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1254A -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1254A
CN110071254A CN201810065628.8A CN201810065628A CN110071254A CN 110071254 A CN110071254 A CN 110071254A CN 201810065628 A CN201810065628 A CN 201810065628A CN 110071254 A CN110071254 A CN 110071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circuit board
board assemblies
curing material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56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1254B (zh
Inventor
王立明
甘承宏
张柏清
陈光辉
唐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99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3238A/zh
Priority to CN201810065628.8A priority patent/CN110071254B/zh
Priority to US16/252,872 priority patent/US11081749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071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1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1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1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2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7Protection against reversal of polar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包括封装袋、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电极位于封装袋内,且电极上还设有端子,端子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封装袋内,另一端位于封装袋外;端子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形成防护部,且防护部被防护层覆盖。上述实施例中,防护层能够覆盖需要进行绝缘保护的结构,如电路板组件以及端子,防护层能够与这些结构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在涂覆过程中防护层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结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软包装的二次电池中,封装袋将电极封装在内部,电极的端子从封装袋内伸出,并且,端子伸出封装袋的一端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而裸露设置的电路板组件以及端子容易产生电腐蚀以及短路问题,对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绝缘胶带贴覆电路板组件表面,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绝缘胶带需要根据特定的结构进行裁剪,生产效率低;并且,绝缘胶带的粘贴强度有限,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以及其制备方法,用以提高电池的绝缘性以及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封装袋、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其中,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封装袋内,且所述电极上还设有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外;
所述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形成防护部,且所述防护部被防护层覆盖。
上述实施例中,防护层能够覆盖需要进行绝缘保护的结构,如电路板组件以及端子,防护层能够与这些结构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在涂覆过程中防护层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结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为绝缘固化材料形成的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固化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胶、硅胶、环氧树脂、热熔树脂及纳米材料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表面设有防护区和裸露区,且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区。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所述防护区包括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的引脚区域。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袋包括收容所述电极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平铺设置,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边内伸出;
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将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收容空间内,从而节省了电池的体积,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具体设置时,所述防护层包括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所述第二防护层覆盖所述头部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封装袋防护层,所述封装袋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所述第一边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的上表面以及所述主体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的前端面。封装袋防护层既可以对第一边裸露的断面形成绝缘保护,也可以避免封装袋在电路板组件的挤压下破损,防止电池短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还包括端子防护层,所述端子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端子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还包括电路板组件防护层,所述电路板组件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电路板组件中的引脚。
优选的,所述封装袋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平铺设置或弯折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侧面上;
所述防护层还包括第三防护层,且所述第三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边裸露的断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表面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表面防护层与所述防护部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池的方法,所述电池包括封装袋、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封装所述电极封于所述封装袋内,且所述电极的端子与所述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外;
