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4870A - 一种对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4870A
CN110074870A CN201910119989.0A CN201910119989A CN110074870A CN 110074870 A CN110074870 A CN 110074870A CN 201910119989 A CN201910119989 A CN 201910119989A CN 110074870 A CN110074870 A CN 110074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onnection devices
waste
floating
d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99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洪岐
栗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SINO HEALTHCAR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SINO HEALTHC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SINO HEALTHCAR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SINO HEALTHC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99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4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4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48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2936 priority patent/WO2020168703A1/zh
Priority to EP19915866.8A priority patent/EP3928808A4/en
Priority to US17/430,568 priority patent/US2022013342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3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ckaging, protecting, dispensing,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61B50/36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ckaging, protecting, dispensing,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for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articles
    • A61B50/37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ckaging, protecting, dispensing,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for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articles for absorbent articles, e.g. bandages, garments, swabs or tow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Abstract

一种对接设备,用于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中,用于运输该系统中的废弃物收集设备收集的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所述对接设备包括:配接头部,用于与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配接支架配接;至少一个致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配接头部内并能够在特定方向自由伸缩;两个对接端接头,该两个对接接头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组件上,且当所述配接头部与所述配接支架对位后,所述致动组件发生动作以使所述对接端接头与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浮动套头接触形成对接;其中,配接头部包括一配接板,所述配接板包括两个用于卡入所述浮动套头引导卡口,所述对接端接头可穿过所述引导卡口。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设备可以通过配接板的斜面更容易与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

Description

一种对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物收集及处理系统中用于与收集和处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材料的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的对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施特定的手术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液体、半固体和固体等类型的废弃物,具体包括人体流体,如血液,以及手术过程中引入到手术部位的灌注溶液,另外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和半固体废弃物包括组织碎块和可能留在人体部位的小块的手术材料。理想情况下,废弃物一旦产生就会被收集,从而既不会弄脏污染手术部位,也不会成为手术室或其他实施手术过程地点的生物危险品。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可供医护人员在实施手术或手术之后来收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原理主要为通过真空源产生抽吸力将手术部位产生的废弃物抽吸至特定的收集容器中。即,系统启动后,真空源产生的抽吸力到达手术部位,从而通过手术部位接触的管路将废弃物抽吸流入至特定的收集容器。
