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7594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7594B
CN109547594B CN201811398149.4A CN201811398149A CN109547594B CN 109547594 B CN109547594 B CN 109547594B CN 201811398149 A CN201811398149 A CN 201811398149A CN 109547594 B CN109547594 B CN 109547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frame
antenna radiator
breakpoint
frequency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81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7594A (zh
Inventor
张声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81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7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7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7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7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7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包括相邻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且所述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其中,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形成为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确保不同使用状态下的天线均具备良好的信号传递质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话等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在移动终端上的游戏及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等场景的体验感知需求越来越多。
现有中高端移动机型上,一般都为金属电池外盖结构,常规的天线设计一般是设置上、下4G天线,分别设计在移动终端的上端及下端,天线的穿透缝隙设置于金属外盖上,表现为外观盖体上各种断点的设计。
而在使用过程中,上天线因靠近头通话性能变差,而下天线因手持而信号降额较大使得天线性能变差,在设计时既要兼顾竖屏使用时手的握持使用状态又要兼顾横屏使用时手的握持使用状态。而手持与头的靠近是电子设备常用使用场景,而在该些常用使用场景下,天线由于受人体部位影响造成天线性能变差,降低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在常用使用场景下,天线由于受人体部位影响造成天线性能变差,降低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包括相邻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为所述金属中框上距所述电子设备中麦克风位置距离最近的一个短边,所述第二框体为与所述短边邻接的一个长边;
其中,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拐角连接处形成中高频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拐角连接处邻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仅结合了低频天线与中高频天线自身的天线性能,还结合了横屏及竖屏状态下,手持、头手及游戏手等各种电子设备使用状态下对天线辐射的影响等因素,设置电子设备的金属中框中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在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连接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框体与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形成为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以克服电子设备在横屏及竖屏等常用使用场景下,人体部位对天线性能造成的干扰,兼顾竖屏使用时手的握持使用状态及横屏使用时手的握持使用状态,确保不同使用状态下的天线均具备良好的信号传递质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频天线辐射体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结构图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频天线辐射体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结构图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频天线辐射体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结构图三;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频天线辐射体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结构图四;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频天线辐射体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结构图五。
附图标记:其中图中:
1-低频天线辐射体,2-中高频天线辐射体,11-第一断点,12-第一接地点,13-第二断点,14-第二接地点,15-第三断点,16-第三接地点;17-第四断点,18-第四接地点,19-WIFI天线辐射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结合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该金属中框包括相邻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为所述金属中框上距所述电子设备中麦克风位置距离最近的一个短边,所述第二框体为与所述短边邻接的一个长边。当所述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其中,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1,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形成为中高频天线辐射体2,即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拐角连接处形成中高频天线辐射体2,该拐角连接处包括前述的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前述的第一部分与该拐角连接处邻接。
该金属中框上包括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为相邻的两边框。具体地,该第一框体为金属中框的短边,第二框体为金属中框的长边。优选地,该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垂直连接。
该结构中,不同天线辐射体均形成于电子设备的金属中框上。金属中框的第一框体上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框体上的第三部分为相连接的两部分,该两部分形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一段分布于金属中框上的中高频天线辐射体。
其中的低频天线辐射体分布于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的底端边框上,即第一框体上;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则一部分分布于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的底端边框上,另一部分分布于与底端边框相邻接的侧边边框上,即第二框体上,该两部分辐射体的分布使得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分布于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相连接的拐角处。
