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479A -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479A
CN110077479A CN201910413410.1A CN201910413410A CN110077479A CN 110077479 A CN110077479 A CN 110077479A CN 201910413410 A CN201910413410 A CN 201910413410A CN 110077479 A CN110077479 A CN 110077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active
gear
allosteric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34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良
裴景春
杨丽
张东兴
崔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134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7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Bogies;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2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 B62D55/125Final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包括两个或四个主动组件、一个车体架、两个或四个电机;主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轴和主动输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直齿轮,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主动直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主动输出轴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直齿轮与第一主动直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本发明公开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实现了零件的功能分解,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最终很容易实现产品结构尺寸和驱动方式的自由变换。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背景技术
产品设计时,零部件之间的匹配会按照一一对应关系进行设计,若零部件之间不匹配,产品的功能实现受限,不得不调整零部件尺寸或改变其功能。
目前的移动底盘也存在这一问题,产品尺寸仍然较为固定,驱动形式简单,产品样式单一,产品零部件的功能无法实现分离,通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多样化环境的功能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用以解决目前移动底盘的产品零部件的功能不能分离而导致的产品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包括两个或四个主动组件、一个车体架、两个或四个电机,所述车体架包括第一纵向件、第二纵向件、第一横向件和第二横向件,所述第一纵向件、所述第一横向件、所述第二纵向件和所述第二横向件的端部首尾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车体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轴和主动输出轴,所述主动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主动直齿轮和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输出轴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主动直齿轮,所述第二主动直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件和/或所述第二横向件上。
优选地,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主动轮支撑架,所述主动齿轮轴和所述主动输出轴相互垂直且均穿设于所述主动轮支撑架内,且所述主动齿轮轴的动力输入端和所述主动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均穿出所述主动轮支撑架且露出端部。
优选地,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齿轮架,所述齿轮架固定于所述主动轮支撑架的架壁上且罩设于所述第一主动直齿轮。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外壳与所述齿轮架通过所述电机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轴与所述主动轮支撑架的连接处且靠近第二主动锥齿轮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可变构的移动底盘还包括两个从动组件,两个所述从动组件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件或所述第二横向件的两端;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轴、从动输出轴和从动轮支撑架,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动力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输出轴的的动力输入端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轴和所述从动输出轴相互垂直且均装设于所述从动轮支撑架内。
优选地,所述可变构的移动底盘还包括两个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平行设置于所述主动组件和所述从动组件之间,且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轴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可采用标准件可拆卸连接拼凑成车体架,可自主决定产品尺寸;将主动组件单独设计成一个零件整体,再配置电机和车轮,即可实现电机、主动组件和车轮的模块化的组合成一个模块体,据此通过设置主动组件的数量、电机个数,增设从动组件与传动轴,可自由组合实现两电机两驱动、两电机四驱动、四电机四驱动等多种驱动形式,进而实现了零件的功能分解,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最终很容易实现产品结构尺寸和驱动方式的自由变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车体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主动组件与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两电机四驱动型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从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四电机四驱动型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增设包胶轮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增设履带轮的示意图;
图7(c)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增设充气橡胶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该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包括两个主动组件2、一个车体架3、两个电机4和一根从动轴10。
