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8726A -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8726A
CN110048726A CN201910253999.3A CN201910253999A CN110048726A CN 110048726 A CN110048726 A CN 110048726A CN 201910253999 A CN201910253999 A CN 201910253999A CN 110048726 A CN110048726 A CN 110048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sequence
overhead
scrambled
scrambler 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39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8726B (zh
Inventor
张华滋
乔云飞
李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39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8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8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8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8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8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03M13/615Use of computational or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 H03M13/616Matrix operations, especially for generator matrices or check matrices, e.g. column or row permu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并根据确定出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然后获取加扰序列,在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中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根据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序列,然后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进行发送。接收设备接收到待译码序列之后进行译码校验,当译码至加扰比特位置时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过程。提前排除不属于该发送设备的信号,降低译码延时,加速检测。

Description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的快速演进预示着未来5G通信系统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最典型的三个通信场景包括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以及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这些通信场景的需求将对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技术提出新的挑战。信道编码作为最基本的无线接入技术,是满足5G通信需求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极化码(Polar Codes)是2008年由提出的一种新型信道编码。极化码基于信道极化(Channel Polarization)进行设计,是第一种能够通过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达到信道容量的构造性编码方案,Polar码是一种线性块码。
但是采用何种编码方式能够提高编码和解码的效率,并改善信道检测时延,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明确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于提高编码和解码的效率,并改善信道检测时延。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编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信息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所述固定比特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确定的;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本方案中,可根据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具体的,发送设备可以在固定比特中按照一定方式选取若干比特组成待加扰比特集合,也可以在辅助比特中按照一定方式选取若干比特组成待加扰比特集合,也可以是在固定比特以及辅助比特中各自选取若干比特组成该待加扰比特集合,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选取方式可以协商确定,也可以是在协议中规定。
本方案中,发送设备根据确定的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以及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对应的比特值,即将信息比特、固定比特以及辅助比特都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然后在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中获取出至少一个比特作为待加扰比特集合,确定加扰序列对该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进行编码和后续处理进行发送,以使接收设备在译码过程中,能够根据加扰的比特提前排除不属于该发送设备的信号,降低编码延时,加速信道检测。
可选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NTI)或者RNTI序列的一部分或者重复的RNTI序列。
可选的,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对应的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将得到的比特配置在对应位置,得到所述加扰后序列。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CRC比特、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当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大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数量,则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获取所述加扰序列中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数量相同的比特作为新的加扰序列。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译码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待译码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其中,当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所述加扰比特是采用加扰序列对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加扰后得到的,所述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所述固定比特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确定的。
本方案中,译码设备接收检测获取待译码序列之后进行译码校验,译码过程中,译码至发送设备加扰过的加扰比特时,对该加扰比特,若校验失败,则不再进行后续译码,提前排除不属于该发送设备的信号,从而可降低译码时延,达到加速信道检测目的。
可选的,所述加扰比特为固定比特,所述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如果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校验失败。
一种具体的校验方式为,加扰比特为固定比特时,将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比较,若不同则直接结束译码,不需要对后续的比特进行译码,即在译码过程中,存在一个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得到的不同,则确认校验失败,停止译码。
可选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RNTI或者RNTI序列的一部分或者重复的RNTI序列。
可选的,所述加扰比特集合包括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所述加扰比特集合;
所述接收设备按照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译码,在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
可选的,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CRC比特、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编码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以及固定比特的位置;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待加扰比特的位置;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对应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编码后序列发送给接收设备。
可选的,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包括以下任一一种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从最前开始从前至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高起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低起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从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编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所述固定比特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确定的;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编码装置的RNTI或者RNTI序列的一部分或者重复的RNTI序列。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对应的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将得到的比特配置在对应位置,得到所述加扰后序列。
