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8390B - 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8390B
CN110178390B CN201780082889.4A CN201780082889A CN110178390B CN 110178390 B CN110178390 B CN 110178390B CN 201780082889 A CN201780082889 A CN 201780082889A CN 110178390 B CN110178390 B CN 110178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ing
group list
communication
slave communication
s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28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8390A (zh
Inventor
高桥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78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8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8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8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当在三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之间进行分组时,本发明快速地准备和执行装置之间的配对,而不需要许多时间或来自用户的能量。本发明产生或获得组列表信息,该组列表信息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并且能够属于用于执行通信的组的装置的装置。例如,主装置产生组列表信息,并且从装置接收并且获得所述信息。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给定装置和在组列表信息中列出的通信装置执行配对处理,所述配对处理涉及将另一装置设置为用于无线通信的目标。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并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量(诸如,三个或更多个)装置之间的通信中的配对技术。
背景技术
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技术是对等(P2P)通信,并且预先需要装置之间的配对以在装置之间执行通信。因为P2P通信,通常,在一个操作中执行一对一配对。
例如,在存在智能电话、头戴式耳机、扬声器、个人计算机等的情况下,按照预期组合执行配对。
以下的专利文件描述了一种关于配对的技术。
用于配对的用户过程例如如下。
例如,在用户想要使用无线头戴式耳机听在智能电话上播放的音乐的情况下,用户执行操作以打开智能电话上的Bluetooth通信。然后,智能电话搜索附近的可通信装置,并且显示发现的可通信装置。
用户执行操作以在显示的可通信装置之中指定将要被使用的头戴式耳机。然后,智能电话与头戴式耳机执行配对。
由此,智能电话和头戴式耳机被设置为彼此的通信目标,并且其后,用户变得能够使用无线地连接的头戴式耳机听在智能电话上播放的音乐。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No.461827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能够实现短距离的一组多个人的谈话的通信装置是有用的。例如,通过使用安装在用于摩托车、滑雪等的头盔上的Bluetooth通信装置,附近的朋友能够彼此谈话。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朋友(诸如三个人或四个人)例如仅需要预先将他们的通信装置与其他人的通信装置进行配对。
然而,在一对一基础上针对作为每个组合的每两个装置执行一次配对操作。由于这个原因,在所述组中装置被连接的情况下,配对的次数随着连接的装置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例如,在N个连接的装置之中以循环方式执行配对的情况下,需要N*(N-1)/2次配对。在四个朋友分别携带装置A、B、C和D并且执行通信的情况下,需要A和B、A和C、A和D、B和C、B和D以及C和D之间的六次配对操作。
另外,用户需要在掌握哪些装置被配对而哪些装置未被配对的同时执行配对操作。
因此,随着连接的装置的数量增加,对于用户而言,配对变得非常麻烦。
当然,在添加或删除连接的装置或改变连接模式的情况下,每次需要重新配对,并且配对变得非常复杂和麻烦。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促进在例如三个或更多个装置之中执行配对以创建可通信组的情况下的配对操作。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通信装置包括:列表信息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产生或获取组列表信息,所述组列表信息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和配对处理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通信装置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例如,通信装置与在指示包括自身通信装置的三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的组列表信息中列出的装置执行配对。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响应于分组开始触发,基于预定信息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之中选择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两个或更多个待连接装置,并且产生指示自身装置和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待连接装置的组列表信息。
换句话说,作为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的操作,通信装置创建组列表信息。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使用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接收的装置类型信息作为所述预定信息来选择待连接装置。
也就是说,在分组中变为主装置的通信装置根据装置类型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外围装置之中选择待连接装置。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产生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指示选择的待连接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的组列表信息。
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创建依次从能够更可靠地执行通信的装置开始依次在列表中指示装置的组列表信息。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产生指示包括自身装置的设置的上限数量内的装置的组列表信息。
也就是说,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创建将装置的数量限制在上限数量内的组列表信息。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配对处理单元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待连接装置中的每个执行配对处理。
换句话说,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基于创建的组列表信息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每个待连接装置顺序地执行配对处理。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配对处理单元针对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全部或部分待连接装置执行组列表信息的发送控制。
例如,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不仅被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每个待连接装置配对,还基于创建的组列表信息向每个装置提供产生的组列表信息。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配对处理单元针对组列表信息的发送目的地装置执行使用组列表信息的配对执行指令的发送控制。
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使从装置使用分发的组列表信息执行配对。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通过接收从配对的装置发送的组列表信息来获取组列表信息。
换句话说,在分组中用作从装置的通信装置通过从另一装置(例如,主装置)接收组列表信息来获取组列表信息。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响应于在分组开始之后的第一配对请求的接收,转变为对除指定自身装置的配对请求之外的任何配对请求不做出响应的状态。
换句话说,当从主装置或另一从装置给出配对请求时,在分组中用作从装置的通信装置转变为与该装置执行配对处理但不对用于搜索可通信装置的询问做出响应的状态。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响应于配对执行指令的接收,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装置之中的未配对的装置执行配对处理。
换句话说,在分组中用作从装置的通信装置基于组列表信息确认另一从装置,并且响应于来自主装置的配对执行指令被与另一从装置配对。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在完成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装置之中的所有未配对的装置的配对处理时,向配对执行指令的发送源装置发送配对完成通知。
换句话说,当通信装置变为处于与所有其它从装置的配对的完成状态时,在分组中用作从装置的通信装置向主装置通知完成。
在根据上述本技术的通信装置中,可想到:还包括语音输入单元、语音输出单元和被配置为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编解码单元,并且所述通信装置执行通话语音的通信。
换句话说,所述通信装置被用于对话语音的通话等。
