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4551A -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4551A
CN110084551A CN201910329987.4A CN201910329987A CN110084551A CN 110084551 A CN110084551 A CN 110084551A CN 201910329987 A CN201910329987 A CN 201910329987A CN 110084551 A CN110084551 A CN 110084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ulage vehicle
weighing
card
factory
boar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99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震
杨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ss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ss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ss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ss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99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4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4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4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06K7/1041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fixed in its position, such as an access control device for reading wireless access cards, or a wireless AT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6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comprising security or operator identification provisions, e.g. password en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8Input by product or record sensing, e.g. weighing or scanner process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xicology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包括本地服务器及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到场登记装置、自助开卡设备、排队叫号装置、进厂核准装置、第一过磅系统、装车系统、第二过磅系统及出厂核准装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可以实现登记、自助开卡、排队叫号、进厂核准、第一次过磅称重、装料、第二次过磅称重及出厂核准的智能化发运流程,其发货流程规范统一、车辆排队有序、人工操作过少、发货效率高、并且可以防止物料错发、物料丢失等问题。

Description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运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行业中,水泥发运环节在水泥生产经营过程中并未得以充分地重视,因此长期以来水泥企业都将信息化改造集中于生产环节,导致发运系统管理粗放,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也由此为水泥企业带来了物流混乱,发货流程多样性、厂内外车辆排队不规范、人工操作过多、发货效率低、水泥丢失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包括:
本地服务器;
及与所述本地服务器连接的到场登记装置、自助开卡设备、排队叫号装置、进厂核准装置、第一过磅系统、装车系统、第二过磅系统及出厂核准装置;
其中,所述到场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到场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所述自助开卡设备用于在到场登记后根据所述验证码提供RFID卡,所述验证码为客户在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下单后,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的,所述自助开卡设备还用于将所述RFID卡的卡号与所述订单信息及车牌信息相关联并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所述排队叫号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的排队策略,顺次提示待进厂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所述RFID卡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上;
所述进厂核准装置用于识别进厂的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提示的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所述第一过磅系统用于对进厂后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第一次称重,以获得第一称重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称重数据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所述装车系统用于对第一次称重后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物料的装填;
所述第二过磅系统用于装载有物料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第二次称重,以获得第二称重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称重数据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所述出厂核准装置用于在所述运输车辆出厂时识别读取所述RFID卡的卡号与所述订单信息,并获取所述本地服务器上的第一称重数据和第二称重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卡号、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打印发货凭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可以实现登记、自助开卡、排队叫号、进厂核准、第一次过磅称重、装料、第二次过磅称重及出厂核准的智能化发运流程,其发货流程规范统一、车辆排队有序、人工操作过少、发货效率高、并且可以防止物料错发、物料丢失等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中央服务器,所述中央服务器与所述本地服务器及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上传的所述卡号、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发送扣款请求至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以使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根据所述扣款请求进行自动扣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厂核准装置包括:
第一读卡器,用于识别进厂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一道闸装置,用于控制运输车辆的通行;
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读卡器及第一道闸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提示的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提示的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一道闸装置打开,以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第一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磅系统包括:
第二读卡器,用于识别进厂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二车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进厂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第一地磅秤,用于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以获得所述第一称重数据;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读卡器及第二车牌识别装置相连,用于将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一地磅秤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
第三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用于显示所述运输车辆的车牌号、物料、磅重等过磅信息,供司机核实;
第二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磅系统还包括第一摄像头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用于拍摄称重过程中的视频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车系统包括:
第三读卡器,用于识别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订单信息;
第四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订单信息及运输车辆待进入的装车车道信息;
装料设备,用于在装料员核实所述订单信息及所述运输车辆待进入的装车车道信息后向所述运输车辆装填物料;
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三读卡器、第四显示屏及装料设备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显示屏显示及所述装料设备进行装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车系统还包括:
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相连,用于对物料进行计数;
喷码设备,所述喷码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相连,用于对每一包物料进行喷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过磅系统包括:
第四读卡器,用于识别装料后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三车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第二地磅秤,用于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以获得所述第二称重数据;
第四控制器,与所述第四读卡器、第三车牌识别装置及第二地磅秤相连,用于将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二地磅秤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
第三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四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过磅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头装置,与所述第四控制器相连,用于拍摄称重过程中的视频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厂核准装置包括:
第五读卡器,用于识别装料后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
第五控制器,与所述第五读卡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卡号从所述本地服务器获取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并发送打印指令;
打单机,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打印发货凭证;
第二道闸装置,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相连,用于在打印所述发货凭证后打开,以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第四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中到场登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中排队叫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中进厂核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中第一过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中装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中第二过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物料智能发运系统中出厂核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包括本地服务器10及与本地服务器10通信连接的到场登记装置20、自助开卡设备30、排队叫号装置40、进厂核准装置50、第一过磅系统60、装车系统70、第二过磅系统80及出厂核准装置90。
具体地,客户通过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ERP系统)进行下单并获得办理业务的验证码。
到场登记装置20用于登记到场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示例性的,该到场登记装置20包括第一车牌识别装置201,利用该第一车牌识别装置201对运输车辆进行车牌识别,以获得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自助开卡设备30用于在到场登记后根据所述验证码提供一RFID卡,并将所述RFID卡的卡号与所述订单信息及车牌信息相关联并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10。在实际应用中,司机可以根据该验证码在自助开卡设备30上进行自助开卡,例如在自助卡开设备上扫描一下验证码(二维码)或输入验证码(字符串),自助开卡设备30去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中查询订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名称、物料种类、采购数量等),无误后给自助开卡设备30即可提供一张RFID卡,并且,将该RFID卡的卡号发送至本地服务器10与订单信息及车牌信息进行关联,如此,在后续流程中,至少识别RFID卡的卡号,即可从本地服务器10查到并获取与其相关联的订单信息、车牌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到场登记装置20先对到场车辆进行车牌信息登记,再进行自助开卡,如此,可以防止没有运输车辆到场的情况下,先进行开卡抢占物料,而导致其他到场客户没有物料供应等管理混乱等情况。
排队叫号装置40用于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10的排队策略,顺次提示待进厂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所述RFID卡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上。也就是说,当司机通过自助卡开设备开卡之后,本地服务器10根据预先设定的排队策略,例如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发送排队信息至排队信息至排队叫号装置40,该排队叫号装置40则按照排队信息顺次提示待进厂的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如此,可以实现运输车辆顺次进厂,确保排队有序。
可选地,该排队叫号装置40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屏401,利用该第一显示屏401可以显示待进厂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进厂核准装置50用于识别进厂的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40提示的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也就是说,在排队叫号后运输车辆进厂,在进厂时,进厂核准装置50可以识别运输车辆上的RFID卡,并读取卡号及与其关联的车牌信息。此外,对比读取的车牌信息是否与排队叫号装置40中提示的车牌信息一致时,如果一致,则放行运输车辆进厂,而如果不一致,说明还未轮到该运输车辆进厂,则不放行运输车辆,阻止该运输车辆进厂,由此,确保运输车辆按照严格按照排队顺序顺次进厂。
