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5027A -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5027A
CN111555027A CN202010476298.9A CN202010476298A CN111555027A CN 111555027 A CN111555027 A CN 111555027A CN 202010476298 A CN202010476298 A CN 202010476298A CN 111555027 A CN111555027 A CN 111555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frame
frequency band
antenna assembly
feed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62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62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5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5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at the feed, e.g. for 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天线组件包括复用频段辐射体以及频段切换模组,复用频段辐射体形成于边框,复用频段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馈点以及第二馈点,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间隔设置;频段切换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低频以及高频4G信号,第二连接端与第二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高频4G信号,频段切换模组选择性的连接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一馈点或者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二馈点。通过设置频段切换模组,在两个相互间隔的馈点上馈入不同频段的信号,实现对全频段的4G信号和全频段的5G信号的覆盖,充分利用边框的有限长度,实现良好的通信效果。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广泛的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
天线是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的主要电子元件,也是不可或缺的电子元件之一,同时设置多个天线成为保证电子设备良好通信的趋势,尤其是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保持电子设备的通信畅通。现有的电子设备中,通常会设置多个天线,但由于人手的握持,会阻断或减弱天线的射频信号,因此如何保持用户在各种环境下均具有较好的通讯效果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以改善电子设备的通信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边框以及中板,边框围设于中板,天线组件包括复用频段辐射体以及频段切换模组,复用频段辐射体形成于边框,复用频段辐射体与中板间形成有缝隙,复用频段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馈点以及第二馈点,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间隔设置;频段切换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低频4G信号以及高频4G信号,第二连接端与第二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高频4G信号,频段切换模组用于选择性的连接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一馈点,或者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二馈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天线组件包括边框、中板、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第四辐射体、第五辐射体以及第六辐射体。边框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以及第四边框,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相对,第三边框与第四边框相对,第三边框连接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第四边框连接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第一辐射体形成于第一边框、第二辐射体形成于第二边框、第三辐射体和第四辐射体形成于第三边框,第五辐射体和第六辐射体形成于第四边框。边框围设于中板并与中板连接,每个辐射体与中板之间形成缝隙。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第四辐射体、第五辐射体以及第六辐射体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复用频段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馈点以及第二馈点,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间隔设置,复用频段辐射体连接有频段切换模组,频段切换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低频4G信号,第二连接端与第二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高频4G信号,频段切换模组用于选择性的连接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一馈点,或者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二馈点,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相互错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天线组件以及主板,主板上设置有多个馈源、多个匹配电路以及多个频段切换模组,天线组件中的各辐射体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匹配电路电连接一个或多个馈源、并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频段切换模组接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通过设置频段切换模组,在两个相互间隔的馈点上馈入不同频段的信号,实现对全频段的4G信号和全频段的5G信号的覆盖,充分利用边框的有限长度,以在不同频段的4G信号和5G信号都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第四辐射体、第五辐射体以及第六辐射体分布于四个边框上,并且每个辐射体可以实现4G信号和5G信号的切换,或者实现不同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形成多进多出的天线结构,当用户握持边框时,不可能同时将所有的辐射体遮挡,因此可以保证用户不论是在4G通讯环境还是在5G通信环境下,均能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段切换模组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4G(the 4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第四代通讯技术的简称,4G通信信号通常包括低频信号(LB)以及中高频信号(MHB)两种。5G(5th generationmobile networks)是目前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具有高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优点,目前5G通信主要包括N41频段、N78频段以及N79频段,由于不同的运营商使用的频段存在差异,因此要实现全网通的5G通信,需要涵盖全频段的射频信号收发。目前由于正处于4G向5G切换的过程,因此通常电子设备需要同时满足在4G环境以及5G环境进行通信的要求,这使得电子设备需要设置更多的天线,而电子设备内的空间极为有限,较难容纳更多的天线,同时由于用户在手握持电子设备时,会对天线形成遮挡,影响射频信号的收发,进而降低通信效果。
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图1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中框23、一前壳101和一后盖102,中框23包括中板(如图2中202)以及边框(如图2中201),其中边框围设于中板并连接于中板。中板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后盖102装配于中板的第一侧,前壳101装配于中板的第二侧,具体而言前壳101和后盖102均装配于边框,并形成封闭的壳体,前壳101可以包括保护盖板、显示屏22等。前壳101和后盖102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以收容其他组成元件,例如,主板31和电池32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1和后盖102可以为金属壳体。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前壳101和后盖102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前壳101和后盖102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再比如:前壳101和后盖102可以为塑胶壳体、陶瓷壳体等。
保护盖板可以为玻璃盖板、蓝宝石盖板、塑料盖板等,提供对显示屏22的保护作用,以防止灰尘、水气或油渍等附着于显示屏,避免外界环境对显示屏22的腐蚀,同时防止外界环境对显示屏22的冲击力,避免显示屏22的破碎。
保护盖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为透明,以对应显示屏22的出光面。非显示区为非透明,以遮蔽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非显示区可以开设供声音、及光线传导的开孔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全面屏设计,而不保留非显示区。电子设备100可以在其周缘设置有耳机孔、麦克风孔、扬声器孔、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孔。该耳机孔、麦克风孔、扬声器孔、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孔均为通孔,并形成于边框上,并可以与收容空间内的主板31电性连接。