将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电连接形成防护部;
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绝缘固化材料取代绝缘胶带,采用涂布工艺或注塑工艺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在涂覆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结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并且,绝缘固化材料在固化过程中能够与电池的表面紧密贴合,提高了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表面设有裸露区和防护区时,所述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具体为:
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防护区,并使所述裸露区裸露设置,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
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封装袋包括收容所述电极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平铺设置,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边内伸出,且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收容空间时,所述在所述电池上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具体为:
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极的端子电连接后,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
将所述电路板组件翻折到所述收容空间内;
在所述防护部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边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所述第一边的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前端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封装袋防护层;
所述电路板组件翻折到所述收容空间后,所述第一边的上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所述主体的前端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电路板组件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电路板组件中的引脚,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电路板组件防护层。
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端子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端子的上表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端子防护层;
所述电路板组件翻折到所述收容空间后,所述端子的上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还包括通过绝缘胶带贴覆所述电池的表面形成表面防护层,所述表面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防护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电池的防护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示出的电池的防护部的剖视图;
图5a~图5b为形成图4中示出的电池的防护部的工艺流程图;
图5c为在图5b示出的电池的防护部表面形成表面防护层后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示出的电池的防护部的剖视图;
图8a~图8c为形成图7中示出的电池的防护部的工艺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主体11-前端面
20-第一边21-第一边的上表面
22-第一边的断面23-第一边下表面
30-端子31-端子的上表面32-端子的下表面
40-电路板组件41-电路板组件的上表面
401-电路板4011-测试区域402-电子元器件
50-第一防护层51-封装袋防护层
52-端子防护层53-电路板组件防护层
60-第二防护层70-侧封防护层
80-表面防护层
90-封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封装袋、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其中,电极位于封装层内,且电极上还设有端子,端子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封装袋内,另一端位于封装袋外;
端子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形成防护部,且防护部被防护层覆盖。
上述实施例中,防护层能够覆盖需要进行绝缘保护的结构,如电路板组件以及端子,防护层能够与这些结构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在涂覆过程中防护层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结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的结构,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电池包括封装袋90、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40,其中,电极位于封装袋90内,且电极上还设有端子30,端子30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封装袋90内,另一端位于封装袋90外;在设置时,端子30位于封装袋90外的这一端与电路板组件40电连接形成防护部,且防护部被防护层覆盖。防护层覆盖电池上需要进行绝缘保护的结构,如电路板组件40以及端子30,防止产生电腐蚀或短路问题,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防护层还可以覆盖电池的其它部分,如封装袋90裸露的断面等。具体的,防护层为绝缘固化材料经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绝缘固化材料包括紫外光固化胶、硅胶、环氧树脂、热熔树脂及纳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起到绝缘保护作用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绝缘固化材料可以通过涂布工艺或注塑成型工艺涂覆在电池表面,如喷胶、点胶、刷胶、低压注塑,或其他工艺方法,绝缘固化材料在固化过程中能够与需要进行绝缘防护的结构表面紧密贴合,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强度以及可靠性,并且,在涂覆过程中绝缘固化材料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结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
防护层能够对电路板组件40形成绝缘保护,覆盖电路板组件40上容易产生电腐蚀或短路的区域,防护层可以完全覆盖电路板组件40,如图2所示,防护层将电路板组件40包裹在内,也可以覆盖电路板组件40的一部分区域,具体设置时,电路板组件40的表面设有防护区和裸露区,防护区为需要进行绝缘保护的区域,防护层覆盖防护区,裸露区表露在外,如用于进行散热或感温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电路板组件40包括电路板40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401上的电子元器件402,防护区包括电子元器件402上的引脚区域,在防护部涂覆绝缘材料时,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该区域,形成绝缘保护;进一步的,在电路板401的表面还设有测试区域4011,测试区域4011用于检测电路板401以及电子元器件402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等质量问题,防护区包括这些测试区域4011,质量检测合格后,在防护部涂覆绝缘材料时,为提高电池的绝缘性,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电路板401上的测试区域4011。另外,电路板401的表面或电子元器件402的表面都可以设置一部分区域为裸露区,如对电路板组件40上一些发热较严重的电子元器件402,则可以将这些电子元器件402上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裸露区,以利于散热,对发热较少的电子元器件402,则可以在其整个区域涂覆绝缘固化材料,这样,在形成防护层时,可以根据每个电子元器件402的发热情况,灵活设计绝缘固化材料的涂覆区域。
