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4579A -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4579A
CN110194579A CN201910470853.4A CN201910470853A CN110194579A CN 110194579 A CN110194579 A CN 110194579A CN 201910470853 A CN201910470853 A CN 201910470853A CN 110194579 A CN110194579 A CN 110194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reasy filth
energy
ho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08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ngb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ngb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ngb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ngb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08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45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4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4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8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thermal conditio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1/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 C10G1/002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in combination with oil conversion- or refining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3/365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from petrochemical industry (e.g. refine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6Pressure conditions
    • C02F2301/063Underpressure, vacu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0Energy recover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应用在油泥热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油泥热解系统需要较多的燃料,而且热能不能被充分利用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热解的热解系统和用于向热解系统供热的供热系统;热解系统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和用于将油泥破碎打散的破碎组件;气相排放管上连通有负压管道,负压管道连通有高压风机;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组件和用于对热能循环使用的热循环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是高压风机将壳体中的气体抽排出去,从而使壳体中保持负压的状态,进而使得油泥热解需要的热量较常压下较少;而且通过热循环组件对热量进行反复利用,从而使得对热量的运用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泥热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开采、运输、加工石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泥。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仅仅开采石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泥年产量已超过百万吨。这些油泥难以沉降,而且含有大量的金属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则会污染土地和水资源。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以及我国的环保法规日益健全,对油泥的处理技术成为当今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阶段,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3类:物理化学提取法、生物降解法和热处理法。热处理法在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较其他方法有很大优势,其主要手段是焚烧和热解,但焚烧存在耗能大、费用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而热解具有无二次污染、提高油品质、稳定重金属等优点,实现了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目前,公布号为CN10872683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油泥热解处理系统,包括超热炉、处理箱、油水分离箱、冷却塔,所述超热炉和所述处理箱相连通,所述油水分离箱和所述冷却塔相连通;所述处理箱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处理箱和所述油水分离箱之间依次设置有一级气固分离筒和二级气固分离筒;所述一级气固分离筒下方设置有残渣输送机构,所述二级气固分离筒下方设置有残渣收集箱。