第一过磅系统60用于对进厂后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第一次称重,以获得第一称重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称重数据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10。当运输车辆进厂之后,通过第一过磅系统60对运输车辆进行第一次称重,此次称重为空车重量(皮重),获得第一称重数据,并且,将该第一称重数据上传至本地服务器10。
装车系统70用于对第一次称重后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物料的装填。运输车辆在经过第一次称重后,可以通过装车系统70将按照订单信息向运输车辆中装填物料。
第二过磅系统80用于装载有物料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第二次称重,以获得第二称重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称重数据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10。在装填物料完成后,运输车辆可以通过第二过磅系统80进行第二次称重,此次称重为载货重量(毛重),获得第二称重数据,并且,将该第二称重数据上传至本地服务器10。
出厂核准装置90用于在所述运输车辆出厂时识别读取所述RFID卡的卡号与所述订单信息,并获取所述本地服务器10上的第一称重数据和第二称重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卡号、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打印发货凭证。
也就是说,在装车完成后运输车辆出厂时,通过出厂核准装置90识别读取RFID卡号及订单信息,并通过卡号获取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最后,根据卡号、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等生成并打印发货凭证,该发货凭证例如是发货单、合格证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可以实现登记、自助开卡、排队叫号、进厂核准、第一次过磅称重、装料、第二次过磅称重及出厂核准的智能化发运流程,其发货流程规范统一、车辆排队有序、人工操作过少、发货效率高、并且可以防止物料错发、物料丢失等问题。
继续参照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中央服务器,所述中央服务器与所述本地服务器10及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核对订单信息及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10上传的所述卡号、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发送扣款请求至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以使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根据所述扣款请求进行自动扣款。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中央服务器可以与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ERP系统)通信,实现自动扣款结算,如此,使得整个发运流程更加简便。
参照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厂核准装置50包括第一读卡器501、第一道闸装置503、第一控制器502及第一通行提示装置。
其中,第一读卡器501用于识别进厂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一道闸装置503用于控制运输车辆的通行。
第一控制器502与所述第一读卡器501及第一道闸装置503相连,用于将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40提示的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40提示的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一道闸装置503打开,以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第一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502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具体地,进厂核准过程如下:司机在听到或看到排队叫号装置40提示自己的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时,则司机可以驾驶运输车辆至进厂核准区,第一读卡器501自动识别并读取运输车辆上RFID卡的卡号及与其关联的车牌信息,第一控制器502将读取的车牌信息与排队叫号装置40提示进厂的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控制第一道闸装置503打开,通过第一通行提示装置提示运输车辆进厂,而如果比较不一致,则控制第一道闸装置503保持关闭,并通过第一通行提示装置提示不予放行及提示原因,如此,实现运输车辆的进厂核准放行。
可选地,第一通行提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显示屏505及第一语音播报器504,第二显示屏505及第一语音播报器504均与第一控制器502连接,通过第二显示屏505可以显示车牌信息、放行提示信息,而第一语音播报器504则可以以语音方式播报车牌信息、放行提示信息等。
参照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磅系统60包括第二读卡器601、第二车牌识别装置603、第一地磅秤604、第二控制器602、第三显示屏606及第二通行提示装置。
其中,第二读卡器601用于识别进厂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二车牌识别装置603用于识别进厂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第一地磅秤604用于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以获得所述第一称重数据。
第二控制器602与所述第二读卡器601及第二车牌识别装置603相连,用于将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一地磅秤604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
第三显示屏606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02相连,用于显示所述运输车辆的车牌号、物料、磅重等过磅信息,供司机核实。
第二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02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具体地,第一次称重过程如下:在进厂核准之后,司机驾驶运输车辆进入第一称重区,第二读卡器601自动识别并读取运输车辆上的RFID卡的卡号及与其关联的车牌信息,同时,第二车牌识别装置603识别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第二控制器602将读取的车牌信息与识别的车牌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对比一致,则控制第一地磅秤604对运输车辆进行第一次称重,获得第一称重数据并上传至本地服务器10。与此同时,第二控制器602根据卡号关联的订单信息获知所需要装载的物料类型,进而控制第三显示屏606显示该运输车辆的车牌号、物料、磅重等过磅信息,供司机核实。而如果对比不一致,则说明该运输车辆不是与该RFID卡对应的订单信息的运输车辆,则通过第二通行提示装置进行不予通行的提示。由此,可以实现第一次过磅,并且,通过信息核实,以及在运输车辆与订单信息不对应时,进行提示,避免错装物料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磅系统60还包括第一摄像头装置(未示出),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02相连,用于拍摄称重过程中的视频图像。如此,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装置对第一次称重过程进行视频拍摄,获得第一次称重时运输车辆的视频图像,以便于在后续出现物料错发、丢失等问题时,通过视频图像进行查证。
