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5342A -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5342A
CN110185342A CN201810761300.XA CN201810761300A CN110185342A CN 110185342 A CN110185342 A CN 110185342A CN 201810761300 A CN201810761300 A CN 201810761300A CN 110185342 A CN110185342 A CN 110185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latch segment
gear
slideway
positio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13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秦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613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5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5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5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7/0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 E05C17/0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 E05C17/46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in which the wing or a member fixed thereon is engaged by a movable fastening member in a fixed position; in which a movable fastening member mounted on the wing engages a stationary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属于定位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门吸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的问题。本隐藏式门吸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和定位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具有滑道的安装座和滑动设置在滑道上的滑动座,滑道的一端为开设有卡槽的卡止端,滑动座上具有卡块,滑动座上还转动连接有锁紧块,定位组件包括能够在滑道的卡止端与锁紧块相卡接或者脱离的定位板,当定位板在卡止端与锁紧块相脱离时,定位板能够使锁紧块挤压卡块,在锁紧块的挤压下卡块被压紧在卡槽内。本隐藏式门吸结构稳定性高、故障率低。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定位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背景技术
门吸也俗称门碰,也是一种门体打开后吸住定位的装置,以防止风吹或碰触门体而关闭,门吸分为永磁门吸和电磁门吸二种,永磁门吸一般用在普通门中,只能手动控制,该种门吸在门体开启并吸附时会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具有较大的噪音,且操作手感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710730897.7)公开了一种门吸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件和缓冲组件,定位件上具有卡接头;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复位弹性件,安装座上设有滑道,滑道上设有能够往复移动的触发滑块,触发滑块具有与卡接头相连接的卡接部;滑道朝向定位件的一端为卡止端,另一端为吸合端,卡接头能够在滑道的卡止端与触发滑块的卡接部相卡接或脱离;安装座与触发滑块之间设有能够在触发滑块由滑道的卡止端向吸合端移动过程中产生阻力的旋转阻尼结构;复位弹性件具有将触发滑块由滑道的卡止端拉向吸合端的弹性复位力,该门吸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但是在门体关闭后,触发滑块需要定位在卡止端,以等待门体的下一次开启,此时触发滑块始终受到弹性件的弹性力,而触发滑块又仅仅是通过限位销钩在拐形槽内,且触发滑块处于偏转状态,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触发滑块是不稳定的,在受到外界的踩踏或者振动时触发滑块的限位销容易脱离拐形槽,导致触发滑块滑向吸合端,此时当门体开启时将得不到缓冲,同时在该种意外情况下,为了使门体定位组件再次与触发滑块形成卡接,定位组件的卡接头需要能够上下伸缩,同时还需要包括调节弹簧等部件,导致定位组件体积较大,不够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用于解决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具有滑道的安装座和滑动设置在滑道上的滑动座,所述滑道的一端为开设有卡槽的卡止端,所述滑动座上具有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上还转动连接有锁紧块,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能够在滑道的卡止端与锁紧块相卡接或者脱离的定位板,当定位板在卡止端与锁紧块相脱离时,定位板能够使锁紧块挤压卡块,在锁紧块的挤压下卡块被压紧在卡槽内。
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而定位组件用于安装在门体上,其中定位板安装在门体下部的侧面或者底部边沿上,通过定位组件的定位板与滑动座上的锁紧块相卡接实现对门体的吸合,具体的,当门体打开时定位板向安装座靠近,并在滑道的卡止端与滑动座上的锁紧块相卡接,滑动座通过在滑道上远离卡止端移动来逐渐缓冲并吸合门体,而需要关门时,对门体施加外力,门体通过定位板带动滑动座向卡止端移动,而当滑动座在滑道的卡止端,且定位板与锁紧块脱离时,定位板能够使锁紧块挤压卡块,从而将卡块挤压在滑道的卡槽内,即在门体上的定位板脱离锁紧块后锁紧块能够使卡块保持在卡槽内,从而持续的对滑动座进行定位,避免因为撞击、脚踏等产生的外力导致卡块脱离卡槽而使滑动座移位,从而使得缓冲组件在与定位板卡接之前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当然也避免了因为不稳定导致滑动座移位后,当门体以一定的力度打开时由于滑动座缺乏滑动的过程而使得定位板与锁紧块产生较大的撞击,容易出现故障的缺陷,同时锁紧块既能够与定位板相卡接实现对门体的吸合,又能够在定位板脱离后对卡块进行挤压定位,无需额外设置定位或者卡接的部件,因此结构也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当定位板在卡止端与锁紧块相卡接时,定位板能够解除对卡块的挤压。