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8532A -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8532A
CN110068532A CN201910313955.5A CN201910313955A CN110068532A CN 110068532 A CN110068532 A CN 110068532A CN 201910313955 A CN201910313955 A CN 201910313955A CN 110068532 A CN110068532 A CN 110068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plate
interior
reception
plug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39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8532B (zh
Inventor
张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fang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rystal Point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rystal Point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rystal Point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39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8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8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8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8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8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G01N21/53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Abstract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基壳体、底壳体与传感盒,其中,传感盒中盒侧围的一端与盒顶板相连接,盒侧围的另一端与基壳体中的基底板相连接,基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导烟口,盒内腔中位于入射光纤夹持部、接收光纤夹持部之间的夹持间隔区经导烟口、底壳腔后与底壳体中进烟口相通,入射/接收光纤夹持部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入射/接收光纤夹持槽,入射光纤夹持槽的深度小于接收光纤夹持槽的深度,接收光纤夹持槽包括相通的接收光纤夹持腔与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基底板上开设有与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相通的基壳信号孔。本设计不仅能实现光纤感烟,而且能实现信号指示光纤内置、降低应用成本。

Description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雾报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具体适用于通过信号指示光纤内置以降低应用成本。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火灾自动报警上的烟雾探测器或传感器大都是光电式、离子式或红外光束(激光)线型探测器等,它们都采用了电信号与电子元器件,因而都具有电信号、电子元器件所导致的存在安全隐患、易老化的缺陷,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烟雾探测器,即光纤烟雾探测器,其采用了光纤传感技术探测烟雾变化,但其在应用时,为符合国家规定而设置外显的信号指示灯时,就需要在光纤烟雾探测器之外,额外的增设一个单独的信号指示光源与一根单独的信号指示光纤,信号指示光纤的一端与信号指示光源相通,另一端再穿经长距离的管道后引至光纤烟雾探测器的外表上,以对光纤烟雾探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不仅增加了装置的制作成本,而且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主要是繁琐昂贵的长距离管道穿线操作。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号指示光纤外置、应用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信号指示光纤内置、应用成本较低的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基壳体与底壳体,所述基壳体包括基底板及与其四周相连接的基侧围板,基侧围板、基底板围成一基壳腔,所述底壳体包括底壳板与底侧围板,底侧围板的一端与基底板的底面相连接,底侧围板的另一端与底壳板的四周相连接,底侧围板、底壳板围成一底壳腔,且在底侧围板上开设有与底壳腔相通的进烟口;
所述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还包括传感盒、入射光纤夹持部与接收光纤夹持部;所述传感盒包括盒顶板与盒侧围,盒侧围的一端与盒顶板的四周相连接,盒侧围的另一端与基底板的顶面相连接,基底板位于盒侧围、底侧围板之间,基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导烟口,盒顶板、盒侧围、基底板共围成一盒内腔,该盒内腔中设置有正对设置的入射光纤夹持部、接收光纤夹持部,盒内腔中位于入射光纤夹持部的内端、接收光纤夹持部的内端之间的部位为夹持间隔区,该夹持间隔区向下经导烟口后与底壳腔相通;所述入射光纤夹持部、接收光纤夹持部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入射光纤夹持槽、接收光纤夹持槽,入射光纤夹持槽的外端与盒侧围上开设的入射光纤口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的内端经夹持间隔区与接收光纤夹持槽的内端正对设置,接收光纤夹持槽的外端与盒侧围上开设的接收光纤口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的深度小于接收光纤夹持槽的深度,接收光纤夹持槽包括相通的接收光纤夹持腔、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且在基底板上开设有与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相通的基壳信号孔。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槽的深度为入射光纤夹持槽的深度的1.5―3倍。
