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2093B - 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92093B CN110192093B CN201880006497.4A CN201880006497A CN110192093B CN 110192093 B CN110192093 B CN 110192093B CN 201880006497 A CN201880006497 A CN 201880006497A CN 110192093 B CN110192093 B CN 1101920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e
- sampler
- liquid sample
- container
- dispen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3/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7/00—Means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produced biomass or of the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e.g. storage of biomas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4—Cleaning sample transfer devi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475—Filt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16—Injection
- G01N30/20—Injection using a sampling valv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24—Automatic injection syste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8—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stream of discrete samples flowing along a tube system, e.g.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通过三通阀(82、83)的动作从而在借助流路(91)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注射泵(81)连通的状态以及借助流路(91、93、94)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培养槽(301)连通的状态之间切换。因此,不用使用者直接对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进行取样,能够使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自动地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其结果,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省略掉由使用者的手动作业进行的取样作业,能够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液体试样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试样中所含有的成分进行分析时,使用对试样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系统。例如,对自细胞培养装置导入的液体试样(培养基试样)进行除蛋白处理等预处理。在这样的预处理系统中,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容器进行分注并对该分注后的液体试样进行预处理。
在对液体试样进行分注时,进行使用采样器而实现的抽吸动作和喷出动作。具体而言,将采样器的顶端部插入试样容器内从而浸渍于液体试样中。在该状态下驱动泵,从而将液体试样向采样器内抽吸。之后,使采样器移动至分注位置,再次驱动泵,从而将液体试样自采样器的顶端部向该分注位置喷出(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21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预处理系统中,存在使用者的作业繁杂化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在使用以往的预处理系统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对液体试样的预处理,使用者需要通过手动作业将液体试样向试样容器内注入,并将该试样容器设置于预处理系统。例如,在以一定的周期对液体试样进行取样并分析的情况等情况下,使用者必须在每个周期中都将液体试样向试样容器取样,并将试样容器设置于预处理系统,导致作业繁杂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对液体试样进行的预处理中能够简化使用者的作业的预处理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预处理系统是一种用于对来自液体试样收纳部的液体试样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试样设置部、采样器、泵以及切换部。所述试样设置部供试样容器设置。所述采样器用于将液体试样自设置于所述试样设置部的试样容器内抽吸并将其向分注位置喷出。在所述采样器要进行液体试样的抽吸和喷出时驱动所述泵。所述切换部能切换至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泵连通的状态或者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切换部的动作在使采样器与泵连通的状态和使采样器与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之间切换。即,能够通过切换部的动作切换为将液体试样自液体试样收纳部向采样器导入的状态。
在预处理系统中,如果能通过切换部的动作从而形成将液体试样自液体试样收纳部向采样器导入的状态,则不用使用者直接对液体试样收纳部内的液体试样进行取样,能够使液体试样收纳部内的液体试样自动地自采样器喷出。
因此,在对液体试样进行的预处理中,能够省略掉由使用者的手动作业进行的取样作业,能够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2)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分注控制部。所述分注控制部在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下经由所述采样器将液体试样向在所述试样设置部设置的试样容器导入,之后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从而形成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泵连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驱动所述泵,从而将液体试样自所述试样容器内向所述采样器抽吸。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分注控制部的控制自动地切换并实施将液体试样自液体试样收纳部经由采样器向试样容器导入的动作以及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容器内向采样器抽吸的动作。
因此,能够使预处理系统的一系列的动作自动化,能够进一步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3)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分注位置处设置通过对液体试样进行过滤来对液体试样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的分离容器。也可以是,所述分注控制部使抽吸有液体试样的所述采样器移动到所述分注位置,驱动所述泵从而将液体试样自所述采样器向所述分离容器喷出。
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分注控制部的控制来将液体试样自采样器向分离容器喷出,从而能够在分离容器中对液体试样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
因此,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使到将液体试样向采样器导入并对液体试样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为止的动作自动化。
(4)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洗液收纳部。所述清洗液收纳部用于收纳清洗液。也可以是,所述切换部能切换至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泵连通的状态、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或者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清洗液收纳部连通的状态。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通过切换部的动作从而自使采样器与泵连通的状态或者使采样器与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切换为使采样器与清洗液收纳部连通的状态。
因此,能够将清洗液收纳部的清洗液自动地导入采样器。