即定位板与锁紧块相卡接后需要滑动,此时锁紧块对卡块的挤压定位也是通过定位板来解除,无需其他额外的机构或者部件,从而使得操作更加便利,结构更加紧凑,当然该结构也使得只要定位板未与锁紧块卡接,那么锁紧块始终能够对卡块进行挤压定位,从而保证定位板与锁紧块未卡接时滑动座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滑动座上具有条形的弹性脚,所述卡块位于弹性脚的侧面上,当滑动座位于滑道的卡止端时卡块与卡槽相对,且当定位板与锁紧块相脱离时能够带动锁紧块转动并挤压弹性脚,使得卡块压紧在卡槽内。弹性脚呈条形,在滑动座位于卡止端且卡块与卡槽相对时,滑动座朝向卡止端方向的一侧仍然具有空间,用于安装锁紧块,在定位板与锁紧块脱离时能够带动锁紧块转动,锁紧块转动后能够挤压弹性脚,使得弹性脚形变,卡块卡入卡槽内,转动后的锁紧块能够持续的对卡块进行挤压定位,保证稳定性。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弹性脚和卡槽均有两个,且两卡槽分别位于滑道的两侧侧壁上,所述卡块位于弹性脚的外侧面上,所述锁紧块位于两弹性脚之间,在锁紧块的挤压下,两弹性脚能够向外侧形变使得卡块压紧在卡槽内。两个弹性脚对称设置,在同一个锁紧块的挤压下能够同时向外侧卡入卡槽,使得滑动座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定位板与锁紧块卡接时锁紧块接触对卡块的挤压,此时弹性脚能够通过自身弹力复位,使得卡块脱离卡槽,结构简单紧凑,当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弹性脚和卡槽也可以为一个,同样能够实现对滑动座的定位。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锁紧块呈盘状,且锁紧块的下侧面转动连接在滑动座上侧面上,所述锁紧块的外边沿具有两挤压凸部,当定位板与锁紧块相脱离而使锁紧块转动时,两挤压凸部分别向外侧挤压两弹性脚的内侧面。在定位板脱离锁紧块使得锁紧块转动到位后,挤压凸部与滑道侧壁之间的间距刚好能够容纳一个弹性脚,因此卡块被稳定性的挤压定位在卡槽内,而位于锁紧块的两个挤压凸部也使得两卡块能够同时卡入卡槽,同步性较好,保证定位板脱离锁紧块的瞬间两卡块同时受到挤压凸部的挤压定位,保证滑动座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至少一个挤压凸部上具有平直的定位面,当卡块被压紧在卡槽内时定位面与弹性脚的内侧面相贴合压紧,所述定位面与锁紧块的外周面圆滑过渡。定位面与锁紧块外周面之间的圆滑过渡使得锁紧块的转动更加平顺,即定位板在于锁紧块卡接以及脱离时均较为顺畅,同时减少对弹性脚的磨损,保证稳定性,而定位面为一平面,因此在挤压凸部对卡块进行挤压定位时,定位面能够通过与滑道侧壁贴合实现对锁紧块的定位,使得锁紧块稳定的挤压在弹性脚上,从而提高对滑动座的定位稳定性。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锁紧块的上侧面上具有凸出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具有卡接凹面,所述滑道的另一端为吸合端,当所述滑动座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的吸合端时卡接凹面朝向滑道的吸合端,所述定位板的下侧面上具有卡接柱,所述定位板与锁紧块通过卡接柱与卡接凹面相抵靠实现卡接。当定位板与锁紧块形成卡接后能够在吸合端对门体保持持续的吸合定位,在滑动座向吸合端滑动过程中,需要通过卡接部的卡接凹面拉动卡接柱,使得门体被逐渐吸合,而滑动座位于吸合端时需要通过卡接部的卡接凹面持续的拉住卡接柱,持续的对门体吸合定位,滑动座向卡止端移动时,是门体通过卡接柱抵靠卡接凹面来拉动滑动座移动,在上述过程中均需要卡接凹面朝向吸合端,从而使得卡接部与卡接柱的卡接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锁紧块的下侧面通过转动柱与滑动座转动连接,当滑动座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的吸合端时,卡接部与转动柱在滑道的长度方向上相错开,且弹性脚和卡块被挤压在锁紧块外周面与滑道内侧面之间。锁紧块的转动柱相对滑道的中心线偏离,同时滑动座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的吸合端时,卡接柱作用于卡接部,使得锁紧块具有转动的趋势,但是由于弹性脚和卡块挤压在锁紧块与滑道侧壁之间,锁紧块与滑道侧壁之间已经没有容纳挤压凸部的空间,因此弹性脚和卡块还起到限制锁紧块转动的作用,从而在滑动座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的吸合端时避免卡接柱与卡接块脱离,而当滑动座位于卡止端且卡块与卡槽相对时,滑道侧壁失去对卡块和弹性脚的限制,因此锁紧块能够在卡接柱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挤压凸部将卡块挤压在卡槽内,同时转动后卡接部的卡接凹面朝向滑道一侧,因此卡接柱能够脱离卡接部,即定位板与锁紧块相脱离。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锁紧块上侧面上还具有凸出的复位部,当所述挤压凸部将卡块挤压在卡槽内时卡接部和转动柱均位于滑道中心线的一侧,复位部位于滑道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定位板下侧面上还具有凸出的顶推部,所述定位板通过顶推部顶推复位部带动锁紧块转动并解除对弹性脚的挤压。当卡块被挤压在卡槽内时,定位板与锁紧块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卡接部和转动柱均位于滑道中心线的一侧,复位部位于滑道中心线的另一侧,即在滑道的长度方向上复位部与转动柱相偏离,当定位板靠近锁紧块时定位板上的顶推部能够向吸合端方向顶推复位部,使得锁紧块反向转动,卡块失去挤压凸部的挤压定位而在弹性脚的弹性力下脱离卡槽,同时在锁紧块反向转动后卡接部能够移动并使卡接凹面与卡接柱相对,即定位板与锁紧块实现卡接。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当滑动座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的吸合端时,所述复位部位于卡接部朝向吸合端的一侧。在定位板与锁紧块实现卡接后卡接柱位于卡接部与复位部之间,即复位部对卡接柱进行限位,防止卡接柱向吸合端方向移动而脱离卡接部,从而保证定位板与锁紧块的卡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定位板的下侧面上还具有辅助拉块,当所述滑动座位于滑道的吸合端时定位板能够通过辅助拉块与卡接凹面相抵靠实现与锁紧块的卡接。定位板还未与锁紧块卡接,但是在人为因素下导致锁紧块发生转动而失去对卡块的挤压,此时滑动座移动至吸合端,且卡接部的卡接凹面朝向吸合端,此时卡接柱受到卡接部的阻挡而难以移动至与卡接凹面相对,即定位板难以通过卡接柱与锁紧块卡接,因此在定位板上设置辅助拉块,在定位板靠近滑动座后辅助拉块能够与卡接部卡接,既能够实现对门体的吸合定位,也能够在关门时通过辅助拉块拉动滑动座移动,且在卡块与卡槽相对时使得锁紧块转动,使得缓冲组件的运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当定位板与安装座相对时辅助拉块位于卡接柱朝向吸合端的一侧,所述卡接部上还具有当锁紧块位于吸合端时朝向卡止端的导向凸面,在导向凸面对辅助拉块的导向作用下定位板能够转动使得辅助拉块从卡接部的侧部滑过,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能够使定位板复位转动并使辅助拉块与卡接凹面相对的弹簧杆。定位板能够相对锁紧块偏转一定角度,因此当定位报靠近锁紧块时辅助拉块能够与卡接部的导向凸面抵靠,导向凸面能够对复位拉块进行导向,使得定位板偏转,此时辅助拉块能够滑过卡接部的侧部,在辅助拉块完全通过并失去侧部卡接块的支撑时,定位板能够在弹簧杆的作用下反向偏转,使得复位拉块与卡接凹面相对,即定位板通过复位拉块与卡接凹面的抵靠实现与锁紧块的卡接。