可选的,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CRC比特、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可选的,当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大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数量,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加扰序列中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数量相同的比特作为新的加扰序列。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译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译码序列;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其中,当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所述加扰比特是采用加扰序列对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加扰后得到的,所述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所述固定比特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加扰比特为固定比特,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如果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校验失败。
可选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RNTI或者RNTI序列的一部分或者重复的RNTI序列。
可选的,所述加扰比特集合包括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根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所述加扰比特集合;
按照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译码,在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
可选的,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CRC比特、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和固定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待加扰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对应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编码后序列发送给接收设备。
可选的,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包括以下任一种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从最前开始从前至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高起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低起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从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发送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编码方法。
在上述发送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处理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即计算机程序。使得发送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实现方式提供的编码方法,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内部。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二方面任一项实现方式提供的译码方法。
在上述接收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处理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即计算机程序。使得接收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发送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译码方法,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内部。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三方面任一项提供的编码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任一项提供的译码方法。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发送设备实施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编码方法。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接收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接收设备实施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译码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发送设备根据确定的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以及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对应的比特值,即将信息比特、固定比特以及辅助比特都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然后在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中获取出至少一个比特作为待加扰比特集合,确定加扰序列对该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进行编码和后续处理进行发送。译码设备接收检测获取待译码序列之后进行译码校验,译码过程中,译码至发送设备加扰过的加扰比特时,根据预先获取的加扰序列中该位置的比特值对译码得到的该位置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不需要对后续的比特进行译码,提前排除不属于该发送设备的信号,从而可降低译码延,达到加速信道检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无线通信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方法和译码方法的一种应用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译码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polar码的发送端的编码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polar码的接收端的译码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确定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寄存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译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5G通信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也可以用于其他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图1为常用的无线通信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发送端,信源依次经过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数字调制后发出。在接收端,依次经过数字解调、信道译码、信源解码输出信宿。信道编码可以采用Polar码,而在信道译码的时候,可以采用SC译码、SCL译码等。为了提高Polar码的性能,现在又提出了很多在Polar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技术,例如,CA-Polar码,PC-Polar码,CA+PC-Polar等等。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方法和译码方法的一种应用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案应用在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编码侧即发送设备既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与之相应的,译码侧即接收设备既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可选的,也可以应用在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中,即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均为终端,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案应用在发送侧,即发送设备,该发送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S101:发送设备获取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S102:发送设备根据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在上述步骤中,发送设备确定初始序列,例如:构造序列;在初始序列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以及辅助比特的位置,以便将对应的比特配置在对应的位置。
其中,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CRC)比特、奇偶校验(Parity Check,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例如:辅助比特共包括J比特的CRC和J’辅助比特,J’辅助比特可以是PC比特,也可以是CRC比特。
S103:发送设备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待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确定的。
在本步骤中,发送设备可以先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也可以先确定加扰序列,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该加扰序列用于对选择出的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对应的比特进行加扰。
该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该至少一个比特可以全部是固定比特,也可以全部是辅助比特,还可以是部分固定比特以及部分辅助比特,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在待加扰比特集合的具体实现中,该待加扰比特集合可以是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或者也可以是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或者也可以是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或者也可以是固定比特以及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发送设备可根据与接收设备协商的方案或者协议规定的方式确定具体的待加扰比特集合,然后根据选定的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分别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比特配置在对应的位置得到加扰后序列。
S104: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S105:发送设备发送编码后序列。
在上述两个步骤中,发送设备对加扰后的序列进行polar编码处理得到编码后序列进行发送,以便接收设备进行接收检测。
