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677A -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677A
CN110077677A CN201910228324.3A CN201910228324A CN110077677A CN 110077677 A CN110077677 A CN 110077677A CN 201910228324 A CN201910228324 A CN 201910228324A CN 110077677 A CN110077677 A CN 110077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platform
control
fluid injection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83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Zheng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Zheng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Zheng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ui Zheng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83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7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7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6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9/00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B65B39/12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movable towards or away from container or wrapper during filling or deposi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4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 B65B43/5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using roller-ways or endless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02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binding or wrapp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57/04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binding or wrapp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and operating to control, or to stop, the feed of such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65B7/16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 B65B7/28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by applying separate preformed closures, e.g. lids, covers
    • B65B7/2807Feeding clos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65B7/16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 B65B7/28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by applying separate preformed closures, e.g. lids, covers
    • B65B7/2842Securing closures on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灌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包括平台、控制装置、传送带、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注液机构包括注液室和驱动室,上盖机构包括上料平台和两组推料组件,本发明通过将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若干个传感器检测到瓶身的位置来使控制器控制三个机构上的驱动系统来实现对美缝剂的全自动化的灌注、加盖和封口,使整个美缝剂的灌装过程全部自动化,省时省力,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本发明能够同时对两瓶美缝剂实现全自动的灌装,能够大大的提高了灌装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灌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规模、旧建筑维护更新面积不断扩大,建筑功能、装修档次逐渐提高,家装中对地砖或瓷砖装修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美缝剂产品不同于传统的以无机材料为主的白水泥或彩色填缝剂(干粉类水泥材料加低档颜料),它由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聚合物材料、高档颜料和特种助剂精配而成,其凝固后表面光滑如瓷,可以与地砖一起擦拭,具有光泽丰富细腻、颜色选择个性化、防水、防霉、防污及可有效消除地砖内应力等优点。由于其优异的装饰性和突出的实用性特点,因而得到越来越多家装用户的喜爱,市场潜力及空间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采用自动机械化生产来替代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领域仍然采用手工生产方式,传统美缝剂的灌装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方式或者使单管灌装设备进行的,人工方式效率非常低,费时费力且生产成本高昂,而传统单管灌装设备复杂且效率低下,装配速度慢,无论那种方式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生产,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包括平台、控制装置、传送带、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传送带沿平台长度方向设置在平台顶端中部且传送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空瓶的圆形卡口,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沿传送带