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也即电子设备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其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第一框体位于第二框体的底部,因此在电子设备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该第一框体也即位于电子设备的底端。此时,第一框体具体为位于电子设备底端的横向的边框,而在电子设备底端的横向边框上的一部分形成低频天线辐射体。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金属中框中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该第一部分具体为第一框体的中间部分,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连接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框体与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形成为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使得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形成于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拐角连接部分。特别是当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中的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第一框体位于第二框体的底部,此种状态下,低频天线辐射体位于电子设备的底端横框上,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位于电子设备的底端的边角拐弯处。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电长度较短,将其设置于电子设备金属中框底端的边角拐角处,一部分位于底端,一部分位于侧边上,在电子设备竖直使用状态下,人手左右握持设备两侧边时,将可以尽可能地确保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与人手手指握持部位间产生相对距离,减少手指对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干扰。且,另一方面,由于中高频天线传递信号时具有较大衰减率,传递距离受限,因此在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为确保信中高频天线的信号传递质量与信号强度,通常会运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设置多支中高频天线,因此在前述设置于电子设备金属中框底端的边角拐角处的天线受人手左右握持的影响而产生较大降额时,会具有较多可替换的天线作为替代使用,不易受单个天线的辐射状态的影响;因此,将中高频天线辐射体设置于金属中框底端的边角拐角处,使其一部分位于金属中框第一边框的第二部分,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框体与该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上,便于克服人手在电子设备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也即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左右握持操作对天线信号产生的干扰,尽可能多地确保信号质量。
而与此同时,将低频天线辐射体设置于电子设备金属中框的底端横向边框上,可以完全避免电子设备竖直使用状态下,用户左右手手持电子设备时对低频天线辐射体产生的信号干扰,且由于现有阶段中,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低频天线辐射体由于其传递信号时衰减率较小,传递距离较远,因此在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低频天线数量设置比较少,通常仅具有两支,因此,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将低频天线辐射体设置于电子设备金属中框的底端横向边框上,可以完全避免电子设备竖直使用状态下,手持终端所带来的干扰,更好地确保数量少的低频天线的辐射信号强度,确保相应的信号传递质量,且低频天线辐射体位于电子设备的底端,同时也避免了通话时头部靠近所带来的信号干扰,确保竖屏使用状态时不同应用场景下电子设备都能具备良好的信号质量。
对于电子设备的横屏使用状态下,金属中框的第一边框此时被翻转至电子设备的侧边,而由于电子设备在横屏使用时,通常为游戏状态或者观看视频状态,实际应用中在该种情况下,低频天线的使用频率较低,此时纵使低频天线辐射体所在的第一边框被翻转至电子设备的侧边,会被用户用手握持住,此时低频天线受影响也不会对整体信号接收产生太大影响。而此时的中高频天线辐射体被翻转至电子设备的上侧或下侧,横屏使用状态下的用户手的握持也不会对中高频天线的信号产生影响,确保横屏使用状态时电子设备能具备良好的信号质量。
因此,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案,不仅结合了低频天线与中高频天线自身的天线性能,还结合了横屏及竖屏状态下,手持、头手及游戏手等各种电子设备使用状态下对天线辐射的影响等因素,综合得出上述实施方案,设置电子设备的金属中框中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在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连接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框体与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形成为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以克服电子设备在横屏及竖屏等常用使用场景下,人体部位对天线性能造成的干扰,兼顾竖屏使用时手的握持使用状态及横屏使用时手的握持使用状态,确保不同使用状态下的天线均具备良好的信号传递质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上述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该低频天线辐射体的形成结构具体为:
该第一框体上设置有第一断点11,且所述第一框体上,与所述第一断点11间隔第一设定长度设置有第一接地点12,所述第一断点11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一部分。
由于天线断点处被遮盖时容易产生较大信号降额。该结构中,构成低频天线辐射体的断点位于电子设备竖直使用状态下的底部边框上,断点设置于电子设备底端横向边框上,能避免断点部位被握住,降低手握持时带来的较大信号干扰,且远离通话时的头部靠近位置,手握、头靠近的使用状态都能保证比较好的低频信号强度。
其中,优选地,该低频天线辐射体的长度具体介于30mm-50mm之间。具体地,该低频天线辐射体所能实现的低频天线,一般泛指频率在700~960MHz的天线,也可以实现低频+WIFI2.4G天线(WIFI2.4G天线指频率在2.4~2.5GHz频率段的WIFI局域网天线)。
且,该低频天线辐射体可以同时实现形成为能够实现低频天线加上WIFI2.4G天线功能的天线辐射体。具体可以是,设置低频天线辐射体长度的低频谐振的倍频构成WIFI2.4G天线的谐振,具体为三次谐振即为WIFI2.4G天线;或者是低频天线辐射体上馈电点到断口的辐射体长度的低频谐振实现了WIFI2.4G天线的谐振,馈电点到下地点等效为一个电感。该结构设置,在电子设备中框的底部断点结构下实现低频天线,减少天线信号传递时所受到的影响,提升左右手握下的低频手持性能;顺带的优势是这支天线可以实现WIFI+低频架构,有限的空间布局下多了一支天线。
上述第一部分为第一框体上设置的一个断点和一个接地点之间的框体部分,该一个框体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具体地,该低频天线辐射体上可设置有馈电点,以搭配电子设备内的相关电路,实现低频天线的功能,实现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处理。信号传输时,主要表现为阻抗曲线,天线辐射体上馈电点的作用在于与适配电路配合,调节与内部器件相适配的阻抗。
对应地,上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连接的第二部分和第二框体与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形成为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2所示,该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形成结构具体为: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点1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断点11之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二断点13,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二断点13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三部分。
该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共同形成了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在该种结构中,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位于第二框体上的第二断点13与第一框体上的第一接地点12之间,形成于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下的中框下端拐角处。该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断点具体位于第二框体上,即侧边框上,可以是左侧边框或者右侧边框。由于人手竖直握持电子设备时,一般为下端拐角处顶住掌心,手指扶在两侧边框中部,而中高频天线辐射体较短,设置于拐角处一方面辐射体本身部分被掌心位置覆盖收到时信号降额较低,另一方面位于侧边框上的断点部位可以实现位置相对靠下,与手指侧边按压部位错开,避免手指按压到天线断点,进而在确保底部的低频天线辐射体不受干扰的同时,确保拐角处的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干扰较小,以使各部分天线达到整体的最优状态,减小信号被干扰的程度。
具体地,该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长度,即拐角连接处的框体长度,具体介于15mm-35mm之间。上述中高频天线辐射体所能实现的天线具体为信号频率范围在1710~2690MHz之间的LTE中高频频段天线,也可以是信号频率范围在Sub6G以下,如3~6GHz,的高频频段天线。
