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8444B - 电路和用于操作电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路和用于操作电路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78444B CN110178444B CN201880007475.XA CN201880007475A CN110178444B CN 110178444 B CN110178444 B CN 110178444B CN 201880007475 A CN201880007475 A CN 201880007475A CN 110178444 B CN110178444 B CN 1101784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side contact
- terminal
- switch
- electrical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e.g. by electron beams
- H01S5/042—Electrical excitation ; Circuits therefor
- H01S5/0428—Electrical excitation ; Circuits therefor for applying pulses to the las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H05B45/46—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having LEDs disposed in parallel l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发光组件的电路,该电路包括电容器和开关元件的并联电路。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一连接被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一触点。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二连接被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二触点。开关元件包括具有用于第一切换信号的第一入口的第一电气开关、和具有用于第二切换信号的第二入口的第二电气开关、以及第三连接和第四连接。第三和第四连接形成用于发光组件的组件部分连接。第一电流路径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切换为导通,第一电流路径包含组件部分连接。第二电流路径可以通过第二开关切换为导通,第二电流路径与组件部分连接并联。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电路和用于操作电路的方法。
本专利申请要求德国专利申请10 2017 100 879.9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为了驱动特别是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组件,可以使用电路。然后,电路通常包括用于发光组件的端子,在其处可以为发光组件提供供应电压或供应电流。此外,电路可以包括控制输入,基于其可以控制用于发光组件的供应电压或供应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供应电压或供应电流被接通和断开,其中控制内的电感可以具有仅在一定的上升时间之后供应电压或供应电流存在于发光组件处的效果。所述上升时间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以不操作发光组件,而使得发光组件生成短于上升时间的短光脉冲。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利用该电路可以以如下方式操作发光组件,即:可以通过发光组件生成几纳秒的数量级的短光脉冲。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规定一种用于这种电路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使得能够生成短光脉冲。
所述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电路和用于操作电路的方法来实现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具体规定了其他有利的配置。
用于驱动发光组件的电路包括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包括电容器和开关元件。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一端子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一触点。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二端子连接到电容器的第二触点。因此,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一和第二端子为电路提供供应电压,因此也为发光组件提供供应电压。与电容器并联连接的开关元件包括:包括用于第一切换信号的第一输入的第一电气开关、包括用于第二切换信号的第二输入的第二电气开关、以及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第三和第四端子形成发光组件的组件端子。第一电流路径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切换为导通,其中第一电流路径包括组件端子。第二电流路径可以通过第二开关切换为导通,其中第二电流路径与组件端子并联。
利用这种电路,首先可以切换第二开关以具有电流的连续性。由于第二开关与组件端子并联,因此可以桥接发光组件。由于供应电压而流动的电流流过第二开关。如果然后将第一电流路径切换为导通,则发光组件在组件端子处继续由第二开关桥接。如果第二开关随后被切换为阻断,则由于电流已经流动而使电路的电感仅在非常小的程度上改变。作为结果,由电感引起的上升时间以使得在几纳秒内在发光组件处存在全供应电压的方式缩短。作为结果,可以通过发光组件生成在电路的对应切换之后非常短时间地存在的光脉冲。如果然后通过切换为阻断的第一开关中断电压供应,则作为结果可以生成包括几纳秒的脉冲长度的发光组件的短光脉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组件端子与第二电气开关并联连接。第一电气开关与包括组件端子和第二电气开关的并联电路串联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开关切换为阻断之前,电流流过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由于连接到组件端子的发光组件的内部电阻显著大于第二开关的内部电阻,所以基本上没有电流流过连接到组件端子的发光组件。然而,在第二开关切换为阻断之后,整个供应电压存在于发光组件或组件端子处,其中仅需要在上升时间内考虑第二开关和发光组件的电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与组件端子串联连接。