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6758B -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6758B
CN106486758B CN201510531839.2A CN201510531839A CN106486758B CN 106486758 B CN106486758 B CN 106486758B CN 201510531839 A CN201510531839 A CN 201510531839A CN 106486758 B CN106486758 B CN 106486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requency band
mobile terminal
point
band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18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6758A (zh
Inventor
熊晓峰
薛宗林
王霖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5318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6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6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6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6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属于终端技术领域。所述天线应用于移动终端后盖上,所述移动终端后盖包括:金属后盖本体和至少两个信号触点,所述金属后盖本体从上到下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开有缝隙,所述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至少两个信号触点包括第一信号触点和第二信号触点,所述第一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地点相连,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天线信号进行辐射。本公开将金属后盖的一部分作为天线辐射体,从而无需在移动终端内部设置独立的天线,减小了金属材质对天线信号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多种功能的移动终端。而这些移动终端最基本的功能为信息传输,传输的信息可以为语音、文本、图像、视频等等,当使用这些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传输时,需要通过移动终端的天线来发射和接收信号,以实现信息传输的功能。目前,这些移动终端的天线大都被设计在移动终端内部且靠近移动终端后盖的位置。
相关技术中,若该移动终端为手机,通常是将手机的后盖从上到下划分为三部分,三部分的材质可以采用金属,而为了减小金属材质对天线信号的影响,还可以将三部分中上下两部分的金属替换为非金属,并将手机的天线设计在三段中的上下两部分,用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应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后盖上,所述移动终端后盖包括:金属后盖本体和至少两个信号触点,所述金属后盖本体从上到下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开有缝隙,所述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二部分上;
所述至少两个信号触点包括第一信号触点和第二信号触点,所述第一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地点相连,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天线信号进行辐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触点包括三个天线触点,且所述三个天线触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的三个频段切换点,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进行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任一频段切换点分别与所述接地点连接时,所述金属后盖本体、所述第一信号触点和当前连接所述接地点的频段切换点所形成的天线频段不同,且每个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第一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指定距离,所述馈电距离为频段切换点与所述第一信号触点之间的距离,且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任意两个频段切换点的频段参数相等,所述频段参数为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与馈电距离之间的乘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定距离为11cm。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馈电点之间通过弹片进行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三个频段切换点之间通过弹片进行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为700-960MHz,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第二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为1710-2170MHz,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第三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为2170-2690MHz。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后盖,所述移动终端后盖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或者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后盖。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天线应用于移动终端后盖上,该移动终端后盖包括金属后盖本体和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该金属后盖本体从上到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全金属后盖的追求,并保证了该移动终端具有较好的外观设计,另外,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上,且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包括的第一信号触点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第二信号触点与该移动终端的接地点相连,也即是,金属后盖本体中设置第一信号触点和第二信号触点的部分、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和接地点直接构成该移动终端的天线,而无需在该移动终端内部设置独立的天线,从而降低了金属材质对天线信号的影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信号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天线频段与回波损耗之间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
1:金属后盖本体,2:至少两个信号触点,3:缝隙,4:匹配电路,5:开关器件,6:频段切换点;
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21:第一信号触点,22:第二信号触点;
61:第一频段切换点,62:第二频段切换点;63:第三频段切换点。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天线应用于移动终端后盖上,该移动终端后盖包括金属后盖本体1和至少两个信号触点2,该金属后盖本体1从上到下分为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且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开有缝隙3,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2设置于第一部分11或者第二部分12上;