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200,其可以应用于图1示出的电子设备100中。天线组件200包括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以及频段切换模组33,其中,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形成于边框201,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与中板202间形成有缝隙,形成净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可以向外辐射多个频段的射频信号,其中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可以作为边框201的一部分。
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上设置有第一馈点2011以及第二馈点2012,第一馈点2011和第二馈点2012间隔设置,即第一馈点2011和第二馈点2012是非重合的,彼此之间具有间隔。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与中板202之间形成缝隙。
频段切换模组33包括第一连接端311和第二连接端312,第一连接端311与第一馈点2011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低频4G信号以及高频4G信号,第二连接端312与第二馈点2012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中频4G信号,频段切换模组33用于选择性的连接第一连接端311以及第一馈点2011,或者第二连接端312以及第二馈点2012。当第一连接端311与第一馈点2011连接时,天线组件200通过第一馈点2011馈入天线信号,当第二连接端312与第二馈点2012连接时,天线组件200通过第二馈点2012馈入天线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低频4G信号的频率小于中频4G信号的频率,中频4G信号的频率小于高频4G信号的频率。仅作为一种示例,低频4G信号例如是指700MHz-960MHz,中频4G信号例如是指1710MHz-2170MHz,高频4G信号例如是指2300MHz-2690MHz。
参阅图2和图3,频段切换模组33还包括第一通路313和第二通路314,其中第一通路313和第二通路314可以实现中频4G信号中不同频段频率的切换;以及高频4G信号中不同频段频率的切换。具体的,当频段切换模组33通过第一连接端311与第一馈点2011连接时,频段切换模组33通过第一通路313和第二通路314进行切换,可以实现不同频段的高频4G信号(B40/41)的馈入,当频段切换模组33通过第而连接端与第而馈点连接时,频段切换模组33通过第一通路313和第二通路314进行切换,可以实现不同频段的中频4G信号(B1/3)的馈入,由于中频4G信号可以单独由第二连接端312和第二馈点2012的连接馈入,因此在全频段的4G信号上,都具有较高的通信效率,尤其是在中频的4G信号频段上,通信效率显著提高。
本实施例中的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可以形成为各种形式的天线,例如断缝天线、枝节天线等。作为一种方式,本实施例中,边框201形成有断缝290,断缝290分隔边框201形成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具体的,复用频段辐射体270还包括馈地点2013,馈地点2013位于第二馈点2012的远离第一馈点2011的一侧,馈地点2013连接有地馈点切换开关320。
参阅图2,图2中,F为边框201的断缝290位置,E点为上段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的下地点位置,EF段可作为5G信号中N78/79的辐射体,D点为下段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的下地点位置,C点为馈地点2013;A点第一馈点2011,B点为第二馈点2012。
当第一连接端与第一馈点连接时,AD-EF段可覆盖5G信号中的n41/78/79频段,以及高频4G信号的B28/5/8/40/41(699MHZ-960MHZ/2300MHZ-2690MHZ/3.4GHZ-4GHZ/4.8GHZ-4.9HZ)频段。具体的EF段可覆盖n78/79(3.4GHZ-4GHZ/4.8GHZ-4.9HZ),AD段可实现B28,通过频段切换模组33利用电感切换第一通路313或第二通路314,可以覆盖B5/8/20(791MHZ-960MHZ),AF段金属通过馈电点开关SP4T-1的通路4/5利用电容或电感切换可覆盖B40/41(2300MHZ-2690MHZ);
当第二连接端312与第二馈点2012连接时,AD-EF段可覆盖n41/78/79B28/5/8/40/41等频段(699MHZ-960MHZ/2300MHZ-2690MHZ/3.4GHZ-4GHZ/4.8GHZ-4.9HZ)。具体的EF段辐射体可覆盖n78/79(3.4GHZ-4GHZ/4.8GHZ-4.9HZ),BD段可实现B5频段,可以切换覆盖B8/20/28(700MHZ-960MHZ),BF段金属通过切换第一通路313和第二通路314切换可覆盖B1/3(1710MHZ-2170MHZ)。
表1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200在B1/3频段的通信效率的测试数据,测试由微波辐射计完成。
表1
Figure BDA0002515951950000031
Figure BDA000251595195000004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在B1/3频段,天线组件200的辐射效率显著提升,相比于现有技术的4G信号在中频频段,辐射效率平均值仅有20%左右,辐射效率显著提升,使得4G频段的天线信号在全频段均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承前述,中板202可以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天线枝节,枝节与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电性连接,并用于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形成枝节天线的结构,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200可以实现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全频段的4G信号的复用,并且在4G信号的中频频段,辐射效率显著提升。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并参阅图1和图4,电子设备100包括天线组件200以及主板31,其中,天线组件200包括边框201、中板202、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其中,上述的多个辐射体形成于边框201或者中板202并用于发送或者接收射频信号,主板31设置于中板202并位于电子设备100内部。
边框201包括第一边框210、第二边框220、第三边框230以及第四边框240,第一边框210与第二边框220相对,第三边框230与第四边框240相对,第三边框230连接于第一边框210和第二边框220之间,第四边框240连接于第一边框210和第二边框22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210和第二边框220大致相互平行,第三边框230和第四边框240大致相互平行,且第一边框210的长度小于第三边框230的长度,即第一边框210和第二边框220的延伸方向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第三边框230和第四边框240的延伸方向为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
中板202为板状结构,并可以用于承载或安装电子设备100的各类电学元器件、例如主板31、摄像头、麦克风等。边框201围设于中板202并与中板202连接,其中边框201与中板202之间可以形成有若干个缝隙203,缝隙203用于辐射体的净空。
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二辐射体252形成于第二边框220、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第五辐射体255和第六辐射体25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即在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两个辐射体,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电子设备100的边框201,布置和容纳更多的辐射体。
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并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与频段切换模组33的连接方式、结构、功能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即可以作为4G天线的辐射体,也可以作为全频段的5G信号的辐射体,其中全频段的5G信号例如可以包括N41频段、N78频段以及N79频段,满足各个不同运营商的通信需求。
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设置,错开设置是指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在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上不相对,以使得当用户手握持电子设备100时,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不会同时被用户的手遮挡,至少保证一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使得不论是在4G通信环境还是在5G通信环境下,电子设备100均能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
作为一种方式,实现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的方式可以是: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中的一者位于第一边框210或第二边框220,另一者位于第三边框230或第四边框240,以使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错开。
请继续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三辐射体253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在用户用手握持电子设备100时,一般是竖向握持第三边框230和第四边框240,这样第一辐射体251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通信效果。当用户用户横向握持第一边框210以及第二边框220时,第三辐射体253可以保持良好的通信效果。