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注液机构包括注液室和驱动室,注液室水平设置在传送带上方,驱动室水平设置在注液室顶端,注液室内部水平设置有夹紧机构和竖直设置的注液组件,夹紧机构与注液组件均与驱动室内传动连接,上盖机构包括上料平台和两组推料组件,上料平台水平设置在传送带一侧,两组推料组件沿传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上料平台上,两组推料组件输出端均朝向传送带,压盖机构包括压盖平台和两组压盖组件,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室包括升降组件和两块升降板,驱动室顶端竖直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输出端穿过驱动室向下延伸,其延伸端沿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有水平杆,水平杆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两根竖杆,升降组件竖直设置在驱动室内侧中部,升降组件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升降组件底端穿过驱动室向下延伸至注液室内,两块升降板水平设置在两根竖杆下端并且与两根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注液组件为两根注液管,两根注液管竖直设置在第一气缸沿传送带长度方向两端,两根注液管底端穿过驱动室向下延伸,其延伸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两根注液管延伸端穿过两块升降板向下延伸至注液室内,所述注液室沿传送带长度方向两端均设置有避让空瓶的第一避让孔,升降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条形控制盒、长杆和两根短杆,条形控制盒呈竖直设置,条形控制盒顶端和底端均为开放结构,长杆呈竖直状态并且可竖直往复运动的设置在条形控制盒内侧中部,长杆的顶端与第一气缸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两根短杆呈竖直并且可竖直往复的设置在长杆沿条形控制盒长度方向两端,长杆靠近两根短杆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齿条,长杆中部靠近两根短杆两侧均水平设置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齿轮,两根短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短杆互相远离的上部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条形控制盒宽度方向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一铰接座的条形避让孔,条形控制盒宽度方向互相远离的两端均设置有斜杆,每根斜杆的顶端均与每个第一铰接座铰接,每根斜杆的底端均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呈水平设置并且水平可往复运动的设置在条形控制盒宽度方向底端下部两侧,每根控制杆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均垂直,每根控制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每根斜杆底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座,每根控制杆互相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向外延伸,每根控制杆的延伸端均与夹紧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组夹爪和两个控制室,两个控制室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在注液室沿传送带长度方向两侧,两组夹爪水平设置在传送带两侧,并且两组夹爪可往复相向运动的设置在注液室内,每组夹爪均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两个夹片,每组夹爪上的两个夹片均水平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互相靠近的一端,每根支撑杆互相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向外延伸至两个控制室内,每根控制杆互相原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向外延伸至两个控制室内,每根控制杆的延伸端与每根支撑杆的延伸端均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每根控制杆的延伸端与每根支撑杆的延伸端均穿过两个控制室向外延伸,所述每组夹爪中的两根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传送带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推料组件均包括上料组件、下料组件、第二气缸和推条,所述推条水平设置在上料平台顶端且推条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上料平台顶端设置有一个供推条来回滑动的滑槽,并且滑槽的长度小于上料平台的宽度,滑槽靠近传送带一端与上料平台之间的距离小于瓶盖底座的直径,滑槽的宽度小于瓶盖的底部且大于瓶盖的顶部,第二气缸水平设置在上料平台顶端,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推条远离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料平台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上料组件均包括支撑板、上料管和上料漏斗,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滑槽靠近传送带的一端,上料管竖直固定设置在支撑板靠近滑槽的一侧,并且上料管底端出料口对准滑槽靠近传送带的一端,上料漏斗水平设置在上料管的顶端,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漏斗和下料管,下料管竖直设置在上料平台靠近传送带的一侧下方,下料漏斗水平设置在下料管的顶端,下料漏斗与上料平台固定连接并且下料漏斗的高度小于上料平台的高度,下料管与相对应的圆形卡口共轴线,每组推料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平台水平设置在传送带上方,压盖平台沿传送带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避让空瓶的第二避让孔,每组所述压盖组件沿传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压盖平台顶端,并且两组压盖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之间的距离,压盖平台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三位置传感器,且第三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压盖组件均包括第三气缸和电动扳手,第三气缸竖直设置在压盖平台的顶端,第三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两根竖直向下的输出轴,两根输出轴穿过压盖平台顶端向下延伸,电动扳手通过固定架竖直设置在两根输出轴延伸端的底端,电动扳手的输出端竖直向下且电动扳手输出轴与相对应的圆形卡口共轴线。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若干个传感器检测到瓶身的位置来使控制器控制三个机构上的驱动系统来实现对美缝剂的全自动化的灌注、加盖和封口,使得整个美缝剂的灌装过程全部自动化,省时省力,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且本发明能够同时对两瓶美缝剂实现全自动的灌装,能够大大的提高了灌装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一;