可选地,第二通行提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红绿灯装置605及第二语音播报器607,如此,如果读取的车牌信息与识别的车牌信息对比一致,则第二控制器602控制第一红绿灯装置605的绿灯点亮,并通过第二语音播报器607提示运输车辆通行。而如果不一致,则第二控制器602控制第一红绿灯装置605的红灯点亮,并通过第二语音播报器607提示不予放行。
参照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车系统70包括第三读卡器701、第四显示屏706、装料设备703及第三控制器702。
其中,第三读卡器701用于识别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订单信息。
第四显示屏706用于显示所述订单信息及运输车辆待进入的装车车道信息。
装料设备703用于在装料员核实所述订单信息及所述运输车辆待进入的装车车道信息后向所述运输车辆装填物料。
第三控制器702与所述第三读卡器701、第四显示屏706及装料设备703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显示屏706显示及所述装料设备703进行装料。
具体地,装车过程如下:在完成第一次称重之后,司机按照提示将运输车辆驾驶至装料区,第三读卡器701识别并读取运输车辆上RFID卡的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订单信息,第四显示屏706显示订单信息及装车车道信息,而装料员在核实订单信息及装车车道信息之后,通过第三控制器702控制装料设备703向运输车辆装料,进而完成装料,如此,通过该信息的核实,可以进一步防止错装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装车系统70还包括计数装置704及喷码设备705,其中,计数装置704与所述第三控制器702相连,用于对物料进行计数。喷码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器702相连,用于对每一包物料进行喷码。
也就是说,在装料过程中,通过计数装置704对装料的包数进行计数,当装入运输车辆的包数与订单信息中的数量一致时,第三控制器702控制装料设备703停止,进而完成装料。此外,喷码设备705可以对每一包物料进行喷码,在装料时完成自动喷码。
参照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磅系统80包括第四读卡器801、第三车牌识别装置804、第二地磅秤803、第四控制器802及第三通行提示装置。
其中,第四读卡器801用于识别装料后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三车牌识别装置804用于识别所述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第二地磅秤803用于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以获得所述第二称重数据。
第四控制器802与所述第四读卡器801、第三车牌识别装置804及第二地磅秤803相连,用于将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二地磅秤803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
第三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四控制器802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具体地,第二次称重过程如下:在装料完成后,司机驾驶运输车辆进入第二称重区,第四读卡器801自动识别并读取运输车辆上的RFID卡的卡号及与其关联的车牌信息,同时,第三车牌识别装置804识别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第四控制器802将读取的车牌信息与识别的车牌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对比一致,则控制第二地磅秤803对运输车辆进行第二次称重,获得第二称重数据并上传至本地服务器10。同时,通过第三通行提示装置提醒运输车辆通行。而如果对比不一致,则说明该运输车辆不是与该RFID卡对应的订单信息的运输车辆,则通过第三通行提示装置进行不予通行的提示。由此,可以实现第二次过磅,并且,确保第二次称重的运输车辆与第一次称重的运输车辆保持一致,在运输车辆与订单信息不对应时,进行提示,避免错装物料或偷换物料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磅系统80还包括第二摄像头装置(未示出),与所述第四控制器802相连,用于拍摄称重过程中的视频图像。如此,可以通过第二摄像头装置对第二次称重过程进行视频拍摄,获得第二次称重时运输车辆的视频图像,以便于在后续出现物料错发、丢失等问题时,通过视频图像进行查证。
可选地,第三通行提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红绿灯装置805及第三语音播报器806,如此,如果读取的车牌信息与识别的车牌信息对比一致,则第四控制器802控制第二红绿灯装置805的绿灯点亮,并通过第三语音播报器806提示运输车辆通行。而如果不一致,则第四控制器802控制第二红绿灯装置805的红灯点亮,并通过第三语音播报器806提示不予放行。
参照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出厂核准装置90包括第五读卡器901、第五控制器902、打单机903、第二道闸装置904及第四通行提示装置。
其中,第五读卡器901用于识别装料后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
第五控制器902与所述第五读卡器901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卡号从所述本地服务器10获取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并发送打印指令。
打单机903与所述第五控制器902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打印发货凭证。
第二道闸装置904与所述第五控制器902相连,用于在打印所述发货凭证后打开,以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第四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五控制器902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具体地,出厂核准过程如下:第二次称重完成后,司机驾驶运输车辆出厂,在出厂时,通过第五读卡器901识别并读取RFID卡的卡号,第五控制器902根据卡号从本地服务器10获取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并发送打印指令至打单机903,打单机903根据打印指令但因发货凭证。此时,第五控制器902控制第二道闸装置904打开,并通过第四提示装置提示放行运输车辆出厂。
可选地,第一读卡器501、第二读卡器601、第四读卡器801可以采用远距离读卡器,即RFID卡放置在运输车辆上,即可被读卡器识别读卡。而第三读卡器701及第五读卡器901可以采用近距离读卡器。
可选地,第四通行提示装置可以包括第六显示屏906及第四语音播报器905,第六显示屏906及第四语音播报器905均与第五控制器902连接,通过第六显示屏906可以显示车牌信息、放行提示信息,而第四语音播报器905则可以以语音方式播报车牌信息、放行提示信息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地服务器;
及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到场登记装置、自助开卡设备、排队叫号装置、进厂核准装置、第一过磅系统、装车系统、第二过磅系统及出厂核准装置;
其中,所述到场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到场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所述自助开卡设备用于在到场登记后根据验证码提供RFID卡,所述验证码为客户在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下单后,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的,所述自助开卡设备还用于将所述RFID卡的卡号与所述订单信息及车牌信息相关联并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所述排队叫号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的排队策略,顺次提示待进厂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所述RFID卡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上;