此外,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以及第六辐射体256中的非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中;两者均作为辅助辐射体280,辅助辐射体280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以实现4G信号以及部分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其中部分频段的5G信号可以是N41频段、、N78频段、N79频段中的一者或两者。由于两个辅助辐射体280也可以实现4G信号的通信,因此两个辅助辐射体280与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可以组成4G信号的多进多出天线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与辅助辐射体280连接的频段切换模组3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频段切换模组33大致相同,区别在于仅用于馈入全频段的4G信号以及部分频段的5G信号,其中全频段的4G信号馈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频段切换模组33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辅助辐射体280中的一者作为主集天线,另一者作为分集天线,采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混用的形式,可以提高多进多出天线结构的通信效果,大大提高多径衰落信道传输下的可靠性,同时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也可以设置为分集天线的形式,形成一主集三分集的多进多出天线结构。分集接收方式可以将接收到的多径信号分离成不相关的(独立的)多路信号,然后把这些多路信号分离信号的能量按一定的规则合并起来,使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能量最大,进而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作为分集天线的辅助辐射体280与作为主集天线的辅助辐射体280相互错开。其中,相互错开是指两个辅助辐射体280在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上不相对,以使得当用户手握持电子设备100时,两个辅助辐射体280不会同时被用户的手遮挡,至少保证一个辅助辐射体280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作为主集天线的辅助辐射体280形成于第一边框210或第二边框220;作为分集天线的辅助辐射体280形成于第三边框230或第四边框240,且位于远离作为主集天线的辅助辐射体280的一端。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使得作为分集天线的辅助辐射体280和作为主集天线的辅助辐射体280分隔更大的距离,提高两个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避免相互之间产生干扰。本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252以及第五辐射体255作为辅助辐射体280,第二辐射体252和第五辐射体255大致位于对角线位置,具有较远的距离以及较高的隔离度,其中第二辐射体252以及第五辐射体255均可以实现低频、中高频的4G信号以及N41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
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以及第六辐射体256中的剩余两者,本实施例中为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六辐射体256,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以实现全频道的5G信号的切换,并与复用频段辐射体270、辅助辐射体280形成多进多出的天线结构。
仅作为一种示例,因此,本实施例中的5G信号频段中,N41频段支持2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以及第六辐射体256。N78频段支持2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六辐射体256,N79频段支持1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六辐射体256。在4G信号频段中,低频频段(LB)包括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以及第五辐射体255,中高频频段(MHB)支持1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以及第五辐射体255,其中的T是指发射,R是指接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组件200还可以选择性的包括第七辐射体257、第八辐射体258以及第九辐射体259中的一者、两者或三者。其中第七辐射体257以及第八辐射体258例如可以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位于第一辐射体251的两侧。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例如可以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并用于发射或接收GPS信号、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信号、蓝牙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无线保真信号包括wifi2.4G和wifi5G。且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可以组成两进两出的天线结构,并形成双频GPS信号。
第九辐射体259形成于中板202,并可以用于实现近距离无线通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
主板31,主板31上设置有多个馈源32(图4中仅标注一个馈源,但相同符号的元器件均应理解为馈源)、多个匹配电路以及多个频段切换模组33(图4中仅标注一个频段切换模组,但相同符号的元器件均应理解为频段切换模组),天线组件200中的各辐射体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匹配电路电连接一个或多个馈源32、并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频段切换模组33接地,用于实现在预定的频段间进行切换,实现不同频段的通信。
本实施例中,中板202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天线枝节,天线枝节与一个辐射体对应且电性连接,每个天线枝节与其对应的辐射体之间由一个缝隙203间隔,辐射体以及对应的天线枝节均用于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这种实施方式,不需要在边框201上开设断缝290,可以保证边框201的外观一致性。天线枝节可以由FPC(柔性电路板方式)、LDS(激光直接成型技术)以及PDS(印刷成型技术)等方式形成。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天线枝节也可以形成于后盖上,此时,天线枝节与一个辐射体电性连接,并用于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由于后盖枝节外露,因此可以不需要设置缝隙203净空。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部分天线枝节形成于后盖上,部分天线枝节形成于中板20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其天线组件200中包括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由于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可以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因手握持姿势的区别完全阻挡辐射体的射频信号的收发,因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效果。并且用于4G信号收发的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错开,即提高了4G信号的信噪比,又能防止用户同时握持住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实现良好的4G通信效果。
第二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边框201形成有断缝290,断缝290分隔边框201形成一个或两个辐射体,用以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相同部分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断缝290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具体的可以根据天线类型进行调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断缝290可以是偶数个,并且偶数个的断缝290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例如,本实施例中,断缝29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断缝290大致形成于第一边框210与第三边框230的连接处,以及第一边框210与第四边框240的连接处,两个断缝290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也即是第三边框230的延伸方向或第四边框240的延伸方向)对称布置,以在边框201上形成统一的断缝290效果。
两个断缝290分别为第一断缝291以及第二断缝292,第一断缝291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二断缝292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由于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分别位于第一辐射体251的两侧,因此两者之间具有极好的隔离度,互相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并且采用断缝290方式形成的第七辐射体257以及第八辐射体258不需要在中板202上形成枝节天线,避免中板202上设置枝节天线的空间不足。其他辐射体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两个断缝290内可以填充塑料等绝缘材料形成密封,保证电子设备100外壳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天线组件200中包括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由于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可以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因手握持姿势的区别完全阻挡辐射体的射频信号的收发,因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效果。同时,采用断缝290设计的天线结构可以节省中板202上的空间,以便于容纳其他各类型的电学元件。
