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0221A -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60221A CN110160221A CN201910316966.9A CN201910316966A CN110160221A CN 110160221 A CN110160221 A CN 110160221A CN 201910316966 A CN201910316966 A CN 201910316966A CN 110160221 A CN110160221 A CN 1101602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supply
- target object
- air
- supply device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29910052987 metal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1
- 150000004681 metal hyd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3082 Discomfor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70322 Lepidosau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09328 Perr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YZCKVEUIGOORGS-IGMARMGPSA-N Protium Chemical compound [1H] YZCKVEUIGOORGS-IGMARMGP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以避免所述送风方向覆盖的送风范围覆盖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本公开实施例根据目标对象位置调整送风方向,使送风装置避开目标对象所在位置送风,避免给目标对象带来不适,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调节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送风设备主要包括新风机、风扇和空调器等。以空调器控制为例,相关技术公开的空调器为了避免气流直接吹向用户,实现用户的无风感、防直吹风感、柔风感等需求,通常在出风口设置具有散风孔的挡风板作为挡风结构,减少出风口的出风量、分散气流以及降低出风口的风速。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通过改变导风板的转动角度调整风向过程中伴随着降低风速,风量损失较大,送风量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以避免所述送风方向覆盖的送风范围覆盖所述目标对象位置。
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目标对象位置是否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包括上述的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情况下,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些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用户位置调整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能够避免送风范围覆盖目标对象位置,避免给目标对象带来不适,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出风口出风范围划分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出风口出风范围划分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化学氢泵;2:转动盘;3: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11:罩壳;a:室内空气流动方向;b:室外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对象为送风装置所在环境空间内的人、动物或植物等等。可选的,送风装置为风扇、新风机、空气净化器或空调器。
以送风装置为空调器,目标对象为人的情形为例。空调器温度调节模式主要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距离空调器出风口越近,风速越大,且在制热模式下,距离空调器出风口越近,温度越高,在制冷模式下,距离空调器出风口越近,温度越低。在人体位于空调器出风口附近情况下,空调吹出的冷风或热风直接吹向用户,会降低用户体验。尤其在制冷模式下,强冷风直吹用户会导致人体的各组织及器官发生急剧的“冷缩”现象,对于身体免疫力较差的用户,例如:老人、儿童或身患疾病的用户,空调器吹出的风直接吹向用户更容易造成身体各种不适。
以送风装置为空调器,目标对象为宠物,例如:狗、猫、蜥蜴等的情形下。根据动物生活习性和抵抗力的不同,空调吹出的风直接吹向宠物,会引起宠物不适,若用户发现不及时,严重情况下,会引起宠物的死亡,造成用户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旨在根据目标对象的位置调整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以避免送风范围覆盖目标对象位置,进而避免送风装置送风超出目标对象的承受能力,或者对目标对象产生不良影响。其中,避免送风范围覆盖目标对象位置中,目标对象位置并非目标对象重心点位置,而是目标的体积所覆盖的面积。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送风装置、服务器或终端。可选的,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等。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在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在步骤S101中,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包括:
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包括:
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
其中,改变送风方向过程中,出风口的面积不便,出风量不变,提高送风效率,降低送风装置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用户位置调整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能够避免送风范围覆盖目标对象位置,避免给目标对象带来不适,提高用户体验。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风装置的结构框图。该送风装置为空调器,包括:电化学氢泵1、转动盘2、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和罩壳11。罩壳11与转动盘2固定连接,同时,罩壳11上设置有出风口5。如图所示,室内空气按照a指示的方向,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器并由出风口5吹出。室外空气按照b指示的方向,从室外进风口进入空调器并由室外出风口吹出。
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和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第一换热部设置在转动盘2上,并随转动盘2一同转动,使得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和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其中之一位于室外,另一个位于室内。以保证出风口5吹出冷风或热风。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连接在电化学氢泵1的第一电极,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连接在电化学氢泵1的第二电极。两个换热器分别与电化学氢泵1通过氢气管道连接,必要的电控装置放置在转动盘2上的合适位置。
在工作过程中,在对电化学氢1泵施加正向电压情况下,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侧氢气浓度增大,随着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侧氢气浓度增大,金属氢化物内部压力增大,从而导致氢气在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发生吸氢反应,从而放出热量,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作为冷凝器使用。同时由于氢气被电化学氢泵1从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泵到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导致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内部氢浓度及压力降低,从而导致金属氢化物在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内发生放氢反应,从而吸收热量,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使用。金属氢化物换热器会随着吸氢反应进行达到饱和状态,在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情况下,对电化学氢泵1施加负向电压,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侧氢气浓度增大,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发生吸氢反应,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则转换作为蒸发器使用。
