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5373B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5373B
CN110165373B CN201910435982.XA CN201910435982A CN110165373B CN 110165373 B CN110165373 B CN 110165373B CN 201910435982 A CN201910435982 A CN 201910435982A CN 110165373 B CN110165373 B CN 110165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rame
switch
tuning switch
tun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59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5373A (zh
Inventor
李元鹏
蔡晓涛
梁铁柱
周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65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5373A/zh
Priority to US17/611,0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311127A1/en
Priority to EP20805547.5A priority patent/EP3961811B1/en
Priority to JP2021568122A priority patent/JP7297935B2/ja
Priority to EP23196939.5A priority patent/EP4329090A3/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9969 priority patent/WO20202287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5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5373B/zh
Priority to JP2023098083A priority patent/JP2023116699A/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8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between a radiating element and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天线装置,利用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构成,通过在底部金属边框以及侧边金属边框上都开设缝隙来平衡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和手握辐射效率。在自由空间场景下,天线的纵向模式强,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当手握电子设备时,天线的横向模式强,手握辐射效率好。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增强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品质感,金属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移动电子设备的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ID)中,例如金属边框。在采用金属边框的工业设计中,将金属边框设计成天线成为一种天线设计方向。
现有技术中,在金属边框上开设宽度很小(例如1毫米到1.5毫米)的缝隙,缝隙会将金属边框分隔成多个部分,可以形成多个金属边框天线。当金属边框处于开放的环境时,金属边框之外是空气,金属边框天线的辐射性能良好。但是,当人体接触到金属边框上的缝隙时,例如手握住缝隙,人体加载会吸收天线辐射,导致天线的辐射效率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将金属边框设计成天线,能够兼顾自由空间辐射效率以及手握辐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可以包括:侧边金属边框11-1、底部金属边框11-7、馈电23、连接金属边框的多个调谐开关。其中:
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可开设有缝隙21-1,底部金属边框11-7上可开设有缝隙22。这里,侧边金属边框11-1可以称为第一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11-7可以称为底部金属边框,缝隙21-1可以称为第一缝隙,缝隙22可以称为第二缝隙。
该多个调谐开关可包括:设置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第一调谐开关,如图4A中所示的调谐开关25(SW2)。该多个调谐开关还可包括:设置在底部金属边框11-7上的第二调谐开关和第三调谐开关。第二调谐开关可设置于缝隙22的第一侧,第三调谐开关可设置于缝隙22的第二侧,第一侧相较于第二侧距离侧边金属边框11-1更近。
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可设置有馈电点S,底部金属边框11-7上可设置有馈电点T。馈电23可用于选择性接通馈电点S或者馈电点T。馈电点S可称为第一馈电点,馈电点T可称为第二馈电点。
可以看出,第一方面提供的天线为金属边框天线,在侧边金属边框和底部金属边框上都开设缝隙,并依据不同场景对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进行分开馈电,以实现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之间的切换。这样,在自由空间场景下,可实现金属边框的纵向模式强,自由空间辐射效率高;在手握场景下,可实现金属边框的横向模式强,手握辐射效率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23可依据场景对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进行分开馈电,以实现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之间的切换。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馈电23可接通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馈电点S;在手握(如BHH)场景下,馈电23可接通底部金属边框11-7上的馈电点T。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23可连接开关22(SW1)。开关22可具有两个不动端:不动端A(可称为第一不动端)和不动端B(可称为第二不动端)。馈电点S连接至开关22的不动端A。馈电点T连接至开关22的不动端B。开关22可用于通过接通不同的不动端来选择性的导通馈电23到馈电点S还是馈电点T。开关22(SW1)可以称为第一开关。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开关22可接通不动端A。此时,馈电23接通侧边金属边框11-1的馈电点S,侧边金属边框11-1被充分激励,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辐射模式为纵向模式,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此时,设置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第一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25)可用于切换侧边金属边框11-1的辐射频段,例如在LTE B5、LTE B8、LTE B28等低频频段之间切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握(如BHH)场景下,开关22可接通不动端B。此时,馈电23接通底部金属边框11-7的馈电点T,底部金属边框11-7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辐射模式为横向模式,不受手握住缝隙21-1的影响,手握辐射效率好。第二调谐开关和第三调谐开关可用于切换底部金属边框11-7的辐射频段。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横向模式时底部金属边框11-7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避免底部金属边框11-7和其连接的侧边金属边框11-3构成一个辐射整体产生辐射,可以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设置第一接地点,如接地点35(GND1)。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隔离侧边金属边框11-1与底部金属边框11-7,避免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之间的干扰,可以进一步在馈电点S和馈电点T之间设置第二接地点,如接地点33(GND2)。可选的,也可以将调谐开关27(SW3)切0欧姆接地来代替接地点33(GND2)。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侧边金属边框11-3上可设置馈电点Q。侧边金属边框11-3上可以开设有缝隙21-3。馈电23可用于在接通侧边金属边框11-1时,接通侧边金属边框11-3。即,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侧边金属边框11-3和侧边金属边框11-1可以都作为纵向模式下的辐射体,可以进一步提高自由空间辐射效率。这里,侧边金属边框11-3可以称为第二侧边金属边框,馈电点Q可以称为第三馈电点,缝隙21-3可以称为第三缝隙。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金属边框、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天线装置,以及逻辑控制电路。其中,逻辑控制电路可用于控制馈电23接通设置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第一馈电点,或接通设置在底部金属边框11-7上的第二馈电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逻辑控制电路可以连接第一开关,可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开关接通不动端A(可称为第一不动端)或者接通不动端B(可称为第二不动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第二方面描述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当前所处的场景。当确定出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空间场景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馈电23接通第一馈电点;当确定出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电子设备可控制馈电23接通第二馈电点。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馈电23接通第一馈电点,具体可包括: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开关接通不动端A(可称为第一不动端)。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控制馈电23接通第二馈电点,具体可包括: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开关接通不动端B(可称为第二不动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可以包括:侧边金属边框11-1、底部金属边框11-7、馈电23、连接金属边框的多个调谐开关。其中:
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可开设缝隙21-1。底部金属边框11-7上可开设缝隙50。这里,侧边金属边框11-1可以称为第一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11-7可以称为底部金属边框,缝隙21-1可以称为第四缝隙,缝隙50可以称为第五缝隙。
馈电23可以连接至馈电点P。这里,馈电点P可以称为第四馈电点。馈电点P可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上。具体的,馈电点P可以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底部金属边框上,可如图6A所示。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底部金属边框,另一部分是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
该多个调谐开关可包括第五调谐开关,如图6A中的调谐开关51(SW8),以及第六调谐开关,如图6A中的调谐开关55(SW9)。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可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上。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可设置在底部金属边框11-7上。第五调谐开关可设置在馈电点P的第一侧,第六调谐开关可设置在馈电点P的第二侧,第一侧相较于第二侧更靠近侧边金属边框11-1。具体的,第六调谐开关和馈电点P之间可以通过缝隙50隔开。第五调谐开关可用于选择断开或者导通,所述第六调谐开关用于选择性断开或者导通。
在第二方面中,调谐开关切至关(off)态,可以是指调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调谐开关切至开(on)态,可以是指调谐开关导通某个集总器件,例如调谐开关导通0欧姆集总器件实现闭合接地。
可以看出,第四方面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在侧边金属边框和底部金属边框上都开设缝隙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连接金属边框的调谐开关的状态(如开(on)态或关(off)态)来调节金属边框天线的辐射模式是横向模式还是纵向模式,以兼顾自由空间辐射效率以及手握辐射效率。调谐开关可以通过切0欧姆接地来切换至开(on)态,因此开(on)态也可以称为接地态。处于关(off)态的调谐开关可用于调频。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该多个调谐开关还可包括第七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3(SW7)。第七调谐开关可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上邻近馈电点P的位置处,可用于馈电的阻抗匹配。因为,纵向模式时的辐射体和横向模式时的辐射体是不一样的,天线阻抗就不一样,需要进行不同的传输线阻抗匹配。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果第五调谐开关断开,第六调谐开关导通,则侧边金属边框11-1被充分激励,可作为主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此时金属边框天线工作模式为纵向模式,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第五调谐开关还可用于在纵向模式下切换侧边金属边框11-1的辐射频段,例如在LTE B5、LTE B8、LTE B28等低频频段之间切换。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果第五调谐开关导通,第六调谐开关断开,则底部金属边框11-7被充分激励,可作为主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此时金属边框天线工作模式为横向模式,不受手握住缝隙21-1的影响,手握辐射效率好。第六调谐开关(如SW9)还可用于在横向模式下切底部金属边框11-7的辐射频段,例如在LTE B5、LTE B8、LTE B28等低频频段之间切换。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馈电点P可以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上。此时,处于馈电点的第一侧的第五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1(SW8),也随之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上。可选的,处于馈电点的第二侧的第六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5(SW9)和馈电点P之间可以不再通过缝隙50隔开。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横向模式时底部金属边框11-7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避免底部金属边框11-7和其连接的侧边金属边框11-3构成一个辐射整体产生辐射,可以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设置接地点,如图6A中的接地点35(GND1)。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金属边框、上述第四方面描述的天线装置,以及逻辑控制电路。其中,逻辑控制电路可用于控制第五调谐开关断开或者导通,控制第六调谐开关断开或者导通。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第五方面描述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当前所处的场景。当确定出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空间场景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五调谐开关断开,第六调谐开关导通;当确定出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电子设备可控制设备控制第五调谐开关导通,第六调谐开关断开。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式来确定当前场景:在一种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判断听筒是否开启,如果听筒开启,则可确定用户正在手握电子设备打电话,从而可确定当前场景为手握场景;否则可确定当前场景为自由空间场景。在另一种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近光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距离电子设备的距离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靠近电子设备,如果该距离数据指示的距离小于特定阈值(例如1厘米),则可确定用户正在手握电子设备靠近用户身体(如用户头部),从而可确定当前场景为手握场景;否则可确定当前场景为自由空间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所基于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是两种现有的天线设计方案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天线设计方案的示意图;
