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8240A -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8240A
CN110078240A CN201910453313.5A CN201910453313A CN110078240A CN 110078240 A CN110078240 A CN 110078240A CN 201910453313 A CN201910453313 A CN 201910453313A CN 110078240 A CN110078240 A CN 110078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olution
added
stirred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33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8240B (zh
Inventor
宋水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y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y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y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y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33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8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8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8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8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8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27Nano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textile indust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将其加入到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制得中空膜,以丙烯酰胺、聚酰亚胺作为聚合单体在中空膜表面聚合制得复合纳滤膜;喷墨墨水首先经活性炭吸附处理,然后由微滤渗透处理器进行处理,之后将渗透液置于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米渗透器中进行除盐处理。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可有效除去喷墨墨水中的盐分,能耗低,且除盐工艺中采用的膜材料膜通量稳定,耐溶剂性能好,机械性能优异,不易受污染。

Description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数码印花作为数字信息技术与纺织印花结合的新技术,以其生产周期短、色彩丰富、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主流方向。喷墨墨水制备是数码印花应用中的核心技术,由于国外对墨水技术的垄断,国产优质墨水较少。较高的墨水成本阻碍了数码印花的普及,纺织印染企业无法规模化应用。墨水制备技术国产化是降低工业级数码印花成本的有效方法。但是喷墨墨水中存在由大量的无机盐和未反应的原料,不仅会影响喷墨墨水的稳定性,还会使得喷墨墨水的着色强度和色牢度,而且喷墨墨水在染色、印花时还容易出现色点、色斑,堵塞网眼,还会污染设备,因此,如何高效脱除喷墨墨水中的盐分是制约喷墨墨水质量的一大问题,成为喷墨墨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纳滤膜在水处理和生化分离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它在有机废水处理和染料脱盐纯化浓缩方面的引用受到广泛关注。纳滤是一种以压强为驱动力的膜过程,其分离性能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利用筛分机理和吸附-扩散机理分离溶液中的某种组分。纳滤膜对一价阴离子和分子量低于150的非电解质的截留率较低,但是对于二价及多价阴离子和分子量高于300的有机物截留率较高,因此,纳滤膜可以对于喷墨墨水溶液进行浓缩并同时进行除盐。采用膜分离技术后,喷墨墨水的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且染料的耗损率也得到有效降低,减轻了劳动强度。目前喷墨墨水中的除盐工艺中常用的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系列膜、PA膜等,该系列膜虽然能很有效的除去喷墨墨水中的盐分,但是膜易受污染,使用寿命短,且力学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处理,往搅拌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再进行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凝固浴,制得中空膜;
S3:将步骤S2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并搅拌混合后再加入过硫酸钾,将上述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过滤物,将过滤物进行干燥处理,制得复合纳滤膜;
S4:将墨水粗品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将吸附处理后的墨水粗品注入到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
S5:将步骤S4得到的微滤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蒸馏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当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时停止处理,收集纳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将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在常温下搅拌60-120min;
盐酸的浓度为0.1mol/L;
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三者之间的质量比的范围为3:(0.22-0.45):0.01。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的范围为5:10:(0.6-1.5)。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将溶液在60-70℃下反应10-20min;
中空膜、丙烯酰胺和、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的范围为10:3:(1-5):0.01。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活性炭的粒径大小为1-2mm,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600-620m2/g,活性炭的水份小于等于10%。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微滤渗透器采用氧化锆微滤膜,氧化锆微滤膜的平均孔径大小为0.2μm。
进一步地,制作氧化锆微滤膜的具体方法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往上述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对上述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将该薄膜在高温下处理,制得氧化锆微滤膜。
进一步地,制作氧化锆微滤膜的具体方法进一步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往上述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对上述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将该薄膜在200-300℃下处理1h,制得氧化锆微滤膜。
进一步地,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的范围为2:(0.1-0.3)。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纳滤渗透处理时的压强为0.1-0.5MPa,复合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1000D。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可有效除去喷墨墨水中的盐分,能耗低,且除盐工艺中采用的膜材料膜通量稳定,耐溶剂性能好,机械性能优异,不易受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膜处理染料液的过程中由于膜材料易受污染,寿命低的原因造成膜处理成本增大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用于对墨水进行除盐,该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处理,往搅拌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再进行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具体而言,将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在常温下搅拌60-120min,且盐酸的浓度为0.1mol/L。其中,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三者之间的质量比的范围为3:(0.22-0.45):0.01。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N,N-Dimethylformamide,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凝固浴,制得中空膜。
具体而言,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的范围为5:10:(0.6-1.5)。