其中,罩壳11、转动盘2与出风口5作为空调器的送风模块。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在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转动盘2沿垂直轴方向转动,转动盘2转动同时,罩壳11和出风口5相较于初始位置发生转动,送风方向沿垂直轴方向发生改变。该过程不涉及出风口出风范围的改变,因此,出风量不便,不对送风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复杂的调节过程,控制过程简单,能耗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罩壳11与转动盘2活动连接设置,在转动盘2上设置滑槽,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在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罩壳11在转动盘2上的滑槽动,以使送风方向沿垂直轴方向发生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送风装置的结构不同,或根据送风装置应用环境的特殊需求。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或滑动,以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与水平轴方向之间呈设定角度且设定角度不为0的轴向上变化,或者呈波浪形变化。
在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或滑动中,控制方式有多种。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包括:
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
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其中,将送风装置能够实现送风的范围进行划分。可选的,划分为2~6个活动范围。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基于设定初始位置确定。不同的活动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位置不同。
如图3所示,以送风装置能够实现送风的范围划分为A和B范围为例。以出风口中心垂直墙面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为初始角度即0°。在送风装置送风范围为A范围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角度为逆时针转动45°,可记为-45°;在送风装置送风范围为B范围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角度为顺时针转动45°,可记为4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调整送风装置出风口避开用户送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包括:在用户位置处于A活动范围情况下,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为转动角度为45°对应的位置,在用户位置处于B活动范围情况下,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为转动角度为-45°对应的位置。
同理,如图4所示,以将送风装置能够实现送风的范围划分为3个活动范围C、D和E为例。
以出风口中心垂直墙面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为初始角度即0°,此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D。在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角度为逆时针转动60°,可记为-60°情况下,对应的送风范围为C范围。在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角度为顺时针转动60°,可记为60°情况下,对应的送风范围为E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调整送风装置出风口避开用户送风,根据所述用户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转动角度包括:在用户位置处于C活动范围情况下,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为转动角度为0°或60°对应的位置;在用户位置处于D活动范围情况下,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为转动角度为-60°或60°对应的位置;在用户位置处于E活动范围情况下,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为转动角度为-60°或0°对应的位置。
可选的,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包括:
根据目标对象位置距离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转动角度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
其中,送风装置的出风范围呈扇形,在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过程中,送风范围基于当前送风方向确定,当前送风方向所覆盖的区域为送风范围。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
根据距离数值中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
根据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确定出的转动角度较小,可以加快对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效率,降低送风装置出风口吹出的风对目标对象的影响。
在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相同情况下,则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正向或反向转动均可。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按照设定位置转动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使得调节过程更精确。
可选的,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包括:
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
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其中,将送风装置能够实现送风的范围进行划分。可选的,划分为2~6个活动范围。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位置基于设定初始位置确定。不同的活动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位置不同。
可选的,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包括:
根据目标对象位置距离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确定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
根据所述滑动距离控制所述送风模块滑动。
其中,送风装置的出风范围呈扇形,在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过程中,送风范围基于当前送风方向确定,当前送风方向所覆盖的区域为送风范围。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
根据距离数值中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
根据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确定出的滑动距离较小,可以加快对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调整效率,降低送风装置出风口吹出的风对目标对象的影响。
在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相同情况下,则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正向或反向转动均可。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按照设定位置滑动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使得调节过程更精确。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步骤S101中,送风方向调节条件也不同。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对送风装置出厂前反复试验获取的实验结果确定。送风方向调节条件与送风装置的功率、风速等相关。即针对所有目标对象送风方向调节条件相同。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目标对象的使用习惯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内,或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外且所述目标对象位置距离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小于设定值。其中,设定值根据目标对象的使用习惯确定。送风装置送风过程中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在送风装置送风范围内,距离出风口越远,则空气流动的速率越高,同理,目标对象在送风范围外,且距离送风范围边缘越近,空气流动越快。根据目标对象使用习惯不同,针对承受力较差的目标对象,在确定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时,需要考虑到送风装置送风范围附近的空气流动对目标对象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501,获取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
步骤S502,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确定送风方向调节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包括:
获取获取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与系统预设的目标对象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装置设置有目标用户身份选项,送风装置使用过程中,根据选项选择指令确定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为普通用户情况下,则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内;
