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5972A -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5972A
CN110105972A CN201910542217.8A CN201910542217A CN110105972A CN 110105972 A CN110105972 A CN 110105972A CN 201910542217 A CN201910542217 A CN 201910542217A CN 110105972 A CN110105972 A CN 110105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te conjunctivitis
brick
circle
see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22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韩学祥
钱虎林
邹发远
方亮青
张英
宋前顺
刘彦
曹先中
何谋龙
邓成豪
张增贵
郑庭
陈学才
高伟伟
周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22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5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5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5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29/00Other details of coke ovens
    • C10B29/02Brickwork, e.g. casings, linings, wa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所述的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包括看火眼砖和看火眼圈,该看火眼砖由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对称拼合而成,整体呈长方体状,中部具有通孔;每块看火眼砖单元的中部通孔处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均呈半圆形且直径依次递减的外半环、斜半环、内半环和直筒半环,该内半环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母槽,该直筒半环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凸台;所述看火眼圈设置在看火眼砖的通孔内,其为一通孔的圆筒状结构,其一侧设置有与看火眼砖单元的外半环及斜半环相契合的喇叭部,另一侧为直筒状并在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母槽相契合的公槽。应用本发明能够消除焦炉炉顶表面看火眼砖及圈易于破损和松动的难题,有效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炉体及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看火眼砖与圈设置于焦炉立火道的炉顶表面砌体内,它的作用是通过看火眼观察和测量立火道内煤气的燃烧情况以及温度的高低,另外还可通过看火眼调节斜道口尺寸以及清扫斜道,是炉顶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投产后的日常生产中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致使位于炉顶表面的看火眼砖或看火眼圈破损或碎裂,以及看火眼砖内部或与相邻砖之间发生荒煤气窜漏问题,当发生这几种情况时,都应及时对看火眼砖和圈进行更换,否则会导致雨水漏进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内损伤炉体,另外,荒煤气在看火眼内窜漏不仅会影响焦炉正常加热,而且窜漏的荒煤气因燃烧不完全会从烟囱排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砖。传统的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看火眼砖为一个整体,在更换看火眼圈时,只是将圈外部抹上泥料后从看火眼砖的顶部直接放进砖内,砖的这种整体设计和圈的更换方法使砖和圈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换时间不长又会发生松动和损坏。
(2)传统的砖和圈的更换方法会使砖和圈之间的泥浆不饱满,两者之间存在空缝,更换时间不长就会发生荒煤气窜漏。
(3)传统的砖和圈的更换方法会造成较多泥料以及碎砖、煤粉等杂物掉入立火道底部的斜道内,阻碍煤气和空气进入燃烧室,影响焦炉正常加热。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众多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的、配合紧密、牢固的看火眼圈和砖,以及高效、清洁的看火眼圈和砖的更换方法,能够消除焦炉炉顶表面看火眼砖及圈易于破损和松动的难题,有效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包括看火眼砖和看火眼圈,所述看火眼砖由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对称拼合而成,其整体呈长方体状,中部具有通孔;每块所述看火眼砖单元的中部通孔处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均呈半圆形且直径依次递减的外半环、斜半环、内半环和直筒半环,该外半环、斜半环和内半环形成两个错台,该内半环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母槽,该直筒半环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凸台;所述看火眼圈设置在看火眼砖的通孔内,其为一通孔的圆筒状结构,其一侧设置有与看火眼砖单元的外半环及斜半环相契合的喇叭部,另一侧为直筒状并在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母槽相契合的公槽。