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导向凸面包括导向弧面和位于导向弧面一端的导向平面,所述导向平面的一端倾斜朝向吸合端,所述锁紧块的上侧面上还具有导向凸部,所述导向凸部上具有导向凹面,所述导向凹面与导向平面之间形成导向通道,上述弹簧杆在辅助拉块穿过导向通道后使辅助拉块与卡接凹面相对。导向弧面在与辅助拉块抵靠的初始阶段对辅助拉块进行偏转导向,然后通过导向平面将辅助拉块导入导向通道内,其中导向凸部能够防止定位板偏转过度,即对辅助拉块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从而准确的将辅助拉块导向卡接部与复位部之间。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连接座的下侧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定位板上侧面上具有凸台,所述凸台嵌入凹槽内,所述弹簧杆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弹簧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凹槽的两侧槽壁与凸台的两侧侧面之间,且弹簧杆的两端均向内拱起并分别抵靠在凸台的两侧侧面上。凸台与凹槽配合,能够对定位板的偏转角度进行限定,避免定位板出现较大角度的摆动,从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卡接柱能够与卡接部正常卡接和脱离,而弹簧杆的两端呈对称设置,在定位板不受偏转力时弹簧杆的两端使得凸台位于凹槽的居中位置,即使得定位板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定位板为一弹性片,所述辅助拉块呈长条状,且辅助拉块的一端端面为顶推弧面,当定位板与安装座相对时所述顶推弧面朝向卡接部。定位板为弹性片,因此定位板能够弯折以及复位,即当定位板出现卡滞而难以转动时,复位拉块的顶推弧面能够直接作用于卡接部,在顶推弧面的作用下,定位板的端部能够向上弧形弯折,直到复位拉块越过卡接部,然后在自身的弹性力下复位,使得复位拉块卡接在卡接部的卡接凹面上。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安装座上具有两沿滑道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杆,所述滑动座位于两导向杆之间,且滑动座的两边沿处均具有导向套,两所述导向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导向杆上,两所述导向杆上均套设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导向套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杆朝向卡止端的端部。导向套与导向杆配合,从而对滑动座进行导向,使得滑动座移动轨迹以及移动到位后的位置精准,从而使得定位板与锁紧块能够精确的卡接,同时也使得卡块与卡槽的相对位置更加准确,提高稳定性。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导向杆呈管状,且导向杆朝向滑动座的侧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避让缺口,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沿轴向具有柱状的导向部,该导向部穿过避让缺口并与导向杆的内壁滑动配合。该结构使得导向套与导向杆之间具有更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滑动座的稳定性,当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螺旋弹簧也可以设置在导向杆的内部,使得螺旋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导向部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杆上。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滑道的另一端为吸合端,所述安装座与滑动座之间还设有当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时能够对滑动座产生阻尼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座上的旋转阻尼器和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安装座上的齿条,所述旋转阻尼器的输出端设有阻尼齿轮,所述阻尼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或者阻尼齿轮通过齿轮件与齿条相啮合。当定位板与锁紧块在滑道的卡止端相卡接后,螺旋弹簧提供弹性推力使得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由于阻尼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或者阻尼齿轮通过齿轮件与齿条相啮合,因此在滑动座的移动过程中,齿条带动阻尼齿轮转动或者齿条通过齿轮件带动阻尼齿轮转动,而阻尼齿轮转动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尼,因此能够使滑动座缓慢的向吸合端移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滑动座上沿滑道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该条形槽位于阻尼齿轮朝向吸合端的一侧,所述齿轮件包括齿轮体一、齿轮体二和柱状的连接部,所述齿轮体一位于齿轮体二的下侧面上,所述连接部位于齿轮体二的上侧面上,所述齿轮体二位于滑动座下侧面与滑道底面之间,所述连接部滑动插接在条形槽内,所述齿轮体一与齿条相啮合,当所述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时阻尼齿轮能够与齿轮体二相啮合,当滑动座向卡止端移动时齿轮体二与阻尼齿轮分离。即齿轮件能够相对滑动座滑动,当门体与滑动座在滑道的卡止端相卡接后,螺旋弹簧提供弹性推力使得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在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的开始阶段,齿轮件在齿条作用下做暂时的停留,滑动座相对齿轮件移动,直到阻尼齿轮与齿轮体二相啮合,然后阻尼齿轮顶推齿轮件移动,在齿轮件的移动过程中,齿条能够带动齿轮体一转动,齿轮体一通过齿轮体二带动阻尼齿轮转动,而阻尼齿轮转动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尼,因此能够使滑动座缓慢的向吸合端移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而当滑动座位于吸合端且需要关门操作时,对门体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得门体带着滑动座向卡止端移动,由于齿轮件位于阻尼齿轮背向移动方向的一侧,因此滑动座会相对齿轮件移动一定距离,使得阻尼齿轮与齿轮件分离,然后齿轮件随滑动座一起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由于齿轮件与阻尼齿轮处于分离状态,齿轮件仅仅是在齿条的作用下做空转,不会产生阻尼,因此使得关门的操作更加轻便、迅速,且更加省力。