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195A - 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9195A
CN110089195A CN201780079394.6A CN201780079394A CN110089195A CN 110089195 A CN110089195 A CN 110089195A CN 201780079394 A CN201780079394 A CN 201780079394A CN 110089195 A CN110089195 A CN 110089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identifier
packet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9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9195B (zh
Inventor
木村亮太
高野裕昭
泽井亮
寺冈文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89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9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实现不使用隧道并且具有极好的可扩展性的运动基元。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处理单元,用于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定义的路由标识符构成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构成低位。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 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蜂窝网络中,已设计称为中继节点的中继装置。中继节点位于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并且具有转发它们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功能。在一个示例中,在以下的非专利文献1中,已在3GPP中研究用于中继节点的规范。非专利文献1基于中继节点静止的假设,并且不存在考虑其运动的规范。为了解决这一点,非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与考虑到运动的中继节点(移动基元或运动基元)相关的机构。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3GPP TS36.300Release 12V12.8.0(2016-01),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非专利文献2:PNEMO-LTE:Realization of Moving Cells in LTE-AdvancedNetwork Using DHCPv6-PD,by Kohei MATSUEDA,Kunitake KANEKO,and Fumio TERAOKA,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Japan,SIG-MBL-79,May 2016,pp.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由于隧道(tunneling)的使用而导致隧道的处理的开销。另外,当以前被分派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的终端连接到移动基元时,核心网络必须保存用于每个终端的路线信息,这导致较差的可扩展性。
考虑到这一点,本公开提供这样一种新的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在不使用隧道的情况下实现具有令人满意的可扩展性的移动基元。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出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出一种中继装置,所述中继装置包括: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送往包括预定高位和预定低位的网络层IP地址的包;和处理单元,被配置为针对作为送往每个通信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与低位对应的前缀部分以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并且被配置为针对作为送往互联网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所述前缀部分以利用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替换高位。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出一种服务器装置,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存储单元,被配置为针对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的装置,保存与分派给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基站的路由标识符相关的信息和与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关的信息,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出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处理器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出一种中继方法,所述中继方法包括:由处理器接收送往包括预定高位和预定低位的网络层IP地址的包;以及由处理器针对作为送往每个通信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与低位对应的前缀部分以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并且由处理器针对作为送往互联网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所述前缀部分以利用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替换高位。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由处理器针对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的装置,保存与分派给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基站的路由标识符相关的信息和与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关的信息,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以及由处理器响应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的询问基于保存的信息返回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可提供这样一种新的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在不使用隧道的情况下实现具有令人满意的可扩展性的移动基元。
除了以上效果之外或替代于以上效果,可实现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一种效果或可从本说明书理解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结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2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的功能结构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3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ME 13的功能结构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4A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 14a的功能结构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4B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 21的功能结构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5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操作示例中的初始状态而示出的示图。
图6是为了描述在初始状态下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而示出的示图。
图7是为了描述RN 21连接到eNB 14a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
图8是表示在RN 21和eNB 14a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图9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10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RN 21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
图11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
图12是为了描述UE 22连接到RN 21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
图13是表示在RN 21和UE 22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图14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15是为了描述由RN 2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16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RN 21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
图17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
图18是为了描述RN 31连接到RN 21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
图19是表示在RN 21和RN 31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图20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21是为了描述由RN 2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22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RN 31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
图23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
图24是为了描述UE 32连接到RN 31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
图25是表示在RN 31和UE 32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图26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27是为了描述由RN 2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28是为了描述由RN 3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29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UE 32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
图30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
图31是为了描述RN 21执行从eNB 14a到eNB 14b的移交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
图32是表示当RN 21执行从eNB 14a到eNB 14b的移交时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图33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图34是表示能够应用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服务器70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35是表示能够应用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90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36是表示能够应用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装置92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素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省略这些结构元素的重复解释。
