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5927A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35927A CN117335927A CN202311555242.2A CN202311555242A CN117335927A CN 117335927 A CN117335927 A CN 117335927A CN 202311555242 A CN202311555242 A CN 202311555242A CN 117335927 A CN117335927 A CN 1173359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ts
- bit sequence
- agreed
- receiving sid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169170 Boreogadus sa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transmi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3—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use of look-up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7—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 H04L1/0048—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detection of multiuser or interfering signals, e.g. iteration between CDMA or MIMO detector and FEC decod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本申请在确保干扰随机化效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免调度传输的性能,有效降低免调度传输中编译码的复杂度,有效提高解调性能。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533294.2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年05月29日,发明名称为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伪随机化处理,能够增加比特序列的随机性。如果不同的用户对比特序列采用不同的伪随机化处理,则伪随机化处理还能够减少不同用户的比特序列的相关性,达到用户间干扰随机化的效果,这会带来两点好处:1、用户间干扰随机化后,用户数据符号的检测性能会更鲁棒。2、非正交接入场景,接收机需要利用译码正确的用户数据来提高其信道估计的精度(这一技术可被称为数据辅助的信道估计技术,或者data-pilot技术),以使得重构信号更准确,干扰消除的残余误差更小时,用户间比特伪随机化能提高此信道估计精度,进而能提高整个干扰消除接收机的性能。
用户间干扰随机化对于用户数据特征相同的场景,效果尤其明显;比如,对于电表一类的应用,它们可能会在每个月的同一天上报过去一个月的耗电情况,那么这些不同的用户可能发送的信息都是"到目前,耗电量是xxx。",用于表示这一信息的信源比特会非常相近,而用户间干扰随机化可以在接收机区分用户时起到很好的作用。
发射侧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伪随机化处理,接收侧就需要对相应的比特序列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这要求接收侧知道发射侧伪随机处理的方式。
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其中一种经典的、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一条伪随机的比特序列,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加扰。因此所使用的伪随机比特序列又可以称为扰码序列,通常是通过一个伪序列发生器产生的。加扰过程就是将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和扰码序列对应的比特进行异或运算,生成新的比特序列的过程。
发射侧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加扰处理,接收侧就需要对相应的比特序列进行解扰的处理,同样,解扰处理要求接收侧知道发射侧使用的扰码。
现有的通信方式中,已经支持用户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采取用户特定(UE-specific)的扰码进行加扰的比特伪随机化过程。不过,已有扰码方案是对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进行加扰的。接收侧的解扰则相应地是在对前向纠错译码前的码字先解扰,然后再进行FEC译码的。前向纠错编码又叫信道纠错编码,经典的前向纠错编码包括卷积码,RS码,LDPC编码、Turbo编码或者Polar编码等。
现有的通信方式下,接收侧在译码前是知道发射侧所使用的扰码,因此可以很容易完成解扰操作,然后再译码。但是,已存在的扰码方案应用到免调度传输时,接收侧(例如基站)在FEC译码前的解扰会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用户检测存在不确定性,则接收侧在FEC译码前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这会给解扰、译码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例如,没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接收侧的用户检测是不确定的,则在FEC译码前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而带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虽然可以通过参考信号与扰码绑定的方式,通过检测参考信号来获知扰码的信息,但如果参考信号较少,则基于参考信号的用户检测也是不能保证绝对准确的,因此在FEC译码前也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
2、免调度接收机可以通过遍历所有可能的扰码,来避免用户检测不确定性带来的扰码不确定性问题,但这样意味着每个扰码都要解扰一次,然后FEC译码一次,如此会导致FEC译码复杂度过高。
3、对于用户随机选择传输签名(Signature)的免调度传输场景。如果是带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且参考信号与扰码是绑定的。则用户随机选择参考信号和扰码时,会出现不同用户选择相同的参考信号和扰码,也就是出现碰撞。这种情况下,接收侧就算能检测到这个碰撞的参考信号,以其做信道估计也只能估计出碰撞的用户的信道之和,并不能估计出碰撞的各个用户的信道的。而碰撞用户的扰码又是一样,他们的数据随机性也因此可能不足,因而干扰随机性不够。则就算其中一个用户能被译码正确,但要消除这个译对用户的干扰,就必须或者这个用户的信道估计,参考信号的碰撞减低了此用户的信道估计的精度,扰码也碰撞则导致接收侧应用译对用户的数据的信道估计精度也下降,最终导致对译对用户数据的干扰消除不够准确,残余干扰较大,导致后面用户的解调性能下降。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至少提高免调度传输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包括:
对N比特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
对所述进行编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包括:
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N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编码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N比特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进行编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译码装置包括:
译码模块,用于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去除模块,用于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N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用于发送侧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译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用于接收侧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和/或译码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编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用于发送侧方法的步骤;
当所述译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用于接收侧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通过在编码之前,对待编码的个比特中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从而可以在确保干扰随机化效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免调度传输的性能,有效降低免调度传输中编译码的复杂度,有效提高解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发射侧的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位移位寄存器对比特加扰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LTE/NR扰码生成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选地发射侧的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接收侧的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采用CRC发射侧和接收侧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CRC编码之前应用部分加扰的发射侧和接收侧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CRC编码之后应用部分加扰的发射侧和接收侧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译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使用用于区分元件的诸如“第一”、“第二”等前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
