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2357A -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2357A
CN110072357A CN201910329944.6A CN201910329944A CN110072357A CN 110072357 A CN110072357 A CN 110072357A CN 201910329944 A CN201910329944 A CN 201910329944A CN 110072357 A CN110072357 A CN 110072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plate
panel
flange
inner panel
electrical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99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2357B (zh
Inventor
唐昊
左猛
盛海泳
张海龙
陈海波
龚熙战
王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99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2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2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2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2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2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包括:内板,内板的部分或整体为塑料件;外板,为钣金件,外板覆盖于内板的外侧面,外板的边缘构造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扣合在内板上以锁定内板与外板。本方案提供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内板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外板为钣金件可在外侧可起到防护和装饰的作用,且具有优异的耐刮、耐磨性,使得整个面板组件的外侧不容易产生刮伤、磨损,且更利于保证家用电器整体外观的一致性,促进提升家用电器在视觉上的一体式效果。

Description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及一种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如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门体、面板等表面部件采用全塑料件,由于家用电器为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的产品,这样,使得门体、面板等塑料件容易产生磨损、划伤等现象,且塑料件喷漆与前封门、侧板等部位的喷漆容易存在较大色差,视觉上无法与整机达成一体式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的家用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包括:内板,所述内板的部分或整体为塑料件;外板,为钣金件,所述外板覆盖于所述内板的外侧面,所述外板的边缘构造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扣合在所述内板上以锁定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外板覆盖于内板的外侧面并通过第一翻边与内板扣合进行锁定,使得内板和外板构造出双层的一体式结构,这样,内板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外板在外侧可起到防护和装饰的作用,其中,由于外板为钣金件,具有优异的耐刮、耐磨性,使得整个面板组件的外侧不容易产生刮伤、磨损,且通过利用外板在外侧形成装饰,更利于保证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与家用电器的其他部位(如前封门、侧板等)之间表面处理效果(如喷漆效果)的一致性,从而更利于保证家用电器整体外观的一致性,促进提升家用电器在视觉上的一体式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板与所述第一翻边合围出包边槽,所述内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包边槽内并与所述外板及所述第一翻边抵靠。
在本方案中,外板与第一翻边合围出包边槽,使得外板的边缘对内板的边缘形成包边形式地连接,且通过使内板位于包边槽内的部位与外板及第一翻边抵靠,如对外板与内板的包边部位铆接处理使得内板与外板的包边部位紧配合,这样,外板与内板之间结合更稳定,不容易产生相对错动,使得外板与内板的一体化效果更好。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板包括面板部位和侧壁部位,所述侧壁部位形成在所述面板部位的边缘并与所述面板部位之间形成转角过渡,所述外板覆盖于所述面板部位、所述侧壁部位及所述转角过渡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一翻边扣合在所述侧壁部位上。
在本方案中,设置内板的面板部位与其侧壁部位之间形成转角过渡,也即,内板上形成有转折造型,外板覆盖于面板部位、侧壁部位及转角过渡的外侧面,利用该转折造型及外板与内板之间大致契合的适配形式,使得外板与内板之间在转折造型处形成嵌合,这样可利于提升外板与内板的贴合效果,并且可进一步提升外板与内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外板与内板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通过设计第一翻边扣合在侧壁部位,一方面,结合面板部位与侧壁部位之间的转折造型结构,在对侧壁部位与外板翻边连接和铆接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内板的受压情况,这样可以降低加工过程中塑料的内板的受损风险,实现塑料件与钣金件之间良好地加工连接,另一方面,也使得内板用于与外板连接部位避开其面板部位,这样,在进行折弯翻边处理使得第一翻边包住内板的边缘形成扣合连接的过程中,和/或在进行对第一翻边与内板铆接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避开面板部位及面板部位表面的外板,使得外板在面板部位表面上的区域不容易受到加工损伤,改善产品的良品率和成型质量。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板部位的外侧面的整体或部分构造成拱起形状,所述外板与所述面板部位契合。