根据本技术的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包括:列表信息处理过程,产生或获取组列表信息,所述组列表信息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和配对处理过程,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通信装置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根据本技术的程序是使算术处理单元执行与上述列表信息处理过程和配对处理过程对应的步骤的处理的程序。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技术,基于组列表信息自动地执行配对。因此,三个或更多个装置之间的配对能够被快速地并且高效地执行,并且用户的操作的负担被消除。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描述的效果不必受到限制,并且可表现出在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的功能构造的解释示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的解释示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组列表的产生的解释示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分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分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分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分组模式转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在主状态下的分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在主状态下的分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在从状态下的分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在从状态下的分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按照下面的次序描述实施例。
<1.通信装置的构造>
<2.分组操作>
<3.通信装置的处理示例>
<4.结论和变型>
<1.通信装置的构造>
在实施例中,作为Bluetooth通信装置的通信装置1被引用作为示例。通信装置1被假设为能够在由用户穿戴或携带的状态下与另一配对的通信装置1执行语音通信(通话)的装置。
图1A表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的构造。
通信装置1包括片上系统(SoC)10、天线11、扬声器12和麦克风13。
SoC 10是作为用于执行Bluetooth通信控制的装置而产生的Bluetooth SoC。
图1B表示SoC 10的内部构造示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示出了使用SoC的示例。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SoC形式,并且通信装置1具有如图1B中所示的用于执行Bluetooth通信控制的构造便足够。
SoC 10包括控制单元21、存储单元22、无线通信单元23、音频编解码器24、音频接口25、输入放大器26和输出放大器27。
控制单元21由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构成,并且控制通信装置1的整体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根据操作程序设有作为图2中示出的通信控制单元21a、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和配对处理单元21c的功能。
通信控制单元21a被示出为以下功能:控制经无线通信单元23与另一通信装置1的整体语音通信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和配对处理单元21c被设有高效地执行分组操作以在三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1之间执行配对的功能。
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是以下功能:产生或获取组列表,组列表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组列表是列出自身装置和存在于自身装置附近的可通信装置之中的被选择为将要为了组通话而连接的装置的装置的信息。
在某个通信装置1在通过将三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1中的每两个通信装置1彼此配对来构造能够进行语音通信的组中用作主装置的情况下,该某个通信装置1通过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的功能来执行产生组列表的处理。
另外,在作为从装置的通信装置1的情况下,从通信装置1通过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的功能来执行接收和获取由另一通信装置1发送的组列表的处理。
配对处理单元21c是以下功能: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中指示的通信装置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虽然配对处理的过程和内容根据通信装置1是成为主装置还是成为从装置而不同,但必要的配对处理被执行,以使得所述组中的每个通信装置1被与每个其它通信装置1配对。
将在以下描述由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和配对处理单元21c进行的处理的特定示例。
图1B中的存储单元22通常指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ROM等。
存储单元22中的ROM或闪速ROM存储用于实现图2中示出的功能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处理所需的常数等。
存储单元22中的RAM被用作各种类型的处理(诸如,通信控制、配对处理和组列表产生)的算术区域,并且也被用于临时数据存储。
配对装置的信息和组列表被存储在RAM或闪速ROM中。
无线通信单元23被示出为基于控制单元21的控制经天线11根据Bluetooth通信方法执行语音数据通信的单元。
音频编解码器24执行用于语音数据通信的编码和解码。换句话说,音频编解码器24对通过麦克风13而获得的发送语音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向无线通信单元23提供语音数据。另外,音频编解码器24对由无线通信单元23接收的语音数据进行解码。
麦克风13收集用户的发送语音。由麦克风13收集的模拟语音信号被提供给输入放大器26。输入放大器26将自动增益控制(AGC)处理、限幅器处理、滤波器处理、至数字信号的转换处理(A/D转换)、均衡等应用于模拟语音信号,并且向音频接口25提供语音信号作为发送语音的数字数据。数字数据被传递给音频编解码器24。然后,数字数据被编码并且从无线通信单元23发送。
由无线通信单元23接收并且由音频编解码器24解码的接收语音的语音数据经音频接口25被提供给输出放大器27。输出放大器27向扬声器12提供已被应用均衡、至模拟信号的转换处理(D/A转换)、电平调整、功率放大器放大等的语音信号,并且使扬声器12执行语音输出。
图3表示作为具有这种构造的通信装置1的四个通信装置1A、1B、1C和1D。
由于通信装置1A、1B、1C和1D通过Bluetooth无线方法而连接,所以即使用户彼此相距较远,只要无线信号能够到达,用户就能够彼此进行语音对话,而且,所有用户能够进行对话。
为了使用Bluetooth无线技术执行语音通信,必须预先执行通信装置1A、1B、1C和1D之间的配对。
例如,本实施例能够促进通信装置1A、1B、1C和1D之间的这种配对。
图4A表示存在于通信装置1A附近的能够执行Bluetooth通信的装置。需要注意的是,假设圆形范围RR是从通信装置1A发送的ID包能够到达的范围。
这里,通信装置1E、1F、1G和1H也被假设为是类似的通信装置1,但被假设为存在于相对较远的位置处。
装置X1和X2也是能够执行Bluetooth通信的装置,但不是用于与通信装置1的语音通信的装置。例如,装置X1和X2被假设为是诸如音乐播放器或游戏装置之类的装置。装置X1和X2存在于装置X1和X2能够与通信装置1A通信的位置处。
这里,假设携带通信装置1A、1B、1C和1D的四个人想要在组中执行无线通话。
通信装置1E、1F、1G和1H被假设为是由不相关的人携带的通信装置1。
现在,在通信装置1A用作主装置并且执行分组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A搜索能够执行Bluetooth通信的装置,由此检测到通信装置1B、1C和1D以及装置X1和X2。通信装置1E可被检测到。
通信装置1A从检测为可通信装置的装置之中选择属于所述组的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1A能够通过确认每个检测到的装置的装置类型信息来从待连接装置剔除装置X1和X2。
另外,即使在通信装置1E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也是非常弱的。通过根据以上特性降低通信装置1E的选择的优先级,通信装置1E能够被从待连接装置剔除。在以下描述的处理示例中,由于数量限制,通信装置1E被从待连接装置剔除。
需要注意的是,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水平来确定通信装置1E是否是待连接装置。
如上所述,通信装置1A选择组中的装置,并且产生列出属于所述组的装置的组列表。
组列表的示例被示出在图4B中。
在组列表的第一行中,描述自身装置(通信装置1A)。
在第二行和随后的行中,描述被选择为所述组中的装置的通信装置1B、通信装置1C和通信装置1D。通信装置1A、1B、1C和1D中的每个通信装置由Bluetooth装置地址(BD_ADDR)指示。
因此,组列表在分组时被产生为指示所述组中的所有装置。
<2.分组操作>
将参照图5、图6和图7描述特定分组操作示例。图5至图7表示由各个通信装置1(1A、1B、1C和1D)的控制单元21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假设图4A中的通信装置1A、1B、1C和1D被分组。
需要注意的是,图5中的“A1”、“B1”、“C1”和“D1”代表处理前进至图6中的相同符号。另外,图6中的“A2”、“B2”、“C2”和“D2”代表处理前进至图7中的相同符号。
例如,分别携带处于如图4A中所示的位置关系的通信装置1A、1B、1C和1D的四个用户分别操作他们的自身通信装置1(1A、1B、1C和1D)以将通信装置1设置为处于分组模式。
响应于用于设置分组模式的操作,每个通信装置1的控制单元21进入将要在以下描述为图5中的步骤S1000、S1100、S1200和S1300的用于分组的处理的待机状态。换句话说,通信装置1A、1B、1C和1D变为可发现,并且变为可通过询问搜索(以下描述的询问)而搜索。
在分组模式下的多个通信装置1之一用作主装置,并且分组处理继续进行。通信装置1A、1B、1C和1D中的任何通信装置可变为主装置。当某个用户开始分组时,已执行分组开始操作的通信装置1变为主装置。
在图5中,在步骤S1002中,通信装置1A响应于分组开始操作作为主装置开始分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004中,通信装置1A在固定时间期间广播ID包以用于查询搜索。
相比之下,通信装置1B、1C和1D分别执行针对ID包的响应(例如,跳频同步(FHS)包和扩展询问响应(EIR)包的发送)(步骤S1104、S1204和S1304)。
在步骤S1006中,通信装置1A执行以下处理:从根据外围装置(能够执行Bluetooth通信的装置)的响应获得的装置类(class of device(CoD))或制造商专用数据提取待连接通信装置。
例如,存在其它Bluetooth兼容装置X1和X2存在于通信装置1A周围的情况,如图4A中所示,并且这些装置可返回针对来自通信装置1A的ID包的响应。
因此,通过根据响应中所包括的CoD确定装置的类型,通信装置1A确定装置X1和X2是否是待连接装置。
另外,通过在EIR中设置制造商专用数据,通信装置1A能够更详细地确定装置X1和X2是否是待连接装置。
通过这种处理,通信装置1A能够排除装置X1和X2并且提取通信装置1B、1C和1D。
接下来,在步骤S1008中,通信装置1A执行组列表创建。例如,通过按照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值的降序布置提取为待连接装置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1A创建组列表。
