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191A - 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191A
CN110198191A CN201910145047.XA CN201910145047A CN110198191A CN 110198191 A CN110198191 A CN 110198191A CN 201910145047 A CN201910145047 A CN 201910145047A CN 110198191 A CN110198191 A CN 110198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tical
optical signal
speed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50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春日良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98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1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6Multiwavelength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1Multimod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2LED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7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9Electr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56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channel layer
    • H04J14/026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channel layer using WDM channels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其发出第一预定波长的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其发出第二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以及第一滤波器(34),其使第一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与第二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光信号发送到光接收模块(14),其中,光接收模块(14)具有:低速受光元件(26L),其接收第一预定波长的光信号;高速受光元件(26H),其接收第二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以及第二滤波器(36),其使第一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与第二预定波长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第一预定波长的光信号发送到低速受光元件(26L),将第二预定波长的光信号发送到高速受光元件(26H)。

Description

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进行光信号的发送的光发送模块以及进行光信号的接收的光接收模块的光通信系统、进行光信号的发送的光发送模块以及进行光信号的接收的光接收模块。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7-03454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发送信号光的光发送器、接收信号光的光接收器的光通信系统。
低速通信用光模块与高速通信用光模块并不具有兼容性,因此日本特开2017-034542号公报所述技术的光通信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在低速通信用光模块与高速通信用光模块共存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速通信用光模块与高速通信用光模块两者均具有兼容性的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光通信系统具备:光发送模块,其进行光信号的发送;以及光接收模块,其进行上述光信号的接收,其中,上述光发送模块具有:低速发光元件,其发出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其发出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发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一滤波器,其使由上述低速发光元件发出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由上述高速发光元件发出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光接收模块,上述光接收模块具有:低速受光元件,其接收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受光元件,其接收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受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二滤波器,其使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低速受光元件,将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高速受光元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光发送模块进行光信号的发送,具有:低速发光元件,其发出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其发出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发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一滤波器,其使由上述低速发光元件发出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由上述高速发光元件发出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光信号发送到光接收模块。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光接收模块进行光信号的接收,具有:低速受光元件,其接收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受光元件,其接收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受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二滤波器,其使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低速受光元件,将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高速受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低速通信用光模块与高速通信用光模块两者均能够具有兼容性。
通过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更加明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表示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是表示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B是表示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高速光发送模块与低速光接收模块通过光缆连接的状态的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低速光发送模块与高速光接收模块通过光缆连接的状态的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光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1A和图1B是表示光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光通信系统10由光发送模块12与光接收模块14通过光缆16连接而成。从光发送模块12发送的光信号经由光缆16传递到光接收模块14,传递的光信号由光接收模块14接收。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光发送模块12对应于低速通信和高速通信两者。另一方面,光接收模块14仅对应于低速通信和高速通信中的一个。图1A示出的光通信系统10的光接收模块14为与低速通信对应的光接收模块14(以下,还称为低速光接收模块14L)。图1B示出的光通信系统10的光接收模块14为与高速通信对应的光接收模块14(以下,还称为高速光接收模块14H)。
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高速发光元件18H、滤波器20T、透镜22T以及发光元件驱动部24。低速发光元件18L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构成。低速发光元件18L通过使650nm(第一预定波长)的波长光闪烁而生成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由LD(Laser Diode:半导体激光器)构成。高速发光元件18H通过使850nm(第二预定波长)的波长光闪烁而生成光信号。