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旋转阻尼器有两个,该两旋转阻尼器沿宽度方向排列,且阻尼齿轮位于滑动座的上方,所述齿条有两根,该两齿条分别位于安装座上侧面的两边沿处,所述滑动座上开设有两沿滑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槽,该两条形槽分别与两阻尼齿轮相对应,且条形槽位于阻尼齿轮朝向吸合端的一侧,所述齿轮件有两个,且齿轮件均包括一个齿轮体和位于齿轮体下侧面上的柱状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分别滑动插接在两条形槽内,且两齿轮体分别与两齿条相啮合,当所述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时两阻尼齿轮分别与两齿轮体相啮合,当滑动座向卡止端移动时两齿轮体与两阻尼齿轮分离。该结构同样能够在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时阻尼齿轮与齿轮体相啮合,从而为滑动座的移动提供缓冲,在滑动座向卡止端移动时齿轮体与阻尼齿轮相分离,使得关门的操作更加轻便、迅速,且更加省力,同时该结构的阻尼齿轮、齿轮体均位于滑动座的上方,而齿条也是位于安装座的上方,因此能够避免积累灰尘导致阻尼齿轮与齿轮体、齿轮体与齿条之间的啮合出现卡滞,从而使得运转更加流畅,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旋转阻尼器有两个,且两旋转阻尼器沿宽度方向排列,所述齿条有两根,在滑道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缺口,两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条形缺口的两侧边沿处,两所述旋转阻尼器的阻尼齿轮分别与两齿条相啮合。该旋转阻尼器上的阻尼齿轮始终与齿条相啮合,因此能够在滑动座向吸合端移动时提供缓冲,而旋转阻尼器、阻尼齿轮及齿条均是才对设置,使得滑动座的受力更加均匀,滑动过程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中,所述安装座上固连有两沿滑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液压阻尼器,所述滑动座位于两液压阻尼器之间,且滑动座与两液压阻尼器的伸缩杆相固连,两所述液压阻尼器上均套设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安装座上,另一端抵压在滑动座上。液压阻尼器是一种现有的阻尼部件,液压阻尼器能够在滑动座带着门体向吸合端移动时提供阻力,使得移动座在螺旋弹簧的推动下仍然能够缓慢的移动,减少门体与缓冲组件之间的撞击,提高稳定性,减少故障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隐藏式门吸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定位板在卡止端与锁紧块脱离时,定位板能够使锁紧块挤压卡块,从而将卡块挤压在滑道的卡槽内,即在门体上的定位板脱离锁紧块后锁紧块能够使卡块保持在卡槽内,从而持续的对滑动座进行定位,避免因为撞击、脚踏等产生的外力导致卡块脱离卡槽而使滑动座移位,从而使得缓冲组件在与定位板卡接之前保持足够的稳定性。
2、由于定位板上还具有辅助拉块,因此在定位板还未与锁紧块卡接,但是在人为因素下导致锁紧块发生转动而失去对卡块的挤压,此时滑动座移动至吸合端,在定位板靠近滑动座后辅助拉块能够与卡接部卡接,既能够实现对门体的吸合定位,也能够在关门时通过辅助拉块拉动滑动座移动,且在卡块与卡槽相对时使得锁紧块转动,使得缓冲组件的运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3、由于齿轮件能够相对滑动座移动,因此当滑动座位于吸合端且需要关门操作时,阻尼齿轮与齿轮件分离,然后齿轮件随滑动座一起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由于齿轮件与阻尼齿轮处于分离状态,齿轮件仅仅是在齿条的作用下做空转,不会产生阻尼,因此使得关门的操作更加轻便、迅速,且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隐藏式门吸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锁紧块的结构俯视图。
图5是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连接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7至图10是卡接柱与卡接部相卡接过程的状态图。
图11是卡接柱与卡接部相脱离过程的状态图。
图12至图14是辅助拉块与卡接部相卡接过程的状态图。
图15是辅助拉块与卡接部相脱离过程的状态图。
图16是导向套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17是门吸的齿轮件与阻尼齿轮相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门吸的齿轮件与阻尼齿轮相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门吸的齿轮件与阻尼齿轮相分离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20是实施例二中门吸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二中门吸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三中门吸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三中门吸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三中门吸的结构剖视图。
图25是实施例四中门吸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五中门吸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实施例六中定位板与锁紧块相抵靠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安装座;11、滑道;111、卡止端;112、吸合端;12、卡槽;13、导向杆;131、避让缺口;14、螺旋弹簧;15、齿条;16、条形缺口;2、滑动座;21、弹性脚;22、卡块;23、导向套;231、导向部;24、条形槽;3、锁紧块;31、挤压凸部;311、定位面;32、卡接部;321、卡接凹面;322、导向凸面;322a、导向弧面;322b、导向平面;33、复位部;34、导向凸部;341、导向凹面;35、导向通道;36、转动柱;4、定位板;41、卡接柱;42、顶推部;43、辅助拉块;431、顶推弧面;44、凸台;5、连接座;51、凹槽;52、弹簧杆;6、旋转阻尼器;61、阻尼齿轮;7、齿轮件;71、齿轮体一;72、齿轮体二;73、连接部;731、连接凸沿;74、齿轮体;8、液压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和定位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安装座1,安装座1长条状,在安装座1上沿长度方向具有滑道11,滑道11的一端为卡止端111,另一端为吸合端112,滑道11的卡止端111开设有两卡槽12,两卡槽12分别位于滑道11的两侧侧壁上,结合图2、图3所示,在滑道1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滑动座2朝向卡止端111的一端具有两条形的弹性脚21,弹性脚21的外侧面上均具有卡块22,当滑动座2位于卡止端111时两卡块22分别与两卡槽12相对,滑动座2上还转动连接有锁紧块3,锁紧块3位于两弹性脚21之间。定位组件包括连接座5和连接在连接座5上的定位板4,定位板4安装在门体下部的侧面或者底部边沿上,定位板4能够在滑道11的卡止端111与锁紧块3相卡接或者脱离,当定位板4在卡止端111与锁紧块3相脱离时,定位板4能够使锁紧块3挤压弹性脚21,在锁紧块3的挤压下,两弹性脚21能够向外侧形变使得卡块22压紧在卡槽12内,当定位板4在卡止端111与锁紧块3相卡接时,定位板4能够解除对卡块22的挤压。