在本方案中,设置面板部位的外侧面的整体或部分构造成拱起形状,外板与面板部位契合,也即,外板对应于该拱起形状的部位形成凹陷形状,使得面板部位中的拱起处嵌入外板的凹陷处形成契合,这样,使得外板与内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可形成一定的嵌合,这样可利于提升外板与内板的贴合效果,使得外板不容易相对于内板离层或避空,并且可进一步提升外板与内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外板与内板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板部位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所述侧壁部位,使得所述面板部位与其两端的所述侧壁部位共同构造成C形,所述外板上的所述第一翻边分别扣合于C形的开口两端的部位。
在本方案中,设计内板大致构造成C形,外板的第一翻边分别扣合于 C形的开口两端的部位,这样,形成外板与内板所形成的双层结构在两端处包边扣合连接,连接可靠、牢固,不容易松脱,且具有加工方便、高效的优点,且C形的造型设计,使得外板与内板之间除了通过第一翻边扣合连接以外,外板与内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可形成较佳的适配嵌合,使得外板还可从C形的上下两侧对内板箍紧限位,和/或使得外板及其第一翻边可从 C形的左右两侧对内板进一步箍紧限位,进一步提升外板与内板的贴合效果,使得外板不容易相对于内板离层或避空,并且进一步提升外板与内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外板与内板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板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凸筋,所述外板压在所述凸筋上。
在本方案中,在内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筋,使得外板覆盖内板的外侧面的同时压靠在凸筋上,这样,使得外板可以在内板的外侧面上更好地张紧,从而使得内板与外板可更紧密、稳定贴合覆盖,外板不容易相对于内板离层,并且使得外板与内板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对于内板而言,凸筋也可对内板起到加强的作用,提升产品的刚度和使用可靠性,且也更利于保证内板的成型质量,提升内板与外板贴靠适配效果,防止外板避空。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板上构造有第二翻边,所述内板的边缘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翻边对应并抵靠。
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二翻边与内板的边缘抵靠配合,这样可以防止内板沿包边槽相对于外板错动,提升内板与外板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且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门板或面板等部件为纯塑料件,存在塑料件装配拼接缝隙很大的问题,导致外形不美观,且容易藏污纳垢,本方案设计第二翻边翻靠在内板的边缘,这样,第二翻边可以填充内板周圈的配合缝隙,从而可以实现对面板组件与其周围部件的拼合缝隙更灵活、精密地加以调控,解决拼合缝隙过大的问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板上形成有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向所述内板的后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覆盖所述延伸壁并与所述延伸壁抵靠。
在本方案中,在内板上构造延伸壁,使之与第二翻边抵靠,这样可利于提升第二翻边与内板的抵靠面积,使得外板与内板的配合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同时,延伸壁可以对第二翻边更好地支撑,这样第二翻边不容易变形或跑位,使得第二翻边对缝隙的填补作用更精密、可靠。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板上构造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翻边,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翻边上构造有翻边槽,所述翻边槽的底壁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延伸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翻边搭靠在所述延伸壁上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并锁定所述第二翻边及所述延伸壁。
在本方案中,设置外板上的若干第二翻边中的至少一者和其对应的延伸壁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这样可以进一步对外板与内板加固,提升面板组件的可靠性和一体化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维修成本消耗。且其中,通过在第二翻边构造翻边槽,将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翻边槽的底壁上,这样,翻边槽可作为沉孔用于容纳紧固件,使得紧固件对第二翻边和延伸壁固定后不会凸出于第二翻边,这样,紧固件不容易松脱,且不会与面板组件周围的部件发生干涉。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且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分别构造有所述第一翻边,所述外板还具有从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延伸的第三边缘及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的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分别构造有所述第二翻边。
