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9120B -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9120B
CN110069120B CN201910359767.6A CN201910359767A CN110069120B CN 110069120 B CN110069120 B CN 110069120B CN 201910359767 A CN201910359767 A CN 201910359767A CN 110069120 B CN110069120 B CN 110069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frequency
positioning equipment
control strateg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97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9120A (zh
Inventor
赵永志
赵延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b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 Bang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Bang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 Bang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97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9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9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9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9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9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通知;获取运输订单信息和与运输订单关联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将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与业务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定位设备处于休眠或待机模式的时间,节省了设备功耗,从而提高定位设备续航时间。

Description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行业中,无论是传统物流公司对自有车辆监控管理,还是新型无车承运人企业对个体司机车辆监控管理,获取车辆位置始终是一个最基础的重要需求。由于个体司机技能高低不一、担心引起车辆故障、主观意愿不同及安装成本等问题,免接线免安装的电池式定位设备已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并将长期存在。
电池式定位设备依靠自身可充电电池供电,大规模部署后,设备频繁、大规模亏电将需投入大量的运营成本,所以,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需要最大化地降低电池式定位设备的功耗。目前,通过硬件技术方案优化 (如CN109471136A一种微型低功耗定位装置)和运动姿态调整设备策略(如CN109031384A一种低功耗卫星定位设备),在降低定位设备功耗方面取得了新效果,但是,已有方案与物流实际业务场景结合均不紧密,不能做到最大化降低功耗与满足业务需求的最佳匹配,需要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与业务相结合,提高定位设备续航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通知;
获取运输订单信息和与运输订单关联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
将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可选地,所述定位设备的模式包括待机模式和工作模式,所述定位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时,不进行定位和上传定位数据操作,所述定位设备处于工作模式时,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和/或上传定位数据至定位服务器;
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处于工作模式时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确定进行定位和上传定位数据的时刻,并于进行定位的时刻采集定位数据,于上传定位数据的时刻上传定位数据至定位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定位设备与用户终端的指定应用程序进行绑定;
所述定位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时,建立所述定位设备和所述指定应用程序的心跳检测机制;
所述定位设备对所述指定应用程序进行心跳检测;
如果心跳检测正常,则所述定位设备进入待机模式;
如果心跳检测异常,则所述定位设备进入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定位设备的模式还包括睡眠模式,所述定位设备处于睡眠模式时,仅开启蓝牙通讯功能;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运输订单完成通知时,发送休眠通知至所对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接收到休眠通知时进入所述睡眠模式。
可选地,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货主信息和司机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配置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一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二频率;
根据所述货主信息配置第二控制策略,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三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四频率;
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所述第三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五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六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第三频率和第五频率确定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频率;
根据所述第二频率、第四频率和第六频率确定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
可选地,所述订单信息包括货物类型、货物运输距离、装货地点、装货时间、卸货地点和卸货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配置第一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与订单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
可选地,所述货主信息包括货主会员等级和/或货主监管习惯;
所述根据所述货主信息配置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三频率和第四频率与货主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三频率和第四频率。
可选地,所述司机信息包括司机会员等级和/或司机信用等级;
所述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五频率和第六频率与司机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五频率和第六频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还包括获取司机的历史运输订单数据,根据司机的历史运输订单数据的完成状态确定司机信用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通知时,获取运输订单信息和与运输订单关联的用户信息;
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
策略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进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进行所述可进行指令来进行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进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与业务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定位设备处于休眠或待机模式的时间,节省了设备功耗,从而提高定位设备续航时间;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维度业务数据的融合分析,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动态、差异化地制定能耗策略,以实现针对不同用户的定制化能耗策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系统与定位设备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设备的模式转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生成定位设备控制策略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通知;
S200:获取运输订单信息和与运输订单关联的用户信息;
S300: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
