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1956B -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1956B
CN110081956B CN201910353939.9A CN201910353939A CN110081956B CN 110081956 B CN110081956 B CN 110081956B CN 201910353939 A CN201910353939 A CN 201910353939A CN 110081956 B CN110081956 B CN 110081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valve core
communicate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39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1956A (zh
Inventor
王俊涛
信彦峰
张瑞达
卜庆娟
贾正红
崔宝
刘岩
马彬
梁杨朋
桑培勇
刘冬晓
李文虎
孙俊杰
尚增强
刘梦
李睿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ation Industry Xinxia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ation Industry Xinxia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ation Industry Xinxia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ation Industry Xinxia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39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1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1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1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1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1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5/00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or liquid level or for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5/10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or liquid level or for metering by volume of flowmeters
    • G01F25/14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or liquid level or for metering by volume of flowmeters using a weigh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该装置包括变温油箱、动力系统、稳压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检测系统和换向称重系统,通过变温油箱对其内部盛装的油液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油液粘度的调节,将被检测的流量计和作为对照的标准流量计串联在整个装置中,通过动力系统将变温油箱内的油液泵送至各该装置的各系统中,油液通过稳压过滤和流量大小的调节然后经过被检流量计和标准流量计,再经过称重箱的称重,最后再回到变温油箱内,通过改变油液的粘度及流量大小实现对不同的流量计进行检测和特性研究。

Description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流量计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背景技术
流量计是机械领域常见的一种仪表,常用的流量计包括涡轮流量计和齿轮流量计,在国防系统尤其是高粘度介质微小流量的状态下应用较多,由于流量计在不同粘度的液体介质中所表现的特性也不同,包括仪表线性,重复性等特点,且对使用中的流量计仪表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准,以保证流量计仪表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尤其对于航空领域,因此,亟需一种标准装置去检测流量计仪表在不同粘度的介质及不同流量下的使用特性,总结仪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为国防系统不同粘度介质、微小流量测量提供正确的测量和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具体内容如下: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该装置包括变温油箱、动力系统、稳压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检测系统和换向称重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的变温油箱为能够进行温度调节的储油箱,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油泵,每个油泵的进油端均通过管道与变温油箱接通,每个油泵的出油端通过管道串联有单向阀;
稳压系统,
所述的稳压系统包括多功能一体罐和稳压罐组,所述的多功能一体罐包括罐体、与罐体匹配的上端盖及安装在罐体内的过滤网和隔气板,
所述的罐体为上端开口、底部为半球状的圆柱筒,该罐体上端的侧壁上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油口,上述的单向阀均通过管道与该进油口接通,在罐体下端的侧壁上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罐体的两侧,在罐体的底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排污口,该排污口上接通有排污阀,罐体的内壁上设有沿经向向内凸出的环状挂耳,该环状挂耳在竖向上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
所述的过滤网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筒状,该过滤网的侧壁及底部设有按一定密度布置的滤孔,该过滤网的外径与上述的环状挂耳的内径相等,在过滤网上端口的边沿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环状的凸沿,该过滤网开口朝上向下穿过环状挂耳通过凸沿与环状挂耳固定,所述的过滤网通过紧固螺栓与环状挂耳固定,该紧固螺栓竖向穿过过滤网的凸沿与环状挂耳上的螺纹孔匹配拧紧,在紧固螺栓上还固定有把手乙;
所述的隔气板正对进油口且倾斜固定在罐体的内壁上,该隔气板位于过滤网的正上方、且朝向进油口的一面倾斜向下并完全覆盖进油口的横截面,所述的隔气板在罐体轴向投影的面积小于罐体内部的截面面积;
所述的上端盖为半球状且与罐体上端口匹配,在上端盖的顶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溢流口,该溢流口上接通有三通管接头,该三通管接头上其余两个接头分别接通有溢流阀和稳压管,该稳压管的另一端接通在稳压罐组上,该溢流阀通过管道回接至变温油箱内,所述的上端盖对应扣合在罐体的上端口上且通过至少四个沿圆周均布的活接螺栓密封固定;
