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5371B -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5371B
CN110125371B CN201910314546.7A CN201910314546A CN110125371B CN 110125371 B CN110125371 B CN 110125371B CN 201910314546 A CN201910314546 A CN 201910314546A CN 110125371 B CN110125371 B CN 110125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channel
cooling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45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5371A (zh
Inventor
陈国恩
李四娣
莫建忠
朱宇
黄志垣
汪学阳
赵卫红
安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tu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tu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tu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tu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45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5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5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5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5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5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7/00Treating the metal in the mould while it is molten or ductile ; Pressure or vacuum casting
    • B22D27/04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etal,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分隔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螺塞、隔片、过渡通水块和通水管;隔片靠近冷却水道的入口的一侧为迎水侧,且靠近冷却水道的出口的一侧为出水侧,以用于使流入冷却水道的冷却水沿着隔片的迎水侧向出水侧的方向流动并从出水侧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过渡通水块在对应于隔片的迎水侧的位置设有贯穿孔;通水管的上下两端敞口,以用于使冷却水从通水管的上端流出后流向隔片的出水侧并最终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包括冷却分隔器和模具。本发明通过将冷却分隔器放到模具的冷却水道内,让冷却水沿着该冷却分隔器的隔片两侧来流动,可以有效提高冷却效果、成品率及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背景技术
铸造过程中,由于模具局部高而且小的凸台产生过热的现象,为了使高而且小的凸台充分冷却,通常把该位置的模具冷却水道做成随型阶梯型冷却水道。由于尺寸的局限,顶部高而且小的阶梯型冷却水道,不能用传统的大流量的隔片冷却,只能用传统的针式点冷,而针式点冷的流量不大,造成冷却效果不佳,导致成品率不高,影响了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其能加大冷却水的流量,提高冷却效果,提高成品率,提高生产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分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螺塞、隔片、过渡通水块和通水管,其中,
所述螺塞用于与模具在冷却水道底部的螺纹孔连接;
所述隔片靠近冷却水道的入口的一侧为迎水侧,且靠近冷却水道的出口的一侧为出水侧,以用于使流入冷却水道的冷却水沿着该隔片的迎水侧向出水侧的方向流动并从出水侧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
所述过渡通水块在对应于该隔片的迎水侧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孔,并且该贯穿孔与该通水管的内腔连通,以用于使隔片的迎水侧的冷却水进入该通水管内;
所述通水管的上下两端敞口,以用于使冷却水从通水管的上端流出后流向隔片的出水侧并最终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过渡通水块靠近冷却水道入口的一侧为弧面,以用于与模具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贴合,该过渡通水块与靠近冷却水道出口的一侧为平面,以用于与模具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便于冷却水的流动。
优选地,该贯穿孔包括设置在该弧面上的缺口槽及设置在该过渡通水块内部的通水孔,该通水孔与该缺口槽连通。
优选地,螺塞、隔片、过渡通水块和通水管。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及所述的冷却分隔器,其中,
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的冷却水道,该冷却水道具有竖直流道和水平流道,该水平流道的两端分别作为冷却水道的入口和出口;
该冷却分隔器设置在该竖直流道内,并且该冷却分隔器的螺塞与该竖直流道底部的螺纹孔连接;
该隔片的迎水侧和出水侧分别与模具在竖直水道处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该过渡通水块靠近冷却水道出口的一侧与模具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存在间隙;
该通水管的顶部不超过该竖直流道的顶部,并且该通水管与模具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存在间隙;