在实际实现中,根据需要还可以在polar编码后对得到的编码后序列进行速率匹配,然后再进行调制,映射在相应的资源上进行发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发送设备根据确定的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以及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对应的比特,即将信息比特、固定比特以及辅助比特都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然后在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中获取出至少一个比特作为待加扰比特集合,确定加扰序列对该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进行编码和后续处理进行发送,以使接收设备在译码过程中,能够提前根据加扰比特进行校验,排除不属于该发送设备的信号或者传输出错的信号,降低编码延时,加速信道检测。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译码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案应用在接收侧,即接收设备,该接收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译码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S201:接收设备获取待译码序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接收端的解扰操作本质上和发送端的加扰操作是同样的操作,都是将加扰序列与原序列进行异或操作,因此本申请中不作另行区分,均以加扰说明。
在本步骤中,接收设备进行接收、解映射解调等操作得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再进行检测获取待译码序列,该序列中包括待译码的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其中该些辅助比特和/或固定比特中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被发送设备加扰过,该些被加扰过的比特组成了加扰比特集合。在本方案中,辅助比特包括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CRC比特、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例如:辅助比特共包括J比特的CRC和J’辅助比特,J’辅助比特可以是PC比特,也可以是CRC比特。
接收设备确定待译码序列中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方式与发送设备侧类似。
该接收设备可以根据待译码序列中辅助比特的位置和/或固定比特的位置确定该加扰比特集合。该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可以全部在固定比特的位置,也可以全部在辅助比特的位置,也可以一部分在辅助比特中另一部分在固定比特中,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发送端和接收端协商确定或者协议规定该些加扰比特集合的位置。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扰比特集合包括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或者也可以是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或者也可以是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或者也可以是固定比特以及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上述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比特以及辅助比特只用于表示在该待译码序列中的位置,该加扰比特集合指的是待译码序列中在上述的任一位置中的比特组成的集合。
S202:接收设备对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其中,当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加扰比特是采用加扰序列对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加扰后得到的,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所述固定比特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确定的。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若加扰比特为固定比特,则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如果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校验失败。
其含义是,若加扰比特为固定比特,译码至加扰比特位置时,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和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若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结束译码过程。该方案中所述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即为加扰序列中的加扰比特的值。
由于在编码过程中辅助比特的值是根据至少一个信息比特(有时还要再加上其他辅助比特)确定的,因此对于加扰比特为辅助比特时,接收设备进行译码后需要进行解扰,解扰之后才可以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
在本步骤中,接收设备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在译码过程中,将加扰后的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根据前述任一方式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即不再待译码序列中该加扰比特之后的比特进行译码,退出译码过程,执行下次检测。
若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与译码得到的该位置的加扰比特值相同,则对待译码序列中的下一个比特继续进行译码,在每次译码至一个加扰比特时均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校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译码方法,译码设备接收检测获取待译码序列之后进行译码校验,译码过程中,译码至发送设备加扰过的加扰比特时,根据预先获取的加扰序列中该位置的比特值对译码得到的该位置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直接结束译码,不需要对后续的比特进行译码,即在译码过程中,存在一个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得到的不同,则不再进行后续译码,提前排除不属于该发送设备的信号,从而可降低译码时延,达到加速信道检测目的。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方法,应用在发送端,其具体步骤包括:
S301:发送设备确定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和固定比特的位置。
在本步骤中,与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中发送设备确定初始序列(即初始构造序列)之后,根据信息比特的数目、编码长度等参数,确定固定比特的位置以及辅助比特和信息比特的位置,即确定出所有辅助比特和所有信息比特的总体位置即可,不需要详细确定出信息比特的具体位置,在后续完成加扰之后即可确定信息比特。
S302:发送设备根据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待加扰比特的位置。
在本步骤中,发送设备在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根据一定的规律首先选择出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包括以下任一种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从最前开始从前至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高起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低起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从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或者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在该方案的具体实现中,在接收设备侧,也是按照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确认加扰比特的位置,以便在后续译码过程中可以确定哪些是加扰比特。
S303:发送设备根据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在本步骤中,发送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再去确定辅助比特的位置以及信息比特的位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辅助比特的位置包括了所有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即只对辅助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比特进行加扰,对信息比特不做加扰。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中既有辅助比特的位置,也有信息比特的位置,即对部分(或全部)信息比特和部分(或全部)辅助比特都进行了加扰。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信息比特的位置包括所有的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即后续对信息比特进行加扰。
在确定了其他的比特的位置之后,将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配置至对应的位置。
S304:发送设备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对应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
在本步骤中,发送设备选取合适的加扰序列,然后对前述选定的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上的比特根据加扰序列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序列。
S305: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S306:发送设备发送编码后序列。
在上述步骤中,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如果后续还需要进行速率匹配等处理,则进行相关处理之后进行调制、映射在对应的资源上进行发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发送设备对辅助比特和信息比特中的至少一个比特根据选定的加扰序列进行加扰处理,然后再进行编码发送,接收设备按照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确定待译码序列中加扰比特的位置,在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译码至加扰比特时进行校验,提前确认该信息的是否是该发送设备的信息,或者提前确认是否传输出错,有效降低译码时延,加速信道检测。
在上述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对本申请提出的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polar码的发送端的编码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polar码的接收端的译码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发送设备确定构造序列,根据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以及其他的辅助比特的位置,然后将对应的信息比特进行配置,并在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载入对应的比特(其中,该辅助比特和或固定比特包括待加扰比特)。确定加扰序列以及待加扰比特集合,并根据确定的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比特。然后将得到的加扰比特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再进行Polar编码、速率匹配、调制、然后映射在对应的资源上进行发送。
