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4689A -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4689A
CN110194689A CN201910645363.3A CN201910645363A CN110194689A CN 110194689 A CN110194689 A CN 110194689A CN 201910645363 A CN201910645363 A CN 201910645363A CN 110194689 A CN110194689 A CN 110194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pond
fodder
reed
worksh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53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珍
侯秀亭
李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enlidu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enlidu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enlidu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enlidu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53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46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4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4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05F17/964Constructional parts, e.g. floors, covers or do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7/00Fertilisers from waste water, sewage sludge, sea slime, ooze or similar ma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包括原料车间、发酵车间、陈化车间以及制肥车间;所述原料车间内设有用于储存物料的辅料仓、以及用于混合物料的混合机;所述发酵车间内设有发酵地池,该发酵地池通过皮带布料装置与混合机连接,发酵地池内设有翻堆装置和曝气装置。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推广使用,通过在发酵地池上设置斜坡,不仅可以使物料平稳且快速的进入发酵地池,而且斜坡还可以增加物料无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物料中好氧菌的活性;同时斜坡上的第一传送带还可以与翻堆装置共同对物料起到翻堆控制,从而提高了物料的发酵效果和发酵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有机肥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VTCS槽式高温好氧快速堆肥化技术”实现充分腐熟,再经过“有机肥料加工技术”可生产出商品有机肥,从而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有机固体废物的常用处理方法。高温好氧快速堆肥化技术的原理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料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变成CO2和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有机质),实现有机物料的降解,是一个稳定化的过程。同时堆肥物料也聚集大量的热使堆体的温度达到55℃以上,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对病原菌和杂草种子等有杀灭作用,实现堆肥的无害化的过程;但现有的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不便存在操作不便,生产过程中物料转移困难,容易造成物料泄露或污染车间等问题,且现有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包括原料车间、发酵车间、陈化车间以及制肥车间;
所述原料车间内设有用于储存物料的辅料仓、以及用于混合物料的混合机;
所述发酵车间内设有发酵地池,该发酵地池通过皮带布料装置与混合机连接,发酵地池内设有翻堆装置和曝气装置;
所述陈化车间设有陈化仓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陈化仓通过传送装置与发酵地池连通;
所述制肥车间内设有用于处理发酵物料的粉碎装置、筛选装置和包装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地池的一侧设有方便物料进入的斜坡,所述皮带布料装置包括沿发酵地池斜坡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混合机的出料口对应第一传送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地池底部对应斜坡的位置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与发酵地池的长度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地池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二传送带的皮带槽,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发酵地池底部异于第二传送带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陈化车间与发酵地池通过地下通廊连通,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对应地下通廊设置的第三传送带,该第三传送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连接,另一端伸入陈化仓。
一种应用上述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生产机构的生产方法,包括:
S1、将污泥和苇秣按配料比例进行混合,添加菌种以促进发酵过程快速进行;
S2、将混合后的物料经皮带布料装置输送至发酵地池中进行堆肥发酵;
S3、将堆肥发酵后的物料经传送装置转移至陈化仓进行陈化,堆肥腐熟;
S4、物料形成腐殖质后,转移至制肥车间完成制肥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对苇秣和污泥等辅料浇水,菌种在浇水过程中加入,控制辅料含水量在45-60%之间,调整碳、氮比至15-30:1,PH值到5.0-8.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有机物发酵腐熟分五个阶段:
S201、升温阶段:堆温从常温升到50℃,耗时2天;
S202、高温阶段:堆温升至50℃-70℃,耗时3天;
S203、降温阶段:温度出现下降趋势,通过翻堆装置高效翻转和粉碎;
S204、循环阶段:翻堆后,发酵的底物进入下一个升温、高温、降温循环;
S205、腐熟完成:温度升降循环3次后完全腐熟;腐熟标准为:物料疏松、无物料异味、少有氨味、堆内产生白丝、含水量<30%,有机物料纤维素达到粉状,可通过80-100目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陈化周期控制在20-25天,当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稳定在40℃时完成堆肥腐熟。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采用造纸污泥或市政污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推广使用,通过在发酵地池上设置斜坡,不仅可以使物料平稳且快速的进入发酵地池,而且斜坡还可以增加物料无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物料中好氧菌的活性;同时斜坡上的第一传送带还可以与翻堆装置共同对物料起到翻堆控制,从而在提高了物料发酵效果的同时,避免了物料热量流失,确保物料可以稳定的在发酵地池内进行发酵;通过采用多种工艺,有效利用了污泥和苇秣,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达到了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发酵地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原料车间;2-发酵车间;3-陈化车间;4-制肥车间;5-辅料仓;6-混合机;7-发酵地池;8-翻堆装置;9-曝气装置;10-废气处理装置;11-地下通廊;12-第一传送带;13-第二传送带;14-第三传送带;15-粉碎装置;16-筛选装置;17-包装装置;18-移动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原料车间1、发酵车间2、陈化车间3以及制肥车间4;
所述原料车间1内设有用于储存物料的辅料仓5、以及用于混合物料的混合机6;混合机6可以采用现有的立式混料机,只要可以实现物料的混合即可;
所述发酵车间2内设有发酵地池7,该发酵地池7通过皮带布料装置与混合机6连接,发酵地池7内设有翻堆装置8和曝气装置9;所述翻堆装置8可以采用现有的翻堆机,曝气装置9可以采用现有曝气设备,例如在发酵地池7底部预埋曝气管,并在曝气管的一端设置供气设备的方式实现,供气设备可以是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等,只要可以实现为发酵地池7持续供气,提高好氧菌的活性即可;
所述陈化车间3设有陈化仓和废气处理装置10,所述陈化仓通过传送装置与发酵地池7连通;所述陈化仓可以采用砖混堆砌围墙,满足约2.5米高的堆料高度即可,另外为提高废气处理装置10的效果,可以将陈化车间3的窗户取消,废气处理装置10可以采用现有的废气处理设备,例如抽风机或空气净化机等,使用抽风机时,可以在陈化车间3外设置除臭生物滤池,并将废气导入除臭生物滤池中,满足环保要求;
所述制肥车间4内设有用于处理发酵物料的粉碎装置15、筛选装置16和包装装置17;粉碎装置15可以采用粉碎机,筛选装置16可以选用震动筛,包装装置17可以采用现有有机肥封袋包装设备,只要可以实现对发酵物料的后加工和包装即可,具体的,发酵物料由皮带输送机提升和输送后粉碎、筛分分级,筛上物可以返回到混合机6重新配料,筛下粉状部分由皮带输送机输送(可添加功能性微生物)进行包装,从而实现了对发酵物的充分处理,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所述发酵地池7的一侧设有方便物料进入的斜坡,所述皮带布料装置对应发酵地池7的斜坡一侧设置;斜坡不仅可以方便物料进入发酵地池7,而且沿斜坡倾倒物料还可以避免物料在倾倒进发酵地池7时发生溅射,提高车间操作环境的同时,使可以使物料缓慢进入发酵地池7,从而避免物料由于碰撞挤压发生结块,降低了翻堆装置8的工作负担;同时斜坡也有利于加大发酵地池7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物料在沿斜坡进入发酵地池7时,会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初步发酵速度。
所述皮带布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沿发酵地池7的斜坡设置,所述混合机6的出料口对应第一传送带设置,通过直接将混合机6的出料口对应第一传送带设置,混合机6排出的物料可以直接被第一传送带12输送到发酵地池7内,同时第一传送带12不仅可以实现物料输入,而且第一传送带12还可以与翻堆装置8配合,控制物料的进气和温度情况,大大提高了物料发酵效率和发酵效果的可控性;具体的,当翻堆装置8将物料推上斜坡,使物料充分吸收氧气后,第一传送带12还可以将物料重新传送回发酵地池7底部,从而避免物料热量流失,确保物料可以稳定的在发酵地池7内进行发酵。
所述发酵地池7底部对应斜坡的位置设有第二传送带13,第二传送带13的长度方向与发酵地池7的长度方向相同,具体的,第二传送带13可以采用双向传送带,从而实现往复运动;经第一传送带12输送到发酵地池7内的物料可以被第二传送带13向发酵地池7的其他位置输送,大大提高了物料进入发酵地池7的效率,同时发酵地池7底部的第二传送带13也可以对物料起到一定的翻动作用,使物料的底层可以被翻动,大大提高了物料整体的翻堆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好氧菌的活性,大大提高了物料的发酵速度和发酵效果。
所述曝气装置9设置在发酵地池7底部异于第二传送带13的位置,发酵地池7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二传送带13的皮带槽,通过设置皮带槽可以避免第二皮带与翻堆装置8发生相互干扰,有利于提高翻堆装置8的翻堆深度和翻堆效果。
所述陈化车间3与发酵地池7通过地下通廊11连通,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对应地下通廊11设置的第三传送带14,该第三传送带14一端与第二传送带13连接,另一端伸入陈化仓;物料可以经第二传送带13和第三传送带14直接传送到陈化仓,大大提高了物料转移的速度和便捷度,通过使用地下通廊11转移物料,可以避免物料在转移过程中洒落到车间外,提高了车间的操作环境,降低了车间的维护保养难度;具体的,可以在通廊与发酵地池7连通处设置可开合的门板,只要可以实现控制物料的进出即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机6设置在移动平台18上;具体的,移动平台18可以采用轨道车等,只要可以实现混合机6的平稳移动即可,通过沿斜坡移动混合机6,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料铺满发酵地池7的速度和均匀度,有利于提高有机肥的整体生产速度。
下面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的生产方法:
将污泥和苇秣按配料比例进行混合,添加菌种以促进发酵过程快速进行;污泥和苇秣的比例可以根据当时的气候、温度以及湿度等条件合理配比,按照各自配比比例把粉碎或切断后的苇秣和污泥等辅料一块用水浇湿、渗透,检测后,使其含水量一般掌握在45-60%之间,碳、氮比至15-30:1,PH值到5.0-8.0之间即可,使菌种具有最佳的生存环境,适宜菌种进行快速繁殖,从而实现物料发酵效率的最优化;在浇水的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秸秆腐熟剂(菌种)加入,以提高腐熟剂的效果。
将混合后的物料经皮带布料装置输送至发酵地池7中进行堆肥发酵;好氧堆肥的目的是使废弃物中的挥发性物质降低,臭气减少,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目的。另外,通过堆肥发酵处理使有机物料含水率降低,有机物得到分解和矿化释放N、P、K等养分,同时使有机物料的性质变得疏松、分散;一般情况下,堆肥周期为16天,堆肥温度可以上升至60-70℃,并持续10天以上,经过一个周期的堆肥,发酵后的含水率大幅度降低(一般下降到45%左右),最后集中运输至陈化车间。
将堆肥发酵后的物料经传送装置转移至陈化仓进行陈化,堆肥腐熟;经过第一次堆肥发酵后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尚未达到腐熟,需要继续进行二次发酵,即陈化。陈化的目的是将有机物中剩余大分子有机物被进一步分解、稳定、干燥,以满足后续制肥工艺的要求;
堆肥阶段后期大部分有机物已被降解,由于有机物的减少及代谢产物的累积,微生物的生长及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减缓,发酵温度开始降低,此时用皮带自动出料系统将发酵地池内的物料移至陈化车间进行二次发酵。在陈化车间采用静态仓式陈化工艺,陈化周期约为20-25天,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稳定在40℃时,堆肥腐熟,形成腐殖质。
物料形成腐殖质后,转移至制肥车间4完成制肥作业。堆肥要作为产品销售还应根据用途和市场需要进行加工,制肥的目的就是提高堆肥产品的肥效和商品性,进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具体的,有机物发酵腐熟分五个阶段:①升温阶段:堆温从常温升到50℃,耗时2天;②高温阶段:堆温升至50℃-70℃,尤以55℃-60℃发酵效果最好,耗时3天;③降温阶段:温度出现下降趋势,此时通过翻混装置和高效翻转和粉碎;④循环阶段:翻堆后,发酵的底物进入下一个升温、高温、降温循环;⑤腐熟完成:温度升降循环3次(即翻堆装置和第一传送带翻堆2次)后;整个发酵过程通过采用生物接种、配方优化、条件控制、设备创新等综合措施15-20天即可完全腐熟,之后随即转入熟料库,大大提高了物料的发酵速度,有利于提高有机肥的生产效率。腐熟标准为:物料疏松、无物料异味、少有氨味、堆内产生白丝、含水量<30%,有机物料纤维素达到粉状,可通过80-100目筛。
所述污泥采用造纸污泥或市政污泥;通过选用产量大的污泥,不仅解决了污泥排放和处理的问题,而且提高了这种有机肥生产机构的适用性,增加了原料的来源范围;有机肥可以为植物提供多种养分,肥效长,有机肥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并可以持续满足植物生育中后期开花、结荚、鼓粒对大量养分的需要;生产实践证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一般为10%~20%,而且越是瘠薄土壤,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越明显。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推广使用,通过在发酵地池上设置斜坡,不仅可以使物料平稳且快速的进入发酵地池,而且斜坡还可以增加物料无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物料中好氧菌的活性;同时斜坡上的第一传送带还可以与翻堆装置共同对物料起到翻堆控制,从而在提高了物料发酵效果的同时,避免了物料热量流失,确保物料可以稳定的在发酵地池内进行发酵;通过采用多种工艺,有效利用了污泥和苇秣,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达到了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车间、发酵车间、陈化车间以及制肥车间;
所述原料车间内设有用于储存物料的辅料仓、以及用于混合物料的混合机;
所述发酵车间内设有发酵地池,该发酵地池通过皮带布料装置与混合机连接,发酵地池内设有翻堆装置和曝气装置;
所述陈化车间设有陈化仓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陈化仓通过传送装置与发酵地池连通;
所述制肥车间内设有用于处理发酵物料的粉碎装置、筛选装置和包装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地池的一侧设有方便物料进入的斜坡,所述皮带布料装置包括沿发酵地池斜坡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混合机的出料口对应第一传送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地池底部对应斜坡的位置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与发酵地池的长度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地池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二传送带的皮带槽,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发酵地池底部异于第二传送带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陈化车间与发酵地池通过地下通廊连通,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对应地下通廊设置的第三传送带,该第三传送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连接,另一端伸入陈化仓。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生产机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污泥和苇秣按配料比例进行混合,添加菌种以促进发酵过程快速进行;
S2、将混合后的物料经皮带布料装置输送至发酵地池中进行堆肥发酵;
S3、将堆肥发酵后的物料经传送装置转移至陈化仓进行陈化,堆肥腐熟;
S4、物料形成腐殖质后,转移至制肥车间完成制肥作业。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苇秣和污泥等辅料浇水,菌种在浇水过程中加入,控制辅料含水量在45-60%之间,调整碳、氮比至15-30:1,PH值到5.0-8.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有机物发酵腐熟分五个阶段:
S201、升温阶段:堆温从常温升到50℃,耗时2天;
S202、高温阶段:堆温升至50℃-70℃,耗时3天;
S203、降温阶段:温度出现下降趋势,通过翻堆装置高效翻转和粉碎;
S204、循环阶段:翻堆后,发酵的底物进入下一个升温、高温、降温循环;