具体设置时,封装袋90包括收容电极的主体10以及与主体10连接的第一边20,第一边20平铺设置,且端子30从第一边20内伸出;封装袋90还包括与主体10连接的第二边,第二边平铺设置或弯折固定在主体10的侧面上。封装袋90由上下两层封装膜密封形成,在封装电极的过程中,在其中一个封装膜上冲出一个凹坑,将电极放入凹坑内,然后将这两层封装膜在周边密封,形成封装袋90的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第一边10和第二边。具体设置时,第二边包括两个侧封边,这两个侧封边位于主体10相对的两侧,如图1、图3、图6所示,每个侧封边弯折固定在主体10对应的侧面上,侧封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弯折,如单折边方式或双折边方式,或者,如图9所示,每个侧封边平铺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以上述图中电池的空间位置为参考,为了便于描述,将主体10在X方向上分布的两个面记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将主体10在Y方向上分布的两个面记为前端面11和后端面,将主体10在Z方向分布的两个面记为顶面和底面。其中,主体10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连接有侧封边,且侧封边通过双折边方式弯折固定在主体10的侧面上;主体10的前端面11连接有第一边20,电极的端子30从第一边20内伸出,如图2、图4、图7所示的防护部的剖视图,主体10与第一边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电路板组件40的收容空间,端子30从第一边20中伸出后与位于该收容空间内的电路板组件40电连接,这样,防护部所占的空间被有效压缩,提高了能量密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防护层包括第一防护层50和第二防护层60,其中,第一防护层50至少覆盖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对断面区域的金属层形成绝缘保护,避免金属层与其他元件连通从而导致短路故障的发生;第二防护层60覆盖防护部的表面,对防护部裸露在外的部分形成绝缘保护。在工艺上,第一防护层50形成于电路板组件40翻折到收容空间之前,主要对内部组件之间起绝缘保护作用,第二防护层60形成于电路板组件40翻折到收容空间之后,主要对经过压缩后的防护部表面起绝缘保护作用。在结构上,第一防护层50和第二防护层60可以先后涂覆在电池不同的区域,也可以层叠设置,即第二防护层60中附着在第一防护层50表面。如图2所示,第一防护层50覆盖第一边20,第二防护层60覆盖电路板组件40、端子30,并且,第一防护层50和第二防护层60在第一边的下表面23出现层叠;在形成第二防护层60时,绝缘固化材料还可以填充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第一边20以及主体10之间的间隙。
具体设置时,第一防护层50包括封装袋防护层51,封装袋防护层51至少覆盖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第一边20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上表面以及主体10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前端面11,封装袋防护层51既可以对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形成绝缘保护,也可以避免封装袋90(主体10的前端面11以及第一边的上表面21对应的部分)在电路板组件40的挤压下破损,防止电池短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如图4所示,封装袋防护层51覆盖主体10的前端面11、第一边的上表面21以及第一边的断面22,为了完全包裹第一边的断面22区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如图7所示,封装袋防护层51还同时覆盖第一边的下表面23区域,即背离电路板组件40的一面。
第一防护层50还包括端子防护层52,端子防护层52至少覆盖端子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上表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端子防护层52同时覆盖端子30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上表面以及背离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下表面。第一防护层50还包括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至少覆盖电路板组件40中裸露的引脚,具体的,如图4所示,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覆盖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连接的端面、电路板组件40朝向主体10设置的端面、电路板组件40朝向第一边20设置的表面以及电路板组件40的两个侧面,其中,不包括电路板组件40背离第一边20设置的表面;或者,如图7所示,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覆盖了电路板组件40的整个区域,以增强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之间、电路板组件40与第一边20之间的绝缘性能。
除防护部外,防护层还可以覆盖电池的其它部分,具体的,防护层还包括第三防护层,第三防护层至少覆盖第二边裸露的断面,第三防护层主要对第二边裸露的金属层形成绝缘保护,具体设置时,第三防护层包括两个侧封防护层70,这两个侧封防护层70分布在主体10沿X方向的左右两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双折边设计,每个侧封边经两次弯折后固定在主体10的侧面上,每个侧封防护层70至少覆盖一个侧封边以及与该侧封边对应的主体10的侧面上裸露的区域。每个侧封防护层70还可以延伸到主体10的顶面上,或延伸到主体10的底面上,也可以同时延伸到主体10的顶面以及底面上从而形成包裹,扩大了侧封防护层70的覆盖范围,提高侧封防护层70的粘接强度和密封效果,进一步的,两个侧封防护层70左右连通,完全覆盖主体10的顶面以及底面。由于侧封边弯折后与主体10的侧面之间还存在间隙,并且侧封边的端部容易磨损,在具体设置时,每个侧封防护层70还延伸到主体10的后端面,对侧封边的端部进行绝缘防护,两个侧封防护层70还可以在主体10的后端面延伸并连为一体,完全覆盖主体10的后端面,进一步的,侧封防护层70由主体10的后断面延伸到主体10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完全包裹主体10的后端面,以增强主体10后端面的绝缘效果。
另外,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表面防护层,上述防护层设置于表面防护层与防护部之间。如绝缘材料为绝缘胶带,绝缘胶带贴覆电池的表面形成表面防护层80,表面防护层80至少覆盖防护部,这样,在防护部实现了内外表三层防护,除防护部外,也可以在主体10表面贴覆绝缘胶带,使绝缘胶带同时包裹住防护部以及主体10,既加强了电池的绝缘性以及可靠性,又提高了电池的外观效果。以下列举三个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并参考图1、图2,该电池包括封装袋90、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40,封装袋90用于封装电极,并在封装后形成电池的主体10以及与主体10连接的第一边20和第二边,其中,端子30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主体10内,另一端从第一边20内伸出;第二边包括两个侧封边,两个侧封边分别位于主体10相对的两侧,且每个侧封边弯折固定在主体10的侧面上;电路板组件40位于主体10与第一边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端子30从第一边20内穿出后与电路板组件40电连接形成防护部,且防护部被绝缘固化材料形成的防护层覆盖。
防护层包括第一防护层50和第二防护层60,其中,第一防护层50包括封装袋防护层51,封装袋防护层51覆盖主体10的前端面11、第一边的上表面21、第一边的断面22以及第一边的下表面23;第二防护层60覆盖防护部的表面,包括电路板组件40、端子30裸露的部分,如图2所示,在形成第二防护层60时,绝缘固化材料还填充了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第一边20以及主体10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绝缘性以及可靠性。