此外,按照下面的次序进行描述。
1.本公开的实施例
1.1.系统结构示例
1.2.功能结构示例
1.3.操作示例
2.应用示例
3.结论评论
<1.本公开的实施例>
[1.1.系统结构示例]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例。
图1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结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结构示例。对于连接在图1中的各部件之间的线,实线意味着它们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并且虚线意味着它们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此外,连接在部件之间的方式不必局限于图1中示出的方式。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包括互联网2、通信节点(CN)3和域10。CN 3是连接到互联网2并且被用于与域10中的通信装备执行通信的装置。CN 3的示例包括web服务器。
域10指示本实施例的通信协议操作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并且是本公开的通信网络的示例。域10的示例包括一个移动电话网络、移动电话载波网络和核心网络。在一个示例中,这种移动电话网络是称为所谓的第5代(5G)的移动电话网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域10中的装备被利用IPv6操作。此外,虽然仅一个域被示出在图1中,但可存在多个域。
域10包括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11、路由器(RT)12a和12b、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3、eNodeB(eNB)14a、14b和14c以及移动基元20。
PGW 11连接到互联网2,并且具有域10内部的通信装置和域10外部的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功能。RT 12a和12b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路由器,并且它们在其上侧连接到PGW 11。RT 12a在其下侧连接到eNB 14a和14b,并且RT 12b在其下侧连接到eNB 14c。此外,所述上侧表示比较靠近互联网2的一侧。相反地,所述下侧表示远离互联网2的一侧。
MME 13是管理存在于稍后描述的移动基元20内部的通信装备的连接位置的装置。虽然在本实施例中MME 13连接到RT 12a,但本公开不限于这种示例。
eNB(eNodeB、基站、gNB、gNodeB或接入点)14a、14b和14c是对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进行中继的路由器。以eNB 14a作为示例,eNB 14a在其上游侧通过有线通信而连接到RT12a,并且在其下游侧通过无线通信而连接到移动基元20中所包括的中继节点(RN或主节点)21。
移动基元20被统称为RN 21和连接到RN 21的下游侧的装备。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移动基元20包括RN 21、用户装备(UE、用户终端或移动终端)22和嵌套移动基元30。移动基元20的矩形和移动基元30的矩形指示各移动基元的范围。如图1中所示,不同移动基元可被相对于彼此嵌套。
RN 21是经无线信道连接到eNB 14a的移动路由器。此外,除了作为路由器的功能之外,RN 21可具有执行各种应用的终端装置的功能。在图1的示例中,RN 21在其上游侧连接到eNB 14a,并且在其下游侧连接到UE 22和RN 31。
UE 22是经无线信道连接到RN 21并且执行各种应用的终端装置。此外,UE 22可经无线信道连接到另一装置(例如,eNB 14a)。连接到RN的UE有时特别地被称为远程UE。
嵌套移动基元30被统称为连接到移动基元20中的RN 21的下游侧的装备。嵌套移动基元30包括RN 31和UE 32。
RN 31是经无线信道连接到RN 21的移动路由器。此外,除了作为路由器的功能之外,RN 31可具有作为执行各种应用的终端装置的功能。具有作为执行各种应用的终端装置的功能的RN可特别地被称为中继UE或主UE。在图1的示例中,RN 31在其上游侧连接到RN21,并且在其下游侧连接到UE 32。
UE 32是经无线信道连接到RN 31并且执行各种应用的终端装置。此外,UE 32可经无线信道连接到其它装置(例如,eNB 14a或RN 21)。
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具有如下前提。
最大64位的IPv6前缀(IPv6地址的高64位)被分派给一个域。换句话说,假设:在由MME管理的范围中分派IPv6前缀。假设:IPv6前缀被作为Pref5G1分派给图1中示出的一个域10。
多个路由器可存在于互联网2内部。然后,假设:互联网2内部的路由器保存与分派给每个域的IPv6前缀相关的路线信息。在图1中,互联网2内部的路由器保存具有前缀Pref5G1的域10的路线信息。
假设:唯一IPv6前缀被分派给eNB的无线接口。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实施例中,IPv6前缀PrefD eNB1被分派给eNB 14a的无线接口。
域内部的每个节点(表示PGW、MME、eNB、RT和UE)具有在域中唯一的最大64位的标识符。域中的每个节点具有拥有IPv6前缀作为高位并且拥有标识符作为低位的地址,并且基于该地址执行通信。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结构示例。
[1.2.功能结构示例]
(PGW 11)
随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的功能结构示例。图2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的功能结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现在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的功能结构示例。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包括网络通信单元1110、存储单元1120和处理单元1130。
网络通信单元1110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的接口。在一个示例中,PGW 11与连接到互联网2的CN 3、MME 13以及eNB 14a、14b和14c通信。
存储单元1120被配置为在一个示例中包括HDD或其它存储介质,并且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用于PGW 11的操作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
处理单元1130包括例如算术运算装置(诸如,CPU)和各种存储器(诸如,ROM和RAM),并且使PGW 11能够执行各种功能。处理单元1130包括通信控制单元1131。此外,处理单元1130还能够包括除这个部件之外的部件。换句话说,处理单元1130还能够执行除这个部件的操作之外的操作。
通信控制单元1131具有这样的功能:执行与将RN 21或31和UE 22或32连接到互联网2的处理相关的各种处理。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的功能结构示例。
(MME 13)
随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ME 13的功能结构示例。图3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ME 13的功能结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现在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ME 13的功能结构示例。
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ME 13包括网络通信单元1310、存储单元1320和处理单元1330。
网络通信单元1310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的接口。在一个示例中,MME 13与RT12a通信。
存储单元1320被配置为在一个示例中包括HDD或其它存储介质,并且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用于MME 13的操作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MME 13的存储单元1320保存映射表,在映射表中,登记eNB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以及eNB和RN之间以及RN之间的连接关系。
处理单元1330被配置为在一个示例中包括算术运算装置(诸如,CPU)和各种存储器(诸如,ROM和RAM),并且使MME 13能够执行各种功能。处理单元1330包括通信控制单元1331。此外,处理单元1330还能够包括除这个部件之外的部件。换句话说,处理单元1330还能够执行除这个部件的操作之外的操作。
通信控制单元1331具有这样的功能:执行与将RN 21或31和UE 22或32连接到互联网2的处理相关的各种处理。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ME 13的功能结构示例。
(eNB 14a)
随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 14a的功能结构示例。图4A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 14a的功能结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现在参照图4A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 14a的功能结构示例。另外,虽然仅eNB 14a被示出在这个附图中,但eNB14b和14c也具有类似的结构。
如图4A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 14a包括天线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通信单元121、存储单元130和处理单元140。
天线单元110将从无线通信单元120输出的信号发射到空间中作为无线电波。另外,天线单元110将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输出给无线通信单元220。
无线通信单元120发送和接收信号。在一个示例中,无线通信单元120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RN 21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向用作连接目的地的RN 21发送下行链路信号。通信单元121被连接到图1中示出的网络系统1中的RT 12a,并且与域10内部的每个装置执行通信。
存储单元130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用于eNB 14a的操作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
处理单元140使eNB 14a能够执行各种功能。处理单元140包括通信控制单元141。此外,处理单元140还能够包括除这个部件之外的部件。换句话说,处理单元140还能够执行除这个部件的操作之外的操作。
通信控制单元141具有这样的功能:控制与域10内部的每个装置的通信或者执行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RN 21的连接处理或移交(handover)处理。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 14a的功能结构示例。
(RN 21)
随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 21的功能结构示例。图4B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 21的功能结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现在参照图4B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 21的功能结构示例。
如图4B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 21包括天线单元210、无线通信单元220、存储单元230和处理单元240。
天线单元210将从无线通信单元220输出的信号发射到空间中作为无线电波。另外,天线单元210将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输出给无线通信单元220。
无线通信单元220发送和接收信号。在一个示例中,无线通信单元220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eNB 14a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向用作连接目的地的eNB 14a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另外,在一个示例中,无线通信单元220从UE 22或RN 31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向UE22或RN 31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存储单元230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用于RN 21的操作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