图3位图二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平台1,控制装置2,传送带3,注液室4,驱动室5,升降板6,第一气缸7,注液管8,第一避让孔9,第一位置传感器10,控制盒11,长杆12,短杆13,第一齿条14,齿轮15,第二齿条16,条形避让孔17,斜杆18,控制杆19,夹爪20,控制室21,支撑架22,圆形卡口23,第二气缸24,推条25,滑槽26,第二位置传感器27,支撑板28,上料管29,上料漏斗30,下料漏斗31,下料管32,第二避让孔33,第三位置传感器34,第三气缸35,电动扳手36,固定架37,压盖平台38,上料平台3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包括平台1、控制装置2、传送带3、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传送带3沿平台1长度方向设置在平台1顶端中部且传送带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空瓶的圆形卡口23,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传送带3上方,注液机构包括注液室4和驱动室5,注液室4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上方,驱动室5水平设置在注液室4顶端,注液室4内部水平设置有夹紧机构和竖直设置的注液组件,夹紧机构与注液组件均与驱动室5内传动连接,上盖机构包括上料平台391和两组推料组件,上料平台391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一侧,两组推料组件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上料平台391上,两组推料组件输出端均朝向传送带3,压盖机构包括压盖平台381和两组压盖组件,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电连接。
所述驱动室5包括升降组件和两块升降板6,驱动室5顶端竖直设置有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输出端穿过驱动室5向下延伸,其延伸端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设置有水平杆,水平杆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两根竖杆,升降组件竖直设置在驱动室5内侧中部,升降组件与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升降组件底端穿过驱动室5向下延伸至注液室4内,两块升降板6水平设置在两根竖杆下端并且与两根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注液组件为两根注液管8,两根注液管8竖直设置在第一气缸7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端,两根注液管8底端穿过驱动室5向下延伸,其延伸端与升降板6固定连接,两根注液管8延伸端穿过两块升降板6向下延伸至注液室4内,所述注液室4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端均设置有避让空瓶的第一避让孔9,升降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10,第一位置传感器10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一位置传感器10感应到注液室4内有空瓶时,此时第一位置传感器10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一气缸7,此时第一气缸7开始工作,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向下运动,此时两块升降板6在水平杆和两根竖杆的固定作用下同时开始向下运动,两根注液管8与两块升降板6为固定连接,则两根注液管8也同时开始向下运动,当注液管8向下运动至空瓶的开口处时,此时正好注液管8与空瓶的开口处抵住,此时注液管8开始向两个空瓶注入美缝剂。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条形控制盒11、长杆12和两根短杆13,条形控制盒11呈竖直设置,条形控制盒11顶端和底端均为开放结构,长杆12呈竖直状态并且可竖直往复运动的设置在条形控制盒11内侧中部,长杆12的顶端与第一气缸7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两根短杆13呈竖直并且可竖直往复的设置在长杆12沿条形控制盒11长度方向两端,长杆12靠近两根短杆13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齿条14,长杆12中部靠近两根短杆13两侧均水平设置有与第一齿条14啮合的齿轮15,两根短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与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齿条16。当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开始向下或者向上运动时,两根短杆13也开始同时向上运动或者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当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向下运动时,与第一气缸7固定连接的长杆12也开始同时向下运动,此时长杆12两端的第一齿条14与两个齿轮15相啮合,长杆12向下运动的同时,两个齿轮15分别向长杆12一侧的方向开始旋转,当两个齿轮15开始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两个齿轮15与第二齿条16相啮合,当两个齿轮15分别向长杆12一侧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上运动,此为短杆13向上运动过程,当长杆12向上运动时,两个齿轮15分别向远离长杆12一侧的方向开始旋转,当两个齿轮15开始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竖直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两个齿轮15与第二齿条16相啮合,当两个齿轮15分别向远离长杆12一侧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下运动,此为短杆13向下运动过程。