所述底壳体还包括底壳环板,该底壳环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底壳腔相接触的底壳环孔,底壳环板的底面上近底壳环孔的部位与底侧围板的顶端相连接,底壳环板的顶面与基底板的底面相连接,且在底壳环板上开设有与基壳信号孔相对应的底壳信号孔。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包括接收固定座与接收活动座,所述接收固定座的底部与盒顶板相连接,接收固定座的顶部内开设有接收半槽,所述接收活动座包括接收底板、接收托板以及正对设置的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所述接收底板的顶面与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接收托板的底端相连接,接收托板的顶端内开设有托板半槽,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的顶端向上延伸,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之间夹成有与托板半槽同轴的夹柱腔,夹柱腔、托板半槽与接收半槽上下拼合成接收光纤夹持槽。
所述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上近夹柱腔的一侧均与一号牙条、二号牙条的内端相连接,一号牙条、二号牙条的外端均与夹柱腔相接触,一号牙条、接收内夹板、二号牙条构成一号牙腔,一号牙条、接收外夹板、二号牙条构成与一号牙腔正对的二号牙腔,一号牙腔经夹柱腔与二号牙腔相通,且一号牙腔、二号牙腔均为内窄外宽结构。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还包括都长于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设置的内一插接板、内二插接板、外一插接板、外二插接板,所述接收底板的顶面与内一插接板、内二插接板、外一插接板、外二插接板的底端相连接,内一插接板、内二插接板、外一插接板、外二插接板的顶端向上延伸,内一插接板、内二插接板分别位于接收内夹板的两侧,外一插接板、外二插接板分别位于接收外夹板的两侧;所述盒顶板上开设有与内一插接板、内二插接板、外一插接板、外二插接板的顶端进行一一对应连接的内一插接孔、内二插接孔、外一插接孔、外二插接孔,所述内一插接孔、内二插接孔位于接收固定座的一侧,外一插接孔、外二插接孔位于接收固定座的另一侧。
所述接收固定座包括依次连接的座内段、座中段、座外段,座内段、座中段、座外段的内部共设有同一条接收半槽,座中段窄于座内段、座外段设置,座内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二插接孔、外二插接孔,座外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一插接孔、外一插接孔,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的顶端分别夹在座中段底部的两侧,夹柱腔与接收半槽相通。
所述基壳体还包括正对设置的内圈烟板与外圈烟板,所述内圈烟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一夹板、内中弧板、内二夹板,内中弧板相对于内一夹板、内二夹板外凸设置,所述外圈烟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一夹板、外中弧板、外二夹板,外中弧板相对于外一夹板、外二夹板外凸设置,内一夹板、外一夹板分别夹于入射光纤夹持部的内端的两侧,内二夹板、外二夹板分别夹于接收光纤夹持部的内端的两侧,内中弧板、外中弧板夹成一个圈烟通道,夹持间隔区依次经圈烟通道、导烟口后与底壳腔相通。
所述底壳体还包括在底壳腔内设置的汇烟器,该汇烟器包括器底板、汇烟轴、绕轴烟腔与多个汇烟片,所有的汇烟片都围绕汇烟轴均匀设置,相邻的汇烟片之间夹成有片烟道,片烟道经绕轴烟腔与汇烟轴的侧围相接触,所述汇烟轴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汇烟轴、汇烟片的底端都与器底板的顶面相连接,汇烟轴的高度大于汇烟片的高度,汇烟轴的顶端经导烟口后插于圈烟通道的内部,汇烟片的顶端与基底板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夹持间隔区依次经圈烟通道、导烟口、绕轴烟腔、片烟道后与底壳腔相通。
所述底壳板的顶面与底壳筒的底端相连接,底壳筒的顶端设置有与器底板进行嵌入配合的内台阶环,底壳筒的内部设置有壳筒内腔,该壳筒内腔与器底板的底面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中,主要包括基壳体、底壳体、传感盒、入射光纤夹持部与接收光纤夹持部,其中,基壳体的一面与底壳体相连接,基壳体的另一面与传感盒相连接,传感盒、基壳体构成的盒内腔中设置有正对设置的入射/接收光纤夹持部,入射、接收光纤夹持部之间夹存的夹持间隔区依次经导烟口、底壳腔后与进烟口相通,应用时,入射光纤夹持部内夹持有一根入射光纤,接收光纤夹持部内夹持有上下并排设置的接收光纤、信号指示光纤,入射光纤、接收光纤的外端分别与光源、信号检测处理装置相连接,信号指示光纤的外端则穿设至基壳信号孔内,该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入射光纤、接收光纤的内端正对设置,当烟雾进入夹持间隔区时,烟雾会导致光纤送至信号检测处理装置的光强减弱,从而实现对烟雾的探测,以进行自动报警;其次,入射光纤发出的光会被信号指示光纤接收,并使信号指示光纤被点亮,从而使信号指示光纤的外端发亮,进而点亮基壳信号孔,以作为工作状态指示灯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额外增设的光源,大大降低了信号指示光纤的长度,更节省了繁琐昂贵的长距离管道穿线操作所增加的人力成本。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实现光纤感烟,而且能实现信号指示光纤内置、降低应用成本。
2、本发明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中,当底壳体还包括底壳环板时,底壳环板的底面上近底壳环孔的部位与底侧围板的顶端相连接,底壳环板的顶面与基底板的底面相连接,底壳环板上开设有与基壳信号孔相对应的底壳信号孔,此时,信号指示光纤的外端经基壳信号孔后被穿至底壳信号孔内,从而在底壳体上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指示效果更好。因此,本发明能通过内置光纤在光纤烟雾传感装置的底壳上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以增强指示效果。
3、本发明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中,接收光纤夹持部包括接收固定座与接收活动座,其中,与盒顶板固定连接的接收固定座的顶部内开设有接收半槽,而接收活动座中的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之间夹成有与托板半槽同轴的夹柱腔,同时,接收托板的顶端内开设有托板半槽,应用时,同轴的夹柱腔、托板半槽与接收半槽进行上下拼合以构成接收光纤夹持槽,该设计不仅能实现基本的光纤夹持能力,而且针对接收光纤夹持槽内需要同时夹持上下并排设置的接收光纤、信号指示光纤的需求,特通过夹柱腔对上下并排的夹持进行引导与增强,此外,为实现夹柱腔而设置的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的顶端还能与接收固定座进行活动连接,以更好地的固定接收光纤、信号指示光纤(尤其当座中段窄于座内段、座外段,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的顶端与座中段协作时,效果更佳),确保其上下并排的设置不会改变,从而利于光纤感烟,以及工作状态指示的顺利实现。因此,本发明能实现接收光纤、信号指示光纤上下并排设置,以利于实现光纤感烟与信号指示光纤内置。
