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682B - 牙科用种植体 - Google Patents

牙科用种植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682B
CN110198682B CN201880006877.8A CN201880006877A CN110198682B CN 110198682 B CN110198682 B CN 110198682B CN 201880006877 A CN201880006877 A CN 201880006877A CN 110198682 B CN110198682 B CN 110198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base
fixture
abutmen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68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8682A (zh
Inventor
金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fle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fl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fl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fle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8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8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6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86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with shock absorb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61C8/005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 A61C8/0062Catch or snap type conn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03Not used, see subgroups
    • A61C8/0004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 A61C8/0006Periodontal tissue or bone regeneration
    • A61C8/0007Stimulation of growth around implant by electrical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61C8/005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 A61C8/0056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diverging in the apical direction of the implant or abu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61C8/005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 A61C8/0057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with elastic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的基台的弹性柱包括:弹性连结柱,其执行借助于向中心轴方向的弹性弯曲和复原力而使基台连结于固定体的功能;非连结弹性支撑柱,其不参与基台与固定体的直接连结;在基台的所述弹性连结柱外周面,形成有由与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互补性结合的连结凸起构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在所述基台借助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与第一对应连结部的互补性结合而结合于固定体内的状态下,在既定以下的旋转力下,执行防止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的功能,在既定以上的旋转力下,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向内径方向弹性弯曲,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从第一连结部的连结槽脱离,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被分离。

Description

牙科用种植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植入结合于牙槽骨的人造牙根而使牙齿补缀物固定的牙科用种植体,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经改善的牙科用种植体,改善牙科用种植体的固定体(fixture)与基台(abutment)的结合结构,使得在使基台从固定体分离时可以容易地分离,在受到垂直咬合力时可以更高效地缓冲。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种植体(Implant)是指丧失的自然牙齿的替代物本身,或是将固定体植入颚骨并经过既定期间而与颚骨融合后,在其上固定紧固件和人造牙等补缀物,从而恢复牙齿本来功能的牙科手术。
就普通补缀物或假牙而言,随着时间的经过,周围牙齿和骨骼受损,但种植体不损伤周边牙组织,功能或形状与自然牙齿相同且不发生龋齿,因而具有可以长时间使用的优点。
另外,种植体不仅用于单一缺损齿修复,而且对于部分无齿及完全无齿患者而言,增进义齿功能,改善牙齿补缀修复的美观。进而,不仅分散施加于周围的支撑骨组织的过度应力,而且有助于稳定齿列。
这种种植体的结构是包括植入于颚骨的固定体,基台的连结部结合于所述固定体的上部轴向孔,在所述基台上部固定有补缀物。
就以往的种植体结构而言,固定体与基台具有螺纹式的结合结构,或是固定体的连结槽与基台的连结凸起互补地凹凸结合的弹性结合结构。
以往的螺纹式结合结构,在手术者通过咀嚼摄取食物的行为等而在口腔内反复施加持续荷重时,造成螺丝细微振动,振动幅逐渐增加,因而发生自身旋转,螺丝结合状态松动,这使固定体与基台之间发生间隙,导致基台,即人造牙晃动,患者无法顺利咀嚼食物,并存在诱发人造牙周边不希望的咬合压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当将基台连结于固定体时,会发生在无法找到准确连结位置的状态下实现螺丝连结的问题,因此,有时存在发生人造牙与牙槽骨受损伤的问题。
另外,具有与所述以往技术相同结构的种植体单元,在狭窄的口腔内空间连结螺丝方面,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当手术部位位于臼齿侧或是无法张大嘴的患者时,存在手术更加困难的问题。
作为旨在消除这种以往问题的先行技术,提出了韩国授权专利第10-0668368号的牙科用种植体。
这种以往技术由如下牙科用种植体构成,包括:固定体,其在上部形成轴向孔,植入于颚骨;基台,其在下部形成插入于所述轴向孔的形状记忆合金的连结柱,通过所述连结柱,使所述固定体与基台利用弹性结合而连接,使得能够咀嚼食物。
这种以往的固定体与基台间的弹性结合结构有效改善了螺纹式结合结构的问题,具有较大的技术进步,同时,在实际使用上,如果使基台插入于固定体,则连结柱的连结凸起自动地弹性结合于固定体的连结槽,因而使用上非常便利。
但是,这种以往的固定体与基台间的弹性结合结构,在进行要将基台从固定体分离的手术情况下,多少存在不便,当施加垂直咬合力时,存在无法有效执行缓冲功能的问题。