通信装置1A存储在从通信装置(1B、1C和1D)接收响应时的RSSI值。具有大RSSI值的通信装置位于通信装置1A附近,并且具有小RSSI值的通信装置位于距通信装置1A较远的地方。也就是说,通过按照与自身装置的接近程度的次序布置选择为待连接装置的通信装置1B、1C和1D,通信装置1A创建组列表。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图4A中的通信装置1E、1F、1G和1H未被包括在组列表中。虽然通信装置1E、1F、1G和1H是能够执行本实施例的语音通信的相同型号或相同类型的装置,但没有针对ID包的响应被返回给通信装置1A,因为在分组的开始,通信装置1F、1G和1H未存在于通信装置1A附近。也就是说,如从通信装置1A观察,通信装置1F、1G和1H不存在。
关于通信装置1E,通常不存在问题,因为通信装置1E通常被假设为不同时处于分组模式。然而,可想到,通信装置1E变为同时处于分组模式,并且位于相对靠近通信装置1A。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1E可返回针对通信装置1A的ID包的响应。
因此,通过按照RSSI值的降序布置通信装置1并且限制所述组中的装置的数量,防止通信装置1E被分组。
通信装置1A将所述组中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设置为“4”(包括自身装置),并且按照RSSI值的降序布置通信装置,由此从待连接装置排除具有小RSSI值的通信装置(即,相对于通信装置1A位于较远地方的通信装置1E)。
从而,如图4B中所示的组列表被创建。
组列表的第一行是已在步骤S1002中开始分组的通信装置1A。在第二行和随后的行中,通信装置1B、1C和1D的BD_ADDR被按照RSSI值的降序列出。也就是说,因为图4A中的位置关系,通信装置1B、1C和1D被按照与通信装置1A的接近程度的次序示出。
接下来,在步骤S1010中,通信装置1A根据组列表向通信装置1B发送配对请求。
在步骤S1110中,通信装置1B从通信装置1A接收配对请求。
在步骤S1112中,通信装置1B将响应模式转换成不可发现模式,以便不对来自其它Bluetooth装置的查询搜索做出响应。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处理期间,通信装置1B不恢复为可发现以在进入分组模式之后使可发现时间段尽可能短。
接下来,在步骤S1014中,通信装置1A与通信装置1B执行配对处理。在步骤S1114中,通信装置1B与通信装置1A执行配对处理。
在配对完成之后,在步骤S1016中,通信装置1A向通信装置1B发送连接请求。
在步骤S1116中,通信装置1B从通信装置1A接收连接请求。
然后,在步骤S1018中,通信装置1A与通信装置1B建立连接。在步骤S1118中,通信装置1B与通信装置1A建立连接。
在连接建立之后,在步骤S1020中,通信装置1A执行针对通信装置1B的组列表分发。在步骤S1120中,通信装置1B执行从通信装置1A的组列表接收。由此,通信装置1B已获取如图4B中所示的组列表。
按照组列表的次序,在通信装置1A和通信装置1C之间以及在通信装置1A和通信装置1D之间,通信装置1A根据与通信装置1A和通信装置1B之间的“配对、连接和组列表分发”相同的过程执行每个处理。
换句话说,在图6中的步骤S1022中,通信装置1A向通信装置1C发送配对请求。在步骤S1222中,通信装置1C从通信装置1A接收配对请求,并且在步骤S1224中,通信装置1C转变为不可发现模式。
接下来,在步骤S1026中,通信装置1A与通信装置1C执行配对处理。在步骤S1226中,通信装置1C与通信装置1A执行配对处理。
在配对完成之后,在步骤S1028中,通信装置1A向通信装置1C发送连接请求。在步骤S1228中,通信装置1C从通信装置1A接收连接请求。
然后,在步骤S1030中,通信装置1A与通信装置1C建立连接。在步骤S1230中,通信装置1C与通信装置1A建立连接。
在连接建立之后,在步骤S1032中,通信装置1A执行针对通信装置1C的组列表分发。在步骤S1232中,通信装置1C执行从通信装置1A的组列表接收。由此,通信装置1C已获取组列表。
接下来,在步骤S1034中,通信装置1A向通信装置1D发送配对请求。在步骤S1334中,通信装置1D从通信装置1A接收配对请求,并且在步骤S1336中,通信装置1D转变为不可发现模式。
在步骤S1038中,通信装置1A与通信装置1D执行配对处理。在步骤S1338中,通信装置1D与通信装置1A执行配对处理。
在配对完成之后,在步骤S1040中,通信装置1A向通信装置1D发送连接请求。在步骤S1340中,通信装置1D从通信装置1A接收连接请求。
然后,在步骤S1042中,通信装置1A与通信装置1D建立连接。在步骤S1342中,通信装置1D与通信装置1A建立连接。
在连接建立之后,在步骤S1044中,通信装置1A执行针对通信装置1D的组列表分发。在步骤S1344中,通信装置1D执行来自通信装置1A的组列表接收。由此,通信装置1D已获取组列表。
作为以上处理的结果,建立了通信装置1B、1C和1D连接在通信装置1A周围的网络。另外,通信装置1B、1C和1D处于获取组列表的状态。
接下来,作为主装置的通信装置1A使从装置执行从装置之间的配对。
在图7中的步骤S1046中,通信装置1A根据组列表向通信装置1B发送与另一通信装置的配对指令(从-从配对指令)。
在步骤S1146中,通信装置1B从通信装置1A接收配对指令。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148中,通信装置1B向组列表中低于通信装置1B的通信装置1C发送配对请求。
在步骤S1248中,通信装置1C从通信装置1B接收配对请求。
然后,在步骤S1150中,通信装置1B与通信装置1C执行配对处理。在步骤S1250中,通信装置1C与通信装置1B执行配对处理。由此,通信装置1B被与通信装置1C配对。
此外,在步骤S1152中,通信装置1B向组列表中低于通信装置1C的通信装置1D发送配对请求。在步骤S1352中,通信装置1D从通信装置1B接收配对请求。
在步骤S1154中,通信装置1B与通信装置1D执行配对处理。在步骤S1354中,通信装置1D与通信装置1B执行配对处理。由此,通信装置1B被与通信装置1D配对。
由于通信装置1B已被与组列表中低于通信装置1B的所有通信装置(图4B中的示例中的通信装置1C和1D)配对,所以在步骤S1156中,通信装置1B向作为主装置的通信装置1A发送配对完成通知。
在步骤S1056中,通信装置1A从通信装置1B接收配对完成通知。响应于配对完成通知,通信装置1A向组列表中低于通信装置1B的通信装置1C发送与另一通信装置的配对指令。
通过在步骤S1258中从通信装置1A接收配对指令,通信装置1C按照与通信装置1B类似的方式与组列表中低于通信装置1C的通信装置执行配对。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260中,通信装置1C向通信装置1D发送配对请求。在步骤S1360中,通信装置1D从通信装置1C接收配对请求。
然后,在步骤S1262中,通信装置1C与通信装置1D执行配对处理。在步骤S1362中,通信装置1D与通信装置1C执行配对处理。由此,通信装置1C被与通信装置1D配对。
由于通信装置1C已被与组列表中低于通信装置1C的所有通信装置(图4B中的示例中的通信装置1D)配对,所以在步骤S1264中,通信装置1C向作为主装置的通信装置1A发送配对完成通知。
在步骤S1064中,通信装置1A从通信装置1C接收配对完成通知。
通信装置1A执行与另一通信装置的配对指令(从-从配对指令),直至比组列表中的最低通信装置高一位的通信装置(这个示例中的通信装置1C)是足够的。
因此,在这个示例中,当通信装置1A从通信装置1C接收配对完成通知时,能够确定通信装置的所有组合中的配对已被完成。
因此,在步骤S1068中,通信装置1A向通信装置1B、1C和1D中的每个通信装置发送分组完成通知。然后,在步骤S1070中,通信装置1A结束分组处理作为分组完成。
在步骤S1168中,通信装置1B从通信装置1A接收分组完成通知,并且在步骤S1170中,通信装置1B响应于所述通知结束分组处理。
在步骤S1268中,通信装置1C从通信装置1A接收分组完成通知,并且在步骤S1270中,通信装置1C响应于所述通知结束分组处理。
在步骤S1368中,通信装置1D从通信装置1A接收分组完成通知,并且在步骤S1370中,通信装置1D响应于所述通知结束分组处理。
在通信装置1A、1B、1C和1D之间的所有组合中,配对已被完成。
应该理解,在以上分组操作中,通过用户简单地执行一次配对操作,三个或更多个装置中的每两个装置之间的配对是可能的。也就是说,每个用户首先将他/她自身的装置设置为处于分组模式,并且用户之一执行分组开始操作则足够。由此,执行语音通信的装置的分组变为可能。
另外,主装置(已开始分组的装置)能够发送ID包,并且能够根据来自从装置的FHS包和EIR包中所包括的信息确定已接收到ID包的从装置是否是待分组装置。
另外,根据接收的FHS包中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主装置能够将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设置为待分组装置,并且能够从待分组装置排除具有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
另外,通过使用FHS包和EIR包中所包括的信息和RSSI值创建组列表,主装置能够对执行语音通信的装置执行分组。
通过包括每个通信装置1的Bluetooth装置地址BD_ADDR,组列表指示每个装置。
然后,主装置与组列表中所包括的每个装置执行配对。
另外,主装置向组列表中所包括的每个从装置分发创建的组列表。
根据来自主装置的指令按照组列表执行除主装置之外的组列表中所包括的从装置之间的配对。
<3.通信装置的处理示例>
将主要描述能够实现上述分组处理的通信装置1的处理算法,换句话说,作为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和配对处理单元21c的处理算法。下面是由控制单元21基于程序执行的处理的示例。当每个通信装置1的控制单元21执行以下图8至图12中的处理时,每个通信装置1能够作为主装置或从装置执行分组处理。
图8表示由通信装置1执行的至分组模式的转变的处理。
当检测到用户的分组模式操作时,控制单元21从步骤S101前进至步骤S103并且转变为分组模式。在该状态下,通信装置1转变为作为从装置的分组模式。该处理对应于图5中的通信装置1A、1B、1C和1D中的步骤S1000、S1100、S1200和S1300中的处理。
另外,当检测到用户的分组开始操作时,控制单元21从步骤S102前进至步骤S104,并且在通信装置1已经处于分组模式状态时在步骤S105中转变为作为主装置的分组模式。该处理对应于图5中的通信装置1A中的步骤S1002中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当然,控制单元21也接受除分组模式操作和分组开始操作之外的操作,但是在那些情况下的处理未被示出和描述。
图9和图10表示在通信装置1转变为作为主装置的分组模式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也就是说,该处理对应于在图5中的通信装置1A的情况下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图9中的处理被示出为持续至图10。
作为主装置的通信装置1的控制单元21重复图9和图10中示出的步骤S200、S210、S220、S230、S240、S250、S260和S270的检查循环的处理。
在图9中的步骤S200中,控制单元21确定是否是询问的开始定时。所述询问是询问外围装置并且获得外围装置的列表的处理。
通信装置1变为主装置的定时是询问的开始定时。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控制单元21启动询问定时器,并且在步骤S202中,控制单元21开始ID包的发送。询问定时器是对询问(ID包的发送)的时间段进行计数的定时器。
需要注意的是,一次询问的时间段由设置时间Tinquiry定义。设置时间Tinquiry例如是10秒等。
在步骤S210中,控制单元21确认分组定时器是否已达到某个设置时间Tiquiryscan。
分组定时器是对分组模式的时间段进行计数的定时器,并且在通信装置1被设置为处于作为从装置的分组模式时在以下描述的图11中的步骤S301中开始计数。从图8能够看出,当分组模式操作被首先执行时,已转变为作为主装置的分组模式的通信装置1已暂时地转变为作为从装置的分组模式,因此分组定时器的计数已开始并且在转变为主状态之后仍然被执行。
设置时间Tiquiryscan指示分组模式的时间段的时限,并且例如是30秒等。在主装置或从装置的情况下,通信装置能够通过分组定时器的超时而离开分组模式。