防护层还包括第三防护层,如图1所示,第三防护层包括两个侧封防护层70,每个侧封防护层70覆盖一个侧封边以及与该侧封边对应的主体10的侧面上裸露的区域,每个侧封防护层70还延伸到主体10的顶面以及主体10的底面上,并同时延伸到主体10的后端面,覆盖侧封边的后端部分。
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40中,为了实现某些电子元器件的散热以及感温效果,可以将这些电子元器件表面的一部分区域设置为裸露区,在防护部涂覆绝缘固化材料时,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除裸露区之外的部分。
该电池具体的制备流程为:
步骤一,将电极封装于封装袋90内,封装袋90形成用于收容电极的主体10以及与主体10连接的第一边20和第二边,其中,端子30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主体10内,另一端从第一边20内伸出;第二边包括两个侧封边,每个侧封边弯折固定在主体10的侧面上;
步骤二,将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的另一端电连接形成防护部;
步骤三,在电池左右两侧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侧封边以及与该侧封边对应的主体10的侧面上裸露的区域,并延伸到主体10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包裹主体10的两侧;同时,在每一侧,使绝缘固化材料延伸到主体10的后端面,覆盖侧封边的后端部分,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防护层;
步骤四,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50,具体为,在第一边20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第一边的上表面21、第一边的断面22以及第一边的下表面23,并在主体10的前端面11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50(封装袋防护层51);
步骤五,将电路板组件40翻折到主体10的前端面11与第一边的上表面2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
步骤六,在防护部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如电路板组件40、端子30裸露的部分,以及封装袋防护层51位于第一边20下表面的部分,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防护层60。另外,如图2所示,绝缘固化材料还填充了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第一边20以及主体10之间的间隙,如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电池的防护部形成第二防护层60。
还可以在步骤七中,在防护部的表面贴覆绝缘胶带,形成表面防护层80,或者,在防护部以及主体10的表面同时贴覆绝缘胶带形成表面防护层80,进一步加强电池的绝缘性能以及强度。
实施例2
一并参考图3、图4,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中形成的防护层有如下不同,具体为:
如图4所示,第一防护层50包括封装袋防护层51,封装袋防护层51覆盖主体10的前端面11、第一边的上表面21、第一边的断面22;还包括端子防护层52以及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其中,端子防护层52覆盖端子30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上表面,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覆盖电路板组件40上与端子30相连接的端面、电路板组件40朝向第一边20设置的上表面、电路板组件40背离端子30的端面,以及两个侧面。
第二防护层60覆盖防护部的表面,包括电路板组件40背离第一边20设置的下表面、端子30背离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下表面、第一边20背离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下表面,第二防护层60除覆盖这些在形成第一防护层50时没有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的区域外,还覆盖了涂覆有绝缘固化材料的区域,即在某些区域,第二防护层60与第一防护层50层叠设置,形成内、外两层防护;另外,在形成第二防护层60时,绝缘固化材料还可以填充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第一边20以及主体10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绝缘性以及可靠性。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40中,为了实现某些电子元器件的散热以及感温效果,可以将这些电子元器件表面的一部分区域设置为裸露区,在防护部涂覆绝缘固化材料形成防护层时,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除裸露区之外的部分。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两个侧封防护层70在主体10的后端面连为一体,并由主体10的后端面向顶面以及底面延伸,完全包裹主体10的后端面。
该电池具体的制备流程为:
步骤一,将电极封装于封装袋90内,封装袋90形成用于收容电极的主体10以及与主体10连接的第一边20和第二边,其中,端子30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主体10内,另一端从第一边20内伸出;第二边包括两个侧封边,每个侧封边弯折固定在主体10的侧面上;
步骤二,将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的另一端电连接形成防护部;
步骤三,在电池左右两侧涂布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侧封边以及与该侧封边对应的主体10的侧面上裸露的区域,并延伸到主体10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包裹主体10的两侧;同时,在每一侧,使绝缘固化材料延伸到主体10的后端面,并在主体10的后端面上连为一体,完全包裹主体10的后端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防护层;
步骤四,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50,具体包括:
I)如图5a所示,在第一边20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第一边的上表面21以及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并在主体10的前端面11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封装袋防护层51;
II)如图5a所示,在端子30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端子的上表面31,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端子防护层52;
III)如图5a所示,在电路板组件40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电路板组件40上与端子30相连接的端面、电路板组件的上表面41、电路板组件40背离端子30的端面,以及两个侧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其中,步骤I~步骤III可以由一道加工工序形成,也可以由多道加工工序形成;
步骤五,如图5b所示,将电路板组件40翻折到主体10的前端面11与第一边的上表面2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此时,步骤II中,端子30涂覆有绝缘固化材料的上表面31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步骤III中,电路板组件40涂覆有绝缘固化材料的上表面41朝向第一边20设置,电路板组件40涂覆有绝缘固化材料且背离端子30的端面朝向主体10设置;
步骤六,在防护部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防护层60,为了增强绝缘性以及可靠性,在涂覆绝缘固化材料时,绝缘固化材料还覆盖了封装袋防护层51位于第一边20下表面的部分。
如图5c所示,在步骤七中,还可以在防护部的表面贴覆绝缘胶带,形成表面防护层80,或者,在防护部以及主体10的表面同时贴覆绝缘胶带形成表面防护层80,进一步加强电池的绝缘性能以及强度。
实施例3