这种油泥热解处理系统虽然能够对油泥中的原油提取出来,但是需要较多的燃料,而且热能不能被充分利用,亟待提供一种热解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优点是通过高压风机将壳体中的气体抽排出去,从而使壳体中保持负压的状态,进而使得壳体中的油泥热解需要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热解的热解系统和用于向所述热解系统供热的供热系统;
所述热解系统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和用于将油泥破碎打散的破碎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侧的夹层外壳,夹层外壳和壳体形成有加热腔,所述夹层外壳上设有热风入口和冷风出口,所述热风入口和冷风出口均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上设有气相排放管;
所述气相排放管上连通有负压管道,所述负压管道远离气相排放管的一端连通有冷凝室,所述负压管道上设有高压风机;
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组件和用于对热能循环使用的热循环组件;所述热源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燃气的储气罐和燃烧器;所述储气罐与燃烧器连通;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热媒出口和热媒入口,所述热风出口与热媒入口连通,所述热媒出口与热风入口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上的进料口用于供油泥进入到壳体中,壳体上的出料口用于供被提取原油过后的污泥排出,壳体用于暂时容纳油泥,加热腔用于存储加热后的媒介,以便油泥能够快速的被加热,从而使得油泥中的原油和水分可以快速的蒸发成气态。燃烧器用于燃烧储气罐中的燃料,从而获得热能;热交换器用于将热源组件中产生的热能转移到热交换器中的媒介中,从而使得媒介可以将热能带入到加热腔中,使得燃料的燃烧与热解系统中的加热腔分隔开来,从而避免了壳体直接接触明火,避免了壳体中的原油发生燃烧的可能,从而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取原油,而且避免了原油燃烧产生二次污染。高压风机用于通过负压管道将壳体中的气体抽排出来,使得壳体中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得油泥中的液相的油和水蒸发成气态所需要的热量更少,较好的节省了加热所需的燃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循环组件包括热风循环风机、与热风循环风机上连通的出风管和与热风循环风机连通的回风管,所述热交换机上设有冷媒入口,所述出风管与冷媒入口连通,所述回风管与冷风出口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风循环风机用于使加热腔中的热风和热交换器中的热风进行循环流动,从而使得加热腔中的温度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状态,进而使得壳体中的油泥能够稳定快速的热解,从而使得只需要对加热腔中的空气提供较少的热量,即可使得加热腔中的空气保持较高的温度;而不需要对壳体从常温开始进行反复的加热,从而较好的节省了热解油泥所需的热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连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以及所述主动轴上设置的第一桨叶、所述从动轴上设置的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沿主动轴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所述第二桨叶沿从动轴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轴上的第一桨叶和从动轴上的第二桨叶交错间断设置,使得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可以对油泥进行反复的切割破碎,从而使得油泥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状,以便油泥更充分的吸收热量,从而使得加热腔中的热量能够被更加充分的利用,进一步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也使得油泥能够更加充分的热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沿竖直方向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壳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沿中心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端,三个所述进料口设置在上侧面,三个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并且位于上方的壳体的出料口与位于下方的壳体的进料口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