在本方案中,外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及相对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使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通过第一翻边与内板扣合锁定,使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分别通过第二翻边与内板的边缘止挡抵靠,这样,可以实现内板与外板之间稳定可靠地连接,同时,形成对内板的前侧和周圈覆盖,具有较佳的防护和装饰效果,且具有装配方便性和高效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家用电器包括:门体,所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形成为所述门体的一部分;和/或面板部件,所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形成为所述面板部件的一部分;和/或抽屉,具有抽屉腔和设在所述抽屉腔的前端的抽屉门盖,所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形成为所述抽屉门盖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家用的电器的面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所示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家用电器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家用电器的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家用电器的部分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家用电器的部分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面板组件,100内板,110面板部位,120侧壁部位,130转角过渡, 140延伸壁,141第二安装孔,150凸筋,200外板,211第一边缘,212第二边缘,213第三边缘,214第四边缘,220第一翻边,221过渡边,222扣合边, 223包边槽,230第二翻边,231翻边槽,2311底壁,2312第一安装孔,232 凸台,20抽屉腔,30抽屉门盖,31端盖,311避让口,312封挡壁,40防撞条,50抽屉室,51前端口,52装饰板,60灯罩,70电器盒盖,8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包括:内板100和外板200,内板100的部分或整体为塑料件;外板200 为钣金件,外板200覆盖于内板100的外侧面,外板200的边缘构造有第一翻边220,第一翻边220扣合在内板100上以锁定内板100与外板200。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外板200覆盖于内板 100的外侧面并通过第一翻边220与内板100扣合进行锁定,使得内板100和外板200构造出双层的一体式结构,这样,内板100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外板200在外侧可起到防护和装饰的作用,其中,由于外板200为钣金件,具有优异的耐刮、耐磨性,使得整个面板组件10的外侧不容易产生刮伤、磨损,且通过利用外板200在外侧形成装饰,更利于保证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与家用电器的其他部位(如前封门、侧板等)之间表面处理效果(如喷漆效果) 的一致性,从而更利于保证家用电器整体外观的一致性,促进提升家用电器在视觉上的一体式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板200与第一翻边220合围出包边槽223,内板100的一部分位于包边槽223内并与外板200及第一翻边220抵靠。
更详细地,如图2所示,第一翻边220包括过渡边221和扣合边222,扣合边222与外板200相对,过渡边221衔接外板200和扣合边222,使得扣合边222、过渡边221和外板200合围出C形的包边槽223,其中,扣合边222扣合在内板100上并将内板100压向外板200,例如,采用铆接技术将扣合边222与内板100铆接,将外板200与内板100锁紧。
举例而言,将钣金的外板200覆于内板100的外侧面上,对外板200 通过折弯翻边等工艺处理以构造出第一翻边220,其中,外板200及其上的第一翻边220合围出包边槽223,并且包边槽223包住内板100的边缘部位形成对内板100包边,从而将内板100与外板200以该包边形式锁定在一起。然后,通过铆接技术使得包边槽223与其内的内板100扣紧,这样,外板200与内板100之间装配间隙可以控制得较小,结合更稳定,不容易产生相对错动,保证了内板100与外板200组合一体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板100包括面板部位110 和侧壁部位120,侧壁部位120形成在面板部位110的边缘并与面板部位 110之间形成转角过渡130,外板200覆盖于面板部位110、侧壁部位120 及转角过渡130的外侧面,且第一翻边220扣合在侧壁部位120上。
其中,通过设置内板100的面板部位110与其侧壁部位120之间形成转角过渡130,也即,内板100上形成有转折造型,外板200覆盖于面板部位110、侧壁部位120及转角过渡130的外侧面,利用该转折造型及外板200与内板100之间大致契合的适配形式,使得外板200与内板100之间在转折造型处形成嵌合,这样可利于提升外板200与内板100的贴合效果,并且可进一步提升外板200与内板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外板 200与内板100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通过设计第一翻边220扣合在侧壁部位120,一方面,结合面板部位110与侧壁部位120之间的转折造型结构,在对侧壁部位120与外板200翻边连接和铆接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内板100的受压情况,这样可以降低加工过程中塑料的内板100的受损风险,实现塑料件与钣金件之间良好地加工连接,另一方面,也使得内板100用于与外板200连接部位避开其面板部位110,这样,在进行折弯翻边处理使得第一翻边220包住内板100的边缘形成扣合连接的过程中,和/或在进行对第一翻边220与内板100铆接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避开面板部位110及面板部位110表面的外板200,使得外板200在面板部位110表面上的区域不容易受到加工损伤,改善产品的良品率和成型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面板部位110的外侧面的整体或部分构造成拱起形状,所述外板200与所述面板部位110契合。