(5)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洗控制部。所述清洗控制部在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清洗液收纳部连通的状态下将清洗液向所述采样器导入,从而对自所述清洗液收纳部到所述采样器的流路进行清洗。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使将清洗液向采样器导入且对自清洗液收纳部到采样器的流路进行清洗的动作自动化。
(6)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液体试样收纳部是设于细胞培养装置的培养基收纳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对细胞培养装置内的培养基(液体试样)进行的预处理中,能够省略掉由使用者的手动作业进行的取样作业,能够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通过切换部的动作从而自使采样器与泵连通的状态切换为使采样器与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因此,不用使用者直接对液体试样收纳部内的液体试样进行取样,能够使液体试样收纳部内的液体试样自动地自采样器喷出。其结果,在对液体试样进行的预处理中,能够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预处理系统在内的分析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主视图。
图2是表示预处理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3A是表示分离容器的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3B是图3A中的分离容器的俯视图。
图3C是表示图3B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回收容器的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4B是图4A中的回收容器的俯视图。
图4C是表示图4B中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分离容器和回收容器重叠在一起的状态下的预处理套件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过滤口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6B是表示图6A中的X-X截面的剖视图。
图6C是表示图6A中的Y-Y截面的剖视图。
图6D是表示在过滤口设置有预处理套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负压施加机构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分析系统的电子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0A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将液体试样自培养槽向试样容器导入的状态。
图10B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容器内向试样分注采样器抽吸的状态。
图10C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向分离容器喷出的状态。
图10D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对自清洗液收纳部到试样分注采样器的流路进行清洗的状态。
图10E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对试样分注采样器的外表面进行清洗的状态。
图10F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在自培养槽到试样分注采样器的范围内填充有液体试样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1.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预处理系统的分析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主视图。该分析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1、LC(液相色谱仪)100、MS(质谱仪)200和细胞培养装置300。在该分析系统中,将细胞培养装置300内的液体试样导入预处理装置1,在预处理装置1中对该液体试样执行预处理。之后,将被实施了预处理的液体试样依次导入LC100和MS200从而进行分析。在该分析系统中,利用预处理装置1和细胞培养装置300构成预处理系统。
细胞培养装置300是用于利用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的装置,将培养有细胞的培养基作为液体试样导入预处理装置1,在预处理装置1中对其实施预处理。
分析系统成为在预处理装置1连接有液相色谱仪/质谱仪(LC/MS)的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如下这样的结构:通过省略掉LC100和MS200中的某一者从而将被预处理装置1执行了预处理的液体试样仅导入LC100和MS200中的另一者。
预处理装置1作为将液体试样、混合在液体试样中的试剂向分注位置分注的分注装置发挥作用,对分注至分注位置的液体试样和试剂进行过滤、搅拌、调温这样的各种预处理。借助LC100所具备的自动取样器101将进行了上述预处理后的液体试样导入LC100。
LC100包括柱(未图示),将在液体试样经过该柱内的过程中被分离出的试样成分依次导入MS200。MS200包括用于使自LC100导入的液体试样离子化的离子化部201和用于对离子化后的液体试样进行分析的质谱部202。
2.预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2是表示预处理装置1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在该预处理装置1中,针对每个试样使用一组由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的组合形成的预处理套件,对各预处理套件执行设定好的预处理(过滤、搅拌、调温等)。
在预处理装置1中,除了作为分注位置的分注口32之外,还设有用于对分注至分注口32的液体试样执行预处理的多个处理口。由此,通过将收纳有液体试样的预处理套件设置于任一处理口,从而对收纳于该预处理套件的液体试样执行与各处理口相对应的预处理。
作为处理口,与各预处理相对应地设有过滤口30、废弃口34、搅拌口36a、调温口38、40、输送口43以及清洗口45等。上述各处理口构成分别执行多种预处理的多个预处理部。
利用作为搬送部的搬送臂24将构成预处理套件的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在各处理口之间搬送。在搬送臂24的顶端侧形成有用于保持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的保持部25。将搬送臂24的基端部侧保持为能够以铅垂轴29为中心进行旋转。搬送臂24沿着水平方向延伸,通过使其以铅垂轴29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使保持部25以在水平面内描画圆弧状的轨道的方式移动。作为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的搬送目的地的各处理口、其他的口全部设于保持部25所描画的圆弧状的轨道上。
自试样容器6将液体试样向预处理套件分注。能够在试样设置部2设置多个收纳有液体试样的试样容器6,利用试样分注臂20自各试样容器6依次提取试样。在试样设置部2呈圆环状排列设置有多个用于保持多个试样容器6的试样架4。通过使试样设置部2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使各试样架4沿着周向移动。由此,能够使各试样容器6依次移动至预定的试样提取位置。
在此,试样提取位置位于在试样分注臂20的顶端部设置的、作为采样器的一个例子的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轨道上,在该试样提取位置处利用试样分注采样器20a自试样容器6抽吸液体试样。在利用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将试样容器6内的液体试样抽吸之后将液体试样向设置于分注口32的分离容器50喷出。将液体试样向分离容器50喷出的喷出量例如为10μL~100μL左右,优选为50μL左右。
试样分注臂20能够以设于其基端部侧的铅垂轴22为中心在水平面内旋转,并且能够沿着铅垂轴22在铅垂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在试样分注臂20的顶端部被保持为朝向铅垂下方延伸,与试样分注臂20的动作相应地进行在水平面内描画圆弧状的轨道的移动或者铅垂方向上的上下移动。
分注口32设在位于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轨道上且是位于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的位置。分注口32是用于将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向未使用的分离容器50分注的口。利用搬送臂24将未使用的分离容器50向分注口32搬送。
在将试样架4呈圆环状排列配置而成的试样设置部2的中央部设有供试剂容器10设置的试剂设置部8。利用试剂分注臂26对设置于试剂设置部8的试剂容器10内的试剂进行提取。试剂分注臂26的基端部被与搬送臂24共用的铅垂轴29支承,该试剂分注臂26能够以该铅垂轴29为中心在水平面内旋转,并且能够沿着铅垂轴29在铅垂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
将试剂分注采样器26a在试剂分注臂26的顶端部保持为朝向铅垂下方延伸。与试剂分注臂26的动作相应地使该试剂分注采样器26a进行在水平面内描画与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所描画的轨道相同的圆弧状的轨道的移动或者铅垂方向上的上下移动。