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比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强,另外,高速发光元件18H的驱动速度比低速发光元件18L快。在此,驱动速度表示光的闪烁速度。
滤波器20T为分束器,使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透射,使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反射。此外,滤波器20T构成第一滤波器34。透镜22T使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或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变为平行光,输出到光缆16。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和高速发光元件18H中的一个,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指令发出光信号。
低速光接收模块14L(图1A)具有透镜22R、低速受光元件26L、高放大器28L以及接收信号处理部30。透镜22R使从光缆16输入的光信号会聚。低速受光元件26L由PD(PhotoDiode:光电二极管)构成。低速受光元件26L产生与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光能相应大小的电流。也就是说,由低速受光元件26L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高放大器28L将由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接收信号处理部30将由高放大器28L放大的电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发送到未图示的控制装置。
高速光接收模块14H(图1B)具有透镜22R、高速受光元件26H、低放大器28H以及接收信号处理部30。透镜22R使从光缆16输入的光信号会聚。高速受光元件26H由PD构成。高速受光元件26H产生与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光能相应大小的电流。也就是说,通过高速受光元件26H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低放大器28H将由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并放大成电压信号。接收信号处理部30将由低放大器28H放大的电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发送到未图示的控制装置。
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形成为大于高速受光元件26H。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大于高速受光元件26H,低速受光元件26L的灵敏度高于高速受光元件26H。另外,高速受光元件26H的受光面积小于低速受光元件26L,高速受光元件26H的响应速度比低速受光元件26L快。
根据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来设定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根据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来设定高速受光元件26H的受光面积。
将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低放大器28H的放大率设定为低于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高放大器28L。在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高速受光元件26H中从光信号变换之后的电流信号的振幅大小小于在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低速受光元件26L中从光信号变换之后的电流信号。因此,低放大器28H不会使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饱和,能够将电流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而维持波形。
光发送模块12的发光元件驱动部24在经由光缆16连接的光接收模块14为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情况下,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在经由光缆16连接的光接收模块14为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情况下,驱动高速发光元件18H。
[作用效果]
图2A是表示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以往,使用图2A示出的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但是随着通信需要高速化,使用图2B示出的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但是,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与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共存,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与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并不具有兼容性,因此有可能无法进行通信。
以下,说明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和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的结构,说明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与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之间并不具有兼容性的理由。
在低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图2A)中,与低速通信对应的光发送模块12(以下,还称为低速光发送模块12L)和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经由光缆16相连接。低速光发送模块12L具有由LED构成的低速发光元件18L。
在高速通信用光通信系统10(图2B)中,与高速通信对应的光发送模块12(以下,还称为高速光发送模块12H)与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经由光缆16相连接。高速光发送模块12H具有由LD构成的高速发光元件18H。
低速光接收模块14L接收与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相比光能小的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为了提高对光信号的光能的灵敏度,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形成为大于高速受光元件26H。
另外,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小于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因此由低速受光元件26L变换的电流信号的大小小于由高速受光元件26H变换的电流信号。低速光接收模块14L为了确保电压信号的大小,使用放大率大于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低放大器28H的高放大器28L,将从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高速光接收模块14H接收与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相比闪烁速度快的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为了提高对光信号的闪烁速度的响应速度,高速受光元件26H的受光面积形成为小于低速受光元件26L。
另外,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大于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因此由高速受光元件26H变换的电流信号的大小大于由低速受光元件26L变换的电流信号。高速光接收模块14H为了防止放大后的电压信号的饱和,使用放大率低于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高放大器28L的低放大器28H,将从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图3A是表示高速光发送模块12H与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经由光缆16连接的状态的光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在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低速受光元件26L中,无法跟踪从高速发光元件18H发送的光信号的闪烁速度,有可能无法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另外,在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高放大器28L中,对于从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变换的电流信号的大小,放大率较高,因此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饱和而波形有可能紊乱。