现有技术中,医疗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中,废弃物材料被收集于连接着真空源的废弃物收集容器中,废弃物收集容器一般安装于带有轮子的便携式台车上,便于移动运输。一般而言,在抽吸过程中,当废弃物收集容器的贮存量达到预定体积时,需要排空废弃物收集容器,早期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将废弃物收集设备推到对接站,并将其排空和清洁。废弃物收集单元对接至对接站以后开始排空,一旦排空,废弃物收集容器即被清洁系统通过消毒和清洗而清洁。在系列医疗过程中,每个过程都需要排空,每次将废弃物收集设备推送至对接站的频繁操作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影响医疗进度。因此,针对这一技术缺陷,发展出了专门用于将废弃物收集设备的废弃物运输至对接站的中转设备,即用于专门运输废弃物收集设备中的废弃物的对接设备,该设备通常包括两个接头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两个接头对接,以形成液路连通,一个液路用于将废弃物收集设备的废弃物转移至该对接设备,另一个液路用于清洗废弃物收集设备的废弃物收集容器。
在现有技术系统的一个例子中,对接设备通常包括两个接头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两个接头自动对接方式主要途径是将对接设备与废弃物收集设备先大致进行位置匹配,当二者大致连接后,在通过对接设备端的可致动组件最多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移动对接设备端的两个接头以使对接设备的两个接头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两个接头对正。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接头只能在最多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进行移动,因此其校正的方向只能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当通过上下左右对正之后才能通过前后移动来插入对接设备的接头。现有技术中,实现对接设备端对接头六个方向移动的结构需要能够四个方向移动的支架,改支架需要多个弹性部件以及多个结构部件来实现,再加上步进电机实现另外两个方向的移动,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而且需要对接设备和废弃物收集设备非常精确的对准之后才能实现接头的插入,即对接设备和废弃物收集设备的对接头在接触之前需要完成对正才能进行插头匹配插口的操作,而不能在插头接触插口后继续对正,该结构不仅对正操作复杂,而且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成本。同时,由于容错率低,在未对准的前提下,对接设备的两个接头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两个接头对接时会对接头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对接过程中可自动对正并完成对接的废弃物收集设备,该废弃物收集设备结构简单,能够节省制造成本和材料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接设备,用于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中,用于运输该系统中的废弃物收集设备收集的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所述对接设备包括:
配接头部,用于与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配接支架配接;
至少一个致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配接头部内并能够在特定方向自由伸缩;
两个对接端接头,该两个对接接头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组件上,且当所述配接头部与所述配接支架对位后,所述致动组件发生动作以使所述对接端接头与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浮动套头接触形成对接;
其中,配接头部包括一配接板,所述配接板包括两个用于卡入所述浮动套头引导卡口,所述对接端接头可穿过所述引导卡口。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卡口形状大致为U型。
进一步的,所述配接板包括两个校正侧面,所述校正侧面为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致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单独与两个所述对接端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致动组件为气动泵。
进一步的,所述致动组件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配接头部还包括一吸引器,所述吸引器为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设备还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配接头部两侧的用于匹配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引导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侧板设置若干导轨,所述导轨为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卡口内端为弧面,侧端为楔形结构使得卡口的前端到内端的开口宽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引导卡口包括第一上部卡槽和第二上部卡槽,所述第一上部卡槽用于引导所述浮动套头,所述第二上部卡槽用于限定浮动套头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对接端接头中,其中一个与用于将废弃物排出的排出接口连接,另一个与用于灌入清洗液的清洗接口连接。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对接设备设置了具有校正侧面的配接板,能够在对接设备与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过程中提供更大的位置容错,提高对接的准确率,也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同时降低对接设备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撞击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废弃物收集设备和对接设备未对接状态下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