所述两根短杆13互相远离的上部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条形控制盒11宽度方向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一铰接座的条形避让孔17,条形控制盒11宽度方向互相远离的两端均设置有斜杆18,每根斜杆18的顶端均与每个第一铰接座铰接,每根斜杆18的底端均设置有控制杆19,控制杆19呈水平设置并且水平可往复运动的设置在条形控制盒11宽度方向底端下部两侧,每根控制杆19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3的长度方向均垂直,每根控制杆1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每根斜杆18底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座,每根控制杆19互相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4向外延伸,每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均与夹紧机传动连接。当第一气缸7输出轴向下运动时,长杆12也开始向下运动,此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上运动,两根控制杆19开始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当短杆13开始向上运动时,两根根斜杆18与两根短杆13之间的角度均变小,两根斜杆18与两根控制杆19之间的角度均变大,此时两根斜杆18拉住两根控制杆19互相靠近,此为靠近过程,当第一气缸7输出轴向上运动时,长杆12也开始向上运动,此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下运动,两根控制杆19开始相远离,在此过程中,当短杆13开始向下运动时,两根根斜杆18与两根短杆13之间的角度均变大,两根斜杆18与两根控制杆19之间的角度均变下,此时两根斜杆18拉住两根控制杆19互相远离,此为远离过程。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组夹爪20和两个控制室21,两个控制室21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在注液室4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侧,两组夹爪20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两侧,并且两组夹爪20可往复相向运动的设置在注液室4内,每组夹爪20均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两个夹片,每组夹爪20上的两个夹片均水平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互相靠近的一端,每根支撑杆互相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4向外延伸至两个控制室21内,每根控制杆19互相原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4向外延伸至两个控制室21内,每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每根支撑杆的延伸端均通过支撑架22固定连接,每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每根支撑杆的延伸端均穿过两个控制室21向外延伸,所述每组夹爪20中的两根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当控制杆19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此时两组夹爪20也开始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在此过程中,当长杆12向下运动时,此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上运动,两根短杆13通过两根斜杆18带动两根控制杆19开始互相靠近,两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两组夹爪20的延伸端通过支撑架22固定连接,则两组夹爪20也开始同时靠近,此为夹紧过程,当长杆12向上运动时,此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下运动,两根短杆13通过两根斜杆18带动两根控制杆19开始互相远离,两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两组夹爪20的延伸端通过支撑架22固定连接,则两组夹爪20也开始同时远离,此为放松过程,每组夹爪20中的两根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两组夹爪20和两根注液管8能够正好对准到空瓶上的开口处。
每组所述推料组件均包括上料组件、下料组件、第二气缸24和推条25,所述推条25水平设置在上料平台391顶端且推条25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上料平台391顶端设置有一个供推条25来回滑动的滑槽26,并且滑槽26的长度小于上料平台391的宽度,滑槽26靠近传送带3一端与上料平台391之间的距离小于瓶盖底座的直径,滑槽26的宽度小于瓶盖的底部且大于瓶盖的顶部,第二气缸24水平设置在上料平台391顶端,第二气缸24的输出轴与推条25远离传送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料平台391靠近传送带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27,第二位置传感器27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二位置传感器27感应到上盖机构下端的传送带3上有已经注满美缝剂的瓶身时,此时第二位置传感器27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二气缸24,此时第二气缸24开始工作,第二气缸24的输出轴推动推条25向靠近传送带3一侧运动,将下落的瓶盖推向下料组件。
每组所述上料组件均包括支撑板28、上料管29和上料漏斗30,支撑板28竖直设置在滑槽26靠近传送带3的一端,上料管29竖直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8靠近滑槽26的一侧,并且上料管29底端出料口对准滑槽26靠近传送带3的一端,上料漏斗30水平设置在上料管29的顶端,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漏斗31和下料管32,下料管32竖直设置在上料平台391靠近传送带3的一侧下方,下料漏斗31水平设置在下料管32的顶端,下料漏斗31与上料平台391固定连接并且下料漏斗31的高度小于上料平台391的高度,下料管32与相对应的圆形卡口23共轴线,每组推料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当瓶盖从上料管29的下料口落入到滑槽26上时,此时第二气缸24的输出轴推动推条25向靠近传送带3一侧运动,因为瓶盖的形状为锥形,此时若是瓶盖的顶部向下落,则瓶盖的顶部正好能够插入滑槽26内,当推条25推动瓶盖时,因为滑槽26与上料平台391之间设有距离,此时正好能够将瓶盖翻转使其能够底部朝下落入下料管32中,随后落在瓶子顶端的开口处,此时若是瓶盖的底部下落,则瓶盖底部正好底部朝下,顶部朝上落在滑槽26的上方,当推条25推动瓶盖时,此时正好将瓶盖能够底部朝下的推入下料观众,随后落入在瓶子顶端的开口处,每组推料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两组推料组件正好将瓶盖推入到两个瓶子的顶端开口处上。