图4A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4B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在纵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4C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在横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一种扩展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A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6B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在纵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6C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在横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一种扩展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A是实施例二的另一种扩展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B是图8A所示的天线装置在纵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8C是图8A所示的天线装置在横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9A是自由空间场景下实施例二的天线装置的低频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9B是手握场景下实施例二的天线装置的低频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涉及的调谐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的电子设备:蓝牙(bluetooth,BT)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通信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技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信技术、宽频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通信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SUB-6G通信技术以及未来其他通信技术等。本申请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等。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所基于的电子设备10。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可包括显示屏13和金属边框11。未示出的,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后盖、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和PCB地板。
其中,显示屏13可以结合触摸传感器组合成触控屏(或触摸屏)。触摸传感器又可以称为触控面板或触敏面板。
其中,金属边框11可以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形成。金属边框11可以绕着电子设备10和显示屏13的外围延伸,可用于固定显示屏13。依据位置来看,金属边框11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顶部的金属边框11-5(可称为顶部金属边框),电子设备10底部的金属边框(可称为底部金属边框)11-7,以及电子设备10侧边的金属边框(可称为侧边金属边框)11-1和11-3。电子设备10顶部可设置有前置摄像头15、听筒16、接近光传感器17以及环境光传感器18等。电子设备10底部可设置有USB充电接口12、麦克风等。电子设备10侧边可设置有音量调节按键(未示出)、电源键(未示出)。
其中,PCB可以采用FR-4介质板,也可以采用罗杰斯(Rogers)介质板,也可以采用Rogers和FR-4的混合介质板,等等。这里,FR-4是一种耐燃材料等级的代号,Rogers介质板一种高频板。PCB地板接地,可设置于PCB与后盖19之间。PCB地板又可以称为PCB底板。具体的,PCB地板可以是蚀刻在PCB表面的一层金属。PCB地板可用于PCB上承载的电子元件接地。具体的,PCB上承载的电子元件可以通过接线到PCB地板来实现接地,以防止用户触电或设备损坏。
其中,后盖可以是绝缘材料制成的后盖,如玻璃后盖、塑料后盖等。后盖也可以是金属后盖。如果电子设备10是全金属ID的电子设备,那后盖就是金属材料形成的后盖。
金属边框11可以设计成电子设备10的天线。此时,金属边框11上可以开设宽度很小(例如1毫米到1.5毫米)的缝隙。缝隙可以用诸如聚合物、陶瓷、玻璃等材料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填充。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利用金属边框做天线的两种现有方案。图2A所示的现有方案在侧边金属边框11-1、11-3上开设缝隙,如缝隙13-1、缝隙13-2、缝隙13-3和缝隙13-4。图2B所示的现有方案在底部金属边框11-7上开设缝隙,如缝隙13-5、缝隙13-6。
图2A所示的现有方案,在侧边金属边框上开缝,纵向模式强,自由空间(freespace,FS)好。这里,纵向模式可以是指纵向的侧金属边框作为主辐射体向外辐射的辐射模式。但是,当用户手握电子设备10时,手部会握住侧边金属边框上的缝隙,天线的辐射效率明显降低。图2B所示的现有方案,在底部金属边框上开缝,横向模式强,用户手握电子设备10不会影响底部金属边框的辐射性能。这里,横向模式可以是指横向的底部金属边框作为主辐射体向外辐射的辐射模式。但是,图2B所示的金属边框天线的自由空间差。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将兼顾自由空间辐射效率以及手握辐射效率。手握辐射效率可包括手握电子设备10或者手握电子设备10靠近人头时天线的辐射效率。手握电子设备10靠近人头时天线的辐射效率又可以称为头手(beside head and hand,BHH)辐射效率。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通过在底部金属边框以及侧边金属边框上都开设缝隙来平衡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和手握辐射效率,使得天线的纵向模式强,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且当手握电子设备10时,天线的横向模式强,手握辐射效率好。图3仅示例性示出了同时在侧边金属边框和底部金属边框上开设缝隙的一种方式,例如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开设缝隙21-1,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上开设缝隙21-3,在底部金属边框上开设缝隙22-1和22-3,后续实施例中还会介绍本申请提供的其他天线设计方案。
本申请中,自由空间场景可以是指电子设备10没有被用户手握的场景。该场景下,侧边金属边框,尤其是侧边金属边框上的缝隙,没有被人体接触(如手握接触)。本申请中,手握场景可以是指用户手握电子设备10或者手握电子设备靠近人头的场景。该场景下,侧边金属边框,如侧边金属边框上的缝隙,被人体接触(如手握接触)。
在自由空间场景下,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可实现金属边框的纵向模式强,自由空间辐射效率高。在手握场景下,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可实现金属边框的横向模式强,手握辐射效率高。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将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金属边框设计为天线,该天线可以称为金属边框天线。在侧边金属边框和底部金属边框上都开设缝隙,并依据不同场景对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进行分开馈电,以实现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之间的切换。
图4A-图4C示例性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其中,图4A为在电子设备内设计的金属边框天线的天线模型示意图,图4B为该天线装置在纵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图4C为该天线装置在横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A-图4C所示,该天线装置可以包括:侧边金属边框11-1、底部金属边框11-7、馈电23、连接金属边框的多个调谐开关。其中:
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可开设有缝隙21-1,底部金属边框11-7上可开设有缝隙22。这里,缝隙21-1可以称为第一缝隙,缝隙22可以称为第二缝隙。缝隙22可包括两个缝隙:缝隙22-1和缝隙22-3。可选的,缝隙22也可以是单缝隙,即只设置缝隙22-1或者缝隙22-3。可选的,不限于缝隙22-1和缝隙22-3,缝隙22还可以包括更多缝隙。在金属边框上开设缝隙的宽度很小(例如1毫米到1.5毫米),可等同于在缝隙两侧的金属边框之间串联一个小电容。
该多个调谐开关可包括:设置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第一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25(SW2)。不限于调谐开关25(SW2),第一调谐开关可以包括多个调谐开关。该多个调谐开关还可包括:设置在底部金属边框11-7上的第二调谐开关和第三调谐开关。第二调谐开关可设置于缝隙22的第一侧,第三调谐开关可设置于缝隙22的第二侧,第一侧相较于第二侧距离侧边金属边框11-1更近。第二调谐开关可以包括调谐开关27(SW3)、调谐开关29(SW4)。可选的,第二调谐开关可以仅包括调谐开关27(SW3)或者调谐开关29(SW4)。第三调谐开关可以包括调谐开关31(SW5)。不限于调谐开关31(SW5),第三调谐开关可以包括多个调谐开关。本申请中,调谐开关均可以由多个单刀单掷(single pole single throw,SPST)开关组合而成。
馈电23可通过线缆37连接至PCB上的有源部件,例如电池。馈电23可依据场景对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进行分开馈电,以实现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之间的切换。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可设置有馈电点S,底部金属边框11-7上可设置有馈电点T。馈电23可用于选择性接通馈电点S或者馈电点T。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馈电23可接通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馈电点S;在手握(如BHH)场景下,馈电23可接通底部金属边框11-7上的馈电点T。这样,当电子设备10确定电子设备10当前所处的场景是自由空间FS场景还是手握(如BHH)场景后,便可以控制馈电23接通馈电点S还是馈电点T。
对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进行分开馈电可以通过开关22(SW1)来实现。具体的,馈电23可连接开关22(SW1)。开关22可以是单刀双掷(single pole double throw,SPDT)开关,可具有两个不动端:不动端A和不动端B。馈电点S连接至开关22的不动端A。馈电点T连接至开关22的不动端B。开关22可用于通过接通不同的不动端来选择性的导通馈电23到馈电点S还是馈电点T。