试剂设置部8能够独立于试样设置部2地在水平面内旋转。在试剂设置部8呈圆环状排列配置有多个试剂容器10,通过使试剂设置部8进行旋转从而使各试剂容器10沿着周向移动。由此,能够使期望的试剂容器10向预定的试剂提取位置移动。
在此,试剂提取位置位于在试剂分注臂26的顶端部设置的试剂分注采样器26a的轨道上,在该试剂提取位置处利用试剂分注采样器26a将试剂自试剂容器10抽吸。在利用试剂分注采样器26a将试剂容器10内的试剂抽吸之后将试剂向设置于分注口32的分离容器50喷出,从而将其向该分离容器50内的试样添加。
利用设于与试样设置部2、试剂设置部8的位置不同的位置的容器保持部12来保持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在容器保持部12呈圆环状排列配置有未使用的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重叠在一起的状态下的多组预处理套件。容器保持部12包括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旋转部14和能够相对于该旋转部14装拆的多个容器架16。
在各容器架16处能够保持多个预处理套件。多个容器架16呈圆环状排列设置在旋转部14上。利用呈圆环状排列配置的多个容器架16来形成用于保持多个预处理套件的圆环状的保持区域。通过使旋转部14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使各容器架16沿着保持区域的周向位移。由此,能够使多个预处理套件依次向预定的搬送位置移动。在此,搬送位置位于在搬送臂24的顶端部设置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在该搬送位置处利用保持部25保持分离容器50或回收容器54,将其向搬送目的地的口搬送。
像这样,分割成多个容器架16地对预处理套件进行保持,从而能够相对于旋转部14独立地对各容器架16进行装拆。由此,即使在正在对保持于某一容器架16的分离容器50或回收容器54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其他的容器架16进行装拆从而进行其他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预处理效率。
但是,并不局限于借助容器架16将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保持于容器保持部12那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直接保持于容器保持部12那样的结构。另外,并不局限于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以彼此重叠的状态被容器保持部12保持那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将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彼此独立地保持那样的结构。此外,并不局限于将多个容器架16呈圆环状排列配置那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呈圆弧状排列配置那样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不是圆环状而是圆弧状的保持区域中保持多个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
分析人员能够预先在容器保持部12设置多种(例如两种)分离容器50,在该多种分离容器50设有具有不同的分离性能的分离层。将这些分离容器50按照试样的分析项目分开使用,将与分析人员所指定的分析项目相对应的分离容器50自容器保持部12选择并搬送。在此,分析项目是指使用被预处理装置1实施了预处理的试样而继续进行的分析的种类,例如是由LC100或MS200执行的分析的种类。
图3A是表示分离容器50的结构例的侧视图。图3B是图3A中的分离容器50的俯视图。图3C是表示图3B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4A是表示回收容器54的结构例的侧视图。图4B是图4A中的回收容器54的俯视图。图4C是表示图4B中的B-B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重叠在一起的状态下的预处理套件的剖视图。
分离容器50是用于通过对液体试样进行过滤来对液体试样中的特性的成分进行分离的容器,如图3A~图3C所示,是具有用于对液体试样、试剂进行收纳的内部空间50a的圆筒状的容器。内部空间50a的内径例如为5mm~10mm,优选为6mm~7mm左右。在内部空间50a的底部设有分离层52。分离层52例如是具有如下功能的分离剂或分离膜,即,使试样经过并与特定成分发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从而有选择性地对试样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
作为构成分离层52的分离剂,能够使用例如离子交换树脂、硅胶、纤维素、活性炭等。另外,作为分离膜,能够使用例如PTFE(聚四氟乙烯)膜、尼龙膜、聚丙烯膜、PVDF(聚偏二氟乙烯)膜、丙烯酸共聚物膜、混合纤维素膜、硝化纤维素膜、聚醚砜膜、离子交换膜、玻璃纤维膜等。
作为用于对试样中的蛋白质进行过滤去除的去蛋白过滤件(分离膜),能够使用PTFE、丙烯酸共聚物膜等。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去蛋白过滤件的堵塞,也可以在分离层52的上侧设置预滤件(未图示)。作为这样的预滤件,能够使用例如尼龙膜、聚丙烯膜、玻璃纤维膜等。预滤件用于从试样中去除粒径比较大的不溶物质、异物。能够利用该预滤件来防止去蛋白过滤件被粒径比较大的不溶物质、异物堵塞。
在分离容器50的上表面形成有供液体试样、试剂注入的开口50b。并且,在分离容器50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对已通过分离层52的试样进行抽取的抽取口50d。在分离容器50的外周面的上部以沿周向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与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卡合的凸缘部50c。
在分离容器50的外周面的中央部设有在将该分离容器50与回收容器54一起收纳于过滤口30时与过滤口30的边缘相接触的裙状部51。裙状部51形成为自分离容器50的外周面沿着周向突出并且自该突出的部分向下方延伸,截面呈字母L形,从而在裙状部51与分离容器5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
如图4A~图4C及图5所示,回收容器54是用于收纳分离容器50的下部并且对自分离容器50的抽取口50d抽取出的液体试样进行回收的有底圆筒状的容器。在回收容器54的上表面形成有供分离容器50的下部插入的开口54b。在回收容器5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对分离容器50中的比裙状部51靠下侧的部分进行收纳的内部空间54a。与分离容器50同样地,在回收容器54的外周面的上部以沿着周向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与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卡合的凸缘部54c。
在如图5那样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重叠在一起的状态下,回收容器54的上部进入裙状部51的内侧。分离容器50的外径形成为比回收容器54的内径小。由此,在收纳于回收容器54的内部空间54a的分离容器50的外周面与回收容器54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将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以分离容器50的下部收纳于回收容器54内的状态(图5的状态)设置于容器保持部12。
在回收容器54的上表面的边缘形成有3个缺口54d。因而,即使在如图5那样使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重叠而使回收容器54的上表面与裙状部51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也能够借助缺口54d来使回收容器54的内侧和外侧连通。其中,缺口54d的数量并不局限于3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下,也可以是4个以上。另外,并不局限于缺口54d,也可以是例如形成有小孔的结构等。
再次参照图2,过滤口30设于容器保持部12的内侧。即,利用排列配置于过滤口30的外周的多个容器架16来形成圆环状或圆弧状的保持区域,在该保持区域对多个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进行保持。像这样,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的保持区域形成为圆环状或圆弧状,在其中央部的空置空间确保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从而能够做成更紧凑的结构。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以重叠在一起的状态保持于保持区域,因此不需要分别设置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的保持区域。因而,能够利用较小的保持区域来保持更多的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由此,能够减小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的保持区域,能够做成更加紧凑的结构。
此外,能够通过在形成为圆环状或圆弧状的保持区域的中央部设置过滤口30从而使保持于保持区域的多个分离容器50及回收容器54与过滤口30之间的距离比较短。由此,能够缩短将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向过滤口30搬送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预处理效率。
