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5107A -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5107A
CN110065107A CN201910263133.0A CN201910263133A CN110065107A CN 110065107 A CN110065107 A CN 110065107A CN 201910263133 A CN201910263133 A CN 201910263133A CN 110065107 A CN110065107 A CN 110065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ht sides
bearing seat
bull stick
gea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3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5107B (zh
Inventor
郭文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cheng Ai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郭文靖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文靖 filed Critical 郭文靖
Priority to CN201910263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5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5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5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5/00Machines designed for producing special profiles or shaped work, e.g. by rotary cutters; Equipment therefor
    • B27C5/02Machines with 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5/00Machines designed for producing special profiles or shaped work, e.g. by rotary cutters; Equipment therefor
    • B27C5/02Machines with table
    • B27C5/06Arrangements for clamping or feeding work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头榫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铣削,一次性完成三处铣削的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技术方案: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有安装箱、壁挂块、安装螺丝、玻璃观察窗、轴套、第一转轴、旋转块等;安装箱的左右两壁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壁挂块,壁挂块上均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螺丝,安装箱的前壁上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本发明达到了能够实现自动铣削,一次性完成三处铣削的效果,通过设置有侧边铣削装置、夹紧装置和可转动的第一铣刀,这样不仅能够同时实现三处的铣削处理,并且可以灵活调节侧边铣削的左右和上下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头榫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夹头榫在进行加工时,需要人工来对其进行铣削工作,一根待加工的木棒在对其中间进行铣削完成后,还要对它的左右两侧进行加工,这样一根木棒需要加工三次,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操作繁琐,铣削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和灰尘,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有损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夹头榫在加工的过程需要分三次加工,操作繁琐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铣削,一次性完成三处铣削的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有安装箱、壁挂块、安装螺丝、玻璃观察窗、轴套、第一转轴、旋转块、盖板、第二转轴、卡块、控制箱、电源总开关、第一开关、第一船型开关、第二船型开关、第三船型开关、固定箱、第一轴承座、第一转杆、第一齿轮、齿条带、第一电机座、第一驱动电机、支架、第一导轨、连接板、第二轴承座、第二转杆、第二齿轮、第一接头、第一铣刀、滑轨、滑块、连接块、侧边铣削装置和夹紧装置,安装箱的左右两壁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壁挂块,壁挂块上均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螺丝,安装箱的前壁上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安装箱的前壁左侧安装有轴套,轴套位于玻璃观察窗的下方,轴套内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旋转块右端之间连接有盖板,安装箱的前壁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转动式连接有卡块,卡块位于玻璃观察窗的下方,安装箱的前壁下部开有放置孔,放置孔位于盖板的后侧,安装箱的前壁右侧下部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箱的前壁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源总开关、第一船型开关和第三船型开关,控制箱的前壁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船型开关,安装箱内上部安装有固定箱,固定箱的上壁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一字孔,固定箱的下壁开有第二一字孔,固定箱上下两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和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均安装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上绕有齿条带,固定箱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座,第一电机座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左侧的第一转杆连接,固定箱底壁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架,支架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导轨,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之间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齿条带的前侧,第二齿轮与齿条带啮合,第二转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铣刀,安装箱的左右两壁下部均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内侧均连接有连接块,左右两侧的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夹紧装置,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侧边铣削装置,电源总开关、第一开关、第一船型开关、第二船型开关、第三船型开关、第一驱动电机、侧边铣削装置和夹紧装置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侧边铣削装置包括有第一N形架、第三轴承座、第一减速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一导套、连接架、第四轴承座、带键槽旋转环、第三齿轮、第二导套、第二导轨、第二N形架、第二减速电机、第五轴承座、第二丝杆、第二螺母、第六轴承座、带键转杆、第二接头和第二铣刀,连接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N形架,第一N形架的内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第一N形架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左侧的第一减速电机和左侧的第三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一丝杆,右侧的第一减速电机和右侧的第三轴承座之间也连接有第一丝杆,左右两侧的第一丝杆上均配合设有第一螺母,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与第一螺母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套上均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部穿过第二一字孔,连接架的内侧面上部均安装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上安装有带键槽旋转环,带键槽旋转环的上部安装有第三齿轮,左右两侧的第三齿轮均位于齿条带的前侧,第三齿轮与齿条带啮合,左右两侧的连接架