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电子设备10可控制开关22接通不动端A,即控制馈电23接通侧边金属边框11-1的馈电点S。馈电点S可称为第一馈电点。此时,侧边金属边框11-1被充分激励,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纵向模式,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此时,设置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第一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25)可用于切换侧边金属边框11-1的辐射频段,例如在LTE B5、LTE B8、LTE B28等低频频段之间切换。
在手握(如BHH)场景下,电子设备10可控制开关22接通不动端B,即控制馈电23接通底部金属边框11-7的馈电点T。馈电点T可称为第二馈电点。此时,底部金属边框11-7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横向模式,不受手握住缝隙21-1的影响,手握辐射效率好。第二调谐开关和第三调谐开关可用于切换底部金属边框11-7的辐射频段。
开关22接通哪一个不动端可由逻辑控制器来控制。逻辑控制器可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CPU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开关22接通哪一个不动端。当电子设备处于FS场景时,该控制信号可指令逻辑控制器控制开关22连通不动端A。当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该控制信号可指令逻辑控制器控制开关22连通不动端B。关于自由空间FS场景、手握(如BHH)场景的确定方式,后续内容中会进行说明,这里先不赘述。
也即是说,开关22可以实现分馈方式,依据不同场景对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进行分开馈电,以实现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之间的切换。
为了实现横向模式时底部金属边框11-7作为主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避免底部金属边框11-7和其连接的侧边金属边框11-3构成一个辐射整体产生辐射,可以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设置第一接地点,如接地点35(GND1)。这里,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可包括两种情况:情况1.第一接地点设置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上邻近底部金属边框近的位置处,邻近是指该位置与底部金属边框11-7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值,例如6毫米;情况2.第一接地点设置在底部金属边框11-7上邻近侧边金属边框11-3的位置处,邻近是指该位置与侧边金属边框11-3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值,例如6毫米。
为了隔离侧边金属边框11-1与底部金属边框11-7,避免纵向模式和横向模式之间的干扰,可以进一步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设置第二接地点,如接地点33(GND2)。也可以说,第二接地点设置在馈电点S和馈电点T之间。这里,在侧边金属边框11-1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其含义,可类似参考前述关于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可选的,也可以将调谐开关27(SW3)切0欧姆接地来代替接地点33(GND2)。
图4B为纵向模式原理示意图。如图4B所示,自由空间FS场景下,图4B所示的金属边框可采用倒F天线(inverted F antenna,IFA)设计,由侧边金属边框11-1产生谐振。此时,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纵向模式。图4C为横向模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C所示,在手握场景下,可由底部金属边框11-7产生谐振,如图4C所示的T到D之间的金属边框可采用左手传输线(composite right/left handed,CRLH)模式产生谐振。此时,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横向模式。
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装置可以为低频(low band,LB)天线,其工作频率可为690MHz-960MHz。不限于LB,该天线装置还可以工作在其他频段,例如中高频(如1700MHz-2700MHz),可通过调节辐射体长度来适配。
实施例一的扩展实施方式
侧边金属边框11-3上可以开设有缝隙21-3。这里,缝隙21-3可以称为第三缝隙。缝隙21-3和缝隙21-1可以对称式的分开设置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可以在外观上达到对称开缝的美学要求。
如图5所示,侧边金属边框11-3也可以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也即是说,侧边金属边框11-3和侧边金属边框11-1可以都作为纵向模式下的辐射体,可以进一步提高自由空间辐射效率。
具体的,类似侧边金属边框21-1的设计,可以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上设置第四调谐开关,例如调谐开关39(SW6),以及馈电点Q。其中,第四调谐开关可用于切换侧边金属边框11-3的辐射频段,例如在LTE B5、LTE B8、LTE B28等低频频段之间切换。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开关22接通不动端A,馈电23接通侧边金属边框11-1上的馈电点S,以及侧边金属边框11-3上的馈电点Q。这里,馈电点Q可以称为第三馈电点。这样,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侧边金属边框11-3也可以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在侧边金属边框和底部金属边框上都开设缝隙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连接金属边框的调谐开关的状态(如开(on)态或关(off)态)来调节金属边框天线的辐射模式是横向模式还是纵向模式,以兼顾自由空间辐射效率以及手握辐射效率。调谐开关可以通过切0欧姆接地来切换至开(on)态,因此开(on)态也可以称为接地态。处于关(off)态的调谐开关可用于调频。
图6A-图6C示例性示出了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其中,图6A为在电子设备内设计的金属边框天线的天线模型示意图,图6B为该天线装置在纵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图6C为该天线装置在横向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如图6A-图6C所示,该天线装置可以包括:侧边金属边框11-1、底部金属边框11-7、馈电23、连接金属边框的多个调谐开关。其中:
侧边金属边框11-1上可开设缝隙21-1。底部金属边框11-7上可开设缝隙50。这里,缝隙21-1可以称为第四缝隙,缝隙50可以称为第五缝隙。在金属边框上开设缝隙的宽度很小(例如1毫米到1.5毫米),可等同于串联一个小电容。可选的,如图7所示,缝隙50可以包括多个缝隙,如缝隙50-1和缝隙50-3。
馈电23可以连接至馈电点P。这里,馈电点P可以称为第四馈电点。馈电23可通过线缆37连接至PCB上的有源部件,例如电池。馈电点P可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上。具体的,馈电点P可以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底部金属边框上,可如图6A所示。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底部金属边框,另一部分是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
该多个调谐开关可包括第五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1(SW8),以及第六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5(SW9)。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可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上。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可设置在底部金属边框11-7上。第五调谐开关可设置在馈电点P的第一侧,第六调谐开关可设置在馈电点P的第二侧,第一侧相较于第二侧更靠近侧边金属边框11-1。具体的,第六调谐开关和馈电点P之间可以通过缝隙50隔开。
另外,该多个调谐开关还可包括第七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3(SW7)。第七调谐开关可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金属边框上邻近馈电点P的位置处,可用于馈电的阻抗匹配。因为,纵向模式时的辐射体和横向模式时的辐射体是不一样的,天线阻抗就不一样,需要进行不同的传输线阻抗匹配。
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可处于关(off)态,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可处于开(on)态。此时,侧边金属边框11-1被充分激励,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此时金属边框天线工作模式为纵向模式,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第五调谐开关(如SW8)还可用于在纵向模式下切换侧边金属边框11-1的辐射频段,例如在LTE B5、LTE B8、LTE B28等低频频段之间切换。
在手握(如BHH)场景下,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可处于开(on)态,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可处于关(off)态。此时,底部金属边框11-7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此时金属边框天线工作模式为横向模式,不受手握住缝隙21-1的影响,手握辐射效率好。第六调谐开关(如SW9)还可用于在横向模式下切底部金属边框11-7的辐射频段,例如在LTE B5、LTE B8、LTE B28等低频频段之间切换。