壳体可以同时对油泥进行热解,进一步的提高了油泥热解的效率;而且油泥依次通过三个壳体,使得油泥能够进行完全的热解,从而使得油泥中的原油能够被完全的提取出来,进一步的提高了原油热解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腔中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片的两侧分别于壳体和夹层外壳贴合,所述导流片的一端与壳体之间设有热风通孔,两个相邻所述导流片上的热风通孔交错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片用于引导加热腔中的热风流动,使得热风充分的与壳体接触,从而使得壳体中的油泥能够充分的吸收热风中的热量,进一步的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油泥初步分离系统,所述油泥初步分离系统包括油泥洗涤组件和卧螺离心机,所述油泥洗涤组件包括油泥洗涤池、与所述油泥洗涤池转动连接的油泥搅拌叶片和高温蒸汽发生器,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与油泥洗涤池连通,所述油泥洗涤池底部设有第一油泥出料口,所述第一油泥出料口与卧螺离心机连通;所述卧螺离心机上设有第一液相出口和第一固相出口,所述第一固相出口与进料口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泥洗涤组件用于对油泥进行洗涤,使得油泥中的原油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更易将原油从油泥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得油泥热解所需要的热量更少;卧螺离心机用于对油泥进行初步的离心分离,使得部分较为容易分离的原油从油泥中分离出来,以便减少热解的工作负荷,使得热解系统能够更加充分的被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冷凝室从负压管道的一侧朝向远离负压管道的一侧依次设有洗涤腔、干燥腔和吸附腔,所述冷凝室的下方设置有由于存储油水的存储箱,所述洗涤腔的顶部设有喷淋头,所述洗涤腔中填充有鲍尔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洗涤腔、干燥腔和吸附腔用于使气态的油和水冷凝和对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喷淋头用于对气态的油和水进行降温,鲍尔环用于对气液进行分流,从而使得油水混合物快速的汇聚成流,以便更好的对油水混合物进行收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维修窗口,所述维修窗口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维修窗口上盖设有维修盖板,所述维修盖板上设有用于填充保温材料的保温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维修盖板用于将维修窗口密封,避免气体逸散出来;通过维修窗口可以方便的对壳体内部的主动轴、从动轴、以及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进行维护和保养,从而使得热解系统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使得油泥的热解效率更高;保温盒用于填充保温材料,从而更好的避免壳体中的热量散失,使得热量能够更加充分的被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保温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用于隔绝热量的传导,避免了热量从加热腔中散失出来,从而使得加热腔中的热量能够充分的被利用,使得油泥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热量,进一步的提高了油泥热解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连通有氮气存储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氮气存储罐用于存储氮气,进气管用于将氮气输送到壳体中,以便增加壳体中的氮气含量,从而减少壳体中的氧气含量,从而避免了原油在热解时发生燃烧或爆炸,进而提高了油泥热解的安全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高压风机通过负压管道将壳体中的气体抽排出来,使得壳体内部的蒸发腔处于负压状态,使得油泥中的油和水蒸发成气态所需要的热量更少,节省了加热所需的燃料;
2.热风循环风机用于使加热腔中的热风和热交换器中的热风进行循环流动,使得热量可以被反复的利用,从而使得燃料燃烧获得的热量被利用的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油泥初步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热源组件和热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热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氮气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热解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传动组件和破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气相排放管与壳体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图5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的冷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泥初步分离系统;2、热