也即,外板200对应于该拱起形状的部位形成凹陷形状,使得面板部位110中的拱起处嵌入外板200的凹陷处形成契合,这样,使得外板200与内板100 的相对表面之间可形成一定的嵌合,这样可利于提升外板200与内板100 的贴合效果,使得外板200不容易相对于内板100离层或避空,并且可进一步提升外板200与内板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外板200与内板100 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面板部位110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侧壁部位120,使得面板部位110与其两端的侧壁部位120共同构造成C形,外板200上的第一翻边220分别扣合于C形的开口两端的部位。这样,形成外板200与内板100所形成的双层结构在两端处包边扣合连接,连接可靠、牢固,不容易松脱,且具有加工方便、高效的优点,且C形的造型设计,使得外板200与内板100之间除了通过第一翻边220扣合连接以外,外板 200与内板100的相对表面之间可形成较佳的适配嵌合,使得外板200还可从C形的上下两侧对内板100箍紧限位,和/或使得外板200及其第一翻边220可从C形的左右两侧对内板100进一步箍紧限位,进一步提升外板 200与内板100的贴合效果,使得外板200不容易相对于内板100离层或避空,并且进一步提升外板200与内板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外板 200与内板100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板100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凸筋150,外板200压在凸筋150上。使得外板200覆盖内板 100的外侧面的同时压靠在凸筋150上,相比于内板100对外板200进行面支撑的形式而言,凸筋150支撑的形式使得外板200可以在内板100的外侧面上更好地张紧,从而使得内板100与外板200可更紧密、稳定贴合覆盖,外板200不容易相对于内板100离层,并且使得外板200与内板100 之间不容易相对错动,对于内板100而言,凸筋150也可对内板100起到加强的作用,提升产品的刚度和使用可靠性,且也更利于保证内板100的成型质量,提升内板100与外板200贴靠适配效果,防止外板200避空。
更详细地,内板100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凸筋150,多个凸筋150 拼合出若干网格结构,例如图1和图7所述,多个凸筋150拼合出多个四边形网格结构,当然,也可设计多个凸筋150拼合出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环形等结构。外板200压靠在网格结构上,使得外板200被凸筋150 支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外板200上构造有第二翻边230,内板100的边缘的部分区域与第二翻边230对应并抵靠。这样可以防止内板100沿包边槽223相对于外板200错动,提升内板100与外板200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且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门板或面板等部件为纯塑料件,存在塑料件装配拼接缝隙很大的问题,导致外形不美观,且容易藏污纳垢,本方案设计第二翻边230翻靠在内板100的边缘,这样,第二翻边230可以填充内板100周圈的配合缝隙,从而可以实现对面板组件10与其周围部件的拼合缝隙更灵活、精密地加以调控,解决拼合缝隙过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内板100上形成有延伸壁 140,延伸壁140向内板100的后侧延伸,第二翻边230覆盖延伸壁140并与延伸壁140抵靠。这样可利于提升第二翻边230与内板100的抵靠面积,使得外板200与内板100的配合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同时,延伸壁140可以对第二翻边230更好地支撑,这样第二翻边230不容易变形或跑位,使得第二翻边230对缝隙的填补作用更精密、可靠。
举例而言,如图1和图3所示,外板20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且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分别构造有第一翻边220,外板200还具有从第一边缘211向第二边缘212延伸的第三边缘213及与第三边缘213相对的第四边缘214,第三边缘213和第四边缘214分别构造有第二翻边230。通过使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分别通过第一翻边220与内板100扣合锁定,使第三边缘213和第四边缘214分别通过第二翻边230与内板100的边缘止挡抵靠,这样,可以实现内板100与外板 200之间稳定可靠地连接,同时,形成对内板100的前侧和周圈覆盖,具有较佳的防护和装饰效果,且具有装配方便性和高效性。