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2包括第一信号触点21和第二信号触点22,第一信号触点21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第二信号触点22与该移动终端的接地点相连,以对该移动终端的天线信号进行辐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天线应用于移动终端后盖上,该移动终端后盖包括金属后盖本体和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该金属后盖本体从上到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全金属后盖的追求,并保证了该移动终端具有较好的外观设计,另外,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上,且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包括的第一信号触点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第二信号触点与该移动终端的接地点相连,也即是,金属后盖本体中设置第一信号触点和第二信号触点的部分、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和接地点直接构成该移动终端的天线,而无需在该移动终端内部设置独立的天线,从而降低了金属材质对天线信号的影响。
其中,该金属后盖本体1从上到下分为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且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之间开有缝隙3,从而通过缝隙3将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分离开来,将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第一部分11或者第二部分12上,从而将设置有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的一部分作为该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体,也即是,当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第一部分11时,第一部分11作为该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体,当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第二部分12时,第二部分12作为该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体。
由于馈电点是天线辐射体与移动终端之间的反馈接点,用于将天线信号反馈给该移动终端,接地点是天线辐射体与该移动终端的地信号线之间的接点,而第一信号触点21和第二信号触点22设置在金属后盖包括的第一部分11或者第二部分12上,因此,第一信号触点21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连接,以及第二信号触点22和该移动终端的接地点连接,从而形成一个信号回路,通过该信号回路可以将外部的电磁波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给该移动终端,当然,还可以将该移动终端发出的电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也即是,金属后盖本体中设置有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的部分、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和接地点形成该移动终端的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天线信号,且将金属后盖本体1中设置有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的部分作为该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体,从而无需在移动终端内部单独设置一个天线辐射体,从而有效地利用了该移动终端的金属后盖本体1,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成本。
其中,当第一信号触点21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连接时,第一信号触点21可以通过匹配电路4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且该匹配电路4用于确定该移动终端天线的信号回路所对应天线频段的中心频率,而确定中心频率的方法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假设第一信号触点21和第二信号触点22设置在该金属后盖本体1的第一部分11的非边缘位置,且第一信号触点21和馈电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第二信号触点22和接地点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从而馈电点、第一信号触点21、第一部分11、第二信号触点22与接地点可以连接形成一个倒置的F形结构,因此,该第一部分对应的天线为PIFA(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平板倒置F天线)。
另外,为了使该移动终端后盖具有较好的外观设计,还可以在缝隙3处,填充一些非金属材质,使填充后的移动终端后盖平整、光滑,同时增强该移动终端后盖的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非金属材质可以是塑料、玻璃等,且使用该非金属材质进行填充时,可以将该非金属材质以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缝隙3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使用其它方式进行固定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当然,该移动终端还可以为其他通过天线进行信号发射和接收的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信号触点2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信号触点22包括三个天线触点,且该三个天线触点对应该移动终端的三个频段切换点6,该三个频段切换点6分别与该移动终端的接地点通过开关器件5进行连接。
其中,第二信号触点22可以包括三个天线触点,且该三个天线触点对应该移动终端后盖下的三个频段切换点6,该三个频段切换点6分别与该移动终端的接地点可以通过开关器件5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三个天线,且该三个天线的天线辐射体相同,该三个天线分别对应一个天线频段,因此,该移动终端具有三个天线频段,增加了该移动终端天线信号的覆盖范围。
当该三个频段切换点6中的任一频段切换点分别与该接地点连接时,该金属后盖本体1、第一信号触点21和当前连接该接地点的频段切换点所形成的天线频段不同,且每个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固定。
当第一频段切换点61与该接地点连接时,该金属后盖本体1、第一信号触点21和第一频段切换点61形成第一天线,且第一天线所覆盖的天线频段为第一天线频段,当第二频段切换点62与该接地点连接时,该金属后盖本体1、第一信号触点21和第二频段切换点62形成第二天线,且第二天线所覆盖的天线频段为第二天线频段,当第三频段切换点63与该接地点连接时,该金属后盖本体1、第一信号触点21和第三频段切换点63形成第三天线,且第三天线的天线频段为第三天线频段,由于该三个频段切换点的位置不同,从而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之间的馈电距离也会不同,而天线频段与馈电距离有关,不同的馈电距离对应不同的天线频段,因此,形成的第一天线频段、第二天线频段和第三天线频段的范围不同。
其中,该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第一频段切换点61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指定距离,该馈电距离为频段切换点与第一信号触点21之间的距离,且该三个频段切换点中任意两个频段切换点的频段参数相等,该频段参数为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与馈电距离之间的乘积。
该指定距离为11cm,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指定距离还可以11.1cm、11.2cm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每个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固定,且该三个频段切换点6中的第一频段切换点61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指定距离,当第一频段切换点61对应的馈电距离等于指定距离时,第一频段切换点61对应的馈电距离为最小值且固定,由于该三个频段切换点中任意两个频段切换点的频段参数相等,且该频段参数为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与馈电距离之间的乘积,从而基于第一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与指定距离的乘积,以及第二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和第三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可以确定第二频段切换点62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和第三频段切换点63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当确定第二频段切换点62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之后,可以确定第二频段切换点62对应的馈电距离的范围,当确定第三频段切换点63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之后,还可以确定第三频段切换点63对应的馈电距离的范围。