S102,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可以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或者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前向纠错FEC编码包括卷积码,RS码,LDPC编码、Turbo编码或者Polar编码等,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在发射侧(例如基站)执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进行FEC编码或者CRC编码之前,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然后对d1,d2,...,dN进行相应的FEC或者CRC编码,从而可以在确保干扰随机化效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免调度传输的性能,有效降低免调度传输中编译码的复杂度,有效提高解调性能。可以有效解决下述各个问题:
1、因为用户检测存在不确定性,则接收侧在FEC译码前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这会给解扰、译码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例如,没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接收侧的用户检测是不确定的,则在FEC译码前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而带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则可以通过参考信号与扰码绑定的方式,通过检测参考信号来获知扰码的信息,但如果参考信号较少,则基于参考信号的用户检测也是不能保证绝对准确的,因此在FEC译码前也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
2、免调度接收机可以通过遍历所有可能的扰码,来避免用户检测不确定性带来的扰码不确定性问题,但这样意味着每个扰码都要解扰一次,然后FEC译码一次,如此会导致FEC译码复杂度过高。
3、对于用户随机选择传输签名(Signature)的免调度传输场景。如果是带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且参考信号与扰码是绑定的。则用户随机选择参考信号和扰码时,会出现不同用户选择相同的参考信号和扰码,也就是出现碰撞。这种情况下,接收侧就算能检测到这个碰撞的参考信号,以其做信道估计也只能估计出碰撞的用户的信道之和,并不能估计出碰撞的各个用户的信道的。而碰撞用户的扰码又是一样,他们的数据随机性也因此可能不足,因而干扰随机性不够。则就算其中一个用户能被译码正确,但要消除这个译对用户的干扰,就必须或者这个用户的信道估计,参考信号的碰撞减低了此用户的信道估计的精度,扰码也碰撞则导致接收侧应用译对用户的数据的信道估计精度也下降,最终导致对译对用户数据的干扰消除不够准确,残余干扰较大,导致后面用户的解调性能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可以包括:
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
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
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
将所述不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直接作为所述/>
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的伪随机化处理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也可以包括:
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
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
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
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
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的伪随机化处理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还可以包括:
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
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
使用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对所述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所述
将所述不进行加扰处理,直接作为/>
所述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的生成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也可以包括:
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
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
使用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对所述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所述
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
所述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的生成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也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其中的伪随机化处理包括加扰处理,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不加扰的N-K比特生成扰码;或者,
根据所述不加扰的N-K比特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生成扰码;或者,
根据所述不加扰的N-K比特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生成扰码。
其中,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其中,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包括以下一种:前导根索引、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导频根索引、解调导频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参考信号梳DMRS Comb的范式(DRMS Comb Pattern)和解调参考信号OCC范式(DMRSOCC Pattern)。
也就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扰码的生成依赖于以下任一一种信息:不加扰的N-K比特、不加扰的N-K比特及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上述编码包括FEC编码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对加扰的比特和不加扰的N-K比特进行编码的得到码字比特。
利用N-K位比特移位寄存器的扰码发生器,将不加扰的N-K比特作为扰码发生器的初始值,生成K长的扰码序列;或者,
将不加扰N-K比特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或者比特序列M共同产生N-K比特,然后将此共同产生的N-K比特作为扰码发生器的初始值,生成K长的扰码序列。
如图2及如下示例公式所示,原来N比特是b1,b2,...,bN,生成的K长扰码是c,加扰的后的数据是d,Nc的取值可以是1600,b1b2...bN-K为N-K比特。
b(n+N-K)=(bn+2+bn)mod2 (1)
dN-K+1dN-K+2...dN=bN-K+1bN-K+2...bN+c1c2c3...cK (3)
d1d2...dN-K=b1b2...bN-K (4)
又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上述编码包括FEC编码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对加扰的K比特和不加扰的N-K比特进行编码的得到码字比特。
利用N-K比特和一个N-K长初始序列联合生成扰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操作,并且对两条处理后的序列进行特定的操作得到扰码序列。如图3所示及如下NR/LTE中的扰码生成示例公式所示,其中x1初始化为N-K长比特,接着采用公式(6)生成新的x1,cinit的取值由以下信息至少一项决定: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小区ID)、扇区标识(扇区ID)、波束标识(波束ID)、前导根索引、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导频根索引、解调导频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参考信号梳DMRS Comb的范式(DRMS Comb Pattern)和解调参考信号OCC范式(DMRSOCC Pattern)、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cn=(x1(n+Nc)+x2(n+Nc))mod2 (5)
x1(n+31)=(x1(n+3)+x1(n))mod2 (6)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7)
其中,cinit=nRNTI•215+nID,式中nRNTI为逐用户不同的信息,nID可能取值包括:
如果配置了高层参数Data-scrambling-Identity,nID∈{0,1,2,...,1023};
否则nID取小区ID。
Nc=1600;