第二开关与包括第一开关和组件端子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发光组件也在组件端子处经由第二开关桥接。如果然后第二开关切换为阻断,则整个电流流过第一开关和发光组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上升时间内考虑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和发光组件的电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气开关和/或第二电气开关是晶体管,特别是场效应晶体管。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非常适合用于发光组件的电路,利用其可以实现短的上升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组件连接到组件端子。因此,发光组件是电路的一部分,或者电路是发光组件的一部分。由此可以实现发光组件和电路在例如印刷电路板上的紧凑布置。同样可以规定,在集成电路中实现电路和发光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组件包括二极管激光器。在一个实施例中,二极管激光器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pn结。二极管激光器可以特别是包括三个pn结的所谓的三结激光器。这种三结二极管激光器需要大约20伏的供应电压或大约30安的供应电流。因为由于供应电压或供应电流而发生的高电压和电流,当三结激光器接通和切断时,电感效应非常重要。根据本发明的电路,可以以脉冲方式操作三结激光器,其中脉冲长度在几纳秒的范围内。关于由与三结激光器串联连接的开关组成的传统电路,以这种短脉冲长度的脉冲操作将不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包括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迹线。第一导体迹线和第二导体迹线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电容器的第一触点被体现为第一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上。电容器的第二触点被体现为第二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上。发光组件包括第三底侧触点和第一顶侧触点。发光组件的第三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上。第一电气开关包括第四底侧触点和第二顶侧触点。第一电气开关的第四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上。第二电气开关包括第五底侧触点和第三顶侧触点。第二电气开关的第五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上。发光组件的第一顶侧触点通过接合线连接到第一电气开关的第二顶侧触点。作为结果,可以实现发光组件、电容器和电气开关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紧凑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组件的第一顶侧触点通过接合线连接到第二电气开关的第三顶侧触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光组件和第二电气开关彼此并联连接,而第一电气开关与包括发光组件和第二电气开关的并联电路串联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气开关的第二顶侧触点通过接合线连接到第二电气开关的第三顶侧触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光组件和第一电气开关串联连接,而包括发光组件和第一电气开关的串联电路与第二电气开关并联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还包括电阻器。电阻器与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电路包括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其中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被配置用于分接(tap off)跨电阻器两端降下的电压。由于电阻器与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电压在电路处的发光组件的操作期间跨电阻器两端降下,所述电压可以通过第五和第六端子来测量。只要电流流过第二电气开关也就是说发光组件被桥接,则跨电阻器两端的电压降大于其中第二电气开关切换到阻断并且电流流过发光组件的操作模式下的电压降。因此,由于跨电阻器两端的电压降的改变,可以检测出由发光组件发出的光脉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包括电阻器,其中电阻器与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电路包括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其配置用于分接跨电阻器两端降下的电压。电路包括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迹线,其中第一导体迹线、第二导体迹线和第三导体迹线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电容器的第一触点被体现为第一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上。电容器的第二触点被体现为第二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上。发光组件包括第三底侧触点和第一顶侧触点,其中第三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上。第一电气开关包括第四底侧触点和第二顶侧触点,其中第四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上。第二电气开关包括第五底侧触点和第三顶侧触点,其中第五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上。第一顶侧触点通过接合线连接到第二顶侧触点。电阻器包括第六底侧触点和第七底侧触点,其中第六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上,并且第七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上,其中第五端子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上,而第六端子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阻器被体现为导体迹线的变细部分(taper)。因此,可以成本有效地生产可以用于检测光脉冲的电阻器。
