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7590B -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 - Google Patents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7590B
CN110177590B CN201880006627.4A CN201880006627A CN110177590B CN 110177590 B CN110177590 B CN 110177590B CN 201880006627 A CN201880006627 A CN 201880006627A CN 110177590 B CN110177590 B CN 110177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medical needle
protective sheath
sheath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66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7590A (zh
Inventor
安藤宽和
梅田政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rtu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rtu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rtue Corp filed Critical Virtu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77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7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2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needle before use, e.g. caps
    • A61M5/3204Needle cap remover, i.e. devices to dislodge protection cover from needle or needle hub, e.g. deshiel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4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单手取下的保护套、即在进行穿刺时无需重新把持医用针的保护套,以及由该保护套和医用针组合而成的医用针组件。保护套(1)是可装卸地嵌合安装于医用针(2)的保护套。保护套(1)构成为,在保护套(1)安装于医用针(2)的状态下,当按压保护套(1)的基端部时,保护套(1)前进,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使保护套(1)从医用针(2)上脱落。

Description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
背景技术
在医用针中,有用于输液(点滴)等的静脉留置针、用于透析的透析留置针、或者非留置的注射针等。为了保护使用前的产品的针主体,这些医用针上带有覆盖针尖的保护套(针帽),从而构成医用针组件。
若覆盖针尖的保护套易脱落,针尖有可能会误刺伤医务人员的手指等。因此,在保护套和医用针上相互设置卡止装置的情况较多。但是,若设为使保护套卡止在医用针上的结构,当进行穿刺时,需要用一只手握住医用针,用另一只手夹持保护套将其拔出,用单手难以取下保护套。
鉴于此,目前,提案有如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医用针组件。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医用针组件能够以在运输过程中等不使用时保护套不易脱落的方式使该保护套卡止在医用针上。而且,在使用时可容易地解除卡止状态,且能够用单手取下保护套。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医用针组件(带有针帽的注射器)的特征在于,具备针(针主体)、针支撑部件(针座)和针帽(保护套),在该针支撑部件和针帽上设有卡止装置、倾斜面(参见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书)。
在使用时,在针帽嵌合于注射器主体的针支撑部件的状态下,使握着注射器主体的单手的拇指抵在针帽的侧面,向将针帽的倾斜面朝向接收针帽的倾斜面按压的方向使针帽旋转。这样一来,施加到针帽的旋转力通过接收针帽的倾斜面的作用被转换成向轴线方向推动针帽的力。由此,针帽相对于注射器主体向前方移动,从而可解除针帽的突条与针支撑部件的突条之间的卡止状态。因此,能够通过单手操作容易地使针帽从注射器主体上脱落(以上,参见专利文献1的段落[0012]、图5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840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穿刺静脉留置针等之前,有时用左手拉伸血管,在拉直的同时辨别目标部位,用右手进行消毒,然后把持静脉留置针等,再次拉伸血管来进行穿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指腹)夹持针座的前端部附近来进行穿刺。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医用针组件的结构中,形成为在使握住保持注射器主体的单手的拇指抵在针帽(保护套)的侧面的状态下,使针帽(保护套)从注射器主体上脱落的结构。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的结构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等时,存在有为了进行穿刺,在使保护套脱落后,需要重新把持医用针,而无法立即进入穿刺待机状态的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单手取下的保护套、即在进行穿刺时无需重新把持医用针的保护套,以及由该保护套和医用针组合而成的医用针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保护套的结构为:
(1)一种可装卸地嵌合安装于医用针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为,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于所述医用针的状态下,在所述保护套的基端部向外部露出,且相对于从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基端部朝向前端部的方向向后下降,当向所述保护套的径向中心按压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倾斜面时,所述保护套前进,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使所述保护套从所述医用针上脱落。
本发明的保护套的上述(1)的结构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即,在上述(1)的结构中,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保护套的基端部,并保持姿势不变直接向保护套的径向中心按压(单触操作)。按压保护套的基端部的力通过倾斜面被转换成使保护套前进的力。由此,使保护套沿轴向前进,解除保护套与医用针的嵌合状态,从而能够使保护套从医用针上脱落。