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看火眼圈为浇铸铁件。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槽呈长方体状。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更换看火眼砖和圈所需的接脏桶、砖夹和夹套;所述接脏桶包括外径小于看火眼砖中部通孔最小处直径的桶体,该桶体的内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连接有软钢丝,软钢丝的另一端连接有把手,该桶体顶部外侧设置有陶瓷纤维绳,该陶瓷纤维绳凸出尺寸略微大于看火眼砖的中部通孔最小处直径;所述砖夹包括两个砖夹单元,每个砖夹单元包括夹嘴、夹腮和手柄,两个砖夹单元通过铆钉在夹腮外活动连接固定;所述夹套包括形状相同的夹套上盒和夹套下盒,所述夹套上盒或夹套下盒呈长方体状,上部开口,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眼,该夹套上盒和夹套下盒开口相向结合并通过螺栓穿过两个锁眼配合螺帽固定;
步骤二、更换原看火眼砖和圈之前,提前将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及看火眼圈抹上泥料通过夹套进行拼接并烘干,形成整体的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
步骤三、将需修理立火道的看火眼盖揭开,将接脏桶从看火眼放到立火道内,使接脏桶上设置的陶瓷纤维绳与立火道墙壁严密接触。
步骤四、用撬棍将要更换的原看火眼砖和圈翘松,用砖夹取出,用铁铲将原看火眼砖及圈周围的耐火泥块清除,再用风管将要砌砖部位的碎砖和积灰等杂物吹扫干净;
步骤五、将泥料抹在待砌位置相邻砖的表面上,用砖夹夹住整体的看火眼和圈的砌体,将接脏桶的把手和软钢丝从看火眼和圈的砌体中部的通孔内穿过,再将看火眼和圈的砌体放进抹好泥料的部位,用手和皮锤对看火眼和圈的砌体进行挤压和敲打,采用“挤浆法”使泥浆粘贴面灰浆饱满,防止出现空缝,并对从新、旧砖之间砖缝挤出的泥浆进行勾缝压实;
步骤六、上述作业全部完成后,取出接脏桶,盖上看火眼盖,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作业结束。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及看火眼圈抹上泥料通过夹套进行拼接并烘干具体方法为,将一块看火眼砖单元放在夹套的夹套下盒内,使得其半圆形的中间通孔处朝上,在该看火眼砖单元的外半环、斜半环、内半环和直筒半环上均抹上事先配制好的泥料,然后将看火眼圈放置在该看火眼砖单元相应的打灰处,并将公槽与母槽相契合,再在另一块看火眼砖单元的外半环、斜半环、内半环和直筒半环上抹上事先配制好的泥料后对称放置在第一块看火眼砖单元上,确保底盒里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及看火眼圈的对应部位相契合,用手和皮锤对该砖进行挤压和敲打,采用“挤浆法”使泥浆粘贴面灰浆饱满,防止空缝出现,并对两块拼接的看火眼砖单元的砖缝进行勾缝压实后,再将夹套的夹套上盒对应地罩在砖上,在夹套上盒和夹套下盒对应的锁眼内串上螺栓并上紧螺帽,然后将该装有看火眼砖单元和看火眼圈的夹套放在焦炉炉顶上升管根部之间利用热辐射进行烘干,并形成粘结牢固成一体的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块所述看火眼砖单元之间以及与看火眼砖单元和看火眼圈之间的灰缝控制在5m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脏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由两根平行设置的不锈钢丝形成的凹槽,所述陶瓷纤维绳设置在该凹槽内。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套和桶体均由不锈钢制作;所述砖夹的砖夹单元由两根方形碳钢锻压制作而成。
与目前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焦炉看火眼砖和圈设计科学合理,配合其更换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焦炉炉顶表面看火眼砖及圈易于破损和松动的难题,且本发明易于实施,实用性强;
2)、本发明中的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及外半环、斜半环、内半环和母槽等的设计,以及看火眼圈的喇叭部及公槽等设计使砖与圈的粘结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成倍增加;
3)、本发明中夹套的设计,使得看火眼砖与看火眼圈的牢固粘结、灰缝大小成为可能,保证了砖与砖、砖与圈之间对位精确、不错位;
4)、本发明中的接脏桶凹槽与陶瓷纤维绳凸出的配合设计,使得接脏桶在立火道内与墙壁严密结合,防止了看火眼砖与圈的更换过程中碎砖、煤粉、泥料等杂物掉入立火道内,能够实现清洁更换看火眼砖和圈;