流量调节系统,
所述的流量调节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精准流量调节阀,所述的精准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三个不同规格的阀芯,
所述的阀体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口流道、与外界连通的出口流道及在阀体内部连通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的阀腔;每个精准流量调节阀的进口流道均通过管道与罐体的出油口接通,所述的阀腔包括三个分别独立设置的阀腔甲、阀腔乙和阀腔丙,所述的阀腔甲通过子流道甲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乙通过子流道乙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丙通过子流道丙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甲、阀腔乙和阀腔丙均与出口流道连通;
所述的阀芯包括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所述的阀芯甲为与子流道甲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甲同轴塞装在子流道甲内且一端位于阀腔甲内,所述的阀芯甲的轴向长度与阀腔甲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甲位于阀腔甲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甲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甲匹配的密封端板甲,该密封端板甲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甲,该阀杆甲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甲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甲,该分流道甲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甲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甲与阀芯甲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甲在子流道甲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甲的外圆周面止;
所述的阀芯乙为与子流道乙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乙同轴塞装在子流道乙内且一端位于阀腔乙内,所述的阀芯乙的轴向长度与阀腔乙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乙位于阀腔乙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乙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乙匹配的密封端板乙,该密封端板乙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乙,该阀杆乙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乙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乙,该分流道乙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乙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乙与阀芯乙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乙在子流道乙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乙的外圆周面止;
所述的阀芯丙为与子流道丙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丙同轴塞装在子流道丙内且一端位于阀腔丙内,所述的阀芯丙的轴向长度与阀腔丙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丙位于阀腔丙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丙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丙匹配的密封端板丙,该密封端板丙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丙,该阀杆丙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丙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丙,该分流道丙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丙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丙与阀芯丙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丙在子流道丙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丙的外圆周面止;
检测系统,
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所述的检测支路甲包括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被检流量计甲和标准流量计甲,所述的检测支路乙包括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被检流量计乙和标准流量计乙,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精准流量调节阀的出口流道接通;
换向称重系统,
所述的换向称重系统包括吹气换向进油装置和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
所述的吹气换向进油装置包括固定板、换向气缸、进油管、Y型的换向头和吹气机构,所述的进油管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进油管水平段的自由端通过转动副水平固定在固定板上,上述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通过管道与该进油管水平段的自由端接通,在进油管的水平段上固定一块与竖直段对应平行的连接板,所述的换向气缸通过小悬臂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换向气缸与进油管固定在固定板的同一侧面,换向气缸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上,所述的换向头为Y型的空腔体、包括主流道和两个对称的分流道,在换向头主流道的空腔内通过竖直隔板将主流道的空腔分隔为分别与分流道的空腔相对应的两个部分,换向头的主流道通过大悬臂竖直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的进油管竖直段的自由端从换向头主流道的上端口伸入到换向头内,进油管竖直段的自由端的端口位于竖直隔板的正上方;
所述的吹气机构包括进气管、设有吹气口和连通腔室的吹气箍圈,所述的吹气箍圈沿换向头的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连接处水平固定在换向头的外侧壁上,在吹气箍圈内设有沿吹气箍圈一周首尾连通的连通腔室,在吹气箍圈内均匀设有若干个斜向下分别连通换向头分流道的空腔和吹气箍圈的连通腔室的吹气口,在吹气箍圈两对称的侧面上分别固定一个与连通腔室相连通的进气管;
