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8953B -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8953B
CN110158953B CN201910447067.2A CN201910447067A CN110158953B CN 110158953 B CN110158953 B CN 110158953B CN 201910447067 A CN201910447067 A CN 201910447067A CN 110158953 B CN110158953 B CN 110158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template
fre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70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58953A (zh
Inventor
王代发
朱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70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8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8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8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58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8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5/00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making openings, cavities, slits, or channels
    • E04G15/06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making openings, cavities, slits, or channels for cavities or channels in walls of floors, e.g. for making chimneys
    • E04G15/063Re-usable fo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51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包括内侧模板、支护木方、对拉螺栓和钢筋背楞,底模板上还固接有定位板,还设有立杆、支撑杆和游托,立杆竖立于洞口圆心位置,支撑杆一端与立杆连接,另一自由端端头安装游托;游托的C型头槽口朝外且扣在钢筋背楞上;还包括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的施工方法:一放出支模线和控制基准线;二、设置定位板、三、支护木方与定位板的相对位置,支护木方外侧支设内侧模板;四、支护木方内设置上、下两组横向钢盘背楞;五、在洞口中心位置设置立杆,支撑杆以立杆为轴中心对称设置,支撑杆外端头安装游托,游托扣在钢筋背楞上,调节螺杆长度对钢筋背楞进行向外的支顶。

Description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圆形筒仓建筑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圆形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冶金行业存储水泥、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粉状物料的筒仓结构如中间仓、原料仓、成品仓等大多数采用钢板仓形式。机械化筒仓能缩短物料的装卸流程,降低运行和维修费用,消除繁重的袋装作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因此已成为最主要的仓储形式。
筒仓的卸料一般是在一定高度(二层或以上)的混凝土承重厚平台上通过料仓漏斗往下卸料,平台厚度一般较厚(800~1200mm),钢筋密集,漏斗上部环梁坐落在平台上。
筒仓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时,筒仓预留的圆形孔洞受到混凝土的侧压力,很容易出现涨模现象,还有浇筑混凝土厚度不等,使得孔洞受力不均匀,往往导致尺寸偏差较大而成椭圆形。如果出现涨模或者尺寸不均成椭圆形时,筒仓侧壁就会碰触承台孔洞侧壁或者卡住而无法正常安装。
为保证圆形洞口尺寸不涨模,现有技术中的做法还是设置模板对拉螺杆配合“3”型卡进行加固,只是外露端采用,而升入平台内只能与平台内钢筋焊接。此做法存在需要大量对拉螺杆穿过模板,不仅浪费钢筋、施工噪音大、焊接量大,还容易受到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对模板的侧压力而导致对拉螺杆与钢筋连接出现脱开或者钢筋位移,最终导致模板涨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筒仓涨模的问题,特提供一种对拉和顶压相结合的预留洞口模板支撑结构,有效防止筒仓变形。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
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包括内侧模板、支护木方、对拉螺栓和钢筋背楞,其中支护木方按预制筒仓洞口的周圆均匀布置,底部与平台板底模板固接;内侧模板绕各支护木方外周固定;对拉螺栓一端与平台板预埋钢筋固接,另一端与钢筋背楞连接,钢筋背楞位于支护木方内侧,将支护木方拉向内侧模板并压紧;平台板底模板上还固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设在各支护木方底脚内侧并且与支护木方相互顶紧;还设有立杆、支撑杆和游托,所述立杆竖立于洞口圆心位置,支撑杆一端与立杆连接,另一自由端端头安装游托;游托由螺杆、挡板和C型头组成,螺杆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挡板安装在螺杆中间,C型头固接于螺杆外端;所述C型头槽口朝外且扣在钢筋背楞上;同一高度上设有多个支撑杆和游托的组合,且以立杆为中心对称。
