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5221A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5221A
CN110035221A CN201811324449.8A CN201811324449A CN110035221A CN 110035221 A CN110035221 A CN 110035221A CN 201811324449 A CN201811324449 A CN 201811324449A CN 110035221 A CN110035221 A CN 110035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item
control unit
picture pick
syste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44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5221B (zh
Inventor
吉田幸司
神谷淳
上田晴久
秋本高宽
益山公博
岩上卓磨
出冈大和
宫嶋拓郎
植野大优
和久井立
佐藤恵利子
橘川武史
柳井昭太郎
横山显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159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8670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253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5848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35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5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取景器;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并且根据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有触摸操作构件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存在安装有触摸操作构件的摄像设备。根据日本特开2008-236765中公开的技术,两个触摸操作构件按平行于背面监视器的两边的L字状配置。
发明内容
然而,利用日本特开2008-236765中公开的传统技术,由于在浏览取景器的同时、触摸操作构件的位置不适合被操作,因此难以在浏览取景器的同时对触摸操作构件进行操作。
考虑到这一点,本发明提供能够在浏览取景器的同时容易地对触摸操作构件进行操作的摄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取景器;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以及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或者至少一个电路,用以进行以下单元的操作: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并且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取景器;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并且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取景器;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以及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程序,其中,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取景器;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以及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以及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浏览取景器的同时容易地对触摸操作构件进行操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
图2是数字照相机100的框图;
图3A~3D是示出触摸条82的详情的图;
图4A和4B是锁定状态处理的流程图;
图5A~5C是有效状态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7A~7F表示针对锁定解除操作和锁定操作的操作响应显示的显示示例;
图8A~8F表示针对有效状态下的各种触摸操作的操作响应显示的显示示例;
图9A~9C是示出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的详情的图;
图10A和10B是始终可用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M-Fn条引导显示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和12B是拍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表示M-Fn条引导画面的显示示例;图13B表示菜单画面的显示示例;并且图13C表示菜单画面的显示示例;
图14是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表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显示示例;并且图15B表示整个面按压设置画面的显示示例;
图16A~16C表示可分配作为拍摄模式时的功能的功能列表;
图17表示可分配作为重放模式时的功能的功能列表;以及
图18A~18D是安装有触摸条的其它电子装置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A和1B示出作为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的设备的示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图1A是数字照相机100的正面立体图,并且图1B是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立体图。
显示单元28是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上的用于显示图像和各种信息的显示单元。触摸面板70a能够检测对显示单元28的显示面(触摸操作面)进行的触摸操作。取景器外显示单元43是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上表面上的用于显示数字照相机100的包括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各种设置值的显示单元。快门按钮61是用于发出拍摄指示的操作构件。模式切换开关60是用于在各种模式之间切换的操作构件。端子盖40是用于保护连接有用于使数字照相机100连接至外部装置的连接线缆等的连接器(未示出)的盖。