第三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边框201形成有断缝290,断缝290分隔边框201形成一个或两个辐射体,用以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相同部分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断缝29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断缝290分别为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以及第四断缝294,第一断缝291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二断缝292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分别位于第一辐射体251的两侧。第三断缝293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四辐射体254,第四断缝294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六辐射体256,第四辐射体254和第六辐射体256分别位于第二辐射体252的两侧。其中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第三断缝293和第四断缝294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且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以及第四断缝294尽量靠近电子设备100的四个边角处,这种实施方式的好处在于:1、边框201天线的隔离度更高;2、边角处通常不设置其他的电子元器件,不易与其他元件冲突,为电子设备100内的其他电子元器件留出设置空间;3、用户在握持时,通常不会握持在靠近边角处的位置,不易对天线形成遮挡。
此外,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和第四断缝294分别形成于电子设备100的上下两端,整体上呈现上下对称式的布置方式,更为美观。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200中包括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由于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可以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因手握持姿势的区别完全阻挡辐射体的射频信号的收发,因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效果。同时,为其他电子元器件的设置留出了足够空间,且更为美观。
第四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辐射体251和第八辐射体258的位置不同,同时各个辐射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相同部分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八辐射体258位于第一辐射体251的靠近第七辐射体257的一侧,即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相邻设置。
且本实施例中,边框201上形成有断缝290,断缝290的数量为7个,分别为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第六断缝296以及第七断缝297,其中第一断缝29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二断缝292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一辐射体251,第八辐射体258位于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七辐射体257之间,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第三断缝293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三辐射体253,且第三断缝293位于第三边框23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第四断缝294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五辐射体255,且第四断缝294位于第四边框24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第三断缝293和第四断缝294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由于第七辐射体257位于朝向第八辐射体258的一侧,因此第三辐射体253与第七辐射体257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度;同时第五辐射体255与第一辐射体251之间也具有较好的隔离度。
第五断缝295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四辐射体254,且第五断缝295位于第三边框230的靠近第二边框220的一端,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六辐射体256,且第六断缝296位于第四边框240的靠近第二边框220的一端,第五断缝295和第六断缝296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第七断缝297形成于第二边框220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二辐射体252,第七断缝297位于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六辐射体256之间,且第七断缝297位于第二边框220的靠近第三边框230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中,采用多断缝290的形式形成部分辐射体,以节省中板202上形成枝节天线的空间,为电子设备100内部安装其他电子元器件提供可能。并且,天线组件200中包括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由于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可以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因手握持姿势的区别完全阻挡辐射体的射频信号的收发,因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同的构思之下,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中,断缝290的数量还可以增加或减少,例如,第一边框210上还可以增加一断缝290直接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等,此时所有的辐射体均可以直接使用金属边框201作为天线的辐射体,或者部分的断缝290也可以取消,而采用枝节天线的形式形成。对此,本实施例均不作限定。
第五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包括天线组件200以及主板31,其中,天线组件200包括边框201、中板202、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并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实现4G信号以及全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与频段切换模组33的连接方式、结构、功能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二辐射体252形成于第二边框220、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第五辐射体255和第六辐射体25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
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中,实现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的方式可以是: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位于第三边框230或第四边框240,且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在第三边框230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错开。本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六辐射体256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且第三辐射体253位于第三边框23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第六辐射体256位于第四边框240的靠近第二边框220的一端,以使得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六辐射体256在中板202的长度方向(也即是第三边框230的延伸方向或第四边框240的延伸方向)上是相互错开的。由于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六辐射体256分别位于第三边框230和第四边框240上,因此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彼此间的隔离度较大,相互干扰的程度极小。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辐射体253也可以位于第三边框230的靠近第二边框220的一端,第六辐射体256位于第四边框24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同时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或者第五辐射体255和第六辐射体256同时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
本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252和第五辐射体255作为辅助辐射体280,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以实现4G信号以及部分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并与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六辐射体256形成4G天线的多进多出结构。其中第二辐射体252作为主集天线,第五辐射体255作为分集天线,第二辐射体252与第五辐射体255形成大致的对角线分布结构,避免同时被用户的手握持遮挡。
第一辐射体251以及第四辐射体254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以实现全频道的5G信号的切换,并与复用频段辐射体270、辅助辐射体280形成多进多出的天线结构。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5G信号频段中,N41频段支持2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以及第六辐射体256。N78频段支持2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六辐射体256。N79频段支持1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六辐射体256。在4G信号频段中,低频频段(LB)包括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以及第五辐射体255,中高频频段(MHB)支持1T4R,包括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五辐射体255以及第六辐射体256,其中的T是指发射,R是指接收。