处理单元240允许RN 21执行各种功能。处理单元240包括中继单元241和通信控制单元243。此外,处理单元240还能够包括除这个部件之外的部件。换句话说,处理单元240还能够执行除这个部件的操作之外的操作。
中继单元241具有这样的功能:在用作连接目的地的eNB 14a和在中继单元241的控制下的一个或多个UE 22或在中继单元241的控制下的一个或多个RN 31之间转发无线信号。通信控制单元243具有这样的功能:控制与UE 22的通信,执行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eNB14a的连接处理或移交处理等等。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 21的功能结构示例。另外,除了不具有中继功能之外,图1中示出的UE 31可具有与RN 21等同的结构。换句话说,UE 31未必包括中继单元241。
[1.3.操作示例]
随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操作示例。首先描述这个操作示例中的初始状态。
图5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操作示例中的初始状态而示出的示图。另外,图6是为了描述在初始状态下由MME13保存的映射表而示出的示图。如上所述,MME13在映射表中保存eNB 14a、14b和14c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图6的第一行指示: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 14a的无线接口IPv6前缀是PrefD eNB1。图6的第二行指示:具有标识符IDeNB2的eNB 14b的无线接口IPv6前缀是PrefD eNB2。图6的第三行指示:具有标识符IDeNB3的eNB 14c的无线接口IPv6前缀是PrefD eNB3
描述这样的状态:从这个初始状态,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 21被连接到eNB 14a。当被连接到eNB 14a时,RN 21通过下面的方法来产生它自己的节点的IPv6地址。此外,标识符IDRN1具有如上所述的64位的位宽度。
图7是为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的操作示例中的RN 21被连接到eNB14a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另外,图8是表示在RN 21和eNB 14a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RN 21向eNB 14a发送路由器请求(RS)消息(步骤S101)。这个消息包括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
当接收到从RN 21发送的RS消息时,eNB 14a向MME 13发送与RS消息对应的登记消息(步骤S102)。这个登记消息包括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和作为eNB 14a的标识符的IDeNB1
当接收到从eNB 14a发送的登记消息时,MME 13基于登记消息的内容更新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步骤S103)。图9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MME 13基于从eNB 14a发送的登记消息在映射表中登记指示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 2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 14a的信息,如映射表的第四行中所示。
当更新映射表时,MME 13向eNB 14a答复指示映射表被成功地更新的登记确认(Ack)消息(步骤S104)。当从MME 13接收到登记Ack消息时,eNB 14a向RN 21答复路由器通告(RA)消息(步骤S105)。这个RA消息包括作为eNB 14a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eNB1和作为eNB 14a的标识符的IDeNB1
当接收到从eNB 14a发送的RA消息时,RN 21从作为eNB 14a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eNB1和作为自己的节点的标识符的IDRN1产生作为自己的节点的IPv6地址的IPU RN1(S106)。
随后考虑从作为连接到互联网2的节点的CN 3到RN 21的包发送。假设:CN 3知道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和RN 21连接到的域10的IPv6前缀Pref5G1
图10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RN 21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CN 3产生由标号10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通过将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0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互联网2的路由器保存与Pref5G1相关的路线信息。因此,从CN 3发送的包到达PGW11。
图11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当从CN 3接收到包时,PGW 11向MME 13询问与标识符IDRN1对应的IPv6前缀(步骤S111)。MME 13参照映射表而知道与标识符IDRN1对应的RN 2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eNB 14a),并且进一步知道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是PrefD eNB1。然后,MME 13向PGW 11答复映射表的参照结果(步骤S112)。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单元1330能够执行这个答复处理。PGW 11对从MME 13答复的信息进行缓存。当其后接收到具有相同终点地址的包时,PGW 11不询问MME 13,而是使用缓存的信息。此外,PGW 11可根据预定条件删除缓存的信息。所述预定条件的示例包括这样的情况:预定时间已过去。另外,所述预定条件的另一示例包括无法知道与终点地址对应的UE或RN的位置的情况(例如,UE或RN被断电的情况或者UE或RN位于域10的覆盖范围之外的情况)。替代地,PGW 11可响应于接收到清除缓存的指令而删除缓存的信息。
当从MME 13获取所述信息时,PGW 11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02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处理单元1130(处理单元1130中的通信控制单元1131)可执行这种替换。通过域10内部的IPv6路由控制,如标号10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21。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02表示的终点地址的包时,RN 21的网络层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03所示。处理单元240(处理单元240中的通信控制单元243)可执行这种终点地址替换。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当替换终点地址时,RN 21向上层传送所述包。
从RN 21和CN 3的传输层或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01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参照图10类似地考虑从RN 21到CN 3的包发送。在RN 21上运行的应用产生由标号103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通过将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0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
RN 21的网络层将起点地址转换成由标号102表示的IPv6地址。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处理单元240(处理单元240中的通信控制单元243)可执行这种起点地址替换。通过域10内部的IPv6路由控制,如标号10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PGW 11。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02表示的起点地址的包时,PGW 11替换起点地址,如标号103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处理单元1130(处理单元1130中的通信控制单元1131)可执行这种替换。当替换起点地址时,PGW 11向互联网2发送替换的包。通过互联网2的路由控制,所述包到达CN 3。
从RN 21和CN 3的传输层或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01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描述在图7中示出的状态下具有标识符IDUE1的UE 22被连接到RN 21的情况下的操作。图12是为了描述具有标识符IDUE1的UE 22被连接到RN 21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另外,图13是表示在RN 21和UE 22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UE 22向RN 21发送RS消息(步骤S121)。这个消息包括作为UE 22的标识符的IDUE1
当从UE 22接收到RS消息时,RN 21向MME 13发送登记消息(步骤S122)。这个登记消息包括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和作为UE 22的标识符的IDUE1
当接收到从RN 21发送的登记消息时,MME 13基于登记消息的内容更新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步骤S123)。图14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MME 13基于从RN 21发送的登记消息在映射表中登记指示具有标识符IDUE1的UE 22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 21的信息,如映射表的第五行中所示。
当更新映射表时,MME 13向RN 21答复指示映射表被成功地更新的登记Ack消息(步骤S124)。当从MME 13接收到登记Ack消息时,RN 21更新由自己的节点保存的映射表(步骤S125)。图15是为了描述由RN 2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
当更新映射表时,RN 21向UE 22答复RA消息(步骤S126)。这个RA消息包括作为RN21的下游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RN1和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
当接收到从RN 21发送的RA消息时,UE 22从作为RN 21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RN1和作为自己的节点的标识符的IDUE1产生作为自己的节点的IPv6地址的IPUE1(步骤S127)。
随后考虑从作为连接到互联网2的节点的CN 3到UE 22的包发送。假设:CN 3知道作为UE 22的标识符的IDUE1和UE 22连接到的域10的IPv6前缀Pref5G1
图16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RN 21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CN 3产生由标号11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通过将作为UE 22的标识符的IDUE1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1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互联网2的路由器保存与Pref5G1相关的路线信息。因此,从CN 3发送的包到达PGW11。
图17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当从CN 3接收到包时,PGW 11向MME 13询问与标识符IDUE1对应的IPv6前缀(步骤S131)。MME 13参照映射表而知道与标识符IDUE1对应的UE 22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RN 21),知道与标识符IDRN1对应的RN2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eNB 14a),并且进一步知道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是PrefD eNB1。然后,MME 13向PGW 11答复映射表的参照结果(步骤S132)。PGW 11对从MME 13答复的信息进行缓存。当其后接收到具有相同终点地址的包时,PGW 11不询问MME 13,而是使用缓存的信息。