在分组定时器已达到设置时间Tiquiryscan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从步骤S210前进至步骤S211,停止分组定时器,在步骤S212中停止询问定时器,并且在步骤S213中结束询问。然后,在步骤S214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连接等待状态。也就是说,分组模式结束。
在步骤S220中,控制单元21确认FHS包的接收。在已接收到FHS包的情况下,在步骤S221中,控制单元21确认FHS包是否来自待分组装置。例如,控制单元21如上所述根据CoD或制造商专用数据确定FHS包的发送源是否是待连接通信装置。
在FHS包的发送源不是待连接通信装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不执行特定处理(S221→否)。在FHS包的发送源是待分组装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前进至步骤S222并且获取RSSI值。然后,在步骤S223中,该处理取决于该装置是否已经被登记在询问列表中而分叉。询问列表是通过询问检测到的外围装置的列表。
在该装置不是登记在询问列表中的装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前进至步骤S224,并且将这次检测到的装置的BD_ADDR和RSSI添加到询问列表。
在该装置是登记在询问列表中的装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前进至步骤S225,并且在询问列表中更新与这次检测到的装置的BD_ADDR对应的RSSI。
然后,在这些处理之后,在步骤S226中,控制单元21按照RSSI的次序整理询问列表。
在步骤S230中,控制单元21确认询问定时器是否已达到某个设置时间Tinquiry。
在询问定时器已达到设置时间Tinquiry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前进至步骤S231,并且确认在询问列表中是否存在装置。
如果在询问列表上不存在装置,则控制单元21继续执行询问。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1前进至步骤S232,重置询问定时器,并且在步骤S233中启动询问定时器。
另一方面,在步骤S231中确认在询问列表中存在装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在步骤S234中停止询问定时器,并且在步骤S235中结束询问。
然后,在步骤S236中,控制单元21如上所述根据此时的询问列表创建组列表。
在图10中的步骤S240中,控制单元21确认组列表创建的完成。也就是说,当组列表创建完成时,控制单元21从步骤S240前进至S241,并且向组列表中低于自身装置的从装置发送配对请求。然后,在步骤S242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配对状态。
在步骤S250中,控制单元21确认与从装置的配对的完成。也就是说,当与从装置的配对完成时,控制单元21从步骤S250前进至S251,并且向配对的从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在步骤S260中,控制单元21确认与从装置的连接的建立。也就是说,当与从装置的连接建立完成时,控制单元21从步骤S260前进至S261,并且向连接的从装置发送组列表。
在步骤S262中,控制单元21确认在组列表中是否存在更低的从装置。
如果不存在,则在步骤S263中,控制单元21向紧接在自身装置之下的从装置发送从-从配对指令。
同时,在组列表中存在比连接的从装置更低的从装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在步骤S264中向更低的从装置请求配对,并且在步骤S265中转变为配对状态。
在步骤S270中,控制单元21确认从-从配对完成的接收。当控制单元21确认从-从配对完成的通知时,控制单元21前进至步骤S271。然后,控制单元21确认在组列表中是否存在两个或更多个更低的从装置(与已发送配对完成的从装置相比)。
在存在两个或更多个从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74中,控制单元21向低于已发送配对完成的从装置的下一个从装置发送从-从配对指令。
在不存在两个或更多个从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72中,控制单元21向每个从装置发送分组完成通知。然后,在步骤S273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分组完成状态。也就是说,分组模式结束。
接下来,将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由作为从装置的通信装置1执行的在分组模式下的处理。也就是说,该处理对应于在图5中的通信装置1B、1C和1D的情况下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图11中的处理被示出为持续至图12。
作为从装置的通信装置1的控制单元21重复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步骤S300、S310、S320、S330、S340、S350、S360、S370、S380和S390的检查循环的处理。
在图11中的步骤S300中,控制单元21确定是否是与询问对应的询问扫描的开始定时。该定时是通信装置1已转变为分组模式的定时。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301中,控制单元21启动分组定时器。
在步骤S310中,控制单元21确认分组定时器是否已达到设置时间Tiquiryscan。
在分组定时器已达到设置时间Tiquiryscan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在步骤S311中停止分组定时器并且在步骤S312中结束询问扫描。然后,在步骤S313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连接等待状态。也就是说,分组模式结束。
在步骤S320中,控制单元21确认来自主装置的ID包的接收。在已接收到ID包的情况下,在步骤S321中,控制单元21利用FHS包做出响应。
在步骤S330中,控制单元21确认配对请求的接收。在已接收到配对请求的情况下,在步骤S331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配对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如从以上描述所理解的,配对请求不仅被从主装置发送,还被从其它从装置发送。
然后,在步骤S332中,控制单元21结束询问扫描,并且在步骤S333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页扫描状态。也就是说,对询问做出响应的可发现状态被结束,并且与通过地址的通话对应的不可发现状态被设置。
在步骤S340中,控制单元21确认与主装置的配对的结束。
在与主装置的配对结束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在步骤S341中重置分组定时器,并且在步骤S342中启动分组定时器。
在步骤S350中,控制单元21确认来自主装置的连接请求的接收。在已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在步骤S351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连接状态。
在步骤S360,控制单元21确认组列表的接收。在已接收到组列表的情况下,在步骤S361中,控制单元21执行存储组列表的处理。
在步骤S370中,控制单元21确认来自主装置的从-从配对指令的接收。在已接收到该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371中,控制单元21确认在组列表中是否存在低于自身装置的装置。如果不存在更低的装置,则控制单元21不执行特定处理。
在存在低于自身装置的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372中,控制单元21向更低的从装置发送配对请求。然后,在步骤S373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配对状态。
在步骤S380中,控制单元21确认与从装置的配对的结束。
在与从装置的配对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381中,控制单元21确认在组列表中是否存在更低的从装置(低于配对的从装置)。
在存在更低的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383中,控制单元21向所述更低的从装置发送配对请求。然后,在步骤S384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配对状态。
在不存在低于配对的从装置的从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382中,控制单元21向主装置发送从-从配对完成通知。
在步骤S390中,控制单元21确认分组完成通知的接收。在已接收到分组完成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391中,控制单元21转变为分组完成状态。也就是说,分组模式结束。
由于每个通信装置1能够执行上述图8至图12中的处理,所以每个通信装置1用作图5至图7中的通信装置1A至1D之一,并且自动分组被执行。
<4.结论和变型>
上述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包括:列表信息处理单元21b,其产生或获取组列表,该组列表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和配对处理单元21c,其通过参照组列表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中指示的通信装置1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由此,即使每个通信装置1的用户不执行用于给出关于与每个其它通信装置1配对的指令的操作,也能够在多个分组的通信装置1之间自动地执行配对。
在执行三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1之间的组通话的情况下,例如,用于通信装置1的配对的操作非常复杂,并且可用性较差。另外,例如,以循环方式与许多装置配对中的分组花费非常长的时间来确认该操作以及获得每个人的理解。
相比之下,在本实施例中,所有配对被自动地并且高效地执行。因此,用户的操作负担被显著减少。例如,每个用户执行用于设置分组模式的操作,并且一个用户(例如,携带通信装置1A的用户)执行分组开始操作则足够。
另外,由于并非所有用户执行配对开始操作,所以所有配对能够在没有由操作引起的混乱的情况下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
另外,在每个用户的操作的情况下,未配对的装置可能出现,但这种未配对的装置不会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已描述分组的开始的触发是用户的操作的示例。然而,该操作能够被自动化。
在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变为主装置的情况下的处理中,响应于分组开始触发(例如,分组开始操作)基于预定信息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之中选择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两个或更多个待连接装置,并且产生指示自身装置和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待连接装置的组列表。
换句话说,作为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1的操作,创建组列表。