在用于操作电路的方法中,首先,基于第二输入处的第二切换信号切换第二电气开关以具有电流的连续性,其中,然后,基于第一输入处的第一切换信号切换第一开关以具有电流的连续性。之后,基于第二输入处的第二切换信号切换第二开关以阻断电流。之后,继而,基于第一输入处的第一切换信号切换第一开关以阻断电流。由于第二开关被切换为阻断,电流被引导到组件端子并因此到发光组件。作为结果,发光组件发出光。由于第一开关被切换为阻断,中断向发光组件的电流的供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二开关切换为阻断和将第一开关切换为阻断之间的时间段小于10纳秒,特别是小于5纳秒,并且特别是2纳秒。作为结果,生成短于10纳秒、特别是短于5纳秒、并且特别是包括2纳秒的脉冲长度的发光组件的光脉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五和第六端子测量跨电阻器两端降下的电压。借助于所测量的电阻,可以检测发光组件是否发出光脉冲。
结合与附图相关联地更详细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性、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清楚和更便于理解。此处,在每种情况下的示意图中:
图1示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2示出另一电路的电路图;
图3示出具有电阻器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4示出具有发光组件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5示出具有电路的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6示出具有电路的另一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7示出具有电路的另一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和
图8示出具有电路的另一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1示出用于驱动发光组件的电路100。电路100包括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包括电容器120和开关元件130。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一端子101连接到电容器120的第一触点121。电压供应的第二端子102连接到电容器120的第二触点122。因此,通过第一端子101和第二端子102,可以将供应电压施加到电路100。与电容器120并联连接的开关元件130包括第一电气开关140、第二电气开关150以及第三端子111和第四端子112,其中第一电气开关140包括用于第一切换信号的第一输入141,第二电气开关150包括用于第二切换信号的第二输入151。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端子111和第四端子112形成发光组件可以连接到其的组件端子111、112。在这种情况下,组件端子111、112和第二开关150彼此并联连接。第一开关140与包括组件端子111、112和第二开关150的并联电路串联连接。第一电流路径131可以通过第一开关140切换为导通。第一电流路径131包括组件端子111、112和第一电气开关140。第二电流路径132可以通过第二电气开关150切换为导通,其中第二电流路径132包括第一开关140和第二开关150。因此,第二电流路径132与组件端子111、112并联。
图2示出了同样适合于驱动发光组件的电路100。再一次,电路100包括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包括电容器120和开关元件130。类似于图1,电容器120再次通过其触点121、122连接到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一端子101和第二端子102。再一次,图2中的开关元件130包括第一电气开关140、第二电气开关150和由第三端子111和第四端子112组成的组件端子111、112。组件端子111、112与第一电气开关140串联连接。第二电气开关150与包括第一电气开关140和组件端子111、112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第一电气开关140再一次包括用于第一切换信号的第一输入141,而第二电气开关150包括用于第二切换信号的第二输入151。第一电流路径131包括组件端子111、112和第一开关140,其中第一电流路径131可以通过第一开关140切换为电气导通。第二电流路径132包括第二开关150,其中第二电流路径132可以通过第二开关150切换为电气导通。
此处,在图1和2中,第一电气开关140和第二电气开关150的切换可以在每种情况下分别通过第一输入141和第二输入151处的对应切换信号来触发。图1和图2中的电路100可以分别以这样的方式操作,即:首先,基于第二输入151处的第二切换信号切换第二电气开关150以具有电流的连续性。之后,基于第一输入141处的切换信号切换第一电气开关140以具有电流的导通连续性。作为结果,由于第一端子101和第二端子102处提供的供应电压,电流流过第二开关150。如果发光组件连接到组件端子111、112,则由于发光组件的较高内阻,没有电流经由第一电流路径131流动,因为整个电流流过第二开关150并因此经由第二电流路径132流动。如果第二开关150然后基于第二输入151处的切换信号切换为阻断电流,则存在的电流经由第一电流路径131被引导通过发光组件。由于电流仅从第二电流路径132变为第一电流路径131,所以在该过程期间线路内仅存在低电感,使得以短响应时间向连接到组件端子111、112的发光组件供应供应电压。如果之后第一开关140基于第一输入141处的第一切换信号切换为阻断电流,则电流不再流过连接到组件端子111、112的发光组件,作为其结果,发光组件的光脉冲再次结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第二开关150切换为阻断和将第一开关140切换为阻断之间的时间段小于10 ns,特别是小于5 ns,特别是2 ns。作为结果,可以生成几纳秒范围内的短脉冲。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气开关140是晶体管,特别是场效应晶体管。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开关150是晶体管,特别是场效应晶体管。
图3示出类似于图1中的电路100构造的电路100。电阻器160与开关元件130串联连接。第五端子161设置在电阻器160的一侧上,而第六端子162设置在电阻器160的另一侧上。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因此用于分接跨电阻器160两端降下的电压。
当电流流过第二电气开关150时,更高的电压跨电阻器160两端降下,也就是说在电流流过连接到组件端子111、112的发光组件的时间点处。作为结果,通过借助于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测量电压降,可以检测电流何时流过发光组件,并因此检测发光组件何时发出光。
与图3中的图示形成对比,电阻器160与开关元件130串联的布置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实施,即:电阻器160与图2中的开关元件130串联连接。