S3:将步骤S2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并搅拌混合后再加入过硫酸钾,将上述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过滤物,将过滤物进行干燥处理,制得复合纳滤膜。
具体而言,将溶液在60-70℃下反应10-20min。其中,中空膜、丙烯酰胺和、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的范围为10:3:(1-5):0.01。
S4:将墨水粗品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将吸附处理后的墨水粗品注入到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
具体而言,活性炭的粒径大小为1-2mm,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600-620m2/g,活性炭的水份小于等于10%。
更进一步地,微滤渗透器采用氧化锆微滤膜,氧化锆微滤膜的平均孔径大小为0.2μm。
其中,制作氧化锆微滤膜的具体方法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往上述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对上述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将该薄膜在高温下处理,制得该多孔的氧化锆微滤膜。
更为具体地,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往上述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对上述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将该薄膜在200-300℃下处理1h,制得该多孔的氧化锆微滤膜。
其中,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的范围为2:(0.1-0.3)。
S5:将步骤S4得到的微滤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蒸馏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当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时停止处理,收集纳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具体而言,纳滤渗透处理时的压强为0.1-0.5MPa,复合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1000D。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0.22:0.01。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正硅酸乙酯溶液中并在常温下搅拌60min,然后加入0.1mol/L盐酸溶液,再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到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凝固浴采用去离子水,制得中空膜。其中,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5:10:0.6。
S3:将上述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搅拌混合后,加入过硫酸钾,在60℃下反应10min,过滤,干燥后,制得复合纳滤膜。其中,中空膜、丙烯酰胺、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0:3:1:0.01。
S4:采用的未处理的墨水中的Cl-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35mol/L、0.14mol/L,将墨水首先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注入到装有氧化锆微滤膜的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其中,氧化锆微滤膜的制作流程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最后在200℃下处理1h,制得多孔氧化锆微滤膜。其中,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0.1。
S5:将微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其中,压强为0.1MPa,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如此循环,待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中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为止,并收集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具体实施例2: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0.45:0.01。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正硅酸乙酯溶液中并在常温下搅拌120min,然后加入0.1mol/L盐酸溶液,再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到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凝固浴采用去离子水,制得中空膜。其中,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5:10:1.5。
S3:将上述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搅拌混合后,加入过硫酸钾,在65℃下反应15min,过滤,干燥后,制得复合纳滤膜。其中,中空膜、丙烯酰胺、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0:3:5:0.01。
S4:采用的未处理的墨水中的Cl-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35mol/L、0.14mol/L,将墨水首先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注入到装有氧化锆微滤膜的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其中,氧化锆微滤膜的制作流程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最后在220℃下处理1h,制得多孔氧化锆微滤膜。其中,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0.3。
S5:将微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其中,压强为0.2MPa,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如此循环,待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中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为止,并收集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具体实施例3: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0.25:0.01。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正硅酸乙酯溶液中并在常温下搅拌70min,然后加入0.1mol/L盐酸溶液,再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到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凝固浴采用去离子水,制得中空膜。其中,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5:10:0.8。
S3:将上述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搅拌混合后,加入过硫酸钾,在67℃下反应12min,过滤,干燥后,制得复合纳滤膜。其中,中空膜、丙烯酰胺、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0:3:2:0.01。
S4:采用的未处理的墨水中的Cl-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35mol/L、0.14mol/L,将墨水首先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注入到装有氧化锆微滤膜的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其中,氧化锆微滤膜的制作流程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最后在240℃下处理1h,制得多孔氧化锆微滤膜。其中,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0.15。
S5:将微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其中,压强为0.3MPa,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如此循环,待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中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为止,并收集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具体实施例4: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0.3:0.01。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正硅酸乙酯溶液中并在常温下搅拌80min,然后加入0.1mol/L盐酸溶液,再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到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凝固浴采用去离子水,制得中空膜。其中,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5:10:1。