4、本发明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中,接收内夹板、接收外夹板上近夹柱腔的一侧均与一号牙条、二号牙条的内端相连接,一、二号牙条的外端均与夹柱腔相接触,一号牙条、接收内夹板、二号牙条构成一号牙腔,一号牙条、接收外夹板、二号牙条构成与一号牙腔正对的二号牙腔,该设计既能实现对光纤的夹持,又能减少与光纤的接触面积,确保光纤表面的安全,利于光纤穿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本发明能提高光纤应用时的安全性。
5、本发明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中,基壳体包括内圈烟板、外圈烟板与基底板,其中,基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导烟口,内圈烟板、外圈烟板的中部夹成有圈烟通道,且夹持间隔区依次经圈烟通道、导烟口后与底壳腔相通,该设计利于将进入底壳腔的烟雾依次经导烟口、圈烟通道后引至夹持间隔区内,可见,构成整个进烟途径的组成部分并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而是在垂直方向逐层布置,该种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能确保烟雾流通的顺畅,确保光纤感烟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内圈烟板、外圈烟板中的夹板设计既能对入射光纤夹持部、接收光纤夹持部的装配起引导作用,又能确保入射光纤夹持部、接收光纤夹持部的内端与夹持间隔区之间的距离,还能增强密封效果,避免进入夹持间隔区的烟雾再溢出,利于增强光纤感烟功能;再次,进烟口只能进烟,而不会让外部的环境光对传感盒内的光纤造成干扰,降低光纤的敏感度;第四,能避免虫子对本传感装置内部结构的破坏。因此,本发明不仅引烟效果较强,利于实现光纤感烟,灵敏度较高,而且能够避免环境光的干扰,防虫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强。
6、本发明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中,在底壳腔内还可增设一个汇烟器,该汇烟器包括器底板、汇烟轴、绕轴烟腔与多个汇烟片,汇烟片围绕汇烟轴均匀设置,汇烟轴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汇烟轴、汇烟片的底端都与器底板的顶面相连接,汇烟轴的顶端经导烟口后插于圈烟通道的内部,汇烟片的顶端与基底板的底面相接触,夹持间隔区依次经圈烟通道、导烟口、绕轴烟腔、片烟道后与底壳腔相通,该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围绕的汇烟片结构具备极强的聚烟效果,能使外界烟雾容易进去,但不易出来,提高了光纤的敏感度;其次,汇烟片既能避免外界环境光的透入,对光纤敏感度造成不利影响,又能阻止外界虫子的进入,避免传感器受到损害;再次,汇烟轴经导烟口后插于圈烟通道内部的设计能进一步增强引烟效果,以提高夹持间隔区内烟雾的浓度,增强光纤感烟的敏感度。因此,本发明不仅聚烟效果较强,敏感度较高,而且抗干扰性较强,安全性较好。
7、本发明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中,主要包括基壳体、底壳体、传感盒这三个零部件,加上额外增设的汇烟器也就才四个零部件,数量较少,成本较低,而且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都为机械式连接方式,如卡接或插接,不仅易于装配与拆卸,而且后期维护仅需使用风枪或电吹风吹掉传感装置内的灰尘即可,大大降低了售后服务成本。因此,本发明的制造与使用成本均较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入射光纤、接收光纤、信号指示光纤与基壳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基壳体与传感盒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后视图。
图8是图6中传感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接收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汇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底壳体、汇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底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烟口1、基壳体2、基底板21、基壳信号孔211、基板插孔212、基侧围板22、基壳腔23、导烟口24、内圈烟板25、内一夹板251、内中弧板252、内二夹板253、外圈烟板26、外一夹板261、外中弧板262、外二夹板263、圈烟通道27、底壳体3、底壳板31、底侧围板32、底壳腔33、底壳环板34、底壳环孔341、底壳信号孔342、底壳筒35、壳筒内腔351、内台阶环36、底壳顶罩37、传感盒4、盒顶板41、内一插接孔411、内二插接孔412、外一插接孔413、外二插接孔414、盒侧围42、入射光纤口421、接收光纤口422、盒内腔43、夹持间隔区431、侧围插脚44、入射光纤夹持部5、入射光纤夹持槽51、接收光纤夹持部6、接收光纤夹持槽61、接收光纤夹持腔611、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612、接收固定座62、接收半槽620、座内段621、座中段622、座外段623、接收活动座63、接收底板64、接收托板65、托板半槽651、接收内夹板66、一号牙腔660、一号牙条661、二号牙条662、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接收外夹板67、二号牙腔670、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夹柱腔68、汇烟器7、汇烟轴71、绕轴烟腔72、汇烟片73、片烟道74、器底板75、入射光纤8、接收光纤9、信号指示光纤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13,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基壳体2与底壳体3,所述基壳体2包括基底板21及与其四周相连接的基侧围板22,基侧围板22、基底板21围成一基壳腔23,所述底壳体3包括底壳板31与底侧围板32,底侧围板32的一端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连接,底侧围板32的另一端与底壳板31的四周相连接,底侧围板32、底壳板31围成一底壳腔33,且在底侧围板32上开设有与底壳腔33相通的进烟口1;