所述压盖平台381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上方,压盖平台381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避让空瓶的第二避让孔33,每组所述压盖组件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压盖平台381顶端,并且两组压盖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压盖平台381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三位置传感器34,且第三位置传感器34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三位置传感器34检测到压盖平台381底端有两个瓶身时,此时第三传感器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压盖组件,此时压盖组件开始工作,两组压盖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两组压盖组件能够正好将两个瓶身的上的瓶盖旋转压紧。
每组所述压盖组件均包括第三气缸35和电动扳手36,第三气缸35竖直设置在压盖平台381的顶端,第三气缸35输出端设置有两根竖直向下的输出轴,两根输出轴穿过压盖平台381顶端向下延伸,电动扳手36通过固定架37竖直设置在两根输出轴延伸端的底端,电动扳手3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且电动扳手36输出轴与相对应的圆形卡口23共轴线。当第三气缸35开始工作时,此时第三气缸35的输出轴开始向下运动,因为第三气缸35的输出轴与电动扳手36的固定架37固定连接,则电动扳手36也同时开始向下运动,当电动扳手36的输出端下降到瓶身顶端瓶盖上时,此时电动扳手36的输出端正好套设在瓶盖上,此时电动扳手36开始旋转工作,当电动扳手36将瓶盖旋转安装至瓶身时,此时电动扳手36则停止工作,气缸的输出轴开始向上运动带动着电动扳手36向上运动,则瓶盖的安装过程完毕。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美缝剂进行灌装时,此时将空瓶依次放入到传送带3上的圆形卡口23上,此时控制器开始控制着旋转电机使传送带3开始工作,在次过程中,当第一位置传感器10感应到注液室4内有空瓶时,此时第一位置传感器10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一气缸7,此时第一气缸7开始工作,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向下运动,当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向下运动时,与第一气缸7固定连接的长杆12也开始同时向下运动,此时长杆12两端的第一齿条14与两个齿轮15相啮合,长杆12向下运动的同时,两个齿轮15分别向长杆12一侧的方向开始旋转,当两个齿轮15开始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两个齿轮15与第二齿条16相啮合,当两个齿轮15分别向长杆12一侧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上运动,当短杆13开始向上运动时,两根根斜杆18与两根短杆13之间的角度均变小,两根斜杆18与两根控制杆19之间的角度均变大,此时两根斜杆18拉住两根控制杆19互相靠近,两根短杆13通过两根斜杆18带动两根控制杆19开始互相靠近,两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两组夹爪20的延伸端通过支撑架22固定连接,则两组夹爪20也开始同时靠近,此为夹紧过程,当两组夹爪20夹住瓶身时,此时两块升降板6在水平杆和两根竖杆的固定作用下同时开始向下运动,两根注液管8与两块升降板6为固定连接,则两根注液管8也同时开始向下运动,当注液管8向下运动至空瓶的开口处时,此时正好注液管8与空瓶的开口处抵住,此时注液管8开始向两个空瓶注入美缝剂,当美缝剂注满瓶身时,此时注液管8停止向瓶身注射美缝剂,此时第一位置传感器10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一气使其停止工作,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开始向上运动,此时注液管8也开始同时向上运动,当长杆12向上运动时,两个齿轮15分别向远离长杆12一侧的方向开始旋转,当两个齿轮15开始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竖直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两个齿轮15与第二齿条16相啮合,当两个齿轮15分别向远离长杆12一侧旋转时,两根短杆13开始向下运动,当短杆13开始向下运动时,两根根斜杆18与两根短杆13之间的角度均变大,两根斜杆18与两根控制杆19之间的角度均变下,此时两根斜杆18拉住两根控制杆19互相远离,两根短杆13通过两根斜杆18带动两根控制杆19开始互相远离,两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两组夹爪20的延伸端通过支撑架22固定连接,则两组夹爪20也开始同时远离,此为放松过程,则整个注入美缝剂的过程结束,此时传送带3将注满的瓶身继续向上盖机构运动,当第二位置传感器27感应到上盖机构下端的传送带3上有已经注满美缝剂的瓶身时,此时第二位置传感器27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第二气缸24,此时第二气缸24开始工作,第二气缸24的输出轴推动推条25向靠近传送带3一侧运动,将下落的瓶盖推向下料组件,当瓶盖从上料管29的下料口落入到滑槽26上时,此时第二气缸24的输出轴推动推条25向靠近传送带3一侧运动,因为瓶盖的形状为锥形,此时若是瓶盖的顶部向下落,则瓶盖的顶部正好能够插入滑槽26内,当推条25推动瓶盖时,因为滑槽26与上料平台391之间设有距离,此时正好能够将瓶盖翻转使其能够底部朝下落入下料管32中,随后落在瓶子顶端的开口处,此时若是瓶盖的底部下落,则瓶盖底部正好底部朝下,顶部朝上落在滑槽26的上方,当推条25推动瓶盖时,此时正好将瓶盖能够底部朝下的推入下料观众,随后落入在瓶子顶端的开口处,每组推料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两组推料组件正好将瓶盖推入到两个瓶子的顶端开口处上,此时传送带3将有瓶盖的瓶身继续传送到压盖组件下,当第三位置传感器34检测到压盖平台381底端有两个瓶身时,此时第三传感器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电信号给压盖组件,此时第三气缸35的输出轴开始向下运动,因为第三气缸35的输出轴与电动扳手36的固定架37固定连接,则电动扳手36也同时开始向下运动,当电动扳手36的输出端下降到瓶身顶端瓶盖上时,此时电动扳手36的输出端正好套设在瓶盖上,此时电动扳手36开始旋转工作,当电动扳手36将瓶盖旋转安装至瓶身时,此时电动扳手36则停止工作,气缸的输出轴开始向上运动带动着电动扳手36向上运动,则整个美缝剂的灌装过程全部完毕。