更进一步地,外板200上构造有一个或多个第二翻边230,其中,至少一个第二翻边230上构造有翻边槽231,使得第二翻边230在翻边槽231 旁边的部位相对于翻边槽231而言形成为凸台232,以起到填补拼合缝隙的作用,翻边槽231的底壁2311设有第一安装孔2312,延伸壁14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41,第二翻边230搭靠在延伸壁140上且第一安装孔2312 与第二安装孔141相对,紧固件连接于第一安装孔2312及第二安装孔141,并锁定第二翻边230及延伸壁140。其中,通过使外板200上的若干第二翻边230中的至少一者和其对应的延伸壁140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这样可以进一步对外板200与内板100加固,提升面板组件10的可靠性和一体化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维修成本消耗。且其中,通过在第二翻边230构造翻边槽231,将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第一安装孔2312设置在翻边槽231的底壁2311上,这样,翻边槽231可作为沉孔用于容纳紧固件,使得紧固件对第二翻边230和延伸壁140固定后不会凸出于第二翻边230,这样,紧固件不容易松脱,且不会与面板组件10周围的部件发生干涉。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外板200与其上的第一翻边220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外板200与其上的第二翻边230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包括内板100和外板200。内板100为塑料件,外板200为钣金件。外板200覆盖于内板100的外侧面,外板200的边缘构造有第一翻边220,第一翻边220扣合在内板100上以锁定内板100与外板200。具体地,对外板200的边缘经过折弯、翻边等工艺加工后,通过铆接技术使得外板200与内板100铆接装配在一起,形成钣金的外板200全包塑料的内板100的一体式面板组件10结构。
如图1所示,对于内板100:内板100为一体的塑料件,具体可包括面板部位110和侧壁部位120,侧壁部位120形成在面板部位110的边缘并与面板部位110之间形成转角过渡130。更详细地,面板部位110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侧壁部位120,使得面板部位110及其左右两端的侧壁部位120共同构造出C形。
另外,面板部位110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延伸壁140,使得面板部位110及其上下两端的延伸壁140共同构造出C形。其中,延伸壁140及侧壁部位120均朝向面板部位110的后侧延伸。
如图1所示,对于外板200:外板200为一体的钣金件,较佳地,外板200为VCM面板,VCM面板是以钢板为基材,表面滚涂氯乙烯的一种金属彩色层压钢板,也即,将印贴膜制品通过粘贴的方式复合到钢板表面,因此,实现所获得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图案和花纹。
外板20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且第一边缘211 和第二边缘212分别构造有第一翻边220,外板200还具有从第一边缘211 向第二边缘212延伸的第三边缘213及与第三边缘213相对的第四边缘 214,第三边缘213和第四边缘214分别构造有第二翻边230。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内板100的面板部位110位于外板200的后方并与外板200的内侧面抵靠。外板200横向截面呈与内板100相适的 C形,使得外板200覆盖于面板部位110、侧壁部位120及转角过渡130 的外侧面,外板200的两个第一翻边220以包边形式扣合于内板100的两个侧壁部位120,并通过铆接技术与内板100装配,使得外板200的左右两端与内板100的左右两端以包边、铆接的形式锁定在一起。内板100位于外板200的两个第二翻边230之间,且两个第二翻边230对应覆盖内板 100的两个延伸壁140的外侧面并与内板100的两个延伸壁140抵靠,可以限制内板100相对于外板200沿包边上下滑动,进一步实现内板100与外板200装配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内板100的面板部位110的外侧面呈向前凸出的拱起形状,外板200与面板部位110契合。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内板100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凸筋150,外板200压在凸筋150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外板200的上下两个第二翻边230中,位于上侧的第二翻边230上构造有翻边槽231,翻边槽231的底壁2311设有第一安装孔2312,延伸壁14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41,第二翻边230搭靠在延伸壁140上且第一安装孔2312与第二安装孔141相对,紧固件连接于第一安装孔2312及第二安装孔141,并锁定第二翻边230及延伸壁140。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采用钣金的外板200与塑料的内板100组合装配,钣金的外板200经过折弯翻边等工艺加工后,通过铆接技术与塑料的内板100装配在一起,因此保证了面板组件10的一体性,并减小了面板组件10的装配拼接间隙,解决了塑料件装配间隙过大的问题。VCM面板保证了面板组件10的金属外观,喷漆效果与家用电器整机的一致性更好,提升了用户体验,并减少面板组件10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划伤,利于内板100的内部支撑作用,保证了面板组件10外部定型效果,同时也利于保证面板组件10与家用电器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家用电器可以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家用电器包括门体,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 10形成为门体的一部分。
举例而言,以冰箱为例进行说明,冰箱具有门体,门体具体包括前述中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此外,门体还可包括门胆,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与门胆前后对接拼装,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的外板200形成门体的外观面,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的内板100可供与门胆可靠地连接固定。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与门胆之间还可填充有发泡层进行隔热。
举例而言,以柜机空调为例进行说明,空调具有面板部件(如柜机的前面板),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形成为该面板部件,另外,空调还具有后框体,面板部件与后框体前后拼装限定出柜机的外壳。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也可设计面板部件与柜机的侧板及后板共同拼合出柜机的外壳。