5)、本发明中看火眼圈与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先砌成一整体的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然后再砌入焦炉炉顶的新砌筑方法,使砖与砖、圈与砖、看火眼整体砖与立火道砌体之间灰浆饱满、粘结强度增加,延长了看火眼砖与圈的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图1:看火眼砖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2:看火眼砖单元的立面剖示示意图;
图3:看火眼砖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4,看火眼砖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图5:看火眼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6:看火眼圈的立面示意图;
图7:看火眼圈的侧视示意图;
图8:看火眼圈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两块看火眼砖单元与看火眼圈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1:夹套上盒或夹套下盒的立面示意图;
图12:夹套上盒或夹套下盒的侧视示意图;
图13:夹套上盒或夹套下盒的俯视示意图;
图14:夹套上盒或夹套下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15:夹套上盒和夹套下盒的结合立面示意图;
图16:夹套上盒和夹套下盒通过螺栓、螺帽结合的立面示意图;
图17:夹套上盒、夹套下盒和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配合的立面示意图;
图18:接脏桶的主视示意图;
图19:接脏桶的俯视示意图;
图20:砖夹的俯视示意图;
图21:砖夹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看火眼砖,10、看火眼砖单元,11、母槽,12、凸台,2、接脏桶,21、凹槽,22、陶瓷纤维绳,23、横梁,24、横梁通孔,25、软钢丝,26、把手通孔,27、把手,28、桶体,3、砖夹,31、夹嘴,32、夹腮,33、手柄,34、铆钉,4、看火眼圈,40、喇叭部,41、公槽,5、夹套,52、螺栓,56、螺帽,59、锁眼,62、夹套上盒,66、看火眼砖与圈的砌体,69、夹套下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发明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包括看火眼砖1和看火眼圈4,所述看火眼砖1由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对称拼合而成,其整体呈长方体状,中部具有通孔;每块所述看火眼砖单元10的中部通孔处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均呈半圆形且直径依次递减的外半环13、斜半环14、内半环15和直筒半环16,该内半环1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母槽11,该直筒半环16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凸台12;所述看火眼圈4设置在看火眼砖1的通孔内,其为一通孔的圆筒状结构的浇铸铁件,其一侧设置有与看火眼砖单元10的外半环13及斜半环14相契合的喇叭部40,另一侧为直筒状并在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母槽11相契合的公槽41,进一步地,该所述公槽41呈长方体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看火眼砖单元10相当于从看火眼砖1中部对称分开的两部分,该两块看火眼砖10的外半环13、斜半环14、内半环15、直筒半环16以及凸台12分别合二为一组合成整体圆形的外环、斜环、内环、直筒环及圆形的凸台,并与所述的看火眼圈的喇叭部40相契合,方便装配。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更换看火眼砖和圈所需的接脏桶2、砖夹3和夹套5;所述接脏桶2包括外径小于看火眼砖1中部通孔最小处直径的桶体28,该桶体28的内部设置有由不锈钢粗钢丝制成的横梁23,横梁23上设置有一横梁通孔24并连接有软钢丝25,软钢丝25的另一端连接有把手27,把手27中部设有把手通孔26用于连接软钢丝,该桶体28顶部外侧设置有陶瓷纤维绳22,该陶瓷纤维绳22凸出尺寸略微大于看火眼砖1的中部通孔最小处直径;所述砖夹3包括两个砖夹单元30,每个砖夹单元30包括夹嘴31、夹腮32和手柄33,两个砖夹单元30通过铆钉34在夹腮32外活动连接固定;所述夹套5包括形状相同的夹套上盒62和夹套下盒69,所述夹套上盒62或夹套下盒69呈长方体状,与看火眼砖单元10相配,其上部开口,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眼59,该夹套上盒62和夹套下盒69开口相向结合并通过螺栓52穿过两个锁眼59配合螺帽56固定;
步骤二、更换原看火眼砖和圈之前,提前一天时间将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及看火眼圈4抹上泥料通过夹套5进行拼接并烘干,形成整体的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66;
步骤三、将需修理立火道的看火眼盖揭开,将接脏桶2从看火眼放到立火道内,使接脏桶2上设置的陶瓷纤维绳22与立火道墙壁严密接触,防止煤粉、焦粉、碎砖、泥浆从接脏桶与立火道之间的缝隙掉进立火道内;
步骤四、用撬棍将要更换的原看火眼砖和圈翘松,用砖夹3取出,用铁铲将原看火眼砖及圈周围的耐火泥块清除,再用风管将要砌砖部位的碎砖和积灰等杂物吹扫干净;