图3B是表示低速光发送模块12L与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经由光缆16连接的状态的光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在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高速受光元件26H中,对于从低速发光元件18L发送的光信号的光能,灵敏度并不充分,有可能无法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另外,在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低放大器28H中,对于从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信号变换的电流信号的大小,放大率较低,因此有可能无法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放大到充分大小。
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其发出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其发出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能够比低速发光元件18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滤波器20T,其使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以及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光信号发送到光接收模块14。
由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在连接有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情况下,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光信号,在连接有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情况下,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光信号。因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选择并发送可在光接收模块14侧变换为电压信号的光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模块12中,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的光能大于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信号的光能。由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对高速光接收模块14H发送具有大于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信号的光能的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通过高速受光元件26H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其中,该高速光接收模块14H具有灵敏度低于低速受光元件26L的高速受光元件26H。并且,能够对低速光接收模块14L发送具有小于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的光能的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信号,通过低速光接收模块14L将光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其中,该低速光接收模块14L具有放大率高于低放大器28H的高放大器28L。
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使低速发光元件18L和高速发光元件18H中的一个进行动作的发光元件驱动部24。由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在连接有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情况下,通过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在连接有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情况下,通过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高速发光元件18H。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在光发送模块12侧能够发送低速通信用光信号与高速通信用光信号两者,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在光接收模块14侧能够发送低速通信用光信号与高速通信用光信号两者。
[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4A和图4B是表示光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光发送模块12仅对应于低速通信和高速通信中的一个。另一方面,光接收模块14对应于低速通信与高速通信两者。图4A示出的光通信系统10的光发送模块12为与低速通信对应的低速光发送模块12L。图4B示出的光通信系统10的光发送模块12为与高速通信对应的高速光发送模块12H。
低速光发送模块12L(图4A)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透镜22T以及发光元件驱动部24。低速发光元件18L由LED构成。低速发光元件18L通过使650nm的波长的光闪烁而生成光信号。透镜22T使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变为平行光,输出到光缆16。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指令来发出光信号。
高速光发送模块12H(图4B)具有高速发光元件18H、透镜22T以及发光元件驱动部24。高速发光元件18H由LD构成。高速发光元件18H通过使850nm的波长的光闪烁而生成光信号。透镜22T使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变为平行光,输出到光缆16。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高速发光元件18H,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指令来发出光信号。
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比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强,另外,高速发光元件18H的驱动速度比低速发光元件18L快。
光接收模块14具有透镜22R、滤波器20R、低速受光元件26L、高放大器28L、高速受光元件26H、低放大器28H以及接收信号处理部30。透镜22R使从光缆16输入的光信号会聚。滤波器20R为分束器,使由低速光发送模块12L的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透射,使由高速光发送模块12H的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反射。此外,滤波器20R构成第二滤波器36。
低速受光元件26L由PD构成。低速受光元件26L产生与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光能相应大小的电流。也就是说,由低速受光元件26L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高放大器28L将由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高速受光元件26H由PD构成。高速受光元件26H产生与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光能相应大小的电流。也就是说,通过高速受光元件26H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低放大器28H将由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形成为大于高速受光元件26H。根据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来设定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根据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来设定高速受光元件26H的受光面积。另外,低放大器28H的放大度设定为低于高放大器28L。
接收信号处理部30将由高放大器28L放大的电压信号或由低放大器28H放大的电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发送到未图示的控制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部30具有波长判别部32。波长判别部32在从高放大器28L输入电压信号的情况下,将由光接收模块14接收的光信号判别为从低速光发送模块12L发送的650nm的光信号。另外,波长判别部32在从低放大器28H输入电压信号的情况下,将由光接收模块14接收的光信号判别为从高速光发送模块12H发送的850nm的光信号。