过滤口30构成通过对分离容器50内的试样施加压力从而利用分离层52对液体试样进行分离的过滤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两个过滤口30排列设置于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以如图5那样重叠在一起的状态设置于各过滤口30,将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分离容器50内的分离层52分离出的试样向回收容器54内回收。但是,并不局限于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以彼此重叠的状态设置于各过滤口30的结构,也可以是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彼此独立地设置的结构。此外,过滤口3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3个搅拌口36a例如以排列在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的方式设于在容器保持部12的附近设置的搅拌部36。搅拌部36具有用于使各搅拌口36a彼此独立地在水平面内周期性地进行动作的机构。能够利用这样的机构来对配置于各搅拌口36a的分离容器50内的试样进行搅拌。其中,搅拌口36a的数量并不局限于3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下,也可以是4个以上。
调温口38、40例如设于能利用加热器和帕尔贴元件进行温度控制的导热性的块状件,将收纳于调温口38、40的分离容器50或回收容器54的温度调节为一定温度。调温口38是分离容器50用的调温口,例如在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排列配置有4个。调温口40是回收容器54用的调温口,与分离容器50用的调温口38同样地,例如在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排列配置有4个。其中,调温口38、40的数量均不局限于4个,也可以是3个以下,也可以是5个以上。
图6A是表示过滤口30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图6A中的X-X截面的剖视图。图6C是表示图6A中的Y-Y截面的剖视图。图6D是表示在过滤口30设置有预处理套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过滤口30例如由凹部形成,该凹部构成供预处理套件设置的设置空间30a。即,将由搬送臂24自容器保持部12搬送来的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如图6D所示那样地以彼此重叠的状态设置于设置空间30a内。此时,首先将回收容器54收纳于设置空间30a,之后将分离容器50的下部收纳于回收容器54的内部空间54a。
在过滤口30内设有用于以夹持回收容器54的方式保持该回收容器54的保持构件31。保持构件31例如是上方开放的字母U形的金属构件,向上方延伸的两个臂部构成能够沿着过滤口30的内径方向弹性位移的两个板簧。保持构件31的两个板簧部分例如是以彼此的间隔在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部分处成为最窄的方式向内侧凹陷的弯曲形状或弯折形状。针对两个板簧部分之间的间隔而言,其在上端部和下端部处比回收容器54的外径大,在间隔最窄的部分处比回收容器54的外径小。
根据上述那样的保持构件31的形状,在将回收容器54向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内插入的情况下,与回收容器54的下降相应地,保持构件31的两个板簧部分张开,在其弹力的作用下将回收容器54保持于设置空间30a。利用保持构件31的两个板簧部分将回收容器54沿着彼此相对的两个方向均等地推压,从而将回收容器54保持于设置空间30a的中央部。保持构件31固定于设置空间30a内,在取出回收容器54时该保持构件31不会与回收容器54一起上升。
在过滤口30的上表面开口部的边缘设有具有弹力的环状的密封构件60。密封构件60例如嵌入于在过滤口30的上表面开口部的边缘设置的凹坑。密封构件60的材质例如是硅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弹性材料。在将回收容器54和分离容器50设置在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内的情况下,分离容器50的裙状部51的下端与密封构件60抵接,成为利用裙状部51将设置空间30a密闭的状态。但是,分离容器50的与密封构件60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不局限于由裙状部51那样的形状的构件来构成,例如,也能够利用凸缘部等其他各种形状的接触部来构成。
减压用的流路56自过滤口30的底面连通于设置空间30a。流路56与负压施加机构55的流路57相连接。负压施加机构55例如包括真空泵,构成用于对设置空间30a内施加负压的负压施加部。在将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收纳在过滤口30的状态下,若利用负压施加机构55对设置空间30a内进行减压,则设置空间30a内成为负压。
借助回收容器54的缺口54d以及回收容器54的内周面与分离容器5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而使回收容器54的内部空间54a连通于成为了负压的设置空间30a。分离容器50的上表面向大气开放,因此在分离容器50的内部空间50a与回收容器54的内部空间54a之间隔着分离层52地产生压力差。因而,能在该压力差的作用下利用分离层52仅将收纳于分离容器50的内部空间50a的试样中的能够经过分离层52的成分分离出来,并将其向回收容器54的内部空间54a侧抽取。
图7是表示负压施加机构55的结构例的示意图。两个过滤口30与共用的真空罐66相连接。各过滤口30与真空罐66之间分别借助流路57而连接,在各流路57设有压力传感器62和三通阀64。利用各压力传感器62来检测各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内的压力。各三通阀64能够切换至将过滤口30与真空罐66之间连接的状态、使流路57的过滤口30侧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图7中的状态)、以及使流路57的过滤口30侧的端部密闭的状态中的任一者。
在真空罐66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8,并且借助三通阀70连接有真空泵58。因而,能够通过切换三通阀70从而根据需要使真空罐66与真空泵58相连接,对真空罐66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当在任一过滤口30处执行液体试样的抽取处理时,将该过滤口30与真空罐66之间连接,进行调节从而使对该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内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62的值成为预定值。之后,使流路57的该过滤口30侧的端部成为密闭的状态。由此,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成为密闭系统,通过维持设置空间30a内的减压状态从而进行试样的抽取。
再次参照图2,该预处理装置1包括用于将抽取到回收容器54的液体试样向自动取样器101侧输送的试样输送部42。试样输送部42包括在水平面内沿一个方向(图2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的移动部44,在该移动部44的上表面设有供回收容器54设置的输送口43。利用例如具有齿轮齿条机构的驱动机构的动作带来使移动部44进行移动。
在未进行液体试样的向自动取样器101侧的输送时,输送口43配置于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图2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能利用搬送臂24将回收容器54设置于输送口43、将回收容器54自输送口43回收。
在进行液体试样的向自动取样器101侧的输送时,在将收纳有抽取到的液体试样的回收容器54设置于输送口43之后,使移动部44向预处理装置1的外侧方向移动,将输送口43配置于与自动取样器101相邻的位置(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能利用设于自动取样器101的取样用的采样器来抽吸回收容器54内的液体试样。
在由自动取样器101进行的液体试样的抽吸结束时,移动部44向原位置(图2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返回,利用搬送臂24对回收容器54进行回收。利用搬送臂24将已使用的回收容器54向废弃口34搬送并进行废弃。废弃口34配置于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的轨道上的分注口32的附近,用于对已使用的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进行废弃。
在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轨道上设有用于进行该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清洗的清洗口45。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试剂分注采样器26a的轨道上设有用于进行该试剂分注采样器26a的清洗的清洗口。
3.预处理系统的结构
图8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如上述那样,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1和细胞培养装置300(培养槽301)。该预处理系统是用于自动地对细胞培养装置300内的液体试样进行预处理的系统。
除上述的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清洗口45之外,预处理装置1还包括作为泵的一个例子的注射泵81、三通阀82、83、清洗液收纳部84、管泵85。
