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6177A -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6177A
CN110186177A CN201910548263.9A CN201910548263A CN110186177A CN 110186177 A CN110186177 A CN 110186177A CN 201910548263 A CN201910548263 A CN 201910548263A CN 110186177 A CN110186177 A CN 110186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pyramids
truncated rectangular
wind outlet
outlet panel
ventil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82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召杰
聂沈斌
陈洪春
罗劲松
邱文宏
恽健
孙晓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iaoning Hongyanhe Nucle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iaoning Hongyanhe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Liaoning Hongyanhe Nucle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5482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61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6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6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其中通风系统用壳体包括由多个侧板围成的框架、位于所述框架一侧的进风面板、位于所述框架另一侧的出风面板以及位于所述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之间的炭床,所述炭床包括多个尺寸不同的棱台,尺寸较大的棱台套设在尺寸较小的棱台的外侧,所述棱台由网板围成,相邻所述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本发明的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回宫型炭床的设置,减小了炭床与侧面框架的接触与连接,从而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且围成炭床的网板间采用锲型支撑板焊接加固,保障了炭床的结构稳定,进而保障了通风系统的净化效率不受振动的影响,支撑板平行于流道,减小了通流阻力,提高了净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环境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包括了该壳体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原有通风系统中的碘吸附器采用长方体条形炭床,炭床的网板与外壳采用密封胶粘接,拆开出风面板,倒出活性炭,但是密封胶会老化或发生损坏而无法实现壳体的重复利用。即原有的碘吸附器失效后壳体和活性炭整体淘汰,造成大量的固体废物,增加了固废处置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通风系统用壳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包括由多个侧板围成的框架、位于所述框架一侧的进风面板、位于所述框架另一侧的出风面板以及位于所述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之间的炭床,所述炭床包括多个尺寸不同的棱台,尺寸较大的棱台套设在尺寸较小的棱台的外侧,所述棱台由网板围成,相邻所述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炭床成回宫型布置,减小了炭床与侧面框架的接触与连接,从而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且围成炭床的网板间采用锲型支撑板焊接加固,保障了炭床的结构稳定,保障了炭床的厚度均匀,不容易变形,进而保障了通风系统的净化效率不受振动的影响,支撑板平行于流道,减小了通流阻力。
原有碘吸附器壳体及炭床采用碳钢制造,外部喷涂防锈层,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涂层破损而腐蚀,因此壳体也无法复用。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和网板采用不锈钢或硬质铝合金制造,降低腐蚀,提高重复使用的寿命。进风面板与框架、炭床焊接在一起,不可单独拆卸。
优选地,多个所述棱台的高度相同,多个所述棱台中较大的底面的朝向不同。棱台中较大的底面朝向不同,能够对气流的流向产生阻力和引导作用,使得气体通过的时间和路径延长,更好地起到净化的效果。
更加优选地,所述棱台为四棱台,所述框架为矩形;所述炭床包括位于中间的四棱柱以及套设在所述四棱柱外侧的第一四棱台、套设在所述第一四棱台外侧的第二四棱台、套设在所述第二四棱台外侧的第三四棱台、套设在所述第三四棱台外侧的第四四棱台以及套设在所述第四四棱台外侧的第五四棱台,所述四棱柱至所述第五四棱台的尺寸依次增大。即四棱柱位于中心,往外依次为第一四棱台、第二四棱台、第三四棱台、第四四棱台和第五四棱台,且尺寸依次增大,使炭床成回宫型布置,减小了炭床与侧面框架的接触与连接,从而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四棱柱底面朝向所述进风面板,所述第一四棱台、第四四棱台和第五四棱台中较大的底面朝向所述进风面板,所述第二四棱台和第三四棱台中较大的底面朝向所述出风面板,且其中第一四棱台中较大的底面和第二四棱台中较小的底面重合,第三四棱台中较大的底面和第四四棱台中较小的底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进风面板包括第一进风面板和第二进风面板,所述第一进风面板与第二进风面板之间形成第一进风通道,所述第二进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通道。