图4示出基本上与图1中的电路100对应的电路100。发光组件110布置在组件端子111、112处。发光组件110因此集成到电路100中。发光组件110可以同样集成到图2和图3中的电路的电路图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10是二极管激光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组件是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pn结的二极管激光器,特别是包括串联连接的三个pn结的所谓的三结二极管激光器。这种三结二极管激光器需要大约20伏的供应电压以及大约30安的工作电流。借助于供应电压和工作电流的这些高值,诸如可以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电路100实现切换过程期间的电感减小是特别有利的。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电路100,三结二极管激光器可以以短的切换时间操作。
图5示出电路100实现在其上的印刷电路板103的平面图。在这种情况下,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导体迹线104和第二导体迹线105。用于电流供应的第一端子101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而用于电流供应的第二端子102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电容器120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的第一底侧触点和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的第二底侧触点。发光组件110包括第三底侧触点,其中发光组件110通过第三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此外,发光组件110包括第一顶侧触点113。第一开关140包括第四底侧触点,并且通过第四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此外,第一开关140在其顶侧上包括用于第一切换信号的第一输入141和第二顶侧触点142。第二开关150包括第五底侧触点,并且通过第五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第二开关150在其顶侧上包括用于第二切换信号的第二输入151和第三顶侧触点152。第一顶侧触点113通过接合线170连接到第二顶侧触点142。第一顶侧触点113同样通过接合线170连接到第三顶侧触点152。印刷电路板103上的电路100因此可以类似于图1构造。
图6示出基本上与图5中的印刷电路板103的构造对应的电路100的印刷电路板103的平面图。只是在图5中在第一顶侧触点113和第三顶侧触点152之间设置的接合线170在图6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未设置未设置。作为交换,图6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二顶侧触点142和第三顶侧触点152之间设置接合线170。因此,图6中的电路对应于图2中的电路。
图7示出具有电路100的另一印刷电路板103,其中印刷电路板103包括第一导体迹线104、第二导体迹线105和第三导体迹线106。电容器120再一次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和第二导体迹线105之间。第一电气开关140通过其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发光组件110通过其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而第二开关150同样通过其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第一导体迹线104再一次包括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一端子101,而第二导体迹线105同样再一次包括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二端子102。电阻器160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和第三导体迹线106之间,其中电阻器160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的第六底侧触点和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的第七底侧触点。第五端子161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第六端子162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可以通过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来检测跨电阻器160两端的电压降。图7中的接合线170可以类似于图5布置。
同样,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合线170可以类似于图6布置。此外,可以规定电阻器160不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和发光组件110之间,而是在电容器120和第一电气开关140之间。
类似于图6,图8示出具有电路100的印刷电路板103。在第一导体迹线104处,在电容器120和第一电气开关140之间的区域107中设置变细部分108。在这种情况下,区域107中的第一导体迹线104的变细部分108形成电阻器160。在这种情况下,在区域107中的第一电导体迹线104的变细部分108的两侧上布置用于分接跨电阻器160两端降下的电压的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
尽管已经通过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更具体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所公开的示例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中导出其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的列表
100 电路
101 第一端子
102 第二端子
103 印刷电路板
104 第一导体迹线
105 第二导体迹线
106 第三导体迹线
107 区域
108 变细部分
110 组件
111 第三端子
112 第四端子
113 第一顶侧触点
120 电容器
121 第一触点
122 第二触点
130 开关元件
131 第一电流路径
132 第二电流路径
140 第一电气开关
141 第一输入
142 第二顶侧触点
150 第二电气开关
151 第二输入
152 第三顶侧触点
160 电阻器
161 第五端子
162 第六端子
170 接合线。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驱动发光组件(110)的电路(100),其中所述电路(100)包括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包括电容器(120)和开关元件(130),其中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一端子(101)连接到电容器(120)的第一触点(121),并且用于电压供应的第二端子(102)连接到电容器(120)的第二触点(122),其中开关元件(130)包含包括用于第一切换信号的第一输入(141)的第一电气开关(140)、包括用于第二切换信号的第二输入(151)的第二电气开关(150)、以及第三端子(111)和第四端子(112),其中第三端子(111)和第四端子(112)形成用于发光组件(110)的组件端子(111、112),其中第一电流路径(131)可通过第一开关(140)切换为导通,其中第一电流路径(131)包括组件端子(111、112),其中第二电流路径(132)可通过第二开关(150)切换为导通,其中第二电流路径(132)与组件端子(111、112)并联,