举例而言,以带抽屉的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 7、图8、图9和图10所示,抽屉具有抽屉腔20和设在抽屉腔20的前端的抽屉门盖30,具体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形成为抽屉门盖30的前侧面,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的内板100与抽屉腔20连接,抽屉门盖30 还可包括端盖31,端盖31上设有电器盒盖70和/或灯罩60,端盖31位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后侧,以对面板组件10包边的部位进行隐藏,端盖31上设有避让口311以对抽屉腔20避让。
如图8所示,较佳地,端盖31顶部设有封挡壁312,封挡壁312覆盖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中外板200上侧的一个第二翻边230,使得第二翻边230及其第二翻边230上的紧固件等被很好地隐藏。
如图9所示,较佳地,家用电器包括防撞条40,家用电器设有用于容纳抽屉的抽屉室50,抽屉室50侧方设有装饰板52,抽屉室50与抽屉通过导轨80滑动连接,抽屉室50前端设有供抽屉进出的前端口51,抽屉关闭时,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良好地遮挡封盖前端口51,防撞条40抵靠前端口51周围的部位,防止抽屉与抽屉室50直接碰撞。
更详细地,以滚筒式洗衣机为例,滚筒式洗衣机具有底座,该底座用于支撑滚筒式洗衣机的洗衣机设备,抽屉室50和抽屉共同限定出底座,其中,本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的外板200的设置,可以使得抽屉门盖30与洗衣机设备一致性更好,可更良好地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面板组件中的外板覆盖于内板的外侧面并通过第一翻边与内板扣合进行锁定,使得内板和外板构造出双层的一体式结构,这样,内板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外板在外侧可起到防护和装饰的作用,其中,由于外板为钣金件,具有优异的耐刮、耐磨性,使得整个面板组件的外侧不容易产生刮伤、磨损,且通过利用外板在外侧形成装饰,更利于保证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与家用电器的其他部位(如前封门、侧板等) 之间表面处理效果(如喷漆效果)的一致性,从而更利于保证家用电器整体外观的一致性,促进提升家用电器在视觉上的一体式效果。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100),所述内板(100)的部分或整体为塑料件;
外板(200),为钣金件,所述外板(200)覆盖于所述内板(100)的外侧面,所述外板(200)的边缘构造有第一翻边(220),所述第一翻边(220)扣合在所述内板(100)上以锁定所述内板(100)与所述外板(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200)与所述第一翻边(220)合围出包边槽(223),所述内板(1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包边槽(223)内并与所述外板(200)及所述第一翻边(220)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100)包括面板部位(110)和侧壁部位(120),所述侧壁部位(120)形成在所述面板部位(110)的边缘并与所述面板部位(110)之间形成转角过渡(130),所述外板(200)覆盖于所述面板部位(110)、所述侧壁部位(120)及所述转角过渡(130)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一翻边(220)扣合在所述侧壁部位(1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部位(110)的外侧面的整体或部分构造成拱起形状,所述外板(200)与所述面板部位(110)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部位(110)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所述侧壁部位(120),使得所述面板部位(110)与其两端的所述侧壁部位(120)共同构造成C形,所述外板(200)上的所述第一翻边(220)分别扣合于C形的开口两端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100)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凸筋(150),所述外板(200)压在所述凸筋(15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200)上构造有第二翻边(230),所述内板(100)的边缘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翻边(230)对应并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100)上形成有延伸壁(140),所述延伸壁(140)向所述内板(100)的后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230)覆盖所述延伸壁(140)并与所述延伸壁(140)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200)上构造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翻边(230),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翻边(230)上构造有翻边槽(231),所述翻边槽(231)的底壁(2311)设有第一安装孔(2312),所述延伸壁(14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41),所述第二翻边(230)搭靠在所述延伸壁(140)上且所述第一安装孔(2312)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41)相对,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312)及所述第二安装孔(141),并锁定所述第二翻边(230)及所述延伸壁(14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20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212),且所述第一边缘(211)和所述第二边缘(212)分别构造有所述第一翻边(220),所述外板(200)还具有从所述第一边缘(211)向所述第二边缘(212)延伸的第三边缘(213)及与所述第三边缘(213)相对的第四边缘(214),所述第三边缘(213)和所述第四边缘(214)分别构造有所述第二翻边(230)。