x1(0)=1,x1(n)=0,n=1,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也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星座调制后生成的符号进行扩展;其中,在星座调制后生成的符号为发射符号;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扩展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稀疏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其中,在多维调制后得到发射符号;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交织;其中在交织后经过设定的处理可以得到发射符号;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加扰;其中在比特重复后进行加扰,然后经过设定的处理可以得到发射符号。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伪随机化处理中加扰方式为例,所述方法包括:
S401,对N比特的部分比特加扰,对剩余的比特按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处理,生成新的N个比特,也就是说,对N个比特的K比特加扰,对剩余N-K比特按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处理,生成新的N个比特;
S402,对新的N个比特进行编码,也就是说,对加扰的K比特和按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处理的N-K比特进行编码。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可以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或者CRC编码;前向纠错FEC编码包括卷积码,RS码,LDPC编码、Turbo编码或者Polar编码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进行FEC编码或者CRC编码之前,对待编码的N个比特中的K比特信息加扰,对剩余N-K比特按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处理,然后对加扰后的K比特和按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处理的N-K比特进行相应的FEC或者CRC编码,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非正交多址技术中编译码的复杂度,特别的在确保干扰随机化效应的前提下,有效避免扰码的不确定导致的多次译码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N个比特的K比特加扰可以包括:
设所述N个比特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
将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
使用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对进行加扰处理生成/>
其中,将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包括/>不进行处理,直接作为/>或者,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或者,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其中,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的生成,由决定,或者,由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也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其中,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包括以下一种:前导根索引、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导频根索引、解调导频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参考信号梳DMRS Comb的范式(DRMS Comb Pattern)和解调参考信号OCC范式(DMRSOCC Pattern)。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501,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S502,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N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可以在确保干扰随机化效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免调度传输的性能,有效降低免调度传输中编译码的复杂度,有效提高解调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在接收侧(例如客户端)执行。
例如,当发射侧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新的N个比特d1,d2,...,dN,然后对d1,d2,...,dN进行CRC编码时,接收侧对CRC校验通过后的N比特的K比特进行解扰处理,处理后的N比特构成已译码的N个比特
当发射侧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新的N个比特d1,d2,...,dN,然后对d1,d2,...,dN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接收侧对前向纠错FEC译码后的N比特的K比特进行解扰处理,然后再通过CRC校验判断经过部分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后的N比特是否正确,通过CRC校验的N比特构成已译码的N比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
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
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可以包括:
对所述K比特使用一条K长的伪随机序列经行解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包括对译码后的N个比特中加扰的K比特进行解扰。其中解扰时的扰码的确定方法包括:
使用基于移位寄存器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扰码,或者通过存储扰码的存储器或者查找表来确定扰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基于移位寄存器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扰码时,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初始状态可以根据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确定,或者,
根据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确定;或者
根据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确定;
其中,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接收侧存储扰码查找表,基于扰码查找表查找扰码。例如,扰码查找表每个存储单元里存储的是一个K长的扰码,一共有2N-K个存储单元,存储2N -K个K长扰码,也就是说码查找表的寻址比特数是N-K个比特;或者,扰码查找表的一栏可以是个比特,或是这个比特映射得到的某个值或者某些值,另一栏则是N-K长的扰码,除了表格之外,也可以是某种映射规则,从N-K个比特或是由其产生的某些值到扰码本身或是扰码的一部分,最终的扰码可以采用这一部分的扰码进行某些操作得到,例如,扰码序列存储器或者查找表的寻址可以根据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确定,或者,根据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确定;或者,根据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恢复出的比特,按照发射侧符号生成流程生成符号;
利用生成的符号进行信道估计;
根据估计出的信道进行干扰消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按照发射侧符号生成流程生成符号,并利用该符号进行信道估计,从而可以根据估计出的信道进行干扰消除,进而有效提升IoT(Internet ofthings,物联网)设备在干扰消除时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减少残余干扰,提升多用户检测性能。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发射侧符号生成流程生成符号还可以包括:
对译码器成功译对的译码后的N个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
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星座调制后生成的符号;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扩展映射得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稀疏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交织,并按照预设处理流程得到符号;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加扰,并按照预设处理流程得到符号。
其中,对所述译码器成功译对的判定准则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
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满足前向纠错FEC码字自身约束条件、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同时满足前向纠错FEC码字自身约束条件。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以发射侧和接收侧组成的收发系统为例,通过示例性描述发射侧(例如基站)和接收侧(例如UE、接收机)的流程,对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方法进行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侧的处理采用对所有信息比特在加入CRC(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也可能没有CRC)之后产生的N长信息比特中取出N-K比特生成K长扰码,采用此K长扰码对K长信息比特进行扰码,与N-K长比特组合成N长信息比特经过部分加扰的信息比特再进行FEC编码,设定码率为r,则编码后的比特流长度为N/r。