解系统;3、供热系统;4、防爆系统;5、冷凝系统;7、油泥洗涤组件;8、卧螺离心机;9、油泥洗涤池;10、油泥搅拌叶片;11、高温蒸汽发生器;12、第一油泥出口;13、第一液相出口;14、第一固相出口;15、加热组件;16、破碎组件;17、传动组件;18、壳体;19、加热腔;20、热风入口;21、冷风出口;22、保温层;23、主动轴;24、从动轴;25、安装段;26、第一桨叶;27、夹层外壳;28、热源组件;29、热循环组件;30、储气罐;31、燃烧器;32、热风出口;33、热风循环风机;34、出风管;35、回风管;36、热交换器;37、热媒入口;38、冷媒入口;39、热媒出口;40、第一废气出口;41、进料口;42、出料口;43、热风管;44、热风支管;45、驱动电机;46、主动齿轮;47、从动齿轮;48、安装板;49、减速器;51、冷却组件;52、氮气保护组件;53、输入端轴承座;54、尾端轴承座;55、储水套筒;56、进水孔;57、出水孔;59、冷却水管;60、冷却水泵;61、氮气存储罐;62、氮气轴封环;63、负压管道;64、电磁阀;65、氧浓度传感器;66、进气管;67、输气管;68、取样管;69、一体化温度变送器;70、蒸发腔;71、气相排放管;72、排放管安装板;73、冷凝入口;74、第二废气出口;75、高压风机;76、洗涤腔;77、干燥腔;78、吸附腔;79、喷淋头;80、鲍尔环;81、储水池;82、高压水泵;83、冷凝室;84、冷凝洗涤组件;85、存储箱;86、干燥填料;87、油水分离设备;88、液相入口;89、原油出口;90、废水出口;91、第二液相出口;92、搅拌电机;93、延长搅拌轴;94、导流片;95、热风通孔;96、维修盖板;97、维修窗口;98、安装翻边;99、密封槽;100、密封插板;101、保温盒;102、保温空腔;103、第二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油泥初步分离系统1、热解系统2、供热系统3、防爆系统4、冷凝系统5和油水分离设备87;油泥初步分离系统1用于对含液相较多的油泥进行初步处理,将油泥中的比较好分离的部分液相分离出来;热解系统2用于对油泥进行充分的热解,从而将油泥中的水、油和固相均分离开来,以达到油泥充分热解的目的;供热系统3用于向热解系统2供热,使热解系统2中的油泥能够保持在500℃左右的温度,以便使得油泥中的原油和水以气相的形式分解出来;防爆系统4用于向热解系统2中充入氮气,将热解系统2中的氧气含量将低到1%以下,使原油没有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条件,从而避免了原油发生燃烧或爆炸,确保的油泥热解的安全性;冷凝系统5用于使气相中的原油和水分冷凝、沉降出来,以便对油和水进行回收利用;油水分离设备87用于将液相的水和油分离开来,以便对水和油进行充分的回收。
参考图2,油泥初步分离系统1包括用于将油泥中的油和水乳化的油泥洗涤组件7和用于将固相和液相初步分离的卧螺离心机8;油泥洗涤组件7包括油泥洗涤池9、转动设置在油泥洗涤池9上的油泥搅拌叶片10和与油泥洗涤池9连通的高温蒸汽发生器11。油泥洗涤池9用于容纳油泥,油泥洗涤池9的底部设有第一油泥出口12;向油泥洗涤池9中添加油泥洗涤分散剂,油泥洗涤分散剂可以采用无机碱和无机盐组成的混合碱,油泥洗涤分散剂也可以采用公开号为106277710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布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环保型分散剂;高温蒸汽发生器11产生的高温蒸汽通过管道连通到油泥洗涤池9中,高温蒸汽对油泥洗涤池9中的油泥和油泥洗涤分散剂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以便油泥中的油和水能够更快的乳化;油泥洗涤池9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92,搅拌电机92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延长搅拌轴93,延长搅拌轴93与油泥搅拌叶片10固定连接,搅拌电机92可以驱动油泥搅拌叶片10对油泥洗涤池9中的油泥进行搅拌,使得油泥和油泥洗涤分散剂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油泥中的油和水能够乳化的更加彻底和高效。
参考图2,卧螺离心机8优选为上海瑞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W420X1800Y的油泥废水处理离心机,对油泥中固相和液相进行初步的离心分离,将油泥中的油和水初步的分离出来一部分;卧螺离心机8和油泥洗涤池9之间设有螺杆传输机,卧螺离心机8上开设有进料口41;油泥洗涤池9的第一油泥出口12与卧螺离心机8上的进料口41对应,乳化后的油泥被螺杆传输机从第一油泥出口12输送到卧螺离心机8中;卧螺离心机8上开设有第一液相出口13和第一固相出口14,第一液相出口13用于排出油和水,第一固相出口14用于供固相排出,此处排出的固相中还含有部分油和水。
参考图3,供热系统3包括用于提供热能的热源组件28和热循环组件29,热源组件28包括用于存储液化天然气的储气罐30和燃烧器31,储气罐30与燃烧器31之间设有管道,管道将储气罐30中的液化天然气输送给燃烧器31,燃烧器31上设有热风出口32,热风出口32供加热过的气体输出;热循环组件29包括用于输送热风的热风循环风机33、与热风循环风机33上连通的出风管34和与热风循环风机33连通的回风管35,出风管34上连通有热交换器36。热交换器36优选为组合式板式换热器,热交换器36靠近燃烧器31的一端设有热媒入口37和冷媒入口38,热交换器36远离冷媒入口38的一端设有热媒出口39,热交换器36远离热媒入口37的一端设有第一废气出口40。
参考图4和图6,热解系统2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15、用于将油泥破碎打散的破碎组件16和传动组件17;加热组件15包括三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壳体18和固定设置在壳体18外侧的夹层外壳27,夹层外壳27和壳体18形成有加热腔19,壳体18的横截面近似呈“U”型,壳体18采用镍系耐热铸铁铸造而成,壳体18的上侧形成有蒸发腔70。