即,如果要使基台从固定体分离,则应实施向上部方向强制提拉而分离的操作,以便将基台相对于固定体向上部侧强制提拉,使在连结柱上形成的连结凸起或连结槽从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对应形成的连结槽或连结凸起脱离。
但是,如上所述,将基台相对于固定体向上部侧强制提拉,这通过固定体而对患者的牙槽骨也施加较大力,结果,存在因对患者牙槽骨施加过度的力而发生损伤的危险较大的问题,另外,由在基台与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连结凸起和连结槽构成的对应连结部及连结部,因反复拆装而磨损,发生结合力减小的问题。而且,当固定体的上端面深深植入牙床时,必须利用诸如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09417号记载的取出器械,才能不对固定体或基台及牙槽骨造成损伤地从固定体分离基台,如果固定体从牙槽骨上端深深植入,则存在无法应用这种器械的问题。
另外,在这种以往技术中,在将基台相对于固定体向上部侧强制提拉的过程中,手术者需要较大的力,这种手术也存在对种植体手术者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感的问题。
另外,在这种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这种结构虽然也会有对侧向压力的缓冲功能,但却几乎无法期待对垂直咬合的缓冲功能。因此,要求能够有效缓冲垂直咬合压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消除如上所述的以往问题,提供一种经改善的牙科用种植体,在使基台从固定体分离的过程中,使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使得以较小的力便将在基台的下部连结轴部形成的对应连结部从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对应形成的连结部相互分离,即使施加较大的力进行旋转,出现再次旋转既定角度而固定体与基台再次连结的情形的可能性低,即使反复拆装,用于防止竖直方向脱离的连结力也不减小,以很小的力将基台从固定体向上部侧提拉便可以容易地分离。
而且,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改善的牙科用种植体,如果使基台旋转而从固定体分离,则基台被向上部侧自动推起,从而手术者可以容易地直观感受到基台与固定体的分离状态,因而使得可以不困难地、无心理负担感地轻松进行种植体手术。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在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下部外侧面形成倾斜面,同时,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也形成与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对应的对应倾斜面,从而当咬合力施加于基台时,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可以沿着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滑动并发挥缓冲作用。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改善的牙科用种植体,在结合于固定体的基台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一部分,形成直线形或螺旋形的切开部,针对包括基台施加于种植体的咀嚼压力在内的巨大外力具有缓冲功能,使得施加于基台的应力分散于全体,能够有效防止在基台的一部分发生应力集中并进行分散,且使得能够极大提高植牙的咀嚼感觉和耐久性。
而且,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改善的牙科用种植体,即使不对基台的连结轴部赋予另外的防止旋转形状,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也针对既定以下的旋转力而防止旋转,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即使固定体从牙槽骨上端深深植入,也容易实现固定体与基台的拆装。
而且,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缓冲垂直咬合力的经改善的牙科用种植体。
下面为了说明的便利,将针对既定以下的旋转力而防止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的功能,简略地定义为“防止旋转功能”,而且,将防止基台从固定体沿竖直方向脱离的功能,简略地定义为“防止竖直脱离功能”。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用种植体,所述牙科用种植体包括固定体(fixture)和基台,所述固定体植入牙槽骨而形成人造牙根,所述基台上端部与补缀物(牙冠或义齿)结合,下端部由弹性结合于固定体轴向孔的弹性柱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的弹性柱包括:弹性连结柱,其执行借助于向中心轴方向的弹性弯曲和复原力而使基台连结于固定体的功能;非连结弹性支撑柱,其不参与基台与固定体的直接连结;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既定位置,具备由向外侧方向凹陷的诸如连结槽的凹凸部构成的第一连结部,在所述基台的所述弹性连结柱外周面,形成有由与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互补性结合的连结凸起构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沿着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圆周方向至少形成1个,且未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形成环形态,其结果,当将基台推入固定体连结时,基台只在既定角度连结于固定体,当使基台沿圆周方向以既定以上的旋转力旋转时,基台的第一对应连结部能够从第一连结部脱离;在所述基台借助于所述第一连结部150与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的互补性结合而结合于固定体内的状态下,在既定以下的旋转力下,执行防止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的功能,在既定以上的旋转力下,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向内径方向弹性弯曲,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从第一连结部的连结槽脱离,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被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用种植体,所述牙科用种植体包括固定体(fixture)和基台,所述固定体植入牙槽骨而形成人造牙根,所述基台上端部与补缀物(牙冠或义齿)结合,下端部由弹性结合于固定体的轴向孔的弹性柱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的弹性柱包括:弹性连结柱,其执行借助于向中心轴方向的弹性弯曲和复原力而使基台连结于固定体的功能;非连结弹性支撑柱,其不参与基台与固定体的直接连结;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既定位置,具备由向外侧方向凹陷的诸如连结槽的凹凸部构成的第一连结部,在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外周面,形成有由与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互补性结合的连结凸起构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沿着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圆周方向至少形成1个,且未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形成环形态,其结果,当将基台推入固定体连结时,基台只在既定角度