能够利用试样分注臂20(参照图2)的动作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移动至在试样容器6、分离容器50和清洗口45各处进行各种处理的位置。
在清洗口45形成有用于对不需要的液体进行废弃的排液部45a和能够储存清洗液的凹部45b。
注射泵81是用于使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或者将液体试样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的泵。注射泵81与流路91的一端连接,试样分注采样器20a与流路91的另一端连接。在流路91的中途部夹设有三通阀82。
在清洗液收纳部84的内部收纳有清洗液。清洗液例如是纯水。流路92的一端配置在清洗液收纳部84内。流路92的另一端与三通阀83连接。
流路93的一端与三通阀83连接。流路93的另一端与三通阀82连接。
管泵85夹设于流路93的中途部。管泵85是用于将清洗液收纳部84内的清洗液或者设于细胞培养装置300的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送出的泵。培养槽301是培养基收纳部的一个例子。
培养槽301收纳有作为液体试样的培养基。流路94的一端与培养槽301连接。流路94的另一端与三通阀83连接。
在预处理系统中,三通阀82、83构成切换部。三通阀82以能切换至借助流路91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注射泵81连通的状态(第1状态)或者使流路91与流路93连通的状态(第2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此外,三通阀83以能切换至使流路93与流路92连通的状态(第3状态)或者使流路93与流路94连通的状态(第4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
即,在预处理系统中,通过使三通阀82成为第1状态从而切换至借助流路91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注射泵81连通的状态。此外,在三通阀82成为第2状态且三通阀83成为第4状态时,切换至借助流路91、93、94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培养槽301连通的状态。此外,在三通阀82成为第2状态且三通阀83成为第3状态时,切换至借助流路91、93、92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清洗液收纳部84连通的状态。
4.分析系统的电子结构
图9是表示分析系统的电子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该分析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细胞培养装置300和预处理装置1)。
在以下的说明中,“口”是指供分离容器50或回收容器54设置的过滤口30、分注口32、搅拌口36a、调温口38、40和输送口43等多种口中的任一者。
除上述的结构之外,预处理装置1还包括操作显示部1a和控制部86。操作显示部1a例如包括触摸屏。
利用控制部86来控制操作显示部1a、试样设置部2、试剂设置部8、容器保持部12、试样分注臂20、搬送臂24、试剂分注臂26、搅拌部36、试样输送部42、负压施加机构55、注射泵81、三通阀82、83和管泵85的动作。
控制部86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通过使该CPU执行程序,从而使其作为预处理控制部86a、随机存取部86b、分注控制部86c和清洗控制部86d等发挥作用。
控制部86例如与由个人计算机(PC)、专用的计算机构成的运算处理装置90相连接,分析人员能够借助运算处理装置90来管理预处理装置1。运算处理装置90不仅与预处理装置1相连接,还与用于对被预处理装置1实施了预处理的试样进行分析的LC100及MS200、用于将试样向LC100注入的自动取样器101等相连接,能够利用运算处理装置90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使上述装置联动。
如上所述,在试样设置部2设置有多个试样容器6,将收纳于上述试样容器6的液体试样依次向分离容器50分注,将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向与要对该液体试样执行的预处理相对应的口搬送。当在各口设置有分离容器50或回收容器54时,预处理控制部86a执行该口处的预处理。
随机存取部86b用于确认各口处的预处理的状况,对搬送臂24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将完成了该口处的预处理的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向用于进行下一预处理的口搬送。即,随机存取部86b用于确认接下来要对各液体试样进行的预处理,用于确认与该预处理相对应的口的空闲状况,如果有空闲,则将收纳有该液体试样的分离容器50或回收容器54向该口搬送。另外,在与接下来要对各液体试样进行的预处理相对应的口没有空闲的情况下,随机存取部86b进行如下控制,一旦该口空闲就立刻将对象的分离容器50或回收容器54向该口搬送。
分注控制部86c用于进行与液体试样及试剂的分注动作相关的控制。该分注动作包括将液体试样自细胞培养装置300内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并向试样容器6内喷出的动作、将试样自试样容器6内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并向分离容器50内喷出的动作、以及将试剂自试剂容器10内向试剂分注采样器26a抽吸并向分离容器50内喷出的动作。
清洗控制部86d用于进行与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连通于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流路的清洗动作相关的控制。
在进行试样的分析时,分析人员通过对操作显示部1a进行操作来选择试样的分析项目。例如根据成为LC100、MS200的分析对象的成分名来选择分析项目。然后,分析人员能够通过进一步对操作显示部1a进行操作从而针对选择出的分析项目来进行执行该分析项目所需要的预处理的设定及选择。即,能够针对选择出的分析项目进行设定从而选择一个或多个任意的预处理并在预处理装置1中执行。
预处理控制部86a、随机存取部86b和分注控制部86c基于设定内容来对由各口构成的预处理部、试样分注臂20、搬送臂24、试剂分注臂26、注射泵81、三通阀82、83和管泵85等进行控制。此时,进行控制从而同时并行地执行针对不同的试样分别设定好的多种预处理。此外,清洗控制部86d用于对注射泵81、三通阀82、83和管泵85等进行控制,从而恰当地对试样分注臂20等进行清洗。
5.控制部的控制动作
以下,对控制部86的控制动作以及预处理系统的各构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由分析人员进行各种设定后,首先,通过随机存取部86b的控制来确认分注口32是否空闲。如果分注口32空闲,则通过随机存取部86b的控制从而利用搬送臂24将用于收纳液体试样的未使用的分离容器50自容器保持部12取出,并将其设置于分注口32。由此,分离容器50配置于分注位置。此时,在试样设置部2设有未使用的试样容器6。
此外,虽然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以重叠在一起的状态(图5中的状态)设置于容器保持部12,但搬送臂24利用保持部25仅保持上侧的分离容器50并向分注口32进行搬送。
自该状态起,分注控制部86c如图10A所示那样地使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而将其向试样容器6内导入。
图10A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将液体试样自培养槽301向试样容器6导入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的作用下,使三通阀82动作从而切换至使流路91与流路93连通的状态(第2状态),并且使三通阀83动作从而切换至使流路93与流路94连通的状态(第4状态)。由此,成为借助流路91、93、94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培养槽301连通的状态。此外,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向在试样设置部2设置的试样容器6上移动。
之后,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驱动管泵85,使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经由流路94、流路93和流路91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而将其向试样容器6内导入。
此时,以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顶端与储存于试样容器6内的液体试样的液面不接触的状态将预先设定好的量的液体试样向试样容器6内导入。例如,将500μL左右的液体试样向试样容器6内导入。
接着,如图10B所示,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将液体试样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
图10B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容器6内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的状态。
具体而言,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使三通阀82动作,切换至借助流路91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注射泵81连通的状态(第1状态)。由此,成为借助流路91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注射泵81连通的状态。另外,三通阀83不动作,维持流路93与流路94连通的状态(第4状态)。