此结构中,以立杆为中心向外支顶钢筋的背楞结构根据筒仓大小调整支撑力臂长度,支顶结构可随时调整支点,结构可循环反复使用,减少材料消耗。
优选的,多根支撑杆外侧端头合并,安装同一个游托,一个游托配置的多根支撑杆在立杆上的连接点处于同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优选的,一个游托安装于三根支撑杆组合而成的端头,三根支撑杆中,中间位支撑杆立杆连接点与游托水平,两侧位的支撑杆立杆连接点分别位于中间连接点的上方、下方。
优选的,一个游托安装于二根支撑杆组合而成的端头,其中一根支撑杆为水平,另一支撑杆位于其上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加固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为:
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的施工方法:
第一步:放线
当平台底模板支设完毕后,在模板上以洞口中心为圆点,放出支模线和控制基准线同其中控制基准线与支模线间距等于内侧模板厚度加上支护木方厚度;
第二步:设置定位板
根据设计的支护木方间距和数量,相应的在平台板底模板上沿控制基准线固定相同数量的定位板,固定时定位板前端部对其基准线;
第三步:内侧模板封闭
支护木方竖立的固定在平台板底模板上,并且支护木方底部内侧顶紧定位板,支护木方外侧支设内侧模板,并进行封闭;
第四步:横向背楞设置
支护木方内设置上、下两组横向钢盘背楞,每组背楞采用两排钢筋制作而成,对拉螺栓端头从两排钢筋中穿出,端着头安装3型卡,3型卡向内侧模板方向锁固钢筋背楞;
第五步:设置支撑体系
在洞口中心位置设置立杆,在立杆上安装支撑杆,支撑杆以立杆为轴中心对称设置,支撑杆外端头安装游托,游托扣在钢筋背楞上,调节游托对钢筋背楞进行向外的支顶。
本施工方法通过双重加固方式对筒仓内侧模板进行支护,中间支顶结构结构的介入可大比率减少对拉螺栓的用量,从而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减少成本,实现绿色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筒仓内模板支设结构整体图;
图2为内支撑结构俯视图。
图中,平台板底模板1、承台板2、内侧模板3、支护木方4、立杆5、支撑杆6、游托7、螺杆71、挡板72、C型头73、钢筋背楞8、定位板9、对拉螺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结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包括内侧模板3、支护木方4、对拉螺栓10和钢筋背楞8。其中支护木方4按预制筒仓洞口的周圆均匀布置,底部与平台板底模板1固接。内侧模板3绕各支护木方4外周固定;内侧模板3外侧是承台板2。对拉螺栓10一端与平台板预埋钢筋固接,另一端与钢筋背楞8连接,钢筋背楞8位于支护木方4内侧,将支护木方4拉向内侧模板3并压紧;。
平台板底模板1上还固接有定位板9,定位板9压在各支护木方4底脚内侧;还设有立杆5、支撑杆6和游托7,所述立杆5竖立于洞口圆心位置,支撑杆6一端与立杆5连接,另一自由端安装游托7;所述游托7由螺杆71、挡板72和C型头73组成,螺杆71与支撑杆6螺纹连接,挡板72安装在螺杆71中间,C型头73固接于螺杆71外端;所述C型头73的槽口朝外并且扣在钢筋背楞8上;同一高度上设有多个支撑杆6和游托7的组合,且以立杆5为中心对称。
上述结构的简略施工步骤是:以洞口中心为圆点,首先在平台板底模板1上放出圆形孔洞支模线和定位板线,根据内侧模板3背面竖向木方龙骨大小和间距在平台板底模板1上设置相应定位板9;然后封闭内侧模板3,使其下方模板背面木方龙骨紧贴顶紧定位板9,设置上下两道钢筋背楞8;然后以在孔洞口中心设置立杆5,用连接扣件将支撑杆6与立杆5连接,支撑杆6自由端配合游托7调整顶紧钢筋背楞8;最后上部钢筋背楞8设置一定数量的对拉螺栓10再次拉紧加固整个模板支撑体系,使其侧模支撑系统同时受对拉和顶压约束,很好保证支撑体系受力均匀合理,绿色环保。
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结构优点:从单一受拉支撑体系转变为受拉与顶压相结合的支撑体系。即以预留孔洞中心为受力基准点,通过支撑杆6和前端可调节游托7对钢筋背楞8进行均匀顶撑,同时下端设置定位板9也与模板木方锁定顶紧,上部四周均匀设置部分对拉螺栓10加强拉紧,使整个圆形洞口四周侧模上下受力均匀合理。
优选的,多根支撑杆6外侧端头(即自由端)合并,安装同一个游托7,一个游托7配置的多根支撑杆在立杆5上的连接点处于同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优选的,一个游托7安装于三根支撑杆6组合而成的端头上,三根支撑杆6中,中间位支撑杆立杆连接点高度与游托水平,两侧位的支撑杆6立杆连接点分别位于中间连接点的上方、下方。
优选的,一个游托7安装于二根支撑杆6组合而成的端头,其中一根支撑杆6为水平,另一支撑杆6位于其上侧。
上述结构的施工方法:
第一步:放线
当平台底模板1支设完毕后,在模板上以洞口中心为圆点,放出支模线和控制基准线。其中控制基准线与支模线间距等于内侧模板3厚度加上支护木方4厚度。
第二步:设置定位板
根据设计的支护木方4间距和数量,相应的在平台板底模板1上沿控制基准线固定相同数量的定位板9。固定时定位板9前端部对其基准线,定位板9采用普通木方(木模板或多层板),尺寸大约120*250mm,厚度大于20mm以上即可。
第三步:内侧模板封闭
支护木方4竖立的固定在平台板底模板1上,并且支护木方4底部内侧顶紧定位板9,支护木方4外侧支设内侧模板3,并进行封闭。
第四步:横向背楞设置
支护木方4内设置上、下两组横向钢筋背楞8,每组钢筋背楞8采用两排钢筋制作而成,对拉螺栓10从两排钢筋中间对穿出,端头安装“3”型卡,“3”型卡向内侧模板3方向锁固钢筋背楞8。
当单根钢筋不够一圈周长时,可采用搭接或者焊接方式加长。钢筋优选螺纹钢,直径>20mm以上两根为一组,直径<18mm时可采用四根为一组。采用焊接或者对接时效果更佳。本发明钢筋背楞8结构不但可以起到背楞加固作用,而且本身封闭圆形结构具备很好抗压受力性能。
第五步:设置支撑体系
在洞口中心位置设置立杆5,在立杆5上安装支撑杆6,支撑杆6以立杆5为轴中心对称设置,支撑杆6外端头安装游托7,游托7扣在钢筋背楞8上,调节游托7中螺杆71伸出长度对钢筋背楞8进行向外的支顶。