参考图2,车体架3包括第一纵向件301、第二纵向件302、第一横向件303和第二横向件304,第一纵向件301和第二纵向件302相互平行,第一横向件303和第二横向件304相互平行。
第一纵向件301、第一横向件303、第二纵向件302和第二横向件304的端部首尾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车体架3,车体架3为矩形的车架框体。
具体地,第一纵向件301与第一横向件303、第二纵杆302和第二横向件304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
车体架3均采用标准件,第一纵向件301和第二纵向件302可采用角钢或L型铝型材,第一横向件303和第二横向件304可采用方钢等。其中,车体架3可通过六个螺丝将两根L型铝型材或两根角钢与两根方钢固定连接,且两根L型铝型材位于车体架3的两侧。根据需要的长度裁切L型铝型材和方钢组成车体架3、改变车轮和传动轴的尺寸,可实现移动底盘整体的长、宽、高尺寸的变化,有利于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以实现尺寸的可定制。
参考图3,主动组件2包括主动齿轮轴206、主动输出轴211、第二主动直齿轮205、第二主动锥齿轮208、第一主动锥齿轮207、主动轮支撑架210、齿轮架201、挡片209;
第二主动直齿轮205和第二主动锥齿轮208分别设置于主动齿轮轴206的两端,第一主动锥齿轮207设置于主动输出轴211的动力输入端;
主动齿轮轴206和主动输出轴211相互垂直且均穿设于主动轮支撑架210内,第二主动锥齿轮208与第一主动锥齿轮207相互啮合,且主动齿轮轴206的动力输入端和主动输出轴211的动力输出端均穿出主动轮支撑架210且露出端部;
齿轮架201固定于主动轮支撑架210的架壁上且罩设于第一主动直齿轮203;
挡片209设置于主动齿轮轴206与主动轮支撑架210的连接处且靠近第二主动锥齿轮208的外侧。
电机4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主动直齿轮203,第一主动直齿轮203与第二主动直齿轮205相互啮合。
电机4的外壳与齿轮架201通过电机法兰202可拆卸固定连接。电机法兰202设置于齿轮架201上,具体地,齿轮架201通过4个螺丝固定在主动轮支撑架210上,电机204壳体通过电机法兰202固定在齿轮架201上,电机法兰202通过4个螺丝与齿轮架201固连。
主动输出轴211的动力输出端用于设置车轮。
其中,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主动直齿轮203转动,同时将动力通过第二主动直齿轮205传递至主动齿轮轴206,主动齿轮轴206转动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208转动,进而将动力通过第一主动锥齿轮207传递至主动输出轴211,通过主动输出轴211将动力传递至车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两个电机4设置于车体架3内,两个主动组件2分别设置于第一横向件303的两端。
从动轴10穿设于第二横向件304。其中,两个主动组件2和从动轴10的两端分别用于设置有四个车轮。
由此可知,实施例1通过配置两个电机4、从动轴10可重构移动底盘的两电机两驱动的驱动型式,该动力布置免去了从动组件1的设置。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针对从动轴10进行了改进,实施例2进行的改进为:
参考图4,可变构的移动底盘还包括两个从动组件1和两根传动轴5,两个从动组件1分别设置于第二横向件304的两端。
参考图5,从动组件1包括从动轮支撑架101、从动齿轮轴104、从动输出轴105、第二从动锥齿轮102和第一从动锥齿轮103。
第一从动锥齿轮103设置于从动齿轮轴104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从动锥齿轮102设置于从动输出轴105的的动力输入端上,从动齿轮轴104和从动输出轴105相互垂直且均装设于从动轮支撑架101内,第一从动锥齿轮103与第二从动锥齿轮102相互啮合。
两个从动组件1设置于第二横向件304的两端,两个传动轴5平行设置于主动组件2和从动组件1之间,传动轴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主动齿轮轴206的动力输出端和从动齿轮轴104的动力输入端,四个车轮分别设置于两个主动组件2的主动输出轴211的动力输出端和两个从动组件1的从动输出轴105的动力输出端。
由此可知,实施例2通过配置两个电机4、两个从动组件1及两根传动轴5,重构了移动底盘的两电机四驱动的驱动型式,该动力布置的效率高。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实施例3对驱动型式进行的改进,该改进为:
参考图6,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包括四个主动组件2和四个电机4,没有传动轴5。
两个主动组件2设置于第一横向件303的两端,另外两个主动组件2设置于第二横向件304的两端,四个电机4的输出轴分别与四个主动组件2的主动齿轮轴206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齿轮啮合。
由此可知,实施例3配置四个电机4和四个主动组件2重构了移动底盘的四电机四驱动的驱动型式,设计了一种动力充足的动力布置。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4增设了车轮,实现新的变化形式。
参考图7(a),车体架3通过数个螺丝连接包胶轮61,具体地,四个包胶轮61分别可拆卸设置于两个主动组件2的主动输出轴211和两个从动组件1的从动输出轴105的动力输出端。
参考图7(b),车体架3可拆卸连接履带轮装置,该履带轮装置包括一对主动轮60、一对从动轮64、两条履带63和多对履带轮62,一对主动轮60设置于两个主动组件2上,一对从动轮64设置于两个从动组件1上,多对履带轮62设置于主动轮60与从动轮64之间,履带63套设于主动轮60、从动轮64和多对履带轮轮64上。
参考图7(c),车体架3的四角可拆卸连接充气橡胶轮7,具体地,四个充气橡胶轮7分别可拆卸设置于两个主动组件2的主动输出轴211和两个从动组件1的从动输出轴105的动力输出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四个主动组件(2)、一个车体架(3)、两个或四个电机(4),
所述车体架(3)包括第一纵向件(301)、第二纵向件(302)、第一横向件(303)和第二横向件(304),所述第一纵向件(301)、所述第一横向件(303)、所述第二纵向件(302)和所述第二横向件(304)的端部首尾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车体架(3);
所述主动组件(2)包括主动齿轮轴(206)和主动输出轴(211),
所述主动齿轮轴(20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主动直齿轮(205)和第二主动锥齿轮(208),所述主动输出轴(211)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锥齿轮(207),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208)与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207)相互啮合;
所述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主动直齿轮(203),所述第二主动直齿轮(205)与所述第一主动直齿轮(203)相互啮合;
所述主动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件(303)和/或所述第二横向件(30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组件(2)还包括主动轮支撑架(210),
所述主动齿轮轴(206)和所述主动输出轴(211)相互垂直且均穿设于所述主动轮支撑架(210)内,且所述主动齿轮轴(206)的动力输入端和所述主动输出轴(211)的动力输出端均穿出所述主动轮支撑架(210)且露出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组件(2)还包括齿轮架(201);
所述齿轮架(201)固定于所述主动轮支撑架(210)的架壁上且罩设于所述第一主动直齿轮(2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4)的外壳与所述齿轮架(201)通过所述电机法兰(202)可拆卸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组件(2)还包括挡片(209),