图2为废弃物收集设备和对接设备对接状态下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
图3为本发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对接设备未收入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对接设备收入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配接支架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浮动套头悬浮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E-E截面的剖视图。
图10为配接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配接头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配接头部与配接支架完成配接后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C-C截面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的D-D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式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接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10,该系统包括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和对接设备200,图1为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和对接设备200未对接状态下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10,图2为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和对接设备200对接状态下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10。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可通过耗材盒300与外部抽吸管路(图中未示出)连接,外部抽吸管路可与抽吸接头(图中未示出)连接,抽吸接头可为单独的接头也可附连于手术设备。该抽吸接头处的抽吸力将废弃物通过外部抽吸管路输送至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内贮存。对接设备200在与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对接后,可通过该对接设备200排空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内的废弃物,同时可以形成用于清洗废弃物收集设100备的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清洗通路。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10的排出电路控制和冲洗电路控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在此不再赘述。
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在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10中用于收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并用于与对接设备200对接以排出废弃物,参见图1和图2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包括:便携式台车108、安装于便携式台车的至少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配接支架110、两个收集端接头112、114以及两个浮动套头111、113。
便携式台车108,便携式台车108通过安装其上的第一滚轮105移动,滚轮数量为4个。具体的便携式台车108还包括一收集端外壳101,该外壳101的中间部分设置一推手102,收集端壳体101的顶部设置一收集端显示屏103,优选的,该收集端显示屏103可折叠地设置于收集端壳体101上。便携式台车108还设置一支撑挂杆104。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废弃物收集容器109安装于便携式台车108,用于贮存医疗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该废弃物收集容器109具有第一容纳仓117和第二容纳仓117,其中第一容纳仓116的容积大于第二容纳仓117的容积。废弃物收集容器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即相当于将第一容纳仓117和第二容纳仓117分离形成两个独立的废弃物收集容器。废弃物收集容器109安装于收集端壳体101的内部,优选的,收集端壳体101上设置有对应的观察窗口用于观察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废弃物,如液位或者颜色等。本是实例中,对应的设置了第一观察窗口106和第二观察窗口107,分别用于观察第一容纳仓116和第二容纳仓117。
配接支架110安装于便携式台车108的底架118上,用于与对接设备200配接。配接支架110形成一配接空间1100,用于容置对接设备200的配接头部210。