一并参考图6、图7,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3中形成的防护层有如下不同,具体为:
如图7所示,第一防护层50包括封装袋防护层51,封装袋防护层51覆盖主体10的前端面11、第一边的上表面21、第一边的断面22以及第一边的下表面23;还包括端子防护层52以及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其中,端子防护层52覆盖端子30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上表面以及背离电路板组件40设置的下表面,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覆盖电路板组件40整个表面;
第二防护层60覆盖防护部的表面,形成内、外两层防护,为了增强绝缘性以及可靠性,在涂覆绝缘固化材料时,绝缘固化材料还覆盖了封装袋防护层51位于第一边20下表面的部分;另外,绝缘固化材料还可以填充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第一边20以及主体10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绝缘性以及可靠性。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40中,为了实现某些电子元器件的散热以及感温效果,可以将这些电子元器件表面的一部分区域设置为裸露区,在防护部涂覆绝缘固化材料形成防护层时,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除裸露区之外的部分。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该电池的第三防护层中,两个侧封防护层70向主体10的顶面以及底面延伸,完全包裹主体10的表面。
该电池具体的制备流程为:
步骤一,将电极封装于封装袋90内,封装袋90形成用于收容电极的主体10以及与主体10连接的第一边20和第二边,其中,端子30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主体10内,另一端从第一边20内伸出;第二边包括两个侧封边,每个侧封边弯折固定在主体10的侧面上;
步骤二,将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的另一端电连接形成防护部;
步骤三,在主体10的左右两侧,主体10的顶面、底面以及后端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防护层,第三防护层包裹主体10的整个区域;
步骤四,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第一边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50,具体包括:
I)如图8a所示,在第一边20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第一边的上表面21、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以及第一边的下表面23,并在主体10的前端面11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封装袋防护层51;
II)如图8a所示,在端子30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端子的上表面31以及下表面32,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端子防护层52;
III)如图8a所示,在电路板组件40整个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
步骤五,如图8b所示,将电路板组件40翻折到主体10的前端面11与第一边的上表面2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此时,步骤II中,端子30涂覆有绝缘固化材料的上表面31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下表面32背离电路板组件40设置;
步骤六,在防护部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防护层60,为了增强绝缘性以及可靠性,在涂覆绝缘固化材料时,绝缘固化材料还覆盖了封装袋防护层51位于第一边20下表面的部分。
如图8c所示,在步骤七中,还可以在防护部的表面贴覆绝缘胶带,形成表面防护层80,或者,也可以在防护部以及主体10的表面同时贴覆绝缘胶带形成表面防护层80,进一步加强电池的绝缘性能以及强度。
另外,电池中,在主体10的前端面11与第一边的上表面21形成的空间不足以容纳电路板组件40时,在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进行电连接后,也可以直接沿端子30伸出的方向设置,在进行绝缘保护时,仍可通过绝缘固化材料形成内外两层防护,还可以通过绝缘胶带在表面形成第三层防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池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封装电极于封装袋90内,且电极的端子30与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封装袋90内,另一端位于封装袋90外;
将电路板组件40与端子30的另一端电连接形成防护部;
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
基于上述方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电路板组件40的表面设有裸露区和防护区时,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防护层覆盖防护部具体为: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覆盖防护区,并使裸露区裸露设置,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防护区为需要进行绝缘保护的区域,防护层覆盖防护区,裸露区表露在外,如用于进行散热或感温等。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封装袋90包括收容电极的主体10以及与主体10连接的第一边20,第一边20平铺设置,端子30从第一边20内伸出,且主体10与第一边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电路板组件的收容空间时,在电池上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防护层覆盖防护部具体为:
步骤一,电路板组件40与电极的端子30电连接后,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50;其中,第一防护层50可以包括封装袋防护层51、端子防护层52以及电路板组件防护层53,具体工艺为,在第一边20的表面涂布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第一边的上表面21,还包括在主体10的前端面11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封装袋防护层51,封装袋防护层51既可以对第一边20裸露的断面形成绝缘保护,也可以避免封装袋90(主体10的前端面11以及第一边的上表面21对应的部分)在电路板组件40的挤压下破损,防止电池短路。进一步的,还包括在端子30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端子的上表面31,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端子30防护层,还包括在电路板组件40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电路板组件40中的引脚,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电路板组件防护层;
步骤二,将电路板组件40翻折到主体10与第一边20之间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此时,第一边的上表面21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主体的前端面11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端子的上表面31朝向电路板组件40设置;