也即是说,第五调谐开关(如SW8)、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可用于选择性处于开(on)态或关(off)态。这样,可以通过切换设置在馈电点P两侧的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和第六调谐开关(如SW9)的状态(如开(on)态或关(off)态),可以切换金属边框天线的辐射模式是纵向模式还是横向模式。
第五调谐开关(如SW8)、第六调谐开关(如SW9)的状态切换,切换至开(on)态还是关(off)态,可由逻辑控制器来控制。逻辑控制器可连接第五调谐开关(如SW8)、第六调谐开关(如SW9)。逻辑控制器可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CPU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第五调谐开关(如SW8)、第六调谐开关(如SW9)的状态切换。当电子设备处于FS场景时,该控制信号可指令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切至关(off)态,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切至开(on)态。当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该控制信号可指令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切至开(on)态,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切至关(off)态。关于自由空间FS场景、手握(如BHH)场景的确定方式,后续内容中会进行说明,这里先不赘述。
为了实现横向模式时底部金属边框11-7作为主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避免底部金属边框11-7和其连接的侧边金属边框11-3构成一个辐射整体产生辐射,可以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设置接地点35(GND1)。在侧边金属边框11-3与底部金属边框11-7之间,可参考前述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图6B为纵向模式原理示意图。如图6B所示,自由空间FS场景下,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切至开(on)态,相当于接地。此时,图6B所示的金属边框可采用倒F天线(inverted Fantenna,IFA)设计,可主要由侧边金属边框11-1产生低频谐振。此时,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纵向模式。图6C为横向模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6C所示,在手握场景下,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切至开(on)态,相当于接地。此时,可由底部金属边框11-7产生谐振。例如,51到P之间的金属边框可采用CRLH模式产生谐振,35到50之间的枝节产生寄生模式,辅助提高辐射效率。此时,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横向模式。
不限于低频,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还可以工作在其他频段,例如中高频(如1700MHz-2700MHz),可通过调节辐射体长度来适配。
实施例二的扩展实施方式
和图6A示出的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底部金属边框上设置馈电点P不同的是,如图8A所示,馈电点P可以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上。此时,处于馈电点的第一侧的第五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1(SW8),也随之设置在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上。可选的,处于馈电点的第二侧的第六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55(SW9)和馈电点P之间可以不再通过缝隙50隔开。
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底部金属边框是指缝隙50到位置G之间的金属边框。缝隙21-1和缝隙50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是指位置G到缝隙21-1之间的金属边框。位置G即底部金属边框11-7和侧边金属边框11-1的连接处。
在自由空间FS场景下,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可处于关(off)态,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可处于开(on)态。此时,侧边金属边框11-1被充分激励,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纵向模式,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第五调谐开关(如SW8)还可用于在纵向模式下切换侧边金属边框11-1的辐射频段。
在手握(如BHH)场景下,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可处于开(on)态,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可处于关(off)态。此时,底部金属边框11-7可作为辐射体向外产生辐射,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横向模式,不受手握住缝隙21-1的影响,手握辐射效率好。第六调谐开关(如SW9)还可用于在横向模式下切底部金属边框11-7的辐射频段。
图8B为纵向模式原理示意图。如图8B所示,自由空间FS场景下,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切至开(on)态,相当于接地。此时,图8B所示的金属边框可采用倒F天线(inverted Fantenna,IFA)设计,可主要由侧边金属边框11-1产生低频谐振。此时,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纵向模式。图8C为横向模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8C所示,在手握场景下,第五调谐开关(如SW8)切至开(on)态,相当于接地。此时,可主要由底部金属边框11-7产生低频谐振。此时,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辐射模式为横向模式。
图9A示出了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在自由空间场景下的低频工作状态。如图9A所示,为了保证自由空间场景下的天线性能,需要充分激励纵向模式,可以将开关2切至关(off)态,开关1切至开(on)态。这样,就会在侧边金属边框上的缝隙(如缝隙21-1)处形成电场强点,因而纵向模式强。该天线装置可以在B5、B8、B28产生谐振,且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
图9B示出了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装置在手握场景下的低频工作状态。如图9B所示,为了保证手握场景下的天线性能,减小手握影响,需要减弱纵向模式,加强横向模式,可以将开关2切至开(on)态,开关1切至关(off)态。这样,就会在底部金属边框上的缝隙(如缝隙50)处形成电场强点,有效激励起横向模式,从而减弱手握影响。该天线装置可以在BHHL场景、BHHR场景下都具有良好的系统效率。BHHL场景和BHHR场景为两种典型的手握场景。BHHL是指左手握电子设备100靠近左脸,BHHR是指右手握电子设备100靠近右脸。
图9A、图9B中的开关1可以是实施例二中提及的第六调谐开关(如SW9),开关2可以是实施例二中提及的第五调谐开关(如SW8)。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还可以适用电子设备100的另一个侧边金属边框,如侧边金属边框11-3,以及还可以适用电子设备100的顶部金属边框11-5。即以上实施例中,纵向模式时的辐射体可以是侧边金属边框11-3,横向模式时的辐射体可以是顶部金属边框11-5。
以上实施例中提及了自由空间场景、手握场景,不同的场景下天线的辐射模式(纵向模式或横向模式)不同。在一种实现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判断听筒16是否开启,如果听筒16开启,则可确定用户正在手握电子设备100打电话,从而可确定当前场景为手握场景;否则可确定当前场景为自由空间场景。在另一种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近光传感器17采集到的用户距离电子设备100的距离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靠近电子设备100,如果该距离数据指示的距离小于特定阈值(例如1厘米),则可确定用户正在手握电子设备100靠近用户身体(如用户头部),从而可确定当前场景为手握场景;否则可确定当前场景为自由空间场景。不限于这两种方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当前场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以上实施例中提及的调谐开关,如调谐开关25(SW2)、调谐开关27(SW3)、调谐开关51(SW8)等,可以如图10所示,可具有多个接地点,例如接地点61、接地点63、接地点65。每个接地点可串联RLC集总器件,例如,接地点61串联集总器件L1,接地点63串联集总器件L2,接地点65串联集总器件L3。L1、L2、L3的集总参数值不同。调谐开关可以选择性导通串联了不同的集总器件接地点,以实现频率调节。