所述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还包括传感盒4、入射光纤夹持部5与接收光纤夹持部6;所述传感盒4包括盒顶板41与盒侧围42,盒侧围42的一端与盒顶板41的四周相连接,盒侧围42的另一端与基底板21的顶面相连接,基底板21位于盒侧围42、底侧围板32之间,基底板21的中部开设有导烟口24,盒顶板41、盒侧围42、基底板21共围成一盒内腔43,该盒内腔43中设置有正对设置的入射光纤夹持部5、接收光纤夹持部6,盒内腔43中位于入射光纤夹持部5的内端、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端之间的部位为夹持间隔区431,该夹持间隔区431向下经导烟口24后与底壳腔33相通;所述入射光纤夹持部5、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入射光纤夹持槽51、接收光纤夹持槽61,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外端与盒侧围42上开设的入射光纤口421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内端经夹持间隔区431与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内端正对设置,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外端与盒侧围42上开设的接收光纤口422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小于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接收光纤夹持槽61包括相通的接收光纤夹持腔611、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612,且在基底板21上开设有与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612相通的基壳信号孔211。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为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的1.5―3倍。
所述底壳体3还包括底壳环板34,该底壳环板34的中部开设有与底壳腔33相接触的底壳环孔341,底壳环板34的底面上近底壳环孔341的部位与底侧围板32的顶端相连接,底壳环板34的顶面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连接,且在底壳环板34上开设有与基壳信号孔211相对应的底壳信号孔342。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6包括接收固定座62与接收活动座63,所述接收固定座62的底部与盒顶板41相连接,接收固定座62的顶部内开设有接收半槽620,所述接收活动座63包括接收底板64、接收托板65以及正对设置的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所述接收底板64的顶面与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接收托板65的底端相连接,接收托板65的顶端内开设有托板半槽651,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的顶端向上延伸,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之间夹成有与托板半槽651同轴的夹柱腔68,夹柱腔68、托板半槽651与接收半槽620上下拼合成接收光纤夹持槽61。
所述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上近夹柱腔68的一侧均与一号牙条661、二号牙条662的内端相连接,一号牙条661、二号牙条662的外端均与夹柱腔68相接触,一号牙条661、接收内夹板66、二号牙条662构成一号牙腔660,一号牙条661、接收外夹板67、二号牙条662构成与一号牙腔660正对的二号牙腔670,一号牙腔660经夹柱腔68与二号牙腔670相通,且一号牙腔660、二号牙腔670均为内窄外宽结构。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6还包括都长于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设置的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所述接收底板64的顶面与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底端相连接,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顶端向上延伸,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分别位于接收内夹板66的两侧,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分别位于接收外夹板67的两侧;所述盒顶板41上开设有与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顶端进行一一对应连接的内一插接孔411、内二插接孔412、外一插接孔413、外二插接孔414,所述内一插接孔411、内二插接孔412位于接收固定座62的一侧,外一插接孔413、外二插接孔414位于接收固定座62的另一侧。
所述接收固定座62包括依次连接的座内段621、座中段622、座外段623,座内段621、座中段622、座外段623的内部共设有同一条接收半槽620,座中段622窄于座内段621、座外段623设置,座内段6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二插接孔412、外二插接孔414,座外段6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一插接孔411、外一插接孔413,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的顶端分别夹在座中段622底部的两侧,夹柱腔68与接收半槽620相通。
所述基壳体2还包括正对设置的内圈烟板25与外圈烟板26,所述内圈烟板25包括依次连接的内一夹板251、内中弧板252、内二夹板253,内中弧板252相对于内一夹板251、内二夹板253外凸设置,所述外圈烟板26包括依次连接的外一夹板261、外中弧板262、外二夹板263,外中弧板262相对于外一夹板261、外二夹板263外凸设置,内一夹板251、外一夹板261分别夹于入射光纤夹持部5的内端的两侧,内二夹板253、外二夹板263分别夹于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端的两侧,内中弧板252、外中弧板262夹成一个圈烟通道27,夹持间隔区431依次经圈烟通道27、导烟口24后与底壳腔33相通。
所述底壳体3还包括在底壳腔33内设置的汇烟器7,该汇烟器7包括器底板75、汇烟轴71、绕轴烟腔72与多个汇烟片73,所有的汇烟片73都围绕汇烟轴71均匀设置,相邻的汇烟片73之间夹成有片烟道74,片烟道74经绕轴烟腔72与汇烟轴71的侧围相接触,所述汇烟轴71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汇烟轴71、汇烟片73的底端都与器底板75的顶面相连接,汇烟轴71的高度大于汇烟片73的高度,汇烟轴71的顶端经导烟口24后插于圈烟通道27的内部,汇烟片73的顶端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夹持间隔区431依次经圈烟通道27、导烟口24、绕轴烟腔72、片烟道74后与底壳腔33相通。