为了创建组列表,存在于外围的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其它装置被搜索,并且搜索到的装置之中的待分组装置被设置为待连接装置。然后,自身装置和待连接装置被列出,并且指定待分组装置的组列表被创建。由此,能够被适当地用于用户想要形成组的装置之间的配对的组列表能够被创建。
然后,基于组列表执行配对。这样做时,在创建组列表之前,询问响应仅被执行一次。因此,配对不被第三方意外地或故意地执行,并且还能够获得高安全性的优点。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变型,能够利用有限询问访问码(LIAC)执行询问响应。在使用LIAC的情况下,由于来自智能电话或PC的询问使用通用询问访问码(GIAC),所以该装置不会被检测到,并且配对不会由第三方意外地或故意地执行,并且能够确保高安全性。
另外,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接收的装置类型信息(例如,CoD或制造商专用数据)被用作用于选择用于产生组列表的待连接装置的预定信息。
也就是说,在分组中变为主装置的通信装置根据装置类型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外围装置之中选择待连接装置。
由此,如从主装置来看,适合分组的类型的装置(例如,如在本实施例中,适合所述组中的对话的语音通信的装置)被自动地选择为待连接装置,并且产生组列表。因此,即使存在能够执行Bluetooth通信的装置(诸如,例如智能电话、音乐播放器、扬声器、与语音通信不兼容的通信装置和用于不同目的的通信装置),也能够创建不包括这种装置的组列表。
由于这个原因,为了执行目标分组,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配对,并且能够使用于分组的一系列配对操作高效。例如,通过仅在组列表中列出本实施例的语音通信装置,能够使分组更加高效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主装置的处理中,已描述产生组列表信息的示例,该组列表信息从具有高RSSI值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指示选择的待连接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BD_ADDS)。
由此,能够产生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开始依次执行配对的情况。这增加了高效分组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在询问响应时根据从装置的RSSI选择了从装置是否是待配对装置,所以即使购买了相同装置的第三方在相同定时执行分组,错误配对的可能性也较低。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主装置的处理中,已描述产生指示包括自身装置的设置的上限数量内的装置的组列表的示例。
也就是说,在分组中用作主装置的通信装置1创建将装置的数量限制在上限数量内的组列表。
这能够实现适合使用模式(例如,用于对话的语音通话等)的装置的数量内的分组。根据该实施例的处理适合于适合通信系统和装置的处理能力、通信的量、使用频带、使用形式或根据使用的目的的情况的装置的数量的分组。例如,在当装置的数量增加时语音通信性能降低的通信系统的情况下,例如在将装置的数量限制于能够保持良好的语音通信性能的数量的情况下,根据该实施例的处理是有效的。
此外,在如上所述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列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限制装置的数量,具有低接收信号强度的装置能够被从待分组装置排除。由此,仅能够执行良好的通信的装置能够被设置为待分组装置。
需要注意的是,上限数量可以能够由用户在分组之前设置。例如,在四个装置的组的情况下,上限数量是四,并且在五个装置的组的情况下,上限数量是五。这样做时,图4中示出的不相关的人的通信装置1E能够被更有效地防止被配对。
在根据实施例的主装置的处理中,与在组列表中指示的每个待连接装置(从装置)顺序地执行配对处理(S241和S264)。
这能够实现主装置和多个其它从装置中的每个从装置之间的配对。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根据组列表指定从装置,不执行不必要的配对操作。也就是说,不执行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但不是待连接装置的装置的配对。因此,能够执行根据通信装置的使用的目的的适当的分组,并且能够使分组高效。
在根据实施例的主装置的处理中,针对在组列表中指示的全部或部分待连接装置(从装置)执行组列表的发送控制(S261)。
由此,从装置能够接收和获取由主装置产生的组列表。利用所述获取,所述组中的装置能够共享组列表。
需要注意的是,主装置可向部分从装置发送组列表,并且接收的从装置可向其它从装置发送组列表。在任何情况下,在组列表中列出的所有装置能够共享由主装置创建的组列表则足够。
在根据实施例的主装置的处理中,对作为组列表的发送目的地的从装置执行使用组列表的配对执行指令的发送控制(S263和S274)。
由此,从装置被与另一从装置配对。这允许组中的每个装置与所有其它装置形成配对状态。
在根据实施例的从装置的处理中,通过接收从配对的装置(例如,从主装置)发送的组列表信息来获取组列表信息(S361)。
由此,从装置能够参照组列表,并且能够使用组列表执行配对。
在根据实施例的从装置的处理中,响应于在分组开始之后的第一配对请求的接收,向对除指定自身装置的配对请求之外的任何配对请求不做出响应的状态进行转变。
也就是说,从装置响应于来自另一装置的请求而执行配对处理,但转变为处于不对不指定自身装置的询问(例如,来自第三装置的询问)做出响应的不可发现状态,由此准确地执行配对处理,而不对来自另一Bluetooth装置的询问做出响应。
特别地,在实施例中,当首先从通信装置1A发送配对请求时,作为从装置的通信装置1B、1C和1D转变为不可发现状态。另外,由于通过接收组列表,BD_ADDR(Bluetooth装置地址)是清楚的,所以在从装置之间的配对中,从装置能够保持不可发现。
这意味着装置已被设计为尽可能减少可发现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接收到配对请求之后,每个从装置变为不可发现,因此每个从装置不会被意外地或故意地与第三方配对,并且能够确保高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转变为不可发现的定时不限于紧接在接收到配对请求之后,并且可以是另一定时,例如在与主装置的配对完成之后、在与主装置的连接完成之后等。换句话说,各种定时能够被视为用于减少可发现的时间的定时。
在根据实施例的从装置的处理中,响应于配对执行指令的接收,与在组列表中指示的装置之中的未配对的装置执行配对处理(S372)。
换句话说,在分组中用作从装置的通信装置1基于组列表确认另一从装置,并且响应于来自主装置的配对执行指令被与另一从装置配对。
由此,执行从装置之间的配对。换句话说,组列表中的每个装置能够与每个其它装置形成配对状态。
在根据实施例的从装置的处理中,当与在组列表中指示的装置之中的所有未配对的装置的配对处理已完成时,配对完成通知被发送给配对执行指令的发送源装置(S382)。
由此,主装置能够识别从装置之间的配对。因此,在掌握从装置之间的配对的同时,能够平稳地执行一系列分组处理。
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包括语音输入单元(麦克风13和输入放大器26)、语音输出单元(扬声器12和输出放大器27)和用于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编解码单元(音频编解码器24),并且执行通话语音的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自动地优化的分组的系统能够被实现为用于对话通信等的通信装置。例如,用户不必执行复杂的操作(诸如,由用户使用的通信装置之间的配对操作),并且能够为用户实现能够非常容易地执行组通话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本公开的技术不限于实施例的示例。
图1中示出的SoC 10由例如Bluetooth无线单元、MCU、DSP、ROM、I/O、闪速ROM、RAM、音频编解码器、音频放大器等构成,但前述元件可以能够被组合地用作部件。
另外,虽然已在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四个通信装置1的示例。然而,本技术对于包括三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1的构造是有用的。在使用Bluetooth通信的通信装置1的情况下,通信装置1能够被实现在三至八个装置中,并且能够获得上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理所当然地,即使在使用应用本技术的两个通信装置1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通信操作。
本技术支持通过通用询问访问码(GIAC)的询问响应,并且也支持通过有限询问访问码(LIAC)的询问响应。
作为能够应用本技术的特定产品示例,设想Bluetooth头戴式耳机、Bluetooth双耳式耳机、Bluetooth扬声器、用于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对讲装置等。
实施例的程序是用于使算术处理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列表信息处理步骤,产生或获取组列表,该组列表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和配对处理步骤,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中指示的通信装置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换句话说,所述程序使算术处理单元执行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中的处理。
这种程序促进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的实现。
然后,这种程序能够被预先存储在装置(诸如,计算机装置)中所包括的记录介质、具有CPU的微型计算机中的ROM等中。替代地,这种程序能够被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在可移动记录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卡、光盘、磁光盘或磁盘中。另外,这种可移动记录介质能够被提供作为所谓的封装软件。
另外,这种程序能够被从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到个人计算机等,并且还能够被经网络(诸如,LAN或互联网)从下载站点下载。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是示例并且不受限制,并且可表现出其它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也能够具有下面的构造。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列表信息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产生或获取组列表信息,所述组列表信息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以及
配对处理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通信装置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2)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响应于分组开始触发,基于预定信息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之中选择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两个或更多个待连接装置,并且产生指示自身装置和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待连接装置的组列表信息。