参考图5和图6,加热腔19设置在圆弧段的外侧,加热腔19中设有导流片94,导流片94沿壳体18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多个导流片94的两侧分别于壳体18和夹层外壳27贴合,导流片94的一端与壳体18之间设有热风通孔95,两个相邻导流片94上的热风通孔95交错设置在壳体18的两侧;夹层外壳27上设有均与加热腔19连通的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分别设置在夹层外壳27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夹层外壳27的外侧固定有保温层22,保温层22优选为:铝硅酸盐材料制成的多孔陶瓷。壳体18外侧固定有一体化温度变送器69,一体化温度变送器69优选为型号为SBWZ-2480/236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69。
参考图6和图7,三个壳体18上分别对应有一组破碎组件16,破碎组件16包括与壳体18转动连接的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上均设有安装段25,安装段25设置在壳体18中,安装段25的截面呈“十”型,主动轴23的安装段25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桨叶26,第一桨叶26绕主动轴23轴线螺旋设置有多个,第二桨叶103绕从动轴24轴线螺旋设置有多个;而且第一桨叶26和第二桨叶103的螺旋旋向相反,第一桨叶26和第二桨叶103均间断设置,第一桨叶26和第二桨叶103在一个螺距上均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一桨叶26和第二桨叶103交错设置。
参考图3和图5,热风出口32与热媒入口37采用管道连通,出风管34与冷媒入口38连通;热媒出口39上连通有热风管43,热风管43上连通有三个热风支管44,三个热风支管44分别与三个加热腔19上的热风入口20连通;回风管35上连通有三个回风支管,三个回风支管分别与加热腔19上的冷风出口21连通。储气罐30向燃烧器31中通入液化天然气,燃烧器31将液化天然气燃烧,将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热气从热风出口32进入到热交换器36中,热交换器36将热能传递给热风管43中的空气。
参考图3和图6,热风循环风机33将热风抽入到加热腔19中,加热腔19中的热量对壳体18中的油泥进行加热,再配合桨叶26对油泥的破碎和搅拌,使得油泥能够被加热的更加充分,使油泥中的油和水更加充分快速的蒸发成气相;带着热量的空气从热风入口20的一端流动到冷风出口21的一端,热量被壳体18中的油泥吸收后变成热量相对较低的空气,热风循环风机33将热量较低的空气从冷风出口21抽排到热交换器36中;如此往复循环,使壳体18中的油泥始终保持恒定的高温;壳体18中的油泥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油泥中的水和油蒸发成气相,从而更加彻底的将油泥中的水和油分离出来。
参考图5和图7,三个壳体18上均设有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进料口41设置在壳体18的上方,出料口42设置在壳体18的下方,进料口41与出料口42分别设置在壳体18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层壳体18的出料口42与中层壳体18的进料口41对应并且连通,中层壳体18的出料口42与下层壳体18的进料口41对应并且连通。桨叶26转动将油泥从进料口41推动到出料口42,在推动过程中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上桨叶26对油泥进行破碎和搅拌。
参考图7,三个壳体18上分别对应有一组传动组件17,传动组件17包括驱动电机45、主动齿轮46和从动齿轮47,主动齿轮46与主动轴23之间通过平键连接,从动齿轮47与从动轴24之间通过平键连接,从动齿轮47与主动齿轮46啮合,驱动电机45用于驱动主动轴23转动;壳体18靠近驱动电机45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48,驱动电机45固定设置在安装板48上,安装板48上固定有减速器49,驱动电机45的主轴与减速器49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4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主轴连接。驱动电机45驱动主动轴23转动,由于从动齿轮47与主动齿轮46啮合,使得从动轴24与主动轴23的转动方向相反;再由于主动轴23与从动轴24上的桨叶26的旋向相反,使得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上的桨叶26可以推动油泥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因为桨叶26是间断的,所以油泥在向前运动时会时进时停,而停下来时,恰好另一根轴上的桨叶26转到,即桨叶26切进油泥团,又继续推着油泥向前。如此反复,油泥团被不断的切割,不断的推进。
参考图7和图8,壳体18上侧竖直段处开设有多个大小相同的维修窗口97,维修窗口97用于供工作人员对壳体18的内部进行观察,通过维修窗口97便于安装和拆卸桨叶26,壳体18位于维修窗口97处固定有安装翻边98,多个维修窗口97的内侧均环绕固定有截面为“匚”型的密封槽99,密封槽99中填充有密封填料;安装翻边98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维修盖板96,维修盖板96朝向壳体18的一侧固定有密封插板100,密封插板100插设在密封槽99中的密封填料中,从而较好的保证了壳体18的密封性,避免蒸发腔70中的气体泄漏出来;维修盖板96朝向壳体18的一侧固定有保温盒101,保温盒101与维修盖板96之间形成有保温空腔102,保温空腔102中填充有保温层22;维修盖板96沿壳体18的长度方向并排设有多个,在需要维修某一段桨叶26时,只需拆卸对应的维修盖板96,提高了维修效率。