当从MME 13获取所述信息时,PGW 11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12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通过域10内部的IPv6路由控制,如标号11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 21。
当接收到包时,RN 21参照自己的节点的映射表,并且知道与标识符IDUE1对应的UE22被连接到自己的节点。然后,RN 21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13所示。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D RN1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13表示的终点地址的包时,UE 22的网络层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14所示。换句话说,UE 22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RN1。当替换终点地址时,UE22向上层传送所述包。
从UE 22和CN 3的传输层以及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 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11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考虑从UE 22到CN 3的包发送。在UE 22上运行的应用产生由标号114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通过将作为UE 22的标识符的IDUE1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14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
UE 22的网络层将起点地址转换成由标号113表示的IPv6地址。换句话说,UE 22利用PrefD UE1替换IPv6前缀Pref5G1。如标号113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 21。
RN 21将起点地址转换成由标号112表示的IPv6地址。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通过域10内部的路由控制,如标号11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PGW11。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12表示的起点地址的包时,PGW 11替换起点地址,如标号111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当替换起点地址时,PGW 11向互联网2发送替换的包。通过互联网2的路由控制,所述包到达CN 3。
从UE 22和CN 3的传输层以及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 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14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描述在图12中示出的状态下具有标识符IDRN2的RN 31被连接到RN 21的情况下的操作。图18是为了描述具有标识符IDRN2的RN 31被连接到RN 21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另外,图19是表示在RN 21和RN 31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RN 31向RN 21发送RS消息(步骤S141)。这个消息包括作为RN 31的标识符的IDRN2
当从RN 31接收到RS消息时,RN 21向MME 13发送登记消息(步骤S142)。这个登记消息包括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和作为RN 31的标识符的IDRN2
当接收到从RN 21发送的登记消息时,MME 13基于登记消息的内容更新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步骤S143)。图20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MME 13基于从RN 21发送的登记消息在映射表中登记指示具有标识符IDRN2的RN 3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 21的信息,如映射表的第六行中所示。
当更新映射表时,MME 13向RN 21答复指示映射表被成功地更新的登记Ack消息(步骤S144)。当从MME 13接收到登记Ack消息时,RN 21更新由自己的节点保存的映射表(步骤S145)。图21是为了描述由RN 2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图21中示出的映射表的第二行指示:RN 31被连接到RN 21。
当更新映射表时,RN 21向RN 31答复RA消息(步骤S146)。这个RA消息包括作为RN21的下游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RN1和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
当接收到从RN 21发送的RA消息时,RN 31从作为RN 21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RN1和作为自己的节点的标识符的IDRN2产生作为自己的节点的IPv6地址的IPU RN2(步骤S147)。
随后考虑从作为连接到互联网2的节点的CN 3到RN 31的包发送。假设:CN 3知道作为RN 31的标识符的IDRN2和RN 31连接到的域10的IPv6前缀Pref5G1
图22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RN 31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CN 3产生由标号12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通过将作为RN 31的标识符的IDRN2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2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互联网2的路由器保存与Pref5G1相关的路线信息。因此,从CN 3发送的包到达PGW11。
图23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当从CN 3接收到包时,PGW 11向MME 13询问与标识符IDRN2对应的IPv6前缀(步骤S151)。MME 13参照映射表,并且知道与标识符IDRN2对应的RN 3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RN 21),知道与标识符IDRN1对应的RN 2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eNB 14a),并且进一步知道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是PrefD eNB1。然后,MME 13向PGW 11答复映射表的参照结果(步骤S152)。PGW 11对从MME 13答复的信息进行缓存。当其后接收到具有相同终点地址的包时,PGW 11不询问MME 13,而是使用缓存的信息。
当从MME 13获取所述信息时,PGW 11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22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通过域10内部的IPv6路由控制,如12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 21。
当接收到包时,RN 21参照自己的节点的映射表,并且知道与标识符IDRN2对应的RN31被连接到自己的节点。然后,RN 21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23所示。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D RN1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终点地址被如标号123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 31。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23表示的终点地址的包时,RN 31的网络层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24所示。换句话说,RN 31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RN1。当替换终点地址时,RN31向上层传送所述包。
从RN 31和CN 3的传输层以及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 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21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考虑从RN 31到CN 3的包发送。在RN 31上运行的应用产生由标号124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通过将作为RN 31的标识符的IDRN2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24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
RN 31的网络层将起点地址转换成由标号123表示的IPv6地址。换句话说,RN 31利用PrefD UE1替换IPv6前缀Pref5G1。如标号123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 21。
RN 21将起点地址转换成由标号122表示的IPv6地址。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通过域10内部的路由控制,如标号12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PGW11。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22表示的起点地址的包时,PGW 11替换起点地址,如标号121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当替换起点地址时,PGW 11向互联网2发送替换的包。通过互联网2的路由控制,所述包到达CN 3。
从RN 31和CN 3的传输层以及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 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24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描述在图18中示出的状态下具有标识符IDUE2的UE 32被连接到RN 31的情况下的操作。图24是为了描述具有标识符IDUE2的UE 32被连接到RN 31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另外,图25是表示在RN 31和UE 32之间的无线链路的建立之后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UE 32向RN 31发送RS消息(步骤S161)。这个消息包括作为UE 32的标识符的IDUE2
当从UE 32接收到RS消息时,RN 31向MME 13发送登记消息(步骤S162)。这个登记消息包括作为RN 31的标识符的IDRN2和作为UE 32的标识符的IDUE2。登记消息经RN 21和eNB14a到达MME 13。
当接收到从RN 31发送的登记消息时,MME 13基于登记消息的内容更新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步骤S163)。图26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MME 13基于从RN 31发送的登记消息在映射表中登记指示具有标识符IDUE2的UE 32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2的RN 31的信息,如映射表的第七行中所示。
当更新映射表时,MME 13向RN 31答复指示映射表被成功地更新的登记Ack消息(步骤S164)。当从MME 13接收到登记Ack消息时,RN 21更新由自己的节点保存的映射表(步骤S165)。图27是为了描述由RN 2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图27中示出的映射表的第四行指示:UE 32被连接到RN 31。
当更新映射表时,RN 21向RN 31答复RA消息(步骤S166)。RN 31更新由它自己的节点保存的映射表(步骤S167)。图28是为了描述由RN 31保存的映射表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图28中示出的映射表的第一行指示:UE 32被连接到RN 31。
当更新映射表时,RN 31向UE 32答复RA消息(步骤S168)。这个RA消息包括作为RN31的下游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RN2和作为RN 31的标识符的IDRN2