(3)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使用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接收的装置类型信息作为所述预定信息来选择待连接装置。
(4)如(2)或(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产生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指示选择的待连接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的组列表信息。
(5)如(2)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产生指示包括自身装置的设置的上限数量内的装置的组列表信息。
(6)如(2)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待连接装置中的每个执行配对处理。
(7)如(2)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针对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全部或部分待连接装置执行组列表信息的发送控制。
(8)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针对组列表信息的发送目的地装置执行使用组列表信息的配对执行指令的发送控制。
(9)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通过接收从配对的装置发送的组列表信息来获取组列表信息。
(10)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响应于在分组开始之后的第一配对请求的接收,转变为对除指定自身装置的配对请求之外的任何配对请求不做出响应的状态。
(11)如(9)或(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响应于配对执行指令的接收,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装置之中的未配对的装置执行配对处理。
(12)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在完成与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装置之中的所有未配对的装置的配对处理时,向配对执行指令的发送源装置发送配对完成通知。
(13)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语音输入单元、语音输出单元和被配置为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编解码单元,以及
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执行通话语音的通信。
(14)一种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包括:
列表信息处理过程,产生或获取组列表信息,所述组列表信息指示被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以及
配对处理过程,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通信装置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15)一种程序,用于使算术处理单元执行:
列表信息处理步骤,产生或获取组列表信息,所述组列表信息指示选择为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和能够与执行通信的组对应的装置的装置;以及
配对处理步骤,通过参照组列表信息来执行将自身装置和在组列表信息中指示的通信装置设置为彼此的无线通信目标的配对处理。
附图标记列表
1、1A、1B、1C、1D 通信装置
10 Bluetooth SoC
11 天线
12 扬声器
13 麦克风
21 控制单元
21a 通信控制单元
21b 列表信息处理单元
21c 配对处理单元
22 存储单元
23 无线通信单元
24 音频编解码器
25 音频接口
26 输入放大器
27 输出放大器

Claims (9)

1.一种主通信装置,包括:
列表信息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向多个从通信装置广播ID包,从所述多个从通信装置中的至少部分从通信装置接收响应于所述ID包的响应,基于所述响应中包括的装置类型信息产生通信装置的组列表,所述通信装置的组列表包括所述主通信装置和从所述多个从通信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以及
配对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执行用于Bluetooth通信的与所述组列表中的其他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
其中,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产生包括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排列的所选择的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的所述组列表,
其中,所述配对处理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对于所述组列表中的每个从通信装置:执行与该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与该从通信装置的连接,和向该从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组列表,并且
其中,所述配对处理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向所述组列表中的除排序最低的从通信装置以外的每个从通信装置发送配对执行指令,使得接收到所述配对执行指令的从通信装置执行与所述组列表中排序低于该从通信装置的其他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列表信息处理单元产生指示包括所述主通信装置的设置的上限数量内的装置的所述组列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通信装置,还包括:
语音输入单元、语音输出单元和被配置为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编解码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装置执行通话语音的通信。
4.一种从通信装置,包括:
列表信息处理单元,被配置从主通信装置接收广播的ID包,响应于所述ID包而向所述主通信装置发送包括设备类型信息的响应,和从所述主通信装置接收通信装置的组列表,所述通信装置的组列表是基于来自包括所述从通信装置的多个从通信装置中的至少部分从通信装置的响应中包括的设备类型而产生的,并且所述通信装置的组列表包括所述主通信装置和从所述多个从通信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以及
配对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执行用于Bluetooth通信的与所述组列表中的其他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
其中,所述组列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是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排列的,
其中,所述配对处理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与所述主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与所述主通信装置的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配对处理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从所述主通信装置接收配对执行指令,并执行与在所述组列表中排序低于所述从通信装置的其他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响应于在分组开始之后的第一配对请求的接收,转变为对除指定自身装置的配对请求之外的任何配对请求不做出响应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配对处理单元在完成与在所述组列表中排序低于所述从通信装置的其他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时,向所述主通信装置发送配对完成通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通信装置,还包括:
语音输入单元、语音输出单元和被配置为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编解码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装置执行通话语音的通信。
8.一种用于主通信装置的配对方法,包括:
列表信息处理过程,向多个从通信装置广播ID包,从所述多个从通信装置中的至少部分从通信装置接收响应于所述ID包的响应,基于所述响应中包括的装置类型信息产生通信装置的组列表,所述通信装置的组列表包括所述主通信装置和从所述多个从通信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以及
配对处理过程,执行用于Bluetooth通信的与所述组列表中的其他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
其中,所述组列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是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排列的,
其中,所述配对方法进一步包括对于所述组列表中的每个从通信装置:执行与该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与该从通信装置的连接,和向该从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组列表,并且
其中,所述配对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组列表中的除排序最低的从通信装置以外的每个从通信装置发送配对执行指令,使得接收到所述配对执行指令的从通信装置执行与所述组列表中排序低于该从通信装置的其他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连接。
9.一种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在由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
列表信息处理步骤,向多个从通信装置广播ID包,从所述多个从通信装置中的至少部分从通信装置接收响应于所述ID包的响应,基于所述响应中包括的装置类型信息产生通信装置的组列表,所述通信装置的组列表包括所述主通信装置和从所述多个从通信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以及
配对处理步骤,执行用于Bluetooth通信的与所述组列表中的其他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
其中,所述组列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从通信装置是从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装置开始按照降序排列的,