所述的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包括电子天平及其上部固定的称重箱和固定在称重箱内部的分油器,所述的称重箱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称重箱的底部通过支柱固定在电子天平的承重面上,所述的称重箱内部的底部设置为倒圆锥状,在底部倒圆锥的锥尖处设有一根与称重箱内部连通并向外伸出的排油管,该排油管通过管道接通至变温油箱内,在排油管的管路上串联设有一个电磁阀;所述的分油器包括伞状的分油帽和支撑腿,所述的分油帽的底部通过至少三根支撑腿将其竖向固定在称重箱底部的倒圆锥面上,所述的分油帽的轴线与称重箱的轴线共线,且分油帽的母线为凹陷的圆弧状,所述的换向头的一分流道的下端口伸入到称重箱内且位于分油帽的正上方,换向头的另一分流道的下端口位于称重箱的外部、且该分流道的下端口通过管道接通至变温油箱内。
优选的,所述的活接螺栓包括铰接在罐体外侧壁的螺杆、水平固定在上端盖外壁上的固定耳及与螺杆匹配的螺母,所述的固定耳的自由端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安装卡口,螺杆与固定耳的位置对应并转动螺杆使其穿过固定耳上的安装卡口、通过旋拧螺母将上端盖与罐体密封固定,所述的螺母上固定有把手甲。
优选的,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抛物线的一段或者椭圆的一段。
优选的,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抛物线的一段,抛物线的顶点分别在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的起点上,抛物线的焦点分别在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的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椭圆的一段,椭圆长轴的一顶点分别为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的起点,椭圆的焦点分别在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的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的阀杆甲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甲,阀杆乙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乙,阀杆丙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丙。
优选的,所述的换向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的缸体通过小悬臂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的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称重箱的底部内表面经过中心线的截面的轮廓线的夹角α为90°。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串联有温度表和压力表。
优选的,各个系统之间连接的管道上均串联有控制阀。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稳压系统中,油液通过进油口进入罐体内直接冲击在隔气板上,尽可能将油液散开便于将油液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影响检测实验,上端盖上设有溢流口,通过溢流口接通有稳压罐组,用于稳定罐体及油路的油压,油液再进入过滤网内进行过滤除杂,最后通过罐体出油口进入精准流量调节阀进行流量调节,通过三个不同规格的阀芯对介质的流量进行组合调节,实现介质流量的精准调节,从而满足被检流量计流量大小的要求,
换向称重系统中,进油管内油液进入换向头内,通过换向气缸控制进油管的摆动角度,从而与换向头不同的分流道相对应,从而实现油液流通路径及方向的改变,即油液进入称重箱或者直径流回变温油箱内,油液从换向头的分流道内流出沿经分油帽的上表面分散并沿称重箱的内侧面滑落至称重箱内,防止油液直接冲击箱体底部,增加系统平稳性并防止油液飞溅,使称重更精确并保护电子天平,当油液结束后,气源接通吹气机构的进气管,通过吹气机构的各个吹气口向换向头的分流道内吹气,将换向头内壁上粘附的油液吹出换向头,减少实验数据不必要的误差,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稳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一体罐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精准流量调节阀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阀芯甲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阀芯乙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E-E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阀芯丙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F-F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换向称重系统的剖面图;
图16为吹气换向进油装置的剖面图;
图17为图16的右视图;
图18为图16中G-G方向的剖视图;
图19为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的剖面图;
图20为分油器的主视图;
图21为图20的俯视图;
图中:
1.阀体、2.阀芯甲、3.阀芯乙、4.阀芯丙、5.多功能一体罐、61.吹气换向进油装置、62.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7.单向阀、71.油泵、8和81为精准流量调节阀、91.检测支路甲、92.检测支路乙、911和912为温度表、913和923为压力表、912.被检流量计甲、922.被检流量计乙、914.标准流量计甲、924.标准流量计乙、10.变温油箱、101.控制阀;
11.阀腔甲、12.阀腔乙、13.阀腔丙、14.子流道甲、15.子流道乙、16.子流道丙、17.进口流道、19.出口流道、21.阀杆甲、22.把手甲、23.密封端板甲、24.分流道甲、25.弧形路径甲、31.阀杆乙、32.把手乙、33.密封端板乙、34.分流道乙、35.弧形路径乙、41.阀杆丙、42.把手丙、43.密封端板丙、44.分流道丙、45.弧形路径丙;
51.罐体、52.过滤网、53.隔气板、54.上端盖、55.稳压管、56.稳压罐组;
511.进油口、512.出油口、513.排污口、514.环状挂耳、516.三通管接头、517.排污阀、519.溢流阀、521.滤孔、522.凸沿、523.紧固螺栓、524.把手乙、541.溢流口、542.固定耳、543.螺杆、544.螺母、545.把手甲、546.安装卡口;
611.吹气气缸的活塞杆、612.吹气气缸的缸体、613.进油管的竖直段、614.固定板、615.换向头的主流道、616.进气管、617.连通腔室、618.吹气口、619.换向头的分流道、620.竖直隔板、6111.连接板、6121.小悬臂、6141.大悬臂、6161.吹气箍圈、6131.进油管的水平段、621.分油帽、622.支撑腿、623.称重箱、624.称重箱倒圆锥状的底部、625.支柱、626.排油管、627.电子天平、628.电磁阀、6211.分油帽凹陷的轮廓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21,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该装置包括变温油箱、动力系统、稳压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检测系统和换向称重系统;