主电子拨盘71是转动操作构件,并且通过转动主电子拨盘71,可以改变诸如快门速度和光圈等的设置值。电源开关72是用于接通和断开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的操作构件。副电子拨盘73是转动操作构件,并且通过转动副电子拨盘73,可以进行诸如移动选择框(光标)和图像馈送等的操作。四向键74被配置成使得其上下左右部分分别可按下,并且使得能够进行与四向键74的按下部分相对应的处理。设置(SET)按钮75是主要用于确定所选择的项的按钮。
运动图像按钮76用于发出用以开始或停止运动图像拍摄(记录)的指示。AE锁定按钮77是推式按钮,并且通过在拍摄待机状态下按下AE锁定按钮77,可以固定曝光状态。放大按钮78是用于在拍摄模式的实时取景显示(LV显示)中开启和关闭放大模式的操作按钮。通过在开启放大模式之后操作主电子拨盘71,可以放大或缩小实时取景图像(LV图像)。在重放模式中,放大按钮78用作用于放大重放图像或者增大重放图像的放大率的操作按钮。重放按钮79是用于在拍摄模式和重放模式之间切换的操作按钮。通过在拍摄模式下按下重放按钮79,可以转变为重放模式,并且可以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后面要说明的)记录介质200中所记录的图像中的最新图像。菜单按钮81是用于进行用以显示菜单画面的指示操作的推式按钮,并且在推按菜单按钮81时,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使得能够进行各种设置的菜单画面。用户可以使用显示单元28上所显示的菜单画面、四向键74和设置按钮75来直观地进行各种设置。
触摸条82(多功能条:M-Fn条)是能够接受触摸操作的线状触摸操作构件(线触摸传感器)。触摸条82配置在利用按正常握持(制造商所推荐的握持)握住握持部90的右手的拇指可以对触摸条82进行触摸操作(触摸条82可触摸)的位置处。触摸条82是如下的接受单元,该接受单元能够接受针对触摸条82的轻击操作(涉及触摸、然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在无移动的情况下释放触摸的操作)、以及左右滑动操作(涉及触摸、然后在维持触摸的同时移动触摸位置的操作)等。触摸条82是不同于触摸面板70a并且没有配备显示功能的操作构件。
通信端子10是数字照相机100与镜头单元150(后面所述;可安装且可拆卸)进行通信所使用的通信端子。目镜16是目镜取景器17(查看型取景器)的目镜,并且用户可以经由目镜16从视觉上确认(后面要说明的)内部EVF 29上所显示的图像。眼睛接近检测单元57是用于检测用户(拍摄者)的眼睛是否正在接近目镜16的眼睛接近检测传感器。盖202是储存(后面要说明的)记录介质200的槽的盖。握持部90是被配置成用户的右手在把持数字照相机100时容易握持的形状的把持部。快门按钮61和主电子拨盘71配置于如下位置处:在通过用右手的小拇指、无名指和中指握住握持部90来把持数字照相机100的状态下,可以用右手的食指操作快门按钮61和主电子拨盘71。另外,副电子拨盘73和触摸条82配置于在相同状态下可以用右手拇指操作副电子拨盘73和触摸条82的位置处。拇指托靠部91(拇指待机位置)是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侧的在没有正在对操作构件进行操作的状态下握住握持部90的右手拇指可以容易地放置的位置处的握持构件。拇指托靠部91由橡胶构件等构成以提高把持力(握持感)。
数字照相机100的结构框图
图2是示出数字照相机100的结构示例的框图。镜头单元150是安装有可更换的拍摄镜头的镜头单元。尽管透镜103通常由多个透镜配置成,但在图在图2中,仅用一个透镜简化示出透镜103。通信端子6是镜头单元150与数字照相机100进行通信所使用的通信端子,并且通信端子10是数字照相机100与镜头单元150进行通信所使用的通信端子。镜头单元150经由通信端子6和10与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通信。另外,镜头单元150使用内部的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经由光圈驱动电路2来控制光圈1。此外,镜头单元150通过使用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经由AF驱动电路3使透镜103的位置移位来进行聚焦。
快门101是能够在系统控制单元50的控制下自由地控制摄像单元22的曝光时间的焦平面快门。
摄像单元22是用于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气信号的包括CCD或CMOS元件等的摄像元件。摄像单元22可以具有用于将与散焦量有关的信息输出至系统控制单元50的摄像面相位差传感器。A/D转换器23将从摄像单元2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24对来自A/D转换器23的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单元15的数据进行规定处理(像素插值、诸如缩小等的调整大小处理和颜色转换处理等)。另外,图像处理单元24使用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进行规定的计算处理,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图像处理单元24所获得的计算结果来进行曝光控制和测距控制。因此,进行TTL(通过镜头)系统中的诸如AF(自动调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和EF(闪光之前的预发光)处理等的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4还使用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进行规定的计算处理,并且基于所获得的计算结果来进行TTL系统的AWB(自动白平衡)处理。
将来自A/D转换器23的输出数据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4和存储器控制单元15写入存储器32。可选地,在不涉及图像处理单元24的情况下,将来自A/D转换器23的输出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15写入存储器32。存储器32存储摄像单元22所获得的并由A/D转换器23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以及要显示在显示单元28和EVF 29上的图像数据。存储器32具有足以存储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规定时间的运动图像和音频的存储容量。