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使处理器:对于所述组列表中的每个从通信装置:执行与该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与该从通信装置的连接,和向该从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组列表,并且
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使处理器:向所述组列表中的除排序最低的从通信装置以外的每个从通信装置发送配对执行指令,使得接收到所述配对执行指令的通信装置执行与所述组列表中排序低于该从通信装置的其他从通信装置的配对处理以建立连接。
CN201780082889.4A 2017-01-17 2017-12-06 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 Active CN110178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5622 2017-01-17
JP2017005622 2017-01-17
PCT/JP2017/043820 WO2018135165A1 (ja) 2017-01-17 2017-12-06 通信装置、ペアリング方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8390A CN110178390A (zh) 2019-08-27
CN110178390B true CN110178390B (zh) 2024-01-12

Family

ID=6290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2889.4A Active CN110178390B (zh) 2017-01-17 2017-12-06 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6530B2 (zh)
EP (1) EP3573422B1 (zh)
JP (1) JP7044074B2 (zh)
CN (1) CN110178390B (zh)
WO (1) WO20181351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1800B (zh) * 2018-03-27 2022-10-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节点的连接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0078731A1 (en) * 2018-10-16 2020-04-2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asuring channel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KR102083564B1 (ko) * 2019-01-04 2020-04-23 주식회사 세나테크놀로지 무선 인터컴 시스템 및 무선 인터컴 시스템의 그룹 페어링 방법
CN109831763A (zh) * 2019-01-24 2019-05-31 北京穆奇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zigbee组网装置
CN109743782B (zh) * 2019-03-29 2019-07-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00695B (zh) * 2020-06-30 2021-07-30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ws耳机及其连接组队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30814B1 (ko) 2020-06-30 2023-05-10 주식회사 이지티엠 박막 증착을 위한 5족 금속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5족 금속 함유 박막의 형성 방법
TWI789038B (zh) * 2020-11-23 2023-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不支援藍牙低功耗技術也能實現自動配對功能的藍牙通信系統及相關的藍牙裝置
US11924631B2 (en) * 2021-01-10 2024-03-05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increasing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cypher keys required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bluetooth host device and bluetooth device set, and related bluetooth device set
KR20220106531A (ko) * 2021-01-22 2022-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와의 통신 연결을 수립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JP2023134241A (ja) * 2022-03-14 2023-09-27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6133160A (zh) * 2023-02-22 2023-05-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自动配对方法、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543A (zh) * 2004-10-08 2006-05-03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建立对等组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CN101252376A (zh) * 2008-03-27 2008-08-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蓝牙设备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1480026A (zh) * 2006-04-26 2009-07-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与多个外围设备通信的无线设备
CN102130773A (zh) * 2011-02-25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通信的方法和用于群组通信的装置
CN103118337A (zh) * 2011-11-17 2013-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蓝牙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其蓝牙设备
JP201416769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Kddi R & D Laboratories Inc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におけるデバイス装置の設定方法、デバイス装置設定システム及びデバイス装置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4104414A (zh) * 2014-06-18 2014-10-15 深圳市警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台蓝牙设备通讯及蓝牙设备配对信息的转送方法
CN104104413A (zh) * 2014-06-18 2014-10-15 杨尧任 多个蓝牙设备的通讯方法
WO2015088377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airing a bluetooth master device with a bluetooth slave device that is selected from a group of bluetooth slave devices that are in bluetooth-discoverable range with the bluetooth master device
CN104982052A (zh) * 2012-12-21 2015-10-14 索诺瓦公司 用于建立无线音频网络的配对方法
CN105594236A (zh) * 2013-09-26 2016-05-18 Gh9有限会社 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CN105610469A (zh) * 2014-09-30 2016-05-25 苹果公司 用户界面设备的无线接近配对
CN105703807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23796A (zh) * 2013-09-12 2016-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及其记录介质
WO2016144095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electronic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5489B2 (en) 2004-06-14 2011-08-09 The Boeing Company Topolog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4659480B2 (ja) 2005-02-15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7844295B1 (en) * 2005-05-17 2010-11-30 Sprint Spectrum L.P. Using a wireless intercom to talk-around a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US20070274270A1 (en) * 2006-05-25 2007-11-29 Motorola, Inc. Network pai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through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devices
AU2007343413A1 (en) * 2007-01-10 2008-07-17 Tomtom International B.V. A nav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 providing a traffic message channel resource
KR100834816B1 (ko) * 2007-01-23 2008-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블루투스 신호의 세기를 이용하여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4618279B2 (ja) 2007-08-16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273053B2 (ja) * 2007-11-07 2013-08-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ペアリングシステム、ペアリング管理装置、ペア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04183B2 (en) 2010-06-22 2018-10-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etworked device authentication, pairing and resource sharing