所述的变温油箱为能够进行温度调节的储油箱,流量计的检测与油液的粘度有关,油液的粘度与油液的温度有关,因此通过变温油箱内温度的调节从而调节油液的粘度,以满足流量计检测的需求,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油泵,每个油泵的进油端均通过管道与变温油箱接通,每个油泵的出油端通过管道串联有单向阀,油泵不工作时,单向阀用于防止管道中的油液回流;
稳压系统,
所述的稳压系统包括多功能一体罐和稳压罐组,所述的多功能一体罐包括罐体、与罐体匹配的上端盖及安装在罐体内的过滤网和隔气板,
所述的罐体为上端开口、底部为半球状的圆柱筒,该罐体上端的侧壁上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油口,上述的单向阀均通过管道与该进油口接通,在罐体下端的侧壁上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罐体的两侧,在罐体的底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排污口,该排污口上接通有排污阀,罐体的内壁上设有沿经向向内凸出的环状挂耳,该环状挂耳在竖向上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
所述的过滤网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筒状,该过滤网的侧壁及底部设有按一定密度布置的滤孔,该过滤网的外径与上述的环状挂耳的内径相等,在过滤网上端口的边沿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环状的凸沿,该过滤网开口朝上向下穿过环状挂耳通过凸沿与环状挂耳固定,所述的过滤网通过紧固螺栓与环状挂耳固定,该紧固螺栓竖向穿过过滤网的凸沿与环状挂耳上的螺纹孔匹配拧紧,在紧固螺栓上还固定有把手乙;
所述的隔气板正对进油口且倾斜固定在罐体的内壁上,该隔气板位于过滤网的正上方、且朝向进油口的一面倾斜向下并完全覆盖进油口的横截面,所述的隔气板在罐体轴向投影的面积小于罐体内部的截面面积;
所述的上端盖为半球状且与罐体上端口匹配,在上端盖的顶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溢流口,该溢流口上接通有三通管接头,该三通管接头上其余两个接头分别接通有溢流阀和稳压管,该稳压管的另一端接通在稳压罐组上,该溢流阀通过管道回接至变温油箱内,所述的上端盖对应扣合在罐体的上端口上且通过至少四个沿圆周均布的活接螺栓密封固定;
流量调节系统,
所述的流量调节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精准流量调节阀,所述的精准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三个不同规格的阀芯,
所述的阀体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口流道、与外界连通的出口流道及在阀体内部连通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的阀腔;每个精准流量调节阀的进口流道均通过管道与罐体的出油口接通,所述的阀腔包括三个分别独立设置的阀腔甲、阀腔乙和阀腔丙,所述的阀腔甲通过子流道甲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乙通过子流道乙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丙通过子流道丙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甲、阀腔乙和阀腔丙均与出口流道连通;
所述的阀芯包括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所述的阀芯甲为与子流道甲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甲同轴塞装在子流道甲内且一端位于阀腔甲内,所述的阀芯甲的轴向长度与阀腔甲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甲位于阀腔甲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甲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甲匹配的密封端板甲,该密封端板甲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甲,该阀杆甲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甲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甲,该分流道甲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甲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甲与阀芯甲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甲在子流道甲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甲的外圆周面止;
所述的阀芯乙为与子流道乙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乙同轴塞装在子流道乙内且一端位于阀腔乙内,所述的阀芯乙的轴向长度与阀腔乙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乙位于阀腔乙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乙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乙匹配的密封端板乙,该密封端板乙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乙,该阀杆乙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乙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乙,该分流道乙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乙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乙与阀芯乙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乙在子流道乙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乙的外圆周面止;
所述的阀芯丙为与子流道丙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丙同轴塞装在子流道丙内且一端位于阀腔丙内,所述的阀芯丙的轴向长度与阀腔丙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丙位于阀腔丙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丙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丙匹配的密封端板丙,该密封端板丙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丙,该阀杆丙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丙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丙,该分流道丙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丙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丙与阀芯丙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丙在子流道丙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丙的外圆周面止;