如图7所示,接收端根据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辅助比特的位置及固定比特的位置;然后按照与发送设备相同的方式,确定待译码序列中加扰比特的位置,并确定加扰序列。接收设备在对待译码序列进行Polar译码的过程中,将确定的被加扰的比特当做信息比特译码,并在译码至加扰比特的位置时,根据译码结果与加扰序列中的比特进行校验,即每次译码出一个加扰比特都需要与预先得到的加扰序列中对应位置的比特进行对比校验,若校验通过,则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进行下一次检测,直至完成所有检测。
基于上述图6和图7所示的编码和译码流程,下面以发送设备为UE为例,通过一些具体实现方式对本申请的编码方法和译码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可靠度最高的若干个固定比特
发送设备实现编码发送的过程具体如下: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例如,码长为64的初始构造序列为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例如,当K=32,码率为1/2时,选取可靠度最高的若干个固定比特(示例的,这里选取16个固定比特)作为待加扰固定比特集合,即该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固定比特中可靠度最高的至少一个比特,当:
信息比特集合为
固定比特集合为
则可靠度从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16位固定比特集合(即待加扰比特集合)为
打孔/缩短比特集合为[];
(3)、发送设备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时,可选取用户的16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作为加扰序列,加扰至待加扰比的位置,待加扰位置是F'1 1 6确定的16个固定比特位置,具体的加扰方式可以是将加扰序列与待加扰位置对应的待加扰比特集合进行异或运算,将得到的值填入序列中对应的位置,得到加扰后序列。一般地,采用RNTI序列本身作为加扰序列,但也可以采用RNTI序列的一部分或者重复的RNTI序列作为加扰序列,不失一般性,本申请还是以RNTI序列本身作为加扰序列来进行描述。
(4)、最后,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并发送编码后序列,即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实现译码校验的过程具体如下: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
(3)、将加扰的固定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即新生成的待译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即待译码序列)为:
(4)、接收设备在对上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过程中,根据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每次译码至加扰的固定比特的位置时,将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加扰序列(可以是UE的RNTI)中对应的位置的值进行对比校验,确定是否一致,若二者一致,则判断该信息属于该发送设备(即该UE),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执行下一次检测。
第二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第一个信息比特之前的若干个固定比特
发送设备实现编码发送的过程具体如下:
(1)、发送设备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例如,码长为64的初始构造序列为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例如,当K=32,码率为1/2时,选取位于第一个信息比特之前的若干个固定比特(示例的,这里选取16个固定比特)作为待加扰固定比特集合,所述的固定比特可以是连续的或者分布的(示例的,这里选取第一个信息比特之前、自然序最大的16个固定比特),则:
信息比特集合为
固定比特集合为
首个信息比特之前的16个固定比特集合为
打孔/缩短比特集合为[];
(3)、发送设备为UE时,可选取RNTI作为加扰序列,加扰至待加扰比的位置,待加扰位置是确定的16个固定比特位置,具体的加扰方式可以是将加扰序列与待加扰位置对应的待加扰比特集合进行异或运算,将得到的值填入序列中对应的位置,得到加扰后序列。
(4)、最后,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并发送编码后序列,即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实现译码校验的过程具体如下:
(1)、接收设备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
(3)、将加扰的固定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即新生成的待译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即待译码序列)为:
(4)、接收设备在对上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过程中,根据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每次译码至加扰的固定比特的位置时,将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加扰序列(可以是UE的RNTI)中对应的位置的值进行对比校验,确定是否一致,若二者一致,则判断该信息属于该发送设备(即该UE),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执行下一次检测。
第三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固定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若干个固定比特
发送设备实现编码发送的过程具体如下: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选取可靠度低的若干个固定比特作为待加扰固定比特集合,即该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固定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3)、选取用户的RNTI作为加扰序列,加扰至待加扰比的位置,待加扰位置是F'1 1 6确定的16个固定比特位置,具体的加扰方式可以是将加扰序列与待加扰位置对应的待加扰比特集合进行异或运算,将得到的值填入序列中对应的位置,得到加扰后序列。
(4)、最后,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并发送编码后序列,即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实现译码校验的过程具体如下:
(1)、接收设备按照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该方案中接收设备按照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确定加扰比特集合,即加扰比特的位置(可靠度最低的若干个固定比特)。
(3)、将加扰的固定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即新生成的待译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即待译码序列)。
(4)、接收设备在对上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过程中,根据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每次译码至加扰的固定比特的位置时,将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加扰序列(可以是UE的RNTI)中对应的位置的值进行对比校验,确定是否一致,若二者一致,则判断该信息属于该发送设备(即该UE),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执行下一次检测。
第四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固定比特中位置最靠前的若干个固定比特
该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几种方式类似,发送设备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或者接收设备确定加扰比特集合均是从固定比特集合选取在序列中的位置最靠前的若干个固定比特,具体的加扰、编码和译码校验的过程与前述方案一致。
第五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或者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若干个比特
该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几种方式类似,发送设备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或者接收设备确定加扰比特集合均是从固定比特集合选取在序列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或者汉明重最高的若干个固定比特,具体的加扰、编码和译码校验的过程与前述方案一致。
第六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辅助比特中位置最靠前的若干个辅助比特
发送设备实现编码发送的过程具体如下:
(1)、发送设备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发送设备确定辅助比特中位置较靠前的若干比特作为待加扰比特集合,即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辅助比特位置中最靠前的若干位置。
(3)、选取用户RNTI作为加扰序列,加扰至待加扰位置,具体的加扰方式可以是将加扰序列与待加扰位置对应的待加扰比特集合进行异或运算,将得到的值填入序列中对应的位置,得到加扰后序列。
(4)、最后,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并发送编码后序列,即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实现译码校验的过程具体如下: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通过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在辅助比特中确定出加扰比特集合。
(3)、将加扰的辅助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即生成新的待译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即待译码序列)。
(4)、接收设备在对上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过程中,根据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每次译码至加扰的辅助比特时,进行译码后需要进行解扰,解扰之后才可以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判断该信息属于该发送设备(即该UE),若校验成功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执行下一次检测。
第七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辅助比特中可靠度最高的若干个辅助比特
发送设备实现编码发送的过程具体如下:
(1)、发送设备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发送设备确定辅助比特中可靠度从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若干比特作为待加扰比特集合,即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辅助比特位置中可靠度最高的若干位置。
(3)、选取用户RNTI作为加扰序列,加扰至待加扰位置,具体的加扰方式可以是将加扰序列与待加扰位置对应的待加扰比特集合进行异或运算,将得到的值填入序列中对应的位置,得到加扰后序列。
(4)、最后,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并发送编码后序列,即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实现译码校验的过程具体如下: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通过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在辅助比特中确定出加扰比特集合。