更加优选地,所述出风面板包括第一出风面板和第二出风面板,所述第一出风面板与所述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面板与第二出风面板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对应所述第一出风面板设置,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对应所述第二出风面板设置。即第一进风通道的上方为第一出风面板,第二进风通道的上方为第二出风面板,第一进风面板的上方是第一出风通道,第二进风面板的上方是第二出风通道。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气体通过的时间和路径延长,更好地起到净化的效果。活性炭的下方被第一进风面板或第二进风面板所阻挡,活性炭的上方被第一出风面板或第二出风面板所压紧。
优选地,所述进风面板朝向所述炭床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相邻所述棱台之间。凸台设置在进风面板与活性炭接触的一侧,能够减小边壁泄漏效应,增大边壁流道阻力,提高碘吸附器净化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刚好位于相邻的棱台底部的中间。
优选地,所述出风面板朝向所述炭床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位于相邻所述棱台之间。在出风面板上设置用于压紧活性炭的橡胶条,保障了装填后活性炭的稳定,避免移位和松动。即面凸台设计和橡胶条设计减小了边壁的泄漏效应,一方面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另一方面提高了碘吸附器的净化效率。
优选地,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压紧块,所述棱台上对应所述压紧块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出风面板通过所述压紧块和连接块以及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炭床上。出风面板通过相互配合的压紧块和连接块以及螺栓与炭床相连接固定,实现了快速拆卸,并方便活性炭的泄出和重新装填。除活性炭外的整个金属壳体、挡板、盖板、网板等可以重复利用,降低固废产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通风系统用壳体的通风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回宫型炭床的设置,减小了炭床与侧面框架的接触与连接,从而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且围成炭床的网板间采用锲型支撑板焊接加固,保障了炭床的结构稳定,保障了炭床的厚度均匀,不宜变形,进而保障了通风系统的净化效率不受振动的影响;支撑板平行于流道,减小了通流阻力,提高了净化效率,增大了碘吸附器更换活性炭后的单次使用寿命,降低通风系统碘过滤器的固废产量,降低电厂固废处置成本,尤其适用于核电厂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通风系统用壳体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通风系统用壳体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通风系统用壳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用壳体中进风面板和框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用壳体中出风面板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用壳体中炭床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用壳体中炭床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其中:侧板-1,框架-2,支撑板-3,四棱柱-4,第一四棱台-41,第二四棱台-42,第三四棱台-43,第四四棱台-44,第五四棱台-45,第一进风面板-51,第二进风面板-52,第一进风通道-61,第二进风通道-62,第一出风面板-71,第二出风面板-72,第一出风通道-81,第二出风通道-82,凸台-9,橡胶条-10,压紧块-11,连接块-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8,本实施例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包括由多个侧板1围成的框架2、位于框架2一侧的进风面板、位于框架2另一侧的出风面板以及位于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之间的炭床,炭床包括多个尺寸不同的棱台,尺寸较大的棱台套设在尺寸较小的棱台的外侧,棱台由网板围成,相邻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3。本实施例中,金属壳体和网板采用不锈钢或硬质铝合金制造,降低腐蚀,提高重复使用的寿命,且进风面板与框架2、炭床焊接在一起,不可单独拆卸。
多个棱台的高度相同,多个棱台中较大的底面的朝向不同。棱台中较大的底面朝向不同,能够对气流的流向产生阻力和引导作用,使得气体通过的时间和路径延长,更好地起到净化的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棱台为四棱台,框架2为矩形;炭床包括位于中间的四棱柱4以及位于四棱柱4外侧的第一四棱台41、位于第一四棱台41外侧的第二四棱台42、位于第二四棱台42外侧的第三四棱台43、位于第三四棱台43外侧的第四四棱台44以及位于第四四棱台44外侧的第五四棱台45,四棱柱4至第五四棱台45的尺寸依次增大;且四棱柱4底面朝向进风面板,第一四棱台41、第四四棱台44和第五四棱台45中较大的底面朝向进风面板,第二四棱台42和第三四棱台43中较大的底面朝向出风面板,且其中第一四棱台41中较大的底面和第二四棱台42中较小的底面重合,第三四棱台43中较大的底面和第四四棱台44中较小的底面重合。即四棱柱4位于中心,往外依次为第一四棱台41、第二四棱台42、第三四棱台43、第四四棱台44和第五四棱台45,且尺寸依次增大,使炭床成回宫型布置,减小了炭床与侧面框架2的接触与连接,从而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
如图4-6所示,进风面板包括第一进风面板51和第二进风面板52,第一进风面板51与第二进风面板52之间形成第一进风通道61,第二进风面板52上设置有第二进风通道62。出风面板包括第一出风面板71和第二出风面板72,第一出风面板71与框架2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81,第一出风面板71与第二出风面板72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82。第一进风通道61对应第一出风面板71设置,第二进风通道62对应第二出风面板72设置。即第一进风通道61的上方为第一出风面板71,第二进风通道62的上方为第二出风面板72,第一进风面板51的上方是第一出风通道81,第二进风面板52的上方是第二出风通道82。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气体通过的时间和路径延长,更好地起到净化的效果。活性炭的下方被第一进风面板51或第二进风面板52所阻挡,活性炭的上方被第一出风面板71或第二出风面板72所压紧。