检测系统,
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所述的检测支路甲包括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被检流量计甲和标准流量计甲,所述的检测支路乙包括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被检流量计乙和标准流量计乙,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精准流量调节阀的出口流道接通,标准流量计用于流量的指示和次级标准;
换向称重系统,
所述的换向称重系统包括吹气换向进油装置和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
所述的吹气换向进油装置包括固定板、换向气缸、进油管、Y型的换向头和吹气机构,所述的进油管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进油管水平段的自由端通过转动副水平固定在固定板上,上述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通过管道与该进油管水平段的自由端接通,在进油管的水平段上固定一块与竖直段对应平行的连接板,所述的换向气缸通过小悬臂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换向气缸与进油管固定在固定板的同一侧面,换向气缸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上,所述的换向头为Y型的空腔体、包括主流道和两个对称的分流道,在换向头主流道的空腔内通过竖直隔板将主流道的空腔分隔为分别与分流道的空腔相对应的两个部分,换向头的主流道通过大悬臂竖直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的进油管竖直段的自由端从换向头主流道的上端口伸入到换向头内,进油管竖直段的自由端的端口位于竖直隔板的正上方;
所述的吹气机构包括进气管、设有吹气口和连通腔室的吹气箍圈,所述的吹气箍圈沿换向头的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连接处水平固定在换向头的外侧壁上,在吹气箍圈内设有沿吹气箍圈一周首尾连通的连通腔室,在吹气箍圈内均匀设有若干个斜向下分别连通换向头分流道的空腔和吹气箍圈的连通腔室的吹气口,在吹气箍圈两对称的侧面上分别固定一个与连通腔室相连通的进气管;
所述的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包括电子天平及其上部固定的称重箱和固定在称重箱内部的分油器,所述的称重箱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称重箱的底部通过支柱固定在电子天平的承重面上,所述的称重箱内部的底部设置为倒圆锥状,在底部倒圆锥的锥尖处设有一根与称重箱内部连通并向外伸出的排油管,该排油管通过管道接通至变温油箱内,在排油管的管路上串联设有一个电磁阀;所述的分油器包括伞状的分油帽和支撑腿,所述的分油帽的底部通过至少三根支撑腿将其竖向固定在称重箱底部的倒圆锥面上,所述的分油帽的轴线与称重箱的轴线共线,且分油帽的母线为凹陷的圆弧状,保证进油管流入到分油帽上的油液尽可能沿分油帽的上表面滑落,防止油液被扬起,产生飞溅,所述的换向头的一分流道的下端口伸入到称重箱内且位于分油帽的正上方,换向头的另一分流道的下端口位于称重箱的外部、且该分流道的下端口通过管道接通至变温油箱内。
所述的活接螺栓包括铰接在罐体外侧壁的螺杆、水平固定在上端盖外壁上的固定耳及与螺杆匹配的螺母,所述的固定耳的自由端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安装卡口,螺杆与固定耳的位置对应并转动螺杆使其穿过固定耳上的安装卡口、通过旋拧螺母将上端盖与罐体密封固定,所述的螺母上固定有把手甲。
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抛物线的一段或者椭圆的一段。
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抛物线的一段,抛物线的顶点分别在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的起点上,抛物线的焦点分别在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的轴线上。
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椭圆的一段,椭圆长轴的一顶点分别为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的起点,椭圆的焦点分别在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的轴线上。
所述的阀杆甲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甲,阀杆乙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乙,阀杆丙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丙。
所述的换向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的缸体通过小悬臂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的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连接板上。
所述的称重箱的底部内表面经过中心线的截面的轮廓线的夹角α为90°。
所述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串联有温度表和压力表,用于管道中温度和压力数据的采集。
各个系统之间连接的管道上均串联有控制阀,便于各系统之间的流量的控制,以及方便仪表的更换。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在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上均串联上同型号的被检流量计和标准流量计,根据油液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将变温油箱的温度调节到对应的温度,该温度下油液的粘度对应试验要求的粘度,启动油泵将变温油箱内的油液泵入各系统中,加速油液的变温,当变温油箱内油液的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油液通过油泵从罐体的进油口被泵入罐体内直接冲击在隔气板上,尽可能将油液散开便于将油液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影响检测实验,上端盖上设有溢流口,通过溢流口接通有稳压罐组,用于稳定罐体及油路的油压,油液再进入过滤网内进行过滤除杂,最后通过罐体出油口后再经过精准流量调节阀,根据标准流量计进行流量调节,通过三个不同规格的阀芯对介质的流量进行组合调节,实现介质流量的精准调节,以达到被检流量计和标准流量计的试验流量的要求,达到实验要求流量的油液依次经过被检流量计和标准流量计,采集相关流量数据,然后油液进入换向称重系统,对油液进行称重,通过换向气缸将进油管推动至称重箱上方对应的换向头的分流道,油液通过进油管进入换向头内从称重箱上方的分流道进入称重箱内,油液从换向头的该分流道内流出沿经分油帽的上表面分散并沿称重箱的内侧面滑落至称重箱内,防止油液直接冲击箱体底部,增加系统平稳性并防止油液飞溅,使称重更精确并保护电子天平,当油液流量计量结束后,吹气机构的进气管接通气源,通过吹气机构的各个吹气口向换向头的分流道内吹气,将换向头内壁上粘附的油液吹出换向头并进入称重箱,减少实验数据不必要的误差,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然后通过电子天平对称重箱内的油液进行称重,称重结束后通过排油管将油液排进变温油箱内,根据被检流量计和标准流量计检测的数据以及称重箱内油液的重量,及油液经过被检流量计的时间,最后综合计算实现被检流量的检测和校准。