S400:将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本发明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步骤S100和步骤 S200,在有新的运输订单生成时,获取到订单相关的信息和与订单相关的用户的信息,通过步骤S300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与运输订单业务相结合,并通过步骤S400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下发到对应的定位设备,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定位设备处于休眠或待机模式的时间,节省了设备功耗,从而提高定位设备续航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设备可以为电池式定位设备,即发放到个体司机手中的定位设备,内部一般包括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通信、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电源管理、蓝牙通信、RTC(Real-Time Clock,实时时钟)、微控制器及锂电池组件。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例如每隔1小时采集一次定位数据,每隔2小时上传一次定位数据等。所述定位设备的模式包括待机模式和工作模式,所述定位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时,不进行定位和上传定位数据操作,所述定位设备处于工作模式时,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和/或上传定位数据至定位服务器。
现有的用户终端一般都具有定位功能,本发明进一步利用用户终端和定位设备的结合,在用户终端可以正常进行定位和上传定位数据时,定位设备是无需进入工作模式的。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定位设备与用户终端的指定应用程序进行绑定;
所述定位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时,建立所述定位设备和所述指定应用程序的心跳检测机制;
所述定位设备对所述指定应用程序进行心跳检测;
如果心跳检测正常,则所述用户终端的指定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而无需所述定位设备工作,所述定位设备进入待机模式;
如果心跳检测异常,则所述用户终端无法完成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需要所述定位设备进入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设定的频率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具体地,定位设备进入到工作模式后,在进行定位的时刻,采集定位数据,在上传定位数据的时刻,上传在前一次定位数据上传之后到当前时刻采集的定位数据。因此,通过定位设备控制策略的配置和下发,极大地减少了定位设备需要工作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定位设备的功耗。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M100,用于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通知时,获取运输订单信息和与运输订单关联的用户信息;
策略生成模块M200,用于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
策略下发模块M300,用于将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本发明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协同通过数据采集模块 M100,在有新的运输订单生成时,获取到订单相关的信息和与订单相关的用户的信息,通过策略生成模块M200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与运输订单业务相结合,通过策略下发模块M300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下发给对应的定位设备,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定位设备处于休眠或待机模式的时间,节省了设备功耗,从而提高定位设备续航时间。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包括货主用户和司机用户,而与定位设备A300绑定的用户终端的指定应用程序为司机的用户终端A200上的运输业务应用程序。定位设备A300和运输业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蓝牙 c进行通信,定位设备A300和定位服务器A100可以通过移动通信b例如 2G,3G等进行通信,定位服务器A100和运输业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移动通信a例如2G,3G等进行通信。
运输业务应用程序是指个体司机从事物流运输工作常用的移动端信息化工具APP,个体司机会在APP上寻找运单,并通过APP线上流程打定金、签署运输协议,在进行完运输后通过APP线上流程确认交货、收款;目前的智能手机基本都带有蓝牙芯片,业务APP可通过蓝牙与电池式定位设备交互,也基本都带有GPS定位芯片,可实现与电池式定位设备A300同样的定位功能。
数据采集模块M100的功能可以通过定位服务器A100来实现,在司机打开用户终端A200中的运输业务应用程序,找到一个运单,并且给货主打去定金时,代表一次交易建立,生成一个新的运输订单,此时定位服务器A100通过移动通信a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的通知时,获取订单信息和用户信息。策略生成模块M200的功能可以通过定位服务器A100来实现,在获取到订单信息和用户信息来生成定位设备控制策略,策略下发模块M300的功能可以通过定位服务器A100和用户终端A200的运输业务应用程序来实现。例如定位服务器A100通过移动通信c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下发到用户终端A200的运输业务应用程序,然后用户终端A200的运输业务应用程序通过蓝牙c将策略下发给对应的定位设备A300 。定位设备A300在上传定位数据时,将定位数据通过移动通信b发送给定位服务器A100。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设备的各种模式的转换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时,对绑定的用户终端的指定应用程序进行心跳检测,例如通过蓝牙对用户终端的运输业务应用程序进行心跳检测,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心跳检测正常时,进入待机模式,心跳检测出现异常时,进入工作模式,并且在工作模式中仍然保持心跳检测,在心跳检测重新恢复正常时,再次进入待机模式。
所述定位设备的模式还包括睡眠模式,所述定位设备处于睡眠模式时,仅开启蓝牙通讯功能。由于蓝牙芯片功耗非常低,仅有微安级别的功耗,对定位设备的电池损耗非常小,可以极大地延长定位设备的使用时间。
所述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到运输订单完成通知时,发送休眠通知至所对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接收到休眠通知时进入所述睡眠模式。在定位设备处于睡眠模式下时,如果定位模式接收到运输业务应用程序发送的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则进入到待机模式,对绑定的运输业务应用程序进行心跳检测。
下面结合图4来介绍一具体实例中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过程。
定位设备在出厂后一般处于关机模式,个体司机拿到后通过开关激活,并通过运输业务应用程序完成与定位设备的绑定。
定位设备被个体司机激活后,默认处于睡眠模式,仅蓝牙通讯功能开启,GPS定位和GPRS通讯功能均没有开启,此时定位设备的功耗十分小。
当个体司机打开运输业务应用程序,找到一个运输订单,并且给货主打去定金时,代表一次交易成交,定位服务器生成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并下发控制策略到运输业务应用程序。
运输业务应用程序通过蓝牙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给绑定的控制策略,并与定位设备建立蓝牙心跳检测机制。
如果蓝牙心跳检测正常,则定位设备保持待机模式,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的任务由运输业务应用程序完成,如果蓝牙心跳检测异常,则运输业务应用程序可能被司机主动关闭或被手机操作系统自动关闭时,运输业务应用程序无法再完成定位和上传定位数据的任务,定位设备进入工作模式,并按照定位设备控制策略的频率要求定时采集定位数据和上传定位数据。在工作模式中,如果心跳检测恢复正常,则定位设备进入待机模式,将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的任务移交给运输业务应用程序,从而节省定位设备的电量损耗。
当个体司机完成运输,在运输业务应用程序上点击“确认交货”时,运输业务应用程序通过蓝牙通知定位设备进入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被唤醒。
因此,该实施例通过手机、定位设备和定位服务器的网联协同,将定位设备的控制策略与业务订单相结合,实现了最大化降低功耗,同时满足业务需求。
进一步地,该实施例分别从货主、司机和运输订单三个维度生成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货主信息和司机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配置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一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二频率;
根据所述货主信息配置第二控制策略,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三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四频率;
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所述第三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五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六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第三频率和第五频率确定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频率;
根据所述第二频率、第四频率和第六频率确定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