进风面板朝向炭床的一侧设置有凸台9,凸台9位于相邻棱台之间。凸台9设置在进风面板与活性炭接触的一侧,能够减小边壁泄漏效应,增大边壁流道阻力,提高碘吸附器净化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9刚好位于相邻的棱台底部的中间。出风面板朝向炭床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条10,橡胶条10位于相邻棱台之间。在出风面板上设置用于压紧活性炭的橡胶条10,保障了装填后活性炭的稳定,避免移位和松动。即面凸台9设计和橡胶条10设计减小了边壁的泄漏效应,一方面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另一方面提高了碘吸附器的净化效率。
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压紧块11,棱台上对应压紧块11设置有连接块12,出风面板通过压紧块11和连接块12以及紧固件固定在炭床上。出风面板通过相互配合的压紧块11和连接块12以及螺栓与炭床相连接固定,实现了快速拆卸,并方便活性炭的泄出和重新装填。除活性炭外的整个金属壳体、挡板、盖板、网板等可以重复利用,降低固废产量。
本实施例的通风系统采用了如上所述的通风系统用壳体,壳体能够重复利用,净化效果更好,其他部件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通风系统用壳体采用回宫型炭床设计,进风面板和出风面板采用回字形盖板,进风面板内侧焊接减小边壁泄漏的凸台9,进风面板、炭床和外壳焊接成整体结构,出风面板上粘接有压紧橡胶条10和用于连接固定的螺栓孔,出风面板和炭床间用螺栓连接和固定压紧。框架2采用不锈钢镀锌板或硬质铝合金板,厚度约1.5~2.0mm。整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8。
出风面板由大小不同的两块组成。边缘位置设计有压紧块11,开圆孔便于安装螺栓。出风面板与活性炭接触的一侧粘接有回字形橡胶条10,用于压紧活性炭,防止活性炭松动移位。出风面板采用不锈钢镀锌板或硬质铝合金制造,厚度约1.5mm,如图6所示。
炭床由网板焊接拼接成回宫型,每个炭床由多网板焊接拼成尺寸不同的四棱台。炭床厚度即高度均匀一致。炭床的网板间和炭床与框架2之间采用焊接支撑板3形式,保持炭床的稳定性。支撑板3平行于流道方向,以减小支撑板3所产生的阻力。网板孔径1.1mm左右,圆形,孔均匀排列,以增大通风面积,穿孔面积占网板面积的35%±5%。网板采用不锈钢镀锌板或硬质铝合金制造,厚度约1.5mm。炭床如图7-8所示。
本发明的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回宫型炭床的设置,减小了炭床与侧面框架的接触与连接,从而避免了密封胶的使用;且围成炭床的网板间采用锲型支撑板焊接加固,保障了炭床的结构稳定,保障了炭床的厚度均匀,不宜变形,进而保障了通风系统的净化效率不受振动的影响,支撑板平行于流道,减小了通流阻力,提高了净化效率,增大了碘吸附器更换活性炭后的单次使用寿命,实现碘过滤器金属壳体的重复利用,消除现有碘吸附器金属壳体无法复用的技术难题,降低通风系统碘过滤器的固废产量,降低电厂固废处置成本,尤其适用于核电厂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侧板围成的框架、位于所述框架一侧的进风面板、位于所述框架另一侧的出风面板以及位于所述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之间的炭床,所述炭床包括多个尺寸不同的棱台,尺寸较大的棱台套设在尺寸较小的棱台的外侧,所述棱台由网板围成,相邻所述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棱台的高度相同,多个所述棱台中较大的底面的朝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棱台为四棱台,所述框架为矩形;所述炭床包括位于中间的四棱柱以及套设在所述四棱柱外侧的第一四棱台、套设在所述第一四棱台外侧的第二四棱台、套设在所述第二四棱台外侧的第三四棱台、套设在所述第三四棱台外侧的第四四棱台以及套设在所述第四四棱台外侧的第五四棱台,所述四棱柱至所述第五四棱台的尺寸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棱柱底面朝向所述进风面板,所述第一四棱台、第四四棱台和第五四棱台中较大的底面朝向所述进风面板,所述第二四棱台和第三四棱台中较大的底面朝向所述出风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包括第一进风面板和第二进风面板,所述第一进风面板与第二进风面板之间形成第一进风通道,所述第二进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包括第一出风面板和第二出风面板,所述第一出风面板与所述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面板与第二出风面板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对应所述第一出风面板设置,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对应所述第二出风面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朝向所述炭床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相邻所述棱台之间;所述出风面板朝向所述炭床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位于相邻所述棱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压紧块,所述棱台上对应所述压紧块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出风面板通过所述压紧块和连接块以及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炭床上。
10.一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系统用壳体。
CN201910548263.9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Pending CN110186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8263.9A CN110186177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8263.9A CN110186177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6177A true CN110186177A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8263.9A Pending CN110186177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6177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927A (en) * 1997-07-11 1999-10-12 Donaldson Company, Inc. Adsorption apparatus