(3)、将加扰的辅助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即生成新的待译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即待译码序列)。
(4)、接收设备在对上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过程中,根据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每次译码至加扰的辅助比特时,进行译码后需要进行解扰,解扰之后才可以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判断该信息属于该发送设备(即该UE),若校验成功则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执行下一次检测。
第八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辅助比特中可靠度最低的若干个辅助比特
该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方式类似,发送设备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或者接收设备确定加扰比特集合均是从辅助比特集合选取可靠度最低的若干个辅助比特,具体的加扰、编码和译码校验的过程与前述方案一致。
第九种实现方式: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或者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若干个比特
该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前述方式类似,发送设备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或者接收设备确定加扰比特集合均是从辅助比特集合选取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或者汉明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若干个辅助比特,具体的加扰、编码和译码校验的过程与前述方案一致。
除了上述的九种实现方式,在该方案的具体应用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还可以从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的并集中确定待加扰比特集合或者加扰比特集合,具体的该待加扰比特集合或者加扰比特集合可以是以下任一种: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发送设备确定完待加扰比特集合之后,进行加扰编码处理,然后映射在对应的资源上发送的方式与前述的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同样的,接收设备在加扰比特集合之后进行的译码和校验与前述的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种实现方式:除了前述的从辅助比特和/或固定比特中确定加扰比特的位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还可以从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确定待加扰比特的位置或者加扰比特的位置,以发送设备侧为例,确定待加扰比特的位置的具体的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最前开始从前至后的若干个比特位置;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高起从高到低若干个比特位置;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若干个比特位置;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或者汉明重从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若干比特位置。
以待加扰比特的位置为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最前开始从前至后的若干个比特位置为例:
发送设备侧的编码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1)、发送设备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以及辅助比特的位置,然后从所有的信息比特以及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将最前开始从前至后的若干个比特位置作为加扰比特的位置,然后再在所有的信息比特以及辅助比特的位置中除了加扰比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将对应的比特进行配置。
(3)、选取用户RNTI作为加扰序列,加扰至待加扰位置,具体的加扰方式可以是将加扰序列与待加扰位置对应的待加扰比特集合进行异或运算,将得到的值填入序列中对应的位置,得到加扰后序列。
(4)、最后,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并发送编码后序列,即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侧的译码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通过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确定出加扰比特集合,即将包括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所有比特位置中的最前面的若干个位置对应的比特确定为加扰比特集合。
(3)、将加扰的辅助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即生成新的待译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即待译码序列)。
(4)、接收设备在对上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过程中,根据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每次译码至加扰的辅助比特的位置时,进行译码后需要进行解扰,解扰之后才可以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判断该信息属于该发送设备(即该UE),若校验成功则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执行下一次检测。
其他的几种在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确定加扰比特的位置的编码方式和译码方式与该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一种实现方式
发送设备设备侧的编码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K),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
(3)、选取用户RNTI作为加扰序列,加扰至待加扰位置,待加扰比特的位置是信息比特与辅助比特的并集(K’=K+J+J’)中第integer(P1*K),第integer(P2*K),…,第integer(PJ’*K)位置;该方案中还是在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所有比特位置中,按照一定的算法选择出若干个比特作为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并不限于该Integer(X)算法一种方式。
a)其中P1,P2,…,PJ’为J’个加扰比特在“信息比特与辅助比特的并集”中的位置的比例。例如,J’=3,P1=40%,P2=50%,P3=60%,或P1=3/8,P2=1/2,P3=5/8。
b)Integer(X)为对X取整,可以为下取整,四舍五入,上取整。
(4)、最后,发送设备对加扰后序列进行polar编码,并发送编码后序列,即编码比特。
接收设备侧的译码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1)、确定Polar的初始构造序列(长度为N)所述构造序列为母码长度下polar码极化信道的相对可靠度排序。该序列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或者在线计算的方式或者半查表半计算的方式获得。
(2)、根据信息比特数目K,编码码长M,速率匹配方式,和初始构造序列,确定信息比特集合,固定比特集合,打孔/缩短比特集合,辅助比特集合;通过与发送设备同样的方式在辅助比特中确定出加扰比特集合,即按照取整算法Integer(X)将包括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所有比特位置中的若干个位置对应的比特确定为加扰比特集合。
(3)、将加扰的辅助比特视为信息比特进行译码,即生成新的待译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即待译码序列)。
(4)、接收设备在对上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过程中,根据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在每次译码至加扰比特的位置时,对译码结果进行解扰,然后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判断该信息属于该发送设备(即该UE),若校验成功则继续译码,否则退出译码,执行下一次检测。
在前述任一实现方式中,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CRC比特、PC比特以及Hash校验比特。
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中提供的编码方法和译码算法,在编码的过程中利用polar编码中的固定比特和或辅助比特中选择一些比特进行加扰,然后在进行polar编码发送,在译码过程中可以在译码至加扰比特时根据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进行校验,提前排除不属于目标UE的待检测信号,从而达到降低译码时延,加速信道检测的目的。
在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中,加扰的方法或者确定加扰比特的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以下实现方式:
第一:加扰方法
奇校验或偶校验加扰的用法
偶校验:校验方程的二进制和+RNTI在校验比特位置的二进制值=二进制0。编码端操作,将校验位上满足校验方程的二进制值直接与RNTI在校验比特位置的二进制值相加,获得校验位发送值。
奇校验:校验方程的二进制和+RNTI在校验比特位置的二进制值=二进制1。编码端操作,将校验位上满足校验方程的二进制值直接与RNTI在校验比特位置的二进制值相加,并取反,获得校验位发送值。
第二:按比例寻找加扰(校验)比特位置的方法
目标:有别于现有技术将加扰(校验)比特配置在最后的若干个非冻结比特位置,本申请在满足虚警概率的要求下,尽量将加扰(校验)比特位置提前,以获得早停的好处(早停即在译码不可能成功时,尽早地结束译码,以获得功耗节省)。
预备步骤:确定速率匹配方案,并获取可靠度序列。
第一步:按可靠度选出非冻结比特位置集合
其中非冻结比特包含信息比特、RNTI加扰比特、校验比特(如奇偶校验、CRC校验、Hash校验等)。
第二步:将非冻结比特位置按子信道序号(sub-channel index)顺序按特定比例分段,具体分段方式如下表所示:
分段一(包含J<sub>1</sub>个加扰/校验比特) 分段二(包含J<sub>2</sub>个加扰/校验比特)
其中,分段一有J1个校验比特,分段二有J2个校验比特。(J1,J2的值待定)
第三步:根据如下公式(1)计算该分段下的虚警概率(False Alarm Rate,FAR)。
其中,BLER1为分段一在给定SNR输入下的误块率,即其中至少1个比特译错的概率。BLER2为分段二给定SNR输入下的误块率。其误块率既可以通过高斯近似/密度进化(GA/DE)计算得到,又可以通过蒙特卡洛仿真等其它方法得到。
根据简单的换算,可得到FAR的范围为:
第四步:计算满足虚警概率需求下的J1和J2分配
由于目标是在虚警概率满足要求是最大地获得早停的好处,因此要将尽量多的加扰(校验)比特配置在分段一。
由于系统的约束条件为①FAR<FARrequirement、②J1+J2=Jtotal,FARrequirement为系统最大可容忍的虚警概率,Jtotal为该Polar码含有的总校验(加扰)比特数量。其中在该限定条件下,计算得到最大的J1值即为对于对于早停来说最靠前的校验(加扰)比分配结果。
实际中,可以用如下简化流程来确定每一个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
将非冻结比特编号为1到K’
For k=1to K’
将第1到第k个非冻结比特作为分段一,将第k+1到第K’个非冻结比特作为分段二。
给定SNR下,计算BLER2(显然,BLER2随k增加而降低)
If BLER2<2-1,则标记当前k为第1个校验(加扰)比特位置;
If BLER2<2-2,则标记当前k为第2个校验(加扰)比特位置;
If BLER2<2-3,则标记当前k为第3个校验(加扰)比特位置;
If分段一中的校验(加扰)比特数目达到设定值,则跳出循环。
Endfor