此处定位频率和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的选择可以为:从所述第一频率、第三频率和第五频率中选择最大的频率值作为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频率;例如第一频率为1小时定位一次,第三频率为3小时定位一次,第五频率为2小时定位一次,则选择1小时定位一次作为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频率;以及从所述第二频率、第四频率和第六频率中选择最大的频率值作为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例如第二频率为3小时上传数据一次,第四频率为 4小时上传数据一次,第六频率为2小时上传数据一次,则选择2小时上传数据一次作为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所述第一频率、第三频率和第五频率分布设置相同或不同的权值,将三个频率值加权求平均值,作为定位频率,也可以对所述第二频率、第四频率和第六频率分别设置相同或不同的权值,将三个频率值加权求平均值,作为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所述第一频率、第三频率和第五频率中选择最小的频率值作为定位频率,从所述第二频率、第四频率和第六频率中选择最小的频率值作为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订单信息包括货物类型、货物运输距离、装货地点、装货时间、卸货地点和卸货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配置第一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与订单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例如,如果运单货物类型是低价值货物,运输距离是两个相距很远的省,则定位数据采集的频率可以设置得较低,比如5小时定位一次,定位数据上报频率也可以设置得较低,比如10小时上报一次。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货主信息包括货主会员等级和/或货主监管习惯。
所述根据所述货主信息配置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三频率和第四频率与货主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三频率和第四频率,此处货主监管习惯指的是历史数据中货主查看其货物运输轨迹的次数和频率,例如货主是高级会员,且过去经常通过后台查看运输其货物的车辆的轨迹,则说明货主对运输过程把控严格,需要设置较高的采集频率值,例如1小时定位一次,并设置较高的上传频率值,例如2小时上传一次定位数据,以满足货主需求。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司机信息包括司机会员等级和/或司机信用等级。
所述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五频率和第六频率与司机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五频率和第六频率。例如,司机不是会员,且有不良信用记录,则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的频率值需要设置的较高,比如1小时定位一次,1小时上报一次等。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还包括获取司机的历史运输订单数据,根据司机的历史运输订单数据的完成状态确定司机信用等级。例如,根据司机的历史运输订单数据判断司机之前是否准确无误地完成了货主的订单,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在司机是非会员时,也可以首先获取第三方数据,从第三方信用管理机构获得司机的信用记录,并将更新后的信用记录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因此,该实施例中通过多维度业务数据的融合分析,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动态、差异化地指定定位设备控制策略,最大程序让定位设备的定位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减少工作,进一步降低定位设备的功耗,延长定位设备的使用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进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进行所述可进行指令来进行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平台”。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 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 600的组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平台组合(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进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进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进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所述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 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 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进行时实现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7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进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进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进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 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进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进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进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进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进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将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与业务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定位设备处于休眠或待机模式的时间,节省了设备功耗,从而提高定位设备续航时间;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维度业务数据的融合分析,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动态、差异化地制定能耗策略,以实现针对不同用户的定制化能耗策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通知;
获取运输订单信息和与运输订单关联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
将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所述定位设备的模式包括待机模式和工作模式,所述定位设备处于待机模式时,不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所述定位设备处于工作模式时,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定位设备与用户终端的指定应用程序进行绑定;
所述定位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时,建立所述定位设备和所述指定应用程序的心跳检测机制;
所述定位设备对所述指定应用程序进行心跳检测;
如果心跳检测正常,则所述定位设备进入待机模式;
如果心跳检测异常,则所述定位设备进入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处于工作模式时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确定进行定位和上传定位数据的时刻,并于进行定位的时刻采集定位数据,于上传定位数据的时刻上传定位数据至定位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设备的模式还包括睡眠模式,所述定位设备处于睡眠模式时,仅开启蓝牙通讯功能;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运输订单完成通知时,发送休眠通知至所对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接收到休眠通知时进入所述睡眠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货主信息和司机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配置第一控制策略,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一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二频率;
根据所述货主信息配置第二控制策略,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三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四频率;
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所述第三控制策略包括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五频率和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第六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第三频率和第五频率确定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频率;
根据所述第二频率、第四频率和第六频率确定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中所述定位设备上传定位数据的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单信息包括货物类型、货物运输距离、装货地点、装货时间、卸货地点和卸货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配置第一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与订单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货主信息包括货主会员等级和/或货主监管习惯;