[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光接收模块14具有:滤波器20R,其使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和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来接收光信号;低速受光元件26L,其接收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以及高速受光元件26H,其接收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且能够比低速受光元件26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
由此,光接收模块14在连接有低速光发送模块12L的情况下,由低速受光元件26L接收光信号,在连接有高速光发送模块12H的情况下,由高速受光元件26H接收光信号。因此,光接收模块14能够根据由光发送模块12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在低速受光元件26L与高速受光元件26H之间切换接收光信号的受光元件26,能够将光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光接收模块14具有:高放大器28L,其将由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以及低放大器28H,其将由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高放大器28L的放大率高于低放大器28H的放大率。由此,能够得到适当大小的电压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光接收模块14具有波长判别部32,该波长判别部32根据低速受光元件26L和高速受光元件26H中接收到光信号的受光元件26,判别光信号的波长。由此,能够判别与光接收模块14相连接的光发送模块12是低速光发送模块12L还是高速光发送模块12H。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光发送模块12侧能够发送低速通信用光信号和高速通信用光信号两者,并且在光接收模块14侧能够接收低速通信用光信号和高速通信用光信号两者。
[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5A和图5B是表示光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图5A是表示从光发送模块12发送了低速通信用光信号的状态的图。图5B是表示从光发送模块12发送了高速通信用光信号的状态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光发送模块12对应于低速通信与高速通信两者,光接收模块14对应于低速通信与高速通信两者。
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高速发光元件18H、滤波器20T、透镜22T以及发光元件驱动部24。低速发光元件18L由LED构成。低速发光元件18L通过使650nm的波长的光闪烁而生成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由LD构成。高速发光元件18H通过使850nm的波长的光闪烁而生成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能比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能强,另外,高速发光元件18H的驱动速度比低速发光元件18L的驱动速度快。
滤波器20T使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透射,使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反射。透镜22T使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或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变为平行光,输出到光缆16。
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和高速发光元件18H中的一个或两者,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指令发出光信号。发光元件驱动部24在进行低速通信的情况下,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在进行高速通信的情况下,驱动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光元件驱动部24也可以同时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与高速发光元件18H两者。
光接收模块14具有透镜22R、滤波器20R、低速受光元件26L、高放大器28L、高速受光元件26H、低放大器28H以及接收信号处理部30。透镜22R使从光缆16输入的光信号会聚。滤波器20R使由光发送模块12的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透射,使由光发送模块12的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反射。
低速受光元件26L由PD构成。低速受光元件26L产生与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光能相应大小的电流。也就是说,通过低速受光元件26L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高放大器28L将由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高速受光元件26H由PD构成。高速受光元件26H产生与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光能相应大小的电流。也就是说,通过高速受光元件26H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低放大器28H将由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形成为大于高速受光元件26H。根据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来设定低速受光元件26L的受光面积,根据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来设定高速受光元件26H的受光面积。另外,光接收模块14的低放大器28H的放大率被设定为低于高放大器28L。
接收信号处理部30将由高放大器28L放大的电压信号或由低放大器28H放大的电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发送到未图示的控制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部30具有波长判别部32。波长判别部32在从高放大器28L输入电压信号的情况下,将由光接收模块14接收的光信号判别为从光发送模块12的低速发光元件18L发送的650nm的光信号。另外,波长判别部32在从低放大器28H输入电压信号的情况下,将由光接收模块14接收的光信号判别为从光发送模块12的高速发光元件18H发送的850nm的光信号。
[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具有光发送模块12和光接收模块14。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其发出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其发出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且能够比低速发光元件18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滤波器20T,其使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以及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光信号发送到光接收模块14。光接收模块14具有:低速受光元件26L,其接收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高速受光元件26H,其接收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且能够比低速受光元件26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滤波器20R,其使接收到的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和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6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发送到低速受光元件26L,将850nm的波长的光信号发送到高速受光元件26H。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能够进行低速通信与高速通信两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即使同时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与高速发光元件18H两者,也由低速受光元件26L接收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由高速受光元件26H接收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因此,能够增加光通信系统10的通信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中,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的光能大于低速发光元件18L。由此,光通信系统10能够对灵敏度低于低速受光元件26L的高速受光元件26H,发送具有大于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信号的光能的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通过光接收模块14得到基于光信号的电压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具有:高放大器28L,其将由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以及低放大器28H,其将由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高放大器28L的放大率高于低放大器28H的放大率。由此,能够得到适当大小的电压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光通信系统10具有波长判别部32,该波长判别部32根据低速受光元件26L和高速受光元件26H中接收到光信号的受光元件26,判别光信号的波长。由此,光通信系统10能够判别光发送模块12是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而发出光信号还是驱动高速发光元件18H而发出光信号。