连结于固定体,当使基台沿圆周方向以既定以上的旋转力旋转时,使得基台的第一对应连结部能够从第一连结部脱离;在所述基台的下部连结轴部一侧形成的弹性连结柱外周面,还具备由挂接凸起构成的第二对应连结部,所述挂接凸起向外径方向凸出地形成,执行防止基台从固定体沿竖直方向脱离的功能,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还具备由挂接棱构成的第二连结部,所述挂接棱向外侧方向形成,以便对应结合于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如果所述第一连结部与第一对应连结部相互结合,则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同时地相互结合,加强基台与固定体之间的轴向结合力,如果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从第一连结部脱离,则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向内径方向弹性弯曲,借助于此,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从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二连结部自动脱离,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被分离。
本发明在基台的下部连结轴部的对应面形成有以防止旋转功能为主功能的第一对应连结部,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包括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在与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对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互补地结合。因此,根据本发明,在使基台从固定体分离的过程中,如果使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则第一对应连结部从第一连结部脱离,同时,基台从固定体解除连结,在该状态下,可以使基台相对于固定体向上部侧轻轻提拉而轻松分离。
另外,根据本发明,形成有所述第一连结部的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除了向外侧方向凹陷的第一连结部部位之外的部位构成轴向孔内径向下部越来越连续缩小的倾斜面,如果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从第一连结部的连结槽脱离,则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借助于与所述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倾斜面的弹性反弹作用而将基台从固定体向上部侧推起,可以使基台与固定体自动分离。另外,本发明如果使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则基台自动被推向上部侧,因而即使进一步旋转,也可以防止重新连结。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使基台从固定体分离的过程中,如果使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则基台从固定体分离,向上部侧自动凸出,从而手术者可以轻松直观感受到基台与固定体的分离状态,因而使得可以不困难地、无心理负担感地轻松进行种植体手术,可以非常便利地进行手术。另外,根据本申请发明,无需赋予基台另外的用于防止旋转的多边形形状。而且,根据本发明,当向基台施加垂直咬合力时,借助于倾斜面,可以更高效地发挥对垂直咬合力的缓冲功能。
而且,根据本发明,在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下部外侧面形成倾斜面,同时,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也形成与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对应的对应倾斜面,从而当向基台施加咬合力时,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可以沿着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滑动并发挥缓冲作用。
而且,根据本发明,借助在结合于固定体的基台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一部分形成的直线形或螺旋形的切开部,针对包括基台施加于种植体的咀嚼压力在内的巨大外力,具有了缓冲功能,使得施加于基台的应力分散于全体,可以有效防止和分散在基台一部分发生应力集中,可以极大提高植牙的咀嚼感觉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中基台以连结柱型结合于固定体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示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的截开剖面的截开剖面图。
图3a作为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中以防止旋转功能为主功能的第一对应连结部的水平剖面图,是图2的A-A线的水平剖面图。
图3b作为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中以防止旋转功能为主功能的第一连结部的水平剖面图,是图2的B-B线的水平剖面图。
图4a是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中基台与固定体的结合中间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4b是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中基台与固定体结合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5a是图示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中基台与固定体的结合中间过程的水平剖面图。
图5b是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中基台与固定体结合状态的水平剖面图。
图6是图示本发明牙科用种植体在基台形成有螺旋形切开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100包括固定体(fixture)110和基台120构成,所述固定体110植入牙槽骨(图中未示出)而形成人造牙根,所述基台120上端部与补缀物(牙冠或义齿)结合,下端部由弹性结合于固定体110的轴向孔的弹性柱122、124构成。
其中,所述基台120的弹性柱包括:弹性连结柱122,其执行借助于向中心轴方向的弹性弯曲和复原力而使基台120连结于固定体110的功能;非连结弹性支撑柱124,其不参与基台120与固定体110的直接连结。特别是在本说明书中,为了说明的便利,参照所述弹性柱由一个弹性连结柱122和一个非连结弹性支撑柱124构成的附图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从业人员便会明确认识到,所述弹性连结柱可以由多个构成,进而,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也可以由多个构成。因此,在解释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不得局限于弹性连结柱及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形成个数进行解释。