该隔片越过该水平流道,从而将水平流道分隔为两道。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所述的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进行冷却的方法,冷却水从水平流道的一端进入冷却水道,经过该隔片的迎水侧后又经过渡通水块的贯穿孔进入通水管,从通水管顶端出来后到达冷却水道的顶部,然后依次经通水管与模具内壁之间的间隙、过渡通水块与模具内壁之间的间隙后流向隔片的出水侧,最后从水平流道的另一端流出冷却水道。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冷却分隔器放到模具的冷却水道内,可以让冷却水沿着该冷却分隔器的隔片两侧来流动,这样可以加长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及提高冷却水的流量;此外,本发明的模具可以通过冷却水道实现点冷,而且在冷却水道内还设置了冷却分隔器,通过其隔片实现改变水流流向来达到隔片冷却的目的,因此能实现对模具的针式点冷和隔片冷却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冷却效果、成品率及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冷却分隔器安装在模具中的装配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冷却分隔器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冷却分隔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冷却分隔器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螺塞14、隔片13、过渡通水块12和通水管11,其中,
所述螺塞14用于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底部的螺纹孔连接,从而将整个冷却分隔器1固定在模具2的冷却水道内;螺塞14与模具2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来防漏;螺塞14底部采用了内六角孔,以便于螺塞14的装卸。
所述隔片13靠近冷却水道的入口的一侧为迎水侧,且靠近冷却水道的出口的一侧为出水侧,以用于使流入冷却水道的冷却水沿着该隔片13的迎水侧向出水侧的方向流动并从出水侧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隔片13增加冷却水进出的流量,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所述过渡通水块12在对应于该隔片13的迎水侧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孔15,并且该贯穿孔15与该通水管11的内腔连通,以用于使隔片13的迎水侧的冷却水进入该通水管11内;该贯穿孔15包括设置在该弧面上的缺口槽及设置在该过渡通水块12内部的通水孔,该通水孔与该缺口槽连通。
所述通水管11的上下两端敞口,以用于使冷却水从通水管11的上端流出后流向隔片13的出水侧并最终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
进一步,过渡通水块12为过渡通水部分,所述过渡通水块12靠近冷却水道入口的一侧为弧面,以用于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贴合,该过渡通水块12与靠近冷却水道出口的一侧为平面,以用于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便于冷却水的流动,这样一侧为弧面而另一侧为平面的形状使得过渡通水块12整体呈半圆柱形。
进一步,螺塞14、隔片13、过渡通水块12和通水管11一体成型并且均采用黄铜材料制成,从而便于提高制造和装配效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针式点冷与隔片13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包括模具2及所述的冷却分隔器1,其中,
所述模具2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的冷却水道,该冷却水道具有竖直流道和水平流道,该水平流道的两端分别作为冷却水道的入口和出口。
该冷却分隔器1设置在该竖直流道内,并且该冷却分隔器1的螺塞14与该竖直流道底部的螺纹孔连接,从而将该冷却分隔器1整体固定在冷却水道内。
该隔片13的迎水侧和出水侧分别与模具2在竖直水道处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以让出位置给冷却水进行流动。
该过渡通水块12靠近冷却水道出口的一侧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存在间隙,以让出位置给冷却水流动。
该通水管11的顶部不超过该竖直流道的顶部,这样就留出空间给冷却水进行流动,并且该通水管11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存在间隙,以让出位置给冷却水流动。
该隔片13越过该水平流道,即该隔片13也穿过冷却水道的十字交叉处,从而将水平流道分隔为两道,这样隔片13就可以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使得冷却水沿着隔片13的迎水侧向出水侧进行流动。
模具2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从水平流道的一端冷却水道的入口进入冷却水道,在冷却水道的十字交叉处被该隔片13所挡,从而经过该隔片13的迎水侧向上流动到过渡通水块12的贯穿孔15内,然后经贯穿孔15后进入通水管11内,再从通水管11顶端出来后到达冷却水道的顶部,然后依次经通水管11与模具2内壁之间的间隙、过渡通水块12与模具2内壁之间的间隙后流向隔片13的出水侧,最后从水平流道的另一端冷却水道的出口流出冷却水道。
本发明的混合冷却结构可以与点冷机配合,通过冷却水道对模具2进行针式点冷,而隔片13又可以使冷却水改道从而实现隔片13冷却,增大冷却水的流量,两种冷却方式结合使得冷却效果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冷却分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螺塞(14)、隔片(13)、过渡通水块(12)和通水管(11),其中,
所述螺塞(14)用于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底部的螺纹孔连接;
所述隔片(13)靠近冷却水道的入口的一侧为迎水侧,且靠近冷却水道的出口的一侧为出水侧,以用于使流入冷却水道的冷却水沿着该隔片(13)的迎水侧向出水侧的方向流动并从出水侧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
所述过渡通水块(12)在对应于该隔片(13)的迎水侧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孔(15),并且该贯穿孔(15)与该通水管(11)的内腔连通,以用于使隔片(13)的迎水侧的冷却水向上流动到过渡通水块(12)的贯穿孔(15)内,然后经贯穿孔(15)后进入该通水管(11)内;
所述通水管(11)的上下两端敞口,以用于使冷却水从通水管(11)的上端流出后流向隔片(13)的出水侧并最终流向冷却水道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分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通水块(12)靠近冷却水道入口的一侧为弧面,以用于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贴合,该过渡通水块(12)与靠近冷却水道出口的一侧为平面,以用于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便于冷却水的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分隔器,其特征在于,该贯穿孔(15)包括设置在该弧面上的缺口槽及设置在该过渡通水块(12)内部的通水孔,该通水孔与该缺口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分隔器,其特征在于,螺塞(14)、隔片(13)、过渡通水块(12)和通水管(11)一体成型。