Claims (8)

1.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该装置包括变温油箱、动力系统、稳压系统、流量调节系统、检测系统和换向称重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的变温油箱为能够进行温度调节的储油箱,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油泵,每个油泵的进油端均通过管道与变温油箱接通,每个油泵的出油端通过管道串联有单向阀;
稳压系统,
所述的稳压系统包括多功能一体罐和稳压罐组,所述的多功能一体罐包括罐体、与罐体匹配的上端盖及安装在罐体内的过滤网和隔气板,
所述的罐体为上端开口、底部为半球状的圆柱筒,该罐体上端的侧壁上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油口,上述的单向阀均通过管道与该进油口接通,在罐体下端的侧壁上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油口,所述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罐体的两侧,在罐体的底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排污口,该排污口上接通有排污阀,罐体的内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环状挂耳,该环状挂耳在竖向上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
所述的过滤网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筒状,该过滤网的侧壁及底部设有按一定密度布置的滤孔,该过滤网的外径与上述的环状挂耳的内径相等,在过滤网上端口的边沿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环状的凸沿,该过滤网开口朝上向下穿过环状挂耳通过凸沿与环状挂耳固定,所述的过滤网通过紧固螺栓与环状挂耳固定,该紧固螺栓竖向穿过过滤网的凸沿与环状挂耳上的螺纹孔匹配拧紧,在紧固螺栓上还固定有把手乙;
所述的隔气板正对进油口且倾斜固定在罐体的内壁上,该隔气板位于过滤网的正上方、且朝向进油口的一面倾斜向下并完全覆盖进油口的横截面,所述的隔气板在罐体轴向投影的面积小于罐体内部的截面面积;
所述的上端盖为半球状且与罐体上端口匹配,在上端盖的顶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溢流口,该溢流口上接通有三通管接头,该三通管接头上其余两个接头分别接通有溢流阀和稳压管,该稳压管的另一端接通在稳压罐组上,该溢流阀通过管道回接至变温油箱内,所述的上端盖对应扣合在罐体的上端口上且通过至少四个沿圆周均布的活接螺栓密封固定;
流量调节系统,
所述的流量调节系统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精准流量调节阀,所述的精准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三个不同规格的阀芯,
所述的阀体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口流道、与外界连通的出口流道及在阀体内部连通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的阀腔;每个精准流量调节阀的进口流道均通过管道与罐体的出油口接通,所述的阀腔包括三个分别独立设置的阀腔甲、阀腔乙和阀腔丙,所述的阀腔甲通过子流道甲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乙通过子流道乙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丙通过子流道丙与进口流道连通,所述的阀腔甲、阀腔乙和阀腔丙均与出口流道连通;
所述的阀芯包括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所述的阀芯甲为与子流道甲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甲同轴塞装在子流道甲内且一端位于阀腔甲内,所述的阀芯甲的轴向长度与阀腔甲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甲位于阀腔甲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甲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甲匹配的密封端板甲,该密封端板甲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甲,该阀杆甲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甲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甲,该分流道甲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甲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甲与阀芯甲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甲在子流道甲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甲的外圆周面止;
所述的阀芯乙为与子流道乙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乙同轴塞装在子流道乙内且一端位于阀腔乙内,所述的阀芯乙的轴向长度与阀腔乙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乙位于阀腔乙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乙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乙匹配的密封端板乙,该密封端板乙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乙,该阀杆乙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乙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乙,该分流道乙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乙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乙与阀芯乙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乙在子流道乙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乙的外圆周面止;
所述的阀芯丙为与子流道丙内径匹配的圆柱体,该阀芯丙同轴塞装在子流道丙内且一端位于阀腔丙内,所述的阀芯丙的轴向长度与阀腔丙的横向长度匹配,在阀芯丙位于阀腔丙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一块直径大于阀芯丙直径的、圆盘状的、与阀腔丙匹配的密封端板丙,该密封端板丙的外端面上同轴固定一根向外伸出并穿过阀体的阀杆丙,该阀杆丙与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阀芯丙上设有沿其外圆周面均布且向内切除的分流道丙,该分流道丙由扇形轮廓沿弧形路径丙扫描切除形成,该弧形路径丙与阀芯丙的轴线共面且自阀芯丙在子流道丙内的一端的端面圆心起至阀芯丙的外圆周面止;
检测系统,
