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8473A - 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78473A CN110078473A CN201910376549.3A CN201910376549A CN110078473A CN 110078473 A CN110078473 A CN 110078473A CN 201910376549 A CN201910376549 A CN 201910376549A CN 110078473 A CN110078473 A CN 1100784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ient painted
- pottery
- painted pottery
- implements
- m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3/00—Clay-wares
- C04B33/24—Manufacture of porcelain or white wa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彩陶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彩陶制作方法,彩陶制作的工艺方法包括:彩陶制作原材料的选择;彩陶制作原材料的加工,将黏土进行晒土,筛选杂质后加水泡泥,对泥质加工;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制作出想要的形状;器物的合并对接成型;初制成陶胚的晾晒;修坯;抛光;彩陶的彩绘:首先将图案的位置确定,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对其定位然后进行绘画;彩陶的烧制。本发明制作土锈时结合它的外观形态,有彩的地方轻做、少做;根据其不同特点,相应采用涂、擦、掸、扑等多种技法;做出来的土锈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的艺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彩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我国远古的彩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当时先民们的生产制作作坊大多都在人们居住区的外围,所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供氏族与氏族之间用来交换生活、生产所须用的物品。原始社会先民们的制陶技术是从单纯的手工涅制开始的,是经过数千年漫长的岁月才慢慢发展到轮制的。所谓的轮制正是我们常说的机械制作“慢轮”制作的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阶段,它不是某一代人能够做到的,而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才达到这一水平的。
陶器与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早的陶制品都是作为实用器被烧制出来的。不论是用于吸水的瓶、盛水的罐还是用于烹煮饮食的钵或盆,它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必须用品。如果说素陶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彩陶则是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我国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先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总结出水火既济而土和的陶器制作过程,他说:一杯(陶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由此、我们可见制陶工艺的程序是多么复杂的。
在今天高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除经济外更加注重于文化艺术和精神上的享受。因为在快节奏压抑的工作中,自不而然对远古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了对远古的陶文化也不例外,于是在工作之余便用泥土来陶冶放松。
在转轮上拉坯的过程是手与泥土美妙自然的舞蹈,是在迷人的旋转中体验自然的艺术、是在享受随心所欲的创造带来的喜悦与情趣。艺术的陶冶是一种精神的放松,也是与远古人类情感上的交流。于是在很多的城市里便涌现出了所谓的“陶吧”,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人们走进陶吧便在飞速旋转的轮盘上,用泥土随心所欲的塑造一件自己所追求的陶艺作品,在休闲与放松之中尽情享受创作的喜悦。当飞驰的轮盘伴随着逐渐成型的泥坯时,便在不知不觉中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远古的制陶时代。
彩陶在产生之前的数千年前,人类早已经发明了陶器。陶器是人类将自然界普通的黏土通过加工而变化成泥料,再将泥料塑造成一定形状的泥胎及器型,等塑造好的泥胎器型干燥后,再入窑烧制至一定的温度。当泥胎在一定火温的炼烧中使之转换成为坚固的物体方称为陶器,陶器的发明成为人类迈向新石器时代的象征。
随着人们对陶器制作工艺的驾轻就熟,彩陶的成型是将黏土事先加工成泥料,再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制作成一定形状坯体器物的造型后,再将其坯体用矿物质颜料彩绘,然后入窑烧制方为彩陶。我们猜想而知最初陶器的形状,也可能是先民们受到了自然界的某种启示而创造出来的。
例如在大地湾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中,就有好多些陶器的外形与葫芦十分相似,这样我们不难想象先民们制作陶器的时候,肯定是受到了自然界葫芦形象的启发,才制作出了以葫芦为主的陶器。葫芦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盛装器,它那浑圆的腹部仿佛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次智慧的点拨,赐给彩陶的一个天然的模子。因此,有学者推断,最早的制陶方法很可能就是人们利用天然的葫芦做模具制造出来的。
彩陶是先民们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中所产生的,在创造数千年前辉煌的彩陶时,她们曾经克服了多少的困难。彩陶是一种诞生于水、火与泥土的文明,仿佛在诉说着人类如何赋予了泥土灵魂,诉说着时空的悠远和隽永的制陶的秘密。
它的成型工业方式主要包括,手工制作成型工艺和模型制作成型工艺。手工制作陶器的主要成型工艺主要有:徒手捏制成型、泥板制作成型、泥条盘筑成型、陶轮拉坯成型等。
模型制作成型工艺主要是利用自然模具和陶范、石膏等模具制作而成。自然模具指的是自然界的葫芦等,对其常用方法有内模敷泥和外泥粘贴法等。陶范和石膏模具制作成型工艺主要有:泥料挤压和注浆的方法成型。手工成型的方式是彩陶成型的主要方式,它在器物成型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造型的形式和艺术性。模具成型主要是方便于作品的复制和批量化的生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中,制作彩陶时没有根据不同特点,相应采用涂、擦、掸、扑等多种技法。只采用一种技法,做出来的陶器呆板,不自然,艺术效果差。
在器物成型的中灵活调整造型的形式和艺术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彩陶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彩陶制作原材料的选择:选择黏性较好的红黏土的浮皮土或者选择粘性比较高的黑土、或者灰色的黏土来作为制陶的原材料;
步骤二,彩陶制作原材料的加工:将黏土进行晒土,筛选杂质后加水泡泥,对泥质加工;
步骤三,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制作出想要的形状;
步骤四,器物的合并对接成型:将晾晒好的两个泥胚器物、以口对口的方式对接在一起使之变成一个完整器物;
步骤五,初制成陶胚的晾晒,使陶胚的水分蒸发变硬;
步骤六,修坯:在观察一番后,用刀刮削掉器物下腹至底部多余的泥料,然后再用刮刀刮削掉其胚胎上留下的刀痕、以及不平整的地方;
步骤七,抛光(打磨光):在陶坯还没有完全干透时,用坚硬的工具对其陶坯表面进行同一方向的打磨,增加陶器的密度和亮度;
步骤八,彩陶的彩绘:首先将图案的位置确定,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对其定位然后进行绘画。先绘主题图案然后补充以主题协调的辅助图案;
步骤九,彩陶的烧制。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的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方法包括:
第一步,打桩,打桩完成后进行拉坯操作;
第二步,拔桩,首先将泥桩拉成直筒形、再由直筒形拉出其他形状;
第三步,稳桩,用辅助工具海绵来进行压口沿;
第四步,造型的构成,当泥坯拉起到一定高度时,借助辅助工具来制作出想要的形状。