当接收到从RN 31发送的RA消息时,UE 32从作为RN 31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RN2和作为自己的节点的标识符的IDUE2产生作为自己的节点的IPv6地址的IPUE2(步骤S169)。
随后考虑从作为连接到互联网2的节点的CN 3到UE 32的包发送。假设:CN 3知道作为UE 32的标识符的IDUE2和UE 32连接到的域10的IPv6前缀Pref5G1
图29是为了描述从CN 3向UE 32发送的包的终点地址的转变而示出的示图。CN 3产生由标号13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通过将作为UE 32的标识符的IDUE2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31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互联网2的路由器保存与Pref5G1相关的路线信息。因此,从CN 3发送的包到达PGW11。
图30是表示PGW 11和MME 13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当从CN 3接收到包时,PGW 11向MME 13询问与标识符IDUE2对应的IPv6前缀(步骤S171)。MME 13参照映射表而知道与标识符IDUE2对应的UE 32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2的RN(RN 31)。另外,MME 13知道与标识符IDRN2对应的RN 3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RN 21)。另外,MME 13还知道与标识符IDRN1对应的RN 2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eNB 14a),并且进一步知道具有标识符IDeNB1的eNB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是PrefD eNB1。然后,MME 13向PGW 11答复映射表的参照结果(步骤S172)。PGW 11对从MME 13答复的信息进行缓存。当其后接收到具有相同终点地址的包时,PGW 11不询问MME 13,而是使用缓存的信息。
当从MME 13获取所述信息时,PGW 11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32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通过域10内部的IPv6路由控制,如标号13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 21。
当接收到所述包时,RN 21参照它自己的节点的映射表,并且知道与标识符IDUE2对应的UE 32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RN2的RN(RN 31),并且知道与标识符IDRN2对应的RN 31被连接到它自己的节点。然后,RN 21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33所示。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D RN2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终点地址被如标号123所示替换的包到达RN 31。
当接收到从RN 21发送的包时,RN 31从自己的节点的映射表知道与标识符IDUE2对应的UE 32被连接到自己的节点,并且在没有任何修改的情况下转发所述包。这个包到达UE32。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33表示的终点地址的包时,UE 32的网络层替换终点地址,如标号134所示。换句话说,UE 32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RN2。当替换终点地址时,UE32向上层传送所述包。
从UE 32和CN 3的传输层以及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 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31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考虑从UE 32到CN 3的包发送。在UE 32上运行的应用产生由标号134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起点地址。通过将作为UE 32的标识符的IDUE2与IPv6前缀Pref5G1相加来获得由标号134表示的IPv6地址。作为终点地址,使用作为CN 3的IPv6地址的IPCN1
UE 32的网络层将起点地址转换成由标号133表示的IPv6地址。换句话说,UE 32利用PrefD RN2替换IPv6前缀Pref5G1。如标号133所示替换的包经RN 31到达RN 21。
RN 21将起点地址转换成由标号132表示的IPv6地址。换句话说,RN 21利用PrefD eNB1替换IPv6前缀Pref5G1。通过域10内部的路由控制,如标号132所示替换的包到达PGW11。
当接收到具有由标号132表示的起点地址的包时,PGW 11替换起点地址,如标号131所示。换句话说,PGW 11利用Pref5G1替换IPv6前缀PrefD eNB1。当替换起点地址时,PGW 11向互联网2发送替换的包。通过互联网2的路由控制,所述包到达CN 3。
从UE 32和CN 3的传输层以及更高层的角度,这一系列的包替换使得看起来正在CN 3的IPv6地址IPCN1和由标号134表示的IPv6地址之间执行通信。
随后描述当在图24中示出的状态下RN 21执行从eNB 14a到eNB 14b的移交时的操作。图31是为了描述RN 21执行从eNB 14a到eNB 14b的移交的状态而示出的示图。另外,图32是表示当RN 21执行从eNB 14a到eNB 14b的移交时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序列图。
当RN 21从eNB 14a的无线电波覆盖范围移动到eNB 14b的无线电波覆盖范围时,eNB 14a和eNB 14b协商RN 21的移交(步骤S181)。根据这个协商的结果,RN 21被确定为执行从eNB 14a到eNB 14b的移交。
当RN 21的移交被确定时,eNB 14a向RN 21发送移交触发消息,并且通知eNB 14a执行至eNB 14b的移交(步骤S182)。
当接收到移交触发消息时,RN 21与eNB 14b建立无线链路(步骤S183)。
当与eNB 14b建立无线链路时,RN 21向eNB 14b发送路由器请求(RS)消息(步骤S184)。这个消息包括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和作为RN 21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RN1
当接收到从RN 21发送的RS消息时,eNB 14b向MME 13发送与RS消息对应的登记消息(步骤S185)。这个登记消息包括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和作为eNB 14b的标识符的IDeNB2
当接收到从eNB 14b发送的登记消息时,MME 13基于登记消息的内容更新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步骤S186)。图33是为了描述由MME 13保存的映射表的内容的示例而示出的示图。MME 13基于从eNB 14b发送的登记消息在映射表中登记指示具有标识符IDRN1的RN 21被连接到具有标识符IDeNB2的eNB 14b的信息,如映射表的第四行中所示。
当更新映射表时,MME 13向PGW 11发送用于清除缓存的缓存清除消息(步骤S187)。这个缓存清除消息包括作为RN 21的标识符的IDRN1
当接收到缓存清除消息时,PGW 11清除与RN 21相关的缓存,并且向MME 13答复缓存清除ACK消息(步骤S188)。
当从PGW 11接收到缓存清除ACK消息时,MME 13向eNB14b答复指示映射表被成功地更新的登记Ack消息(步骤S189)。当从MME 13接收到登记Ack消息时,eNB 14b向RN 21答复RA(路由器通告)消息(步骤S190)。这个RA消息包括作为eNB 14b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eNB2和作为eNB 14b的标识符的IDeNB2
当接收到从eNB 14b发送的RA消息时,RN 21从作为eNB 14b的无线接口的IPv6前缀的PrefD eNB2和作为自己的节点的标识符的IDRN1产生作为自己的节点的IPv6地址的IPU RN1(步骤S191)。
<3.应用示例>
本公开的技术适用于各种产品。例如,PGW 11和MME 13可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服务器,诸如塔式服务器、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等。另外,PGW 11和MME 13的至少一部分组成元件可被实现在安装在服务器中的模块(例如,在一个管芯中配置的集成电路模块或者插入在刀片服务器的插槽中的卡或片)中。
另外,RN 21和31以及UE 22和32可被实现为例如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保护锁类型移动路由器或数字照相机)或实现为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装置)。另外,UE1或URN2可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被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另外,RN 21和31以及UE 22和32的至少一部分组成元件可被实现在安装在这种终端中的模块(例如,在一个管芯中配置的集成电路模块)中。
<3.1.关于通信控制装置的应用示例>
图34是表示可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服务器70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服务器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装置703、网络接口704和总线706。
处理器701可以是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且控制服务器700的各种功能。存储器702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701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储装置703能够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或硬盘。
网络接口704是用于将服务器700连接到有线通信网络705的有线通信接口。有线通信网络705可以是核心网络(诸如,演进分组核心(EPC))或分组数据网络(PDN)(诸如,互联网)。
总线706将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装置703和网络接口704彼此连接。总线706可包括以不同速度操作的两种或更多种总线(例如,高速总线和低速总线)。
在图34中示出的服务器700中,参照图2描述的PGW 11和参照图3描述的MME 13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例如,通信控制单元1131和通信控制单元1331)可由处理器701实现。作为示例,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即,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可被安装在服务器700中,并且处理器701可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的模块可被安装在服务器700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可由该模块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块可在存储器702中存储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并且所述程序可由处理器701执行。服务器700或所述模块可被提供作为如上所述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装置,或者可提供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另外,可提供一种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另外,在图34中示出的服务器700中,例如,参照图2描述的网络通信单元1110和参照图3描述的网络通信单元1310可由网络接口704实现。此外,存储单元1120和存储单元1320可由存储器702和/或存储装置703实现。
<3.2.关于终端装置和中继装置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35是表示可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90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智能电话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照相机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装置909、显示装置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15、一个或多个天线916、总线917、电池918和辅助控制器919。
处理器901可以是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900的应用层和另一层的功能。存储器9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903可包括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的存储介质。外部连接接口904是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内存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到智能电话900的接口。