支撑杆6前端游托7卡固,还受力均匀,增加刚度。游托7数量越多对模板的支顶越均匀,游托7的数量根据平台板厚度增减。例如若筒仓洞口设计为直径10米,平台板厚设计为1-1.2米,游托7设置8个即可。若所施工的筒仓洞口为直径12米以上,平台板厚为1.2-1.5米,则游托7可以设置12个,同样应保证对称均匀设置。
游托7即模板的支撑点,支撑杆6为支撑臂,本发明设计了同时用2或3个支撑臂共同支撑一个游托7。
本发明提供的筒仓内模板支护方案为双重支护,一为基础在外的对拉螺栓10拉紧模板的支撑力,一为基础在中心的支撑臂支顶支撑力。
立杆5+支撑杆6的支撑结构为独立的支护结构,可拆装、可反复利用。因支顶支撑结构的参与,可以减少施工中对拉螺栓10的使用数量,从而减少材料消耗。例如,原来施工一个筒仓洞口直径为10米的,平台板厚度为1-1.2米的项目,至少需要布置20个对拉螺栓10能满足支护强度要求。现由于支顶支撑结构的加入,设置6-8个游托7做支顶点,配合布置4个对拉螺栓10即能满足支护要求,并且支护效果明显优于20个对拉螺栓10,有效保护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时洞口不变形。
另外当平台板角部结构尺寸较大时,可适当增加对拉螺栓10数量达到补强的目的。
上述各部件不局限于制作材料、规格,只要按本发明所述结构制作的或使用的都属于本方案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减少大量对拉螺栓的使用量,减少材料消耗,提高施工速度;2、从单一模板对拉加固方式优化为对拉和顶压双重加固相结合的方式,支点位置随时可调整或增减,模板受力均匀合理,保护效果提高显著;3、在平台板上施工操作方面,通过游托可实现模板支设尺寸微调;4、底板上均匀设置定位板,从结构本身上下受力更趋于合理,同时对顶压也起到补强。

Claims (5)

1.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包括内侧模板、支护木方、对拉螺栓和钢筋背楞,其中支护木方按预制筒仓洞口的周圆均匀布置,底部与平台板底模板固接;内侧模板绕各支护木方外周固定;对拉螺栓一端与平台板预埋钢筋固接,另一端与钢筋背楞连接,钢筋背楞位于支护木方内侧,将支护木方拉向内侧模板并压紧,其特征是:平台板底模板上还固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设在各支护木方底脚内侧并且与支护木方相互顶紧;还设有立杆、支撑杆和游托,所述立杆竖立于洞口圆心位置,支撑杆一端与立杆连接,另一自由端端头安装游托;游托由螺杆、挡板和C型头组成,螺杆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挡板安装在螺杆中间,C型头固接于螺杆外端;所述C型头槽口朝外且扣在钢筋背楞上;同一高度上设有多个支撑杆和游托的组合,且以立杆为中心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其特征是:多根支撑杆外侧端头合并,安装同一个游托,一个游托配置的多根支撑杆在立杆上的连接点处于同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其特征是:一个游托安装于三根支撑杆组合而成的端头,三根支撑杆中,中间位支撑杆立杆连接点与游托水平,两侧位的支撑杆立杆连接点分别位于中间连接点的上方、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其特征是:一个游托安装于二根支撑杆组合而成的端头,其中一根支撑杆为水平,另一支撑杆位于其上侧。
5. 一种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的施工方法:
第一步:放线
当平台底模板支设完毕后,在模板上以洞口中心为圆点,放出支模线和控制基准线,其中控制基准线与支模线间距等于内侧模板厚度加上支护木方厚度;
第二步:设置定位板
根据设计的支护木方间距和数量,相应的在平台底模板上沿控制基准线固定相同数量的定位板,固定时定位板前端部对其基准线;
第三步:内侧模板封闭
支护木方竖立的固定在平台板底模板上,并且支护木方底部内侧顶紧定位板,支护木方外侧支设内侧模板,并进行封闭;
第四步:横向背楞设置
支护木方内设置上、下两组横向钢筋背楞,每组钢筋背楞采用两排钢筋制作而成,对拉螺栓端头从两排钢筋中穿出,端头安装3型卡,3型卡向内侧模板方向锁固钢筋背楞;
第五步:设置支撑体系
在洞口中心位置设置立杆,在立杆上安装支撑杆,支撑杆以立杆为轴中心对称设置,支撑杆外端头安装游托,游托扣在钢筋背楞上,调节游托对钢筋背楞进行向外的支顶。
CN201910447067.2A 2019-05-27 2019-05-27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158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7067.2A CN110158953B (zh) 2019-05-27 2019-05-27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7067.2A CN110158953B (zh) 2019-05-27 2019-05-27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8953A CN110158953A (zh) 2019-08-23
CN110158953B true CN110158953B (zh) 2023-10-03

Family

ID=67629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7067.2A Active CN110158953B (zh) 2019-05-27 2019-05-27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89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915A (zh) * 2020-07-16 2020-11-1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现浇混凝土筒体结构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91477A (zh) * 2022-06-20 2022-09-02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筒仓锥壳结构伞状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05434U1 (de) * 1997-03-26 1997-05-15 Babiuch Jens Verstellbare Schalung, insbesondere für die Innenwandbereiche einer Schornsteinabdeckplatte