所述弹性连结柱122是在基台120借助于向中心轴方向的弹性弯曲和复原力而连结于固定体110时,具有限定基台120在固定体110的轴向孔内沿圆周方向旋转或向上部方向脱离的功能的弹性柱,相反,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不参与基台与固定体的直接连结,因而是不具有如上所述功能的弹性柱。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所述固定体110的轴向孔112内侧面的既定位置,具有由向外侧方向凹陷的诸如连结槽152的凹凸部构成的第一连结部150,在所述基台120的所述弹性连结柱122外周面,形成有由与在所述固定体110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150互补性结合的连结凸起132构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130。
如图5(a)所示,如果在将基台120插入于固定体110的轴向孔112的状态下使基台120旋转,则如图5(b)所示,在基台120的所述弹性连结柱122的外周面形成的连结凸起132,互补性结合于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向外侧方向凹陷地形成的连结槽152,同时,基台与固定体吻合结合。
所述第一连结部150在与固定体轴向孔的竖直中心轴成直角方向的横截面中观察时,构成得至少一个部位以上具有向外侧方向凹陷的形态。即,如图2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结部150沿着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圆周方向至少形成1个,且构成得未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形成环形态。因此,所述第一连结部150具有在圆周方向既定角度范围内至少形成一个的结构,因而将基台120推入固定体110连结时,基台只在既定角度连结于固定体,当使基台沿圆周方向以既定以上的旋转力旋转时,基台的第一对应连结部130可以从第一连结部150脱离。此时,第一对应连结部与第一连结部的竖直长度可以不同,但圆周方向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应在机械允许误差内一致。只要这样,才不出现对既定以下旋转力的微小晃动。
这种第一连结部150可以由在轴向孔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的连结凸起132对应地互补性结合的连结槽152形成。此时,连结槽或连结凸起的形态可以多样,在各连结柱形成的各个第一对应连结部的形态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因此,互补性结合于第一对应连结部的第一连结部的形态也可以各异。
在所述基台120借助于所述第一连结部150与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的互补性结合而结合于固定体110内的状态下,在既定以下的旋转力下,执行防止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的功能,在既定以上的旋转力下,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向内径方向弹性弯曲,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的连结凸起132从第一连结部150的连结槽152脱离,结果,固定体110与基台120的连结被分离。
另一方面,更优选地,也可以在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形成固定体轴向孔内侧倾斜面,使得从该内侧面的竖直方向既定位置起,内径向下部越来越连续缩小。即,这种固定体轴向孔内侧倾斜面140是从固定体110的轴向孔内侧面的既定位置起,由上部宽下部窄的上宽下窄结构连续构成的圆锥形结构。
优选地,在与形成有所述第一连结部的部位相同的竖直位置的轴向孔内侧面,除第一连结部之外的部位可以形成直径向轴向孔下部侧越来越连续减小的倾斜面,在这种情况下,在使基台120从固定体110分离的过程中,如果使基台120相对于固定体110旋转,则第一对应连结部130在从第一连结部150脱离的同时,借助于与倾斜面140的弹性反弹作用,使基台120从固定体110向上部侧推起,可以使基台120与固定体110更容易地分离。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基台120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124在其下部外侧面向下侧方向倾斜地形成倾斜面126,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也形成与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对应的对应倾斜面136,从而可以有效缓冲施加于基台的咬合力。
即,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124的倾斜面126以与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136相接的状态构成相互连结的结构,从而当咬合力施加于基台时,基台120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124的倾斜面126沿着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136细微滑动并发挥缓冲作用。
此时,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124的倾斜面126外径,在相同的竖直位置,构成得大于与之对应的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136内径,当基台连结于固定体时,使得相对于固定体将基台推向上方的力始终以既定力进行作用,其结果,使得基台相对于固定体始终坚固地位于既定位置。
优选地,借助于在所述弹性连结柱122形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130与在所述固定体110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150的互补性结合,针对既定以下的旋转力,执行防止基台旋转功能,同时,也可以执行防止基台从固定体竖直脱离功能。
与此相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的下侧或上侧,可以追加包括第二对应连结部160,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160向基台120的外径方向凸出,以防止竖直脱离功能为主要功能。不过,与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相比,优选第二对应连结部160位于连结柱下端部。
这种以防止竖直脱离功能为主功能的第二对应连结部160如图2所示,向基台120的外径方向凸出的连结凸起的上端面形成第二对应连结部连结平面162,如上所述由连结凸起构成并以防止竖直脱离功能为主功能的第二对应连结部的纵剖面,可以以半径向下部越来越减小的剖面形成。
另外,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可以还包括由挂接棱构成的第二连结部170,所述挂接棱向外侧方向以阴刻形态形成,对应结合于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160。
这种第二连结部170可以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竖直既定位置,在整个圆周方向上以环形态的挂接棱形成,或像第一连结部一样,不在整个圆周方向上以环形态的挂接棱形成,而是只在既定部位,以向外侧方向凹陷的诸如连结槽的凹凸部形成。
另外,也可以将所述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统合为一个连结部构成。
这种由挂接棱构成的第二连结部170是包括第二连结部连结平面172的结构,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平面172与以防止竖直脱离功能为主功能的第二对应连结部160的第二对应连结部连结平面162对应。
这种第二对应连结部160与第二连结部170,在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130从第一连结部150脱离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向所述弹性连结柱122内径方向的弹性弯曲,成为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160从第二连结部170自动脱离的状态。