照相机9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产生捕获图像。传感器907可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9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900的声音转换成音频信号。输入装置9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9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从用户接收操作或信息输入。显示装置9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911将从智能电话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Advanced),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12可通常包括例如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BB处理器913可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14可包括例如混合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天线916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12还可以是集成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的单芯片模块。无线通信接口912可包括所述多个BB处理器913和所述多个RF电路914,如图35中所示。虽然图35表示无线通信接口912包括所述多个BB处理器913和所述多个RF电路914的示例,但无线通信接口912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913或单个RF电路914。
另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12还可支持另一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近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912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
每个天线开关915在无线通信接口912中所包括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中切换天线916的连接目的地。
每个天线916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MIMO天线中所包括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912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智能电话900可包括所述多个天线916,如图35中所示。虽然图35表示智能电话900包括所述多个天线916的示例,但智能电话90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916。
另外,智能电话900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916。在这种情况下,可从智能电话900的结构省略天线开关915。
总线917将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照相机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装置909、显示装置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和辅助控制器919彼此连接。电池918经在附图中部分地示出为虚线的供给线向图35中示出的智能电话900的块供电。辅助控制器919例如在休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900的最少必要功能。
在图35中示出的智能电话900中,参照图4描述的RN 21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中继单元241或通信控制单元243)可由无线通信接口912实现。替代地,这些组成元件中的至少一些组成元件可由处理器901或辅助控制器919实现。作为示例,包括无线通信接口912、处理器901和/或辅助控制器919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913)或全部的模块可被安装在智能电话900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可由该模块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块可存储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即,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示例,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可被安装在智能电话90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912(例如,BB处理器913)、处理器901和/或辅助控制器919可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智能电话900或所述模块可被提供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装置,并且可提供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另外,可提供一种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另外,在图35中示出的智能电话900中,参照例如图4描述的无线通信单元220可由无线通信接口912(例如,RF电路914)实现。此外,天线单元210可由天线916实现。此外,存储单元230可由存储器902实现。
(第二应用示例)
图36是表示可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装置920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方框图。汽车导航装置920包括处理器921、存储器9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924、传感器925、数据接口926、内容播放器927、存储介质接口928、输入装置929、显示装置930、扬声器931、无线通信接口9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36、一个或多个天线937和电池938。
处理器921可以是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装置920的导航功能和另一功能。存储器9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921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GPS模块9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测量汽车导航装置9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925可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数据接口926经未示出的终端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941,并且获取由车辆产生的数据(诸如,车辆速度数据)。
内容播放器927再现存储在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928中的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输入装置9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9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从用户接收操作或信息输入。显示装置930包括屏幕(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导航功能或再现的内容的图像。扬声器931输出导航功能或再现的内容的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ET和LTE-Advanced),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33可通常包括例如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BB处理器934可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935可包括例如混合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天线937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33可以是集成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的单芯片模块。无线通信接口933可包括所述多个BB处理器934和所述多个RF电路935,如图36中所示。虽然图36表示无线通信接口933包括所述多个BB处理器934和所述多个RF电路935的示例,但无线通信接口933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934或单个RF电路935。
另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33还可支持另一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近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933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
每个天线开关936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中所包括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中切换天线937的连接目的地。
每个天线937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MIMO天线中所包括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933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汽车导航装置920可包括所述多个天线937,如图36中所示。虽然图36表示汽车导航装置920包括所述多个天线937的示例,但汽车导航装置92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937。
另外,汽车导航装置920可包括用于每个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937。在这种情况下,可从汽车导航装置920的结构省略天线开关936。
电池938经在附图中部分地示出为虚线的供给线向图36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装置920的块供电。电池938积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36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装置920中,参照图4描述的RN 21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中继单元241和/或通信控制单元243)可由无线通信接口933实现。替代地,这些组成元件中的至少一些组成元件可由处理器921实现。作为示例,包括无线通信接口933和/或处理器921的一部分(例如,BB处理器934)或全部的模块可被安装在汽车导航装置920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可由该模块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块可存储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即,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可执行该程序。作为另一示例,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可被安装在汽车导航装置920中,并且无线通信接口933(例如,BB处理器934)和/或处理器921可执行该程序。如上所述,汽车导航装置920或所述模块可被提供作为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装置,并且可提供用于使处理器用作所述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的程序。另外,可提供一种记录所述程序的可读记录介质。
另外,在图36中示出的汽车导航装置920中,参照例如图4描述的无线通信单元220可由无线通信接口933(例如,RF电路935)实现。此外,天线单元210可由天线937实现。此外,存储单元230可由存储器922实现。