〔从实施方式得到的技术思想〕
以下,记载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掌握的技术思想。
一种光通信系统(10),具备:光发送模块(12),其进行光信号的发送;以及光接收模块(14),其进行上述光信号的接收,上述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其发出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其发出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发光元件(18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一滤波器(34),其使由上述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以及由上述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光接收模块(14),上述光接收模块(14)具有:低速受光元件(26L),其接收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受光元件(26H),其接收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且能够比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二滤波器(36),其使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将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高速受光元件(26H)。由此,在光通信系统(10)中,能够进行低速通信与高速通信两者。另外,在光通信系统(10)中,即使同时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与高速发光元件(18H)两者,也由低速受光元件(26L)接收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光信号,由高速受光元件(26H)接收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光信号。因此,能够增加光通信系统(10)的通信量。
在上述光通信系统(10)中,上述高速发光元件(18H)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也可以大于上述低速发光元件(18L)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由此,光通信系统(10)能够对灵敏度低于低速受光元件(26L)的高速受光元件(26H),发送具有光能大于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信号的光能的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通过光接收模块(14)得到基于光信号的电压信号。
在上述光通信系统(10)中,也可以具有:高放大器(28L),其将由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以及低放大器(28H),其将由上述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上述高放大器(28L)的放大率也可以高于上述低放大器(28H)的放大率。由此,能够得到适当大小的电压信号。
在上述光通信系统(10)中,也可以具有波长判别部(32),该波长判别部(32)根据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和上述高速受光元件(26H)中接收到上述光信号的受光元件,判别上述光信号的波长。由此,光通信系统(10)能够判别光发送模块(12)是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而发出光信号还是驱动高速发光元件(18H)而发出光信号。
进行光信号的发送的光发送模块(12)具有:低速发光元件(18L),其发出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发光元件(18H),其发出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发光元件(18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一滤波器(34),其使由上述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以及由上述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光信号发送到光接收模块(14)。由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在连接有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情况下,由低速发光元件(18L)发出光信号,在连接有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情况下,由高速发光元件(18H)发出光信号。因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选择并发送可在光接收模块(14)侧变换为电压信号的光信号。
在上述光发送模块(12)中,上述高速发光元件(18H)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也可以大于上述低速发光元件(18L)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由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对具有灵敏度低于低速受光元件(26L)的高速受光元件(26H)的高速光接收模块(14H),发送具有大于低速发光元件(18L)的光信号的光能的高速发光元件(18H)的光信号,通过高速受光元件(26H)将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信号。
在上述光发送模块(12)中,也可以具有发光元件驱动部(24),该发光元件驱动部(24)根据进行上述光信号的接收的上述光接收模块(14),使上述低速发光元件(18L)与上述高速发光元件(18H)中的一个进行动作。由此,光发送模块(12)能够在连接有低速光接收模块(14L)的情况下,通过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低速发光元件(18L),在连接有高速光接收模块(14H)的情况下,通过发光元件驱动部(24)驱动高速发光元件(18H)。
进行光信号的接收的光接收模块(14)具有:低速受光元件(26L),其接收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高速受光元件(26H),其接收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且能够比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第二滤波器(36),其使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将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高速受光元件(26H)。由此,光接收模块(14)在连接有低速光发送模块(12L)的情况下,通过低速受光元件(26L)接收光信号,在连接有高速光发送模块(12H)的情况下,通过高速受光元件(26H)接收光信号。因此,光接收模块(14)能够根据由光发送模块(12)发送的光信号的光能和闪烁速度,在低速受光元件(26L)与高速受光元件(26H)之间切换接收光信号的受光元件(26),并能够将光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
上述光接收模块(14)具有:高放大器(28L),其将由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输出的电流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以及低放大器(28H),其将由上述高速受光元件(26H)输出的电流变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上述高放大器(28L)的放大率也可以高于上述低放大器(28H)的放大率。由此,能够得到适当大小的电压信号。
上述光接收模块(14)也可以具有波长判别部(32),该波长判别部(32)根据上述低速受光元件(26L)与上述高速受光元件(26H)中接收到上述光信号的受光元件,判别上述光信号的波长。由此,能够判别与光接收模块(14)相连接的光发送模块(12)是低速光发送模块(12L)还是高速光发送模块(12H)。

Claims (10)

1.一种光通信系统,具备:
光发送模块,其进行光信号的发送;以及
光接收模块,其进行上述光信号的接收,
上述光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发送模块具有:
低速发光元件,其发出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
高速发光元件,其发出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发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
第一滤波器,其使由上述低速发光元件发出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由上述高速发光元件发出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光接收模块,
上述光接收模块具有:
低速受光元件,其接收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
高速受光元件,其接收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受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
第二滤波器,其使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低速受光元件,将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高速受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速发光元件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大于上述低速发光元件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光通信系统具有:
高放大器,其将由上述低速受光元件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以及
低放大器,其将由上述高速受光元件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其中,上述高放大器的放大率大于上述低放大器的放大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光通信系统具有波长判别部,该波长判别部根据上述低速受光元件和上述高速受光元件中接收到上述光信号的受光元件,判别上述光信号的波长。
5.一种光发送模块,进行光信号的发送,其特征在于,具有:
低速发光元件,其发出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
高速发光元件,其发出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发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
第一滤波器,其使由上述低速发光元件发出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由上述高速发光元件发出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光信号发送到光接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发送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速发光元件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大于上述低速发光元件的上述光信号的光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发送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光发送模块具有发光元件驱动部,该发光元件驱动部根据用于接收上述光信号的上述光接收模块,使上述低速发光元件和上述高速发光元件的一个进行动作。
8.一种光接收模块,进行光信号的接收,其特征在于,具有:
低速受光元件,其接收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
高速受光元件,其接收波长与上述第一预定波长不同的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能够比上述低速受光元件更高速地进行动作;以及
第二滤波器,其使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和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中的一个透射而使另一个反射,将上述第一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低速受光元件,将上述第二预定波长的上述光信号发送到上述高速受光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光接收模块具有:
高放大器,其将由上述低速受光元件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以及
低放大器,其将由上述高速受光元件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
其中,上述高放大器的放大率大于上述低放大器的放大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光接收模块具有波长判别部,该波长判别部根据上述低速受光元件和上述高速受光元件中接收到上述光信号的受光元件,判别上述光信号的波长。
CN201910145047.XA 2018-02-27 2019-02-27 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 Pending CN1101981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3266 2018-02-27
JP2018033266A JP6691155B2 (ja) 2018-02-27 2018-02-27 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光送信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191A true CN110198191A (zh) 2019-09-03

Family

ID=6755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5047.XA Pending CN110198191A (zh) 2018-02-27 2019-02-27 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2587B2 (zh)
JP (1) JP6691155B2 (zh)
CN (1) CN110198191A (zh)
DE (1) DE1020190012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639A (zh) * 2019-12-30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6487B1 (en) * 2020-07-31 2021-12-07 Scidatek Inc. Free-space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TWI763470B (zh) * 2021-05-04 2022-05-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裝置之操作方法及網路裝置之控制晶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524A (zh) * 2009-10-28 2011-05-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源光网系统及光线路终端
US20160327746A1 (en) * 2014-01-25 2016-1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idirectional optical multiplexing employing a high contrast gra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3782A (en) * 1980-06-03 1983-02-15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Non-polarizing thin film edge filter
JPS59109729A (ja) 1982-12-13 1984-06-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床暖房装置の温度制御回路
US4973169A (en) * 1987-06-24 1990-11-27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through optical fibers
JPS6410740A (en) * 1987-07-01 1989-01-13 Nec Corp Wavelength disciminating reception circuit
US4824201A (en) * 1987-07-13 1989-04-25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LED and laser signals over single mode fiber
JPH06244805A (ja) * 1993-02-17 1994-09-02 Sony Corp 光信号伝送装置
ATE178173T1 (de) * 1993-09-30 1999-04-15 Ant Nachrichtentech Optisches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verfahren und zwischenverstärker hierfür