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位于连接板的前侧,第二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连接有第二N形架,第二N形架和第二导轨位于连接架、第四轴承座和带键槽旋转环的前侧,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内底部均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内顶部均安装有第五轴承座,第二减速电机与第五轴承座之间安装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均配合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外侧与第二导套的内侧连接,第二N形架的内壁下部均安装有第六轴承座,第六轴承座内安装有带键转杆,左右两侧的带键转杆的顶端均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一字孔下方,带键转杆上部位于带键槽旋转环内,带键转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接头,左右两侧的第二接头底端均连接有第二铣刀,第二铣刀位于第一铣刀的左右两侧,第一减速电机和第二减速电机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夹紧装置包括有连接箱、第七轴承座、第三转杆、双轴电机、第三丝杆、第三螺母、移动块和夹块,左右两侧的连接块之间连接有连接箱,连接箱的左右两壁均安装有第七轴承座,连接箱内后壁中间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三转杆,左右两侧的第三转杆与左右两侧的第七轴承座之间均连接有第三丝杆,左右两侧的第三丝杆螺纹方向相反,第三丝杆上配合设有第三螺母,左右两侧的第三螺母前端均连接有移动块,连接箱的前壁开有第三一字孔,移动块穿过第三一字孔,移动块的前端均连接有夹块,双轴电机与控制模块之间有线路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连接杆、直齿条、第二电机座、第二驱动电机、第四齿轮和第四船型开关,右侧滑块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有直齿条,右侧滑轨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座,第二电机座的右侧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左侧连接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位于直齿条的上方,第四齿轮与直齿条啮合,控制箱的前壁右侧下部连接有第四船型开关,第四船型开关位于第二船型开关的下方,第二驱动电机和第四船型开关与控制模块之间有线路连接。
本发明达到了能够实现自动铣削,一次性完成三处铣削的效果,通过设置有侧边铣削装置、夹紧装置和可转动的第一铣刀,这样不仅能够同时实现三处的铣削处理,并且可以灵活调节侧边铣削的左右和上下的位置,设置有可以转动的第四齿轮,这样能够自动实现待加工木棒的前后移动,更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路系统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安装箱,2、壁挂块,3、安装槽,4、安装螺丝,5、玻璃观察窗,6、轴套,7、第一转轴,8、旋转块,9、盖板,10、第二转轴,11、卡块,12、放置孔,13、控制箱,131、电源总开关,132、第一开关,133、第一船型开关,134、第二船型开关,135、第三船型开关,14、固定箱,15、第一一字孔,16、第二一字孔,17、第一轴承座,18、第一转杆,19、第一齿轮,20、齿条带,21、第一电机座,22、第一驱动电机,23、支架,24、第一导轨,25、连接板,26、第二轴承座,27、第二转杆,28、第二齿轮,29、第一接头,291、第一铣刀,292、滑轨,293、滑块,294、连接块,30、侧边铣削装置,301、第一N形架,302、第三轴承座,303、第一减速电机,304、第一丝杆,305、第一螺母,306、第一导套,307、连接架,308、第四轴承座,309、带键槽旋转环,3010、第三齿轮,3011、第二导套,3012、第二导轨,3013、第二N形架,3014、第二减速电机,3015、第五轴承座,3016、第二丝杆,3017、第二螺母,3018、第六轴承座,3019、带键转杆,3020、第二接头,3021、第二铣刀,31、夹紧装置,311、连接箱,312、第七轴承座,313、第三转杆,314、双轴电机,315、第三丝杆,316、第三螺母,317、第三一字孔,318、移动块,319、夹块,321、连接杆,322、直齿条,323、第二电机座,324、第二驱动电机,325、第四齿轮,326、第四船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有安装箱1、壁挂块2、安装螺丝4、玻璃观察窗5、轴套6、第一转轴7、旋转块8、盖板9、第二转轴10、卡块11、控制箱13、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固定箱14、第一轴承座17、第一转杆18、第一齿轮19、齿条带20、第一电机座21、第一驱动电机22、支架23、第一导轨24、连接板25、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转杆27、第二齿轮28、第一接头29、第一铣刀291、滑轨292、滑块293、连接块294、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壁挂块2,安装箱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壁挂块2连接,壁挂块2上均开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螺丝4,安装箱1的前壁上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5,安装箱1的前壁左侧安装有轴套6,轴套6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轴套6内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8,旋转块8右端之间连接有盖板9,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转动式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安装箱1的前壁下部开有放置孔12,放置孔12位于盖板9的后侧,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下部安装有控制箱13,安装箱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控制箱13连接,控制箱13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箱13的前壁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源总开关131、第一船型开关133和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箱13的前壁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开关132和第二船型开关134,安装箱1内上部安装有固定箱14,固定箱14的上壁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一字孔15,固定箱14的下壁开有第二一字孔16,固定箱14上下两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7,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和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之间均安装有第一转杆18,第一转杆18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9,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19上绕有齿条带20,固定箱14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座21,第一电机座21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2,第一电机座2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一驱动电机22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左侧的第一转杆18连接,固定箱14底壁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架23,支架23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导轨24,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之间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轴承座26内安装有第二转杆27,第二转杆27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28,第二齿轮28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二齿轮28与齿条带20啮合,第二转杆2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接头29,第二转杆27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接头29连接,第一接头2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铣刀29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下部均连接有滑轨292,滑轨292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93,滑块293的内侧均连接有连接块294,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夹紧装置31,连接板25