本公开的技术还可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装置920的一个或多个块、车载网络941和车辆模块942的车载系统(或车辆)940。换句话说,车载系统(或车辆)940可被提供作为包括中继单元241和通信控制单元243的装置。车辆模块942产生车辆数据(诸如,车辆速度、引擎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产生的数据输出给车载网络941。
<3.结论评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支持假设移动的中继节点的PGW 11、MME13、RN 21和31以及UE 22和3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能够通过替换从互联网2的装置到达的包的终点地址来转发发送给RN 21或连接到RN 21的装置(中继节点或UE)的包。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GW 11能够通过替换从域10的内部发送的包的起点地址来转发发送给互联网2的装置的包。
通过替换从互联网2到达的包的终点地址,从传输层或更高层的角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 21和31或UE 22和32能够与互联网2的装置通信。
MME 13能够通过保存域10内部的装置之间的连接状态和每个装置的标识符信息来使PGW 11、RN 21等替换包。
根据本实施例的PGW 11、MME 13、RN 21和31以及UE 22和32能够通过替换终点地址或起点地址来支持假设移动的中继节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终点地址或起点地址被替换以转发包,因此不需要隧道,并且不存在头开销。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核心网络的路线信息的量不取决于在移动基元中连接的UE的数量或嵌套的RN的数量。
在本说明书中由每个设备执行的处理中的各步骤未必被根据在序列图或流程图中列出的顺序按照时间次序处理。在一个示例中,由每个设备执行的处理中的各步骤可被按照与在流程图中列出的顺序不同的次序处理,或者可被并行地处理。
另外,还可创建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每个设备中所包括的硬件(诸如,CPU、ROM和RAM)实现与上述每个设备的部件的那些功能等同的功能。另外,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它里面的相关计算机程序。另外,功能框图中示出的每个功能块能够由硬件实现,这允许一系列处理操作由硬件执行。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公开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发现各种改变和修改,并且应该理解,它们将会自然落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一个示例中,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IPv6地址的高64位被用作前缀,但本公开不限于这种示例。在一个示例中,前缀可被分派给每个片。作为示例,可采用这样的方案:使用IPv6地址的高60位作为基础前缀(base prefix)以利用4位指示片。
另外,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eNB 14a至14c被布置在域10内部并且eNB 14a至14c连接到RT 12a和12b,但eNB 14a至14c可被直接连接到互联网2。在eNB 14a至14c被直接连接到互联网2的情况下,替代于PGW 11,eNB 14a至14c执行包替换处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是说明性的或例示的效果,而非限制性的。也就是说,除了以上效果之外或替代于以上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实现通过本说明书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其它效果。
另外,本技术也可被如下构造。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2)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当接收到终点地址的低位等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标识符的包时,所述处理单元利用路由标识符替换终点地址的高位。
(3)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在发送包时,关于起点地址的高位,所述处理单元利用与连接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上游侧的装置对应的前缀部分替换路由标识符。
(4)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当接收到用于移交的触发时,所述处理单元向切换目的地主装置发送预定登记消息。
(5)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高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6)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低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7)一种中继装置,包括: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送往包括预定高位和预定低位的网络层IP地址的包;和处理单元,被配置为针对作为送往每个通信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与低位对应的前缀部分以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并且被配置为针对作为送往互联网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所述前缀部分以利用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替换高位。
(8)如(7)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当将高位替换为所述前缀部分时,所述处理单元缓存与所述前缀部分相关的信息。
(9)如(8)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送往与网络层IP地址相同的地址的包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使用缓存的信息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
(10)如(7)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高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1)如(7)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低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2)一种服务器装置,包括:存储单元,被配置为针对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的装置,保存与分派给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基站的路由标识符相关的信息和与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关的信息,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13)如(12)所述的服务器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的询问基于保存在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返回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
(14)如(12)或(13)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高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5)如(12)至(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低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处理器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17)一种中继方法,包括:由处理器接收送往包括预定高位和预定低位的网络层IP地址的包;以及由处理器针对作为送往每个通信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与低位对应的前缀部分以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并且由处理器针对作为送往互联网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所述前缀部分以利用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替换高位。
(1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由处理器针对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的装置,保存与分派给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基站的路由标识符相关的信息和与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关的信息,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以及由处理器响应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的询问基于保存的信息返回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
标号列表
1 网络系统
2 互联网
10 域
11 PGW
12a、12b 路由器(RT)
13 MME
14a、14b、14c eNB
20 移动基元
21 RN
22 UE
30 嵌套移动基元
31 RN
32 UE

Claims (18)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当接收到终点地址的低位等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标识符的包时,所述处理单元利用路由标识符替换终点地址的高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在发送包时,关于起点地址的高位,所述处理单元利用与连接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上游侧的装置对应的前缀部分替换路由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当接收到用于移交的触发时,所述处理单元向切换目的地主装置发送预定登记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高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低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7.一种中继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送往包括预定高位和预定低位的网络层IP地址的包;和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针对作为送往每个通信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与低位对应的前缀部分以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并且被配置为针对作为送往互联网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所述前缀部分以利用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替换高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当将高位替换为所述前缀部分时,所述处理单元缓存与所述前缀部分相关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在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送往与网络层IP地址相同的地址的包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使用缓存的信息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高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低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2.一种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被配置为针对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的装置,保存与分派给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基站的路由标识符相关的信息和与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关的信息,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的询问基于保存在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返回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高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低位具有最大64位的位数。