在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为特殊用户情况下,则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内,或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外且距离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小于设定值。其中,特殊用户为抵抗力差的老人或儿童,或者对环境平稳性要求较高的宠物或植物等。
在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前,获取目标对象位置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601,获取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步骤S602,解析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位置。
其中,可选的,送风装置设有用于获取图像的设备,送风装置通过自带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图像信息。可选的,送风装置获取其他具有图像获取装置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图像信息,例如:设置有摄像头的冰箱、饮水机、智能电视等发送的图像信息。可选的,送风装置获取独立设置的摄像头、录像机等图像获取设备发送的图像信息。同时,独立设置的图像获取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还用于其他家用电器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701,获取红外传感器信息;
步骤S702,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位置。
其中,可选的,送风装置设有红外温度传感器,根据红外温度传感器信息确定室内温度分布信息,根据室内温度分布图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获取送风方向控制模式;
在所述送风方向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情况下,执行所述获取用户位置的步骤。
送风装置内置有送风方向控制模式,可选的,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常规控制模式。在自动控制模式下,送风装置根据用户的位置调节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在常规控制模式下,送风装置根据用户设定的送风模块位置控制送风装置送风,或者,根据设定时间间隔控制送风模块位置改变进而改变送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之后,还包括:
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装置为空调器,在图2所示的空调器基础上,还包括:保护罩壳。罩壳11通过转动盘2可转动地设置在保护罩壳内。保护罩壳对位于罩壳11内的各部件形成更好的保护,有效防止在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或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处于室外时雨水等进入到换热部内而对换热部的各个部件造成损坏。且保护罩壳固定设置,不会随着转动盘2转动,提高送风装置安装结构的固定性和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壳会部分遮挡送风装置的出风口5,例如:在送风装置出风口5转动到送风方向接近或平行于墙面情况下,保护罩壳部分遮挡出风口5,减小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送风模块转动角度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包括:
获取所述送风模块转动前第一转动角度和转动后的第二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确定室内风机转速调整策略。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基于设定初始角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机转速调整策略包括: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情况下,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情况下,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由无遮挡位置转动到送风装置的边缘位置,且转动后出风范围减小,为满足空气调节的速率,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由送风装置的边缘位置转动至无遮挡位置,且转动后出风范围增大,为避免出风速度大降低用户体验,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均处于送风模块部分被外壳遮挡的位置,转动角度越大,则遮挡面积越大。因此,在第二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增大室内风机转速,在第二转动角度小于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简化控制过程,减小送风装置控制运行压力,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保持室内风机转速不变。
如下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
如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
判断模块801,被配置为判断目标对象位置是否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
控制模块802,被配置为在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其中,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2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以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2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以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送风装置的结构不同,或根据送风装置应用环境的特殊需求。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或滑动,以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与水平轴方向之间呈设定角度且设定角度不为0的轴向上变化,或者呈波浪形变化。
在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或滑动中,控制方式有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2包括:目标位置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其中,目标位置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其中,其中,将送风装置能够实现送风的范围进行划分。可选的,划分为2~6个活动范围。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基于设定初始位置确定。不同的活动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位置不同。送风范围的划分方式参见前述实施例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2包括:转动角度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其中,转动角度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对象位置距离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转动角度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
其中,送风装置的出风范围呈扇形,在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过程中,送风范围基于当前送风方向确定,当前送风方向所覆盖的区域为送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角度确定单元,包括:距离确定子单元和转动角度确定子单元。
其中,距离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
转动角度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距离数值中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
根据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确定出的转动角度较小,可以加快对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效率,降低送风装置出风口吹出的风对目标对象的影响。
在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相同情况下,则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正向或反向转动均可。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按照设定位置转动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使得调节过程更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2包括:目标位置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其中,目标位置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其中,将送风装置能够实现送风的范围进行划分。可选的,划分为2~6个活动范围。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基于设定位置确定。不同的活动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2包括:滑动距离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其中,滑动距离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对象位置距离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确定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滑动距离控制所述送风模块滑动。