在以这种方式取下了保护套的状态下,形成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医用针的状态。即,能够用使保护套脱落的手保持姿势不变直接把持医用针。因此,在进行穿刺时无需重新把持医用针,即可立即进入穿刺待机状态。即,无需改变把持位置,即可进行穿刺。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套的上述(1)的结构,可提高从取下保护套到穿刺的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保护套的上述(1)的结构中,优选采用如以下(2)~(3)的结构。
(2)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保护套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45°±10°的范围内。根据上述(2)的优选结构,通过倾斜面,可将按压保护套的基端部的力有效地转换成使保护套前进的力。
(3)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基端部的所述按压部分切成缺口。根据上述(3)的优选结构,使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容易地随着保护套的基端部的按压部分,因此可提高取下保护套时的操作性。另外,在使保护套脱落的状态下,由于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更靠近医用针的前端的部分(以相当于切口的轴向的长度靠近前端的部分),所以更容易地进行穿刺。
本发明所涉及的医用针组件的结构的特征在于,
具备:
(4)医用针,所述医用针具有针主体、固定有所述针主体的基端部的针座、和嵌合部;以及
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具有嵌合于所述嵌合部的被嵌合部,且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医用针。
本发明的医用针组件的上述(4)的结构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即,根据上述(4)的结构,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保护套的基端部,并保持姿势不变直接向保护套的径向中心按压(单触操作)。按压保护套的基端部的力通过倾斜面被转换成使保护套前进的力。由此,使保护套沿轴向前进,解除保护套与医用针的嵌合状态,从而能够使保护套从医用针上脱落。
在以这种方式取下了保护套的状态下,形成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着医用针的状态。即,能够用使保护套脱落的手保持姿势不变直接把持医用针。因此,在进行穿刺时无需重新把持医用针,即可立即进入穿刺待机状态。即,无需改变把持位置,即可进行穿刺。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医用针组件的上述(4)的结构,可提高从取下保护套到穿刺的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医用针组件的上述(4)的结构中,优选采用如以下(5)的结构。
(5)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于所述医用针的状态下,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基端部的按压部分位于所述针座的前端部附近。根据上述(5)的优选结构,在取下了保护套的状态下,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医用针的针座的前端部附近。另外,通过在夹持医用针的针座时更靠针尖侧把持,能够减少手抖动的影响,从而提高对目标部位的穿刺精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单手取下保护套,在进行穿刺时无需重新把持医用针,即可立即进行穿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保护套的结构的六面图(其中,背面图与正面图对称地表示,故省略背面图);
图2是放大示出图1中的双点划线圆部分A、B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医用针组件的结构的六面图(其中,背面图与正面图对称地表示,故省略背面图,另外,省略了空气塞);
图4是放大示出图3中的右侧面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医用针组件的结构的分解平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医用针组件的、医用针与保护套的嵌合机构的平面剖视图(其中,省略了针主体、外套针和空气塞);
图7是放大示出图6中的双点划线圆部分C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刚刚从医用针上取下保护套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的正面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套的另一结构的平面图、正面图和底面图;
图13是简略地示出本发明的保护套的又一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医用针组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和正面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医用针组件的结构的分解平面图和分解正面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保护套的结构的六面图(其中,背面图与正面图对称地表示,故省略背面图);以及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医用针组件的结构的六面图(其中,背面图与正面图对称地表示,故省略背面图,另外,省略了空气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仅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例子,本发明不必限于此。
[实施方式1]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的结构)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的结构,以医用针是静脉留置针的情况为例,参照图1~图7进行说明。
图3、图5中所示的医用针组件具备医用针2和保护套1。保护套1可装卸地嵌合安装于医用针2。如图10(a)、11(a)所示,在保护套1安装于医用针2的状态下,当向保护套1的径向中心(箭头E方向)按压保护套1的基端部时,保护套1沿轴向(箭头F方向)前进。由此,如图10(b)、11(b)所示,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可使保护套1从医用针2上脱落。