KR20130079839A (ko) * 2012-01-03 2013-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연결 방법
US8947239B1 (en) * 2012-03-05 2015-02-03 Fitbit, In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10057370B2 (en) * 2012-09-06 2018-08-21 Unisys Corporation Team processing using dynamic licenses
US9100828B2 (en) * 2012-09-30 2015-08-04 Apple Inc. Transferring data over Bluetooth using intermediary bridge
US9131478B2 (en) 2013-03-13 2015-09-0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among paire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50082408A1 (en) 2013-09-17 2015-03-19 Sony Corporation Quick login to user profile on exercise machine
CN105766003A (zh) 2013-11-03 2016-07-13 卡多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扩展对讲通信范围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15149596A (ja) * 2014-02-06 2015-08-20 Kddi株式会社 グルーピング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906924B2 (en) * 2014-10-09 2018-02-27 General Motors Llc Establishing a local vehicle communication group
EP3257319B1 (en) * 2015-02-12 2019-05-08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20180049013A1 (en) * 2015-03-18 2018-0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ser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6178357A (ja) 2015-03-18 2016-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EP3304953B1 (en) * 2015-05-29 2021-05-12 Nike Innovate C.V. Transmitting athletic data using non-connected state of discovery signal
EP3317678B1 (en) * 2015-07-02 2021-01-13 Hubbell Incorporated Voltage measure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51582B1 (en) * 2015-09-30 2020-08-12 Apple Inc. Earbud case with char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543A (zh) * 2004-10-08 2006-05-03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建立对等组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CN101480026A (zh) * 2006-04-26 2009-07-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与多个外围设备通信的无线设备
CN101252376A (zh) * 2008-03-27 2008-08-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蓝牙设备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2130773A (zh) * 2011-02-25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通信的方法和用于群组通信的装置
CN103118337A (zh) * 2011-11-17 2013-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蓝牙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其蓝牙设备
CN104982052A (zh) * 2012-12-21 2015-10-14 索诺瓦公司 用于建立无线音频网络的配对方法
JP201416769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Kddi R & D Laboratories Inc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におけるデバイス装置の設定方法、デバイス装置設定システム及びデバイス装置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5723796A (zh) * 2013-09-12 2016-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及其记录介质
CN105594236A (zh) * 2013-09-26 2016-05-18 Gh9有限会社 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WO2015088377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airing a bluetooth master device with a bluetooth slave device that is selected from a group of bluetooth slave devices that are in bluetooth-discoverable range with the bluetooth master device
CN104104414A (zh) * 2014-06-18 2014-10-15 深圳市警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台蓝牙设备通讯及蓝牙设备配对信息的转送方法
CN104104413A (zh) * 2014-06-18 2014-10-15 杨尧任 多个蓝牙设备的通讯方法
CN105610469A (zh) * 2014-09-30 2016-05-25 苹果公司 用户界面设备的无线接近配对
CN105703807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44095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electronic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44074B2 (ja) 2022-03-30
EP3573422A1 (en) 2019-11-27
EP3573422A4 (en) 2019-12-25
EP3573422B1 (en) 2024-02-21
WO2018135165A1 (ja) 2018-07-26
CN110178390A (zh) 2019-08-27
JPWO2018135165A1 (ja) 2019-11-07
US11206530B2 (en) 2021-12-21
US20200008048A1 (en)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8390B (zh) 通信装置、配对方法和程序
CN106852194B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948009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fast wireless accessory devices pairing
CN104469694B (zh) 一种基于集群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07370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music and other audio content among mobile devices
EP1986449A1 (en) Multi-stage setup for long-term evolutio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transmissions
CN105722020B (zh) 一种智能耳机、智能耳机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5264926A (zh) 用于使用wi-fi显示传输机制来实现语音和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7079402A (zh) 用于邻域感知网络中的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39041A (zh) 用于无线网络群集的归并的数据链路行为
CN102246499A (zh) 自动产生和发送文本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11629366A (zh) 蓝牙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924751A (zh) 基于应用的连通性事件触发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203877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1741456A (zh) 蓝牙设备及其蓝牙抢占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529163A (ja) デジタル無電機機能を有するスマートフォン及びブルートゥースイヤセット
CN111615090A (zh) 蓝牙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776662A (zh)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81886A (zh) 播放设备的蓝牙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JP2018506899A (ja) 高速初期リンクセットアップ発見(fd)フレーム送信
CN113519176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CN112822665A (zh)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JP2007325201A (ja) 音源分離法
CN114287165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0778356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