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所述的检测支路甲包括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被检流量计甲和标准流量计甲,所述的检测支路乙包括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被检流量计乙和标准流量计乙,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精准流量调节阀的出口流道接通;
换向称重系统,
所述的换向称重系统包括吹气换向进油装置和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
所述的吹气换向进油装置包括固定板、换向气缸、进油管、Y型的换向头和吹气机构,所述的进油管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进油管水平段的自由端通过转动副水平固定在固定板上,上述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通过管道与该进油管水平段的自由端接通,在进油管的水平段上固定一块与竖直段对应平行的连接板,所述的换向气缸通过小悬臂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换向气缸与进油管固定在固定板的同一侧面,换向气缸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上,所述的换向头为Y型的空腔体、包括主流道和两个对称的分流道,在换向头主流道的空腔内通过竖直隔板将主流道的空腔分隔为分别与分流道的空腔相对应的两个部分,换向头的主流道通过大悬臂竖直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的进油管竖直段的自由端从换向头主流道的上端口伸入到换向头内,进油管竖直段的自由端的端口位于竖直隔板的正上方;
所述的吹气机构包括进气管、设有吹气口和连通腔室的吹气箍圈,所述的吹气箍圈沿换向头的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连接处水平固定在换向头的外侧壁上,在吹气箍圈内设有沿吹气箍圈一周首尾连通的连通腔室,在吹气箍圈内均匀设有若干个斜向下分别连通换向头分流道的空腔和吹气箍圈的连通腔室的吹气口,在吹气箍圈两对称的侧面上分别固定一个与连通腔室相连通的进气管;
所述的带有分油器的称重箱包括电子天平及其上部固定的称重箱和固定在称重箱内部的分油器,所述的称重箱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称重箱的底部通过支柱固定在电子天平的承重面上,所述的称重箱内部的底部设置为倒圆锥状,在底部倒圆锥的锥尖处设有一根与称重箱内部连通并向外伸出的排油管,该排油管通过管道接通至变温油箱内,在排油管的管路上串联设有一个电磁阀;所述的分油器包括伞状的分油帽和支撑腿,所述的分油帽的底部通过至少三根支撑腿将其竖向固定在称重箱底部的倒圆锥面上,所述的分油帽的轴线与称重箱的轴线共线,且分油帽的母线为凹陷的圆弧状,所述的换向头的一分流道的下端口伸入到称重箱内且位于分油帽的正上方,换向头的另一分流道的下端口位于称重箱的外部、且该分流道的下端口通过管道接通至变温油箱内;
所述的活接螺栓包括铰接在罐体外侧壁的螺杆、水平固定在上端盖外壁上的固定耳及与螺杆匹配的螺母,所述的固定耳的自由端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安装卡口,螺杆与固定耳的位置对应并转动螺杆使其穿过固定耳上的安装卡口、通过旋拧螺母将上端盖与罐体密封固定,所述的螺母上固定有把手甲;
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抛物线的一段或者椭圆的一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抛物线的一段,抛物线的顶点分别在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的起点上,抛物线的焦点分别在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均为椭圆的一段,椭圆长轴的一顶点分别为弧形路径甲、弧形路径乙和弧形路径丙的起点,椭圆的焦点分别在阀芯甲、阀芯乙和阀芯丙的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阀杆甲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甲,阀杆乙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乙,阀杆丙的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把手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换向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的缸体通过小悬臂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的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连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重箱的底部内表面经过中心线的截面的轮廓线的夹角α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支路甲和检测支路乙均串联有温度表和压力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是:各个系统之间连接的管道上均串联有控制阀。
CN201910353939.9A 2019-04-29 2019-04-29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Active CN110081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3939.9A CN110081956B (zh) 2019-04-29 2019-04-29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3939.9A CN110081956B (zh) 2019-04-29 2019-04-29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1956A CN110081956A (zh) 2019-08-02
CN110081956B true CN110081956B (zh) 2024-05-10

Family

ID=6741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3939.9A Active CN110081956B (zh) 2019-04-29 2019-04-29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195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20006A2 (en) * 1991-04-26 1992-11-12 Unit Instruments, Inc. Thermal mass flow sensor
JPH09159512A (ja) * 1995-12-04 1997-06-20 Osaka Gas Co Ltd 流量補正装置
CN1276059A (zh) * 1997-10-15 2000-12-06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流量传感器、流量计及液体排出机器的排出量控制装置
US6457696B1 (en) * 1998-11-06 2002-10-01 Tgk Co., Ltd. Pilot operated flow regulating valve
CN1754103A (zh) * 2003-02-26 2006-03-29 医疗物理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器的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兼容的超极化的气体输送阀和关联的气体输送方法