以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3、图5中所示的医用针2是静脉留置针,具有外套针3、内针4。外套针3具备导管3a和导管座3b。导管3a由聚氨酯制柔性细管构成。导管座3b是聚碳酸酯制硬质筒状,与导管3a的基端部一体地形成。内针4具备金属内针4a(针主体)和针座4b。金属内针4a由不锈钢制成,具有可几乎无间隙地插通导管3a的直径,且在针尖P处具有穿刺刀片。针座4b是聚碳酸酯制硬质筒状,固定于金属内针4a的基端部。在金属内针4a插通导管3a的状态下,导管座3b的基端安装于针座4b的前端。
在外套针3中内置有压迫止血辅助阀(未示出),能够在穿刺后取出内针时辅助压迫止血。如图3、图4所示,在针座4b,在正面侧和背面侧分别形成有防滑肋4c、4d,在进行穿刺时,能够牢固地保持医用针2。
如图3、图5所示,在针座4b的后端,设置有回血确认部分4e。如图5所示,在金属内针4a插通导管3a的状态下,穿刺目标部位,当在回血确认部分4e确认到回血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针座4b,仅将内针4拔去。
如图5所示,在回血确认部分4e的后端,可装卸地设置有空气塞4f。当确认回血时,针座4b内的空气通过空气塞4f被排出,但血液不能通过空气塞4f而不会泄漏到外部。
如图1、图3、图5所示,保护套1由聚丙烯制成,具备第一保护套主体部6a、第二保护套主体部6b、以及基端部6c。第一保护套主体部6a覆盖插通有金属内针4a的导管3a。第二保护套主体部6b覆盖导管座3b。基端部6c覆盖医用针2的针座4b的前端部。
如图6、图7所示,在医用针2的针座4b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上形成有突起状的嵌合部4g、4h。在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内周面,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上形成有分别与嵌合部4g、4h嵌合的被嵌合部6d、6e。被嵌合部6d、6e形成为与嵌合部4g、4h的前端形状大致相同的凹状,在将保护套1安装在医用针2上时,嵌合部4g、4h嵌入被嵌合部6d、6e,两者形成嵌合状态。
如图1、图2所示,在保护套1的基端部6c,在正面侧和背面侧形成有弧形切口6f、6g。而且,在切口6f、6g的边缘上,形成有倾斜面6h、6i,该倾斜面6h、6i相对于从保护套1的基端部6c朝向前端部的方向向后下降。
即,倾斜面6h、6i是从保护套1的基端部6c朝向前端部而向保护套1的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即,倾斜面6h、6i是以从保护套1的基端部6c朝向前端部按压部分变厚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即,倾斜面6h、6i是以从保护套1的基端部6c朝向前端部按压部分的周长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根据这些结构,通过倾斜面6h、6i,可将按压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力(图8、图10(a)的箭头E方向的力)转换成使保护套1前进的力(参见图10(a)、图11(a)的箭头F)。如上所述,在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形成有切口6f、6g。由此,使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容易地随着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按压部分(倾斜面6h、6i),因此可提高取下保护套1时的操作性。
如图2所示,优选倾斜面6h、6i相对于保护套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45°±10°的范围内。根据该优选结构,通过倾斜面6h、6i,可将按压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力有效地转换成使保护套1前进的力。
即,手指按压倾斜面6h、6i的箭头E方向的距离(倾斜面6h、6i的厚度)基本上等于保护套1前进的距离。由此,能够以适当的按压力使保护套1前进适当的距离,按压面积(倾斜面6h、6i的轴向长度)形成为适当大小,操作性提高。在倾斜面6h、6i的倾斜角度小于35°的情况下,难以将用于按压的力向前进方向转换,除非用力按压,否则保护套1将不会脱落,操作性降低。另外,在倾斜面6h、6i的倾斜角度大于55°的情况下,按压面积(倾斜面6h、6i的轴向长度)变小,会导致难以按压,操作性降低。
(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
参照图1~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在使保护套1从医用针2上脱落的情况下,如图1、图2、图8、图10(a)和图11(a)所示,首先,分别使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随着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切口6f、6g的边缘的倾斜面6h、6i。然后,保持姿势不变直接以朝向保护套1的径向中心向图8、图10(a)的箭头E方向夹持倾斜面6h、6i的方式施力。即,当用右手使保护套1脱落时,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切口6f的倾斜面6h,并用食指的指腹或中指的指腹按压切口6g的倾斜面6i。当用左手使保护套1脱落时,用食指的指腹或中指的指腹按压切口6f的倾斜面6h,并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切口6g的倾斜面6i。由此,向箭头E方向按压倾斜面6h、6i的力通过倾斜面6h、6i被转换成向轴向推出保护套1的力(使保护套1向图10(a)、11(a)的箭头F方向前进的力)。其结果是,如图6所示,嵌合部4g、4h与被嵌合部6d、6e之间的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如图10(b)、11(b)所示,能够使保护套1从医用针2上脱落。
此外,图6(b)所示的前进距离(倾斜面6h、6i的轴向长度)形成为大于图6(b)所示的嵌合距离(被嵌合部6d、6e的轴向长度)。因此,嵌合部4g、4h与嵌合部6d、6e之间的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能够使保护套1从医用针2上脱落。
如图9所示,在以这种方式取下了保护套1的状态下,形成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医用针2的针座4b的前端部附近的状态。因此,形成在进行穿刺时无需重新把持医用针2,就能够立即进行穿刺的待机状态。即,在不改变把持位置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穿刺。另外,通过在夹持医用针2的针座4b时更靠针尖侧把持,能够减少手抖动的影响,从而提高对目标部位的穿刺精度。
穿刺和输液等如下进行。用一只手(左手)拉伸成为穿刺对象的血管,拉直的同时识别目标部位,用另一只手(右手)对目标部位周边进行消毒。在用一只手(左手)确保血管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右手)的拇指的指尖(指腹)和另一只手(右手)的食指或中指的指尖(指腹)向箭头E方向按压倾斜面6h、6i,使保护套1脱落。然后,如图5、图9所示,在金属内针4a插通导管3a的状态下,对目标部位进行穿刺,当在回血确认部分4e确认到回血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针座4b,仅将内针4拔去。接下来,将输液管的连接器连接到导管座3b,通过留置在血管中的导管3a进行输液等。