此外,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下降。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具有静电电容型的液面检测功能。分注控制部86c利用该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液面检测功能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下降至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顶端部与试样容器6内的液体试样的液面相接触。
之后,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驱动注射泵81,将试样容器6内的液体试样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
之后,如图10C所示,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使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
图10C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向分离容器50喷出的状态。
具体而言,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移动到在分注位置配置的分离容器50上。之后,利用分注控制部86c驱动注射泵81,使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并将该液体试样向分离容器50导入。
此时,将预先设定好的量的液体试样向分离容器50导入。例如,将50μL左右的液体试样向分离容器50内导入。
接着,如图10D所示,通过清洗控制部86d的控制从而对与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相连通的流路进行清洗。
图10D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对自清洗液收纳部到试样分注采样器的流路进行清洗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清洗控制部86d的控制的作用下,使三通阀82动作从而切换至使流路91与流路93连通的状态(第2状态),并且使三通阀83动作从而切换至使流路93与流路92连通的状态(第3状态)。由此,成为借助流路91、93、92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清洗液收纳部84相连通的状态。此外,通过清洗控制部86d的控制从而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移动到清洗口45的排液部45a上。
之后,通过清洗控制部86d的控制从而驱动管泵85,将清洗液收纳部84内的清洗液经由流路92、流路93和流路91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导入。由此,将填充于流路92、流路93和流路91的液体试样与清洗液一起向清洗口45的排液部45a排出。于是,流路92、流路93、流路91和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内部被清洗液清洗。
之后,如图10E所示,对试样分注采样器20a(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外表面)进行清洗。
图10E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对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外表面进行清洗的状态。
具体而言,通过清洗控制部86d的控制从而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移动到清洗口45的凹部45b上。此时,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顶端部配置于清洗口45的凹部45b的内部空间。
之后,通过清洗控制部86d的控制从而驱动管泵85,使清洗液收纳部84内的清洗液经由流路92、流路93和流路91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由此,将清洗液储存于清洗口45的凹部45b。之后,将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浸渍于所储存的清洗液。由此,对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外表面进行清洗。
另外,也可以是,将另一清洗液收纳部连接于注射泵81,在进行完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清洗后,利用该清洗液收纳部进行清洗注射泵81的动作。
接着,如图10F所示,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填充液体试样。
图10F是概略地表示预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示出了在自培养槽301到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范围内填充有液体试样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的作用下,使三通阀82动作从而切换至使流路91与流路93连通的状态(第2状态),并且使三通阀83动作从而切换至使流路93与流路94连通的状态(第4状态)。由此,成为借助流路91、93、94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培养槽301连通的状态。此外,利用分注控制部86c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移动到清洗口45的排液部45a上。
之后,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从而驱动管泵85,使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经由流路94、流路93和流路91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由此,将填充于流路92、流路93和流路91的清洗液向清洗口45的排液部45a排出。于是,在流路92、流路93、流路91和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内部填充有液体试样。
之后,对另一未使用的试样容器6进行上述的动作。
另外,在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的作用下,在使试剂分注采样器26a移动后将预先设定好的量的试剂向导入有液体试样的分离容器50内喷出。之后,通过随机存取部86b的控制从而利用搬送臂24将分注口32内的分离容器50向搅拌口36a搬送。此外,通过预处理控制部86a的控制从而在搅拌口36a处进行搅拌处理。以预先设定好的一定时间进行该搅拌处理,由此将分离容器50内的试样与试剂混合在一起。
此外,通过随机存取部86b的控制从而利用搬送臂24将回收容器54向过滤口30搬送。此时,设置于过滤口30的回收容器54是与在搅拌口36a处正在进行搅拌的分离容器50成对的回收容器54,且是在容器保持部12处以与该分离容器50重叠的状态设置的回收容器54。
在搅拌部36(搅拌口36a)处的搅拌处理结束时,通过随机存取部86b的控制从而利用搬送臂24将分离容器50自搅拌口36a向过滤口30搬送,如图6D那样地将分离容器50设置于过滤口30内的回收容器54上。此时,密封构件60被裙状部51的下端压扁,因此裙状部51的下端与密封构件60之间的气密性提高。
之后,使负压施加机构55动作,对过滤口30的设置有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的设置空间30a施加预定的负压。以一定时间维持对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施加有负压的状态,从而对分离容器50内的液体试样进行过滤,将液体试样向回收容器54抽取。
在试样的过滤处理结束后,通过对三通阀64进行切换(参照图9)从而使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内成为大气压。之后,利用搬送臂24的保持部25自过滤口30取出已使用的分离容器50并将其在废弃口34处废弃。
之后,利用搬送臂24将过滤口30内的回收容器54向试样输送部42搬送并将其设置在输送口43上。之后,使移动部44向与移动部44相邻地配置的自动取样器101侧的位置(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移动,从而将回收容器54向自动取样器101侧输送。在自动取样器101侧,利用取样用的采样器对由试样输送部42输送来的回收容器54内的液体试样进行抽吸。
移动部44停止在自动取样器101侧的位置直到自动取样器101处的试样抽吸结束为止,在从自动取样器101接收到试样抽吸结束的信号时,使移动部44向原位置(图2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返回。在液体试样的输送结束后,利用搬送臂24自输送口43对已使用的回收容器54进行回收并将其在废弃口34处废弃。
6.作用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三通阀82、83的动作从而在借助流路91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注射泵81连通的状态(参照图10B)以及借助流路91、93、94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培养槽301连通的状态(参照图10A)之间切换。即,能够利用三通阀82、83的动作切换为将液体试样自培养槽301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导入的状态。
因此,不用使用者直接对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进行取样,能够使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自动地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喷出。