如图6所示,对于未采用CRC的收发系统,接收机通过特定的规则判定用户得到正确译码,按照基站和UE预先约定的规则从译码后的N个比特中识别出N-K比特,然后根据这N-K比特生成K长扰码,然后用这K长扰码对K比特进行解扰,将解扰后的K比特和N长信息比特中未加扰的N-K比特采用与发射侧相同的规则组合成N比特。
如图7所示,对于采用CRC的收发系统,在CRC编码之前进行部分加扰的码字。译码器根据CRC判断译码正确。接收机按照基站和UE预先约定的规则,识别出N-K比特然后根据这N-K比特生成K长扰码,然后用这K长扰码对K比特进行解扰,将解扰后的K比特和N未加扰的N-K比特采用与发射侧相同的规则组合成N比特,其中将这N比特通过CRC检测,判决N比特确实被译码成功。
如图8所示,对于采用CRC的收发系统,在CRC编码之后进行部分加扰的码字,接收机可选地将满足码字自身约束俄后的比特中按照基站和UE预先约定的规则,识别出N-K比特然后根据这N-K比特生成K长扰码,然后用这K长扰码对K比特进行解扰,将解扰后的K比特和N未加扰的N-K比特采用与发射侧相同的规则组合成N比特,其中将这N比特通过CRC检测,判决N比特确实被译码成功。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10,用于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
编码模块12,用于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所述处理模块10,具体用于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将所述/>作为所述/>其中,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的伪随机化处理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处理模块10,具体用于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其中,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的伪随机化处理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处理模块10,具体用于使用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对所述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所述/>将所述/>作为/>其中,所述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的生成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处理模块10,具体用于使用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对所述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其中所述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的生成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也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0在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时,还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一种:
前导根索引、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导频根索引、解调导频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参考信号梳DMRS Comb的范式和解调参考信号OCC范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编码模块12在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还用于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进行调制后生成的调制符号进行扩展;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扩展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稀疏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交织;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加扰。
本申请实施例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译码装置,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译码模块20,用于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去除模块22,用于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N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去除模块22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确定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
其中,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也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去除模块22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时,具体用于对所述K比特使用一条K长的伪随机序列经行解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估计模块,用于对恢复出的比特,按照发射侧符号生成流程生成符号;利用生成的符号进行信道估计;根据估计出的信道进行干扰消除。
本申请实施例为实施例三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译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三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和/或译码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编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当所述译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实施例三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藕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中。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时,实施例七至实施例十可以参阅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
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
所述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包括: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的伪随机化处理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或者,
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使用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对所述/>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所述/>所述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的生成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K比特的的生成方式,包括:
将所述作为/>或者,
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6.如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种:
前导根索引、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导频根索引、解调导频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参考信号梳DMRS Comb的范式和解调参考信号OCC范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进行调制后生成的调制符号进行扩展;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扩展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稀疏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交织;或者
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加扰。
9.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K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所述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包括: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包括:
对所述K比特使用一条K长的伪随机序列进行解扰处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复所述N-K比特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作为/>或者,
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13.如权利要求9-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恢复出的N比特,按照发射侧符号生成流程生成符号;