所述挡片(209)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轴(206)与所述主动轮支撑架(210)的连接处且靠近第二主动锥齿轮(208)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构的移动底盘还包括两个从动组件(1),两个所述从动组件(1)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件(303)或所述第二横向件(304)的两端;
所述从动组件(1)包括从动齿轮轴(104)、从动输出轴(105)和从动轮支撑架(101),
所述从动齿轮轴(104)的动力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03),所述从动输出轴(105)的的动力输入端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锥齿轮(102),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103)与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102)相互啮合;
所述从动齿轮轴(104)和所述从动输出轴(105)相互垂直且均装设于所述从动轮支撑架(101)内。
7.如权利要求6任一所述的可变构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构的移动底盘还包括两个传动轴(5),两个所述传动轴(5)平行设置于所述主动组件(2)和所述从动组件(1)之间,且所述传动轴(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轴(206)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从动齿轮轴(104)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
CN201910413410.1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Pending CN110077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3410.1A CN110077479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3410.1A CN110077479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479A true CN110077479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3410.1A Pending CN110077479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747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8298A (en) * 1932-05-18 1933-09-14 Hanns Netal Improvements in motor vehicle frames and driving arrangements
CN102135766A (zh) * 2011-01-04 2011-07-27 北京林业大学 自主作业林业机器人平台
CN103747928A (zh) * 2011-07-13 2014-04-23 悠进机器人股份公司 移动机器人的轮组件
CN106114625A (zh) * 2016-07-21 2016-11-1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968812U (zh) * 2017-11-01 2018-02-06 北京海风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器人底盘
CN108275218A (zh) * 2018-01-29 2018-07-13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爬楼机器人小车
CN108556624A (zh) * 2018-05-22 2018-09-21 郑宇虎 一种轮式各自独立传动双分动箱、各轴独立传动双主从动锥齿轮、中心滑移转向底盘
CN109403408A (zh) * 2018-11-06 2019-03-0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坡度基底的清底装置及清底方法
CN210416791U (zh) * 2019-05-17 2020-04-2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8298A (en) * 1932-05-18 1933-09-14 Hanns Netal Improvements in motor vehicle frames and driving arrangements
CN102135766A (zh) * 2011-01-04 2011-07-27 北京林业大学 自主作业林业机器人平台
CN103747928A (zh) * 2011-07-13 2014-04-23 悠进机器人股份公司 移动机器人的轮组件
CN106114625A (zh) * 2016-07-21 2016-11-1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968812U (zh) * 2017-11-01 2018-02-06 北京海风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器人底盘
CN108275218A (zh) * 2018-01-29 2018-07-13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爬楼机器人小车
CN108556624A (zh) * 2018-05-22 2018-09-21 郑宇虎 一种轮式各自独立传动双分动箱、各轴独立传动双主从动锥齿轮、中心滑移转向底盘
CN109403408A (zh) * 2018-11-06 2019-03-0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坡度基底的清底装置及清底方法
CN210416791U (zh) * 2019-05-17 2020-04-2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33739A3 (de) Antriebssystem für den einzelantrieb der beiden antriebsräder eines antriebsräderpaares
US8827030B1 (en) Gearbox
CN108618489A (zh) 一种用于高校艺术设计作品的展示装置
CN102582426A (zh) 一种电动车的四轮驱动动力总成
CN214829247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107284541A (zh) 一种直角腿旋转越障行走机构
CN103381839A (zh) 100%低地板轻轨车刚性轮对单电机同轴两轮驱动机构
CN110077479A (zh)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CN204864949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模块拼装电动玩具车
CN102141118A (zh) 速差式减速器
CN109703638A (zh) 一种安防机器人驱动执行机构
CN205836921U (zh) 一种汽车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10416791U (zh) 一种可变构的移动底盘
CN102529710A (zh) 电动客车用双电机输入轮边减速器
CN202310582U (zh) 手推式割草机主机
CN208263953U (zh) 电驱动后桥
CN203836119U (zh) 甲午差速器
CN104162489A (zh) 一种复合旋转出水组件
CN202243068U (zh) 座椅传动机构
CN203592891U (zh) 变速箱链条传动全驱拖拉机底盘
CN212222524U (zh) 一种新型废水处理装置
CN217683068U (zh) 一种蜗轮箱结构
CN215257654U (zh) 一种童车齿轮箱
CN203592897U (zh) 前传动箱链条传动全驱拖拉机底盘
CN212685758U (zh) 隧道施工用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