输出所有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
另一种确定加扰比特的方式,实际中,可以用如下简化流程来确定每一个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
由于通过对各种码长码率下的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进行计算,发现其前3个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大致在前40%,50%,60%的非冻结比特位置处。因此本申请提出如下更简便的方法:
第一步:获取前若干个校验/加扰比特位置的百分比(P1%,P2%,P3%,…),并将其换算为第K1,K2,K3个位置。如:P1%×K'≈K1/K'。其中P1%,P2%,P3%可为40%,50%,60%或30%,40%,50%,或3/8,4/8,5/8等预设值。
第二步: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将校验/加扰比特配置在给定位置。
又一种确定加扰(校验)比特位置的方法:按wmin和比例寻找加扰(校验)比特位置
第一步:按可靠度选出非冻结比特位置集合
其中非冻结比特包含信息比特、RNTI加扰比特、校验比特(如奇偶校验、CRC校验、Hash校验等)。
第二步: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示意图,如图9所示,将非冻结比特位置按子信道序号(sub-channel index)顺序配置,并按“新保护点二(简化B)”方法选定加扰/校验比特位置的区域。
第三步:在选定区域内,选择特定行重的位置为加扰/校验比特位置。
另一种确定加扰(校验)比特位置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速率匹配方式、可靠度序列;
第二步:构造一个(M,K’)极化码,码长为M,非冻结长为K’:
K’=K+J+J’;
第三步:确定辅助比特位置:
J CRC比特;
K’个非冻结比特位置中最靠后的J个位置;
J’=JEC+JET PC比特(按行重和区域选择);
其中,JEC个用于纠错/筛选路径,JET个用于早停。
第四步:确定校验比特的值
(选项一)所有辅助比特使用同一套移位寄存器生成
J CRC比特从寄存器最终状态取值
J’PC比特从寄存器中间状态取值
(选项二)使用两套移位寄存器
J CRC比特使用一套移位寄存器(从寄存器最终状态取值)
J’PC比特使用另一套移位寄存器(从寄存器中间状态取值)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校验/加扰比特的位置确定流程图,该方案的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法如图10和11所示。
其中,KJ’,K3,K2,K1的值可以使用简化方法获得,如:
·KJ’=50%×K’-J
·K3=K2=K1=10%×K’
PC比特的具体位置为相应选定区域内,满足特定行重的位置,如:
初始化:
预设选定区域内PC比特数量,并准备相应长度的先进先出缓存(FIFO Buffer)来存储PC位置
将最小行重wmin初始化为一最大值
检查行重并确定PC比特位置:
按子信道序号(j)从后往前检查每个位置对应的行重
If(当前行重wj小于wmin)或者(PC位置缓存未满)
If PC位置超过预设值(即PC位置缓存已满)
将PC位置缓存的最后一个值弹出(pop out)并删除
Endif
将当前子信道序号k设为PC位置,从最前面插入(push)缓存
更新最小行重wmin=min(wmin,当前行重wj)
Endif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寄存器的示意图,其中,第四步中的寄存器取值的具体方法如下:当译至某个加扰/校验的比特时,需要从寄存器的某个位置取值,寄存器结构如图12所示,其中信息比特从右侧输入。
两种可能的寄存器操作方法如下:
寄存器模式一:只在纯信息比特时移位(不包含冻结比特和各种辅助比特),当遇到加扰/校验位置时,从寄存器的第i个位置取值,i=mod((1-k+C),寄存器长度);
其中,寄存器长度可以为J+J’,即所有加扰/校验比特的数目,l意为当前遇到第l个加扰/校验比特,k为当前已经译完k个纯信息比特。Mod为取模操作,其结果为0到(寄存器长度-1)的非负整数。C为偏移量,可为任意常数。
寄存器模式二:在所有比特时移位(包含纯信息比特、冻结比特和各种辅助比特),当遇到加扰/校验位置时,从寄存器的第i个位置取值,i=mod((1-n+C),寄存器长度);
其中,寄存器长度可以为J+J’,即所有加扰/校验比特的数目,l意为当前遇到第l个加扰/校验比特,n意为当前比特在母码中的位置(包含纯信息比特、冻结比特和各种辅助比特)。Mod为取模操作,其结果为0到(寄存器长度-1)的非负整数。C为偏移量,可为任意常数。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编码装置10包括:
处理模块11,用于获取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所述固定比特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确定的;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发送模块12,用于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本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编码装置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确定的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
将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对应的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将得到的比特配置在对应位置,得到所述加扰后序列。
可选的,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CRC比特、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可选的,当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大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数量,则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
获取所述加扰序列中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数量相同的比特作为新的加扰序列。
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编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编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11用于确定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和固定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待加扰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对应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发送模块12,用于将所述编码后序列发送给接收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确定的所述待加扰比特的位置包括以下任一一种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从最前开始从前至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高起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可靠度从最低起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所述信息比特和辅助比特的位置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从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译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译码装置20包括: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待译码序列;
处理模块22,用于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其中,当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所述加扰比特是采用加扰序列对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加扰后得到的,所述加扰比特集合是根据所述固定比特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加扰比特为固定比特,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如果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校验失败。
本实施例提供的译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RNTI。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21确定的加扰比特集合包括以下任一种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在信息比特之前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所述固定比特以及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组成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
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根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所述加扰比特集合;
按照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译码,在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
可选的,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CRC比特、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上述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译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上述编码装置或者译码装置的实现中,处理模块可以被具体实现为处理器,发送模块可以被实现为发送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发送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
在上述发送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处理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即计算机程序。使得发送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任一实现方式提供的编码方法,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内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译码方法。
在上述接收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处理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即计算机程序。使得接收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发送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译码方法,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内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译码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发送设备实施前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编码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接收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接收设备实施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译码方法。