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侧边铣削装置30,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第一驱动电机22、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有安装箱1、壁挂块2、安装螺丝4、玻璃观察窗5、轴套6、第一转轴7、旋转块8、盖板9、第二转轴10、卡块11、控制箱13、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固定箱14、第一轴承座17、第一转杆18、第一齿轮19、齿条带20、第一电机座21、第一驱动电机22、支架23、第一导轨24、连接板25、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转杆27、第二齿轮28、第一接头29、第一铣刀291、滑轨292、滑块293、连接块294、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壁挂块2,壁挂块2上均开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螺丝4,安装箱1的前壁上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5,安装箱1的前壁左侧安装有轴套6,轴套6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轴套6内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8,旋转块8右端之间连接有盖板9,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转动式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安装箱1的前壁下部开有放置孔12,放置孔12位于盖板9的后侧,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下部安装有控制箱13,控制箱13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箱13的前壁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源总开关131、第一船型开关133和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箱13的前壁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开关132和第二船型开关134,安装箱1内上部安装有固定箱14,固定箱14的上壁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一字孔15,固定箱14的下壁开有第二一字孔16,固定箱14上下两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7,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和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之间均安装有第一转杆18,第一转杆18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9,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19上绕有齿条带20,固定箱14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座21,第一电机座21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2,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左侧的第一转杆18连接,固定箱14底壁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架23,支架23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导轨24,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之间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轴承座26内安装有第二转杆27,第二转杆27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28,第二齿轮28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二齿轮28与齿条带20啮合,第二转杆2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接头29,第一接头2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铣刀29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下部均连接有滑轨292,滑轨292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93,滑块293的内侧均连接有连接块294,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夹紧装置31,连接板25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侧边铣削装置30,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第一驱动电机22、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侧边铣削装置30包括有第一N形架301、第三轴承座302、第一减速电机303、第一丝杆304、第一螺母305、第一导套306、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带键槽旋转环309、第三齿轮3010、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轨3012、第二N形架3013、第二减速电机3014、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丝杆3016、第二螺母3017、第六轴承座3018、带键转杆3019、第二接头3020和第二铣刀3021,连接板25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N形架301,第一N形架301的内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302,第一N形架301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303,第一N形架30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减速电机303连接,左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左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右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右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也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左右两侧的第一丝杆304上均配合设有第一螺母305,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06,第一导套306与第一螺母305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套306上均连接有连接架307,连接架307上部穿过第二一字孔16,连接架307的内侧面上部均安装有第四轴承座308,第四轴承座308上安装有带键槽旋转环309,带键槽旋转环309的上部安装有第三齿轮3010,左右两侧的第三齿轮3010均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三齿轮3010与齿条带20啮合,左右两侧的连接架307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套3011位于连接板25的前侧,第二导套301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轨3012,第二导轨3012上连接有第二N形架3013,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导轨3012位于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和带键槽旋转环309的前侧,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底部均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3014,第二N形架30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减速电机3014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顶部均安装有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减速电机3014与第五轴承座3015之间安装有第二丝杆3016,第二丝杆3016上均配合设有第二螺母3017,第二螺母3017外侧与第二导套3011的内侧连接,第二螺母3017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导套3011连接,第二N形架3013的内壁下部均安装有第六轴承座3018,第六轴承座3018内安装有带键转杆3019,左右两侧的带键转杆3019的顶端均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一字孔15下方,带键转杆3019上部位于带键槽旋转环309内,带键转杆301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接头3020,带键转杆3019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二接头3020