S3:将上述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搅拌混合后,加入过硫酸钾,在65℃下反应15min,过滤,干燥后,制得复合纳滤膜。其中,中空膜、丙烯酰胺、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0:3:2.5:0.01。
S4:采用的未处理的墨水中的Cl-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35mol/L、0.14mol/L,将墨水首先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注入到装有氧化锆微滤膜的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其中,氧化锆微滤膜的制作流程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最后在260℃下处理1h,制得多孔氧化锆微滤膜。其中,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0.2。
S5:将微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其中,压强为0.4MPa,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如此循环,待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中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为止,并收集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具体实施例5: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0.33:0.01。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正硅酸乙酯溶液中并在常温下搅拌90min,然后加入0.1mol/L盐酸溶液,再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到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凝固浴采用去离子水,制得中空膜。其中,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5:10:1.2。
S3:将上述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搅拌混合后,加入过硫酸钾,在67℃下反应20min,过滤,干燥后,制得复合纳滤膜。其中,中空膜、丙烯酰胺、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0:3:3:0.01。
S4:采用的未处理的墨水中的Cl-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35mol/L、0.14mol/L,将墨水首先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注入到装有氧化锆微滤膜的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其中,氧化锆微滤膜的制作流程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最后在280℃下处理1h,制得多孔氧化锆微滤膜。其中,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0.25。
S5:将微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其中,压强为0.5MPa,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如此循环,待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中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为止,并收集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具体实施例6: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其中,正硅酸乙酯、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0.42:0.01。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正硅酸乙酯溶液中并在常温下搅拌110min,然后加入0.1mol/L盐酸溶液,再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到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芯液和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凝固浴采用去离子水,制得中空膜。其中,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5:10:1.3。
S3:将上述制得的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搅拌混合后,加入过硫酸钾,在70℃下反应16min,过滤,干燥后,制得复合纳滤膜。其中,中空膜、丙烯酰胺、聚酰亚胺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0:3:4:0.01。
S4:采用的未处理的墨水中的Cl-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35mol/L、0.14mol/L,将墨水首先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注入到装有氧化锆微滤膜的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其中,氧化锆微滤膜的制作流程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最后在300℃下处理1h,制得多孔氧化锆微滤膜。其中,异丙醇锆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0.25。
S5:将微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其中,压强为0.3MPa,处理过程中往纳滤渗透器中补充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如此循环,待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中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为止,并收集渗透液和浓缩液。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对除盐后的墨水中的Cl-和SO42-的浓度进行测试来验证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的除盐效果,如下表所示,本发明公开的除盐工艺除盐效果较好,对Cl-和SO42-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同时,为了验证复合纳滤膜的耐溶剂性能,对每个具体实施例所得的复合纳滤膜经过0.1mol/L的盐酸溶液进行处理后再对墨水进行除盐处理,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复合纳滤膜的效果没有明显下降,其耐溶剂性能优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将盐酸多巴胺和柠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处理,往搅拌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再进行搅拌处理,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
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加入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搅拌混合制得膜液,采用聚乙二醇的DMF溶液作为芯液,将所述芯液和所述膜液分别加入到纺丝机的双通道喷丝头的芯液通道和膜液通道内,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凝固浴,制得中空膜;
S3:将步骤S2制得的所述中空膜放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酰亚胺并搅拌混合后再加入过硫酸钾,将上述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过滤物,将过滤物进行干燥处理,制得复合纳滤膜;
S4:将墨水粗品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将吸附处理后的墨水粗品注入到微滤渗透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渗透液;
S5: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微滤渗透液加压注入到装有所述复合纳滤膜的纳滤渗透器中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往所述纳滤渗透器中补充蒸馏水保持处理液的体积不变,当检测到纳滤渗透器中透过出来的渗透液的电导率没有明显下降时停止处理,收集所述纳滤渗透器中的渗透液和浓缩液,所述浓缩液为除盐后的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中,将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正硅酸乙酯溶液并在常温下搅拌60-120min;
所述盐酸的浓度为0.1mol/L;
所述正硅酸乙酯、所述盐酸多巴胺和所述柠檬酸钠三者之间的质量比的范围为3:(0.22-0.45):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硅溶胶、所述聚丙烯腈和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比的范围为5:10:(0.6-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中,将溶液在60-70℃下反应10-20min;