进一步,所述打桩的方法包括:泥条盘筑打桩和摔泥团打桩。
所述泥条盘筑打桩的操作方法为:
将事先抟好的泥料在双手中进行多次的捏抟,捏至泥料均匀、苏醒后再将泥料捏成粗泥条。用左脚踩动拉坯机转轮,使拉坯机转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将捏好的泥条,一头捏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留出泥头,另一头盘搭在手腕上,使手腕呈垂直状。然后用左手轻轻逼按住右手中的泥条,使右手中的泥条随着拉坯机顺时针的慢慢旋转,使工作台中心的泥条呈一窝形状。
当右手中的泥条全部盘压在工作台中心之后,再随着拉坯机的转动将右手捏成拳头,放入工作台中心的窝形泥条内。在拉坯机的自然旋转中,将在窝形泥条内的右手拳头形以食指为主,使食指呈向怀拉、刮的形式。同时用左手的手掌放在窝形外逼住其窝形泥桩,随着转轮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慢慢向前推。用右手在窝形内向外扩刮,左手的手掌在外向内往前推的形式,使窝形的泥桩在转轮上转圈形成泥桩,泥桩保持在拉坯机工作台的中心位置,打桩完成。打桩完成后用右脚踩踏转动拉坯机,或者开启电源使拉坯机呈逆时针的方向转动进行拉坯操作。
所述摔泥团打桩的操作方法为:
摔泥团打桩是在电动拉坯机上操作的。
先将事先抟好的泥料拿在双手中进行多次的捏抟。当泥料捏抟均匀后再将双手中的泥料捏研成圆泥团,然后用力向下摔压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用双手在泥团的外围以拍打、挤压的方式将其泥团制成锥形体,使其泥团正放在工作台的中心位置。然后用力压紧锥形的泥团,使锥形的泥团牢固的吸粘在工作台上,再一次的将锥形的泥团外围进行拍打,直至泥团表面平整为止,然后开启电源进行拉坯操作。
电动拉坯机上操作总体的步骤为:先将揉抟好的泥团用力摔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尽可能的摔在中心位置,再用双手将其泥团拍打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体。虽后用海绵吸上水将锥形体的泥团和双手一并润湿的同时,开动拉坯机的开关进行操作。在操作时将双手用力捧住泥团呈由上往下压的形式,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靠拢推、右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拉,使泥团稳定在工作台中心并且将其捧成圆柱形状。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在泥柱中心压开洞窝,再变换手势将左手四指伸入洞窝内,将大拇指按压在右手掌上来保持双手的平衡性,以左手向外推压的方式,将其泥柱中心压开的洞窝扩大,洞窝扩大后向高拉。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的修坯具体包括:
第一步,先修器物的口沿以及肩部以下至、其最大腹部以上留在胚胎上的痕迹;
第二步,用刀子切割取掉器物胚胎腹部以下到底的一层泥皮;
第三步,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再用刮刀在其上一次,用刀子切割取掉的泥皮表面进行刮取一次;
第四步,再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用刀片在其通体进行一次剃刮,即可完成修坯工序。
进一步,所述步骤八的彩陶的彩绘方法包括:
(4)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
(5)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
(6)主与次的绘制方法
所述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为:
首先将其彩绘的部位加以合理的等分或分隔,然后再进行分组绘画纹饰,由于器型的形状不同等分的方法也就不同,竖长的器物多以横向平行线从上到下的部位分隔,横宽型器物则从纵向平行线将器物从左向右来等分。彩绘的图案带有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以及多等分,都因主题图案纹饰来定。
所述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为:
首先要对器物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确定其定位的点或定位的圆,并且要划分出其彩绘的部位作为定位的位置。往往将主题纹饰放在器物最醒目的部位。
所述主与次的绘制方法为:
彩陶的图案一般可分为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主题纹饰在器物最醒目的部位,辅助纹饰是为主题纹饰陪衬,补空是用来辅助装饰效果的。彩绘时把握重要位置,首先要绘显要位置的主题图案,然后绘其他部位的附属纹饰。
在绘彩时总是有着一定的原则与程序,先主题后其它、从上往下、由点到面、从整体布局到局部。
进一步,所述步骤八的彩陶的彩绘的步骤为:
首先将图案的位置确定后,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对其定位然后才进行绘画。先绘主题图案然后补充以主题协调的辅助图案。
进一步,所述步骤九的彩陶的烧制具体包括:
第一步,彩陶坯胎的护养:坯胎的阴干与坯体的晾晒;
第二步,装窑:在窑室的边沿处用砖块围住里面的坯体;
第三步,烧窑:封窑门、点火、排潮、升温、高温、衡温、烧成、烧成的密封、熄灭冷却;
第四步,出窑:等窑内的温度完全下降冷却后方可工作,在出窑的过程中要注意陶器之间摆放的重叠关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制作的彩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选择黏性较好的红黏土的浮皮土或者选择粘性比较高的黑土、或者灰色的黏土来作为制陶的原材料;彩陶制作原材料的加工:将黏土进行晒土,筛选杂质后加水泡泥,对泥质加工;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制作出想要的形状;器物的合并对接成型:将晾晒好的两个泥胚器物、以口对口的方式对接在一起使之变成一个完整器物;初制成陶胚的晾晒,使陶胚的水分蒸发变硬;修坯:在观察一番后,用刀刮削掉器物下腹至底部多余的泥料,然后再用刮刀刮削掉其胚胎上留下的刀痕、以及不平整的地方;抛光(打磨光):在陶坯还没有完全干透时,用坚硬的工具对其陶坯表面进行同一方向的打磨,增加陶器的密度和亮度;彩陶的彩绘:首先将图案的位置确定,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对其定位然后进行绘画。先绘主题图案然后补充以主题协调的辅助图案;彩陶的烧制。
本发明制作土锈时结合它的外观形态,有彩的地方轻做、少做。根据其不同特点,相应采用涂、擦、掸、扑等多种技法。做出来的土锈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的艺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陶制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坯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陶的烧制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制作彩陶时没有根据不同特点,相应采用涂、擦、掸、扑等多种技法。只采用一种技法,做出来的陶器呆板,不自然,艺术效果差。在器物成型的中灵活调整造型的形式和艺术性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陶制作方法包括:
S101:彩陶制作原材料的选择:选择黏性较好的红黏土的浮皮土或者选择粘性比较高的黑土、或者灰色的黏土来作为制陶的原材料。
S102:彩陶制作原材料的加工:将黏土进行晒土,筛选杂质后加水泡泥,对泥质加工。
S103: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制作出想要的形状。
S104:器物的合并对接成型:将晾晒好的两个泥胚器物、以口对口的方式对接在一起使之变成一个完整器物;
S105:初制成陶胚的晾晒,使陶胚的水分蒸发变硬。
S106:修坯:在观察一番后,用刀刮削掉器物下腹至底部多余的泥料,然后再用刮刀刮削掉其胚胎上留下的刀痕、以及不平整的地方。
S107:抛光(打磨光):在陶坯还没有完全干透时,用坚硬的工具对其陶坯表面进行同一方向的打磨,增加陶器的密度和亮度。
S108:彩陶的彩绘:首先将图案的位置确定,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对其定位然后进行绘画。先绘主题图案然后补充以主题协调的辅助图案。
S109:彩陶的烧制。
所述步骤S103的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方法包括:
S201:打桩,打桩完成后进行拉坯操作。
S202:拔桩,首先将泥桩拉成直筒形、再由直筒形拉出其他形状。
S203:稳桩,用辅助工具海绵来进行压口沿。
S204:造型的构成,当泥坯拉起到一定高度时,借助辅助工具来制作出想要的形状。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打桩的方法包括:泥条盘筑打桩和摔泥团打桩。
所述泥条盘筑打桩的操作方法为:
将事先抟好的泥料在双手中进行多次的捏抟,捏至泥料均匀、苏醒后再将泥料捏成粗泥条。用左脚踩动拉坯机转轮,使拉坯机转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将捏好的泥条,一头捏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留出泥头,另一头盘搭在手腕上,使手腕呈垂直状。然后用左手轻轻逼按住右手中的泥条,使右手中的泥条随着拉坯机顺时针的慢慢旋转,使工作台中心的泥条呈一窝形状。
当右手中的泥条全部盘压在工作台中心之后,再随着拉坯机的转动将右手捏成拳头,放入工作台中心的窝形泥条内。在拉坯机的自然旋转中,将在窝形泥条内的右手拳头形以食指为主,使食指呈向怀拉、刮的形式。同时用左手的手掌放在窝形外逼住其窝形泥桩,随着转轮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慢慢向前推。用右手在窝形内向外扩刮,左手的手掌在外向内往前推的形式,使窝形的泥桩在转轮上转圈形成泥桩,泥桩保持在拉坯机工作台的中心位置,打桩完成。打桩完成后用右脚踩踏转动拉坯机,或者开启电源使拉坯机呈逆时针的方向转动进行拉坯操作。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摔泥团打桩的操作方法为:
摔泥团打桩是在电动拉坯机上操作的。
先将事先抟好的泥料拿在双手中进行多次的捏抟。当泥料捏抟均匀后再将双手中的泥料捏研成圆泥团,然后用力向下摔压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用双手在泥团的外围以拍打、挤压的方式将其泥团制成锥形体,使其泥团正放在工作台的中心位置。然后用力压紧锥形的泥团,使锥形的泥团牢固的吸粘在工作台上,再一次的将锥形的泥团外围进行拍打,直至泥团表面平整为止,然后开启电源进行拉坯操作。
电动拉坯机上操作总体的步骤为:先将揉抟好的泥团用力摔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尽可能的摔在中心位置,再用双手将其泥团拍打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体。虽后用海绵吸上水将锥形体的泥团和双手一并润湿的同时,开动拉坯机的开关进行操作。在操作时将双手用力捧住泥团呈由上往下压的形式,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靠拢推、右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拉,使泥团稳定在工作台中心并且将其捧成圆柱形状。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在泥柱中心压开洞窝,再变换手势将左手四指伸入洞窝内,将大拇指按压在右手掌上来保持双手的平衡性,以左手向外推压的方式,将其泥柱中心压开的洞窝扩大,洞窝扩大后向高拉。
步骤S106中,修坯具体包括:
S301:先修器物的口沿以及肩部以下至、其最大腹部以上留在胚胎上的痕迹;
S302:用刀子切割取掉器物胚胎腹部以下到底的一层泥皮;
S303: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再用刮刀在其上一次,用刀子切割取掉的泥皮表面进行刮取一次;
S304:再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用刀片在其通体进行一次剃刮,即可完成修坯工序。
步骤S108中,彩陶的彩绘方法包括:
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
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
主与次的绘制方法。
所述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为:
首先将其彩绘的部位加以合理的等分或分隔,然后再进行分组绘画纹饰,由于器型的形状不同等分的方法也就不同,竖长的器物多以横向平行线从上到下的部位分隔,横宽型器物则从纵向平行线将器物从左向右来等分。彩绘的图案带有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以及多等分,都因主题图案纹饰来定。
所述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为:
首先要对器物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确定其定位的点或定位的圆,并且要划分出其彩绘的部位作为定位的位置。往往将主题纹饰放在器物最醒目的部位。
所述主与次的绘制方法为:
彩陶的图案一般可分为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主题纹饰在器物最醒目的部位,辅助纹饰是为主题纹饰陪衬,补空是用来辅助装饰效果的。彩绘时把握重要位置,首先要绘显要位置的主题图案,然后绘其他部位的附属纹饰。
在绘彩时总是有着一定的原则与程序,先主题后其它、从上往下、由点到面、从整体布局到局部。
所述步骤S108中,彩陶的彩绘的步骤为:
首先将图案的位置确定后,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对其定位然后才进行绘画。先绘主题图案然后补充以主题协调的辅助图案。
所述步骤S109中彩陶的烧制具体包括:
S401:彩陶坯胎的护养:坯胎的阴干与坯体的晾晒;
S402:装窑:在窑室的边沿处用砖块围住里面的坯体;
S403:烧窑:封窑门、点火、排潮、升温、高温、衡温、烧成、烧成的密封、熄灭冷却;
S404:出窑:等窑内的温度完全下降冷却后方可工作,在出窑的过程中要注意陶器之间摆放的重叠关系。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坯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陶的烧制的方法流程图。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彩陶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彩陶制作原材料的选择,选择黏性较好的红黏土的浮皮土或者选择粘性比较高的黑土、或者灰色的黏土来作为制陶的原材料。
在选择制作陶器的原材料时,一般先在地理环境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黏性较好的红黏土。如果在没有红黏土的地方通常会选择粘性比较高的黑土、或者灰色的黏土来作为制陶的原材料。
在自然界中选择制陶的红黏土时,首先、选红土山地上最上面的一层风化土、也叫浮皮土。选择这种风化厚度约3厘米左右的浮皮土,是最理想的制陶原材料(浮皮土是指土层表面最上面的一层皮)。因为最上面的一层浮皮土它是经过自然的风吹雨打后,使它本质的质地变酥、变细。加工起来比较容易、泡泥时也容易泡化、制作成器的效果佳,同时、在器物制成风干的过程中破损率极低。
步骤二,彩陶制作原材料的加工,将黏土进行晒土,筛选杂质后加水泡泥,对泥质加工。
首先、要对黏土进行晒土,如:晾晒时的翻、搅、敲、砸、等过程,之后再筛选杂质开始加水泡泥。泡泥的过程中使黏土经过反复的淘洗和沉淀,直至黏土融化后沉淀出细腻粘稠的泥团。具体包括:
1)陶土的加工
在手工加工陶土时,先选一块比较宽敞平整的地面并且将其打扫干净。首先、将红黏土倒洒在干净的地面上均匀地平铺洒开,使之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一遍一遍地翻、搅、敲、砸直至晒干。经过如此一遍遍的翻、搅、敲、砸,等工序,使红黏土本身在晒干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将其敲砸碎了。敲砸碎的颗粒不能超过直径大约为2厘米方为最佳,一般颗粒的体积相当于约大豆般大小即可,待红黏土完全晒干后再将其堆积起来准备过筛。
堆积黏土目的是因黏土在地面平铺晒干的过程中进行过敲、砸、搅工序,经过敲、砸、搅翻的黏土它的粗细度往往是不均匀的,在平铺表面的黏土是粗土,下面的是细土甚至还有更加细的。所以要将黏土经过的粗细分开以便过筛。方法是将晒干敲砸碎的红黏土颗粒用刮板之类的工具撩堆起来,堆积时分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在堆积红黏土的时先用刮板轻轻把上面一层皮土的颗粒(粗土)刮堆,移开原地放堆积在一边。第二步、再将其下面颗粒比较小、粗细混合的土全部刮堆起放置在另一边等待过筛。
堆积红黏土时最好分两次进行刮土,其一、先轻刮上面的一层颗粒比较粗的粗土。这样刮主要是为了筛选土里面的杂质,还有一些颗粒比较大的黏土,将其选出还需要再次将其敲砸碎以便于泡泥。第一层选完杂质和可以直接堆积起来,不需要过筛可直接泡泥即可。其二、要将下面一层颗粒比较小、粗细不均匀的混合土刮堆积在另一边放置,不宜和第一层粗土混合放置。这一层要用筛子或者砂床将其过筛。
在筛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没晒干透的土,要把它捡出放在一边以免泡泥时它不融化,会导致泥质的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然后把筛下的细土也放在一边以备在练泥时使用。这里所指的细土是经过用筛子或者砂床进行过筛的土,筛下的细黏土以备下一步抟泥时所用,在抟泥的过程中如果泥质较软时可添加一些细黏土来增强泥的硬度。
筛细土的原因是在砸土的时候难免会把有些土就砸成细面,不可能全部砸的很均匀,所以要把其细土筛出来。因为细土和粗土的颗粒密度不同,在泡泥时吸水的程度也就不一样,如果把两种粗细不同的土混合在一起泡时,粗土在水里渗透力强而细土在水里的渗透力弱、从而会导致泥质的质量变化使其出现软硬不均匀。因水渗透力的强弱不同,一般就容易出现浆(这里所指的“浆”是封闭的意思)浆的原因是让细土把粗土的吸水给封闭了,使粗土进不去水所以会导致泥质泡不化,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2)、泥料的淘洗