如上所述,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医用针组件,无需重新把持医用针组件,即可在用一只手(左手)确保成为穿刺对象的血管不变的状态下,能够用另一只手(右手)进行穿刺部位的消毒、保护套1的脱落、穿刺和拔针。因此,提高了从取下保护套1到穿刺的操作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医用针用于输液(点滴)等的静脉留置针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必限于这种结构。安装有保护套的医用针例如也可以是用于透析的透析用留置针或非留置注射针等其他医用针。
另外,本发明的保护套的基端部的按压部分只要具有倾斜面即可,并且形成切口是任意的。
另外,保护套的基端部的按压部分的切口不限于拱形。例如,也可以切成V字形。
另外,本发明的倾斜面只要形成在保护套的基端部的至少一处即可。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仅在保护套8的基端部9c的正面侧形成倾斜面9h。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保护套10的基端部11c的整周形成倾斜面11h。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倾斜面6h、6i相对于保护套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45°±10°的范围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必限于这种结构。更优选的是,倾斜面6h、6i相对于保护套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45°±5°的范围,从而能够通过倾斜面6h、6i,将按压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力更有效地转换成使保护套1前进的力。当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倾斜面时,若保护套的前进距离能够大于保护套与医用针之间的嵌合距离,则倾斜面相对于保护套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可在大于0°且小于90°的范围内。倾斜角度越偏离45°,力转换效率越低。然而,通过降低针座4b与保护套1之间的嵌合强度,或者通过使保护套1的材质具有较小的摩擦阻力来提高力的转换效率等,可调整保护套1的易脱落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医用针2的针座4b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嵌合部4g、4h,在保护套1的基端部6c的内周面上形成与嵌合部4g、4h的前端形状大致相同的凹状的被嵌合部6d、6e。然而,本发明不必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保护套的基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突起状嵌合部,在医用针的针座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与嵌合部的前端形状大致相同的凹状被嵌合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保护套1安装于医用针2的状态下,保护套的基端部的按压部分位于针座的前端部附近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必限于这种结构。在保护套1安装于医用针2的状态下,保护套的基端部的按压部分也可以稍微远离针座的前端部。
此外,保护套1的按压部分(倾斜面6h、6i)与医用针2的针座4b的一部分(防滑肋4c、4d)形成为用指尖同时夹持的形状。由此,当通过单手操作使保护套1从医用针2上脱落时,不会造成随着保护套1的前进医用针2也前进,从而能够顺利地使保护套1脱落。
[实施方式2]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的结构)
参照图14、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医用针上设置有翼,且在保护套上设置有用于使翼通过的狭缝,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件或部位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4、图15中所示的医用针13是静脉留置针,具有外套针3、内针4。外套针3具备翼14。翼14具备中空状轴部14a及一对翼部14b、14c。轴部14a外嵌固定于导管座3b的外周部。翼部14b、14c形成为可弹性变形的板状,并设置成从轴部14a的下部分别向左右延伸。在进行穿刺并拔去内针4后,将翼部14b、14c用胶带固定在患者身上(患者的手臂或手等)。由此,能够将外套针3牢固地固定在患者身上。
保护套12具备左右一对狭缝15a、15b(右侧狭缝15b未示出)。狭缝15a、15b形成为コ字形,从切口6f、6g的边缘沿轴向延伸至第二保护套主体6b的中部。狭缝15a、15b是用于在医用针13与保护套12嵌合时使翼部14b、14c通过的狭缝。翼部14b、14c在狭缝15a、15b内沿上下方向和周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能够抑制保护套16的晃动。
此外,切口6f、6g、狭缝15a、15b、翼部14b、14c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当医用针13与保护套12嵌合时,以翼部14b、14c的后端不与切口6f、6g重叠的方式进行尺寸设计。由此,当使保护套12脱落时,翼部14b、14c不会成为障碍。
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用针组件中,如图14所示,也是在保护套12安装于医用针13的状态下,当将保护套12的基端部6c朝向保护套12的径向中心按压时,保护套12沿轴向前进。由此,如图15所示,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使保护套12从医用针13上脱落。
(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如图14所示,在保护套12安装于医用针13的状态下,翼部14b通过狭缝15a,翼部14c通过狭缝15b。
从医用针13上取下保护套12的操作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当保护套12前进时,翼部14b、14c从狭缝15a、15b的后方开放端退出(从图14所示的状态到图15所示的状态)。
穿刺和输液等如下进行。即,如图15所示,在金属内针4a插通导管3a的状态下,穿刺目标部位,当在回血确认部分4e确认到回血之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夹持针座4b,仅将内针4拔去。接下来,通过用胶带将一对翼部14b、14c固定在患者身上(患者的手臂或手等),将外套针3牢固地固定在患者身上。接下来,将输液管的连接器连接到导管座3b,通过留置在血管中的导管3a进行输液等。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狭缝15a、15b在安装了保护套12的状态下形成为翼部14b、14c通过了狭缝15a、15b的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如所谓的Y型针那样在导管座3b上设有侧管(分支口)的医用针。在这种情况下,以在安装了保护套12的状态下翼部14b、14c和侧管(未示出)可通过狭缝15a、15b的方式对狭缝15a、15b进行尺寸设计。另外,在没有翼部的Y形针的情况下,以在安装了保护套12的状态下侧管(未示出)可通过狭缝15a、15b的方式对狭缝15a、15b进行尺寸设计。