FR2956685A1 (fr) * 2010-02-24 2011-08-26 C M F Coffrage Et Menuiserie Fabre Dispositif d'etayage de coffrage
CN102383628A (zh) * 2011-08-31 2012-03-21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筒仓结构后施工减压锥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2990420U (zh) * 2012-12-26 2013-06-1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圆弧形加固螺杆
CN106437145A (zh) * 2016-09-18 2017-02-22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对拉螺栓的梁侧模板加固体系
CN206158172U (zh) * 2016-09-27 2017-05-10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洞口模板
CN210002893U (zh) * 2019-05-27 2020-01-31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05434U1 (de) * 1997-03-26 1997-05-15 Babiuch Jens Verstellbare Schalung, insbesondere für die Innenwandbereiche einer Schornsteinabdeckplatte
FR2956685A1 (fr) * 2010-02-24 2011-08-26 C M F Coffrage Et Menuiserie Fabre Dispositif d'etayage de coffrage
CN102383628A (zh) * 2011-08-31 2012-03-21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筒仓结构后施工减压锥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2990420U (zh) * 2012-12-26 2013-06-1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圆弧形加固螺杆
CN106437145A (zh) * 2016-09-18 2017-02-22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对拉螺栓的梁侧模板加固体系
CN206158172U (zh) * 2016-09-27 2017-05-10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洞口模板
CN210002893U (zh) * 2019-05-27 2020-01-31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8953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8953B (zh)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38617B (zh) 一种屋面超高女儿墙一次浇筑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1240570A (zh) Cl结构体系复合墙板混凝土双面现浇施工方法
CN105113716A (zh) 大直径多肋板高抛自密实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
CN210002893U (zh) 圆形筒仓厚平台板孔洞内模加固装置
CN111236688A (zh) 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
CN207277817U (zh) 模板支架架体连接结构
CN204626662U (zh) 一种钢管圆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
CN204875558U (zh) 一种型钢贯穿内外复合支撑式悬挑托架体系
CN104912322B (zh) 塑料模板早拆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7267165A (zh) 一种干熄焦炉体环形布置预埋螺栓固定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1140254A (zh) 一种长距离隧道全圆二衬仰拱施工模板体系及模板转运方法
CN111424966B (zh) 一种双筒壁混凝土筒仓滑模施工方法
CN211949737U (zh) 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
CN209670340U (zh) 一种变截面无梁柱帽的搭设结构
CN209384360U (zh) 可重复利用的水泥仓基础
CN209837682U (zh) 一种悬空混凝土弧形模板
CN206902702U (zh) 混泥土组合桩
CN112554534A (zh) 一种大型筒仓穹顶砼的施工方法
US3871148A (en) Grain hopper structure
CN109750833A (zh) 一种变截面无梁柱帽的搭设结构
CN104481142A (zh) 对柱模板同步连锁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4658889U (zh) 一种砂浆垂直运输设备
CN220100692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溜槽溜管组合装置
CN216042596U (zh) 一种用于薄壁高墙的模板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