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二接头3020底端均连接有第二铣刀3021,第二铣刀3021位于第一铣刀291的左右两侧,第一减速电机303和第二减速电机3014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有安装箱1、壁挂块2、安装螺丝4、玻璃观察窗5、轴套6、第一转轴7、旋转块8、盖板9、第二转轴10、卡块11、控制箱13、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固定箱14、第一轴承座17、第一转杆18、第一齿轮19、齿条带20、第一电机座21、第一驱动电机22、支架23、第一导轨24、连接板25、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转杆27、第二齿轮28、第一接头29、第一铣刀291、滑轨292、滑块293、连接块294、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壁挂块2,壁挂块2上均开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螺丝4,安装箱1的前壁上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5,安装箱1的前壁左侧安装有轴套6,轴套6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轴套6内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8,旋转块8右端之间连接有盖板9,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转动式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安装箱1的前壁下部开有放置孔12,放置孔12位于盖板9的后侧,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下部安装有控制箱13,控制箱13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箱13的前壁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源总开关131、第一船型开关133和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箱13的前壁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开关132和第二船型开关134,安装箱1内上部安装有固定箱14,固定箱14的上壁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一字孔15,固定箱14的下壁开有第二一字孔16,固定箱14上下两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7,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和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之间均安装有第一转杆18,第一转杆18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9,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19上绕有齿条带20,固定箱14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座21,第一电机座21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2,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左侧的第一转杆18连接,固定箱14底壁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架23,支架23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导轨24,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之间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轴承座26内安装有第二转杆27,第二转杆27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28,第二齿轮28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二齿轮28与齿条带20啮合,第二转杆2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接头29,第一接头2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铣刀29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下部均连接有滑轨292,滑轨292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93,滑块293的内侧均连接有连接块294,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夹紧装置31,连接板25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侧边铣削装置30,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第一驱动电机22、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侧边铣削装置30包括有第一N形架301、第三轴承座302、第一减速电机303、第一丝杆304、第一螺母305、第一导套306、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带键槽旋转环309、第三齿轮3010、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轨3012、第二N形架3013、第二减速电机3014、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丝杆3016、第二螺母3017、第六轴承座3018、带键转杆3019、第二接头3020和第二铣刀3021,连接板25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N形架301,第一N形架301的内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302,第一N形架301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303,左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左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右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右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也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左右两侧的第一丝杆304上均配合设有第一螺母305,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06,第一导套306与第一螺母305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套306上均连接有连接架307,连接架307上部穿过第二一字孔16,连接架307的内侧面上部均安装有第四轴承座308,第四轴承座308上安装有带键槽旋转环309,带键槽旋转环309的上部安装有第三齿轮3010,左右两侧的第三齿轮3010均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三齿轮3010与齿条带20啮合,左右两侧的连接架307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套3011位于连接板25的前侧,第二导套301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轨3012,第二导轨3012上连接有第二N形架3013,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导轨3012位于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和带键槽旋转环309的前侧,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底部均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3014,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顶部均安装有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减速电机3014与第五轴承座3015之间安装有第二丝杆3016,第二丝杆3016上均配合设有第二螺母3017,第二螺母3017外侧与第二导套3011的内侧连接,第二N形架3013的内壁下部均安装有第六轴承座3018,第六轴承座3018内安装有带键转杆3019,左右两侧的带键转杆3019的顶端均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一字孔15下方,带键转杆3019上部位于带键槽旋转环309内,带键转杆301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接头3020,左右两侧的第二接头3020底端均连接有第二铣刀3021,第二铣刀3021位于第一铣刀291的左右两侧,第一减速电机303和第二减速电机3014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夹紧装置31包括有连接箱311、第七轴承座312、第三转杆313、双轴电机314、第三丝杆315、第三螺母316、移动块318和夹块319,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连接箱311,连接块294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