比如,该指定距离为11cm,当第一频段切换点61对应的馈电距离等于指定距离时,若第一天线频段为700-960MHz,第二天线频段为1710-2170MHz,第三天线频段为2170-2690MHz,基于第一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700MHz与指定距离11cm的乘积,以及第二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1710MHz和第三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2170MHz,可以确定第二频段切换点62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为4.5cm,第三频段切换点63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为3.5cm。进而确定第二频段切换点62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4.5cm,第三频段切换点63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3.5cm。
进一步地,由于天线的回波损耗可用于表示天线信号的强度,且当天线的回波损耗越小时,天线信号的强度越强,当天线的回波损耗越大时,天线信号的强度越弱,因此,当该移动终端在上述第一天线频段、第二天线频段、第三天线频段时,该移动终端的天线信号强度可以通过第一天线频段、第二天线频段、第三天线频段中的频率所对应的回波损耗来进行确定,也即是,当第一天线频段、第二天线频段和第三天线频段中的频率所对应的回波损耗小于或等于指定数值时,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在第一天线频段、第二天线频段和第三天线频段的天线信号强度较强。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定数值可以事先设置,比如,指定数值可以为-10、-5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比如,该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频段、第二天线频段、第三天线频段与回波损耗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若第一天线频段为700-960MHz、第二天线频段为1710-2170MHz,第三天线频段为2170-2690MHz,第一天线频段中任一频率所对应的回波损耗处于图3中的第1点和第2点之间,且第1点和第2点之间的所有频率对应的回波损耗小于-10dB,第二天线频段中任一频率所对应的回波损耗处于图3中的第3点和第5点之间,且第3点和第5点之间的所有频率对应的回波损耗小于-5dB,第三天线频段中任一频率所对应的回波损耗处于图3中的第5点和第8点之间,且第5点和第8点之间的所有频率对应的回波损耗小于-5dB,从而通过实验表明,在第一天线频段为700-960MHz、第二天线频段为1710-2170MHz,第三天线频段为2170-2690MHz时,该移动终端的天线信号较强。
另外,第一信号触点21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之间通过弹片进行连接,第二信号触点22与该移动终端的三个频段切换点6之间通过弹片进行连接,从而通过弹片可以使第一信号触点21与馈电点的连接、第二信号触点22与三个频段切换点的连接更简单、灵活。
再者,第一频段切换点61对应的天线频段为700-960MHz,第二频段切换点62对应的天线频段为1710-2170MHz,第三频段切换点63对应的天线频段为2170-2690MHz。
比如,当该移动终端为手机,且该手机的天线频段为700-960MHz、1710-2170MHz和2170-2690MHz,该天线频段可以覆盖GSM850/900/1800/1900(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覆盖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环球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D-LTE(Time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多址-长期演进)、以及FDD-LTE(Frequenc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多址-长期演进)等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天线应用于移动终端后盖上,该移动终端后盖包括金属后盖本体和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该金属后盖本体从上到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全金属后盖的追求,并保证了该移动终端具有较好的外观设计,通过缝隙3将金属后盖本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开来,并将金属后盖本体的一部分作为天线辐射体,且该至少两个信号触点包括的第一信号触点与该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第二信号触点与该移动终端的接地点相连,构成该移动终端的天线,从而无需在该移动终端内部设置独立的天线,降低了金属材质对天线信号的影响。
本公开实施例还示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后盖,该移动终端后盖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天线。
本公开实施例还示出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天线或者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后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应用于移动终端后盖上,所述移动终端后盖包括:金属后盖本体和至少两个信号触点,所述金属后盖本体从上到下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开有缝隙,所述至少两个信号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二部分的非边缘位置上;
所述至少两个信号触点包括第一信号触点和第二信号触点,所述第一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馈电点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地点相连,以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天线信号进行辐射,所述第二信号触点包括三个天线触点,且所述三个天线触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的三个频段切换点,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通过同一开关器件与同一接地点进行连接,其中,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与所述同一开关器件之间的距离不同;
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第一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指定距离,所述馈电距离为频段切换点与所述第一信号触点之间的距离,且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任意两个频段切换点的频段参数相等,所述频段参数为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与馈电距离之间的乘积;