请继续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边框201上形成有断缝290,且断缝290的数量为6个,分别为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以及第六断缝296,其中,第一断缝291形成于第三边框230上,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三辐射体253,第二断缝292形成于第四边框240上,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五辐射体255,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第三断缝293形成于第三边框230上,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四辐射体254,第四断缝294形成于第三边框230上,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六辐射体256,第三断缝293和第四断缝294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并且,第三断缝293位于第三边框230的靠近第二边框220的一端,第四断缝294位于第四边框240的靠近第二边框220的一端。这样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之间能具有较高的隔离度。
第五断缝295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第五断缝295和第六断缝296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得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七辐射体257之间均具有较高的隔离度,同时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以及第八辐射体258之间均具有较高的隔离度。
另外,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二辐射体252均采用枝节天线形式,在中板202或者后盖上形成枝节天线分别与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二辐射体252连接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复用频段辐射体270、辅助辐射体280的作用、功能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他未详尽之处可参阅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其天线组件200中包括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由于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可以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因手握持姿势的区别完全阻挡辐射体的射频信号的收发,因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效果。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断缝295也可以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第五断缝295和第六断缝296沿中板20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且第五断缝295和第六断缝296分别位于第一辐射体251的两侧,且第七辐射体257位于第五断缝295的远离第一辐射体251的一侧。此时,第三断缝293可以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第四断缝294可以形成于第四边框240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一端,以使得第三辐射体253与第七辐射体257之间具有较高的隔离度,第八辐射体258位于第六断缝296的远离第一辐射体251的一侧,使得第五辐射体255与第八辐射体258之间具有较高的隔离度。
由于第一辐射体251不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因此其不需要过长的有效长度,因此第五断缝295和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一边框210上,也不会对第一辐射体251的天线性能产生大的影响。
第六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天线组件200以及主板31,其中,天线组件200包括边框201、中板202、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并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实现4G信号以及全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与频段切换模组33的连接方式、结构、功能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二辐射体252形成于第二边框220、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第五辐射体255和第六辐射体25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
本实施例中,边框201上形成有断缝290,且断缝290的数量为6个,包括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以及第六断缝296。其中,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对称布置,第三断缝293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靠近第一边框210,第四断缝294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靠近第一边框210,且第三断缝293和第四断缝294对称布置。第五断缝295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靠近第二边框220,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靠近第二边框220,且第五断缝295和第六断缝296对称布置。
第一断缝291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二断缝292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一辐射体251,第三断缝293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三辐射体253,第四断缝294分隔边框201形成第五辐射体255,第五断缝295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四辐射体254,第六断缝296分隔边框201形成第六辐射体256。其中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两者一个位于第一边框210,另一者对于第三边框230,以使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五辐射体255作为辅助辐射体280,且第五辐射体255为主集天线,第四辐射体254为分集天线,第四辐射体254和第五辐射体255沿对角线错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组件200还可以选择性的包括中板202辐射体、中板202辐射体设置于中板202并透过边框201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中板202辐射体可以用于发射或接收各类型的射频信号,例如各类型的WiFi信号、GPS信号、各频段的5G信号,或者各频段的4G信号等。并且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第七辐射体257、第八辐射体258均可以设置成直接透过边框201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的形式。
仅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第八辐射体258设置于中板202并直接透过边框201收发射频信号,第八辐射体258用于收发各类型的WiFi信号。第九辐射体259设置于中板202并直接透过边框201收发射频信号,第九辐射体259用于收发NFC信号。
本实施例中,中板202辐射体包括第十辐射体260、第十一辐射体261以及第十二辐射体262,第十辐射体260、第十一辐射体261以及第十二辐射体262均设置于中板202并透过边框201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其中第十辐射体260位于中板202的靠近第三边框230的位置,并用于收发部分频段的5G信号,例如N41频段的5G信号,第十一辐射体261位于中板202的靠近第一边框210的位置,并用于收发GPS信号,第十二辐射体262设置于中板202的靠近第四边框240的位置,并用于收发部分频段的5G信号,例如用于收发N78频段或N79频段的5G信号。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5G信号频段中,N41频段支持2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以及第六辐射体256、第十辐射体260。N78频段支持2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六辐射体256以及第十二辐射体262。N79频段支持1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六辐射体256以及第十二辐射体262。在4G信号频段中,低频频段(LB)包括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以及第五辐射体255,中高频频段(MHB)支持1T4R,包括第一辐射体251、第三辐射体253、第六辐射体256以及第十二辐射体262,其中的T是指发射,R是指接收。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其天线组件200中包括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由于两个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可以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因手握持姿势的区别完全阻挡辐射体的射频信号的收发,因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效果。并且,通过直接在中板202上形成中板202辐射体,可以增加天线数量,达到更好的通信效果。
第七实施例
参阅图1和图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包括天线组件200以及主板31,其中,天线组件200包括边框201、中板202、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并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实现4G信号以及全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此外,天线组件200还包括第七辐射体257、第八辐射体258以及第九辐射体259,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九辐射体259形成于中框。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与频段切换模组33的连接方式、结构、功能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二辐射体252形成于第二边框220、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第五辐射体255和第六辐射体25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