在发送设备或者接收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disk)、光盘(英文: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Claims (40)

1.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信息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部分辅助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编码后序列进行速率匹配和调制后,映射在相应的资源上进行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辅助比特为以下任一种: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以及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对应的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将得到的比特配置在对应位置,得到所述加扰后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奇偶校验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7.一种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获取待译码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其中,当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所述加扰比特是采用加扰序列对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加扰后得到的,所述加扰比特集合包括部分辅助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如果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校验失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辅助比特为以下任一种: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以及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所述加扰比特集合;
所述接收设备按照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译码,在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奇偶校验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13.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部分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编码装置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前,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编码后序列进行速率匹配和调制后,映射在相应的资源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辅助比特为以下任一种: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以及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对应的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将得到的比特配置在对应位置,得到所述加扰后序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奇偶校验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19.一种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译码序列;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其中,当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所述加扰比特是采用加扰序列对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加扰后得到的,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部分辅助比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如果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校验失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辅助比特为以下任一种: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以及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根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或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确定所述加扰比特集合;
按照顺序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极化译码,在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奇偶校验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25.一种编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信息比特的位置、固定比特的位置和辅助比特的位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比特的位置、所述固定比特的位置和所述辅助比特的位置,在待编码序列中配置信息比特、固定比特和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加扰序列,并根据所述加扰序列对待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序列,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部分辅助比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获取的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编码装置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辅助比特为以下任一种: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29.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中对应的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将得到的比特配置在对应位置,得到所述加扰后序列。
30.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奇偶校验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31.根据权利要求25-3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编码后序列进行速率匹配和调制后,映射在相应的资源上。
33.一种译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待译码序列,对所述待译码序列按照顺序进行译码和校验;其中,当译码至加扰比特时,对所述加扰比特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结束译码;所述加扰比特是采用加扰序列对加扰比特集合中的比特加扰后得到的,所述待加扰比特集合包括部分辅助比特。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比特为固定比特,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进行校验,如果译码得到的加扰比特值与预先获取的加扰比特值不同,则校验失败。
36.根据权利要求33-3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序列为所述发送设备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37.根据权利要求33-3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辅助比特为以下任一种:
所述辅助比特中位置由最前开始从前到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可靠度由最低开始从低到高的至少一个比特;
所述辅助比特中对应极化编码矩阵的行重由最高开始从高到低的至少一个比特。
38.根据权利要求33-3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比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比特:
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奇偶校验PC比特以及哈希比特。
3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编码设备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
4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译码设备实现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译码方法。
CN201910253999.3A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10048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999.3A CN110048726B (zh)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9452.1A CN107342774B (zh)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201910253999.3A CN110048726B (zh)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9452.1A Division CN107342774B (zh)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8726A true CN110048726A (zh) 2019-07-23
CN110048726B CN110048726B (zh) 2020-08-21

Family

ID=6022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3999.3A Active CN110048726B (zh)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201710279452.1A Active CN107342774B (zh)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9452.1A Active CN107342774B (zh) 2017-04-25 2017-04-25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1116B2 (zh)
EP (1) EP3609079A4 (zh)
CN (2) CN110048726B (zh)
WO (1) WO201819668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3519A (zh) * 2020-01-09 2020-05-22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辅助译码比特的Polar码编译码方法