利用生成的符号进行信道估计;
根据估计出的信道进行干扰消除。
14.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N比特b1,b2,...,bN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d1,d2,...,dN;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
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其中,将所述/>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所述/>的伪随机化处理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等于N;或者,
设所述b1,b2,...,b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d1,d2,...,dN中包含K比特/>和另外N-K比特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使用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对所述/>进行加扰处理生成所述其中所述K长伪随机序列c1,c2,...,cK的生成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共同决定,或者,由所述/>以及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共同决定;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K比特的的生成方式,包括:
将所述作为/>或者,
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
1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时,还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19.如权利要求16~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种:
前导根索引、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导频根索引、解调导频循环移位序索引、解调参考信号梳DMRS Comb的范式和解调参考信号OCC范式。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编码模块在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还用于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进行调制后生成的调制符号进行扩展;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扩展后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稀疏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交织;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加扰。
21.一种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译码模块,用于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去除模块,用于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K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所述去除模块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确定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或者,根据所述译码后的N比特中的另外N-K比特以及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对所述K比特的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所述发射侧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模块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时,具体用于对所述K比特使用一条K长的伪随机序列进行解扰处理。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恢复所述N-K比特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作为/>或者,
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传输时隙号、小区标识、扇区标识、波束标识、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一个约定好的信息;
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对所述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包括以下之一:系统帧号决定的比特序列、传输时隙号决定的比特序列、小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扇区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波束标识决定的比特序列、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决定的比特序列、一个约定好的比特序列。
25.如权利要求21-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估计模块,用于对恢复出的N比特,按照发射侧符号生成流程生成符号;利用生成的符号进行信道估计;根据估计出的信道进行干扰消除。
26.一种发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7.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译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和/或译码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编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当所述译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55242.2A CN117335927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55242.2A CN117335927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1810533294.2A CN110545155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33294.2A Division CN110545155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35927A true CN117335927A (zh) | 2024-01-02 |
Family
ID=6869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33294.2A Pending CN110545155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311555242.2A Pending CN117335927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311555381.5A Pending CN117394958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33294.2A Pending CN110545155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55381.5A Pending CN117394958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56819B2 (zh) |
EP (1) | EP3806358A4 (zh) |
CN (3) | CN110545155A (zh) |
WO (1) | WO201922834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44599B (zh) * | 2022-06-30 | 2022-12-02 |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扰码器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12864B2 (ja) * | 2005-05-19 | 2011-0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当該装置における受信方法、コーデック、デコーダ、通信モジュール、通信部及びデコード方法 |
US20070133804A1 (en) * | 2005-12-12 | 2007-06-14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to scram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01141214B (zh) * | 2006-09-08 | 2012-12-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
US8243774B2 (en) * | 2007-01-03 | 2012-08-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cramb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599811B (zh) * | 2008-06-02 | 2011-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通信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
JP5423798B2 (ja) * | 2009-01-09 | 2014-02-1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符号化および復号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US8935589B2 (en) * | 2009-06-02 | 2015-01-13 | Silicon Motion, Inc. | Controller and data access method for flash memories |