本实施例中,边框201上形成有断缝290,且断缝290的数量为8个,包括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第六断缝296、第七断缝297以及第八断缝298。
具体的,第一断缝29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二断缝292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第七断缝297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一辐射体251,其中第一辐射体251位于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之间,即第七断缝297位于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之间。第八断缝298形成于第二边框220并分隔第二边框220形成第二辐射体252。并且,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七断缝297和第八断缝298可以沿中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第三断缝293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三辐射体253,第四断缝294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五辐射体255,第五断缝295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四辐射体254,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六辐射体256。并且,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断缝293和第四断缝294可以沿中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第五断缝295和第六断缝296可以沿中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其中,第三辐射体253靠近第七辐射体257,且第三断缝293位于第三辐射体253的靠近第七辐射体257的一侧,第一断缝291位于第七辐射体257的远离第三辐射体253的一侧,第五辐射体255靠近第八辐射体258,且第四断缝294位于第五辐射体255的靠近第八辐射体258的一侧,第二断缝292位于第八辐射体258的远离第五辐射体255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三辐射体253与第七辐射体257具有较好的隔离度,第五辐射体255与第八辐射体258具有较好的隔离度,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
第四辐射体254靠近第二辐射体252,且第五断缝295位于第四辐射体254的远离第二辐射体252的一侧,第六辐射体256靠近第二辐射体252,且第六断缝296位于第六辐射体256的远离第二辐射体252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四辐射体254以及第六辐射体256与第二辐射体252之间均具有较高的隔离度,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
通过在边框201上开设多个断缝290,直接作为辐射体形成天线,可以直接利用金属边框作为辐射体,不需要在中框上形成枝节,可以节省出中框上的空间,设置其他的元器件。
其中,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第七辐射体257、第八辐射体258以及第九辐射体259的功能以及收发的信号种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具体可以参阅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由于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的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相互错开,因此可以保证用户不论是在4G通讯环境还是在5G通信环境下,均能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
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另一种天线组件的结构,其与图10示出的天线组件的结构相比,区别在于:第七断缝297和第八断缝298均形成于第二边框220,并共同分隔第二边框220形成第二辐射体252。
具体的,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且在中框上形成枝节天线34与第一辐射体251电性连接形成一个天线结构,同时,第七断缝297和第八断缝298均形成于第二边框220,且第七断缝297和第八断缝298分别位于第二辐射体252的两侧,第五断缝295位于第四辐射体254的远离第七断缝297的一侧,第六断缝296位于第六辐射体256的远离第八断缝298的一侧,这样使得第四辐射体254和第六辐射体256与第二辐射体252之间具有更高的隔离度。
第八实施例
参阅图1和图12,图12示出了又一种天线组件200的结构,其与图10示出的天线组件200的区别在于:断缝290的开设位置不同。相同部分可以参与第七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断缝291开设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七辐射体257位于第一边框210与第三边框23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一边框210;第二断缝292开设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第八辐射体258位于第一边框210与第四边框24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一边框210。第三断缝293开设于第三边框230上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三辐射体253,第四断缝294开设于第四边框240上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五辐射体255。第五断缝295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四辐射体254,第四辐射体254位于第二边框220与第三边框23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二边框220上。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六辐射体256,第六辐射体256位于第二边框220与第四边框24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二边框220上。其中,第三断缝293位于第一断缝291和第五断缝295之间,第四断缝294位于第二断缝292和第六断缝296之间,且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与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与第六断缝296分别沿中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第七断缝297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一辐射体251,第八断缝298形成于第二边框220并分隔第二边框220形成第二辐射体252,其中第一断缝29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的中部,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断缝291的两侧,第八断缝298形成于第二边框220的中部,第二辐射体252形成于第二断缝29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两者相互错开,以避免用户同时握持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影响通信质量。
其中各个辐射体的功能、作用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天线组件200相同,再次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200,通过在边框201上开设断缝290,直接利用金属边框作为辐射体,避免了在中框上形成天线枝节,可以节省出空间,供设置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各类元器件。同时由于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的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相互错开,因此可以保证用户不论是在4G通讯环境还是在5G通信环境下,均能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
作为另外一种天线组件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图13示出的天线组件200与图12示出的天线组件200的区别在于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二辐射体252的形成方式不相同。相同部分请参阅前述内容。
具体地,第七断缝297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一辐射体251,第七断缝297位于第一辐射体251的靠近第八辐射体258的一端,第八断缝298形成于第二边框220并分隔第二边框220形成第二辐射体252,第八断缝298位于第二辐射体252的靠近第四辐射体254的一端。图13示出的天线组件200同样可以达到与图12所示的天线组件200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
第九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包括天线组件200以及主板31,其中,天线组件200包括边框201、中板202、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并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实现4G信号以及全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此外,天线组件200还包括第七辐射体257、第八辐射体258以及第九辐射体259,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九辐射体259形成于中框。复用频段辐射体270与频段切换模组33的连接方式、结构、功能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二辐射体252形成于第二边框220、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第五辐射体255和第六辐射体25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