DE4333367A1 (de) * 1993-09-30 1995-04-06 Ant Nachrichtentech Sender und Empfänger für ein optisches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
JP2006271009A (ja) 1994-08-02 2006-10-05 Fujitsu Ltd 光伝送システム、光多重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周辺技術
US5661585A (en) * 1995-02-27 1997-08-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having amplified LED transmitters
JP3952611B2 (ja) * 1998-10-09 2007-08-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
US6574016B1 (en) * 1998-11-25 2003-06-0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cillary data in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
JP3544880B2 (ja) * 1999-01-29 2004-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通信方式
US6592273B1 (en) * 1999-04-22 2003-07-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Out-of-band vehicle for optical channel overhead information
JP4902044B2 (ja) 1999-09-24 2012-03-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光伝送装置、光伝送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制御装置、接続コネクタ、通信装置、ならびに光伝送方法、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US6459832B1 (en) * 2000-11-28 2002-10-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sub-signals of non-uniform bandwidth
US20030025957A1 (en) * 2001-07-24 2003-02-06 Anthony Jayakumar Low cost, all electronic and unobtrusive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 wavelength supervisory channel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and multiple wavelengths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3143085A (ja) 2001-11-06 2003-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光通信装置
ATE453256T1 (de) * 2002-05-22 2010-01-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mpfäng/zur übertragung eines freiraumischen optischen signal mit änderbaren schwundmargin
GB0303358D0 (en) * 2003-02-14 2003-03-19 Marconi Comm Lt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7362972B2 (en) * 2003-09-29 2008-04-22 Jds Uniphase Inc. Laser transmitter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line data and supervisory information at a plurality of data rates
JP4246644B2 (ja) * 2004-01-21 2009-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受信器及び光伝送装置
JP4222568B2 (ja) 2005-05-23 2009-02-12 ローム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JP4840027B2 (ja) * 2006-08-28 2011-12-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局側光網終端装置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4882614B2 (ja) * 2006-09-01 2012-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ビットレート混在光通信方法並びに光加入者装置及び光局側装置
JP4935279B2 (ja) * 2006-09-28 2012-05-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Osnr測定装置およびosnr測定方法
EP2088696A4 (en) * 2006-11-30 2015-12-30 Fujitsu Ltd TERMINATION SYSTEM OF POST SIDE
US7916385B2 (en) * 2007-03-23 2011-03-29 Alphi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JP2008301289A (ja) * 2007-05-31 2008-12-11 Sharp Corp 光空間伝送受信回路、光空間伝送装置、光空間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355388B (zh) * 2007-07-25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JP4647031B2 (ja) * 2007-11-28 2011-03-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ビット識別回路及び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局側装置
US7986878B2 (en) * 2008-02-05 2011-07-26 Opnext Subsystems, Inc. Adjustable bit rate optical transmission using programmable signal modulation
JP2009198958A (ja) * 2008-02-25 2009-09-03 Hitachi Cable Ltd 波長多重光受信モジュール
PT2117167E (pt) * 2008-05-05 2012-06-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ocesso de descoberta a dois e três tempos para 10g-epon
US9246597B2 (en) * 2010-04-15 2016-01-26 Infinera Corporation Dual rate QPSK/TCM-QPSK optical modulation
CN101848033B (zh) * 2010-04-28 2012-11-14 成都优博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速率接收装置
JP5593840B2 (ja) * 2010-05-28 2014-09-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送信機および光受信機
JP5689704B2 (ja) 2010-08-08 2015-03-2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モータ制御方法
US20120087661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Christopher Michael Look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Of Incoherent Optical Signals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8909043B2 (en) * 2011-02-04 2014-12-09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Routing, wavelength assignment,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in wavelength convertible flexible optical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networks
US8873962B2 (en) * 2011-03-30 2014-10-28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 for traffic grooming, wavelength assignment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US9479282B2 (en) * 2011-04-27 2016-10-25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optical route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network