[实施方式3]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的结构)
参照图16、图1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用于使翼通过的切口部分的形状,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对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件或部位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7所示的医用针13是静脉留置针,具有外套针3、内针4(参照图15)。如图15、图17所示,外套针3具备翼14。翼14具备轴部14a和翼部14b、14c。
如图16、图17所示,保护套16具备左右一对狭缝19a、19b。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保护套12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套16中,基端部6c的比狭缝19a、19b更靠下方的部分切成缺口。另外,第二保护套主体部6b的比狭缝19a、19b更靠下方的部分的一部分(例如,狭缝19a、19b的轴向长度的大约一半)切成缺口。
根据该结构,就保护套16而言,与上述实施方式1、2相比,能够减少材料,从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及产品的轻量化。另外,第二保护套主体部6b形成为将比狭缝19a、19b更靠下方的部分留下一部分的结构。因此,翼部14b、14c在狭缝19a、19b内沿上下方向和周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能够抑制保护套16的晃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用针组件中,如图17所示,也是在保护套16安装于医用针13的状态下,当将保护套16的基端部6c朝向保护套16的径向中心按压时,保护套16沿轴向前进。由此,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使保护套16从医用针13上脱落。
(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医用针组件的使用方法。如图17所示,在保护套16安装于医用针13的状态下,翼部14b通过狭缝19a,翼部14c通过狭缝19b。
从医用针13上取下保护套16的操作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当保护套16前进时,医用针13侧的左右一对翼部14b、14c从形成在保护套16中的左右一对狭缝19a、19b的后方开放端退出。
穿刺和输液等以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方式进行。
附图标记说明:
1、8、10、12、16 保护套;
2、13 医用针;
3 外套针;
3a 导管;
3b 导管座;
4 内针;
4a 金属内针;
4b 针座;
4c、4d 防滑肋;
4e 回血确认部分;
4f 空气塞;
4g、4h 嵌合部;
6a 第一保护套主体部;
6b 第二保护套主体部;
6c、9c、11c 基端部;
6d、6e 被嵌合部;
6f、6g 切口;
6h、6i、9h、11h 倾斜面;
14 翼;
14a 轴部;
14b、14c 翼部;
15a、15b、19a、19b 狭缝;
P 针尖。

Claims (8)

1.一种可装卸地嵌合安装于医用针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为,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于所述医用针的状态下,在所述保护套的基端部向外部露出,且相对于从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基端部朝向前端部的方向向后下降,
露出于外部的所述倾斜面是供手指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分,
当向所述保护套的径向中心按压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倾斜面时,所述保护套前进,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使所述保护套从所述医用针上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中,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保护套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45°±10°的范围内。
3.一种可装卸地嵌合安装于医用针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为,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于所述医用针的状态下,在所述保护套的基端部向外部露出,且从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基端部朝向前端部向所述保护套的径向外侧倾斜,
露出于外部的所述倾斜面是供手指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分,
当向所述保护套的径向中心按压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倾斜面时,所述保护套前进,嵌合状态被解除,从而使所述保护套从所述医用针上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套,其中,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保护套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45°±10°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其中,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基端部的所述按压部分切成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其还具备用于使所述医用针的翼和/或侧管通过的狭缝。
7.一种医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医用针,所述医用针具有针主体、固定有所述针主体的基端部的针座、和嵌合部;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具有嵌合于所述嵌合部的被嵌合部,且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医用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保护套安装于所述医用针的状态下,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基端部的所述按压部分位于所述针座的前端部附近。