参考图6和图9,多个维修窗口97中的一个维修窗口97处设有气相排放管71,气相排放管71上固定有排放管安装板72,排放管安装板72与安装翻边98通过螺栓连接;气相排放管71设置在排放管安装板72远离壳体18的一侧,气相排放管71朝向远离壳体18的方向口径逐渐减小;蒸发腔70中的气相的油和水通过气相排放管71排出到壳体18外部。
参考图5和图10,防爆系统4包括冷却组件51和氮气保护组件52,安装板48上固定有输入端轴承座53,输入端轴承座53与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一一对应,壳体18远离输入端轴承座53的一端固定有尾端轴承座54;输入端轴承座53和尾端轴承座54中均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主动轴23或从动轴24固定连接,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设有密封圈;冷却组件51包括储水套筒55、开设在储水套筒55上的进水孔56、开设在储水套筒55上的出水孔57和储水箱(图中未示出),储水套筒55与输入端轴承座53或尾端轴承座54固定连接;储水箱用于存储冷却水,储水箱与进水孔56和出水孔57之间均设有冷却水管59,冷却水管59上设有冷却水泵60,冷却水泵60可以对水进行抽排,从而使冷却水进行循环,较好的将主动轴23、从动轴24以及轴承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较好的避免轴承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
参考图5和图10,氮气保护组件52包括氮气存储罐61、氮气轴封环62、电磁阀64和设置在壳体18上的氧浓度传感器65,氮气存储罐61用于存储压缩氮气,壳体18位于输入端轴承座53和尾端轴承座54的两端均设有进气管66,进气管66与壳体18内连通,氮气存储罐61与进气管66之间设有输气管67,电磁阀64设置在输气管67上。壳体18靠近进气管66的位置固定有取样管68,取样管68与壳体18内部连通,氧浓度传感器65固定在取样管68上,氧浓度传感器65的探头插设在取样管68中;氮气轴封环62套设在的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的两端,氮气轴封环62设置在壳体18的外侧,氮气轴封环62一端与输入端轴承座53或尾端轴承座54固定连接,氮气轴封环62远离输入端轴承座53或尾端轴承座54的一端与储水套筒55通过螺栓连接,氮气轴封环62上固定有进气嘴,进气嘴与氮气轴封环62的内孔连通,氮气存储罐61与进气嘴通过输气管67连通。
参考图6和图11,冷凝系统5包括冷凝室83、冷凝洗涤组件84和设置在冷凝室83下方的存储箱85。冷凝室83上设有冷凝入口73,冷凝室83远离冷凝入口73的一侧设有第二废气出口74,冷凝室83的底部为孔板,冷凝室83内部分成有洗涤腔76、干燥腔77和吸附腔78,洗涤腔76、干燥腔77和吸附腔78从冷凝入口73到第二废气出口74依次设置;冷凝入口73与气相排放管71通过负压管道63连通,负压管道63上设有高压风机75,高压风机75优选为全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RB-71D-2的高压离心风机,高压风机75将气相的油和水从蒸发腔70中抽排到冷凝室83中。
参考图11,冷凝洗涤组件84包括喷淋头79和鲍尔环80,喷淋头79固定设置在洗涤腔76的顶部,喷淋头79通过管道连通有储水池81,喷淋头79与储水池8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高压水泵82;高压水泵82将储水池81中的水从喷淋头79中喷出,水从喷淋头79中喷出时成喷射状,从而喷射状的水能够很快的与洗涤腔76中的气相的油和水接触,使得气相的油和水快速的冷却凝结成油滴和水滴。鲍尔环80是一种用于气液分离的填料,鲍尔环80填充在洗涤腔76中的中下部分;液化后的水滴和油滴与洗涤腔76里的鲍尔环80接触后,被粘附在鲍尔环80表面与空气分离,粘附在鲍尔环80上的油滴、水滴在不断有新的油滴、水滴的碰撞接触后,油滴、水滴被粗粒化,当重力大于吸附力时,油滴和水滴离开鲍尔环80掉入到存储箱85中。存储箱85中的油水静置一段时间,在重力的作用下油水初步的分离。
参考图11,气体经过洗涤腔76之后进入到干燥腔77中,干燥腔77的中下部均匀填充有干燥填料86,此处干燥填料86优选为鲍尔环80;干燥腔77中的气体与鲍尔环80发生接触,气体中的水滴和油滴进一步的被鲍尔环80吸附,气体的水分和油分被彻底的分离出来;吸附腔78中均匀填充有吸附填料,吸附填料优选为活性碳,活性碳可以吸附不凝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从而净化过后的气体从第二废气出口74排出。
参考图2和图11,油水分离设备87优选为型号为DHC470的碟片离心机,油水分离设备87上开设有液相入口88、原油出口89和废水出口90,存储箱85的上部设有第二液相出口91,卧螺离心机8上的第一液相出口13和第二液相出口91均通过管道与液相入口88连通;存储箱85中的油水混合物和卧螺离心机8中分离出来的油水混合物通过液相入口88进入到油水分离设备87中,然后油水分离设备87对油水混合物进行进一步分离,从而快速的将分离出来的原油从原油出口89排出并且将分离出来的废水从废水出口90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热解的热解系统(2)和用于向所述热解系统(2)供热的供热系统(3);
所述热解系统(2)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15)和用于将油泥破碎打散的破碎组件(16),所述加热组件(15)包括壳体(18)和设置在壳体(18)外侧的夹层外壳(27),夹层外壳(27)和壳体(18)形成有加热腔(19),所述夹层外壳(27)上设有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所述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均与加热腔(19)连通,所述壳体(18)上设有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所述壳体(18)上设有气相排放管(71);