其中,送风装置的出风范围呈扇形,在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过程中,送风范围基于当前送风方向确定,当前送风方向所覆盖的区域为送风范围。
滑动距离确定单元,包括:距离确定子单元和滑动距离确定子单元。
其中,距离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
滑动距离确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距离数值中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
根据较小值确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确定出的滑动距离较小,可以加快对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调整效率,降低送风装置出风口吹出的风对目标对象的影响。
在所述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两条半径之间的距离相同情况下,则控制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正向或反向转动均可。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按照设定位置滑动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根据用户位置与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使得调节过程更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控制装置包括:身份获取模块803、条件确定模块804、判断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
其中,身份获取模块803,被配置为获取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
条件确定模块8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确定送风方向调节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获取模块803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和身份确定单元。
其中,图像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身份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图像信息与系统预设的目标对象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装置设置有目标用户身份选项,送风装置使用过程中,根据选项选择指令确定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为普通用户情况下,则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内;
在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为特殊用户情况下,则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内,或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外且所述目标对象位置距离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小于设定值。其中,特殊用户为抵抗力差的老人或儿童,或者对环境平稳性要求较高的宠物或植物等。
在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前,获取目标对象位置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控制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块805、位置确定模块806、判断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
其中,图像获取模块805,被配置为获取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位置确定模块806,被配置为解析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位置。
其中,可选的,送风装置设有用于获取图像的设备,送风装置通过自带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图像信息。可选的,送风装置获取其他具有图像获取装置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图像信息。例如:设置有摄像头的冰箱、饮水机、智能电视等。可选的,送风装置获取摄像头发送的图像信息。同时,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息还用于其他家用电器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身份获取模块803、条件确定模块804、图像获取模块805、位置确定模块806、判断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控制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数据获取模块807、位置确定模块808、判断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
其中,红外传感器数据获取模块807,被配置为获取红外传感器信息。
位置确定模块808,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位置。
其中,可选的,送风装置设有红外温度传感器,根据红外温度传感器信息确定室内温度分布信息,根据室内温度分布图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身份获取模块803、条件确定模块804、红外传感器数据获取模块807、位置确定模块808、判断模块801和控制模块8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式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送风方向控制模式。
在所述送风方向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情况下,执行所述获取用户位置的步骤。
送风装置内置有送风方向控制模式,可选的,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常规控制模式。在自动控制模式下,送风装置根据用户的位置调节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在常规控制模式下,送风装置根据用户设定的送风模块位置控制送风装置送风,或者,根据设定时间间隔控制送风模块位置改变进而改变送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风速调节单元,被配置为在控制模块802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之后,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装置为空调器,在图2所示的空调器基础上,还包括:保护罩壳。罩壳11通过转动盘2可转动地设置在保护罩壳内。保护罩壳对位于罩壳11内的各部件形成更好的保护,有效防止在第一金属氢化物换热器3或第二金属氢化物换热器4处于室外时雨水等进入到换热部内而对换热部的各个部件造成损坏。且保护罩壳固定设置,不会随着转动盘2转动,提高送风装置安装结构的固定性和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壳会部分遮挡送风装置的出风口5,例如:在送风装置出风口5转动到送风方向接近或平行于墙面时,保护罩壳部分遮挡出风口5,减小出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速调节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送风模块转动前第一转动角度和转动后的第二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确定室内风机转速调整策略。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基于设定初始角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机转速调整策略包括: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情况下,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情况下,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由无遮挡位置转动到送风装置的边缘位置,且转动后出风范围减小,为满足空气调节的速率,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由送风装置的边缘位置转动至无遮挡位置,且转动后出风范围增大,为避免出风速度大降低用户体验,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情况下,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均处于送风模块部分被外壳遮挡的位置,转动角度越大,则遮挡面积越大。