两个收集端接头112、114,附连于配接支架110并分别连接至少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其中一个收集端接头112用于排出废弃物收集容器109中的废弃物,另一个收集端接头114用于引入清洗至少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清洗液。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区分,将用于排出废弃物收集容器109中的废弃物的收集端接头112称为第一收集端接头112,用于引入清洗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清洗液的收集端接头114称为第二收集端接头114。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废弃物收集设备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收集端接头112通过排出管道122与废弃物收集容器109连接,具体的第一收集端接头112通过排出管道122与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第一容纳仓116连接,即排出管道122的一端与第一收集端接头1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容纳仓116底部连接;第二收集端接头114通过清洗管道124与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第二容纳仓117连接,即清洗管道124的一端与第二收集端接头11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容纳仓117的顶部连接。
两个浮动套头111、113,安装于配接支架110,并对应的套设于两个收集端接头112、114,用于引导对接设备200的两个对接端接头211、213与两个收集端接头112、114对应连接;两个浮动套头111、113可相对于配接支架110悬浮移动并引导两个对接端接头211、213与两个收集端接头112、114接合。当未接入对接设备200的对接端接头211、213时,对应的浮动套头111、113处于初始位置;在接入对接端接头211、213的过程中,浮动套头111、113可以相对于配接支架110悬浮移动并引导两个对接端接头211、213与两个收集端接头112、114接合。
本实施中,废弃物收集设备100可以描述为,包括:
便携式台车108;
安装于便携式台车的至少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
配接支架110;
第一收集端接头112和第二收集端接头114,第一收集端接头112和第二收集端114接头附连于配接支架110;第一收集端接头112和第二收集端接头114均与至少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连接,其中第一收集端接头112用于排出至少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中的废弃物,第二收集端接头114用于引入清洗至少一个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清洗液;
第一浮动套头111和第二浮动套头113,第一浮动套头111和第二浮动套头113附连于配接支架110,第一浮动套头111套设于第一收集端接头112,第二浮动套头113套设于第二收集端接头114;第一浮动套头111用于引导对接设备200的第一对接端接头211与第一收集端接头112连接,第二浮动套头113用于引导对接设备200的第二对接端接头214与第二收集端接头114连接;当第一浮动套头111和第二浮动套头113未对应接入第一收集端接头112和第二对接端接头114时,第一浮动套头111和第二浮动套头113处于初始位置;在接入第一对接端接头211和第二对接端接头214的过程中,第一浮动套头111和第二浮动套头113可以相对于配接支架110悬浮移动并引导第一对接端接头211和第二对接端接头214与第一收集端接头112和第二收集端接头114对应地的对正以及接合。
参见图1-图12,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10还包括一对接设备200,该对接设备200包括:配接头部210、至少一个致动组件231、241以及两个对接端接头212、214。
配接头部210用于与废弃物收集设备100的配接支架110配接;具体的,配接头部210的插入配接支架110的配接空间1100以实现对接设备200和废弃物收集设备100的初步对正。
至少一个致动组件231、241,设置于配接头部210内并能够在特定方向自由移动。
两个对接端接头212、214,该两个对接接头212、214连接于至少一个致动组件231、241上,且当配接头部210与配接支架110对位后,致动组件231、241发生动作以使对接端接头212、214与浮动套头111、113接触,并能形成对接,且对接端接头212、214使浮动套头111、113悬浮移动引导对接端接头212、214与收集端接头112、114接合。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对接端接头212用于运输废弃物收集容器109中的废弃物,另一个对接端接头214用于运输清洗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清洗液。为了便于区分,将用于运输废弃物收集容器109中的废弃物的对接端接头212称为第一对接端接头212,该第一对接端接头212可与第一收集端对接头112对接形成废弃物排出通路,第二对接端接头214可与第二收集端对接头114对接形成清洗废弃物收集容器109的通路。具体的第二对接端接头214与用于灌入清洗液的清洗接口207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应的,设置两个致动组件231、241,与第一对接端接头212附连的称为第一致动组件231,与第二对接端接头214附连的称为第二致动组件241。两个致动组件231、241可以为气动泵也可以为步进电机,或者采用其他可伸缩运动的组件或机械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气动泵,可以减少对接设备200的电路器件,从而减少电路故障,同时减少复杂电路对设备带来的潜在风险。另一点,由于气动泵在推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力度更有利于浮动套头111、113对对接端接头212、214的引导作用。对接设备200还包括一抽吸泵(图中未示出),该抽吸泵用于与第一对接端接头212连接,并使第一对接端接头212抽吸的废弃物通过排出接头208排出。
参见图5和图6,对接设备200还包括壳体201,壳体201包括两个引导侧板202,引导侧板202的前端的位置大致与配接头部210的前端面板215的位置相同或更突前。参见图2和图3,两个引导侧板202对应的与便携式台车108的底架118匹配。同时为了更方便精确的将对接设备200与废弃物收集设备100配接,引导侧板202内侧还设置有导轨209,优选的,每个引导侧板202设置有2-4条导轨209,导轨209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以作为缓冲条使用,可以防止对接设备200和废弃物收集设备100撞击造成磨损。
配接机头210包括一个前端面板215,前端面板215上安装有吸引器216,该吸引器216为电磁铁,在对接设备200的配接头部210大致对入配接支架110的配接空间1100时,开启该吸引器216,该吸引器216提供预设的吸引力,迅速自动地将对接设备200的配接头部210与废弃物收集设备100的配接支架110接合以形成紧密的连接结构。