EP2698924B1 (en) * 2011-05-05 2016-07-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ngle fiber bi-directional optical module,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single fiber bi-directional optical module
JP5776330B2 (ja) * 2011-05-25 2015-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再配置方法及びノード装置
US9020350B2 (en) * 2011-06-24 2015-04-28 Techsys Insights Optical spectrum recovery
US20130272711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Light-Tree Provisioning for Multicast Traffic in Flexible Optical WDM Networks
US8818204B2 (en) * 2012-04-30 2014-08-2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ng light to concurrently convey high rate data and low rate data
US9100139B2 (en) * 2012-04-30 2015-08-04 Juniper Networks, Inc.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nk employing coherent detection and out of band channel identification
US9444553B2 (en) * 2012-07-05 2016-09-13 Lumentum Operations Llc Tunable coherent optical receiver and method
US9077484B2 (en) * 2012-10-04 2015-07-07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Generation of polarization-alternated QPSK format
JP5978950B2 (ja) * 2012-11-22 2016-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増幅装置および光増幅方法
US9160477B2 (en) * 2013-02-14 2015-10-1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Virtual networking embedding procedure in an optical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network
JP2014212402A (ja) * 2013-04-17 2014-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及び光伝送方法
US9312914B2 (en) * 2013-04-22 2016-04-12 Fujitsu Limited Crosstalk reduc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using variable subcarrier power levels
US9496951B2 (en) * 2013-08-08 2016-11-15 Mark E. Bodu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ath protection for rate-adaptive optics
US9344187B2 (en) * 2013-09-17 2016-05-17 Doron Handelm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recovery in optical networks
WO2015052468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S2585416T3 (es) * 2013-12-26 2016-10-05 Telefónica, S.A. Método, sistema y aparato para un funcionamiento en red óptica multicapa eficiente
JP2015195490A (ja) * 2014-03-31 2015-1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JP2016006479A (ja) * 2014-05-28 2016-01-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光送信モジュール
US9628216B2 (en) * 2014-11-17 2017-04-18 Finisar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channels
JP6365349B2 (ja) * 2015-03-04 2018-08-0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
JP6631075B2 (ja) 2015-08-04 2020-01-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光受信器、及び、光送信器
JP6928839B2 (ja) * 2016-02-03 2021-09-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ーザ装置
JP7091600B2 (ja) * 2016-07-19 2022-06-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受信モジュール
JP6740766B2 (ja) * 2016-07-19 2020-08-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524A (zh) * 2009-10-28 2011-05-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源光网系统及光线路终端
US20160327746A1 (en) * 2014-01-25 2016-1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idirectional optical multiplexing employing a high contrast grat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0639A (zh) * 2019-12-30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130639B (zh) * 2019-12-30 2021-04-0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62587B2 (en) 2020-12-08
JP6691155B2 (ja) 2020-04-28
JP2019149689A (ja) 2019-09-05
US20190268073A1 (en) 2019-08-29
DE102019001299A1 (de)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8342B2 (en) High-bandwidth underwate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98191A (zh) 光通信系统、光发送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
US103028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high-speed electrical interfaces between semiconductor die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153237A (zh) 一种多通道硅基波分复用高速光收发一体器件
CN102866471A (zh) 波导芯片和pd阵列耦合的对准装置及利用其对准的方法
CN102213806A (zh) 温度控制型低功耗10G 80km SFP+光模块
CN102882604B (zh) 微型化多路双向信号光纤传输组件
CN104144018A (zh) 光接收装置及方法、光收发一体模块
CN212463216U (zh) 一种单通道传输速率为100Gbps的光模块
CN112965183A (zh) 一种硅光模块
CN207339856U (zh) 板间自由空间通信光模块
CN206575419U (zh) 光通信传输装置
CN106253990B (zh) 一种高速低功耗光收发芯片
CN109586787A (zh) 光模块
JP2019149689A5 (zh)
CN202918300U (zh) 微型化多路双向信号光纤传输组件
CN115343808A (zh) 光模块装置
CN208140987U (zh) 高速光电收发模块的低功耗电路结构
CN210469328U (zh) 一种高速率光通信模块
CN207968495U (zh) 一种远距离传输的100g小型化光模块
CN208860476U (zh) 一种并行多通道多模激光器发光光功率监控系统
CN104301040A (zh) 一种40g长距离可插拔光模块
CN116527141A (zh) 一种半双工光纤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JP3544880B2 (ja) 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通信方式
CN213342223U (zh) 一种复合型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