具体来说,结合图4所示,锁紧块3呈盘状,且锁紧块3的下侧面通过转动柱36转动连接在滑动座2上侧面上,锁紧块3的外边沿具有两挤压凸部31,其中一个挤压凸部31上具有平直的定位面311,定位面311与锁紧块3的外周面圆滑过渡,当定位板4与锁紧块3相脱离而使锁紧块3转动时,两挤压凸部31分别向外侧挤压两弹性脚21的内侧面,且定位面311与弹性脚21的内侧面相贴合压紧。锁紧块3的上侧面上具有凸出的卡接部32,卡接部32具有卡接凹面321,当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时卡接凹面321朝向滑道11的吸合端112,且卡接部32与转动柱36在滑道11的长度方向上相错开,且在滑道11的宽度方向上,转动柱36偏离滑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弹性脚21和卡块22被挤压在锁紧块3外周面与滑道11内侧面之间,此时锁紧块3难以转动,结合图5所示,定位板4的下侧面上具有卡接柱41,定位板4与锁紧块3通过卡接柱41与卡接凹面321相抵靠实现卡接。锁紧块3上侧面上还具有凸出的复位部33,当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时,复位部33位于卡接部32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能够对卡止柱进行限位,当挤压凸部31将卡块22挤压在卡槽12内时卡接部32和转动柱36均位于滑道11中心线的一侧,复位部33位于滑道11中心线的另一侧,定位板4下侧面上还具有凸出的顶推部42,定位板4通过顶推部42顶推复位部33带动锁紧块3转动并解除对弹性脚21的挤压。
图7至图10为卡接柱41与卡接部32相卡接的过程,如图7所示,滑动座2位于滑道11的卡止端111,卡块22在锁紧块3上挤压凸部31的挤压下卡接在卡槽12内,而定位板4还未与锁紧块3相卡接,如图8所示,定位板4靠近锁紧块3,且定位板4上的顶推部42与锁紧块3上的复位部33相接触,如图9所示,随着定位板4继续向吸合端112移动,顶推部42逐渐顶推复位部33,锁紧块3发生转动,使得挤压凸部31逐渐脱离弹性脚21内侧面,卡块22在弹性脚21的自身弹性作用下逐渐脱离卡槽12,如图10所示,锁紧块3转动到位,卡块22完全脱离卡槽12,而在该锁紧块3的转动过程中,卡接部32也逐渐转移至卡接凹面321与卡接柱41相对,从而实现定位板4与锁紧块3的卡接,而图11则反映了定位板4与锁紧块3相脱离的状态,即定位板4向远离吸合端112方向移动,此时由于卡接部32与转动柱36相偏离,因此卡接柱41能够顶推卡接部32,使得锁紧块3反向转动,从而通过挤压凸部31将卡块22挤压在卡槽12内。
定位板4还未与锁紧块3卡接,但是在人为因素下导致锁紧块3发生转动而失去对卡块22的挤压,此时滑动座2移动至吸合端112,且卡接部32的卡接凹面321朝向吸合端112,此时卡接柱41受到卡接部32的阻挡而难以移动至与卡接凹面321相对,即定位板4难以通过卡接柱41与锁紧块3卡接,为此,定位板4的下侧面上还具有辅助拉块43,当滑动座2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时定位板4能够通过辅助拉块43与卡接凹面321相抵靠实现与锁紧块3的卡接,具体的,如图6所示,定位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5上,连接座5的下侧面上具有凹槽51,定位板4上侧面上具有凸台44,凸台44嵌入凹槽51内,凹槽51内还设有弹簧杆52,弹簧杆52的两端分别位于凹槽51的两侧槽壁与凸台44的两侧侧面之间,且弹簧杆52的两端均向内拱起并分别抵靠在凸台44的两侧侧面上,当定位板4与安装座1相对时辅助拉块43位于卡接柱41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卡接部32上还具有当锁紧块3位于吸合端112时朝向卡止端111的导向凸面322,导向凸面322包括导向弧面322a和位于导向弧面322a一端的导向平面322b,导向平面322b的一端倾斜朝向吸合端112,锁紧块3的上侧面上还具有导向凸部34,导向凸部34上具有导向凹面341,导向凹面341与导向平面322b之间形成导向通道35,在导向弧面322a的导向下定位板4发生偏转,复位拉块进入导向通道35,然后从卡接部32的侧部滑过,最后弹簧杆52能够使定位板4复位转动并使辅助拉块43与卡接凹面321相对。
图12至图14为复位拉块与卡接部32相卡接的过程,如图12所示,滑动座2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定位板4未与锁紧块3相卡接,此时定位板4靠近锁紧块3,且复位拉块与导向弧面322a相抵靠,如图13所示,在导向弧面322a的作用下,定位板4发生偏转,复位拉块进入导向通道35内,如图14所示,复位拉块通过导向通道35后,弹簧杆52使得定位板4复位转动,使得复位拉块与卡接凹面321相对,从而实现定位板4与锁紧块3的卡接,而图15则反映出辅助拉块43在卡止端111与卡接部32相脱离的状态,由于卡接部32与转动柱36相错可,因此定位板4远离吸合端112移动时能够带动锁紧块3转动,从而解除对卡块22的挤压。
如图16所示,安装座1上具有两沿滑道1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杆13,滑动座2位于两导向杆13之间,导向杆13呈管状,且导向杆13朝向滑动座2的侧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避让缺口131,滑动座2的两边沿处均具有导向套23,导向套23的内壁上沿轴向具有柱状的导向部231,两导向套23分别滑动套设在两导向杆13上,且导向部231穿过避让缺口131并与导向杆13的内壁滑动配合,两导向杆13上均套设有螺旋弹簧14,螺旋弹簧14的一端抵压在导向套23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杆13朝向卡止端111的端部。安装座1与滑动座2之间还设有当滑动座2向吸合端112移动时能够对滑动座2产生阻尼的缓冲机构,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滑动座2上的旋转阻尼器6,该旋转阻尼器6的输出端朝下,结合图17、图18所示,在旋转阻尼器6的输出端固定有阻尼齿轮61,安装座1上具有齿条15,该齿条15沿滑道11长度方向设置,滑动座2上转动设有齿轮件7,该齿轮件7位于阻尼齿轮61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且齿轮件7能够相对滑动座2移动,结合图19所示,齿轮件7包括齿轮体一71、齿轮体二72和柱状的连接部73,齿轮体一71、齿轮体二72及连接部73为一体式结构且同轴心设置,齿轮体一71位于齿轮体二72的下侧面上,连接部73位于齿轮体二72的上侧面上,齿轮体二72的齿顶圆直径大于齿轮体一71的齿顶圆直径和阻尼齿轮61的齿顶圆直径,齿轮体二72位于滑动座2的下侧面与滑道11的底面之间,且齿轮体二72的两侧面分别与滑动座2的下侧面及滑道11的底面滑动配合,当滑动座2向吸合端112移动时齿轮体二72能够与阻尼齿轮61相啮合。滑道11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缺口16,齿条15位于安装座1下侧面的条形缺口16边沿处,齿轮体一71伸入条形缺口16并与齿条15相啮合。滑动座2上沿滑道11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24,该条形槽24位于阻尼齿轮61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条形槽24的宽度与连接部73的外径相适应,连接部73向上转动穿过条形槽24并伸入环形凸沿内侧,且连接部73能够沿条形槽24长度方向移动。
实施例二:
该隐藏式门吸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20、图21所示,齿轮体一71位于齿轮体二72的上侧面上,连接部73位于齿轮体一71的上侧面上,滑道11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缺口16,齿条15位于安装座1下侧面的条形缺口16边沿处,齿轮体一71穿过条形缺口16并与齿条15相啮合,连接部73的上端向上伸出条形槽24,且伸出的端部边沿周向具有环形的连接凸沿731,连接凸沿731的外径大于条形槽24的宽度,滑动座2位于连接凸沿下侧面与齿轮体一41的上侧面之间。