(1)手工泡泥
在泡泥前首先要准备相应器具如、大洗衣盆之类的器物等。如果在方便的情况下,也可以就地掏挖一个直径大约1米,深度大约20---30厘米的土坑池子,或者是水泥池子。如果是土坑池子首先要往土坑里撒上一层细土作垫低,再用脚踩踏平整,然后夯齐方可使用。
使用时在器皿里加上三分之二的水,然后再往里面加土。首先要撒上一层筛下的细土,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加粗土。要注意的是撒土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撒,不能迅猛的撒。用如此的方法一遍一遍的撒土,一直撒到离水位大约有5至10厘米时即可。然后等大约过10分钟以后,再用木棍在泥坑里扎压一遍,以防粗土的颗粒没有泡化。所以要在用木棍扎压的小孔里面再加一些水让它再进行泡一会,以防还有没泡化的颗粒让它再进行融化。泡好之后的泥质还需要大约15---20分钟的时间来自然苏醒,等20分钟后泥土在水里完全苏醒即可泡化,然后再从土坑里掏出即可。
如用量少时也可在小器具里面泡泥,方法和以上相同,在泡泥时我们根据所用的量来找盛水的器皿,如果泡的土多找大一些的,少可找小一些的洗衣盆即可,也可在地面用池子,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
在泡泥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将水放上后再一层一层的往里加土,直至水土保持一定水平时再稍加一些水稍能压住土即可。这样等上十分钟后泥可泡化,然后再将泡化的泥里面加上些细土,也就是筛下的细土使泥质稍硬些,这样就是完成了淘洗泥料的过程。
(2)机械泡泥——磨浆
磨浆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黏土装入大型球磨罐里后、再按黏土多少的比例加上相应的水,然后启动电源让球磨机进行自动搅拌成泥浆。泥浆是专门为灌浆所用的泥料,它的加工方法简单、而且加工的泥料也非常细腻。
磨浆的黏土它不需要晒干,入机械球磨罐后都可以磨细。黏土磨成泥浆的过程一般需要12小时以上才能磨好。磨好后再将球磨罐里的泥浆倒入缸、或者大一些的器具里进行自然沉淀,刚磨好后的泥浆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至6小时以上。
待泥浆沉淀至和水完全分离后、还需要将泥浆再次的过滤一变。过滤的目的是为了使泥浆更加的细腻、均匀,将泥浆里含有的颗粒(垃圾)清理出来。用比较细的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后再次沉淀5小时以上后方可使用。磨浆出来的泥质也可用来拉胚,只不过是需要加一定的时间来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泥质比较细、好用,制作出来的泥胚胎也很细。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3).泥质的加工
泥质的加工分为手工加工和机械加工两种方法,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加工,目的都是为了将泥质加工的细腻好用。由于机械加工比较简单而且还省力,这里就不再细表机械加工的方法只说手工加工。
黏土经过水的淘洗后使其变成泥料,这里称为泡好的泥质;然后进行加工——踩泥。泡好的泥质在制作使用时必须要经过踩、揉、蹬、踏等工序方可使用,这一工序我们称之为发酵沉浮。因刚泡好的泥很粗、很软,要加一定的细黏土来揉和使它变硬。必须要用手或脚一遍又一遍的来揉抟,直至不沾手方可。之后要用塑料密封以防自然变硬,用塑料密封的原因是为了让泥质怕变软硬留存一定的水分,使泥质自然沉压匀均。
经过淘洗的泥料,也就是说已经泡好泥料。可通过在空气中腐熟来进行发酵,以提高泥质的可塑性。因腐殖质的增多使泥料的可塑性强。因此陈腐的时间越久,它的可塑性就越强。所以一定要用塑料包起来不能让泥质通风,然后再闷放一段时间。当然密封好闷放的时间越长久,它的可塑性能就越好。加工好的在使用时,还需要用足够的外力来将其进行反复的抟压、揉搓。这样的抟压、揉搓就会使泥质很快地苏醒,目的就是要使泥料中所含物质更好的交融、结合。用手挤压、揉搓或是用脚踩、蹬、搓、踏等这些方法踩泥。
经过反复揉和的泥料它便有了一定的韧性性,也更好的使泥料软硬更加均匀。因为在拉坯前对泥质加工所付出的工序直接关系到坯体的质量,所以在抟泥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付出,这样对拉坯、成型以及烧制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泥质揉抟加工的不理想,会对拉坯以及器型的烧制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会导致器型的质量下降。
步骤三,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具体包括:
1)、打桩
打桩工艺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泥条盘筑打桩,另一种是摔泥团打桩。
泥条盘筑打桩操作时,首先、将事先抟好的泥料拿在双手中进行多次的捏抟,捏至泥料均匀、苏醒后再将泥料捏成粗泥条。操作时、先用左脚踩动拉坯机转轮,使拉坯机转轮以顺时针方的向旋转起来,虽后将捏好的泥条,一头捏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留出泥头,另一头盘搭在手腕上,使手腕呈垂直状。紧接着用左手轻轻逼按住右手中的泥条,使右手中的泥条随着拉坯机顺时针的慢慢旋转,自然将泥条一圈一圈的盘压在转轮工作台的中心处,使工作台中心的泥条呈一窝形状。
当右手中的泥条全部盘压在工作台中心之后,再随着拉坯机的转动将右手捏成拳头,放入工作台中心的窝形泥条内。在拉坯机的自然旋转中,将在窝形泥条内的右手拳头形以食指为主,使食指呈向怀拉、刮的形式。同时用左手的手掌放在窝形外逼住其窝形泥桩,随着转轮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慢慢向前推。用如此右手在窝形内向外扩刮,左手的手掌在外向内往前推的形式,使窝形的泥桩在转轮上多转几圈自然就打成了泥桩,泥桩保持在拉坯机工作台的中心位置,这样打桩工序完成。
打桩完成后用右脚踩踏转动拉坯机,或者开启电源使拉坯机呈逆时针的方向转动进行拉坯操作。
另外一种打桩工艺方式是在电动拉坯机上操作的,这种方式叫摔泥团打桩。在电动拉坯机上操作摔泥团打桩时,先将事先抟好的泥料拿在双手中进行多次的捏抟。当泥料捏抟均匀后再将双手中的泥料捏研成圆泥团,虽后用力向下摔压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用双手在泥团的外围以拍打、挤压的方式将其泥团制成锥形体,使其泥团正放在工作台的中心位置。然后用力压紧锥形的泥团,使锥形的泥团牢固的吸粘在工作台上,再一次的将锥形的泥团外围进行拍打,直至泥团表面平整为止,然后开启电源进行拉坯操作程序。
电动拉坯机上操作总体的步骤为:先将揉抟好的泥团用力摔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尽可能的摔在中心位置,再用双手将其泥团拍打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体。虽后用海绵吸上水将锥形体的泥团和双手一并润湿的同时,开动拉坯机的开关进行操作。在操作时将双手用力捧住泥团呈由上往下压的形式,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靠拢推、右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拉,使泥团稳定在工作台中心并且将其捧成圆柱形状。虽后用右手的大拇指在泥柱中心压开洞窝,紧接着再变换手势将左手四指伸入洞窝内,将大拇指按压在右手掌上来保持双手的平衡性,以左手向外推压的方式,将其泥柱中心压开的洞窝扩大,洞窝扩大后向高拉。
2)、拔桩
拔桩时先在打好的泥桩上用海绵吸上水,虽后用双手紧密地贴在泥桩的外围。如用手工脚踩式拉坯机时,先将左手伸入泥桩内贴扶在其内壁,右手按扶在泥桩的外壁,随着拉坯机转轮的转动泥桩自然向上旋升。不管是用哪一种拉坯机操作拔桩,首先都将泥桩拉成直筒形、再由直筒形变化出其它的造型。
脚踩式拉坯机上拔桩时,先用右脚以踩踏的形式蹬转动拉坯机的转轮,使拉坯机的转轮按逆时针的方向高速转动。因为泥桩底子的泥料比较厚,拔桩时需要一定的力量,这时要将转轮的速度提高,借助转轮的高速转动和泥桩上水的润滑,使双手中的泥桩在转轮的转动中自然向上拉动。
如果在电动拉坯机上拔桩,同样的方法先要将底子打筑起后,开启电源使拉坯机的转动为高速度转动,再用吸有水的海绵在锥形的泥桩底子外围擦刷上水。然后用双手轻轻捧扶住泥桩的外围,随着拉坯机的转动再变手势来找到工作台上的中心。
在操作过程中于转轮是逆时针的方向转动的,要用右手拿海绵或者毡垫吸上水摸在泥桩上,再用双手轻轻捧住泥桩慢慢用力向中心靠拢。首先要对泥桩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寻找到中心,这时左右双手一定要配合好。将左手慢慢放松由开始的满手捧变为手掌扶,将右手稍微用点力呈向怀内拉势。以这样的手势固定住泥桩,虽着双手的配合在拉坯机转动的作用下,泥桩走向工作台的中心。
3)、稳桩