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控制装置(2)、传送带(3)、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传送带(3)沿平台(1)长度方向设置在平台(1)顶端中部且传送带(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空瓶的圆形卡口(23),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传送带(3)上方,注液机构包括注液室(4)和驱动室(5),注液室(4)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上方,驱动室(5)水平设置在注液室(4)顶端,注液室(4)内部水平设置有夹紧机构和竖直设置的注液组件,夹紧机构与注液组件均与驱动室(5)内传动连接,上盖机构包括上料平台(39)(1)和两组推料组件,上料平台(39)(1)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一侧,两组推料组件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上料平台(39)(1)上,两组推料组件输出端均朝向传送带(3),压盖机构包括压盖平台(38)(1)和两组压盖组件,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注液机构、上盖机构和压盖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室(5)包括升降组件和两块升降板(6),驱动室(5)顶端竖直设置有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输出端穿过驱动室(5)向下延伸,其延伸端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设置有水平杆,水平杆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两根竖杆,升降组件竖直设置在驱动室(5)内侧中部,升降组件与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升降组件底端穿过驱动室(5)向下延伸至注液室(4)内,两块升降板(6)水平设置在两根竖杆下端并且与两根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注液组件为两根注液管(8),两根注液管(8)竖直设置在第一气缸(7)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端,两根注液管(8)底端穿过驱动室(5)向下延伸,其延伸端与升降板(6)固定连接,两根注液管(8)延伸端穿过两块升降板(6)向下延伸至注液室(4)内,所述注液室(4)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端均设置有避让空瓶的第一避让孔(9),升降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10),第一位置传感器(10)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条形控制盒(11)、长杆(12)和两根短杆(13),条形控制盒(11)呈竖直设置,条形控制盒(11)顶端和底端均为开放结构,长杆(12)呈竖直状态并且可竖直往复运动的设置在条形控制盒(11)内侧中部,长杆(12)的顶端与第一气缸(7)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两根短杆(13)呈竖直并且可竖直往复的设置在长杆(12)沿条形控制盒(11)长度方向两端,长杆(12)靠近两根短杆(13)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齿条(14),长杆(12)中部靠近两根短杆(13)两侧均水平设置有与第一齿条(14)啮合的齿轮(15),两根短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与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齿条(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短杆(13)互相远离的上部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条形控制盒(11)宽度方向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一铰接座的条形避让孔(17),条形控制盒(11)宽度方向互相远离的两端均设置有斜杆(18),每根斜杆(18)的顶端均与每个第一铰接座铰接,每根斜杆(18)的底端均设置有控制杆(19),控制杆(19)呈水平设置并且水平可往复运动的设置在条形控制盒(11)宽度方向底端下部两侧,每根控制杆(19)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3)的长度方向均垂直,每根控制杆(1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每根斜杆(18)底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座,每根控制杆(19)互相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4)向外延伸,每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均与夹紧机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组夹爪(20)和两个控制室(21),两个控制室(21)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在注液室(4)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侧,两组夹爪(20)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两侧,并且两组夹爪(20)可往复相向运动的设置在注液室(4)内,每组夹爪(20)均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两个夹片,每组夹爪(20)上的两个夹片均水平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互相靠近的一端,每根支撑杆互相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4)向外延伸至两个控制室(21)内,每根控制杆(19)互相原远离的一端穿过注液室(4)向外延伸至两个控制室(21)内,每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每根支撑杆的延伸端均通过支撑架(22)固定连接,每根控制杆(19)的延伸端与每根支撑杆的延伸端均穿过两个控制室(21)向外延伸,所述每组夹爪(20)中的两根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推料组件均包括上料组件、下料组件、第二气缸(24)和推条(25),所述推条(25)水平设置在上料平台(39)(1)顶端且推条(25)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上料平台(39)(1)顶端设置有一个供推条(25)来回滑动的滑槽(26),并且滑槽(26)的长度小于上料平台(39)(1)的宽度,滑槽(26)靠近传送带(3)一端与上料平台(39)(1)之间的距离小于瓶盖底座的直径,滑槽(26)的宽度小于瓶盖的底部且大于瓶盖的顶部,第二气缸(24)水平设置在上料平台(39)(1)顶端,第二气缸(24)的输出轴与推条(25)远离传送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料平台(39)(1)靠近传送带(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27),第二位置传感器(27)与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上料组件均包括支撑板(28)、上料管(29)和上料漏斗(30),支撑板(28)竖直设置在滑槽(26)靠近传送带(3)的一端,上料管(29)竖直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8)靠近滑槽(26)的一侧,并且上料管(29)底端出料口对准滑槽(26)靠近传送带(3)的一端,上料漏斗(30)水平设