步骤五、将泥料抹在待砌位置相邻砖的表面上,用砖夹3夹住整体的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将接脏桶2的把手27和软钢丝25从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中部的通孔内穿过,再将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放进抹好泥料的部位,用手和皮锤对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进行挤压和敲打,采用“挤浆法”使泥浆粘贴面灰浆饱满,防止出现空缝,并对从新、旧砖之间砖缝挤出的泥浆进行勾缝压实;
步骤六、上述作业全部完成后,取出接脏桶2,盖上看火眼盖,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作业结束。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及看火眼圈4抹上泥料通过夹套5进行拼接并烘干具体方法为,将一块看火眼砖单元10放在夹套5的夹套下盒69内,使得其半圆形的中间通孔处朝上,在该看火眼砖单元10的外半环13、斜半环14、内半环15和直筒半环16上均抹上事先配制好的泥料,然后将看火眼圈2放置在该看火眼砖单元10相应的打灰处,并将公槽41与母槽11相契合,再在另一块看火眼砖单元10的外半环13、斜半环14、内半环15和直筒半环16上抹上事先配制好的泥料后对称放置在第一块看火眼砖单元10上,确保底盒69里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及看火眼圈2的对应部位相契合,用手和皮锤对该砖进行挤压和敲打,采用“挤浆法”使泥浆粘贴面灰浆饱满,防止空缝出现,并对两块拼接的看火眼砖单元10的砖缝进行勾缝压实后,再将夹套5的夹套上盒62对应地罩在看火眼砖单元10上,在夹套上盒62和夹套下盒69对应的锁眼59内串上螺栓52并上紧螺帽56,然后将该装有看火眼砖单元10和看火眼圈2的夹套放在焦炉炉顶上升管根部之间利用热辐射进行烘干,第二天,即可通过砖夹3取出已粘结牢固成一体的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66。
本实施例中,两块所述看火眼砖单元10之间以及与看火眼砖单元10和看火眼圈2之间的灰缝控制在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脏桶2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由两根平行设置的不锈钢丝形成的凹槽21,所述陶瓷纤维绳22设置在该凹槽2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套5和桶体28均由耐高温的不锈钢制作;所述砖夹3的砖夹单元30由两根方形碳钢锻压制作而成。

Claims (8)

1.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其特征是,包括看火眼砖(1)和看火眼圈(4),所述看火眼砖(1)由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对称拼合而成,其整体呈长方体状,中部具有通孔;每块所述看火眼砖单元(10)的中部通孔处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均呈半圆形且直径依次递减的外半环(13)、斜半环(14)、内半环(15)和直筒半环(16),该内半环(1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母槽(11),该直筒半环(16)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凸台(12);所述看火眼圈(4)设置在看火眼砖(1)的通孔内,其为一通孔的圆筒状结构,其一侧设置有与看火眼砖单元(10)的外半环(13)及斜半环(14)相契合的喇叭部(40),另一侧为直筒状并在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母槽(11)相契合的公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其特征是,所述看火眼圈(4)为浇铸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其特征是,所述公槽(41)呈长方体状。
4.基于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其特征是,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更换看火眼砖和圈所需的接脏桶(2)、砖夹(3)和夹套(5);所述接脏桶(2)包括外径小于看火眼砖(1)中部通孔最小处直径的桶体(28),该桶体(28)的内部设置有横梁(23),横梁(23)上连接有软钢丝(25),软钢丝(25)的另一端连接有把手(27),该桶体(28)顶部外侧设置有陶瓷纤维绳(22),该陶瓷纤维绳(22)凸出尺寸略微大于看火眼砖(1)的中部通孔最小处直径;所述砖夹(3)包括两个砖夹单元(30),每个砖夹单元(30)包括夹嘴(31)、夹腮(32)和手柄(33),两个砖夹单元(30)通过铆钉(34)在夹腮(32)外活动连接固定;所述夹套(5)包括形状相同的夹套上盒(62)和夹套下盒(69),所述夹套上盒(62)或夹套下盒(69)呈长方体状,上部开口,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眼(59),该夹套上盒(62)和夹套下盒(69)开口相向结合并可通过螺栓(52)穿过两个锁眼(59)配合螺帽(56)固定;
步骤二、更换原看火眼砖和圈之前,提前将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及看火眼圈(4)抹上泥料通过夹套(5)进行拼接并烘干,形成整体的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66);