当泥桩拔起时,拔起的泥坯口沿上往往会呈现出凸凹不平的现象,这一现象是自然而成的,这时就需要用辅助的工具海绵来进行压口沿。用右手取出水盆里泡的海绵,将海绵上的水轻轻稍捏掉一些后,捏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再将左手放入口沿内壁扶住边沿,使右手的海绵轻压在口沿的正边沿部位,注意手上的力度不易过重要均匀。这时将左手在内的大拇指延伸向外压在右手拿海绵的大拇指上,起一个作为稳定双手的相互帮助作用。使两手夹在一起让转轮大约转动2至3圈后再慢慢松开双手,再一次用海绵少量的吸一点水,同样的方法再压一次。尽量做到将口沿由外向内敛,泥坯就自然呈现出上小下大的形状。上小下大的这种形状在它在转动的拉坯机上也起到站力稳定的作用。如此的方法每向上拉一次要将口沿内敛一次,反复的多拉几次就拉出了一定的形状。
4)、造型的构成
当泥坯拉起到一定高度时,借助辅助工具大逼板的力量来制作出想要形状的效果。
步骤四,器物的合并对接成型;
将晾晒好的两个泥胚器物、以口对口的方式对接在一起使之变成一个完整器物。
其制作方法是:首先要把心目中所要制作的造型按比例计算出尺寸,然后再进行拉坯,或泥条盘筑的方式制作出要对接的泥胚。
在拉坯或泥条盘筑时,要注意上部和下部两个器物口沿的大小一致。先制作出需要对接的下部器物泥胚,后再制作其上半部。在制作下部器物时要注意底子的大小和薄厚、均匀,其次在制作时要虽时把握尺寸直至完成再量固定尺寸。固定尺寸要在拉坯机旋转中来量,量好尺寸以后才可以将其泥胚从拉坯机上裁割去下,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上,等另一半制作好以后再同时搬出室外进行晾晒。
在对接时先把下部的一半器物放置在拉坯机的工作台上上,然后在其工作台上先寻找出泥胚的中心。接着用牙刷在泥胚的口沿处刷涂泥浆,再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在其泥胚口沿上盘压一圈泥条,然后踩动转轮用吸有水的海绵把泥条压平、虽然拉坯机的转动着再找出泥胚的中心。
当泥胚的中心找好后、再在转轮自然的旋转中、用手指甲在其口沿处划上一圈中心线,以便于另一半的对接。然后停下转轮给上部的一半口沿、同样用牙刷在泥胚的口沿处刷涂上泥浆,然后将泥胚拿起在手中、用右手在其泥胚的底子上穿个洞,将右手伸进洞内翻提起泥胚,对准正放在转轮上另一半、划有线圈定位的泥胚中心线上,以挤压的方式将其对接上。
然后将右手伸进器物内,左手按压在其外摸光压紧其两边对接的缝隙,再次寻找出器物的中心,然后将器物在工作台上用泥在其底下加以固定,最后制作心目中的造型即可。
步骤五,初制成陶胚的晾晒;
晾晒泥胚是为了让泥胚的水分蒸发使其变硬,以便于下一步的对接或者整修工作。
在对其泥坯晾晒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猛烈阳光的照射,要将泥胚放置在光照不充足、或者半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自然的晾晒。如果在光照强的地方对泥胚进行暴晒时,因泥胚的水分蒸发太快,会使其泥胚的整体收缩不均匀。因而会使泥胚的整体经常会出现半面软、半面硬的这一情况,因而会导致泥胚的变形或破裂。因为初制成的泥坯本身存留的水分很多,而且其整体存留水分更是不均匀,因而、它本身的水分需要一个慢慢均匀蒸发的过程。
如果将泥胚在阳光下猛烈暴晒时、其泥胚因太阳光线的照射不均匀而往往会出现阴阳面,即一边软一边硬的变形或情况,甚至会因水分的蒸发不均匀而出现破裂。为了避免这一现象,首先将制作好的泥胚从室内搬出放置在阴凉处,进行自然的风吹阴干(晾晒)。同时、在自然阴干(晾晒)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泥胚进行一遍一遍的转动方向。泥胚在自然风吹晾晒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对其转方向以利于对泥胚晾晒的均匀。这一转方向的过程需要分三次完成,每一次转向为其泥胚的三分之一。第一次对其转向的时间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第二次的时间约10分钟左右、第三次的时间约5至6分钟左右即可完成。首次的转方向不宜直接用手对泥胚抓捧着转、只转其放置泥胚的木板。因为在首次对其转方向时泥胚还很软,而且是一边软一边硬、只要双手一碰它将会变形。
步骤六,修坯,具体包括:
第一步、先修器物的口沿以及肩部以下至、其最大腹部以上留在胚胎上的痕迹。
第二步、用刀子切割取掉器物胚胎腹部以下到底的一层泥皮。
第三步、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再用刮刀在其上一次,用刀子切割取掉的泥皮表面进行刮取一次。
第四步、再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用刀片在其通体进行一次剃刮,即可完成修坯工序。
步骤七,抛光(打磨光):
抛光是在陶坯还没有完全干透时,用坚硬的工具对其陶坯表面进行同一方向的打磨,以增加陶器的密度和亮度。当泥坯整修之后,要掌握好最佳的时间进行对其坯体抛光,使坯体的表面光滑整洁、齐实,达到一种看似油光手感特滑的效果。
打磨坯体的工具一定要保值干净,如果工具上存有凹凸不平的泥钉,或者刻划下的痕迹时,一定要及时的去清理或换工具。简易的工具如:小卵石、塑料药瓶、玻璃药瓶、圆珠笔、玻璃棒等等。专门加工的工具如:玉石刀、玉石棒等。因为玉石的质地坚硬打磨的器壁也比较光滑,同时也能快速打磨出想要的效果。
打磨坯体时一定要注意手上的力度,先从坯体的上中心向下打磨,最后磨口沿。打磨时尽量朝着一个方向开始连着打磨,一定要紧贴。
步骤八,彩陶的彩绘,具体包括:
(1)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
(2)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
(3)主与次的绘制方法。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具体包括:
首先将其彩绘的部位加以合理的等分或分隔,然后再进行分组绘画纹饰,由于器型的形状不同等分的方法也就不同,竖长的器物多以横向平行线从上到下的部位分隔,横宽型器物则从纵向平行线将器物从左向右来等分。彩绘的图案带有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以及多等分,都因主题图案纹饰来定。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具体包括:
首先要对器物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确定其定位的点或定位的圆,并且要划分出其彩绘的部位作为定位的位置。往往将主题纹饰放在器物最醒目的部位,方能显示出绘画效果于器物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主与次的绘制方法具体包括:
彩陶的图案一般可分为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主题纹饰在器物最醒目的部位,辅助纹饰是为主题纹饰陪衬,补空是用来辅助装饰效果的。彩绘时把握重要位置,首先要绘显要位置的主题图案,然后绘其他部位的附属纹饰,以使其效果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先绘主题图案的骨干线条,控制整个画面,使布局更为合理美观。
在绘彩时总是有着一定的原则与程序,先主题后其它、从上往下、由点到面、从整体布局到局部,结构井然有序、繁而不乱的基本原则。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彩陶的彩绘的步骤为:
首先将图案的位置确定后,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对其定位然后才进行绘画。先绘主题图案然后补充以主题协调的辅助图案。
步骤九,彩陶的烧制,所述彩陶的烧制包括:
第一步,彩陶坯胎的护养:坯胎的阴干与坯体的晾晒;
第二步,装窑:在窑室的边沿处用砖块围住里面的坯体;
第三步,烧窑:封窑门、点火、排潮、升温、高温、衡温、烧成、烧成的密封、熄灭冷却;
第四步,出窑:等窑内的温度完全下降冷却后方可工作,在出窑的过程中要注意陶器之间摆放的重叠关系。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彩陶坯胎的护养方法为:
1)、坯胎的阴干
坯胎是指器物初成型后的泥坯体,当器物初制作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少时间的晾晒。晾晒器物时不宜在太阳下暴晒,必须要在树荫下或光照不强的地方进行自然晾晒。因为初制作成型的胚胎水分大,如果在光照强的地方暴晒会导致胚胎收缩的比例不均匀,而使其变形甚至导致破裂。
所谓的阴干是指将成型的器物,经过修坯、打磨、彩绘等一系列工序之后的泥坯胎,放置在居室内或者见不到阳光的地方,让坯体在自然空气中进行慢慢干燥的过程,这一过程称其为阴干。
当水分蒸发均匀后再搬入室内让它再自然均匀的收宿半小时左右。其后用塑料将泥坯包裹起来别让风吹,以防胚胎的收缩不均匀而导致坯体的破裂和变形。
2)、坯体的晾晒
在坯体制作完成后,将泥坯放在阴凉处让它自然干燥。其原因是因为泥坯在阴干的过程中,本身有着自然的收缩(收缩的比例一般为10.5%)在阴干的过程中要防止风吹和阳光的照射。因为风吹或阳光照射的太强烈,就会使泥坯的收缩因干温不均匀而导致变形和破裂。所以要将坯体放置在防风处让它在自然中慢慢阴干,这一工序大约需要5—7天的时间。
如果小件的泥坯急需要烧制,必须要放在衡温点烘干箱内,让它一次性的烘干,大件的泥坯不易进烘干箱烘干只能阴干。
当泥坯阴干5—7天后,留在泥坯本身的水分也就均匀自然的蒸发了,这时才可晾晒入窑烧制。
在装窑前坯体还需要在阳光下晾晒,晒坯时要在太阳未出来时搬晒。搬晒坯体前,最好在地面上撒上一些麦草等物支垫,以防地上的潮气因坯体的置放而蒸发不出,从而会导致坯体的破裂。然后将坯体放置在隔潮的物体上,让它在自然风吹中慢慢晾晒。