其结果,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省略掉由使用者的手动作业进行的取样作业,能够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分注控制部86c使三通阀82、83动作,形成借助流路91、93、94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培养槽301连通的状态,驱动管泵85,将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向试样容器6内导入。然后,如图10B所示,分注控制部86c使三通阀82、83动作,形成借助流路91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注射泵81连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驱动注射泵81,将试样容器6内的液体试样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
因此,能够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自动地切换并实施将液体试样自培养槽301经由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向试样容器6导入的动作以及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容器6内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的动作。
其结果,能够使预处理系统的一系列的动作自动化,能够进一步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注控制部86c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移动到在分注位置配置的分离容器50上后,驱动注射泵81,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向分离容器50喷出。
即,通过分注控制部86c的控制来将液体试样自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向分离容器50喷出,从而能够在分离容器50中对液体试样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
因此,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使将液体试样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导入并对液体试样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为止的动作自动化。
(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三通阀82、83的动作从而切换至借助流路91、93、92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清洗液收纳部84连通的状态(参照图10D和图10E)。
因此,能够在试样分注采样器20a与清洗液收纳部84连通的状态下驱动管泵85从而将清洗液收纳部84内的清洗液自动地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导入。
(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D和图10E所示,清洗控制部86d使三通阀82、83动作,形成借助流路91、93、92使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和清洗液收纳部84连通的状态,驱动管泵85,将清洗液收纳部84内的清洗液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导入,从而对流路92、流路93、流路91及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内部进行清洗。
因此,在预处理系统中,能够使对流路92、流路93、流路91及试样分注采样器20a的内部进行清洗的动作自动化。
(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细胞培养装置300的培养槽301的培养基进行预处理。
因此,针对对细胞培养装置300的培养槽301的培养基进行的预处理而言,能够省略掉由使用者的手动作业进行的取样作业,能够简化使用者的作业。
7.变形例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情况:通过驱动管泵85来将培养槽301内的液体试样以及清洗液收纳部84内的清洗液送出,并通过驱动注射泵81来将试样容器6内的液体试样向试样分注采样器20a抽吸并将其喷出。但是,也可以是,管泵85和注射泵81由一个泵形成,通过对该一个泵进行驱动来进行上述动作。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使过滤口30的设置空间30a内成为负压从而对分离容器50内的试样进行分离那样的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对分离容器50内进行加压从而对分离容器50内的试样进行分离那样的结构。
另外,并不局限于将预处理装置1的控制部86和运算处理装置90彼此独立地设置的结构,也可以是利用一个控制部控制整个分析系统的动作那样的结构。此外,并不局限于将被预处理装置1实施了预处理后的试样向LC100或MS200导入的结构,也可以是向其他装置导入那样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是,将设置于试样设置部2的各试样容器6在使用后废弃。并且,也可以是,每次将各试样容器6废弃时都将新的试样容器6设置于试样设置部2。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情况:将液体试样向设置于试样设置部2的多个试样容器6中的一个试样容器6导入,并自该试样容器6抽吸液体试样,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但是,也可以是进行如下的动作:将液体试样向多个试样容器6分别导入,之后依次抽吸各试样容器6内的液体试样。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切换部由三通阀82、83形成的情况。但是,切换部只要是能够对各流路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的结构即可,并不局限于由两个三通阀形成的结构。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分注位置处设置分离容器50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在分注位置处设置分离容器50与回收容器54重叠的状态下的预处理套件,并将液体试样向该状态下的分离容器50导入。在该情况下,期望的是,每当进行各处理时对预处理套件自身(分离容器50和回收容器54)进行搬送。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细胞培养装置300的培养槽301是液体试样收纳部的情况。但是,液体试样收纳部并不局限于细胞培养装置300的培养槽301,例如,也可以是在用于对测量对象试样进行处理的其他装置设置的液体试样收纳部。
附图标记说明
2、试样设置部;6、试样容器;20a、试样分注采样器;50、分离容器;81、注射泵;82、83、三通阀;84、清洗液收纳部;86、控制部;86c、分注控制部;86d、清洗控制部;91、92、93、流路;300、细胞培养装置;301、培养槽301。
Claims (4)
1.一种预处理系统,该预处理系统用于对来自液体试样收纳部的液体试样进行预处理,其特征在于,
该预处理系统包括:
试样设置部,其供试样容器设置;
采样器,其用于将液体试样自设置于所述试样设置部的试样容器内抽吸并将其向分注位置喷出;
泵,其在所述采样器要进行液体试样的抽吸和喷出时被驱动;
清洗液收纳部,其用于收纳清洗液;以及
切换部,其能切换至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泵连通的状态、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或者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清洗液收纳部连通的状态,
所述液体试样收纳部是设于细胞培养装置的培养基收纳部,
所述切换部包括借助流路而相互连接的第1三通阀和第2三通阀,所述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1三通阀连接,所述流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2三通阀连接,
该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管泵,该管泵夹设于所述流路的中途部,在要将所述培养基收纳部内的液体试样朝向所述采样器送出时该管泵被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分注控制部,该分注控制部在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液体试样收纳部连通的状态下将液体试样经由所述采样器向在所述试样设置部设置的试样容器导入,之后对所述切换部进行切换,从而形成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泵连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驱动所述泵,从而将液体试样自所述试样容器内向所述采样器抽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注位置处设置通过对液体试样进行过滤来对液体试样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的分离容器,