所述气相排放管(71)上连通有负压管道(63),所述负压管道(63)远离气相排放管(71)的一端连通有冷凝室(83),所述负压管道(63)上设有高压风机(75);
所述供热系统(3)包括热源组件(28)和用于对热能循环使用的热循环组件(29);所述热源组件(28)包括用于存储燃气的储气罐(30)和燃烧器(31);所述储气罐(30)与燃烧器(31)连通;所述燃烧器(31)上设有热风出口(32),所述热交换器(36)上设有热媒出口(39)和热媒入口(37),所述热风出口(32)与热媒入口(37)连通,所述热媒出口(39)与热风入口(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组件(29)包括热风循环风机(33)、与热风循环风机(33)上连通的出风管(34)和与热风循环风机(33)连通的回风管(35),所述热交换机上设有冷媒入口(38),所述出风管(34)与冷媒入口(38)连通,所述回风管(35)与冷风出口(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16)包括与壳体(18)转动连接的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以及所述主动轴(23)上设置的第一桨叶(26)、所述从动轴(24)上设置的第二桨叶(103);所述第一桨叶(26)沿主动轴(23)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所述第二桨叶(103)沿从动轴(24)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沿竖直方向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壳体(18)上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均沿中心对称设置在壳体(18)的两端,三个所述进料口(41)设置在上侧面,三个所述出料口(42)设置在壳体(18)的下部,并且位于上方的壳体(18)的出料口(42)与位于下方的壳体(18)的进料口(41)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9)中设有导流片(94),所述导流片(94)沿壳体(18)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片(94)的两侧分别于壳体(18)和夹层外壳(27)贴合,所述导流片(94)的一端与壳体(18)之间设有热风通孔(95),两个相邻所述导流片(94)上的热风通孔(95)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泥初步分离系统(1),所述油泥初步分离系统(1)包括油泥洗涤组件(7)和卧螺离心机(8),所述油泥洗涤组件(7)包括油泥洗涤池(9)、与所述油泥洗涤池(9)转动连接的油泥搅拌叶片(10)和高温蒸汽发生器(11),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11)与油泥洗涤池(9)连通,所述油泥洗涤池(9)底部设有第一油泥出料口(42),所述第一油泥出料口(42)与卧螺离心机(8)连通;所述卧螺离心机(8)上设有第一液相出口(13)和第一固相出口(14),所述第一固相出口(14)与进料口(4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室(83)从负压管道(63)的一侧朝向远离负压管道(63)的一侧依次设有洗涤腔(76)、干燥腔(77)和吸附腔(78),所述冷凝室(83)的下方设置有由于存储油水的存储箱(85),所述洗涤腔(76)的顶部设有喷淋头(79),所述洗涤腔(76)中填充有鲍尔环(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上设有多个维修窗口(97),所述维修窗口(97)与壳体(18)内部连通,所述维修窗口(97)上盖设有维修盖板(96),所述维修盖板(96)上设有用于填充保温材料的保温盒(10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外侧设有保温层(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上设有进气管(66),所述进气管(66)与壳体(18)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66)连通有氮气存储罐(61)。
CN201910470853.4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Pending CN1101945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853.4A CN110194579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853.4A CN110194579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4579A true CN110194579A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0853.4A Pending CN110194579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457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9844U (zh) * 2012-07-10 2013-02-06 张振伟 一种具导流功能的振动盘式干燥机
CN203155017U (zh) * 2012-10-31 2013-08-28 周鼎力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CN206014633U (zh) * 2016-08-24 2017-03-15 苏州瑞威离心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排浆油泥热解装置