但是,如果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130及第一连结部150相互结合,则如图4b所示,第二对应连结部160与第二连结部170同时相互结合,加强基台120与固定体110之间的轴向结合力。由于这种作用,以防止竖直脱离功能为主要功能的第二对应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即使反复拆装,也可以无损伤地继续保持防止竖直脱离结合力。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100在要使基台120结合于固定体110时,将基台120完全推入固定体110的轴向孔112,然后使基台120沿圆周方向旋转。
因此,在基台120的各个弹性连结柱122形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130,其连结凸起132对应结合于在固定体110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连结槽152。
与此相反,当要从基台120与固定体110结合的状态,使基台120从固定体110分离时,使基台120在固定体110内沿圆周方向旋转。
即,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100在所述基台120结合于固定体110内的状态下,如果使所述基台120沿圆周方向旋转,则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130从第一连结部150沿圆周方向掉落脱离,同时,以防止竖直脱离功能为主要功能的第二对应连结部160也从第二连结部170自动掉落。
如上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130针对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沿圆周方向的旋转,以防止旋转功能为主要功能,如果第一对应连结部130借助于既定以上的旋转力而从第一连结部150沿圆周方向旋转脱离,则以防止竖直脱离功能为主要功能的第二对应连结部160也从第二连结部170脱离。在该状态下,将基台向上侧提拉,可以容易地从固定体分离。
因此,本发明可以以较小的力,使基台120相对于固定体110彼此分离,可以不像以往一样使较大的提拉力作用于患者牙槽骨,另外,即使反复拆装,也不出现防止基台相对于固定体竖直脱离的结合力的减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进行种植体手术时,不仅可以使患者受伤危险实现最小化,而且仅凭使基台旋转的操作,基台120便可以从固定体110脱离,因此手术者可以轻松直观感受到基台120与固定体110的分离状态,因此,可以不困难地、无心理负担感地轻松进行种植体手术,可以非常便利实施手术。
优选地,在手术时,为了更容易地找到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位置,所述第一连结部150可以由从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最上端部开始向下方延续的连结槽152构成。即,在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第一连结部150上方,使得不形成比第一对应连结部外径小的直径,使得第一对应连结部130能够无其他阻碍地进入第一连结部。进而,所述第一连结部150引导插入于固定体轴向孔内的基台的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的连结凸起132,因而手术者以在基台的连结凸起132对应地对准固定体第一连结槽152后推入的方式,可以轻松找到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角度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基台上端与第一连结部之间可以还具备切开部,所述切开部在从横截面观察时,将横截面分割成多个并沿基台上下方向构成直线形或螺旋形。
即,如图6所示,螺旋形切开部260从切开部的上端地点直至下端地点,左右贯通基台,将水平横截面分割成多个,在基台的外侧面观察时,沿基台的上下方向连续构成螺旋形。
在这种结构中,当外力施加于基台120时,借助于所述螺旋形切开部260,基台120可以获得缓冲性能,使得可以减小对结合于牙槽骨的固定体110的冲击,进而,当种植体患者咀嚼食物时,可以感受到细微的缓冲性能,可以优秀地改善咀嚼感觉。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体110如图2所示,在固定体110的轴向孔112的最下端部,可以还具备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观察时构成多边形的连结凹槽部115,这是为了在手术者将固定体110植入患者牙槽骨时,可以将牙科用器械的一端插入于固定体110的连结凹槽部115,可以更轻松地进行手术。
进而,就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而言,在基台与固定体连结之前,对应地结合于固定体轴向孔上端部的基台的外径虽然形成得大于固定体轴向孔的上端部内径,但当将基台插入结合于固定体的轴向孔时,借助于在基台形成的切开部,朝向基台中心轴呈辐射状收缩,其结果,收缩的所述基台的外径可以与固定体轴向孔的上端部内径相互对应,同时,基台可以坚固地结合于固定体的轴向孔。在结合之后,收缩的基台弹性复原,并对抗固定体轴向孔的内面,向外侧方向推动支撑,因而可以实现更坚固的结合。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大幅提高基台与固定体间的结合部的密闭性,可以使所述结合部发生微小间隙或缺口(gap)实现最小化,其结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细菌或病菌从外部侵入固定体内侧的问题。
本发明参照以上附图就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种特定结构。只要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便可以在不超出以下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权利范围的前提下,多样地修订或变更本发明。例如,可以在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或下部面形成多边形形状,使得在将固定体植入牙槽骨时,可以向固定体传递强大旋转力。另外,也可以只形成统合了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的功能的一个连结部。此时,无变化的结构是,在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状态下,当使基台从固定体旋转时,在基台的下部连结轴部形成的对应连结部接触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轴向孔内侧倾斜面,利用弹性反弹作用,将基台向上部侧推起,使得基台可以从固定体轻松分离。进而,以防止旋转功能为主要功能的第一连结部与第一对应连结部的形状可以不是100%对应。即,第一连结部与第一对应连结部的形状即使不是100%互补对应,只要可以针对既定以下的旋转力执行防止旋转功能即可。作为又一示例,也可以不在各个弹性连结柱全部形成第一及第二对应连结部。即,也可以只在一部分弹性连结柱形成。作为又一示例,第一连结部或第一对应连结部也可以具有并非圆弧形的其他形态。另外,所述弹性连结柱122在附图上示例性图示了由1个构成的情形,但也可以由1个至6个或其以上的多个构成,在各个弹性连结柱122形成有第一对应连结部130,与此对应地形成有第一连结部150。另外,第二连结部可以相对于竖直中心轴,变形为多样的连结角度和形态。即,可以不将第二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平面形成为平面,而是形成得具有缓慢倾斜。而且,作为又一示例,形成有第一连结部的倾斜面可以以并非连续面而是以阶段式形成。