本实施例中,边框201上形成有断缝290,且断缝290的数量为9个,包括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第六断缝296、第七断缝297、第八断缝298以及第九断缝299。
其中,第一断缝291开设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七辐射体257位于第一边框210与第三边框23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一边框210;第二断缝292开设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第八辐射体258位于第一边框210与第四边框24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一边框210。第三断缝293开设于第三边框230上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三辐射体253,第四断缝294开设于第四边框240上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五辐射体255。第五断缝295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四辐射体254,第四辐射体254位于第二边框220与第三边框23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二边框220上。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六辐射体256,第六辐射体256位于第二边框220与第四边框24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二边框220上。其中,第三断缝293位于第一断缝291和第五断缝295之间,第四断缝294位于第二断缝292和第六断缝296之间,且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与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与第六断缝296分别沿中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第七断缝297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一辐射体251,其中第一断缝29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的中部,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断缝291的两侧。第八断缝298和第九断缝299形成于第二边框220并分隔第二边框220形成第二辐射体252,第八断缝298和第九断缝299位于第二辐射体252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因此可以保证用户不论是在4G通讯环境还是在5G通信环境下,均能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其他辐射体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参阅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第十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其包括天线组件200以及主板31,其中,天线组件200包括边框201、中板202、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第一辐射体251、第二辐射体252、第三辐射体253、第四辐射体254、第五辐射体255、第六辐射体256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并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33连接,实现4G信号以及全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此外,天线组件200还包括第七辐射体257、第八辐射体258以及第九辐射体259,第七辐射体257和第八辐射体258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九辐射体259形成于中框。
第一辐射体251形成于第一边框210、第二辐射体252形成于第二边框220、第三辐射体253和第四辐射体254形成于第三边框230,第五辐射体255和第六辐射体25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
本实施例中,边框201上形成有断缝290,且断缝290的数量为10个,包括第一断缝291、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第六断缝296、第七断缝297、第八断缝298、第九断缝299以及第十断缝300。
其中,第一断缝291开设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七辐射体257,第七辐射体257位于第一边框210与第三边框23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一边框210;第二断缝292开设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八辐射体258,第八辐射体258位于第一边框210与第四边框24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一边框210。第三断缝293开设于第三边框230上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三辐射体253,第四断缝294开设于第四边框240上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五辐射体255。第五断缝295形成于第三边框230并分隔第三边框230形成第四辐射体254,第四辐射体254位于第二边框220与第三边框23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二边框220上。第六断缝296形成于第四边框240并分隔第四边框240形成第六辐射体256,第六辐射体256位于第二边框220与第四边框240的连接处,并部分延伸至第二边框220上。其中,第三断缝293位于第一断缝291和第五断缝295之间,第四断缝294位于第二断缝292和第六断缝296之间,且第一断缝291和第二断缝292,第三断缝293与第四断缝294,第五断缝295与第六断缝296分别沿中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第七断缝297和第八断缝298形成于第一边框210并分隔第一边框210形成第一辐射体251,第七断缝297和第八断缝298位于第一辐射体251的两侧。第九断缝299和第十断缝300形成于第二边框220并分隔第二边框220形成第二辐射体252,第九断缝299和第十断缝300位于第二辐射体252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251和第三辐射体253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270,相互错开,因此可以保证用户不论是在4G通讯环境还是在5G通信环境下,均能具有良好的通信效果。其他辐射体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参阅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耳机、吊坠、耳机等,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100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边框以及中板,所述边框围设于所述中板,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复用频段辐射体,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形成于所述边框,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与所述中板间形成有缝隙,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馈点以及第二馈点,所述第一馈点和所述第二馈点间隔设置;
频段切换模组,所述频段切换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低频4G信号以及高频4G信号,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中频4G信号,所述频段切换模组用于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一馈点,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二馈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形成有断缝,所述断缝分隔所述边框形成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天线枝节,所述枝节与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电性连接,并用于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
4.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以及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相对,所述第三边框与所述第四边框相对,所述第三边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所述第四边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
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第四辐射体、第五辐射体以及第六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形成于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辐射体形成于所述第二边框、第三辐射体和所述第四辐射体形成于所述第三边框,所述第五辐射体和所述第六辐射体形成于所述第四边框;以及
中板,所述边框围设于所述中板并与所述中板连接,每个辐射体与所述中板之间形成缝隙;