步骤三、将需修理立火道的看火眼盖揭开,将接脏桶(2)从看火眼放到立火道内,使接脏桶(2)上设置的陶瓷纤维绳(22)与立火道墙壁严密接触。
步骤四、用撬棍将要更换的原看火眼砖和圈翘松,用砖夹(3)取出,用铁铲将原看火眼砖及圈周围的耐火泥块清除,再用风管将要砌砖部位的碎砖和积灰等杂物吹扫干净;
步骤五、将泥料抹在待砌位置相邻砖的表面上,用砖夹(3)夹住整体的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将接脏桶(2)的把手(27)和软钢丝(25)从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中部的通孔内穿过,再将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放进抹好泥料的部位,用手和皮锤对看火眼和圈的砌体(66)进行挤压和敲打,采用“挤浆法”使泥浆粘贴面灰浆饱满,防止出现空缝,并对从新、旧砖之间砖缝挤出的泥浆进行勾缝压实;
步骤六、上述作业全部完成后,取出接脏桶(2),盖上看火眼盖,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作业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及看火眼圈(4)抹上泥料通过夹套(5)进行拼接并烘干具体方法为,将一块看火眼砖单元(10)放在夹套(5)的夹套下盒(69)内,使得其半圆形的中间通孔处朝上,在该看火眼砖单元(10)的外半环(13)、斜半环(14)、内半环(15)和直筒半环(16)上均抹上事先配制好的泥料,然后将看火眼圈(2)放置在该看火眼砖单元(10)相应的打灰处,并将公槽(41)与母槽(11)相契合,再在另一块看火眼砖单元(10)的外半环(13)、斜半环(14)、内半环(15)和直筒半环(16)上抹上事先配制好的泥料后对称放置在第一块看火眼砖单元(10)上,确保底盒(69)里两块看火眼砖单元(10)及看火眼圈(2)的对应部位相契合,用手和皮锤对该砖进行挤压和敲打,采用“挤浆法”使泥浆粘贴面灰浆饱满,防止空缝出现,并对两块拼接的看火眼砖单元(10)的砖缝进行勾缝压实后,再将夹套(5)的夹套上盒(62)对应地罩在看火眼砖单元(10)上,在夹套上盒(62)和夹套下盒(69)对应的锁眼(59)内串上螺栓(52)并上紧螺帽(56),然后将该装有看火眼砖单元(10)和看火眼圈(2)的夹套放在焦炉炉顶上升管根部之间利用热辐射进行烘干,并形成粘结牢固成一体的看火眼砖和圈的砌体(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其特征是,两块所述看火眼砖单元(10)之间以及与看火眼砖单元(10)和看火眼圈(2)之间的灰缝控制在5mm。
7.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接脏桶(2)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由两根平行设置的不锈钢丝形成的凹槽(21),所述陶瓷纤维绳(22)设置在该凹槽(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夹套(5)和桶体(28)均由不锈钢制作;所述砖夹(3)的砖夹单元(30)由两根方形碳钢锻压制作而成。
CN201910542217.8A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Pending CN110105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2217.8A CN110105972A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2217.8A CN110105972A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5972A true CN110105972A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95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2217.8A Pending CN110105972A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597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9717A (en) * 1925-08-21 1926-10-21 Pease & Partner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oors suitable for bye-product coke ovens
JPH04366198A (ja) * 1991-06-12 1992-12-1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コークス炉窯口保護板取替方法
JPH08311455A (ja) * 1995-05-22 1996-11-26 Nippon Steel Corp コークス炉の蛇腹部端部の煉瓦積み構造
CN102533282A (zh) * 2011-11-10 2012-07-04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5.5m炭化室捣固焦炉燃烧室砌筑工艺
CN103509566A (zh) * 2012-06-20 2014-01-15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干熄焦炉双斜道部位检修施工方法
US20140262726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Horizontal heat recovery coke ovens having monolith crowns