另一方面,基台结合于固定体的方式无论为何种方式,只要是在借助于连结凸起及连结槽的弹性反弹作用而以相互弹性结合的方式连结的状态下,如果使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则借助于在基台下部连结轴部上形成的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与在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倾斜面的弹性反弹作用,将基台从固定体向上部侧推起,可以使基台与固定体轻松分离,所述结构均应解释为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即,只要是在与基台弹性结合的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倾斜面具备由连结槽构成的第一连结部,在基台上形成有与此对应的第一对应连结部,在基台与固定体的连结状态下,如果使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则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倾斜面与在基台下部连结轴部形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进行弹性相互作用,使基台从固定体向上部侧推起,使得基台与固定体轻松分离,则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进而,需要预先指出的是,在包括本发明技术特性的同时单纯变更设计的结构,也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牙科用种植体,所述牙科用种植体包括固定体和基台,所述固定体植入牙槽骨而形成人造牙根,所述基台上端部与补缀物结合,下端部由弹性结合于固定体的轴向孔的弹性柱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台的弹性柱包括:弹性连结柱,其执行借助于向中心轴方向的弹性弯曲和复原力而使基台连结于固定体的功能;非连结弹性支撑柱,其不参与基台与固定体的直接连结;
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既定位置具备由向外侧方向凹陷的连结槽的凹凸部构成的第一连结部,在所述基台的所述弹性连结柱外周面,形成有由与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互补性结合的连结凸起构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
所述第一连结部沿着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圆周方向至少形成1个,且未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形成环形态,其结果,当将基台推入固定体连结时,基台只在既定角度连结于固定体,当使基台沿圆周方向以既定以上的旋转力旋转时,使得基台的第一对应连结部能够从第一连结部脱离;
在所述基台借助于所述第一连结部(150)与第一对应连结部(130)的互补性结合而结合于固定体内的状态下,在既定以下的旋转力下,执行防止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旋转的功能,在既定以上的旋转力下,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向内径方向弹性弯曲,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从第一连结部的连结槽脱离,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被分离;
所述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在其下部外侧面向下侧方向倾斜地形成倾斜面,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也形成与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对应的对应倾斜面,从而有效缓冲施加于基台的咬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在所述弹性连结柱形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与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的互补性结合,在针对既定以下的旋转力执行防止基台旋转功能的同时,还执行防止基台从固定体竖直脱离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第一连结部的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除了向外侧方向凹陷的第一连结部部位之外的部位构成轴向孔内径向下部越来越连续缩小的倾斜面,如果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从第一连结部的连结槽脱离,则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借助于与所述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倾斜面的弹性反弹作用而将基台从固定体向上部侧推起,使基台与固定体自动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以与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相接的状态构成相互连结的结构,从而当咬合力施加于基台时,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沿着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滑动并发挥缓冲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外径在相同的竖直位置构成得比与其对应的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倾斜面内径更大,当基台连结于固定体时,将基台相对于固定体推向上方的力始终以既定力进行作用,其结果,使得基台相对于固定体始终坚固地位于既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在基台上端与第一连结部之间具有切开部,所述切开部在从横截面观察时,将横截面分割成多个,并沿基台上下方向构成直线形或螺旋形。
7.一种牙科用种植体,所述牙科用种植体包括固定体(fixture)和基台,所述固定体植入牙槽骨而形成人造牙根,所述基台上端部与补缀物(牙冠或义齿)结合,下端部由弹性结合于固定体的轴向孔的弹性柱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台的弹性柱包括:弹性连结柱,其执行借助于向中心轴方向的弹性弯曲和复原力而使基台连结于固定体的功能;非连结弹性支撑柱,其不参与基台与固定体的直接连结;
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既定位置,具备由向外侧方向凹陷的连结槽的凹凸部构成的第一连结部,在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外周面,形成有由与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一连结部互补性结合的连结凸起构成的第一对应连结部;
所述第一连结部沿着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圆周方向至少形成1个,且未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形成环形态,其结果,当将基台推入固定体连结时,基台只在既定角度连结于固定体,当使基台沿圆周方向以既定以上的旋转力旋转时,基台的第一对应连结部能够从第一连结部脱离;
在所述基台的下部连结轴部一侧形成的弹性连结柱外周面,还具备由挂接凸起构成的第二对应连结部,所述挂接凸起向外径方向凸出地形成,执行防止基台从固定体沿竖直方向脱离的功能,在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还具备由挂接棱构成的第二连结部,所述挂接棱向外侧方向形成,以便对应结合于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