当阳光照射到坯体约15—20分钟的时候还需要给它移动方向。因为阳光照射到坯体时在坯体的体内停留在坯体的温潮会随着太阳的照射开始上升,射到阳光的一面潮湿大,会向未照到阳光的一面着落。这时如果不移动方向会导致坯体因排潮不畅而导致膨胀使坯体破裂。所以一定要移动方向让坯体的另一端也均匀的进行阳光的照射。
如此反复15—20分钟移动一次,直至移动四次后它本身的潮湿也就自然均匀的流走,这时可将坯体翻倒躺着放下让它的底部再照阳光,当坯体躺着时再也不用移动方向一直到装窑时再扶起平放即可入窑。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装窑具体包括:
装窑是指的对器物制作全部完成后,进行对它入窑烧制的一个过程。在装窑前一定要做到以下工序;首先、要按彩陶坯体的大小和其受力不同的轻重对器物进行筛选。筛选时要将大器物和小器物分成两部分进行放置晾晒,然后再从大小两处的器物中选拔出其的轻重,各放置一边进行晾晒、以便装窑时随手可搬。在装窑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对泥坯要轻拿轻放。
装窑时首先要检查窑内的烟道是否畅通,然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砖块或匡钵(匡钵是用来装套小件的饿,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一种器型,有圆形、方形和条形等)置放好作为架坯的支架。再合理的安排好烟道火路,确保窑内的烟道火道畅通。
在置放坯体时要根据大小不同的规格分放。尽量要大小高低分开,先装大器型,最后再装小器型,一层一层的摞放。当第一层置放好时可将在第二层放置在第一层的两个坯体的肩部各占一半,不能盖住器口,这样坯体的受力也就均匀,如此一层一层可从里到外装放。最后要在窑室的边沿处用砖块围住里面的坯体,以免在烧制时因离火太近而使坯体受火太猛而导致破裂。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烧窑步骤具体包括:
1)、封窑门。
2)、点火。
3)、排潮。
4)、升温。
5)、高温。
6)、衡温。
7)、烧成。
8)、烧成的密封。
9)、熄灭冷却。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封窑门具体包括:
陶坯入窑装置完成后的第一道事项是封窑门,封窑门也是烧窑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封窑门时首先要在火坑内置放一些柴火点燃,这时燃起的火焰不宜过旺,一定要做到火焰燃一会、熄灭一会,以这样的火焰直续约十分钟后再进行封窑门。在火焰燃烧直续约十分钟的这个时间内,做好封窑门的准备工作,包括活泥、封窑门用的普通砖和耐火砖以及炉条等,放置在顺手的地方使用起来方便,然后在火焰或熄或燃的过程中进行封窑门。
首先在窑门底部左右两边各封起高约60厘米的支架墙,这两个支架墙为12厘米砖构成(单砖竖排),然后在支架墙上横搭两根直径约2.5厘米的钢筋作为棚盖支架,再在两根钢筋上面平铺一层竖排砖,就完成了支架墙。支架墙下面就形成了空洞,其空洞就作为吸风口和出灰尘的出口。完成支架墙后在其墙的正中间横排一层耐火砖,然后将炉条的一头搭放在其耐火砖上,另一头搭放在火炕以下30厘米处,火坑以上70厘米处的火坑墙上,其炉条坡度形成斜坡,呈内底外高的斜角。当炉条摆放完成时,再在搭有炉条的耐火砖上竖排平铺压一层耐火砖,以起到用来固定炉条的作用。虽后在炉条上面平铺上煤炭,让火坑内的小火焰慢慢将其点燃。
在小火焰慢慢点燃煤炭的过程中再封窑门的上半部。首先用耐火砖以横排方向,在固定炉条砖的里茬两边同时进行封墙,取其里面的平面后,再按照比例大小在中间留添火口。添火口的大小直径约20厘米左右,(可根据窑的大小留)添火口的位置大概在距离地面向上约110厘米处。在添火口右上约15厘米处留一直径约2.5厘米至3.5厘米的看眼(观火孔)观察火温的小孔。最后在窑门的最顶中间处、留一直径约10厘米的排潮孔即可完成封窑门的整个过程。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点火具体包括:
装窑后的点火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先摆放好炉条再摆放煤炭,然后从炉条的下面点燃,也就是从窑门的最底下在火坑内点燃火焰。另一种是先摆放好炉条,在炉条的上面再摆放一层煤炭,然后在煤炭中间放一些干柴将其点燃,等干柴燃烧后再一点一点的往上添加煤炭自然点燃。
无论用那一种方法点火,开始点燃的火焰都不易过旺,一定要保持火焰的或熄或燃。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只要火焰燃着即可排放窑室内的湿潮。
完成陶坯入窑装置的工序以后立即点火,再封窑门。因为陶坯入窑以后自然的空气也就不流畅,更是见不了阳光的照射,因此它会出现自然的反潮。更会使受潮的陶坯质地变软,从而也会导致窑内的坯体出现倒塌现象。为了防止这一自然现象导致窑内的坯体出现倒塌现象,所以要立即点火,当火焰燃烧时窑室内静址的湿潮,可以通过火焰燃烧起推动空气的作用,使空气带动湿潮顺利流畅的留动,以避免湿潮静址而导致陶坯倒塌这一现象的发生。
刚刚点燃的火不易过旺只要着就可以,因为有火就有烟,而烟会因自然空气中的风从窑内的烟道中飘出来,窑室内的湿潮和坯体的湿潮也就不会停留在窑内,它会随着烟而上升一起在流动的空气中从烟道和天眼中飘出。
等排潮再过约1—2小时后再将窑门口封上,在窑门的下侧面留一通风口(可根据窑的大小留),在地面向上约110厘米处留一烧火的添火口,也就是加煤和柴火的火口,再在窑门最顶处留一排约10厘米的排潮口,煤炭烧和柴烧的原理基本相同。
在烧窑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千万不能大意,要随时观察窑室内的火色。如果窑室内的火色发白就说明火势过旺,这时一定要降温,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窑变。窑变是说坯体在窑内以超出了泥质本身的耐火能力(耐火度),因而它会溶化使器物变形。重着可整个结为一体。
如果窑室内的坯体呈红色时说明窑室内的温度偏低,需要加大火度。一般烧制陶器的颜色为橘黄色(窑室内)橘黄色的火色是最适合的。因此在烧窑时一定要掌握好这一重要的技能。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排潮具体包括:
排潮是整个烧窑环节中最为主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如果在这一环节中稍有不谨慎,就会出现坯体倒塌使之前功尽弃,所以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做到小心谨慎、多观察。
开始排潮的过程是将点燃的火焰不易过旺只要着就可以,点燃火就会有烟,窑炉里的火燃烧时烟会从窑炉的门口、天顶口和烟道口自然漂出,窑室内的湿潮自然也就随烟从窑内的烟道等处飘出。窑室内的湿潮和坯体的湿潮也就不会停留在窑内,随烟而上升一起在流动的空气中飘出,以这样或熄或燃的火焰慢慢地保持排潮约1小时以后,再一次的将火焰稍微加大一些,均匀地再保持排潮约1小时以后,直至窑室内的温度达到200℃以上方可升温。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升温具体包括:
无论是传统的陶窑还是电窑、天燃气窑等,它在升温时都需要一个过程,开始点燃火都需用小火慢慢燃烧一段时间,等窑内的温度预热至200度以上时方可升温,这个过程最少需要2小时以上。
当火温烧制约2小时以上即可升温,升温时煤炭烧制和柴烧的原理基本相同,相比煤烧要比柴烧方便些,省事也省力。如柴烧升温时要连续不断的添加柴料。而煤烧时就不一样了,根据时间的比例添加一次煤(重量约10千克左右的煤炭)燃烧的时间约20分钟左右。不管是柴烧还是煤烧升温时都要等到火头着落后才可添加燃料。
第一次升温比较慢一点,它从200℃多升至500℃的时间大概需要2至3小时。在这个阶段烧制时火焰还是不宜过旺,需慢慢进行烧制。当窑室内火焰燃烧至500℃时,这一阶段是升温的最佳的时期,这时可以进行大火烧制以1小时升温300℃的速度烧制。
从窑室内的温度500℃直烧达到800度时,再慢慢均匀烧制,我们一般称800度以内的火温度为底温期。500度以下一定要小火烧,而温度达到500度时方可加大火温烧制,加大温火烧制的时间就在500至800度的之间,当火温达到800度时需要1小时的衡温烧制,然后再进行高温烧制。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高温具体包括:
高温是指窑室内的温度超过800℃以上称为高温,在高温阶段烧制时一定要细心,随时观察窑室内的火色。如果窑室内的火色发白就说明火势过旺,这时一定要降温,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窑变。要保持窑内的火色以橙黄色为标准,还要时刻观察温度仪表的显示变化,保持每2分钟升温1℃的速度。窑变的意思是指坯体在窑内以超出了泥质本身的耐火能力(耐火度)因而胚胎它会溶化使器物变形,重着可整体结为一体,溶化后变为液晶体。
传统陶窑烧制的使用过程中,当窑室内的温度达到500℃时要随时观察火色。如果发现窑室内的坯体为黑红色时说明窑室内的温度偏低,需要提升温度加大火焰的燃烧。一般正常烧制陶器(窑室内)的火色及胚胎的颜色均为橙黄色,所以当温度达到500℃时保值橙黄色的火色进行烧制是最理想的方法,因此在烧窑时一定要观察火色。
当一般的胚胎燃烧至900℃时已经进入了高温阶段,这时红黏土本身的耐火能力已经接近了它所能承受的耐火能力。这时的胚胎也已经达到了很好凝固效果,换句话说当窑室内的温度达到800℃—900℃时,这时的泥土已经转换成为陶了,陶坯也已经烧制成熟。
烧制彩陶的方法过程也就是在高温这个阶段中进行烧制的,因为彩陶上的彩釉(矿物质颜料)就是在高温阶段中溶化的。所以在高温这个阶段中烧制彩陶时一定要保持稳火(衡温)均匀烧制,以每20分钟添加一次火(约10千克左右的煤炭)升温10℃的速度进行烧制,烧制的方法基本是衡温烧制才可达到稳中求胜。