连接箱311连接,连接箱311的左右两壁均安装有第七轴承座312,连接箱311内后壁中间安装有双轴电机314,连接箱3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双轴电机314连接,双轴电机31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三转杆313,左右两侧的第三转杆313与左右两侧的第七轴承座312之间均连接有第三丝杆315,左右两侧的第三丝杆315螺纹方向相反,第三丝杆315上配合设有第三螺母316,左右两侧的第三螺母316前端均连接有移动块318,连接箱311的前壁开有第三一字孔317,移动块318穿过第三一字孔317,移动块318的前端均连接有夹块319,移动块318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夹块319连接,双轴电机314与控制模块之间有线路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有安装箱1、壁挂块2、安装螺丝4、玻璃观察窗5、轴套6、第一转轴7、旋转块8、盖板9、第二转轴10、卡块11、控制箱13、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固定箱14、第一轴承座17、第一转杆18、第一齿轮19、齿条带20、第一电机座21、第一驱动电机22、支架23、第一导轨24、连接板25、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转杆27、第二齿轮28、第一接头29、第一铣刀291、滑轨292、滑块293、连接块294、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壁挂块2,壁挂块2上均开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螺丝4,安装箱1的前壁上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5,安装箱1的前壁左侧安装有轴套6,轴套6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轴套6内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8,旋转块8右端之间连接有盖板9,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转动式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安装箱1的前壁下部开有放置孔12,放置孔12位于盖板9的后侧,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下部安装有控制箱13,控制箱13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箱13的前壁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源总开关131、第一船型开关133和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箱13的前壁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开关132和第二船型开关134,安装箱1内上部安装有固定箱14,固定箱14的上壁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一字孔15,固定箱14的下壁开有第二一字孔16,固定箱14上下两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7,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和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之间均安装有第一转杆18,第一转杆18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9,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19上绕有齿条带20,固定箱14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座21,第一电机座21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2,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左侧的第一转杆18连接,固定箱14底壁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架23,支架23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导轨24,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之间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轴承座26内安装有第二转杆27,第二转杆27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28,第二齿轮28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二齿轮28与齿条带20啮合,第二转杆2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接头29,第一接头2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铣刀29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下部均连接有滑轨292,滑轨292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93,滑块293的内侧均连接有连接块294,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夹紧装置31,连接板25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侧边铣削装置30,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第一驱动电机22、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侧边铣削装置30包括有第一N形架301、第三轴承座302、第一减速电机303、第一丝杆304、第一螺母305、第一导套306、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带键槽旋转环309、第三齿轮3010、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轨3012、第二N形架3013、第二减速电机3014、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丝杆3016、第二螺母3017、第六轴承座3018、带键转杆3019、第二接头3020和第二铣刀3021,连接板25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N形架301,第一N形架301的内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302,第一N形架301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303,左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左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右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右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也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左右两侧的第一丝杆304上均配合设有第一螺母305,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06,第一导套306与第一螺母305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套306上均连接有连接架307,连接架307上部穿过第二一字孔16,连接架307的内侧面上部均安装有第四轴承座308,第四轴承座308上安装有带键槽旋转环309,带键槽旋转环309的上部安装有第三齿轮3010,左右两侧的第三齿轮3010均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三齿轮3010与齿条带20啮合,左右两侧的连接架307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套3011位于连接板25的前侧,第二导套301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轨3012,第二导轨3012上连接有第二N形架3013,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导轨3012位于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和带键槽旋转环309的前侧,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底部均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3014,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顶部均安装有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减速电机3014与第五轴承座3015之间安装有第二丝杆3016,第二丝杆3016上均配合设有第二螺母3017,第二螺母3017外侧与第二导套3011的内侧连接,第二N形架3013的内壁下部均安装有第六轴承座3018,第六轴承座3018内安装有带键转杆3019,左右两侧的带键转杆3019的顶端均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一字孔15下方,带键转杆3019上部位于带键槽旋转环309内,带键转杆301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