S205、腐熟完成:温度升降循环3次后完全腐熟;腐熟标准为:物料疏松、无物料异味、少有氨味、堆内产生白丝、含水量<30%,有机物料纤维素达到粉状,可通过80-100目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陈化周期控制在20-25天,当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稳定在40℃时完成堆肥腐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采用造纸污泥或市政污泥。
CN201910645363.3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Pending CN1101946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5363.3A CN110194689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5363.3A CN110194689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4689A true CN110194689A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6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5363.3A Pending CN110194689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46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9642A (zh) * 2021-03-03 2021-06-11 江西省三余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生物有机肥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2690A (zh) * 2017-04-13 2017-06-27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堆肥处置方法
CN207468513U (zh) * 2017-10-19 2018-06-08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地下与地上相结合的有机肥发酵装置
CN109354520A (zh) * 2018-12-20 2019-02-19 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污泥与秸秆的连续式好氧动态堆肥工艺
CN109437992A (zh) * 2018-11-24 2019-03-08 崔国辉 微生物有机肥料仓储式陈化制备方法
CN109836185A (zh) * 2017-11-27 2019-06-04 张旭 一种处理多种固体废物的堆肥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2690A (zh) * 2017-04-13 2017-06-27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堆肥处置方法
CN207468513U (zh) * 2017-10-19 2018-06-08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地下与地上相结合的有机肥发酵装置
CN109836185A (zh) * 2017-11-27 2019-06-04 张旭 一种处理多种固体废物的堆肥新装置
CN109437992A (zh) * 2018-11-24 2019-03-08 崔国辉 微生物有机肥料仓储式陈化制备方法
CN109354520A (zh) * 2018-12-20 2019-02-19 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污泥与秸秆的连续式好氧动态堆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9642A (zh) * 2021-03-03 2021-06-11 江西省三余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生物有机肥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5674B (zh) 一种双孢菇工业化培育方法
CN104030746A (zh) 有机物料腐熟剂、含烟草废弃物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8046855A (zh) 一种高温发酵前置强化有机肥生产工艺
CN103708967A (zh) 一种利用猪粪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CN106242669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
CN102260121A (zh) 一种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696A (zh) 一种秸秆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7522541A (zh) 利用鸡粪和糠醛渣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6512A (zh) 一种复配长效缓释有机肥
CN103319259B (zh) 一种蘑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CN102948324A (zh) 利用使用过的生物垫料生产食用菌的方法
CN104926535A (zh) 一种螺旋藻多肽生物有机肥料
EP2828225B1 (en) Method for composting spent mushroom compost
CN108516876A (zh) 一种利用猪粪和蔬菜秸秆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CN101817700B (zh) 有机复混肥气力式生产系统
CN106343165A (zh) 黄贮发酵饲料的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10194689A (zh) 一种苇秣和污泥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机构及方法
CN105941003A (zh) 无草炭型基质及其应用
CN105418177A (zh) 有机垃圾生物分解的有机菌肥
CN102887746A (zh) 一种猪粪混木屑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1838164B (zh) 有机复混肥机械式生产系统
CN108395294A (zh) 一种农业废弃物发酵成有机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CN104341189A (zh)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4844304B (zh) 一种适合蚕豆生长的有机复合肥料
KR100557879B1 (ko) 완전 발효 퇴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