CN201880006627.4A 2017-12-19 2018-06-29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 Active CN110177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2265 2017-12-19
JP2017242265A JP6347888B1 (ja) 2017-12-19 2017-12-19 プロテクタ及び医療用針組立体
PCT/JP2018/024801 WO2019123698A1 (ja) 2017-12-19 2018-06-29 プロテクタ及び医療用針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590A CN110177590A (zh) 2019-08-27
CN110177590B true CN110177590B (zh) 2020-08-28

Family

ID=62706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6627.4A Active CN110177590B (zh) 2017-12-19 2018-06-29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0650B2 (zh)
JP (1) JP6347888B1 (zh)
CN (1) CN110177590B (zh)
WO (1) WO2019123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52642B1 (en) * 2018-04-11 2021-01-20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Tool for removing a cap from a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9887A1 (ja) * 2004-02-20 2005-09-01 Chikashi Kondo 翼状針の安全器材
CN103110997A (zh) * 2013-03-14 2013-05-22 苏州大学 一种直式单手留置针
CN203493994U (zh) * 2013-08-06 2014-03-26 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 安全留置针
CN206285317U (zh) * 2016-08-26 2017-06-30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保护盖和注射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2929Y2 (zh) * 1984-11-22 1991-09-09
JP2673682B2 (ja) * 1988-03-03 1997-11-05 テルモ株式会社 翼付医療用針
US5746733A (en) * 1994-05-19 1998-05-0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ringe filling and delivery device
JP2000084077A (ja) * 1998-09-14 2000-03-28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針キャップ付き注射器
JP2000084078A (ja) * 1998-09-14 2000-03-28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針キャップ付き注射器
JP2006043327A (ja) * 2004-08-09 2006-02-16 Central Res Inst Of Electric Power Ind 注射針用キャップ
CA2641775A1 (en) * 2007-01-09 2008-07-17 Mallinckrodt Inc. Radiation shielded syringe with needle cap ej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9887A1 (ja) * 2004-02-20 2005-09-01 Chikashi Kondo 翼状針の安全器材
CN103110997A (zh) * 2013-03-14 2013-05-22 苏州大学 一种直式单手留置针
CN203493994U (zh) * 2013-08-06 2014-03-26 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 安全留置针
CN206285317U (zh) * 2016-08-26 2017-06-30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针头保护盖和注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07241A (ja) 2019-07-04
JP6347888B1 (ja) 2018-06-27
CN110177590A (zh) 2019-08-27
US11000650B2 (en) 2021-05-11
US20200306460A1 (en) 2020-10-01
WO2019123698A1 (ja)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53561B1 (en) Needle closure system removal device
US6623461B1 (en) Forward shielding safety device
JP4506834B2 (ja) 医療用針装置
JP4741165B2 (ja) 伸縮自在の針アセンブリ
CA2406994C (en) Medical device with shield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JP5083929B2 (ja) 引込み式ニードル遮蔽器具
CN113041479B (zh) 导管组装体
JP3958579B2 (ja) 血液採集セット
AU2001257082A1 (en) Medical device with shield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EP3246057B1 (en) Passive double drive member activated safety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US20070016148A1 (en) Winged needle assembly
EP3275499B1 (en) Catheter assembly
EP1226840B1 (en) Winged injection needle having needle covering means
CN110177590B (zh) 保护套和医用针组件
JP2021118947A (ja) 針組立体
WO2014162381A1 (ja) 留置カテーテル及び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4872362B2 (ja) 湾曲部を有する安全針組立体
JP2002210018A (ja) 安全留置針
CN112292079A (zh) 挤压致动的血液收集套件
JP6166358B2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JP2016158888A (ja) 留置針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