实施例三:
该隐藏式门吸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22、图23、图24所示,旋转阻尼器6有两个,该两旋转阻尼器6沿宽度方向排列,且阻尼齿轮61位于滑动座2的上方,齿条15有两根,该两齿条15分别位于安装座1上侧面的两边沿处,滑动座2上开设有两沿滑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槽24,该两条形槽24分别与两阻尼齿轮61相对应,且条形槽24位于阻尼齿轮61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齿轮件7有两个,且齿轮件7均包括一个齿轮体74和柱状连接,73,连接部73垂直于齿轮体74的下侧面,两连接部73分别滑动插接在两条形槽24内,连接部73的端部向下伸出条形槽24,且伸出的端部边沿周向具有环形的连接凸沿731,连接凸沿731的外径大于条形槽24的宽度,两齿轮体74分别与两齿条15相啮合,当滑动座2向吸合端112移动时两阻尼齿轮61分别与两齿轮体74相啮合,当滑动座2向卡止端111移动时两齿轮体74与两阻尼齿轮61分离。
实施例四:
该隐藏式门吸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25所示,旋转阻尼器6有两个,且两旋转阻尼器6沿滑动宽度方向排列,齿条15有两根,在滑道11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缺口16,两齿条15分别位于条形缺口16的两侧边沿处,两旋转阻尼器6的阻尼齿轮61分别与两齿条15相啮合。
实施例五:
该隐藏式门吸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26所示,安装座1上固连有两沿滑道11长度方向设置的液压阻尼器8,滑动座2位于两液压阻尼器8之间,且滑动座2与两液压阻尼器8的伸缩杆相固连,两液压阻尼器8上均套设有螺旋弹簧14,螺旋弹簧14的一端抵压在安装座1上,另一端抵压在滑动座2上。
实施例六:
该隐藏式门吸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27所示,定位板4为一弹性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出现弯折形变,辅助拉块43呈长条状,且辅助拉块43的一端端面为顶推弧面431,当定位板4与安装座1相对时顶推弧面431朝向卡接部32,因此当定位板4出现卡滞而难以转动时,复位拉块43的顶推弧面431能够直接作用于卡接部32,在顶推弧面431的作用下,定位板4的端部能够向上弧形弯折,直到复位拉块43越过卡接部32,然后在自身的弹性力下复位,使得复位拉块43卡接在卡接部32的卡接凹面321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安装座1、滑道11、卡止端1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21)

1.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具有滑道(11)的安装座(1)和滑动设置在滑道(11)上的滑动座(2),所述滑道(11)的一端为开设有卡槽(12)的卡止端(111),所述滑动座(2)上具有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上还转动连接有锁紧块(3),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能够在滑道(11)的卡止端(111)与锁紧块(3)相卡接或者脱离的定位板(4),当定位板(4)在卡止端(111)与锁紧块(3)相脱离时,定位板(4)能够使锁紧块(3)挤压卡块(22),在锁紧块(3)的挤压下卡块(22)被压紧在卡槽(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上具有条形的弹性脚(21),所述卡块(22)位于弹性脚(21)的侧面上,当滑动座(2)位于滑道(11)的卡止端(111)时卡块(22)与卡槽(12)相对,且当定位板(4)与锁紧块(3)相脱离时能够带动锁紧块(3)转动并挤压弹性脚(21),使得卡块(22)压紧在卡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脚(21)和卡槽(12)均有两个,且两卡槽(12)分别位于滑道(11)的两侧侧壁上,所述卡块(22)位于弹性脚(21)的外侧面上,所述锁紧块(3)位于两弹性脚(21)之间,在锁紧块(3)的挤压下,两弹性脚(21)能够向外侧形变使得卡块(22)压紧在卡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3)呈盘状,且锁紧块(3)的下侧面转动连接在滑动座(2)上侧面上,所述锁紧块(3)的外边沿具有两挤压凸部(31),当定位板(4)与锁紧块(3)相脱离而使锁紧块(3)转动时,两挤压凸部(31)分别向外侧挤压两弹性脚(21)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挤压凸部(31)上具有平直的定位面(311),当卡块(22)被压紧在卡槽(12)内时定位面(311)与弹性脚(21)的内侧面相贴合压紧,所述定位面(311)与锁紧块(3)的外周面圆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3)的上侧面上具有凸出的卡接部(32),所述卡接部(32)具有卡接凹面(321),所述滑道(11)的另一端为吸合端(112),当所述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时卡接凹面(321)朝向滑道(11)的吸合端(112),所述定位板(4)的下侧面上具有卡接柱(41),所述定位板(4)与锁紧块(3)通过卡接柱(41)与卡接凹面(321)相抵靠实现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3)的下侧面通过转动柱(36)与滑动座(2)转动连接,当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时,卡接部(32)与转动柱(36)在滑道(11)的长度方向上相错开,且弹性脚(21)和卡块(22)被挤压在锁紧块(3)外周面与滑道(11)内侧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3)上侧面上还具有凸出的复位部(33),当所述挤压凸部(31)将卡块(22)挤压在卡槽(12)内时卡接部(32)和转动柱(36)均位于滑道(11)中心线的一侧,复位部(33)位于滑道(11)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定位板(4)下侧面上还具有凸出的顶推部(42),所述定位板(4)通过顶推部(42)顶推复位部(33)带动锁紧块(3)转动并解除对弹性脚(21)的挤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滑动座(2)在滑动过程中或者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时,所述复位部(33)位于卡接部(32)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的下侧面上还具有辅助拉块(43),当所述滑动座(2)位于滑道(11)的吸合端(112)时定位板(4)能够通过辅助拉块(43)与卡接凹面(321)相抵靠实现与锁紧块(3)的卡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座(5),所述定位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