作为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2所示,该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形成结构具体还可以为: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断点1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所述第一框体上,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点11之间的框体部分靠近所述第一断点1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14,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三断点15;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点14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断点15至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三部分。
该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共同形成了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在该种结构中,中高频天线辐射体位于第二框体上的第三断点15与第一框体上的第二接地点14之间,形成于金属中框处于竖直使用状态下的中框下端拐角处。该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断点具体位于第二框体上,即侧边框上,可以是左侧边框或者右侧边框。由于人手竖直握持电子设备时,一般为下端拐角处顶住掌心,手指扶在两侧边框中部,而中高频天线辐射体较短,设置于拐角处一方面辐射体本身部分被掌心位置覆盖收到时信号降额较低,另一方面位于侧边框上的断点部位可以实现位置相对靠下,与手指侧边按压部位错开,避免手指按压到天线断点,进而在确保底部的低频天线辐射体不受干扰的同时,确保拐角处的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干扰较小,以使各部分天线达到整体的最优状态,减小信号被干扰的程度。
具体地,该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长度,即拐角连接处的框体长度,具体介于15mm-35mm之间。上述中高频天线辐射体所能实现的天线具体为信号频率范围在1710~2690MHz之间的LTE中高频频段天线,也可以是信号频率范围在Sub6G以下,如3~6GHz,的高频频段天线。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同时在两侧边框上均设置有中高频天线辐射体。
第一框体上设置有第一断点11,且所述第一框体上,与所述第一断点11间隔第一设定长度设置有第一接地点12,所述第一断点11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一部分。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该第二框体具体可以是中框竖直使用状态下的右侧框体,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点1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断点11之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二断点13,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二断点13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一个第三部分,该一个第二部分与一个第三部分共同构成一个中高频天线辐射体2。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该第二框体具体可以是中框竖直使用状态下的左侧框体,其中所述第一断点1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所述第一框体上,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点11之间的框体部分靠近所述第一断点1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14,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三断点15;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点14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另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三断点15至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另一个第三部分,该另一个第二部分与另一个第三部分共同构成一个中高频天线辐射体2。由三个断点及对应的下地结构实现三支天线的设计布局,充分确保整体天线的信号强度,提升天线性能。
当然,其中的两个第二框体所在的侧边可以互换,低频天线辐射体及两侧的中高频天线辐射体按照结构堆叠空间做左右对调,结构原理与上述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又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4所示,该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形成结构具体还可以为:
电子设备的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断点1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三接地点16;所述第一断点11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三接地点16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三部分。
该结构中,低频天线辐射体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共用同一个天线断点。该断点位于第一框体上,在当电子设备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该断点位于电子设备底部横向边框上,完全避免头部靠近、左右手握持下产生的天线信号干扰。而当电子设备处于横屏使用状态时,手的握持姿势一般为下部拐角处抵住掌心,手指扶住电子设备上部端角,不会产生对此时位于侧边上的断点的覆盖,综合确保无论哪种使用场景及使用操作下,均能确保天线信号的整体可靠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该设置结构下,第一部分与拐角连接处的辐射体部分耦合形成全频天线辐射体。底端的全频天线不易握死,手持较好。其中,上述第一断点11形成耦合电容,使得低频天线辐射体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耦合,形成全频天线辐射体。其中,该全频天线辐射体的馈电点设置于第一部分上,依照第一部分相对较长的辐射体长度,确保该全频天线辐射体具有较大功能实现自由度。
其中,具有该全频天线辐射体的全频天线,信号频率在700~960MHz和1710~2690MHz之间。上述低频天线辐射体在中框上的设置长度大于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在中框上的设置长度。进一步地,为使各个功能天线的性能及隔离度较好,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接地点可以是金属良导体下地连接到主PCB板的地端或通过设置电感电容高频下地,也可以同时设置这两路下地结构来实现。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同时在两侧边框上均设置有中高频天线辐射体。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点1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断点11之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二断点13,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二断点13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一个第三部分。
电子设备的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断点1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12之间;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三接地点16;所述第一断点11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另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三接地点16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另一个第三部分。
在底部形成低频天线辐射体,在两侧均形成中高频天线辐射体。充分确保整体天线的信号强度,提升天线性能。
进一步地,在该第二框体上,与第三部分相邻的框体部分上设置有第四断点17及与第四断点17间隔第二设定长度的第四接地点18,其中所述第四断点17与所述第三接地点16相邻设置;所述第四断点17与所述第四接地点18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无线保真WIFI天线辐射体19。
具有该WIFI天线辐射体19的天线具体为WIFI2.4G天线,WIFI2.4G天线指频率在2.4~2.5GHz频率段的WIFI局域网天线。
优选地,该金属中框上所设置的断点中填充有非导电材料。该些断点具体为金属中框上的断开缝隙,也即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填充的位置。