当陶坯烧制至高温阶段时它本身的质地就变的非常酥软,(陶坯烧制至高温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用钢筋向窑室内的陶坯上扎时,陶坯会象皮球一样有弹性、不破裂,所以说它是酥软的)窑室内陶坯在酥软的情况下它也不倒塌,之所以它能承受受住压力不倒塌的原因是因为窑室内没有氧气。正因为陶坯它是酥软的缘故,彩陶上的彩釉矿物质颜料本身比重的原因,再加上慢慢地升温度烧制,物质颜料也就能顺利流畅的吸压在其陶坯身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衡温具体包括:
衡温烧制是在窑内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情况下,进行保持均匀烧制的一种方法,使温度的差距控制在10℃以内。彩陶的衡温烧制是在温度达到900度至950度这个时间内进行保持烧制的。这时的烧制、添火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控制好火温使火不宜太旺也不能太小,保持均匀进行烧制。
比方在高温烧制时:添火情况以5铁锨(10千克左右的煤炭)比例烧制;当10千克左右的煤炭添入火煻时,立即将添火口的门口完全封闭(用铁板堵上添火口)。10千克左右的煤炭在火煻内燃烧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左右,同样、第二次添火的时间也就在20分钟左右再添5铁锨(10千克左右的煤炭)如此的烧制方法称衡温烧制。当温度达到900度至950度这个时间内烧制时;添火情况的比例以3铁锨(6千克左右的煤炭)烧制,当6千克左右的煤炭添入火煻时,将添火口的门口不宜完全封闭,要留有百分之十的空隙。这时留空隙的原因是为了让外面的空气从添火口进入火煻,来压窑炉内火焰的速度不要快速高升,以保持火焰的匀速燃烧,这样煤炭在窑炉火煻内燃烧的时间大约为12-15分钟左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烧成具体包括:
在衡温烧制的这个时间内,其实陶坯已经烧好了,一般的陶器它的烧成温度为800度至900度以内。在衡温烧制这个时间内,主要是烧制彩陶上所绘画的矿物质颜料。矿物质颜料的温度一般要达到920度至980度,高着可达到1020度。所以这时一定要控制好火温要保持稳火烧制,以每20分钟添加一次火(约10千克左右的煤炭)升温10℃的速度进行烧制。
当窑室内的温度达到950℃时,彩陶上的矿物质颜料也基本上完全融化。这时的烧制就要减缓、减慢,从高温烧制以每20分钟添加一次火(约10千克左右的煤炭)升温10℃的速度进行烧制,改变为每10分钟添加一次火(约5千克左右的煤炭)升温5℃的速度进行烧制。同时在添完火时把堵添火口的铁板只堵上三分之一,敞开三分之二的火门让窑外的冷风从其吸入火煻以压火焰。
这样吸冷风压火焰的原因是为了不让火焰升起、升高,也是为了不让温度升起的过猛、过快。主要是让火焰从窑炉内的最低处进入(顺着窑室内的炕面烧制)因为窑室内的温度不均匀上下相差大约100℃。窑室内的温差:窑室内顶部950℃、窑室内中部900℃、窑室内底部850℃。所以这个在时间段要让火焰从窑炉内的最低处进入烧制,方可能烧制均匀。这样烧制的原理也很科学,烧成的温度标准取其窑炉内中部为标准。
一般安装测量温度的仪器表一定要安装在窑室内的中部,这样才能控制好窑室内的温度。在这个时间段要让火焰从窑炉内的最低处进入烧制,让下面的陶坯升温以保烧制均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烧成的密封具体包括:
经过温度保持在950℃的一小时衡温烧制后,陶坯上所绘画的矿物质颜料已经均匀地牢固的凝固在胚胎上。为了防址烧好的彩陶上浮彩过多或色彩不均匀,一般还要小心再提升火温10度至50度以内的温度,使胚胎质地的颜色达到橙黄色,矿物质颜料也就会随着胚胎变厚、变浓、变亮使之彩纹的烙印也随之呈现出流畅。
一般烧制彩陶时要选择烧制什么文化时期的彩陶,如:(950度至1000度的陶质则为橙黄色;橙黄色也是典型的马家窑文化陶胎的质地。750度至950度的陶质则为砖红色;砖红色是典型的仰韶文化陶胎的质地)当达到心目中要求适合的温度后才可停火等待结束。
在停火十分钟后用钢筋(火钩)在火煻内的炉条上进行来回反复翻、钩火(煤炭),等翻、钩火(煤炭)完一遍约五分钟后再一次的翻、钩,一直至炉条上面完全没有了火球方可做下一步的工作。当炉条上面没有了火球时,窑室内的陶胚马上会变成红色或者黑红色。这时就要密封窑顶上的后烟筒(排放烟火的烟道),以防址窑室内的温度过猛的下降而导致陶胚的破裂,虽后将火坑内的灰尘取出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熄灭冷却具体包括:
在窑完全烧制完成以后,熄灭、冷却的办法有两种:其一是当烧制完成以后不需翻、钩火(煤炭)和出火坑内的灰尘,要快速的将窑门完全封闭,包括吸风口、添火口、观火口以及排潮口全部完全封闭。当窑门完全封闭后窑顶上的后烟筒(烟道口)和天眼(前窑顶)也就随着空气的静止而停止了吸风,进入了自然的熄灭冷却状态。就这一熄灭冷却的方法用做起来比较慢,同时也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我们通常会选择以下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熄灭和冷却。
其二、当窑烧制好密封完窑顶上的后烟筒(烟道口)时,窑室内的火就慢慢地开始熄灭,窑顶上的后烟筒一定要密封好,因为后烟筒它的吸风力很大,如果密封不好它所吸进的冷风会直接影响陶胚的好坏,从而导致陶胚的破裂。所以在密封完窑顶上的后烟筒时首先打开天眼(前窑顶),让火自然熄灭、冷却。冷却的物理现象是热能先从高处释放,所以要先打开天眼让火慢慢熄灭。火在自然熄灭的过程需要6—10个小时左右,等火完全熄灭后再打开窑顶后面的三个烟筒,让它在自然中的慢慢冷却然后出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出窑具体包括:
出窑时一定等窑内的温度完全下降冷却后方可工作,在出窑的过程中要注意陶器之间摆放的重叠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陶制作的工艺方法包括:
步骤一,彩陶制作原材料的选择:选择黏性较好的红黏土的浮皮土或者选择粘性比较高的黑土、或者灰色的黏土作为制陶的原材料;
步骤二,彩陶制作原材料的加工:将黏土进行晒土,筛选杂质后加水泡泥,对泥质加工;
步骤三,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
步骤四,器物的合并对接成型:将晾晒好的泥胚器物,口对口的方式对接在一起;
步骤五,初制成的陶胚进行晾晒;
步骤六,修坯:用刀刮削掉器物下腹至底部多余的泥料,再用刮刀刮削掉胚胎上留下的刀痕、以及不平整处;
步骤七,抛光:陶坯没干透时,对陶坯表面进行同一方向的打磨;
步骤八,彩陶的彩绘:图案的位置确定,再将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或者划分,再定位、绘画;绘主题图案后补充有于主题协调的辅助图案;
步骤九,烧制彩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彩陶工艺的拉坯成型方法包括:
第一步,打桩,打桩完成后进行拉坯操作;
第二步,拔桩,将泥桩拉成直筒形、再由直筒形拉出其他形状;
第三步,稳桩,用辅助工具海绵进行压口沿;
第四步,造型的构成,当泥坯拉起到一定高度时,借助辅助工具制需要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的方法包括:泥条盘筑打桩和摔泥团打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的修坯具体包括:
第一步,先修器物的口沿以及肩部以下至、其最大腹部以上留在胚胎上的痕迹;
第二步,用刀子切割取掉器物胚胎腹部以下到底的一层泥皮;
第三步,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再用刮刀在其上一次,用刀子切割取掉的泥皮表面进行刮取一次;
第四步,再等在自然中风干一会,用刀片在其通体进行一次剃刮,即可完成修坯工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的彩陶的彩绘方法包括:
(1)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
(2)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
(3)主与次的绘制方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绘时对器形的等分方法为:
首先将彩绘的部位加以合理的等分或分隔,然后再进行分组绘画纹饰,竖长的器物以横向平行线从上到下的部位分隔,横宽型器物从纵向平行线将器物从左向右等分;彩绘的图案带有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以及多等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绘时对器形定位方法为:
对器物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确定定位的点或定位的圆,并且要划分出彩绘的部位作为定位的位置,将主题纹饰放在器物最醒目的部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与次的绘制方法包括:先绘显要位置的主题图案,然后绘附属纹饰;先主题后其它、从上往下、由点到面、从整体布局到局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的彩陶的烧制具体包括:
第一步,彩陶坯胎的护养:坯胎的阴干与坯体的晾晒;