步骤三,在防护部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防护层60。当电路板组件40上设置有一些发热较严重的电子元器件时,则可以将这些电子元器件上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裸露区,以便于散热,第一防护层50、第二防护层60覆盖除裸露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绝缘胶带贴覆电池表面形成表面防护层80,表面防护层80至少覆盖防护部,这样,通过内外表三层防护层,进一步加强了电池的绝缘性以及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绝缘固化材料取代绝缘胶带,采用涂布工艺或注塑工艺在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形成防护层,由于绝缘固化材料在固化过程中能够与需要进行绝缘防护的元件表面紧密贴合,提高了电池的强度以及可靠性;并且,在涂覆过程中绝缘固化材料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结构,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电池,包括封装袋、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封装袋内,且所述电极上设有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外;
所述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形成防护部,且所述防护部被防护层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绝缘固化材料形成的防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化材料包含紫外光固化胶、硅胶、环氧树脂、热熔树脂及纳米材料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表面设有防护区和裸露区,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所述防护区包括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的引脚区域和/或电路板上的测试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袋包括收容所述电极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平铺设置,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边内伸出;
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包括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所述第二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封装袋防护层,所述封装袋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所述第一边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的上表面以及所述主体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的前端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还包括端子防护层,所述端子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端子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还包括电路板组件防护层,所述电路板组件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电路板组件中的引脚。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袋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平铺设置或弯折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侧面上;
所述防护层还包括第三防护层,且所述第三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边裸露的断面。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表面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表面防护层与所述防护部之间。
13.一种制备电池的方法,所述电池包括封装袋、电极以及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封装所述电极于所述封装袋内,且所述电极的端子与所述电极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外;
将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端子的另一端电连接形成防护部;
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表面设有裸露区和防护区时,所述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具体为:
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防护区,并使所述裸露区裸露设置,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封装袋包括收容所述电极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平铺设置,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一边内伸出,且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收容空间时,所述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防护层,且所述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部具体为:
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极的端子电连接后,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
将所述电路板组件翻折到所述收容空间内;
在所述防护部的表面涂布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防护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防护层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边的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边裸露的断面、所述第一边的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前端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封装袋防护层;
所述电路板组件翻折到所述收容空间后,所述第一边的上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所述主体的前端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电路板组件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电路板组件中的引脚,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电路板组件防护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端子表面涂覆绝缘固化材料,且使绝缘固化材料至少覆盖所述端子的上表面,绝缘固化材料固化后形成端子防护层;
所述电路板组件翻折到所述收容空间后,所述端子的上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绝缘胶带贴覆所述电池的表面形成表面防护层,所述表面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防护部。
CN201810065628.8A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071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9942.7A CN115133238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065628.8A CN110071254B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16/252,872 US11081749B2 (en) 2018-01-23 2019-01-21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5628.8A CN110071254B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9942.7A Division CN115133238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1254A true CN110071254A (zh) 2019-07-30
CN110071254B CN110071254B (zh) 2022-09-09