其中所述组件端子(111、112)与第二电气开关(150)并联连接,并且其中第一电气开关(140)与包括组件端子(111、112)和第二电气开关(150)的并联电路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第一电流路径(131)由组件端子(111、112)和第一电气开关(140)组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电流路径(132)由第二电气开关(150)和第一电气开关(140)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电路(100)能够以以下方式操作:首先第二电气开关(150)基于第二输入(151)处的切换信号被切换为具有电流的连续性,第一开关(140)基于第一输入(141)处的切换信号被切换为具有电流的导通连续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100),其中第一开关(140)直接连接到包括组件端子(111、112)和第二电气开关(150)的并联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气开关(140)和/或所述第二电气开关(150)是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发光组件(110)连接到所述组件端子(111、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发光组件(110)包括二极管激光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二极管激光器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pn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电路包括印刷电路板(103)上的导体迹线(104、105),其中第一导体迹线(104)和第二导体迹线(105)布置在印刷电路板(103)上,其中电容器(120)的第一触点(121)被体现为第一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其中电容器(120)的第二触点(122)被体现为第二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其中发光组件(110)包括第三底侧触点和第一顶侧触点(113),其中第三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其中第一电气开关(140)包括第四底侧触点和第二顶侧触点(142),其中第四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其中第二电气开关(150)包括第五底侧触点和第三顶侧触点(152),其中第五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其中第一顶侧触点(113)通过接合线(170)连接到第二顶侧触点(1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顶侧触点(113)通过接合线(170)连接到所述第三顶侧触点(15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二顶侧触点(142)通过接合线(170)连接到所述第三顶侧触点(15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100),还包括电阻器(160),其中所述电阻器(160)与所述开关元件(130)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电路(100)包括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其中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被配置用于分接跨电阻器(160)两端降下的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100),还包括电阻器(160),其中所述电阻器(160)与所述开关元件(130)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电路(100)包括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其中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被配置用于分接跨电阻器(160)两端降下的电压,其中所述电路(100)包括印刷电路板(103)上的导体迹线(104、105、106),其中第一导体迹线(104)、第二导体迹线(105)和第三导体迹线(106)布置在印刷电路板(103)上,其中电容器(120)的第一触点(121)被体现为第一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其中电容器(120)的第二触点(122)被体现为第二底侧触点并且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其中所述发光组件(110)包括第三底侧触点和第一顶侧触点(113),其中第三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其中第一电气开关(140)包括第四底侧触点和第二顶侧触点(142),其中第四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二导体迹线(105)上,其中第二电气开关(150)包括第五底侧触点和第三顶侧触点(152),其中第五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其中第一顶侧触点(113)通过接合线(170)连接到第二顶侧触点(142),并且其中所述电阻器(160)包括第六底侧触点和第七底侧触点,其中第六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并且第七底侧触点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其中第五端子(161)布置在第一导体迹线(104)上,并且第六端子(162)布置在第三导体迹线(106)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电阻器(160)被体现为导体迹线(104、105)的变细部分(108)。