5)上,当定位板(4)与安装座(1)相对时辅助拉块(43)位于卡接柱(41)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所述卡接部(32)上还具有当锁紧块(3)位于吸合端(112)时朝向卡止端(111)的导向凸面(322),在导向凸面(322)对辅助拉块(43)的导向作用下定位板(4)能够转动使得辅助拉块(43)从卡接部(32)的侧部滑过,所述连接座(5)上还设有能够使定位板(4)复位转动并使辅助拉块(43)与卡接凹面(321)相对的弹簧杆(5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面(322)包括导向弧面(322a)和位于导向弧面(322a)一端的导向平面(322b),所述导向平面(322b)的一端倾斜朝向吸合端(112),所述锁紧块(3)的上侧面上还具有导向凸部(34),所述导向凸部(34)上具有导向凹面(341),所述导向凹面(341)与导向平面(322b)之间形成导向通道(35),上述弹簧杆(52)在辅助拉块(43)穿过导向通道(35)后使辅助拉块(43)与卡接凹面(321)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的下侧面上具有凹槽(51),所述定位板(4)上侧面上具有凸台(44),所述凸台(44)嵌入凹槽(51)内,所述弹簧杆(52)设置在凹槽(51)内,所述弹簧杆(52)的两端分别位于凹槽(51)的两侧槽壁与凸台(44)的两侧侧面之间,且弹簧杆(52)的两端均向内拱起并分别抵靠在凸台(44)的两侧侧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为一弹性片,所述辅助拉块(43)呈长条状,且辅助拉块(43)的一端端面为顶推弧面(431),当定位板(4)与安装座(1)相对时所述顶推弧面(431)朝向卡接部(32)。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具有两沿滑道(1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杆(13),所述滑动座(2)位于两导向杆(13)之间,且滑动座(2)的两边沿处均具有导向套(23),两所述导向套(23)分别滑动套设在两导向杆(13)上,两所述导向杆(13)上均套设有螺旋弹簧(14),所述螺旋弹簧(14)的一端抵压在导向套(23)上,另一端抵压在导向杆(13)朝向卡止端(111)的端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3)呈管状,且导向杆(13)朝向滑动座(2)的侧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避让缺口(131),所述导向套(23)的内壁上沿轴向具有柱状的导向部(231),该导向部(231)穿过避让缺口(131)并与导向杆(13)的内壁滑动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1)的另一端为吸合端(112),所述安装座(1)与滑动座(2)之间还设有当滑动座(2)向吸合端(112)移动时能够对滑动座(2)产生阻尼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座(2)上的旋转阻尼器(6)和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安装座(1)上的齿条(15),所述旋转阻尼器(6)的输出端设有阻尼齿轮(61),所述阻尼齿轮(61)与齿条(15)相啮合或者阻尼齿轮(61)通过齿轮件(7)与齿条(15)相啮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上沿滑道(11)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24),该条形槽(24)位于阻尼齿轮(61)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所述齿轮件(7)包括齿轮体一(71)、齿轮体二(72)和柱状的连接部(73),所述齿轮体一(71)位于齿轮体二(72)的下侧面上,所述连接部(73)位于齿轮体二(72)的上侧面上,所述齿轮体二(72)位于滑动座(2)下侧面与滑道(11)底面之间,所述连接部(73)滑动插接在条形槽(24)内,所述齿轮体一(71)与齿条(15)相啮合,当所述滑动座(2)向吸合端(112)移动时阻尼齿轮(61)能够与齿轮体二(72)相啮合,当滑动座(2)向卡止端(111)移动时齿轮体二(72)与阻尼齿轮(61)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器(6)有两个,该两旋转阻尼器(6)沿宽度方向排列,且阻尼齿轮(61)位于滑动座(2)的上方,所述齿条(15)有两根,该两齿条(15)分别位于安装座(1)上侧面的两边沿处,所述滑动座(2)上开设有两沿滑道(11)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槽(24),该两条形槽(24)分别与两阻尼齿轮(61)相对应,且条形槽(24)位于阻尼齿轮(61)朝向吸合端(112)的一侧,所述齿轮件(7)有两个,且齿轮件(7)均包括一个齿轮体(74)和位于齿轮体(74)下侧面上的柱状连接部(73),两所述连接部(73)分别滑动插接在两条形槽(24)内,且两齿轮体(74)分别与两齿条(15)相啮合,当所述滑动座(2)向吸合端(112)移动时两阻尼齿轮(61)分别与两齿轮体(74)相啮合,当滑动座(2)向卡止端(111)移动时两齿轮体(74)与两阻尼齿轮(61)分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器(6)有两个,且两旋转阻尼器(6)沿宽度方向排列,所述齿条(15)有两根,在滑道(11)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缺口(16),两所述齿条(15)分别位于条形缺口(16)的两侧边沿处,两所述旋转阻尼器(6)的阻尼齿轮(61)分别与两齿条(15)相啮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固连有两沿滑道(11)长度方向设置的液压阻尼器(8),所述滑动座(2)位于两液压阻尼器(8)之间,且滑动座(2)与两液压阻尼器(8)的伸缩杆相固连,两所述液压阻尼器(8)上均套设有螺旋弹簧(14),所述螺旋弹簧(14)的一端抵压在安装座(1)上,另一端抵压在滑动座(2)上。
CN201810761300.XA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Pending CN110185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300.XA CN110185342A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300.XA CN110185342A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5342A true CN110185342A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1300.XA Pending CN110185342A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5342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5460A1 (de) * 1999-03-16 2000-09-21 Hawa Ag Puffervorrichtung
JP2000291305A (ja) * 1999-04-07 2000-10-17 Shinkansai Bearing Kk 引き戸用のストッパー機構
CN1780968A (zh) * 2003-06-30 2006-05-31 株式会社下平金物 推拉门的关门装置