CN112533294A (zh) * 2020-11-23 2021-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17061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码辅助比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23241334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726B (zh) 2017-04-25 2020-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809486B (zh) * 2017-05-03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lar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10572239A (zh) * 2017-08-04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化码的编译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512137B1 (en) * 2017-11-16 2021-10-20 LG Electronics Inc. Pbch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pbch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device
US11038624B2 (en) * 2017-11-17 2021-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specific scrambling for polar codes
CN109962753B (zh) * 2017-12-26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匹配和极化码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91872A (zh) * 2018-04-19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化码的编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17335927A (zh) 2018-05-29 2024-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13023B (zh) * 2018-06-22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码译码方法及译码装置
CN110890949B (zh) * 2018-09-07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72617A (zh) * 2018-11-16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lar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617655B (zh) * 2018-12-28 2021-04-16 中北大学 一种基于随机扰码辅助的极化码无线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CN114928300B (zh) * 2022-06-17 2023-05-09 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工业机器人控制中绝对式编码器数据循环冗余校验(crc)报警处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299A (zh) * 2006-06-27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比特加扰的并行方法及装置
US20090191825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rf transmitter
CN103684477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极性码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05680883A (zh) * 2015-12-23 2016-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极化码和多比特偶校验码级联的纠错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0580A (ja) * 2003-04-18 2004-11-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符号化装置ならびに符号化通信システム
US8458559B2 (en) * 2009-01-09 2013-06-0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CN102299735B (zh) * 2010-06-25 2014-03-12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Ir接口带宽的方法及分布式基站
EP3028427A4 (en) * 2013-08-01 2017-03-29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WO2015026148A1 (ko) * 2013-08-20 2015-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폴라 코딩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신방법
CN108307527B (zh) * 2016-08-10 2021-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标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49B (zh) * 2017-01-05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048726B (zh) * 2017-04-25 2020-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299A (zh) * 2006-06-27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比特加扰的并行方法及装置
US20090191825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rf transmitter
CN103684477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极性码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05680883A (zh) * 2015-12-23 2016-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极化码和多比特偶校验码级联的纠错编码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3519A (zh) * 2020-01-09 2020-05-22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辅助译码比特的Polar码编译码方法
CN111193519B (zh) * 2020-01-09 2023-06-09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辅助译码比特的Polar码编译码方法
CN112533294A (zh) * 2020-11-23 2021-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33294B (zh) * 2020-11-23 2023-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17061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码辅助比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23241334A1 (zh) * 2022-06-17 2023-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71116B2 (en) 2021-07-20
US20200059934A1 (en) 2020-02-20
WO2018196683A1 (zh) 2018-11-01
CN107342774B (zh) 2024-04-12
EP3609079A1 (en) 2020-02-12
CN107342774A (zh) 2017-11-10
CN110048726B (zh) 2020-08-21
EP3609079A4 (en) 202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8726A (zh)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631789B (zh) 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CN109644067A (zh) 使用极化码传输和接收数据
US7912028B2 (en) Reducing false detection in an HSDPA 3G terminal
EP22432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tenna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via masking
US11211947B2 (en) Polar code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olar code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108928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BR122012023545A2 (pt) Método de identificar um ack/nack válido dentre uma pluralidade de ack/nacks recebidos de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ue) em níveis de agregação diferentes,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e aparelho para facilitar decodificação precisa de canal de controle de enlace descendente físico (pdcch) por um ue
CN108288970B (zh)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8462554A (zh) 一种极性码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347301A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450591A (zh) 一种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8282249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571272B (zh) 通信系统中业务数据的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基带芯片
CN108540259A (zh)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9873686B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5g广播信道合并接收方法
CN108540140A (zh) 一种极化码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23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631977A (zh)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CN108880742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芯片、收发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31915B (zh) 极性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CN108429600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GB2389021A (en) Blind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with preselection of candidate transport formats
CN112703687B (zh) 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0896342B (zh) Urllc单次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