以上实施例中提及的,调谐开关切至关(off)态,可以是指调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调谐开关切至开(on)态,可以是指调谐开关导通某个集总器件,例如调谐开关导通0欧姆集总器件实现闭合接地。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设计方案通过在底部金属边框以及侧边金属边框上都开设缝隙来平衡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和手握辐射效率。在自由空间场景下,天线的纵向模式强,自由空间辐射效率好。当手握电子设备10时,天线的横向模式强,手握辐射效率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逻辑控制电路,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第二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馈电,多个调谐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一缝隙,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天线具有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二馈电点;所述底部金属边框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设置有第二接地点;
所述多个调谐开关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的第一调谐开关,连接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第二调谐开关和第三调谐开关;所述第二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一侧,所述第三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较于所述第二侧距离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更近;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控制所述馈电接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上的第一馈电点,或接通设置在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的第二馈电点,如果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纵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一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如果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二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横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缝隙到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的金属边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二调谐开关和所述第三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空间场景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二馈电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连接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具有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所述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接通所述第一不动端或者接通所述第二不动端;
如果所述第一开关选择性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纵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如果所述第一开关选择性接通所述第二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横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三馈电点,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三缝隙;所述馈电还用于在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时,接通所述第三馈电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调谐开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上的第四调谐开关,所述第四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隙的宽度在1毫米到1.5毫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上距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垂直距离小于6毫米的位置处,或者第一接地点设置在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距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的垂直距离小于6毫米的位置处。
7.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辐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的天线装置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第二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馈电,多个调谐开关;其中: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一缝隙,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天线具有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二馈电点;所述底部金属边框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设置有第二接地点;所述多个调谐开关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的第一调谐开关,连接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第二调谐开关和第三调谐开关;所述第二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一侧,所述第三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较于所述第二侧距离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更近;所述馈电用于选择性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或者所述第二馈电点;如果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纵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一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如果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二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横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缝隙到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的金属边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二调谐开关和所述第三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当前所处的场景;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空间场景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二馈电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连接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具有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所述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开关用于选择性接通所述第一不动端或所述第二不动端;如果所述第一开关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横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如果所述第一开关接通所述第二馈电点,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纵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
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一馈电点,具体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接通所述第一不动端;
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馈电接通所述第二馈电点,具体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接通所述第二不动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逻辑控制电路、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第二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馈电,多个调谐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四缝隙,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五缝隙,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天线具有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底部金属边框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之间设置有接地点;