所述中空膜、所述丙烯酰胺和、所述聚酰亚胺和所述过硫酸钾的质量比的范围为10:3:(1-5):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所述活性炭的粒径大小为1-2mm,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600-620m2/g,所述活性炭的水份小于等于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所述微滤渗透器采用氧化锆微滤膜,所述氧化锆微滤膜的平均孔径大小为0.2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作所述氧化锆微滤膜的具体方法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往上述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对上述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将该薄膜在高温下处理,制得所述氧化锆微滤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作所述氧化锆微滤膜的具体方法进一步为:将异丙醇锆溶于异丙醇中,往上述溶液中滴加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水解处理30min后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对上述溶液进行搅拌混合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得薄膜,将该薄膜在200-300℃下处理1h,制得所述氧化锆微滤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丙醇锆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比的范围为2:(0.1-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5中,纳滤渗透处理时的压强为0.1-0.5MPa,所述复合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1000D。
CN201910453313.5A 2019-05-28 2019-05-28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078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3313.5A CN110078240B (zh) 2019-05-28 2019-05-28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3313.5A CN110078240B (zh) 2019-05-28 2019-05-28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8240A true CN110078240A (zh) 2019-08-02
CN110078240B CN110078240B (zh) 2022-02-22

Family

ID=67422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3313.5A Active CN110078240B (zh) 2019-05-28 2019-05-28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82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4737A (zh) * 2021-01-14 2021-04-30 中山大学 一种多巴胺墨水及其用于制备微纳图案的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482A (zh) * 2011-03-07 2011-08-31 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功能化高分子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3043821A (zh) * 2012-12-27 2013-04-17 苏州信望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油墨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JP2018535823A (ja) * 2015-11-20 2018-12-06 アプライド・バイオミメティック・エイ/エス 膜の製造方法
CN109046034A (zh) * 2018-08-28 2018-12-2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亲水聚偏氟乙烯滤膜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6482A (zh) * 2011-03-07 2011-08-31 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功能化高分子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3043821A (zh) * 2012-12-27 2013-04-17 苏州信望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油墨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JP2018535823A (ja) * 2015-11-20 2018-12-06 アプライド・バイオミメティック・エイ/エス 膜の製造方法
CN109046034A (zh) * 2018-08-28 2018-12-2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亲水聚偏氟乙烯滤膜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EL JACOB KALEEKKALA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ovel nanostructured 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a/polyetherimide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oil/water emuls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张娇娇: "聚多巴胺改性静电纺聚丙烯腈纤维膜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4737A (zh) * 2021-01-14 2021-04-30 中山大学 一种多巴胺墨水及其用于制备微纳图案的方法和应用
CN112724737B (zh) * 2021-01-14 2022-02-22 中山大学 一种多巴胺墨水及其用于制备微纳图案的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8240B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jekar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PSf/PVP/PANI-nanofiber nanocomposite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and their possible applications for hazardous dye rejection
CN110339726B (zh) 一种聚苯乙烯微球/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的杂化聚醚砜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603573B (zh) 沸石咪唑酯骨架多元胺纳米粒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7029558A (zh) 一种耐氯性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387B (zh) 具有层状孔结构的高通量、耐压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3555B (zh) 超低压高通量金属有机纳米粒子组装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665377A (zh)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6496A (zh) 一种低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2604507B (zh) 高通量染料分离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78240A (zh) 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处理方法
CN110813103A (zh) 一种抗菌抗污染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82816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8003657B (zh) 一种无废水排放的无盐染料的制备工艺
CN102389718A (zh) 一种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3263858A (zh) 水相中一步法制备交联超支化聚合物复合纳滤膜、制备及应用
CN110359298B (zh) 一种低盐化的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喷墨印花用墨水中的应用
CN107376667B (zh) 一种制备纳滤/正渗透两栖性能cta膜的方法及装置
KR100750289B1 (ko) 다중채널을 갖는 고강도 내오염성 중공사막의 제조방법
CN110479121A (zh) 一种聚醚砜/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合金内支撑中空膜的制备方法
CN114405291B (zh) 一种纳米纤维正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EP1301256A2 (en) Method for modifying membrane rejection characteristics
CN112221363B (zh) 一种正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87506A (zh) 一种废水脱盐用正渗透膜
CN112076633A (zh) 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5045A (zh) 一种数码喷墨墨水制备过程中的高效除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