参见图6、图10、图11,配接头部210还包括一配接板217,配接板217包括用于卡入浮动套头111、113的两个引导卡口211、213,且对接端接头212、214可对应的穿过两个引导卡口211、213。具体的,两个引导卡口211、213中,用于穿过第一对接端接头212的引导卡口211称为第一引导卡口211,用于穿过第二对接端接头214的引导卡口213称为第二引导卡口213。优选的,引导卡口形状近似U型,其内端为弧面,侧端235、245为楔形结构,使得卡口的前端到内端的开口宽度逐渐减小,这样的结构使得在将配接头部210推入配接支架110的配接空间1100的过程中,浮动套头111、113可以逐渐与引导卡口211、213对正而不会造成碰撞。另外如图5所示,对接设备200还包括一挡板220,该挡板220在配接头部210推入配接空间1100时,废弃物收集设备100推动挡板220的垂直板222,使挡板220进入对接设备200内部。在配接头部210从配接空间1100内分离后,可手工将挡板220复位遮挡配接板217和对接端接头212、214。对接设备200还包括若干第二滚轮205。
配接头部210还包括头部底座204,前端面板215以及配接板217均安装于该头部底座204上,同时致动组件231、241也安装于头部底座204。其中,配接板217的宽度宽于前端面板215的宽度,配接板217的两个校正侧面218突出于头部底座204的两个侧板,及配接板217的宽度也宽于头部底座204。校正侧面204为楔形结构,即校正侧面204为斜面,使得配接板217前部的宽度小于后部的宽度,得在将配接头部210推入配接支架110的配接空间1100的过程中,配接头部210和配接支架110可以自动进行位置校正,同时大大降低了碰撞而造成损伤的风险。对接设备200的配接头部210大致对入配接支架110的配接空间1100时,开启该吸引器216后,瞬间的吸引力增大,校正侧面218和引导卡口211、213会使在配接头部210和配接支架110即使在没有完全对正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严重碰撞,从而即能够在对正过程中提供操作的宽容度,也不会对设备造成损伤。优选的,配接板217后部可以和配接空间1100形成紧密或过盈配合。配接板217前部和配接空间1100之间则形成间隙配合。
参见图7-图9,图7为配接支架11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二浮动套头悬浮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E-E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配接支架110包括固定板115和引导板118,引导板118和固定板115形成一配接空间1100,配接空间1100用于容置对接设备200的配接头部210。具体的固定板115位于配接支架110的顶部,固定板118为配接支架110的背板和两个侧板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15和引导板118为分体式结构,二者可以通过螺丝或者焊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固定板115和引导板118也可以一体成型。
如图8和图9所示,固定板115设有用于安装两个浮动套头111、113的两个固定通孔163,第一浮动套头111和第二浮动套头113分别穿过两个固定通孔153、163。具体的,固定板115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个固定通孔163的两个限位固定套管134、144。两个浮动套头111、113的结构相同,以其中的第二浮动套头113为例,浮动套头113即指第二浮动套头113,不予赘述。浮动套头113包括:浮动套管130以及第一弹性部件155。浮动套管130套设于收集端接头114上,并穿设于限位固定套管134内,且浮动套管130包括用于引导对接端接头212的引导端口154以及用于在初始状态下与限位固定套管134接合的可悬浮端口135,当未接入对接设备200的对接端接头214时,可悬浮端口135与限位固定套管134接合,浮动套头113处于初始位置;在接入对接端接头214的过程中,可悬浮端口135相对于限位固定套管134移动,并引导对接端接头214与对应的收集端接头114对正并完成接合形成清洗通路。第一弹性部件155位于引导端口154以及限位固定套管134之间,用于在接入对接端接头214过程中限定浮动套管130的移动幅度并在对接端接头214移出后将浮动套头113回复至初始状态。
如图8和图9所示,以限位固定套134为例,该限位固定套134包括:一卡接部1344,一用于在初始状态下与可悬浮端口135对接的对接顶部1340,一用于限定第一弹性部件155一端的第一限位内腔1342以及用于容置并限定引导端口154位置的第二限位内腔134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内腔1342和第二限位内腔1343可以合并为一个内腔。卡接部1344用于将限位固定套134的下端卡入固定通孔153的套管卡槽1531内,上端则通过设置于限位固定套管134和固定板115之间的用于紧固限位固定套管134的第一卡片133来紧固。第一卡片133包括第一松紧结构139。同样,限位固定套144也具有相同的结构,上端则通过设置于限位固定套管144和固定板115之间的用于紧固限位固定套管144的第一卡片143来紧固。第一卡片143包括松紧结构149。
浮动套头113和收集端接头114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浮动套头113和收集端接头114的外壁可以一体成型,二者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通过螺纹连接。在接入对接端接头214后,受到致动组件的推力后,压缩第一弹性部件155,此时可悬浮端口135与限位固定套管134的对接顶部1340分离,此时浮动套管113以及与其连接的收集端接头114在致动组件的推力和第一弹性部件155的作用力能够实现悬浮移动,且可以在任意方向上在一定的幅度内摆动,从而实现对对接端接头214的引导和位置校正,完成最终的对正接合。浮动套管130的引导端口135还设置一外管132,该外管132设置一与配接头部210配合的限位边缘131。限位边缘131的直径大于外管132主体管体的直径,如图12所示,图12为配接头部210与配接支架110完成配接后的示意图。为了便于描述,将其设置为第一收集端对接头112和第一对接端接头212完成接合而第二收集端对接头114和第二对接端对接头214未接合的状态。如图12所述,限位边缘131主要为了和配接板217配合,在推入配接板217后,限位边缘131位于配接板217下方,而外管132的主体管体则卡入配接板217的引导卡口213内。当浮动套管113以及与其连接的收集端接头114在受到致动组件241的推力和第一弹性部件155的作用力能够实现悬浮移动后,当期升至配接板217的位置时,限位边缘131可以限定浮动套管113的位置,从而防止浮动套管113过度摆动从而增加收集端接头114和对接端接头214对接的难度。参见图11,引导卡口211包括第一上部卡槽233和第二上部卡槽234。参见图11和图12,浮动套头111的外管132与第一上部卡槽233接触,即第一上部卡槽233用于引导浮动套头111,第二上部卡槽234可以限定浮动套头111的位置,尤其是限定浮动套头111的限位边缘131的位置。具体的第二上部卡槽234的开口大与第一上部卡槽233的开口。另一个引导卡口213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包括第一上部卡槽243和第二上部卡槽244。