接头3020,左右两侧的第二接头3020底端均连接有第二铣刀3021,第二铣刀3021位于第一铣刀291的左右两侧,第一减速电机303和第二减速电机3014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夹紧装置31包括有连接箱311、第七轴承座312、第三转杆313、双轴电机314、第三丝杆315、第三螺母316、移动块318和夹块319,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连接箱311,连接箱311的左右两壁均安装有第七轴承座312,连接箱311内后壁中间安装有双轴电机314,双轴电机31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三转杆313,左右两侧的第三转杆313与左右两侧的第七轴承座312之间均连接有第三丝杆315,左右两侧的第三丝杆315螺纹方向相反,第三丝杆315上配合设有第三螺母316,左右两侧的第三螺母316前端均连接有移动块318,连接箱311的前壁开有第三一字孔317,移动块318穿过第三一字孔317,移动块318的前端均连接有夹块319,双轴电机314与控制模块之间有线路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杆321、直齿条322、第二电机座323、第二驱动电机324、第四齿轮325和第四船型开关326,右侧滑块293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321,连接杆321的顶端连接有直齿条322,连接杆32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直齿条322连接,右侧滑轨29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座323,第二电机座323的右侧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324,第二电机座32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驱动电机324连接,第二驱动电机324的左侧连接有第四齿轮325,第四齿轮325位于直齿条322的上方,第四齿轮325与直齿条322啮合,控制箱13的前壁右侧下部连接有第四船型开关326,第四船型开关326位于第二船型开关134的下方,第二驱动电机324和第四船型开关326与控制模块之间有线路连接。
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安装螺丝4将该装置安装起来,以便使用。当需要使用该设备进行工作时,使用人员首先按下电源总开关131,然后向右侧转动卡块11,使卡块11不位于盖板9的前侧,然后向左侧转动盖板9,使盖板9不挡住放置孔12,此时使用人员就可以将需要加工的木棒放置在夹紧装置31内,接着按下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模块就会控制夹紧装置31将木棒夹紧,然后按压第一船型开关133,控制模块就会控制侧边铣削装置30对木棒铣削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完成之后再次按压第一船型开关133,即对左右铣削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调节侧边铣削装置30对木棒铣削的上下位置时,按压第二船型开关134,并且调节完成之后再次按压第二船型开关134,即对上下铣削的位置进行固定。在调节好侧边的铣削位置后,使用人员按压第一开关132,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2开始工作,第一驱动电机22带动左侧的第一齿轮19开始转动,从而齿条带20反方向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19也开始转动,旋转的齿条带20带动第二齿轮28转动,第二转杆27带动第一铣刀291开始转动,并且转动的齿条带20能够带动左右两侧的侧边铣削装置30转动。此时使用人员就可以通过滑块293推动夹紧装置31和木棒在滑轨292上向后移动,这样转动的第一铣刀291和左右两侧的侧边铣削装置30就能够对木棒进行铣削,铣削完成之后的木棒使其向前移动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再次按压第一开关132,第一铣刀291和左右两侧的侧边铣削装置30停止转动,这样一次铣削工作完成,接着按压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模块就会控制夹紧装置31将木棒松开,此时取下铣削好的木棒即可。当要再次对木棒进行铣削处理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不需要使用该装置后,使用人员再次按下电源总开关131,并且将盖板9向左翻转重新盖好,将卡块11向左转动压住盖板9即可。
当需要对铣削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时,使用人员按压第一船型开关133,控制模块控制左右两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工作,第一减速电机303带动第一丝杆304顺时针转动,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母305向外侧运动,第一导套306在第一导轨24上向外侧运动,连接架307、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铣刀3021均向外侧运动,并且第一螺母305从最外侧运动到最内侧的时间为20秒,控制模块在第一减速电机303工作20秒后使其输出轴逆时针转动,第一减速电机303带动第一丝杆304逆时针转动,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母305向内侧运动,第一导套306在第一导轨24上向内侧运动,连接架307、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铣刀3021均向内侧运动,再次经过20秒后,控制模块继续控制第一减速电机303带动第一丝杆304顺时针转动,并以此规律反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当第二铣刀3021的位置符合工作要求时,再次按压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一减速电机303停止工作,这样的话就可以灵活的左右调节第二铣刀3021的位置。当需要对铣削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时,使用人员按压第二船型开关134,控制模块控制左右两侧的第二减速电机3014开始工作,第二减速电机3014带动第二丝杆3016顺时针转动,第二导轨3012、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铣刀3021向上运动,第二导轨3012从最下侧运动到最上侧所经过的时间为1分钟,控制模块在控制第二减速电机3014工作1分钟后使其输出轴逆时针转动,第二减速电机3014带动第二丝杆3016逆时针转动,第二导轨3012、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铣刀3021向下运动,并且在1分钟后控制模块又控制第二减速电机3014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并以此规律反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当第二铣刀3021的上下位置符合工作要求时,使用人员再次按下第二船型开关134,控制模块控制左右两侧的第二减速电机3014停止工作,这样就能够灵活的调节第二铣刀3021的上下位置。
当需要夹紧待加工的木棒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木棒放置在左右两侧的夹块319之间,然后按下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模块控制双轴电机314开始工作,双轴电机314带动左侧的第三丝杆315顺时针转动,同时使右侧的第三丝杆315顺时针转动,左右两侧的第三螺母316向内侧移动,夹块319也随之向内侧运动,当左右两侧的夹块319将木棒夹紧后,双轴电机314转动的负载就会增大,当增大到预设值时,控制模块就会控制双轴电机314停止工作,当需要松开木棒时,再次按下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模块控制双轴电机314开始工作,双轴电机314带动左侧的第三丝杆315逆时针转动,并且使右侧的第三丝杆315顺时针转动,左右两侧的第三螺母316向外侧移动,夹块319也随之向外侧运动,并且夹块319向外运动到与木棒分离时,再次按压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模块控制双轴电机314停止工作,这样就能够实现木棒的夹紧工作。