11.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所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形成为所述门体的一部分;和/或
面板部件,所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形成为所述面板部件的一部分;和/或
抽屉,具有抽屉腔(20)和设在所述抽屉腔(20)的前端的抽屉门盖(30),所述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10)形成为所述抽屉门盖(30)的一部分。
CN201910329944.6A 2019-04-23 2019-04-23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Active CN110072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9944.6A CN110072357B (zh) 2019-04-23 2019-04-23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9944.6A CN110072357B (zh) 2019-04-23 2019-04-23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2357A true CN110072357A (zh) 2019-07-30
CN110072357B CN110072357B (zh) 2022-08-09

Family

ID=6736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9944.6A Active CN110072357B (zh) 2019-04-23 2019-04-23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2357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9383A (en) * 1982-05-20 1984-09-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cabinet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EP0543696A1 (fr) * 1991-11-15 1993-05-26 Esswein S.A. Appareil à porte munie d'un panneau d'habillage
US5762394A (en) * 1996-02-02 1998-06-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with structural plastic inner panel
JP2000307274A (ja) * 1999-04-22 2000-11-02 Kawamura Electric Inc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体
US20050046318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Geller Gary Robert Drawer or door front assembly
JP2011037378A (ja) * 2009-08-11 2011-02-24 Nissan Motor Co Ltd パネル部品、およびパネ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1237118A (ja) * 2010-05-11 2011-11-2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及び冷蔵庫の製造方法
CN103587390A (zh) * 2013-11-04 2014-02-19 湖南大学 一种钢铝塑料混合的模块化车门
CN103836875A (zh) * 2014-03-10 2014-06-04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门体组件及冰箱
CN204960743U (zh) * 2015-08-21 2016-01-13 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碗机门体密封结构及洗碗机
CN106091112A (zh) * 2016-06-17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555792A (zh) * 2015-09-24 2017-04-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板件的包边结构、包边模块、包边模具和板件包边方法
CN206124699U (zh) * 2016-09-30 2017-04-26 上海沿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塑料外板安装结构
CN206761510U (zh) * 2016-12-30 2017-12-1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操作面板及烹饪器具
CN108722520A (zh) * 2018-06-21 2018-11-02 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抽屉及应用所述抽屉的实验室台柜
CN208312840U (zh) * 2018-03-09 2019-01-0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门体