所述根据所述货主信息配置第二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三频率和第四频率与货主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三频率和第四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信息包括司机会员等级和/或司机信用等级;
所述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五频率和第六频率与司机信息的映射关系,选择所述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的第五频率和第六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司机信息配置第三控制策略,还包括获取司机的历史运输订单数据,根据司机的历史运输订单数据的完成状态确定司机信用等级。
10.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接收到运输订单生成通知时,获取运输订单信息和与运输订单关联的用户信息;
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输订单信息和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定位设备控制策略;
策略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与所述用户信息关联的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定位设备控制策略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传。
11.一种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进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进行所述可进行指令来进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进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59767.6A 2019-04-30 2019-04-30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0069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9767.6A CN110069120B (zh) 2019-04-30 2019-04-30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9767.6A CN110069120B (zh) 2019-04-30 2019-04-30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9120A CN110069120A (zh) 2019-07-30
CN110069120B true CN110069120B (zh) 2021-04-20

Family

ID=6736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9767.6A Active CN110069120B (zh) 2019-04-30 2019-04-30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9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6395B (zh) * 2019-08-13 2022-03-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3987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厦门云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设备、可穿戴装备和定位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1261B (zh) * 2014-08-05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338948A (zh) * 2016-10-25 2017-01-18 安徽永锋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管理终端的工作方法
US10154406B2 (en) * 2017-03-10 2018-12-11 Google Llc Attaching visible networks for synchronous local search results
CN108738117B (zh) * 2018-05-10 2021-02-19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消耗电量的优化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3987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厦门云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设备、可穿戴装备和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9120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63369A1 (en) Automatically refreshing tailored pricing for retail energy market
EP2476578A1 (en) Dynamic load profiling
CN102855550A (zh) 一种可实时跟踪货物运输状态的物流管理系统
US11442457B2 (en) Navigation via predictive task scheduling interruption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CN106651072A (zh) 一种派工方法及装置
CN107719143A (zh) 一种电池更换移动站对电动车更换电池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69120B (zh) 基于网联协同的定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3606195A (zh) 一种动态计费收费方法及车载智能收费系统
CN112001515A (zh) 在线预订火车票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2997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Telematics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14140252A (zh) 一种目标对象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US83645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erivative market insurance transactions
US202302300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obtaining and processing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quests
KR102340986B1 (ko) 국제 물류 포워딩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2016994B (zh) 票务管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10291697A1 (en) Power trad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an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US111289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lematics for tracking equipment usage
CN114519442A (zh) Obt平台的差旅预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7018A (zh)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线下服务信息推送方法、系统和设备
KR20130107149A (ko) 구매렌탈비용 비교시스템
CN113128730A (zh) 票务信息交互方法及服务器、设备、介质
CN111833106A (zh) 基于时段的出行设备调价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77229A1 (en) Server
CN202818610U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推送系统
TWI788891B (zh) 電動車充電管理方法及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9

Address after: No.123, Kaifa Avenue, Gui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550000,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an Bang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12 3-5 / F, building 4, 170-1 software Avenue,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MANYUN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23, Kaifa Avenue, Gui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550000,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anb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23, Kaifa Avenue, Gui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550000,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n Bang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