US9448959B2 (en) * | 2012-10-05 | 2016-09-20 | Analog Devices, Inc. | Two-wi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engine |
US8995347B2 (en) * | 2012-01-19 | 2015-03-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ilot scrambling for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
CN103684664A (zh) * | 2012-09-12 | 2014-03-26 | 苏佳宁 | 低功耗高穿透性无线传输模块的自编码方案 |
CN103840909B (zh) * | 2012-11-22 | 2017-07-07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解调正确率的方法 |
CN104349472B (zh) * | 2013-08-09 | 2018-03-3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资源分配方法 |
KR101862737B1 (ko) * | 2014-01-22 | 2018-05-30 | 후아웨이 디바이스 (둥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장치-대-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
CN104853339A (zh) * | 2014-02-19 | 2015-08-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986684B (zh) * | 2014-05-30 | 2017-05-24 |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帧加扰和解扰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US9898611B2 (en) * | 2015-03-30 | 2018-02-20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ambling a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
EP3376673B1 (en) * | 2015-11-10 | 2022-06-29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Data processing device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for frequency interleaving and deinterleaving |
EP4102794A1 (en) * | 2017-03-24 | 2022-12-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r broadcast channel transmission |
CN110048726B (zh) * | 2017-04-25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
US10686490B2 (en) * | 2017-09-28 | 2020-06-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dulation sprea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0567123B2 (en) * | 2018-02-26 | 2020-02-18 |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evaluating link or component quality using syntheti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
US11540258B2 (en) * | 2019-07-31 | 2022-12-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struction and mapping of compact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over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
-
2018
- 2018-05-29 CN CN201810533294.2A patent/CN11054515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5-29 CN CN202311555242.2A patent/CN117335927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5-29 CN CN202311555381.5A patent/CN117394958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5-28 EP EP19811463.9A patent/EP3806358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5-28 WO PCT/CN2019/088816 patent/WO2019228349A1/zh unknown
- 2019-05-28 US US17/059,098 patent/US11456819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456819B2 (en) | 2022-09-27 |
CN117394958A (zh) | 2024-01-12 |
EP3806358A1 (en) | 2021-04-14 |
WO2019228349A1 (zh) | 2019-12-05 |
US20210226729A1 (en) | 2021-07-22 |
EP3806358A4 (en) | 2022-03-02 |
CN110545155A (zh) | 2019-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52844B (zh) | 启用签名的极化编码器和解码器 | |
CN101176288B (zh) | 通信设备、所述设备中的接收方法、编解码器、解码器、通信模块、通信单元以及解码方法 | |
US9203608B2 (en) | System for encrypting data with an error correction code | |
CN101375544B (zh) | 从联合随机性中产生密钥的方法和系统 | |
US7941726B2 (en) | Low dimensional spectral concentration codes and direct list decoding | |
EP348412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identifier information | |
CN101779190B (zh) | 信息传输和综合保护的方法 | |
EP3748882A1 (en) | Polar code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9143167B2 (en) | Rate matching and scrambling techniques for control signaling | |
JP2005516529A (ja) | 物理チャネルを介した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伝送チェーン | |
EP3469714A1 (en) | Polar code encoding with puncturing, shortening and extending | |
JP2012129985A (ja) | 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 |
US9749122B2 (en) |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a fountain code transmitting end and receiving end | |
US20110007728A1 (en) | Broadcast Channel Timing Detection | |
Guo et al. | Sca-ldpc: A code-based framework for key-recovery side-channel attacks on post-quantum encryption schemes | |
Mihaljević et al. | An approach for stream ciphers design based on joint computing over random and secret data | |
RU2620730C1 (ru) | Способ защищен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шифрован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 каналам связи | |
CN110166165B (zh) | 聚合等级通知与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
KR100429536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적 (11,5) 부호어를부호화/복호화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7335927A (zh) | 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04519161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チャネル符号化/復号化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12333127B (zh) | 一种基于Spinal码的无比率安全编码方法 | |
WO2017075745A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decoding cyclic code | |
CN108631915B (zh) | 极性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 |
US11146292B2 (en) | Data 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