所述底壳板31的顶面与底壳筒35的底端相连接,底壳筒35的顶端设置有与器底板75进行嵌入配合的内台阶环36,底壳筒35的内部设置有壳筒内腔351,该壳筒内腔351与器底板75的底面相接触。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中的入射光纤夹持部5的结构与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结构相同或不同,当结构相同时,只需要对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进行调整,以使其符合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要求即可。
本发明中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为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的1.5―3倍,优选为2倍。
本发明中的盒侧围42可在其底端上设置至少两个上凸的侧围插脚44,该侧围插脚44与基底板21上设置的基板插孔212进行一一对应的插接配合,以实现传感盒4与基壳体2的连接。
本发明中的底壳体3还可包括底壳顶罩37,该底壳顶罩37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底壳顶罩37的底口与底壳环板34的顶面相连接,底壳顶罩37的顶口与嵌于其内部的基底板21的四周相连接。
本发明的汇烟器7中,汇烟片73为平板结构,汇烟轴71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平板结构的汇烟片73更利于烟雾的流入,在此基础上,具备较大体积的汇烟轴71的底端会挤占绕轴烟腔72的空间,使得进入绕轴烟腔72内的烟雾不能停留,必须流动,同时,汇烟轴71从下至上在整体上呈现为渐细的变化趋势,该种变化趋势恰好利于引导绕轴烟腔72内的烟雾向上流动,以进入导烟口24中,使得在提高烟雾流入速度的基础上,引烟的通道更通畅,从而确保烟雾在传感盒4内的汇聚速度,更利于提高传感盒4内烟雾的单位浓度,增强光纤感烟的敏感度。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13,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基壳体2与底壳体3,所述基壳体2包括基底板21及与其四周相连接的基侧围板22,基侧围板22、基底板21围成一基壳腔23,所述底壳体3包括底壳板31与底侧围板32,底侧围板32的一端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连接,底侧围板32的另一端与底壳板31的四周相连接,底侧围板32、底壳板31围成一底壳腔33,且在底侧围板32上开设有与底壳腔33相通的进烟口1;所述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还包括传感盒4、入射光纤夹持部5与接收光纤夹持部6;所述传感盒4包括盒顶板41与盒侧围42,盒侧围42的一端与盒顶板41的四周相连接,盒侧围42的另一端与基底板21的顶面相连接,基底板21位于盒侧围42、底侧围板32之间,基底板21的中部开设有导烟口24,盒顶板41、盒侧围42、基底板21共围成一盒内腔43,该盒内腔43中设置有正对设置的入射光纤夹持部5、接收光纤夹持部6,盒内腔43中位于入射光纤夹持部5的内端、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端之间的部位为夹持间隔区431,该夹持间隔区431向下经导烟口24后与底壳腔33相通;所述入射光纤夹持部5、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入射光纤夹持槽51、接收光纤夹持槽61,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外端与盒侧围42上开设的入射光纤口421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内端经夹持间隔区431与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内端正对设置,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外端与盒侧围42上开设的接收光纤口422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小于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接收光纤夹持槽61包括相通的接收光纤夹持腔611、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612,且在基底板21上开设有与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612相通的基壳信号孔211。优选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为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的1.5―3倍。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底壳体3还包括底壳环板34,该底壳环板34的中部开设有与底壳腔33相接触的底壳环孔341,底壳环板34的底面上近底壳环孔341的部位与底侧围板32的顶端相连接,底壳环板34的顶面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连接,且在底壳环板34上开设有与基壳信号孔211相对应的底壳信号孔342。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6包括接收固定座62与接收活动座63,所述接收固定座62的底部与盒顶板41相连接,接收固定座62的顶部内开设有接收半槽620,所述接收活动座63包括接收底板64、接收托板65以及正对设置的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所述接收底板64的顶面与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接收托板65的底端相连接,接收托板65的顶端内开设有托板半槽651,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的顶端向上延伸,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之间夹成有与托板半槽651同轴的夹柱腔68,夹柱腔68、托板半槽651与接收半槽620上下拼合成接收光纤夹持槽61。