所述馈电接通第四馈电点,所述第四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天线上;
所述多个调谐开关包括第五调谐开关和第六调谐开关,所述第五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金属边框天线上,所述第六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所述第五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四馈电点的第一侧,所述第六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四馈电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较于所述第二侧更靠近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
所述逻辑控制连接所述第五调谐开关、所述第六调谐开关;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控制所述第五调谐开关断开或者导通,控制所述第六调谐开关断开或者导通;如果所述第五调谐开关断开,所述第六调谐开关导通,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纵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五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
如果所述第五调谐开关导通,所述第六调谐开关断开,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横向部分以及所述第五缝隙到所述接地点之间的金属边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六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空间场景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五调谐开关断开,所述第六调谐开关导通;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五调谐开关导通,所述第六调谐开关断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馈电点具体设置在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底部金属边框上,所述第六调谐开关和所述第四馈电点之间通过所述第五缝隙隔开。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馈电点具体设置在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上,所述第五调谐开关连接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侧边金属边框。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调谐开关还包括第七调谐开关,所述第七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上邻近所述第四馈电点的位置处,用于馈电的阻抗匹配。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缝隙的宽度在1毫米到1.5毫米之间。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地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上距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垂直距离小于6毫米的位置处,或者第一接地点设置在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距所述第二侧边金属边框的垂直距离小于6毫米的位置处。
15.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辐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的天线装置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第二侧边金属边框、底部金属边框,馈电,多个调谐开关;其中: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四缝隙,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开设有第五缝隙,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天线具有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底部金属边框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侧边金属边框之间设置有接地点;所述馈电接通第四馈电点,所述第四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四缝隙和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天线上;所述多个调谐开关包括第五调谐开关和第六调谐开关,所述第五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金属边框天线上,所述第六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底部金属边框上;所述第五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四馈电点的第一侧,所述第六调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四馈电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较于所述第二侧更靠近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所述第五调谐开关用于选择性断开或者导通,所述第六调谐开关用于选择性断开或者导通;如果所述第五调谐开关断开,所述第六调谐开关导通,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纵向部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五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边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如果所述第五调谐开关导通,所述第六调谐开关断开,则所述金属边框天线的所述横向部分以及所述第五缝隙到所述接地点之间的金属边框被激励向外产生辐射;所述第六调谐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底部金属边框的辐射频段;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当前所处的场景;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空间场景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五调谐开关断开,所述第六调谐开关导通;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手握场景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五调谐开关导通,所述第六调谐开关断开。
CN201910435982.XA 2019-05-14 2019-05-23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165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611,037 US20220311127A1 (en) 2019-05-14 2020-05-13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0805547.5A EP3961811B1 (en) 2019-05-14 2020-05-13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1568122A JP7297935B2 (ja) 2019-05-14 2020-05-13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23196939.5A EP4329090A3 (en) 2019-05-14 2020-05-13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0/089969 WO2020228728A1 (zh) 2019-05-14 2020-05-13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3098083A JP2023116699A (ja) 2019-05-14 2023-06-14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9233 2019-05-14
CN2019103992336 2019-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5373A CN110165373A (zh) 2019-08-23
CN110165373B true CN110165373B (zh) 2021-09-24

Family

ID=6763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5982.XA Active CN110165373B (zh) 2019-05-14 2019-05-23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1127A1 (zh)
EP (2) EP3961811B1 (zh)
JP (2) JP7297935B2 (zh)
CN (1) CN110165373B (zh)