置在上料管(29)的顶端,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漏斗(31)和下料管(32),下料管(32)竖直设置在上料平台(39)(1)靠近传送带(3)的一侧下方,下料漏斗(31)水平设置在下料管(32)的顶端,下料漏斗(31)与上料平台(39)(1)固定连接并且下料漏斗(31)的高度小于上料平台(39)(1)的高度,下料管(32)与相对应的圆形卡口(23)共轴线,每组推料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平台(38)(1)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上方,压盖平台(38)(1)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避让空瓶的第二避让孔(33),每组所述压盖组件沿传送带(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压盖平台(38)(1)顶端,并且两组压盖组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圆形卡口(23)之间的距离,压盖平台(38)(1)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三位置传感器(34),且第三位置传感器(34)与控制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压盖组件均包括第三气缸(35)和电动扳手(36),第三气缸(35)竖直设置在压盖平台(38)(1)的顶端,第三气缸(35)输出端设置有两根竖直向下的输出轴,两根输出轴穿过压盖平台(38)(1)顶端向下延伸,电动扳手(36)通过固定架(37)竖直设置在两根输出轴延伸端的底端,电动扳手(3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且电动扳手(36)输出轴与相对应的圆形卡口(23)共轴线。
CN201910228324.3A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Withdrawn CN110077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8324.3A CN110077677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8324.3A CN110077677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677A true CN110077677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8324.3A Withdrawn CN110077677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767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136A (zh) * 2020-08-20 2020-12-04 方家铺子(莆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鲍鱼罐头加工的自动加卤汁机
CN112849547A (zh) * 2021-01-28 2021-05-28 福建麦沃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灌装容器用输送设备
CN113525797A (zh) * 2021-06-08 2021-10-22 安徽天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饮片自动灌装机
CN114421100A (zh) * 2021-10-15 2022-04-29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矫正注液装置
CN117366460A (zh) * 2023-12-05 2024-01-09 四川绵竹川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液氨搬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136A (zh) * 2020-08-20 2020-12-04 方家铺子(莆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鲍鱼罐头加工的自动加卤汁机
CN112849547A (zh) * 2021-01-28 2021-05-28 福建麦沃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灌装容器用输送设备
CN113525797A (zh) * 2021-06-08 2021-10-22 安徽天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饮片自动灌装机
CN114421100A (zh) * 2021-10-15 2022-04-29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矫正注液装置
CN114421100B (zh) * 2021-10-15 2023-08-01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矫正注液装置
CN117366460A (zh) * 2023-12-05 2024-01-09 四川绵竹川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液氨搬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7677A (zh)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CN209720115U (zh) 一种双管全自动美缝剂灌装设备
CN209521037U (zh) 一种新型墙体建筑用砖块成型装置
CN210820077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的制砖机
CN204725654U (zh) 一种压砖机及其送料出砖装置、送料机构
CN208824339U (zh) 一种带有储存功能的耐高温陶瓷釉料生产设备
CN211306696U (zh) 一种耐火材料成型压力机用自动给料装置
CN107511913B (zh) 一种建筑水泥砖的压制成型装置
CN103129980B (zh) 一体化中心给料机
CN106827212B (zh) 模振制砖机进料装置
CN215827863U (zh) 一种水泥砖制砖用挤压堆放装置
CN107599243A (zh) 一种人造石布料机
CN203463677U (zh) 炭素罐式煅烧炉排料阀
CN207747213U (zh) 一种自动脱模、取砖的多孔制砖机
CN206645104U (zh) 一种全自动盒式包装机自动落盒装置
CN206507151U (zh) 定量灌装的蛋糕成型装置
CN113199596B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防开裂镁碳砖及其制造工艺
CN208540671U (zh) 改良型手筑茯砖茶生产设备
CN108438324A (zh) 一种用于瓷砖包装的输送、对齐设备
CN207443776U (zh) 一种成型基质的制备系统
CN103569650A (zh) 一种穿墙式物料传送斗
CN2868621Y (zh) 捣固成型机
CN215623075U (zh) 一种用于轻烧粉装袋机的双下料口装置
CN206056261U (zh) 一种装坩埚液压机
CN202225454U (zh) 一种涂镀机组清洗碱液中的残渣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