15.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路(100)的方法,其中,首先,基于所述第二输入(151)处的第二切换信号切换所述第二电气开关(150)以具有电流的连续性,其中之后基于所述第一输入(141)处的第一切换信号切换所述第一开关(140)以具有电流的连续性,其中之后基于所述第二输入(151)处的第二切换信号切换所述第二电气开关(150)以阻断电流,并且其中之后基于所述第一输入(141)处的第一切换信号切换所述第一开关(140)以阻断电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开关(150)切换为阻断和将所述第一开关(140)切换为阻断之间的时间段小于10纳秒。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路(100)还包括电阻器(160),其中所述电阻器(160)与所述开关元件(130)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电路(100)包括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其中第五端子(161)和第六端子(162)被配置用于分接跨电阻器(160)两端降下的电压,其中通过所述第五端子(161)和所述第六端子(162)测量跨所述电阻器(160)两端降下的电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7100879.9 | 2017-01-18 | ||
DE102017100879.9A DE102017100879B4 (de) | 2017-01-18 | 2017-01-18 | Elektrische 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ischen Schaltung |
PCT/EP2018/050945 WO2018134182A1 (de) | 2017-01-18 | 2018-01-16 | Elektrische 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ischen schalt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78444A CN110178444A (zh) | 2019-08-27 |
CN110178444B true CN110178444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6099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7475.XA Active CN110178444B (zh) | 2017-01-18 | 2018-01-16 | 电路和用于操作电路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364630A1 (zh) |
CN (1) | CN110178444B (zh) |
DE (1) | DE102017100879B4 (zh) |
WO (1) | WO201813418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2020003569A5 (de) | 2019-07-25 | 2022-04-28 | Quantum Technologies UG (haftungsbeschränkt) | NV-Zentrum basierender mikrowellenfreier Quantensensor und dessen Anwendungen und Ausprägungen |
DE102020124564A1 (de) | 2020-01-07 | 2021-07-08 | Elmos Semiconductor Se | Linse für ein mechanikloses LIDARSystem für eine Drohne |
DE102020114782B4 (de) | 2020-01-07 | 2024-08-14 | Elmos Semiconductor Se | Mechanikloses LIDAR-System für eine Drohne |
EP4088136A1 (de) | 2020-01-07 | 2022-11-16 | Elmos Semiconductor SE | Lichtmodul und lidar-vorricht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derartigen lichtmodul |
DE102021101584B3 (de) | 2021-01-25 | 2022-03-10 | Elmos Semiconductor Se | Mechanikloses ISO26262 konformes LIDAR-System |
DE102021128923A1 (de) | 2021-01-25 | 2022-07-28 | Elmos Semiconductor Se | Mechanikloses ISO26262 konformes LIDAR-System |
JP2022146597A (ja) * | 2021-03-22 | 2022-10-05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及び計測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36881A (en) * | 1994-12-05 | 1998-04-07 | Hughes Electronics | Diode drive current source |
CN101444140A (zh) * | 2006-05-16 | 2009-05-27 |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 照明系统以及用于驱动照明系统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85190B (de) * | 1959-01-09 | 1960-07-14 | Licentia Gmbh | Anordnung zur Steuerung von Schalttransistoren in Abhaengigkeit vom Vorhandensein oder Nichtvorhandensein eines bzw. des einen oder anderen Eingangssignals |
US3869641A (en) | 1972-06-21 | 1975-03-04 | Monsanto Co | AC Responsive led pilot light circuitry |
US6710554B2 (en) * | 2002-02-27 | 2004-03-23 | Wireless Methods Ltd. | Dimmer arrangement for gas discharge lamp with inductive ballast |
US7339963B2 (en) * | 2002-11-27 | 2008-03-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igh speed data channel including a CMOS VCSEL driver and a high performance photodetector and CMOS photoreceiver |
DE102005022715A1 (de) | 2005-05-18 | 2006-11-23 | Leuze Lumiflex Gmbh + Co. Kg | Schaltungsanordnung |
US8723446B2 (en) * | 2008-05-13 | 2014-05-13 | Nxp B.V. | Method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cycle-by-cycle control of a LED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a LED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associated circuit composition and lighting system |