CN208469944U (zh) * 2018-06-13 2019-02-05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铝合金前机盖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9383A (en) * 1982-05-20 1984-09-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cabinet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EP0543696A1 (fr) * 1991-11-15 1993-05-26 Esswein S.A. Appareil à porte munie d'un panneau d'habillage
US5762394A (en) * 1996-02-02 1998-06-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with structural plastic inner panel
JP2000307274A (ja) * 1999-04-22 2000-11-02 Kawamura Electric Inc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体
US20050046318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Geller Gary Robert Drawer or door front assembly
JP2011037378A (ja) * 2009-08-11 2011-02-24 Nissan Motor Co Ltd パネル部品、およびパネ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1237118A (ja) * 2010-05-11 2011-11-2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及び冷蔵庫の製造方法
CN103587390A (zh) * 2013-11-04 2014-02-19 湖南大学 一种钢铝塑料混合的模块化车门
CN103836875A (zh) * 2014-03-10 2014-06-04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门体组件及冰箱
CN204960743U (zh) * 2015-08-21 2016-01-13 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碗机门体密封结构及洗碗机
CN106555792A (zh) * 2015-09-24 2017-04-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板件的包边结构、包边模块、包边模具和板件包边方法
CN106091112A (zh) * 2016-06-17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124699U (zh) * 2016-09-30 2017-04-26 上海沿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塑料外板安装结构
CN206761510U (zh) * 2016-12-30 2017-12-1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操作面板及烹饪器具
CN208312840U (zh) * 2018-03-09 2019-01-0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门体
CN208469944U (zh) * 2018-06-13 2019-02-05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铝合金前机盖结构
CN108722520A (zh) * 2018-06-21 2018-11-02 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抽屉及应用所述抽屉的实验室台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2357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24263A2 (en) Formed door for refrigerators
US7516531B2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universal trim piece system for a refrigerator
CN108294716B (zh) 洗碗机
US200801742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inched door design
CN113803926A (zh) 冰箱
CN106014131A (zh) 一种铝合金门框、应用该铝合金门框的门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40181B (zh) 门体和冰箱
CN104482706A (zh) 冰箱门体及具有该冰箱门体的冰箱
CN110072357A (zh) 家用电器及其面板组件
CN208846697U (zh) 一种装饰条遮挡结构以及空调器
EP2689203A2 (de) Kältegerät, insbesondere haushaltskältegerät
CN205718173U (zh) 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04329447U (zh) 冰箱门体及具有该冰箱门体的冰箱
CN103104968A (zh) 空调器
CN102478301A (zh) 立式空调器
CN201992782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2743055U (zh) 一种可快速装卸的铝骨架墙体
JP5420439B2 (ja) 玄関収納キャビネット
CN108577732A (zh) 洗碗机显示控制面板与门板配合结构及其洗碗机
CN106440303A (zh) 空调面板组件及立式空调
CN204177011U (zh) 冰箱
CN103615856B (zh) 冰箱及其箱胆
CN209474539U (zh) 洗碗机显示控制面板与门板配合结构及其洗碗机
RU2428909C2 (ru) Мебель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встраиваемых приборов
CN214432927U (zh) 一种三门立式厨房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