Family

ID=6729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9942.7A Pending CN115133238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065628.8A Active CN110071254B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9942.7A Pending CN115133238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1749B2 (zh)
CN (2) CN11513323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1411A (zh) * 2020-10-31 2021-01-26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2820992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86108A (zh) * 2021-01-18 2021-06-0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2886103A (zh) * 2021-02-10 2021-06-0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2886104A (zh) * 2021-02-10 2021-06-0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3036269A (zh) * 2021-03-29 2021-06-2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4725627A (zh) * 2022-04-11 2022-07-0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CN114747070A (zh) * 2020-06-30 2022-07-12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件、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8088A (zh) * 2019-08-30 2021-03-0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CN114284605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8111A (ja) * 1999-01-18 2000-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池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610166A (zh) * 2003-10-16 2005-04-27 三星Sdi株式会社 袋式蓄电池
US20050266302A1 (en) * 2004-05-31 2005-12-01 Kim Jun H Secondary battery
US20100136423A1 (en) * 2008-12-03 2010-06-03 Kyungwon Seo Secondary battery
CN102036473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布线电路基板及燃料电池
CN102664241A (zh) * 2011-12-27 2012-09-12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2005788A1 (de) * 2012-03-21 2013-09-26 Li-Tec Battery Gmbh Wandlerzelle mit einem Zellgehäuse, Batterie mit zumindest zwei dieser Wandlerzell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andlerzelle
CN103490025A (zh) * 2008-05-08 2014-01-01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电化学器件及其安装结构
CN104380496A (zh) * 2012-06-18 2015-02-25 Hzo股份有限公司 抗湿储能设备及相关方法
KR20150096133A (ko) * 2014-02-14 2015-08-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실링부 단부와 보호회로 모듈 및 전지셀 간 공간에 절연 및 경화성 물질이 부가되어 있는 전지팩
US20150311494A1 (en) * 2012-06-18 2015-10-29 Hzo, Inc. Moisture-resistant and anti-corrosiv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WO2016152024A1 (ja) * 2015-03-20 2016-09-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WO2017026688A1 (ko) * 2015-08-12 2017-02-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수분 침투의 방지에 대한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1284B1 (ko) * 2003-12-26 2006-03-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WO2005074055A1 (en) * 2004-01-28 2005-08-11 Lg Chem, Ltd. Secondary battery of assemble-type structure
KR100601519B1 (ko) * 2004-06-22 2006-07-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리튬 폴리머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571241B1 (ko) * 2004-09-22 2006-04-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614373B1 (ko) * 2004-09-24 2006-08-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강도 강화층이 형성된 리튬 폴리머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646528B1 (ko) * 2004-11-29 2006-1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 방법
KR100686807B1 (ko) * 2005-03-25 2007-0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폴리머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686814B1 (ko) * 2005-04-26 2007-0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폴리머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686800B1 (ko) * 2005-07-26 2007-0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0770115B1 (ko) * 2005-12-29 2007-10-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0760784B1 (ko) * 2006-07-04 2007-09-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용 보호회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팩
CN201117690Y (zh) * 2007-11-08 2008-09-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电池
KR101075304B1 (ko) * 2009-10-09 2011-10-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30018477A (ko) * 2011-08-09 2013-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65291A (ko) * 2011-12-09 2013-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1893958B1 (ko) * 2011-12-09 2018-08-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1905081B1 (ko) * 2011-12-09 2018-11-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N207398287U (zh) * 2017-10-16 2018-05-22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