浮动套管113的外管132与浮动套管130形成一用于限定第一弹性部件155另一端的限位槽1301。第一弹性部件155具体为第一弹簧。参见图9所示,第一弹性部件155套设于浮动套管130上,一端被限位槽1301限定位置,另一端被第一限位内腔1342限定位置。浮动套管114即第二浮动套管114的外管142与浮动套管140形成一用于限定第一弹性部件155另一端的限位槽1401。第一弹性部件155具体为第一弹簧。参见图9所示,第一弹性部件155套设于浮动套管140上,一端被限位槽1401限定位置,另一端被第一限位内腔1442限定位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配接头部210和配接支架110的对接,对接顶部1340包括一圆台状第一引导凹口1341,该用于第一引导凹口1341引导可悬浮端口135。可悬浮端口135为一可拆卸的固定于浮动套管130的卡环,对应的,该卡环135包括一用于与第一引导凹口1341匹配的圆台状引导部1351。引导部1351与第一引导凹口1341形状大小相似,且各自的剖面为斜面,在可悬浮端口135接触对接顶部1340时,其直径较小的平面接触第一引导凹口1341直径大的平面,引导部1351和第一引导凹口1341之间的间隙即为校正和调整的空间,且第一引导凹口1341能够引导上述引导部1351逐渐对正。浮动套管130和卡环135之间还设置一用于紧固卡环135的第二卡片136,第一卡片133包括第二松紧结构138。引导端口154设置有圆台状的引导口以更好的引导第二对接端接头214进入第二浮动套头113内。
如图12-图14所示,当第一对接端接头212接入第一浮动套头111后,第一致动组件231通过连杆232向上推动第一对接端接头212,经过校正以形成第一对接端接头212和第一收集端接头112的结合形成图13中箭头所示的废弃物排出通路。当第二致动组件241关闭后,连杆242退回,第二对接端接头214与第二收集端接头114分离后,第二对接端接头214退出第二浮动套头113,第二对接端接头214和第二收集端接头114形成清洗通路中断。以第二收集端接头114为例,第二收集端接头114包括可自动封闭接头端口181的接头密封件183,该接头密封件183内含接头柱塞184,套设在接头柱塞184上一端位于接头密封件183内一端套设在接头固定部186的第二弹性部件185。第二收集端接头114通过接头密封件183实现打开和封闭,通过第二弹性部件185实现自动封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废弃物收集设备通过先将对接设备的对接端接头与浮动套头匹配后,再将收集端接头与对接端接头对接,而在对接端接头插入浮动套头后,浮动套头可以悬浮移动从而引导对接端接头进入浮动套头内,且逐渐与收集端接头对正,并且浮动套头的悬浮移动也使得即使对接端接头与浮动套头在没有完全对正的情况下,对接端接头也不会对浮动套头造成冲击,更不会与收集端接头发生错位的碰撞从而造成磨损。即,在废弃物收集设备和对接设备对接过程中,可以有较大的位置容错,既能提高对接的准确率,也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同时还能减少收集端接头和对接端接头因为未精确对正造成的损伤;
其次,本实施例中的废弃物收集设备的实现位置引导和校正的结构简单复杂度低,所需原材料少,制造容易,降低了成本;
再者,本实施例中的对接设备设置了多个可在和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的过程中自动校正对正位置的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位置容错,提高对接的准确率,也便于使用人员操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对接设备,用于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中,用于运输该系统中的废弃物收集设备收集的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设备包括:
配接头部,用于与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配接支架配接;
至少一个致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配接头部内并能够在特定方向自由伸缩;
两个对接端接头,该两个对接接头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组件上,且当所述配接头部与所述配接支架对位后,所述致动组件发生动作以使所述对接端接头与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浮动套头接触形成对接;
其中,配接头部包括一配接板,所述配接板包括两个用于卡入所述浮动套头引导卡口,所述对接端接头可穿过所述引导卡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卡口形状大致为U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接板包括两个校正侧面,所述校正侧面为楔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单独与两个所述对接端接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为气动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为步进电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接头部还包括一吸引器,所述吸引器为电磁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设备还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配接头部两侧的用于匹配所述废弃物收集设备的引导侧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侧板设置若干导轨,所述导轨为柔性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卡口内端为弧面,侧端为楔形结构使得卡口的前端到内端的开口宽度逐渐减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引导卡口包括第一上部卡槽和第二上部卡槽,所述第一上部卡槽用于引导所述浮动套头,所述第二上部卡槽用于限定浮动套头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对接端接头中,其中一个与用于将废弃物排出的排出接口连接,另一个与用于灌入清洗液的清洗接口连接。