CN204830876U (zh) * 2015-08-11 2015-12-02 宜宾市兴诺节能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砖窑火眼盖
CN108659867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CN108676566A (zh) * 2018-05-18 2018-10-19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热修燃烧室斜道保护方法
CN210065641U (zh) * 2019-06-21 2020-02-1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9717A (en) * 1925-08-21 1926-10-21 Pease & Partner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oors suitable for bye-product coke ovens
JPH04366198A (ja) * 1991-06-12 1992-12-1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コークス炉窯口保護板取替方法
JPH08311455A (ja) * 1995-05-22 1996-11-26 Nippon Steel Corp コークス炉の蛇腹部端部の煉瓦積み構造
CN102533282A (zh) * 2011-11-10 2012-07-04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5.5m炭化室捣固焦炉燃烧室砌筑工艺
CN103509566A (zh) * 2012-06-20 2014-01-15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干熄焦炉双斜道部位检修施工方法
US20140262726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Horizontal heat recovery coke ovens having monolith crowns
CN204830876U (zh) * 2015-08-11 2015-12-02 宜宾市兴诺节能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砖窑火眼盖
CN108659867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热修重建焦炉炉顶排水坡度的耐火砖改造施工方法
CN108676566A (zh) * 2018-05-18 2018-10-19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热修燃烧室斜道保护方法
CN210065641U (zh) * 2019-06-21 2020-02-1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玉龙;: "相山北部次火山岩与铀成矿的关系", 铀矿地质, vol. 32, no. 02 *
李强;: "焦炉蓄热室格子砖阻力异常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冶金动力, no. 04 *
王曙明;: "蒸汽过热炉耐火衬里故障分析与改造", 石油化工设备, vol. 35, no. 06 *
程爱民;卿爱国;叶晓青;: "7.63m焦炉砌筑施工技术", 工业建筑, vol. 39, no. 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73837B2 (ja) コークス炉の燃焼室の補修方法
CN110105972A (zh)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CN210065641U (zh) 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
CN101781693B (zh) 高炉用铁口整体浇注泥套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17092A (zh) 焦炉炉顶管砖砌筑中看火孔清洁装置及方法
US4030709A (en) Method of plugging tapholes in phosphorus furnaces
CN107446595B (zh) 一种满炉整体更换焦炉上升管的方法
CN210321197U (zh) 一种用于石化裂解炉的抗纤维粉化结构
CN208764926U (zh) 一种烧嘴连接结构
CN110029363A (zh) 一种分体式独立炭碗、超长填充块结构连续预焙阳极炭块
CN219890174U (zh) 一种电石炉炉眼烧穿器碳棒夹持装置
CN201487980U (zh) 带有耐热钢网加固的喷煤管
CN212284953U (zh) 一种输电铁塔用除冰雪铲
CN203083366U (zh) 水泥窑镶砖顶压装置
CN208108842U (zh) 一种隔热型耐高温烟道闸板
CN208341078U (zh) 一种涂装线烘干炉室体螺栓连接代替焊接的新型结构
CN207555648U (zh) 一种燃煤锅炉气粉密度在线监测装置外壳
CN209556378U (zh) 一种组合铝合金模板胶杯拆除器
CN216764783U (zh) 一种用于焦炉的新型桥管
CN214735863U (zh) 一种高炉炉底碳素捣打料夯实工具
CN202182620U (zh) 电子产品烧结用隧道窑结构
Donnoli et al. Viaggio di un atomo di Carbonio
CN220012535U (zh) 一种焦炉炉顶方砖的专用拆卸工具
CN217751288U (zh) 一种拆卸煤气丝堵的工具
CN210321200U (zh) 一种水泥窑耐火砖紧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