因此,在第二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增大室内风机转速,在第二转动角度小于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减小室内风机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简化控制过程,减小送风装置控制运行压力,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和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均大于设定角度,且所述第二转动角度大于第一设定角度情况下,保持室内风机转速不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上述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情况下,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结构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900,图12中以一个处理器900为例;和存储器(memory)90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902和总线903。其中,处理器900、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1可以通过总线9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9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900可以调用存储器9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9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9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9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9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用于本申请中情况下,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能会在本申请中使用以描述各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别开。比如,在不改变描述的含义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叫做第二元件,并且同样第,第二元件可以叫做第一元件,只要所有出现的“第一元件”一致重命名并且所有出现的“第二元件”一致重命名即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都是元件,但可以不是相同的元件。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在用于本申请中情况下,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3)
1.一种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以避免所述送风方向覆盖的送风范围覆盖所述目标对象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或滑动,以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沿非水平轴转动,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
控制所述送风模块转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与所述送风方向覆盖的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送风模块的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转动角度控制所述送风模块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所处的活动范围确定所述送风模块的目标位置;
控制所述送风模块滑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滑动,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与所述送风方向覆盖的送风范围边缘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送风模块的滑动距离;
根据所述滑动距离控制所述所述送风模块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包括:
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方向覆盖的送风范围内;或者,
所述目标对象位置在所述送风方向覆盖的送风范围外且距离所述送风范围边缘的距离小于设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送风方向调节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之前,还包括:
获取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解析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之前,还包括:
获取红外传感器信息;
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位置。
11.一种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目标对象位置是否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和,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满足送风方向调节条件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对象位置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模块转动或滑动,以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沿非水平轴方向改变。
13.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6966.9A CN110160221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PCT/CN2019/091028 WO2020211180A1 (zh) | 2019-04-19 | 2019-06-13 |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6966.9A CN110160221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60221A true CN110160221A (zh) | 2019-08-23 |
CN110160221B CN110160221B (zh) | 2022-07-19 |
Family
ID=6763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16966.9A Active CN110160221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60221B (zh) |
WO (1) | WO202021118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9069A (zh) * | 2019-10-31 | 2020-02-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12984721A (zh) * | 2021-02-01 | 2021-06-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206571A (ja) * | 2014-04-23 | 2015-11-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送風システム |
CN105135524A (zh) * | 2015-09-11 | 2015-12-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器 |
CN105276684A (zh) * | 2015-10-26 | 2016-0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
JP2016029313A (ja) * | 2014-07-25 | 2016-03-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05444338A (zh) * | 2014-08-26 | 2016-03-3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空调送风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627511A (zh) * | 2016-01-04 | 2016-06-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
US20160153670A1 (en) * | 2014-11-27 | 2016-06-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charging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
CN105757946A (zh) * | 2014-12-17 | 2016-07-13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6137488A (ja) * | 2016-02-29 | 2016-08-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送風装置 |
JP2016173214A (ja) * | 2015-03-17 | 2016-09-29 |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 空気調和機 |
CN106032928A (zh) * | 2015-03-18 | 2016-10-19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定位送风方法 |
CN106287951A (zh) * | 2016-08-04 | 2017-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柜式空调及提高空调吹风舒适性的方法 |
CN205991561U (zh) * | 2016-08-04 | 2017-03-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柜式空调 |