CN201910119989.0A 2019-02-18 2019-06-24 一种对接设备 Pending CN110074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9989.0A CN110074870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对接设备
PCT/CN2019/102936 WO2020168703A1 (zh) 2019-02-18 2019-08-28 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设备以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EP19915866.8A EP3928808A4 (en) 2019-02-18 2019-08-28 WASTE COLLECTION DEVICE, ANCHORING DEVICE AND WAST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US17/430,568 US20220133424A1 (en) 2019-02-18 2019-08-28 Waste collection device, docking device and waste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9989.0A CN110074870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对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4870A true CN110074870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9989.0A Pending CN110074870A (zh) 2019-02-18 2019-06-24 一种对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48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8703A1 (zh) * 2019-02-18 2020-08-27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设备以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7432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Richard Radford Medical waste disposal system assembly
CN101370534A (zh) * 2005-12-14 2009-02-18 史赛克公司 医疗/手术废物收集和处理系统
CN110251241A (zh) * 2019-06-06 2019-09-20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对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7432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Richard Radford Medical waste disposal system assembly
CN101370534A (zh) * 2005-12-14 2009-02-18 史赛克公司 医疗/手术废物收集和处理系统
CN110251241A (zh) * 2019-06-06 2019-09-20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对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8703A1 (zh) * 2019-02-18 2020-08-27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设备以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1241A (zh) 一种对接设备
CN110075371A (zh) 一种废弃物收集设备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CN1994212B (zh) 清洁器系统
TWI789718B (zh) 清掃機站、清掃機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N1994211A (zh) 机器人清洁系统
TWI709388B (zh) 吸塵器支持架
CN110074870A (zh) 一种对接设备
KR20070094288A (ko)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WO2020168936A1 (zh) 一种废弃物收集设备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WO2021053512A1 (en) Lens inspection module
CN211485855U (zh) 一种废弃物收集设备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CN211156313U (zh) 一种对接设备
WO2020168703A1 (zh) 废弃物收集设备、对接设备以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CN209303312U (zh) 一种多功能清洗架
CN220164809U (zh) 废弃物收集设备及废液收集处理系统
CN109999229A (zh) 一种废弃物收集设备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EP4226832A1 (en) Cleaner station
CN216535106U (zh) 一种吸尘装置及清洁设备
CN115007331A (zh) 血液成分分离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52186U (zh) 一种模块化的集成灶底托
CN210834342U (zh) 一种用于室内环境检测的空气采样器
CN209285644U (zh) 一种一次性带负压及碎石收集装置的输尿管输送鞘
CN117339035A (zh) 废弃物收集设备、废液收集处理系统及其对接方法
CN214388364U (zh) 一种对接系统
CN209450685U (zh) 一种多对多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