5.一种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2)及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却分隔器(1),其中,
所述模具(2)上设置有十字形交叉的冷却水道,该冷却水道具有竖直流道和水平流道,该水平流道的两端分别作为冷却水道的入口和出口;
该冷却分隔器(1)设置在该竖直流道内,并且该冷却分隔器(1)的螺塞(14)与该竖直流道底部的螺纹孔连接;
该隔片(13)的迎水侧和出水侧分别与模具(2)在竖直水道处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该过渡通水块(12)靠近冷却水道出口的一侧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存在间隙;
该通水管(11)的顶部不超过该竖直流道的顶部,并且该通水管(11)与模具(2)在冷却水道处的内壁存在间隙;
该隔片(13)越过该水平流道,从而将水平流道分隔为两道。
6.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进行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水从水平流道的一端进入冷却水道,经过该隔片(13)的迎水侧后又经过渡通水块(12)的贯穿孔(15)进入通水管(11),从通水管(11)顶端出来后到达冷却水道的顶部,然后依次经通水管(11)与模具(2)内壁之间的间隙、过渡通水块(12)与模具(2)内壁之间的间隙后流向隔片(13)的出水侧,最后从水平流道的另一端流出冷却水道。
CN201910314546.7A 2019-06-19 2019-06-19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Active CN110125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4546.7A CN110125371B (zh) 2019-06-19 2019-06-19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4546.7A CN110125371B (zh) 2019-06-19 2019-06-19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5371A CN110125371A (zh) 2019-08-16
CN110125371B true CN110125371B (zh) 2021-04-06

Family

ID=67570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4546.7A Active CN110125371B (zh) 2019-06-19 2019-06-19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537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5280A (en) * 1984-03-26 1987-04-07 Fuso Keigokin Co., Ltd. Die cooling pipe
JP2004154796A (ja) * 2002-11-05 2004-06-03 Ahresty Corp 金型用冷却パイプ
CN102101167B (zh) * 2009-12-22 2012-12-26 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用滑块销子装置
CN202162914U (zh) * 2011-08-04 2012-03-14 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具的冷却结构
CN202862527U (zh) * 2012-09-30 2013-04-10 大连大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 具有特殊冷却水孔隔水板结构的发动机护板模具
CN205818360U (zh) * 2016-07-15 2016-12-21 三进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用阀针式热喷嘴
CN108973037A (zh) * 2017-05-31 2018-12-11 天津联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型腔快速冷却注塑模具
CN207327531U (zh) * 2017-08-09 2018-05-08 昆山佳腾光电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内部冷却系统的模架导柱
CN109648813A (zh) * 2017-10-12 2019-04-19 株式会社阿雷斯提 冷却管及模具的冷却结构
CN208290417U (zh) * 2018-04-25 2018-12-28 中山世达模型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式固型注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5371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7304B (zh) 用于电子结构单元的冷却系统
CN100557199C (zh) 一种适用于涡轮叶片等内冷部件中的渐宽型开槽交错肋通道
CN203527837U (zh) 发泡板模头
CN103712510A (zh) 热交换器
CN101249551B (zh) 用于镁合金垂直连铸的方坯结晶器机构
CN103538231A (zh) 发泡板模头
CN104374138A (zh) 风冷冰箱
CN110125371B (zh) 冷却分隔器、针式点冷与隔片冷却的混合冷却结构及应用
TWI448371B (zh) 用於注塑成型模具的灌嘴及該注塑成型模具
CN102019672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
CN104832689A (zh) 暗装水龙头预埋主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26803B (zh) 冷流道替换式橡胶射出模
CN106524793B (zh) 一种换热器
CN206426394U (zh) 一种分流道注塑模具
CN103486292A (zh) 一种混水阀、该混水阀模具及该混水阀形成的水龙头
CN209832442U (zh) 一种组合式塑料桌子桌面板的注塑成型模具
KR20130047945A (ko) 플러그인 타입 냉각수 모듈
CN203031888U (zh) 一种热嘴出料口的冷却结构
CN205818355U (zh) 热流道衬套水路
CN205767273U (zh) 浇注模具以及流道切换件
CN109128084B (zh) 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N219464710U (zh) 一种高效冷却结晶器
CN104552670A (zh) 一种型芯水路系统
CN110076320A (zh) 温控系统以及包括该温控系统的锌合金成型模具
CN218256449U (zh) 一种冷热流道互换式模具、热浇口套及冷浇口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