1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
17.一种中继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接收送往包括预定高位和预定低位的网络层IP地址的包;以及
由处理器针对作为送往每个通信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与低位对应的前缀部分以利用所述前缀部分替换高位,并且由处理器针对作为送往互联网网络的包的目的地的网络层IP地址,获取所述前缀部分以利用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替换高位。
1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针对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层IP地址执行通信处理的装置,保存与分派给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基站的路由标识符相关的信息和与每个通信网络内部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关的信息,在网络层IP地址中,为每个通信网络确定的路由标识符被设置为高位并且唯一地分派给每个装置的标识符被设置为低位;以及
由处理器响应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的询问基于保存的信息返回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路由标识符。
CN201780079394.6A 2016-12-28 2017-12-06 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089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6267 2016-12-28
JP2016256267A JP6911352B2 (ja) 2016-12-28 2016-12-28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CT/JP2017/043727 WO2018123477A1 (ja) 2016-12-28 2017-12-06 無線通信装置、中継装置、サーバ装置、無線通信方法、中継方法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195A true CN110089195A (zh) 2019-08-02
CN110089195B CN110089195B (zh) 2023-03-14

Family

ID=6271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9394.6A Active CN110089195B (zh) 2016-12-28 2017-12-06 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565375B1 (zh)
JP (1) JP6911352B2 (zh)
CN (1) CN110089195B (zh)
WO (1) WO2018123477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0823A2 (en) * 1999-03-31 2000-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internet access
CN1315797A (zh) * 2000-03-29 2001-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项的修改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154560A (ja) * 2010-03-17 2010-07-08 Sony Corp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
JP2013069070A (ja) * 2011-09-21 2013-04-18 Toshiba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装置、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方法
CN103108308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身份位置分离、分配接口标识的方法及网元和终端
JP2014155140A (ja) * 2013-02-13 2014-08-25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器及びそのアドレス設定方法
CN104350712A (zh) * 2012-05-31 2015-02-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路径控制装置、路径控制方法和存储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15119366A (ja) * 2013-12-18 2015-06-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下位ノードのリング網への収容設計装置及びリング網上の機能配備位置決定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の配備位置決定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要否決定装置
CN104853339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03574A (zh) * 2013-03-27 2015-11-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中继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3527B1 (ko) * 2005-05-30 2006-12-05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 운용 방법
JP4583433B2 (ja) * 2007-12-10 2010-11-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0823A2 (en) * 1999-03-31 2000-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internet access
CN1315797A (zh) * 2000-03-29 2001-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项的修改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154560A (ja) * 2010-03-17 2010-07-08 Sony Corp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
JP2013069070A (ja) * 2011-09-21 2013-04-18 Toshiba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装置、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方法
CN103108308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身份位置分离、分配接口标识的方法及网元和终端
CN104350712A (zh) * 2012-05-31 2015-02-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路径控制装置、路径控制方法和存储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14155140A (ja) * 2013-02-13 2014-08-25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器及びそのアドレス設定方法
CN105103574A (zh) * 2013-03-27 2015-11-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中继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2015119366A (ja) * 2013-12-18 2015-06-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下位ノードのリング網への収容設計装置及びリング網上の機能配備位置決定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の配備位置決定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要否決定装置
CN104853339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INCORPORATED: "S2-152759 "ProSe one-to-one direct communication IP address configuration"", 《3GPP TSG_SA\WG2_ARCH》 *
王征义: "3G移动通信中的地址分配方案",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5375A1 (en) 2019-11-06
EP3565375B1 (en) 2022-11-23
CN110089195B (zh) 2023-03-14
WO2018123477A1 (ja) 2018-07-05
JP6911352B2 (ja) 2021-07-28
EP3565375A4 (en) 2019-11-06
JP2018110285A (ja)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2935B2 (ja) カスタマイズされた第5世代(5g)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772145B2 (en) Autonomous formation for backhaul networks
CN103650624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路由建立的装置和方法
CN102067691B (zh) 用于对接入点到无线网络的连接进行复用的集中器
CN111585725B (zh) 标识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103864A1 (en) Cell relay protocol
CN106797406B (zh) 使用6LoWPAN头部压缩机制的IPv4通信
JP7125487B2 (ja) 中継の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通信ノード
US10694396B2 (en) Relay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JP7140128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6105383A (zh) 在蜂窝节点和核心网之间建立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7210960A (zh) 扩展网格网络的范围
CN104540180B (zh) 一种无需根权限的安卓多跳路由实现方法
JP2009038566A (ja) パケットルーティング制御方法、パケットルーティング制御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およびvpnサーバ
US11622025B2 (en) Techniques in retrieving cached content using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 for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s
WO2017104281A1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169000A1 (ja) 中継装置、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7413508B2 (ja) 構成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4029387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0089195A (zh) 无线通信装置、中继装置、服务器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中继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
JP3790140B2 (ja) マルチホップネットワークの中継方法および無線ノード
JP6777942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10185083A1 (en) Identifier and locator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