CN106678958A (zh) * | 2016-11-02 | 2017-05-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705240A (zh) * | 2017-01-18 | 2017-05-24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7449123A (zh) * | 2017-09-14 | 2017-12-08 |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送风单元、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525126A (zh) * | 2017-07-14 | 2017-12-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036469A (zh) * | 2017-11-28 | 2018-05-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送风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405077A (zh) * | 2018-09-21 | 2019-03-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89867A1 (ja) * | 2015-05-27 | 2016-12-0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送風装置 |
CN108253596B (zh) * | 2018-01-31 | 2021-01-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送风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10316966.9A patent/CN110160221B/zh active Active
- 2019-06-13 WO PCT/CN2019/091028 patent/WO202021118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206571A (ja) * | 2014-04-23 | 2015-11-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送風システム |
JP2016029313A (ja) * | 2014-07-25 | 2016-03-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05444338A (zh) * | 2014-08-26 | 2016-03-3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空调送风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60153670A1 (en) * | 2014-11-27 | 2016-06-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charging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
CN105757946A (zh) * | 2014-12-17 | 2016-07-13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6173214A (ja) * | 2015-03-17 | 2016-09-29 |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 空気調和機 |
CN106032928A (zh) * | 2015-03-18 | 2016-10-19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定位送风方法 |
CN105135524A (zh) * | 2015-09-11 | 2015-12-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器 |
CN105276684A (zh) * | 2015-10-26 | 2016-0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
CN105627511A (zh) * | 2016-01-04 | 2016-06-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装置 |
JP2016137488A (ja) * | 2016-02-29 | 2016-08-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送風装置 |
CN106287951A (zh) * | 2016-08-04 | 2017-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柜式空调及提高空调吹风舒适性的方法 |
CN205991561U (zh) * | 2016-08-04 | 2017-03-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柜式空调 |
CN106678958A (zh) * | 2016-11-02 | 2017-05-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705240A (zh) * | 2017-01-18 | 2017-05-24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7525126A (zh) * | 2017-07-14 | 2017-12-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449123A (zh) * | 2017-09-14 | 2017-12-08 |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送风单元、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036469A (zh) * | 2017-11-28 | 2018-05-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送风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405077A (zh) * | 2018-09-21 | 2019-03-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9069A (zh) * | 2019-10-31 | 2020-02-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10749069B (zh) * | 2019-10-31 | 2022-04-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12984721A (zh) * | 2021-02-01 | 2021-06-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60221B (zh) | 2022-07-19 |
WO2020211180A1 (zh) | 2020-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39505B (zh)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0887183B (zh) |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 |
CN109631274B (zh)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0017586B (zh) |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357779B (zh) | 用于空气调节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 |
CN107560113A (zh) | 一种智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10160221B (zh) | 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
CN113251614B (zh) |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425698A (zh) | 一种用户偏好自学习的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1336594B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 |
CN108613326B (zh) | 空调系统及其智能调节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 |
CN108180606B (zh)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
CN110805992A (zh) |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空调调节方法及系统 | |
WO2022217938A1 (zh) | 用于导风板的转速调节方法及装置、空调 | |
CN106322669A (zh) | 一种空调智能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 |
EP3627062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 |
US20150177748A1 (en) |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smart fan | |
CN110274367A (zh) | 空调控制装置、方法、控制器、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4738831A (zh)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 |
CN111380161A (zh) |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
CN113883648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205783335U (zh) | 空调设备和风机盘管 | |
CN118031308A (zh) | 空调器、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923531B (zh)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
CN105333560B (zh) | 一种出风风向控制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