US20070278919A1 (en) * 2006-06-02 2007-12-06 Gslide Corporation Hidden type sliding rail assembly auto locking structure for drawer
JP2008008104A (ja) * 2006-06-30 2008-01-17 Shimodaira:Kk 戸閉具及び引戸の戸閉装置。
JP2009127293A (ja) * 2007-11-22 2009-06-11 Shimodaira:Kk 戸閉具及び引戸の戸閉装置
CN101591998A (zh) * 2009-07-03 2009-12-02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滑移门的锁止机构及滑移门
CN201972500U (zh) * 2010-12-16 2011-09-14 陈国才 一种新型门碰
EP2402537A2 (de) * 2010-07-01 2012-01-04 Walter Degelsegger Vorrichtung für die Regelung der Öffnungsfolge von zweiflügeligen Schwenktüren
CN102418447A (zh) * 2010-08-06 2012-04-18 河淳株式会社 拉门关闭装置
KR101475937B1 (ko) * 2013-10-23 2014-12-23 주식회사 더원 미닫이 도어의 완충장치
CN204199994U (zh) * 2014-10-14 2015-03-11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静音吊轮移门系统
CN105569485A (zh) * 2016-02-16 2016-05-11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双向置中缓冲器
CN205778136U (zh) * 2016-06-23 2016-12-07 宁波北仑捷腾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移门缓冲器用阻尼机构
CN107013115A (zh) * 2017-05-26 2017-08-04 张秦鸣 一种阻尼缓冲的门吸结构
CN107401340A (zh) * 2017-08-23 2017-11-28 张秦鸣 一种门吸结构
CN209704266U (zh) * 2018-07-12 2019-11-29 张秦鸣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5460A1 (de) * 1999-03-16 2000-09-21 Hawa Ag Puffervorrichtung
JP2000291305A (ja) * 1999-04-07 2000-10-17 Shinkansai Bearing Kk 引き戸用のストッパー機構
CN1780968A (zh) * 2003-06-30 2006-05-31 株式会社下平金物 推拉门的关门装置
US20070278919A1 (en) * 2006-06-02 2007-12-06 Gslide Corporation Hidden type sliding rail assembly auto locking structure for drawer
JP2008008104A (ja) * 2006-06-30 2008-01-17 Shimodaira:Kk 戸閉具及び引戸の戸閉装置。
JP2009127293A (ja) * 2007-11-22 2009-06-11 Shimodaira:Kk 戸閉具及び引戸の戸閉装置
CN101591998A (zh) * 2009-07-03 2009-12-02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滑移门的锁止机构及滑移门
EP2402537A2 (de) * 2010-07-01 2012-01-04 Walter Degelsegger Vorrichtung für die Regelung der Öffnungsfolge von zweiflügeligen Schwenktüren
CN102418447A (zh) * 2010-08-06 2012-04-18 河淳株式会社 拉门关闭装置
CN201972500U (zh) * 2010-12-16 2011-09-14 陈国才 一种新型门碰
KR101475937B1 (ko) * 2013-10-23 2014-12-23 주식회사 더원 미닫이 도어의 완충장치
CN204199994U (zh) * 2014-10-14 2015-03-11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静音吊轮移门系统
CN105569485A (zh) * 2016-02-16 2016-05-11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双向置中缓冲器
CN205778136U (zh) * 2016-06-23 2016-12-07 宁波北仑捷腾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移门缓冲器用阻尼机构
CN107013115A (zh) * 2017-05-26 2017-08-04 张秦鸣 一种阻尼缓冲的门吸结构
CN107401340A (zh) * 2017-08-23 2017-11-28 张秦鸣 一种门吸结构
CN209704266U (zh) * 2018-07-12 2019-11-29 张秦鸣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应申舜;计时鸣;夏广庆;金明生;: "自动闭门组合铰链设计", 机械设计与研究, no. 02, 20 April 2013 (2013-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71C (zh) 门锁装置
CN209704266U (zh)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CN107075877B (zh) 具有能够通过推动手柄进行致动的闩锁栓的手柄套件
CN108053905B (zh) 燃料组件下部锁紧装置及锁紧、解锁方法
TWM414464U (en) Rotation seat structure of lock
CN108118975A (zh) 一种具有多安装方式和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10185342A (zh) 一种隐藏式门吸结构
CN201738701U (zh) 防风微声地吸
CN110043132A (zh) 一种锁芯
CN107401340A (zh) 一种门吸结构
EP1825780A1 (en) A hinge device for joining two objects in an articulated, spring-loaded manner
CN206429099U (zh) 家具翻转装置的阻尼调节机构
CN108005489A (zh) 一种智能锁
CN108868400A (zh) 一种隐藏式门吸的缓冲结构
CN204847638U (zh) 伸缩式软管
CN209469179U (zh) 一种隐藏式门吸的缓冲结构
KR100865274B1 (ko) 책상
CN116297563A (zh) 递进式曲率发生器及可变曲率x射线探测装置
CN108005488A (zh)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08223825A (zh) 化工管道旋塞阀
CN108425617A (zh) 扭转助力组件
CN114376343A (zh) 置物柜
TWM448202U (zh) 回歸緩衝裝置(二)
CN214433589U (zh) 一种新型窗帘组件
CN105310242B (zh)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