KR102289963B1 (ko) * 2018-06-29 2021-08-1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홀더를 구비한 이차전지 팩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8111A (ja) * 1999-01-18 2000-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池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610166A (zh) * 2003-10-16 2005-04-27 三星Sdi株式会社 袋式蓄电池
US20050266302A1 (en) * 2004-05-31 2005-12-01 Kim Jun H Secondary battery
CN103490025A (zh) * 2008-05-08 2014-01-01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电化学器件及其安装结构
US20100136423A1 (en) * 2008-12-03 2010-06-03 Kyungwon Seo Secondary battery
CN102036473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布线电路基板及燃料电池
CN102664241A (zh) * 2011-12-27 2012-09-12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2005788A1 (de) * 2012-03-21 2013-09-26 Li-Tec Battery Gmbh Wandlerzelle mit einem Zellgehäuse, Batterie mit zumindest zwei dieser Wandlerzell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andlerzelle
CN104380496A (zh) * 2012-06-18 2015-02-25 Hzo股份有限公司 抗湿储能设备及相关方法
US20150311494A1 (en) * 2012-06-18 2015-10-29 Hzo, Inc. Moisture-resistant and anti-corrosiv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20150096133A (ko) * 2014-02-14 2015-08-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실링부 단부와 보호회로 모듈 및 전지셀 간 공간에 절연 및 경화성 물질이 부가되어 있는 전지팩
WO2016152024A1 (ja) * 2015-03-20 2016-09-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WO2017026688A1 (ko) * 2015-08-12 2017-02-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수분 침투의 방지에 대한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셀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0992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20992B (zh) * 2019-11-15 2023-11-2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47070B (zh) * 2020-06-30 2024-03-19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件、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4747070A (zh) * 2020-06-30 2022-07-12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件、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2271411A (zh) * 2020-10-31 2021-01-26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2271411B (zh) * 2020-10-31 2023-08-0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2886108B (zh) * 2021-01-18 2022-08-30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2886108A (zh) * 2021-01-18 2021-06-0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2886103A (zh) * 2021-02-10 2021-06-0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2886104A (zh) * 2021-02-10 2021-06-01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3036269B (zh) * 2021-03-29 2023-09-12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3036269A (zh) * 2021-03-29 2021-06-2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4725627A (zh) * 2022-04-11 2022-07-0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238A (zh) 2022-09-30
US11081749B2 (en) 2021-08-03
US20190229305A1 (en) 2019-07-25
CN110071254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1254A (zh) 一种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TWI399878B (zh) Sheet type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079782B2 (ja) ソフトパッケージ大容量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43652B (zh) 双极性电池及其封装方法
JP4749832B2 (ja) 二次電池
CN105489925B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9487589U (zh) 极耳结构及电池
JP2004303590A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377361B (zh) 一种薄膜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8045555U (zh) 电池
CN110350112A (zh) 二次电池
CA2259769A1 (en) Thin type sealed cell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CN113330628B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51576C (zh) 一种制造软包装锂二次电池的方法
KR20150010481A (ko) 파우치 전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0391356B (zh) 电池
CN109273776B (zh) 一种电芯膜袋封装方法、电池制备方法及电池
CN108398063B (zh) 一种电子雷管芯片及其封装方法
CN207398287U (zh) 电池单元
CN109671983A (zh) 电池单元
CN106159118A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02059A (zh) 电池
WO2022082924A1 (zh) 一种用无热胶粘工艺封装圆柱型电池的结构及其封装工艺
CN112072013B (zh) 二次电池
CN107644961A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