当在木棒夹紧后需要向后移动时,使用人员按压第四船型开关326,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电机324开始工作,第二驱动电机324带动第四齿轮325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325带动直齿条322和滑块293向后运动,向后运动的木棒就能够自动完成铣削工作,当铣削完成之后再次按压第四船型开关326,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电机324带动第四齿轮325逆时针转动,第四齿轮325带动滑块293向前运动,铣削好的木棒也随之向前运动,当滑块293向前运动到第一铣刀291和第二铣刀3021的前方,就可以再次按下第四船型开关326,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电机324停止工作,这样就无需人工来使木棒向后运动,更智能。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有安装箱(1)、壁挂块(2)、安装螺丝(4)、玻璃观察窗(5)、轴套(6)、第一转轴(7)、旋转块(8)、盖板(9)、第二转轴(10)、卡块(11)、控制箱(13)、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和第三船型开关(135),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上部后侧均连接有壁挂块(2),壁挂块(2)上均开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螺丝(4),安装箱(1)的前壁上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5),安装箱(1)的前壁左侧安装有轴套(6),轴套(6)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轴套(6)内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旋转块(8),旋转块(8)右端之间连接有盖板(9),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转动式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位于玻璃观察窗(5)的下方,安装箱(1)的前壁下部开有放置孔(12),放置孔(12)位于盖板(9)的后侧,安装箱(1)的前壁右侧下部安装有控制箱(13),控制箱(13)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箱(13)的前壁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源总开关(131)、第一船型开关(133)和第三船型开关(135),控制箱(13)的前壁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开关(132)和第二船型开关(134),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箱(14)、第一轴承座(17)、第一转杆(18)、第一齿轮(19)、齿条带(20)、第一电机座(21)、第一驱动电机(22)、支架(23)、第一导轨(24)、连接板(25)、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转杆(27)、第二齿轮(28)、第一接头(29)、第一铣刀(291)、滑轨(292)、滑块(293)、连接块(294)、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安装箱(1)内上部安装有固定箱(14),固定箱(14)的上壁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一字孔(15),固定箱(14)的下壁开有第二一字孔(16),固定箱(14)上下两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座(17),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和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7)之间均安装有第一转杆(18),第一转杆(18)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9),左右两侧的第一齿轮(19)上绕有齿条带(20),固定箱(14)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座(21),第一电机座(21)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2),第一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左侧的第一转杆(18)连接,固定箱(14)底壁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架(23),支架(23)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导轨(24),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之间安装有连接板(25),连接板(25)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6),第二轴承座(26)内安装有第二转杆(27),第二转杆(27)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28),第二齿轮(28)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二齿轮(28)与齿条带(20)啮合,第二转杆(2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接头(29),第一接头(2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铣刀(291),安装箱(1)的左右两壁下部均连接有滑轨(292),滑轨(292)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93),滑块(293)的内侧均连接有连接块(294),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夹紧装置(31),连接板(25)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侧边铣削装置(30),电源总开关(131)、第一开关(132)、第一船型开关(133)、第二船型开关(134)、第三船型开关(135)、第一驱动电机(22)、侧边铣削装置(30)和夹紧装置(31)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侧边铣削装置(30)包括有第一N形架(301)、第三轴承座(302)、第一减速电机(303)、第一丝杆(304)、第一螺母(305)、第一导套(306)、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带键槽旋转环(309)、第三齿轮(3010)、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轨(3012)、第二N形架(3013)、第二减速电机(3014)、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丝杆(3016)、第二螺母(3017)、第六轴承座(3018)、带键转杆(3019)、第二接头(3020)和第二铣刀(3021),连接板(25)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N形架(301),第一N形架(301)的内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302),第一N形架(301)的外侧面上均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303),左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左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右侧的第一减速电机(303)和右侧的第三轴承座(302)之间也连接有第一丝杆(304),左右两侧的第一丝杆(304)上均配合设有第一螺母(305),左右两侧的第一导轨(24)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套(306),第一导套(306)与第一螺母(305)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套(306)上均连接有连接架(307),连接架(307)上部穿过第二一字孔(16),连接架(307)的内侧面上部均安装有第四轴承座(308),第四轴承座(308)上安装有带键槽旋转环(309),带键槽旋转环(309)的上部安装有第三齿轮(3010),左右两侧的第三齿轮(3010)均位于齿条带(20)的前侧,第三齿轮(3010)与齿条带(20)啮合,左右两侧的连接架(307)内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二导套(3011),第二导套(3011)位于连接板(25)的前侧,第二导套(3011)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轨(3012),第二导轨(3012)上连接有第二N形架(3013),第二N形架(3013)和第二导轨(3012)位于连接架(307)、第四轴承座(308)和带键槽旋转环(309)的前侧,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底部均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3014),左右两侧的第二N形架(3013)内顶部均安装有第五轴承座(3015),第二减速电机(3014)与第五轴承座(3015)之间安装有第二丝杆(3016),第二丝杆(3016)上均配合设有第二螺母(3017),第二螺母(3017)外侧与第二导套(3011)的内侧连接,第二N形架(3013)的内壁下部均安装有第六轴承座(3018),第六轴承座(3018)内安装有带键转杆(3019),左右两侧的带键转杆(3019)的顶端均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一字孔(15)下方,带键转杆(3019)上部位于带键槽旋转环(309)内,带键转杆(301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接头(3020),左右两侧的第二接头(3020)底端均连接有第二铣刀(3021),第二铣刀(3021)位于第一铣刀(291)的左右两侧,第一减速电机(303)和第二减速电机(3014)均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夹紧装置(31)包括有连接箱(311)、第七轴承座(312)、第三转杆(313)、双轴电机(314)、第三丝杆(315)、第三螺母(316)、移动块(318)和夹块(319),左右两侧的连接块(294)之间连接有连接箱(311),连接箱(311)的左右两壁均安装有第七轴承座(312),连接箱(311)内后壁中间安装有双轴电机(314),双轴电机(31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三转杆(313),左右两侧的第三转杆(313)与左右两侧的第七轴承座(312)之间均连接有第三丝杆(315),左右两侧的第三丝杆(315)螺纹方向相反,第三丝杆(315)上配合设有第三螺母(316),左右两侧的第三螺母(316)前端均连接有移动块(318),连接箱(311)的前壁开有第三一字孔(317),移动块(318)穿过第三一字孔(317),移动块(318)的前端均连接有夹块(319),双轴电机(314)与控制模块之间有线路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连接杆(321)、直齿条(322)、第二电机座(323)、第二驱动电机(324)、第四齿轮(325)和第四船型开关(326),右侧滑块(293)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321),连接杆(321)的顶端连接有直齿条(322),右侧滑轨(29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电机座(323),第二电机座(323)的右侧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324),第二驱动电机(324)的左侧连接有第四齿轮(325),第四齿轮(325)位于直齿条(322)的上方,第四齿轮(325)与直齿条(322)啮合,控制箱(13)的前壁右侧下部连接有第四船型开关(326),第四船型开关(326)位于第二船型开关(134)的下方,第二驱动电机(324)和第四船型开关(326)与控制模块之间有线路连接。