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6还包括都长于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设置的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所述接收底板64的顶面与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底端相连接,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顶端向上延伸,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分别位于接收内夹板66的两侧,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分别位于接收外夹板67的两侧;所述盒顶板41上开设有与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顶端进行一一对应连接的内一插接孔411、内二插接孔412、外一插接孔413、外二插接孔414,所述内一插接孔411、内二插接孔412位于接收固定座62的一侧,外一插接孔413、外二插接孔414位于接收固定座62的另一侧。所述接收固定座62包括依次连接的座内段621、座中段622、座外段623,座内段621、座中段622、座外段623的内部共设有同一条接收半槽620,座中段622窄于座内段621、座外段623设置,座内段6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二插接孔412、外二插接孔414,座外段6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一插接孔411、外一插接孔413,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的顶端分别夹在座中段622底部的两侧,夹柱腔68与接收半槽620相通。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基壳体2还包括正对设置的内圈烟板25与外圈烟板26,所述内圈烟板25包括依次连接的内一夹板251、内中弧板252、内二夹板253,内中弧板252相对于内一夹板251、内二夹板253外凸设置,所述外圈烟板26包括依次连接的外一夹板261、外中弧板262、外二夹板263,外中弧板262相对于外一夹板261、外二夹板263外凸设置,内一夹板251、外一夹板261分别夹于入射光纤夹持部5的内端的两侧,内二夹板253、外二夹板263分别夹于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端的两侧,内中弧板252、外中弧板262夹成一个圈烟通道27,夹持间隔区431依次经圈烟通道27、导烟口24后与底壳腔33相通。
实施例6: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底壳体3还包括在底壳腔33内设置的汇烟器7,该汇烟器7包括器底板75、汇烟轴71、绕轴烟腔72与多个汇烟片73,所有的汇烟片73都围绕汇烟轴71均匀设置,相邻的汇烟片73之间夹成有片烟道74,片烟道74经绕轴烟腔72与汇烟轴71的侧围相接触,所述汇烟轴71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汇烟轴71、汇烟片73的底端都与器底板75的顶面相连接,汇烟轴71的高度大于汇烟片73的高度,汇烟轴71的顶端经导烟口24后插于圈烟通道27的内部,汇烟片73的顶端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夹持间隔区431依次经圈烟通道27、导烟口24、绕轴烟腔72、片烟道74后与底壳腔33相通。所述底壳板31的顶面与底壳筒35的底端相连接,底壳筒35的顶端设置有与器底板75进行嵌入配合的内台阶环36,底壳筒35的内部设置有壳筒内腔351,该壳筒内腔351与器底板75的底面相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基壳体(2)与底壳体(3),所述基壳体(2)包括基底板(21)及与其四周相连接的基侧围板(22),基侧围板(22)、基底板(21)围成一基壳腔(23),所述底壳体(3)包括底壳板(31)与底侧围板(32),底侧围板(32)的一端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连接,底侧围板(32)的另一端与底壳板(31)的四周相连接,底侧围板(32)、底壳板(31)围成一底壳腔(33),且在底侧围板(32)上开设有与底壳腔(33)相通的进烟口(1),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还包括传感盒(4)、入射光纤夹持部(5)与接收光纤夹持部(6);所述传感盒(4)包括盒顶板(41)与盒侧围(42),盒侧围(42)的一端与盒顶板(41)的四周相连接,盒侧围(42)的另一端与基底板(21)的顶面相连接,基底板(21)位于盒侧围(42)、底侧围板(32)之间,基底板(21)的中部开设有导烟口(24),盒顶板(41)、盒侧围(42)、基底板(21)共围成一盒内腔(43),该盒内腔(43)中设置有正对设置的入射光纤夹持部(5)、接收光纤夹持部(6),盒内腔(43)中位于入射光纤夹持部(5)的内端、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端之间的部位为夹持间隔区(431),该夹持间隔区(431)向下经导烟口(24)后与底壳腔(33)相通;所述入射光纤夹持部(5)、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入射光纤夹持槽(51)、接收光纤夹持槽(61),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外端与盒侧围(42)上开设的入射光纤口(421)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内端经夹持间隔区(431)与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内端正对设置,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外端与盒侧围(42)上开设的接收光纤口(422)相连接,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小于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接收光纤夹持槽(61)包括相通的接收光纤夹持腔(611)、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612),且在基底板(21)上开设有与信号指示光纤夹持腔(612)相通的基壳信号孔(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光纤夹持槽(61)的深度为入射光纤夹持槽(51)的深度的1.5―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体(3)还包括底壳环板(34),该底壳环板(34)的中部开设有与底壳腔(33)相接触的底壳环孔(341),底壳环板(34)的底面上近底壳环孔(341)的部位与底侧围板(32)的顶端相连接,底壳环板(34)的顶面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连接,且在底壳环板(34)上开设有与基壳信号孔(211)相对应的底壳信号孔(34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6)包括接收固定座(62)与接收活动座(63),所述接收固定座(62)的底部与盒顶板(41)相连接,接收固定座(62)的顶部内开设有接收半槽(620),所述接收活动座(63)包括接收底板(64)、接收托