所述进厂核准装置用于识别进厂的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提示的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所述第一过磅系统用于对进厂后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第一次称重,以获得第一称重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称重数据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所述装车系统用于对第一次称重后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物料的装填;
所述第二过磅系统用于装载有物料的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第二次称重,以获得第二称重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称重数据上传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所述出厂核准装置用于在所述运输车辆出厂时识别读取所述RFID卡的卡号与所述订单信息,并获取所述本地服务器上的第一称重数据和第二称重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卡号、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打印发货凭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央服务器,所述中央服务器与所述本地服务器及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上传的所述卡号、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发送扣款请求至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以使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服务器根据所述扣款请求进行自动扣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厂核准装置包括:
第一读卡器,用于识别进厂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一道闸装置,用于控制运输车辆的通行;
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读卡器及第一道闸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提示的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所述车牌信息与所述排队叫号装置提示的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一道闸装置打开,以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第一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磅系统包括:
第二读卡器,用于识别进厂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二车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进厂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第一地磅秤,用于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以获得所述第一称重数据;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读卡器及第二车牌识别装置相连,用于将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一地磅秤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
第三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用于显示所述运输车辆的车牌号、物料、过磅信息,供司机核实;
第二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磅系统还包括第一摄像头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用于拍摄称重过程中的视频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系统包括:
第三读卡器,用于识别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订单信息;
第四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订单信息及运输车辆待进入的装车车道信息;
装料设备,用于在装料员核实所述订单信息及所述运输车辆待进入的装车车道信息后向所述运输车辆装填物料;
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三读卡器、第四显示屏及装料设备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显示屏显示及所述装料设备进行装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系统还包括:
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相连,用于对物料进行计数;
喷码设备,所述喷码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相连,用于对每一包物料进行喷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磅系统包括:
第四读卡器,用于识别装料后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及与其相关联的车牌信息;
第三车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运输车辆的车牌信息;
第二地磅秤,用于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以获得所述第二称重数据;
第四控制器,与所述第四读卡器、第三车牌识别装置及第二地磅秤相连,用于将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进行比较,并在读取的所述车牌信息与识别的所述车牌信息相一致时,控制所述第二地磅秤对所述运输车辆进行称重;
第三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四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磅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头装置,与所述第四控制器相连,用于拍摄称重过程中的视频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智能发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厂核准装置包括:
第五读卡器,用于识别装料后的所述运输车辆上的所述RFID卡,并读取所述卡号;
第五控制器,与所述第五读卡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卡号从所述本地服务器获取订单信息、第一称重数据及第二称重数据,并发送打印指令;
打单机,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打印发货凭证;
第二道闸装置,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相连,用于在打印所述发货凭证后打开,以放行所述运输车辆;
第四通行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相连,用于提示所述运输车辆通行。
CN201910329987.4A 2019-04-23 2019-04-23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Pending CN110084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9987.4A CN110084551A (zh) 2019-04-23 2019-04-23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9987.4A CN110084551A (zh) 2019-04-23 2019-04-23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4551A true CN110084551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9987.4A Pending CN110084551A (zh) 2019-04-23 2019-04-23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455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2917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北京坚构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厂货物配送方法及系统