WO (1) WO20202287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373B (zh) * 2019-05-14 2021-09-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10605B (zh) * 2019-09-18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864583B (zh) * 2019-11-28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29749B (zh) * 2019-12-27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140896B (zh) * 2020-01-17 2023-05-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电子设备
CN113161721B (zh) * 2020-01-22 2023-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55027A (zh) * 2020-05-29 2020-08-18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6742318A (zh) * 2020-06-04 2023-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216976B (zh) * 2020-09-25 2023-07-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天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220046309A (ko) * 2020-10-07 2022-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4649680A (zh) * 2020-12-18 2022-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5207631A (zh) * 2021-04-13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CN113314828B (zh) * 2021-05-27 2023-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652A (zh) * 2015-11-02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848594A (zh) * 2017-03-06 2017-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08199132A (zh) * 2017-12-29 2018-06-22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0058B2 (en) 2011-11-28 2015-10-13 Htc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346397B (zh) * 2013-06-21 2016-01-13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适用于具有金属框结构移动终端的多频天线系统
US9985353B1 (en) * 2013-09-30 2018-05-29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for metallized devices
KR102226173B1 (ko) 2014-09-02 2021-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금속 프레임을 이용한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6463816B (zh) * 2015-01-04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
TWI583050B (zh) * 2015-10-21 2017-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05337052A (zh) * 2015-11-28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741916B2 (en) 2015-12-03 2020-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al frame antenna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275753B (zh) * 2016-04-08 2020-06-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的天线
US10998622B2 (en) * 2016-07-21 2021-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476167B2 (en) * 2017-07-20 2019-11-12 Apple Inc. Adjustable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antenna structures
CN108270082B (zh) * 2018-01-19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31041B (zh) * 2018-04-25 2020-04-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649335B (zh) * 2018-05-15 2021-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天线切换方法
CN208368722U (zh) * 2018-08-02 2019-01-11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9149134B (zh) * 2018-08-20 2020-11-24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天线系统的切换方法
CN109149071B (zh) * 2018-08-20 2021-05-0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547594B (zh) * 2018-11-22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165373B (zh) * 2019-05-14 2021-09-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652A (zh) * 2015-11-02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848594A (zh) * 2017-03-06 2017-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08199132A (zh) * 2017-12-29 2018-06-22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1127A1 (en) 2022-09-29
EP3961811B1 (en) 2023-10-11
JP2023116699A (ja) 2023-08-22
JP2022532639A (ja) 2022-07-15
WO2020228728A1 (zh) 2020-11-19
JP7297935B2 (ja) 2023-06-26
CN110165373A (zh) 2019-08-23
EP3961811A4 (en) 2022-06-29
EP4329090A3 (en) 2024-04-24
EP4329090A2 (en) 2024-02-28
EP3961811A1 (en) 2022-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5373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979183B1 (ko) 대칭 스위칭 아키텍처를 갖는 안테나
JP6703565B2 (ja) 調節可能な多重入出力アンテナ構造体
US11088470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2683861B (zh) 可调谐环形天线
KR101257093B1 (ko) 이동 단말기
EP3226348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6067826B (zh) 移动终端
KR101440696B1 (ko) 근거리 복사를 감소시키는 기생 안테나 공진 요소들을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1911383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KR20190029438A (ko) 분할 복귀 경로를 갖는 전자 디바이스 안테나
CN112751212A (zh)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US849460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EP1690407B1 (en) Antenna structure for devices with conductive chassis
US20230029513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tenna structure
US202302753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310605B (zh) 多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2194155A1 (zh) 天线及通讯设备
JP2003258522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20130093631A1 (en) Mobile wireless terminal
RU2783986C1 (ru) Антенн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20220005822A (ko) 이중 편파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740831B1 (ko) 무 분절 외곽 도체를 이용한 캐리어-어그리게이션(ca) 지원을 위한 다중대역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KR20130053934A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7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