第二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第三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其中,所述第二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三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被如此设定:根据所述指定距离和所述第一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确定所述频段参数,根据所述频段参数、第二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以及第三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来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三频段切换点对应的馈电距离的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任一频段切换点分别与所述接地点连接时,所述金属后盖本体、所述第一信号触点和当前连接所述接地点的频段切换点所形成的天线频段不同,且每个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的最低频率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距离为1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馈电点之间通过弹片进行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触点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三个频段切换点之间通过弹片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为700-960MHz,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第二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为1710-2170MHz,所述三个频段切换点中的第三频段切换点对应的天线频段为2170-2690MHz。
6.一种移动终端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后盖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线。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线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后盖。
CN201510531839.2A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486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1839.2A CN106486758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1839.2A CN106486758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6758A CN106486758A (zh) 2017-03-08
CN106486758B true CN106486758B (zh) 2021-06-22

Family

ID=5823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1839.2A Active CN106486758B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67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402B (zh) * 2020-03-23 2021-05-2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272391B (zh) * 2020-10-19 2021-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信号调节装置及终端信号转换方法
CN117221969A (zh) * 2022-06-01 2023-12-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315A (zh) * 2010-02-02 2011-11-16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
EP2387100A1 (en) * 2010-04-29 2011-11-16 Laird Technologies AB A metal cover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522625A (zh) * 2011-11-22 2012-06-27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壳手机终端的天线结构
CN103178344A (zh) * 2013-04-01 2013-06-26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频段金属后盖手机天线
CN103985954A (zh) * 2014-06-03 2014-08-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087A (zh) * 2001-10-16 2008-09-10 弗拉克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加载天线
JP2012227850A (ja) * 2011-04-22 2012-11-15 Panasonic Corp 携帯無線端末
CN102904011B (zh) * 2012-10-30 2015-01-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平衡微带线过渡全模双脊集成波导馈电对称振子印刷天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315A (zh) * 2010-02-02 2011-11-16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
EP2387100A1 (en) * 2010-04-29 2011-11-16 Laird Technologies AB A metal cover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522625A (zh) * 2011-11-22 2012-06-27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壳手机终端的天线结构
CN103178344A (zh) * 2013-04-01 2013-06-26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频段金属后盖手机天线
CN103985954A (zh) * 2014-06-03 2014-08-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6758A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6938B2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EP3343695B1 (en) Antenna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347969B2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an antenna having multiple radiators
CN106486757B (zh)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背盖及移动终端
CN105609969A (zh) 通信终端
CN105281027B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34206B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5789820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6299593A (zh) 天线结构及应用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7123856B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5789833A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522299A1 (en) Antenna device used in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811076A (zh) 一种基于金属背盖的高隔离度手机天线结构
WO2017142552A1 (en) Triband antenna
CN106486758B (zh)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CN108054491A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736131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WO2020134328A1 (zh) 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US10886597B2 (en) Housing,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5509020U (zh) 通信终端
CN108736132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9037909B (zh) 天线以及电子装置
CN106602254B (zh)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背盖及移动终端
US20080094303A1 (en) Planer inverted-F antenna device
CN101093912B (zh) 平面天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