板(65)以及正对设置的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所述接收底板(64)的顶面与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接收托板(65)的底端相连接,接收托板(65)的顶端内开设有托板半槽(651),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的顶端向上延伸,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之间夹成有与托板半槽(651)同轴的夹柱腔(68),夹柱腔(68)、托板半槽(651)与接收半槽(620)上下拼合成接收光纤夹持槽(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上近夹柱腔(68)的一侧均与一号牙条(661)、二号牙条(662)的内端相连接,一号牙条(661)、二号牙条(662)的外端均与夹柱腔(68)相接触,一号牙条(661)、接收内夹板(66)、二号牙条(662)构成一号牙腔(660),一号牙条(661)、接收外夹板(67)、二号牙条(662)构成与一号牙腔(660)正对的二号牙腔(670),一号牙腔(660)经夹柱腔(68)与二号牙腔(670)相通,且一号牙腔(660)、二号牙腔(670)均为内窄外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光纤夹持部(6)还包括都长于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设置的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所述接收底板(64)的顶面与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底端相连接,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顶端向上延伸,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分别位于接收内夹板(66)的两侧,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分别位于接收外夹板(67)的两侧;所述盒顶板(41)上开设有与内一插接板(663)、内二插接板(664)、外一插接板(671)、外二插接板(672)的顶端进行一一对应连接的内一插接孔(411)、内二插接孔(412)、外一插接孔(413)、外二插接孔(414),所述内一插接孔(411)、内二插接孔(412)位于接收固定座(62)的一侧,外一插接孔(413)、外二插接孔(414)位于接收固定座(62)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固定座(62)包括依次连接的座内段(621)、座中段(622)、座外段(623),座内段(621)、座中段(622)、座外段(623)的内部共设有同一条接收半槽(620),座中段(622)窄于座内段(621)、座外段(623)设置,座内段(6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二插接孔(412)、外二插接孔(414),座外段(6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一插接孔(411)、外一插接孔(413),接收内夹板(66)、接收外夹板(67)的顶端分别夹在座中段(622)底部的两侧,夹柱腔(68)与接收半槽(620)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体(2)还包括正对设置的内圈烟板(25)与外圈烟板(26),所述内圈烟板(25)包括依次连接的内一夹板(251)、内中弧板(252)、内二夹板(253),内中弧板(252)相对于内一夹板(251)、内二夹板(253)外凸设置,所述外圈烟板(26)包括依次连接的外一夹板(261)、外中弧板(262)、外二夹板(263),外中弧板(262)相对于外一夹板(261)、外二夹板(263)外凸设置,内一夹板(251)、外一夹板(261)分别夹于入射光纤夹持部(5)的内端的两侧,内二夹板(253)、外二夹板(263)分别夹于接收光纤夹持部(6)的内端的两侧,内中弧板(252)、外中弧板(262)夹成一个圈烟通道(27),夹持间隔区(431)依次经圈烟通道(27)、导烟口(24)后与底壳腔(33)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体(3)还包括在底壳腔(33)内设置的汇烟器(7),该汇烟器(7)包括器底板(75)、汇烟轴(71)、绕轴烟腔(72)与多个汇烟片(73),所有的汇烟片(73)都围绕汇烟轴(71)均匀设置,相邻的汇烟片(73)之间夹成有片烟道(74),片烟道(74)经绕轴烟腔(72)与汇烟轴(71)的侧围相接触,所述汇烟轴(71)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汇烟轴(71)、汇烟片(73)的底端都与器底板(75)的顶面相连接,汇烟轴(71)的高度大于汇烟片(73)的高度,汇烟轴(71)的顶端经导烟口(24)后插于圈烟通道(27)的内部,汇烟片(73)的顶端与基底板(21)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夹持间隔区(431)依次经圈烟通道(27)、导烟口(24)、绕轴烟腔(72)、片烟道(74)后与底壳腔(33)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板(31)的顶面与底壳筒(35)的底端相连接,底壳筒(35)的顶端设置有与器底板(75)进行嵌入配合的内台阶环(36),底壳筒(35)的内部设置有壳筒内腔(351),该壳筒内腔(351)与器底板(75)的底面相接触。
CN201910313955.5A 2019-04-18 2019-04-18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Active CN110068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3955.5A CN110068532B (zh) 2019-04-18 2019-04-18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3955.5A CN110068532B (zh) 2019-04-18 2019-04-18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8532A true CN110068532A (zh) 2019-07-30
CN110068532B CN110068532B (zh) 2024-03-05

Family

ID=67368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3955.5A Active CN110068532B (zh) 2019-04-18 2019-04-18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85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7850A (zh) * 2019-08-26 2019-12-13 苏州双刘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灵敏光纤传感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2382U1 (de) * 2010-10-14 2012-04-15 Austria Tech & System Tech Optische sensoreinrichtung