进一步地,结合图1所示,该金属中框包括:与第一框体相对的第三框体,及与第三框体邻接的两侧框体,第三框体及所述两侧框体上均设置有长期演进LTE天线辐射体,即图上所标识的LTE1、LTE2及LTE3。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的朝向相反。即,该低频天线辐射体所在的第一框体与摄像头为处于相对的两个端上,以确保,语音接听或者视频通话时,人的头部靠近不会对底部的低频天线辐射体产生干扰,保证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中框包括相邻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为所述金属中框上距所述电子设备中麦克风位置距离最近的一个短边,所述第二框体为与所述短边邻接的一个长边;
其中,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部分形成为低频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拐角连接处形成中高频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拐角连接处邻接;
所述第一框体上设置有第一断点,且所述第一框体上,与所述第一断点间隔第一设定长度设置有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断点与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一部分;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点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断点之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二断点,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二断点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形成所述拐角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断点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
所述第一框体上,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点之间的框体部分靠近所述第一断点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三断点;
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点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第二部分,所述第三断点至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形成所述拐角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断点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第三接地点;
所述第一断点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第二部分,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三接地点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为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形成所述拐角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拐角连接处耦合形成全频天线辐射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频天线辐射体的信号频率介于700至960MHz及1710至2690MHz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上,与所述第三部分相邻的框体部分上设置有第四断点及与所述第四断点间隔第二设定长度的第四接地点,其中所述第四断点与所述第三接地点相邻设置;
所述第四断点与所述第四接地点之间的框体部分形成无线保真WIFI天线辐射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中框上所设置的断点中填充有非导电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中框包括:与所述第一框体相对的第三框体,及与所述第三框体邻接的两侧框体,所述第三框体及所述两侧框体上均设置有长期演进LTE天线辐射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框体长度介于30至50mm之间,所述拐角连接处的框体长度介于15至35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高频天线辐射体的信号频率范围处于1710至2690MHz之间,或者处于3至6GHz之间。
CN201811398149.4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547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8149.4A CN109547594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8149.4A CN109547594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7594A CN109547594A (zh) 2019-03-29
CN109547594B true CN109547594B (zh) 2021-04-23

Family

ID=6584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8149.4A Active CN109547594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75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373B (zh) * 2019-05-14 2021-09-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3073B2 (en) * 2012-06-28 2015-07-14 Intel Corporation Thin chassis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antenna integration
CN106898859A (zh) * 2017-01-19 2017-06-2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8470977B (zh) * 2018-03-28 2020-07-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7594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5333B1 (ko)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단말 기기
US10126780B2 (en) Slot antenna for a wearable device
CN106876881B (zh) 移动终端
CN203589193U (zh) 基于手机金属边框的宽频多带耦合天线结构
CN111555769A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07851884A (zh) 金属边框天线和终端设备
CN107919521B (zh)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8054491B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64015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金属后壳
CN11351754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617386B (zh)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系统以及射频信号控制方法
CN210092344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302753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34689A1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565624A (zh) 用于无线麦克风的次级天线
CN103262428A (zh) 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伸缩天线
CN1095475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213126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486758B (zh)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CN105307432B (zh) 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9860B (zh) 后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00430A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
CN11180052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218327A (zh) 天线系统与终端
CN107069211A (zh) 一种终端及其天线结构、专用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