CN106556242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常州高克锈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碳粉烘干机
CN206828346U (zh) * 2017-06-09 2018-01-02 重庆沙微谷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污泥余热低温密闭烘干系统
CN108795464A (zh) * 2018-06-19 2018-11-13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烟气间接加热的脱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10261526U (zh) * 2019-05-31 2020-04-07 上海恒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油泥热解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9844U (zh) * 2012-07-10 2013-02-06 张振伟 一种具导流功能的振动盘式干燥机
CN203155017U (zh) * 2012-10-31 2013-08-28 周鼎力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CN106556242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常州高克锈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碳粉烘干机
CN206014633U (zh) * 2016-08-24 2017-03-15 苏州瑞威离心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排浆油泥热解装置
CN206828346U (zh) * 2017-06-09 2018-01-02 重庆沙微谷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污泥余热低温密闭烘干系统
CN108795464A (zh) * 2018-06-19 2018-11-13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烟气间接加热的脱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10261526U (zh) * 2019-05-31 2020-04-07 上海恒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油泥热解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冬梅主编: "《工业通风与除尘》", 28 February 2017, 煤炭工业出版社 *
田颐慧主编: "《化工设备》", 30 June 1999, 中国石化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2642U (zh) 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装置
CN104986934A (zh) 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方法和装置
CN1533991B (zh) 一种将城市污水垃圾资源化的发电供热清洁生产系统
CN108795464A (zh) 一种利用烟气间接加热的脱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51518B (zh) 油基钻屑热解析处理撬装式设备
WO2017107028A1 (zh) 一种石油岩屑泥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106673388A (zh) 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12066686B (zh) 一种新型冷凝热回收盘式污泥低温干化系统
CN110194580A (zh) 一种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工艺
CN210261526U (zh) 一种节能型油泥热解设备
CN106807734A (zh)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系统
CN104692607B (zh) 一种油泥热解资源化利用方法及装置
CN110194581A (zh) 一种安全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10194579A (zh)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08640457A (zh) 一种油泥热解无害化处理方法
CN210560269U (zh) 油基钻屑热解析处理撬装式设备
CN105481037B (zh) 物质热分解分理装置
CN112044105A (zh) 一种利用气体含湿差进行蒸发的装置
CN202279767U (zh)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CN202063926U (zh) 钢渣碎化及热回收装置
CN110194578A (zh) 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10040922A (zh) 处理罐底含油污泥的方法和处理系统
CN206337135U (zh) 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系统
CN106635099A (zh) 一种废旧轮胎真空裂解系统
CN110194582A (zh) 一种环保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