CN202494631U (zh) * 2012-03-31 2012-10-17 武汉发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烟雾传感器
CN105354971A (zh) * 2015-11-12 2016-02-24 安徽中熹通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纤烟雾传感器
CN205317370U (zh) * 2015-12-21 2016-06-15 成都诺比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火灾自动报警的光纤烟温传感系统
WO2016116024A1 (zh) * 2015-01-20 2016-07-28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带或不带采气管的点型主动感烟探测器及空气采样系统
CN107340242A (zh) * 2017-07-21 2017-11-10 安徽庆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型隧道空间环境油烟气体监测仪光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2382U1 (de) * 2010-10-14 2012-04-15 Austria Tech & System Tech Optische sensoreinrichtung
CN202494631U (zh) * 2012-03-31 2012-10-17 武汉发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烟雾传感器
WO2016116024A1 (zh) * 2015-01-20 2016-07-28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带或不带采气管的点型主动感烟探测器及空气采样系统
CN105354971A (zh) * 2015-11-12 2016-02-24 安徽中熹通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纤烟雾传感器
CN205317370U (zh) * 2015-12-21 2016-06-15 成都诺比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火灾自动报警的光纤烟温传感系统
CN107340242A (zh) * 2017-07-21 2017-11-10 安徽庆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型隧道空间环境油烟气体监测仪光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琦;: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科技创新导报, no. 2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7850A (zh) * 2019-08-26 2019-12-13 苏州双刘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灵敏光纤传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8532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9834039D1 (de) Systeme zum führen eines medizinischen gerätes durch den körper
CN105354971B (zh) 一种光纤烟雾传感器
EP3751255A3 (en) Gas detection using differential path length measurement
CN110068532A (zh) 内置分光光纤做信号指示的点型光纤感烟火灾探测器
CN102749286A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烟道气与管道气气体原位监测仪
FR2389116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lage pour detecter les fuites dans les modules a membrane a fibres creuses
CN101865825B (zh) 一种微型开放式光纤气体样品池
CN209514824U (zh) 一种对射式烟雾传感器
CN209152346U (zh) 一种检测卷烟或者沟槽滤棒物理参数的led成像光源组
ATE276528T1 (de)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detektieren eines optischen signals an der längsseite einer glasfaser
KR102263279B1 (ko) 정보통신용 광케이블 고정장치
CN109816924A (zh) 一种对射式烟雾传感器
CN205787273U (zh) 一种光纤配线箱
CN209894679U (zh) 一种内置信号指示光纤的光纤烟雾传感装置
WO2005040727A3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ibre optic sensors
CN111951518A (zh) 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JPH0534211A (ja) 光フアイバ内蔵レール
CN201158343Y (zh) 光纤型汽车刹车灯故障检测装置
CN207248720U (zh) 生化传光束
CN205898618U (zh) 粉尘检测装置
CN218212588U (zh) 一种集光致发光和吸收为一体的测试夹具
CN212459364U (zh) 一种光学烟度传感器探头结构
CN215640738U (zh) 一种用于彩烟剂的细度检测仪器
CN212411324U (zh) 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CN210380851U (zh) 光纤otdr盲区消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6

Address after: No. 1 Yongjiang Road,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DONGFANG POLYTECHNIC

Address before: 518000, Unit 401, Building A1, China Merchants Guang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3009 Guanggua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INGDIAN O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