第二步,装窑:在窑室的边沿处用砖块围住里面的坯体;
第三步,烧窑:封窑门、点火、排潮、升温、高温、衡温、烧成、烧成的密封、熄灭冷却;
第四步,出窑:等窑内的温度完全下降冷却后方出窑。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彩陶制作方法制作的彩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76549.3A CN110078473A (zh) | 2019-05-07 | 2019-05-07 | 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76549.3A CN110078473A (zh) | 2019-05-07 | 2019-05-07 | 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78473A true CN110078473A (zh) | 2019-08-02 |
Family
ID=6741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76549.3A Pending CN110078473A (zh) | 2019-05-07 | 2019-05-07 | 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78473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0715A (zh) * | 2019-12-25 | 2020-05-19 | 韩金龙 | 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 |
CN111805688A (zh) * | 2020-07-20 | 2020-10-23 | 杨建波 | 一种双层可旋转陶器制备方法 |
CN113478627A (zh) * | 2021-07-28 | 2021-10-08 | 廖福英 | 一种彩陶陶瓷的加工方法 |
CN113800878A (zh) * | 2021-08-30 | 2021-12-17 | 界首市东城群海彩陶工作室 | 一种耐磨光滑彩陶的磨光烧制工艺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62A (zh) * | 1996-03-26 | 1996-12-25 | 陈书林 | 实用器皿黑陶的制造方法 |
CN103288423A (zh) * | 2013-06-03 | 2013-09-11 | 绥棱陶源陶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 | 彩陶的制备方法 |
CN106316363A (zh) * | 2016-08-30 | 2017-01-11 | 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 | 一种大漆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565212A (zh) * | 2015-12-01 | 2017-04-19 | 绍兴小仙坛越窑青瓷有限公司 | 多彩陶瓷花瓶的制作方法及多彩陶瓷花瓶 |
CN108083761A (zh) * | 2017-11-21 | 2018-05-29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理化性能好的陶瓷制品烧制工艺 |
CN109020498A (zh) * | 2018-11-07 | 2018-12-18 | 禹州市兆恒瓷业有限公司 | 一种腰鼓瓶造型的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
CN109020480A (zh) * | 2018-08-13 | 2018-12-18 | 上官清吉 | 一种宽温域烧结坭兴陶 |
-
2019
- 2019-05-07 CN CN201910376549.3A patent/CN1100784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62A (zh) * | 1996-03-26 | 1996-12-25 | 陈书林 | 实用器皿黑陶的制造方法 |
CN103288423A (zh) * | 2013-06-03 | 2013-09-11 | 绥棱陶源陶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 | 彩陶的制备方法 |
CN106565212A (zh) * | 2015-12-01 | 2017-04-19 | 绍兴小仙坛越窑青瓷有限公司 | 多彩陶瓷花瓶的制作方法及多彩陶瓷花瓶 |
CN106316363A (zh) * | 2016-08-30 | 2017-01-11 | 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 | 一种大漆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083761A (zh) * | 2017-11-21 | 2018-05-29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理化性能好的陶瓷制品烧制工艺 |
CN109020480A (zh) * | 2018-08-13 | 2018-12-18 | 上官清吉 | 一种宽温域烧结坭兴陶 |
CN109020498A (zh) * | 2018-11-07 | 2018-12-18 | 禹州市兆恒瓷业有限公司 | 一种腰鼓瓶造型的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丁蔚然编著: "《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三彩陶》", 31 October 2013,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0715A (zh) * | 2019-12-25 | 2020-05-19 | 韩金龙 | 一种采用天然红胶泥烧制器皿或工艺品的工艺 |
CN111805688A (zh) * | 2020-07-20 | 2020-10-23 | 杨建波 | 一种双层可旋转陶器制备方法 |
CN113478627A (zh) * | 2021-07-28 | 2021-10-08 | 廖福英 | 一种彩陶陶瓷的加工方法 |
CN113800878A (zh) * | 2021-08-30 | 2021-12-17 | 界首市东城群海彩陶工作室 | 一种耐磨光滑彩陶的磨光烧制工艺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78473A (zh) | 一种彩陶制作方法 | |
Wood | Chinese glazes: Their origins, chemistry, and recreation | |
CN104773996B (zh) | 绞胎汝瓷用泥料、釉料及绞胎汝瓷 | |
CN104030733A (zh) | 宋官月白哥窑釉料、宋官月白哥窑瓷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66690A (zh) | 一种仿南宋薄胎厚釉黑胎青瓷及其烧制方法 | |
Taylor | The Ceramics Bible Revised Edition: The Complete Guide to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 |
CN108725063A (zh) | 一种陶艺壶的制备方法 | |
Wardell | Porcelain and bone china | |
Spurrell | Notes on Egyptian colours | |
CN105859326A (zh) | 一种不均匀混合的仿天然石材纹理瓷砖的制备方法 | |
Dougherty | Pottery made easy | |
Peterson et al. | Working with clay | |
Sarmah et al. | Pottery making tradition among the Hira Potters of Mornoi, Goalpara in Assam | |
CN110028301B (zh) | 一种张公巷青绿釉汝瓷及其制备方法 | |
Taylor | Ceramics Masterclass: Creative Techniques of 100 Great Artists | |
CN203982761U (zh) | 一种陶制工艺制作的瓷质小提琴 | |
CN110128104A (zh) | 一种吸水陶瓷 | |
Johnston | The biblical potter | |
Powell et al. | The Principles of Glass-Making | |
CN106145884A (zh) | 一种陶瓷的生产工艺 | |
Janvier | Practical keramics for students | |
Dewar | Stoneware | |
Goddard | Pottery of the southwestern Indians.(Guide leaflet, no. 73) | |
CN109605554A (zh) | 一种建水陶彩填工艺 | |
Lucas | Ancient Egyptian materials and Industries about 1350 BC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