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五辐射体以及所述第六辐射体中的两者均作为复用频段辐射体,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馈点以及第二馈点,所述第一馈点和所述第二馈点间隔设置,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连接有频段切换模组,所述频段切换模组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低频4G信号,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馈点对应并用于馈入全频段的5G信号以及高频4G信号,所述频段切换模组用于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一馈点,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二馈点,两个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相互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中的一者位于所述第一边框或第二边框,另一者位于所述第三边框或第四边框,以使两个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位于所述第三边框或第四边框,且两个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在所述第三边框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五辐射体以及所述第六辐射体中的非复用频段辐射体中;两者均作为辅助辐射体,所述辅助辐射体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连接,以实现4G信号以及部分频段的5G信号的切换,两个所述辅助辐射体中的一者作为主集天线,另一者作为分集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作为分集天线的所述辅助辐射体与作为主集天线的所述辅助辐射体相互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作为主集天线的所述辅助辐射体形成于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作为分集天线的所述辅助辐射体形成于所述第三边框或第四边框,且位于远离作为主集天线的所述辅助辐射体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五辐射体以及所述第六辐射体中的剩余两者用于与频段切换模组连接,以实现全频道的5G信号的切换,并与所述复用频段辐射体形成多进多出的天线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七辐射体和第八辐射体,所述第七辐射体和所述第八辐射体形成于所述第一边框,并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九辐射体,所述第九辐射体形成于所述中板。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中板辐射体、所述中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中板并透过边框发射或接收射频信号。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4-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以及
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馈源、多个匹配电路以及多个频段切换模组,所述天线组件中的各辐射体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匹配电路电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馈源、并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频段切换模组接地。
CN202010476298.9A 2020-05-29 2020-05-29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555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298.9A CN111555027A (zh) 2020-05-29 2020-05-29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298.9A CN111555027A (zh) 2020-05-29 2020-05-29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027A true CN111555027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6298.9A Pending CN111555027A (zh) 2020-05-29 2020-05-29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502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3385A (zh) * 2020-12-14 2021-04-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和终端设备
CN113948860A (zh) * 2021-11-10 2022-01-18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824759A (zh) * 2022-04-25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17598A (zh) * 2021-03-17 2022-09-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757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天线工作频率的方法、天线及终端
CN205039250U (zh) * 2015-07-23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9104507A (zh) * 2018-07-12 2018-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8539094U (zh) * 2018-07-11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65373A (zh) * 2019-05-14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50294A (zh) * 2019-06-30 2019-10-18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US20190393586A1 (en) * 2018-06-26 2019-12-2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s Having Switchable Feed Terminals
US20200106159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757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天线工作频率的方法、天线及终端
CN205039250U (zh) * 2015-07-23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US20190393586A1 (en) * 2018-06-26 2019-12-2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s Having Switchable Feed Terminals
CN208539094U (zh) * 2018-07-11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04507A (zh) * 2018-07-12 2018-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200106159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165373A (zh) * 2019-05-14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50294A (zh) * 2019-06-30 2019-10-18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3385A (zh) * 2020-12-14 2021-04-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和终端设备
CN115117598A (zh) * 2021-03-17 2022-09-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13948860A (zh) * 2021-11-10 2022-01-18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948860B (zh) * 2021-11-10 2024-04-02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824759A (zh) * 2022-04-25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24759B (zh) * 2022-04-25 2023-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5027A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511904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JP6820021B2 (ja) ウェアラブル無線デバイスの結合された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
CN109037918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45040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11509369A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U2014200466B2 (en) Antenna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CN108281753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336119B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表
CN109687105B (zh) 电子设备
CN110311209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6711584A (zh) 天线模组及具有该天线模组的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10391491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8880571B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355569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645053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10668661U (zh) 电子设备
CN113809514B (zh) 天线设备及电子装置
CN111710976B (zh) 双馈天线系统、电子设备以及频段切换方法
CN112003013B (zh) 天线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09638453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993515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178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4095591A (zh) 按键、卡托、摄像头装饰件及移动终端
CN112886210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