如果所述第一连结部与第一对应连结部相互结合,则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同时地相互结合,加强基台与固定体之间的轴向结合力,如果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从第一连结部脱离,则所述基台的弹性连结柱向内径方向弹性弯曲,借助于此,所述第二对应连结部从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形成的第二连结部自动脱离,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被分离;
所述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在其下部外侧面向下侧方向倾斜地形成倾斜面,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也形成与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对应的对应倾斜面,从而有效缓冲施加于基台的咬合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第一连结部的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除了向外侧方向凹陷的第一连结部部位之外的部位构成轴向孔内径向下部越来越连续缩小的倾斜面,如果所述基台沿圆周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从第一连结部的连结槽脱离,则所述第一对应连结部的连结凸起借助于与所述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倾斜面的弹性反弹作用而将基台从固定体向上部侧推起,使基台与固定体自动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第二连结部在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竖直既定位置,在整个圆周方向上以环形态的挂接棱形成,或不在整个圆周方向上以环形态的挂接棱形成,而是只在既定部位,以向外侧方向凹陷的连结槽的凹凸部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以与所述固定体的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相接的状态构成相互连结的结构,从而当咬合力施加于基台时,基台的非连结弹性支撑柱的倾斜面沿着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对应倾斜面滑动并发挥缓冲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体轴向孔内侧面的第一连结部上方,使得不形成比第一对应连结部的外径小的直径,使得第一对应连结部能够无其他阻碍地进入第一连结部,从而使得能够轻松找到固定体与基台的连结角度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在基台上端与第一连结部之间具备切开部,所述切开部在从横截面观察时,将横截面分割成多个,并沿基台上下方向构成直线形或螺旋形。
CN201880006877.8A 2017-01-13 2018-01-15 牙科用种植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98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06426 2017-01-13
KR1020170006426A KR101916210B1 (ko) 2017-01-13 2017-01-13 치과용 임플란트
PCT/KR2018/000695 WO2018131974A1 (ko) 2017-01-13 2018-01-15 치과용 임플란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682A CN110198682A (zh) 2019-09-03
CN110198682B true CN110198682B (zh) 2022-03-01

Family

ID=6284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68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98682B (zh) 2017-01-13 2018-01-15 牙科用种植体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9526B2 (zh)
EP (1) EP3569184B1 (zh)
JP (1) JP7136470B2 (zh)
KR (1) KR101916210B1 (zh)
CN (1) CN110198682B (zh)
AU (1) AU2018207501B2 (zh)
CA (1) CA3050089C (zh)
MY (1) MY187893A (zh)
RU (1) RU2717710C1 (zh)
SA (1) SA519402314B1 (zh)
WO (1) WO20181319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15598S1 (en) * 2019-03-08 2021-04-06 Denflex Co., Ltd. Abutment for dental implant
DE102019111699A1 (de) * 2019-05-06 2020-11-12 TRI Dental Implants Int. AG Suprakonstruktion, Zahnimplantat und Zahnprothese
CA3195835A1 (en) * 2020-10-20 2022-04-28 Hyung-Woo Kim Dental implant abutment having occlusal force buffering function
KR102518424B1 (ko) 2022-09-08 2023-04-05 오스테오바이오닉스 주식회사 볼을 포함하는 임플란트 어버트먼트 모듈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5891A (en) * 1990-12-06 1993-03-23 Sulc Josef M Adjustable dental implant system
US5782918A (en) * 1996-12-12 1998-07-21 Folsom Metal Products Implant abutment system
KR100668368B1 (ko) * 2005-09-16 2007-01-16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치과용 임플란트
DE102006040516A1 (de) * 2006-08-30 2008-03-06 Prokuro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Abutment und Implantat sowie ein Implantatsystem
WO2014035084A1 (ko) * 2012-08-28 2014-03-06 Kim Hyeong Wo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WO2015093673A1 (ko) * 2013-12-19 2015-06-25 김형우 치과용 임플란트
US9113982B1 (en) * 2014-03-19 2015-08-25 GRS Guide System, Inc. Positioning and installing surgical drilling device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5142566A (zh) * 2013-04-26 2015-12-09 金烔佑 口腔种植体
CN105283147A (zh) * 2013-06-10 2016-01-27 施特劳曼控股股份公司 牙科植入物的槽装置
CN105848607A (zh) * 2013-12-27 2016-08-10 金亨宇 口腔种植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19339B4 (de) 2000-04-19 2007-03-08 Heraeus Kulzer Gmbh Implantat