CN201329224Y (zh) * 2008-12-31 2009-10-21 天津凯德实业有限公司 油水分离缓冲罐
CN203274864U (zh) * 2013-06-26 2013-11-06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基于白油介质的油流量检测装置
CN204358134U (zh) * 2014-12-24 2015-05-27 山东裕鸿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迷宫式调节阀
CN204647472U (zh) * 2015-05-27 2015-09-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的稳压排气装置
CN207779516U (zh) * 2017-12-30 2018-08-28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然气大流量实流检定装置
CN109374092A (zh) * 2018-12-29 2019-02-22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流量计检定的高精度气吹式换向称重系统
CN209745376U (zh) * 2019-04-29 2019-12-06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5586B2 (en) * 2006-04-07 2009-01-13 Total Meter Services Inc. Flow meter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605992B2 (en) * 2014-03-14 2017-03-28 Hitachi Metals, Ltd. On-tool mass flow controller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20006A2 (en) * 1991-04-26 1992-11-12 Unit Instruments, Inc. Thermal mass flow sensor
JPH09159512A (ja) * 1995-12-04 1997-06-20 Osaka Gas Co Ltd 流量補正装置
CN1276059A (zh) * 1997-10-15 2000-12-06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流量传感器、流量计及液体排出机器的排出量控制装置
US6457696B1 (en) * 1998-11-06 2002-10-01 Tgk Co., Ltd. Pilot operated flow regulating valve
CN1754103A (zh) * 2003-02-26 2006-03-29 医疗物理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器的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兼容的超极化的气体输送阀和关联的气体输送方法
CN201329224Y (zh) * 2008-12-31 2009-10-21 天津凯德实业有限公司 油水分离缓冲罐
CN203274864U (zh) * 2013-06-26 2013-11-06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基于白油介质的油流量检测装置
CN204358134U (zh) * 2014-12-24 2015-05-27 山东裕鸿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迷宫式调节阀
CN204647472U (zh) * 2015-05-27 2015-09-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的稳压排气装置
CN207779516U (zh) * 2017-12-30 2018-08-28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然气大流量实流检定装置
CN109374092A (zh) * 2018-12-29 2019-02-22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流量计检定的高精度气吹式换向称重系统
CN209745376U (zh) * 2019-04-29 2019-12-06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油流量标准装置的系统方案设计与研究;孙秀良;;内燃机与配件(22);第103-105 *
液压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设计初步探讨;贾正红;信彦峰;桑培勇;;工业计量(02);第30-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1956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1955B (zh)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计检定方法
CN209745376U (zh)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CN110566474A (zh) 一种可测扬程范围广的水泵试验装置
CN110081956B (zh) 可变粘度滑油微小流量标准装置
KR101432485B1 (ko) 수도미터 검사 장치
WO2021087798A1 (zh) 一种用于离心机的渗透侵蚀试验装置
CN101858774B (zh) 机油消耗量测量的装置与方法
CN209925342U (zh) 纯净、恒压、精准流量调节油源处理系统
CN208138538U (zh) 精密限流阀
CN109374092B (zh) 用于流量计检定的高精度气吹式换向称重系统
CN203929190U (zh) 一种机抽井称重式自动计量装置
CN109973468B (zh) 纯净、恒压、精准流量调节油源处理系统
CN109882623A (zh) 精密限流阀及气动三通阀
CN108603865B (zh) 用于离心分配色谱仪的萃取池、包括这种萃取池的离心分配色谱仪以及用于提供这样的萃取池的方法
CN204298890U (zh) 溢流式稳压罐
CN219391044U (zh) 一种稳定型液位计防堵塞装置
CN104005946A (zh) 反应堆冷却剂泵流速控制器
CN212513629U (zh) 压缩比滴定测量仪
CN210802566U (zh) 一种涡街流量计
CN214660675U (zh) 一种精确度高的计量泵
CN203847368U (zh) 反应堆冷却剂泵流速控制器
CN204630913U (zh) 一种新型液体检测腔
CN212254216U (zh) 一种径流流量测量装置
CN215064703U (zh) 一种防回流转子流量计
CN213611260U (zh) 管道式多孔流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0

Address after: 453000, Office Building for Metrology Experiment in Pingyuan Machinery Factory (Xinxiang), No.1 Jiefang Avenue (Middle Section), Muye District,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viation industry (Xinxia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53049 No. 168 Jianshe Road Middle Road, Muye District,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NXIANG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