所述分注控制部使抽吸有液体试样的所述采样器移动到所述分注位置,驱动所述泵从而将液体试样自所述采样器向所述分离容器喷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洗控制部,该清洗控制部在使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清洗液收纳部连通的状态下将清洗液导入所述采样器,从而对自所述清洗液收纳部到所述采样器的流路进行清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19063 | 2017-02-03 | ||
JP2017-019063 | 2017-02-03 | ||
PCT/JP2018/002999 WO2018143208A1 (ja) | 2017-02-03 | 2018-01-30 | 前処理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92093A CN110192093A (zh) | 2019-08-30 |
CN110192093B true CN110192093B (zh) | 2022-07-29 |
Family
ID=63039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6497.4A Active CN110192093B (zh) | 2017-02-03 | 2018-01-30 | 预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74462B2 (zh) |
JP (1) | JP6835105B2 (zh) |
CN (1) | CN110192093B (zh) |
WO (1) | WO20181432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56154B2 (ja) * | 2019-04-18 | 2022-10-19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培地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培地処理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6497A (zh) * | 2006-12-06 | 2008-06-11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自动取样器清洗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96620A (en) * | 1979-12-28 | 1981-08-04 | Kubota Ltd | Automatic running speed control type combined harvester |
JPS6063450A (ja) * | 1984-04-25 | 1985-04-11 | Hitachi Ltd | 欠陥検査装置 |
TW422712B (en) * | 1997-04-01 | 2001-02-21 | Wako Pure Chem Ind Ltd | Liquid test components separ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thereof |
JP2000121650A (ja) | 1998-10-19 | 2000-04-28 | Shimadzu Corp |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
JP4300668B2 (ja) * | 2000-02-29 | 2009-07-22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オートインジェクタ |
JP4148143B2 (ja) * | 2004-01-19 | 2008-09-10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等の分画装置 |
US7555937B2 (en) * | 2006-01-20 | 2009-07-07 | Shiseido Company, Ltd. | Sample injection device, sample injection method,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 |
WO2011027410A1 (ja) * | 2009-09-07 | 2011-03-10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オートサンプラ |
JP5532999B2 (ja) * | 2010-02-15 | 2014-06-25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分取精製装置 |
JP5263197B2 (ja) * | 2010-02-26 | 2013-08-14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オートサンプラ |
EP2692850A4 (en) * | 2011-03-28 | 2015-01-21 |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
US10585089B2 (en) * | 2014-07-07 | 2020-03-10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nalysis device and analysis method |
CN104634912B (zh) * | 2015-01-20 | 2016-04-27 |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液相色谱样品管理器 |
JP6344299B2 (ja) * | 2015-04-22 | 2018-06-20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前処理装置 |
CN204807564U (zh) * | 2015-07-28 | 2015-11-25 | 广州尚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样品预处理器 |
-
2018
- 2018-01-30 WO PCT/JP2018/002999 patent/WO20181432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1-30 US US16/479,700 patent/US1177446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30 CN CN201880006497.4A patent/CN11019209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30 JP JP2018565568A patent/JP683510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6497A (zh) * | 2006-12-06 | 2008-06-11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自动取样器清洗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8143208A1 (ja) | 2019-11-07 |
JP6835105B2 (ja) | 2021-02-24 |
CN110192093A (zh) | 2019-08-30 |
US11774462B2 (en) | 2023-10-03 |
WO2018143208A1 (ja) | 2018-08-09 |
US20210333300A1 (en) | 2021-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58793B2 (ja) | 前処理キット、その前処理キットを用いて試料の前処理を行なう前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前処理装置を備えた分析システム | |
JP6332448B2 (ja) | 前処理装置 | |
JP6784196B2 (ja) | 前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前処理装置を備えた分析システム | |
US11162924B2 (en) | Preprocessing device and analysis system provided with same | |
JP7156154B2 (ja) | 培地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培地処理方法 | |
EP3190408B1 (en) | Preprocessing device and analysis system provided with same | |
US11385251B2 (en) |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specimen held in microchannel, pretreatment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retreat method, and analysis system provided with pretreatment apparatus | |
CN110192093B (zh) | 预处理系统 | |
JP6332449B2 (ja) | 前処理装置 | |
US11326990B2 (en) | Autonomous preprocessing device and analysis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autonomous preprocessing device | |
JP6610127B2 (ja) | 液体分注装置及び液体分注方法 | |
WO2017006477A1 (ja) | 前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分析システム | |
JP2016205998A (ja) | 分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