CN110661874A (zh) * 2019-09-28 2020-01-07 广州玉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智能地磅管控系统
CN110992564A (zh) * 2019-12-12 2020-04-10 广东鉴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过磅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1311801A (zh) * 2020-02-26 2020-06-19 浙江禾平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市场出场验单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67645A (zh) * 2020-05-06 2020-09-15 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运煤车辆自助办卡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1721386A (zh) * 2020-07-23 2020-09-29 东方浩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磅称重系统
CN111780842A (zh) * 2020-07-23 2020-10-16 东方浩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磅称重系统及方法
CN112037505A (zh) * 2020-09-15 2020-12-04 深圳市亮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远程排队方法及系统
CN114064989A (zh) * 2022-01-18 2022-02-18 山东矩阵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多维数据智能化控制物料装填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094A (zh) * 2011-11-14 2012-06-13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刷卡计量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6846822A (zh) * 2017-03-03 2017-06-13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运输车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9284793A (zh) * 2018-07-27 2019-01-29 上海云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货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094A (zh) * 2011-11-14 2012-06-13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刷卡计量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6846822A (zh) * 2017-03-03 2017-06-13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运输车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9284793A (zh) * 2018-07-27 2019-01-29 上海云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货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2917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北京坚构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厂货物配送方法及系统
CN110661874A (zh) * 2019-09-28 2020-01-07 广州玉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智能地磅管控系统
CN110992564A (zh) * 2019-12-12 2020-04-10 广东鉴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过磅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1311801A (zh) * 2020-02-26 2020-06-19 浙江禾平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市场出场验单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67645A (zh) * 2020-05-06 2020-09-15 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运煤车辆自助办卡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1721386A (zh) * 2020-07-23 2020-09-29 东方浩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磅称重系统
CN111780842A (zh) * 2020-07-23 2020-10-16 东方浩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磅称重系统及方法
CN112037505A (zh) * 2020-09-15 2020-12-04 深圳市亮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远程排队方法及系统
CN114064989A (zh) * 2022-01-18 2022-02-18 山东矩阵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多维数据智能化控制物料装填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4551A (zh) 物料智能发运系统
ES2207501T3 (es) Sistema y metodos para el envio de paquetes mediante internet.
CN101587333B (zh) 矿产物资运销流程智能控制装置系统及系统应用方法
CN110472917A (zh) 一种水泥厂货物配送方法及系统
CN107274019A (zh) 智能调度货运管理系统
AU2010228119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fficient transport
CN110705938A (zh) 一种智能物流系统
CN109284793A (zh) 一种发货管理系统及方法
KR102368084B1 (ko) 운송차량 관리시스템
JP6202284B2 (ja) コンテナ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テナ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93022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订单处理系统
CN110046866A (zh) 一种取货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和调度管理方法
KR101941347B1 (ko) 운송 시스템 사용자 검사
CN107248051A (zh) 一种共享模式下的新型物流运输方法
CN115481989B (zh) 混凝土搅拌站无人值守的收料售料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1861331A (zh) 一种危化品物流进出库智能管理系统
US20140006302A1 (en)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CN104376445B (zh) 基于事件驱动的场内交易货物集中配送运输系统
CN107274126A (zh) 物流货运考核系统
CN109754198A (zh) 一种基于快递转运箱共享高铁运力的快递转运系统
CN113324636B (zh) 一种基于扫码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及方法
CN113283808A (zh) 一种用于智能工厂的物流一卡通管理系统
CN114898476B (zh) 汽车轮渡自由流系统
CN116342027A (zh) 一种大宗原料数字化仓储系统及仓储方法
CN115629577A (zh) 无人值守车装自动调度方法和自动调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