IL158789A (en) * 2002-11-13 2009-11-18 Biomet 3I Llc Dental implant system
KR100931996B1 (ko) * 2008-05-19 2009-12-15 오스템임플란트 주식회사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쳐
KR101173758B1 (ko) 2010-06-23 2012-08-13 김형우 후크핀 결합구조를 갖는 임플란트 유닛
PT3682843T (pt) * 2011-06-02 2023-06-22 Mis Implants Tech Ltd Implante dentário
KR101309417B1 (ko) 2012-03-21 2013-09-23 김형우 임플란트 어버트먼트 취출기구
KR20140006435A (ko) * 2012-07-05 2014-01-16 이현국 다중 구조의 에스알 모터
KR20140029191A (ko) * 2012-08-28 2014-03-10 김형우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20140063037A (ko) 2012-11-16 2014-05-27 김형우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101487606B1 (ko) 2013-07-03 2015-01-29 김형우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20150089419A (ko) * 2014-01-28 2015-08-05 대구가톨릭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완충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102166781B1 (ko) * 2014-02-22 2020-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요청 정보에 따른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KR20140006435U (ko) * 2014-10-21 2014-12-29 김형우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101673379B1 (ko) * 2014-12-10 2016-11-07 김형우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101684019B1 (ko) * 2014-12-15 2016-12-08 장재우 치과 임플란트 유닛
KR101728424B1 (ko) * 2015-07-14 2017-05-24 주식회사 덴플렉스 치과용 임플란트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5891A (en) * 1990-12-06 1993-03-23 Sulc Josef M Adjustable dental implant system
US5782918A (en) * 1996-12-12 1998-07-21 Folsom Metal Products Implant abutment system
KR100668368B1 (ko) * 2005-09-16 2007-01-16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치과용 임플란트
DE102006040516A1 (de) * 2006-08-30 2008-03-06 Prokuro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Abutment und Implantat sowie ein Implantatsystem
WO2014035084A1 (ko) * 2012-08-28 2014-03-06 Kim Hyeong Wo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CN105142566A (zh) * 2013-04-26 2015-12-09 金烔佑 口腔种植体
CN105283147A (zh) * 2013-06-10 2016-01-27 施特劳曼控股股份公司 牙科植入物的槽装置
WO2015093673A1 (ko) * 2013-12-19 2015-06-25 김형우 치과용 임플란트
CN105848607A (zh) * 2013-12-27 2016-08-10 金亨宇 口腔种植体
US9113982B1 (en) * 2014-03-19 2015-08-25 GRS Guide System, Inc. Positioning and installing surgical drilling device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09526B2 (en) 2020-07-14
EP3569184A1 (en) 2019-11-20
AU2018207501A1 (en) 2019-08-22
KR101916210B1 (ko) 2019-01-30
WO2018131974A1 (ko) 2018-07-19
CA3050089C (en) 2021-07-20
CA3050089A1 (en) 2018-07-19
US20190321143A1 (en) 2019-10-24
MY187893A (en) 2021-10-27
RU2717710C1 (ru) 2020-03-25
JP7136470B2 (ja) 2022-09-13
JP2020503974A (ja) 2020-02-06
EP3569184A4 (en) 2020-09-16
EP3569184B1 (en) 2021-12-15
AU2018207501B2 (en) 2021-02-25
KR20180083760A (ko) 2018-07-23
CN110198682A (zh) 2019-09-03
SA519402314B1 (ar)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8682B (zh) 牙科用种植体
CN107847303B (zh) 牙科用种植体
KR101881421B1 (ko) 어버트먼트 조립체
KR101017662B1 (ko) 제거 및 조절 가능한 영구 의치 및 브리지의 향상된구성요소
KR101452849B1 (ko) 다기능 어버트먼트 세트를 이용한 치아보철물 제조방법
KR101417980B1 (ko) 임플란트용 스캔 바디와 임플란트 어셈블리
JP2012501217A (ja) 歯科用固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707905B1 (ko) 임플란트용 어버트먼트
KR20130097036A (ko) 가이드홀 내면에 어뷰트먼트 체결용 탄성체 어댑터구조를 갖는 임플란트 픽스처
KR101916229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101673379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20140059679A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지대주
KR20210026894A (ko) 탈착이 가능한 어버트먼트
US20220273402A1 (en) Implant abutment
US11298214B2 (en) Overdenture holder device
CA3184986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a dental implant for a multi-rooted tooth
TWI638644B (zh) Dental implant
KR20150086699A (ko) 멀티플 어버트먼트
KR102618565B1 (ko) 임플란트 유닛
KR101879550B1 (ko) 구조개선을 통한 조립의 용이성을 향상시킨 임플란트의 어버트먼트
KR20150118311A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20210066248A (ko) 인공치아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