US8564155B2 (en) * | 2009-05-06 | 2013-10-22 | Polar Semiconductor, Inc. | Multiple output power supply |
US8686667B2 (en) * | 2010-01-26 | 2014-04-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ighting power source with controlled charging operation for driving capacitor |
GB2492833A (en) * | 2011-07-14 | 2013-01-16 | Softkinetic Sensors Nv | LED boost converter driver circuit for Time Of Flight light sources |
CN102629458A (zh) * | 2011-10-21 | 2012-08-08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板电路、背光板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
CN203553611U (zh) * | 2013-10-22 | 2014-04-16 | 镇江贝乐四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二极管的贴片封装 |
JP6481925B2 (ja) * | 2014-07-18 | 2019-03-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装置 |
US9603210B1 (en) * | 2014-12-24 | 2017-03-21 | Sandia Corporation | High speed, high current pulsed driver circuit |
US10344933B2 (en) * | 2015-05-28 | 2019-07-09 | Lg Innotek Co., Ltd. | Light-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vehicular light comprising same |
-
2017
- 2017-01-18 DE DE102017100879.9A patent/DE102017100879B4/de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16 CN CN201880007475.XA patent/CN110178444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16 WO PCT/EP2018/050945 patent/WO2018134182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1-16 US US16/477,983 patent/US2019036463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36881A (en) * | 1994-12-05 | 1998-04-07 | Hughes Electronics | Diode drive current source |
CN101444140A (zh) * | 2006-05-16 | 2009-05-27 |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 照明系统以及用于驱动照明系统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78444A (zh) | 2019-08-27 |
DE102017100879B4 (de) | 2023-02-23 |
WO2018134182A1 (de) | 2018-07-26 |
DE102017100879A1 (de) | 2018-07-19 |
US20190364630A1 (en) | 2019-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78444B (zh) | 电路和用于操作电路的方法 | |
US11699698B2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 |
JP4432825B2 (ja) |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 |
JP4926784B2 (ja) | 発光装置 | |
US20200049569A1 (en) | Power Semiconducto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emperature of a Power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 |
US10277219B2 (en) | Electronic switching and reverse polarity protection circuit | |
US20170346480A1 (en) | High-Voltage Stacked Transistor Circuit | |
JP2020043204A (ja) | 半導体装置 | |
CN108924989B (zh) | 点灯电路及使用该点灯电路的车辆用灯具 | |
JP2017508287A (ja) | 2つの補助エミッタ導体経路を有する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 |
KR100436352B1 (ko) | 전력용 반도체장치 | |
JP2008270640A (ja) |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 |
WO2015064206A1 (ja) | 半導体装置 | |
US8760215B2 (en) | Threshold voltage based power transistor operation | |
CN108428686B (zh) | 开关装置和设计开关装置的方法 | |
CN112751557B (zh) | 半导体继电器模块及半导体继电器电路 | |
CN111316514A (zh) | 用于产生激光脉冲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3412683B (zh) | 具有高效率及高可靠性的车辆照明用led系统 | |
CN111448760B (zh) | 半导体模块 | |
CN113196090B (zh) | 发光驱动电路和发光装置 | |
EP2161761A2 (en) | Relay circuit | |
US11131286B2 (en) | Igniter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
JP2019204985A (ja) | 負荷駆動装置 | |
JP7494137B2 (ja) | 半導体装置 | |
US20240363622A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