(6)与第二凹位槽(7)连接的一端向外侧开设有第一连通槽(8),所述第一凹位槽(6)与第二凹位槽(7)连接的另一端向外侧开设有第二连通槽(9);所述第一凹位槽(6)与第一连通槽(8)组成一个二次空气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凹位槽(7)与第二连通槽(9)组成另一个二次空气进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异形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8)靠近第三腔体(1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燃气出气量的第一台阶(81);所述第二连通槽(9)靠近第三腔体(1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燃气出气量的第二台阶(9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异形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外侧壁靠近第一连通槽(8)处设置有点火针凸台(10)。
CN201810836903.1A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Pending CN110207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903.1A CN110207127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903.1A CN110207127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7127A true CN110207127A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6903.1A Pending CN110207127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712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2516U (zh) * 2010-05-18 2010-12-15 宁波吉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烤炉燃烧器
CN203642173U (zh) * 2013-12-21 2014-06-11 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独调控三环火的灶具燃烧器
CN103900086A (zh) * 2014-03-26 2014-07-02 宁波安佳卫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传火槽高效燃烧器
CN104930516A (zh) * 2015-06-24 2015-09-2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火盖
WO2016145744A1 (zh) * 2015-03-13 2016-09-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
CN106949466A (zh) * 2017-03-15 2017-07-1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6958923U (zh) * 2017-06-01 2018-02-0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通道分火器及应用该分火器的燃烧器
CN208886786U (zh) * 2018-07-26 2019-05-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2516U (zh) * 2010-05-18 2010-12-15 宁波吉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烤炉燃烧器
CN203642173U (zh) * 2013-12-21 2014-06-11 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独调控三环火的灶具燃烧器
CN103900086A (zh) * 2014-03-26 2014-07-02 宁波安佳卫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传火槽高效燃烧器
WO2016145744A1 (zh) * 2015-03-13 2016-09-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
CN104930516A (zh) * 2015-06-24 2015-09-2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6949466A (zh) * 2017-03-15 2017-07-1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6958923U (zh) * 2017-06-01 2018-02-0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通道分火器及应用该分火器的燃烧器
CN208886786U (zh) * 2018-07-26 2019-05-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1942B2 (en) Cooker
US8381714B2 (en) Burner for cooking appliances
CN202581473U (zh) 一种燃气灶节能支架
CN110006041B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N104534470A (zh) 一种燃烧器
CN208886786U (zh)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CN110088529A (zh) 燃气燃烧器以及包括燃气燃烧器的灶具
CN201636917U (zh) 燃气节能灶芯
CN110207127A (zh) 一种异形分火器及燃烧器
CN201184594Y (zh) 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CN205783129U (zh) 一种新型节能灶
CN206656385U (zh) 一种喷射式热辐射商用炒炉
CN107655005B (zh) 小火盖组合结构及灶具
CN207990625U (zh) 带弧形空气导流片的燃烧头
CN207945677U (zh) 一种燃烧器炉头
US20200187713A1 (en) Gas oven with steak oven
CN205425030U (zh) 一种新型嵌入式燃气灶
KR100763571B1 (ko) 적열식 휴대용 가스렌지
CN220750119U (zh) 一种上进风型灶具燃烧器及集成灶
CN204421002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5119064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16776774U (zh) 一种野炊野营炉
CN109990316B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955052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16047670U (zh) 分气盘、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