CN201910263133.0A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Active CN110065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133.0A CN110065107B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133.0A CN110065107B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5107A true CN110065107A (zh) 2019-07-30
CN110065107B CN110065107B (zh) 2021-04-13

Family

ID=6736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3133.0A Active CN110065107B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51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588A (zh) * 2019-08-07 2019-11-05 安现杰 一种工件智能倒角机
CN110757271A (zh) * 2019-10-11 2020-02-07 罗冬梅 一种建筑木杆智能打磨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30099A (en) * 1933-12-19 1935-06-13 Frederick Bramston Austin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tenoning machines
CN201109027Y (zh) * 2007-11-15 2008-09-03 陈立新 三切削头七轴三联动的定梁龙门式数控镗铣床
CN202780650U (zh) * 2012-07-31 2013-03-13 西安沃恩机床有限公司 正反切削三轴式伺服动力加工单元
CN203019484U (zh) * 2012-11-23 2013-06-26 佛山市顺德区新马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数控多轴榫槽机
CN203062373U (zh) * 2012-11-16 2013-07-17 速技能机械制造(常熟)有限公司 加工单元
CN203092688U (zh) * 2012-10-30 2013-07-31 李永良 便于调节的公榫机
CN108202166A (zh) * 2018-01-30 2018-06-26 成都巴哈极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割五金件的设备
CN108340006A (zh) * 2018-01-24 2018-07-31 汤蒙琪 一种机械加工用可调节孔径的板件铣削设备
CN108637108A (zh) * 2018-05-08 2018-10-12 芜湖超源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加工用夹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30099A (en) * 1933-12-19 1935-06-13 Frederick Bramston Austin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tenoning machines
CN201109027Y (zh) * 2007-11-15 2008-09-03 陈立新 三切削头七轴三联动的定梁龙门式数控镗铣床
CN202780650U (zh) * 2012-07-31 2013-03-13 西安沃恩机床有限公司 正反切削三轴式伺服动力加工单元
CN203092688U (zh) * 2012-10-30 2013-07-31 李永良 便于调节的公榫机
CN203062373U (zh) * 2012-11-16 2013-07-17 速技能机械制造(常熟)有限公司 加工单元
CN203019484U (zh) * 2012-11-23 2013-06-26 佛山市顺德区新马木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数控多轴榫槽机
CN108340006A (zh) * 2018-01-24 2018-07-31 汤蒙琪 一种机械加工用可调节孔径的板件铣削设备
CN108202166A (zh) * 2018-01-30 2018-06-26 成都巴哈极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割五金件的设备
CN108637108A (zh) * 2018-05-08 2018-10-12 芜湖超源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加工用夹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588A (zh) * 2019-08-07 2019-11-05 安现杰 一种工件智能倒角机
CN110757271A (zh) * 2019-10-11 2020-02-07 罗冬梅 一种建筑木杆智能打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5107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5107A (zh) 一种夹头榫智能加工设备
CN109866292B (zh) 一种插肩榫智能快速加工设备
CN108637797A (zh)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CN113172261B (zh) 一种具有限位保护结构的数控机床
CN110000877A (zh) 一种木质工件插肩榫智能加工设备
CN106891649B (zh) 一种一体式数控雕刻机设备
CN216981106U (zh) 一种自动线束端子压接设备
CN213950390U (zh) 一种轴承座生产用抓取装置
CN115570421A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床侧置卧式刀库调整装置
CN110329914B (zh) 一种组合式快速安装光伏电站配套设备
CN209811687U (zh) 一种用于大型齿轮箱装配的旋转工作平台
CN107284105B (zh) 一种一体式数控雕刻机
CN216780995U (zh) 一种变速箱中间轴智能生产线
CN113148827A (zh) 箱梁钢模板吊具
CN105619200A (zh) 自动磨边机
CN219447021U (zh) 一种具有缓冲防护结构的配电控制设备运输装置
CN220839592U (zh) 一种电器机箱配件用抛光设备
CN112186616A (zh) 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
CN218312794U (zh) 一种振动研磨机的安全盖结构
CN217800552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防护装置
CN217621104U (zh) 一种木门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15392963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手动攻丝设备
CN220688636U (zh) 一种机电设备固定支架
CN215035477U (zh) 一种金属件数控加工多用途工装
CN219484329U (zh) 全自动直角铣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3302, No. 30, Jinfu Road,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o Wenjing

Address before: 330025 room 109, 1st floor, unit e, building 2, xingjiapo garden, 99 Jianshe West Road, Hongcheng marke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o Wenjin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ao Dongping

Inventor after: Guo Wenjing

Inventor before: Guo Wenj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252000 room 719, building 12, Xinggua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Dongchang East Road, Dongcheng Street, Liao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ocheng Ai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3302, No. 30, Jinfu Road,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 Wen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