CN2897395Y (zh) * 2006-04-25 2007-05-09 恒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活性碳空气过滤器
CN201488072U (zh) * 2009-07-10 2010-05-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在过滤装置上残留油污的吸油烟机
CN202778201U (zh) * 2012-08-07 2013-03-13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折叠式碘吸附器
CN204582893U (zh) * 2015-04-23 2015-08-26 郑州中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大风量治理的活性炭滤网
CN205536438U (zh) * 2016-03-31 2016-08-31 亿丰洁净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高效送风口
CN107560131A (zh) * 2017-08-09 2018-01-09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风帽及通风系统
CN207169368U (zh) * 2017-08-07 2018-04-03 嘉兴市嘉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活性炭塔
CN107930338A (zh) * 2016-10-13 2018-04-20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圆筒碘吸附器
CN208799879U (zh) * 2018-08-29 2019-04-30 敖江昵 一种用于风机气体轴承的气体过滤装置
CN210345824U (zh) * 2019-06-24 2020-04-17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927A (en) * 1997-07-11 1999-10-12 Donaldson Company, Inc. Adsorption apparatus
CN2897395Y (zh) * 2006-04-25 2007-05-09 恒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活性碳空气过滤器
CN201488072U (zh) * 2009-07-10 2010-05-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在过滤装置上残留油污的吸油烟机
CN202778201U (zh) * 2012-08-07 2013-03-13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折叠式碘吸附器
CN204582893U (zh) * 2015-04-23 2015-08-26 郑州中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大风量治理的活性炭滤网
CN205536438U (zh) * 2016-03-31 2016-08-31 亿丰洁净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高效送风口
CN107930338A (zh) * 2016-10-13 2018-04-20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圆筒碘吸附器
CN207169368U (zh) * 2017-08-07 2018-04-03 嘉兴市嘉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活性炭塔
CN107560131A (zh) * 2017-08-09 2018-01-09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风帽及通风系统
CN208799879U (zh) * 2018-08-29 2019-04-30 敖江昵 一种用于风机气体轴承的气体过滤装置
CN210345824U (zh) * 2019-06-24 2020-04-17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5588E1 (en) Air cleaner arrangements; serviceable filter elements; and, methods
CN101564633B (zh) 一种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
CN105363317B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01832511U (zh) 用于送风系统的过滤箱
CN110186177A (zh)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CN210345824U (zh) 一种通风系统用壳体及通风系统
CN114073875A (zh) 一种组合式高效过滤网
CN102553365A (zh) 滤筒除尘器
CN215842367U (zh) 一种可扩展v型吸脱附单元
CN211476254U (zh) 一种快拆式单层百叶风口
CN210674586U (zh) 一种平板式过滤器
CN220370673U (zh) 一种可拆卸式过滤器
CN201852213U (zh) 一种带导轨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10171047U (zh) 一种密封式液槽高效送风口
CN215585725U (zh) 一种一体式智慧型空压机站房
CN217340368U (zh) 一种活性氧化铝过滤器
CN216498087U (zh) 一种无隔板高效过滤器
CN108824629A (zh) 新型废水池浮盖板
CN204582895U (zh) 空气净化用板状活性炭纤维滤网
CN213348388U (zh)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CN217247583U (zh) 复合型空气净化过滤网
CN21649820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废气排放用除尘管道
CN219441063U (zh) 一种用于干式漆雾过滤箱的密封结构
CN219063713U (zh) 一种方形散流器
CN216498203U (zh) 一种制药车间空气过滤器用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