另外,存储器32还兼作图像显示所用的存储器(视频存储器)。D/A转换器19将存储器32中所存储的图像显示所用的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将该模拟信号供给至显示单元28和EVF 29。以这种方式,使已写入存储器32的显示所用的图像数据经由D/A转换器19由显示单元28和EVF 29显示。显示单元28和EVF 29各自在诸如LCD或有机EL等的显示器上进行与来自D/A转换器19的模拟信号相对应的显示。可以通过利用D/A转换器19将经过了A/D转换器23的A/D转换并累积在存储器32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将这些模拟信号顺次发送并显示到显示单元28或EVF 29,来进行实时取景显示(LV)。在下文,在实时取景显示中显示的图像将被称为实时取景图像(LV图像)。
将照相机的包括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各种设置值经由取景器外显示单元驱动电路44显示在取景器外显示单元43上。
非易失性存储器56是电可擦除且可记录的存储器,并且例如是EEPROM。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记录有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所用的常数和程序等。在这种情况下,程序是指用于执行本实施例中后面所述的各种流程图的程序。
系统控制单元50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电路并且用于控制整个数字照相机100的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执行前面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来实现(后面要说明的)本实施例的各个处理。系统存储器52是例如RAM,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将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所用的常数和变量、以及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6读取的程序等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另外,系统控制单元50还通过控制存储器32、D/A转换器19和显示单元28等来进行显示控制。
系统计时器53是用于测量各种控制中所使用的时间和根据内部时钟的时间的时间测量单元。
电源控制单元80包括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和用于切换要通电的块的切换电路等,并且检测是否安装了电池、电池的类型和剩余电池电量等。另外,电源控制单元80基于其检测结果和来自系统控制单元50的指示来控制DC-DC转换器,并且在所需的时间段内向包括记录介质200的各个单元供给所需电压。电源单元30包括诸如碱性电池或锂电池等的一次电池、诸如NiCd电池、NiMH电池或Li电池等的二次电池、或者AC适配器等。
记录介质I/F 18是与作为存储卡或硬盘等的记录介质200的接口。记录介质200是用于记录拍摄图像的存储卡等的记录介质,并且包括半导体存储器或磁盘等。
通信单元54相对于无线地或通过有线线缆连接的外部装置进行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通信单元54还能够连接至无线LAN(局域网)或因特网。另外,通信单元54还能够通过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或蓝牙低功耗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通信单元54能够发送摄像单元22所拍摄到的图像(包括LV图像)和记录介质200上所记录的图像,并且从外部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和各种其它类型的信息。
姿势检测单元55检测数字照相机100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姿势。基于姿势检测单元55所检测到的姿势,可以判断摄像单元22所拍摄到的图像是在水平地保持数字照相机100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还是在垂直地保持数字照相机100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将与姿势检测单元55所检测到的姿势相对应的方向信息添加到摄像单元22所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文件,并且记录旋转版本的图像。可以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等作为姿势检测单元55。可以使用作为姿势检测单元55的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来检测数字照相机100的运动(平摇、倾斜、抬起和是否静止等)。
眼睛接近检测单元57是眼睛接近检测传感器,该眼睛接近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接近检测)眼睛(物体)相对于目镜取景器17(以下简称为“取景器”)的目镜16的接近(眼睛接近)和分离(眼睛分离)。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眼睛接近检测单元57所检测到的状态来在将显示单元28和EVF 29设置成显示(显示状态)和隐藏(隐藏状态)之间切换。更具体地,至少在当前状态是拍摄待机状态并且要自动切换显示目的地的情况下,在眼睛未接近时将作为显示目的地的显示单元28设置成显示并且将EVF 29设置成隐藏。另外,在眼睛接近期间,将作为显示目的地的EVF 29设置成显示并且将显示单元28设置成隐藏。作为眼睛接近检测单元57,例如,可以使用红外接近传感器来检测任何物体相对于包含EVF 29的取景器17的目镜16的接近。在物体接近的情况下,从眼睛接近检测单元57的投光部(未示出)投射的红外光被物体反射并被红外接近传感器的受光部(未示出)接收。基于所接收到的红外光量,可以判断物体离目镜16有多近(眼睛接近距离)。以这种方式,眼睛接近检测单元57进行检测物体相对于目镜16的接近距离的眼睛接近检测。在检测到物体从眼睛未接近状态(未接近状态)起接近目镜16到规定距离内的情况下,要检测到眼睛接近。在检测到了接近的物体从眼睛接近状态(接近状态)起退回到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下,要检测到眼睛分离。用于检测眼睛接近的阈值和用于检测眼睛分离的阈值可以通过例如设置滞后而彼此不同。另外,在检测到眼睛接近之后,假定眼睛接近状态直到检测到眼睛分离为止。在检测到眼睛分离之后,假定眼睛未接近状态直到检测到眼睛接近为止。应当注意,红外接近传感器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采用其它传感器作为眼睛接近检测单元57,只要可以检测到可被视为眼睛接近的眼睛或物体的接近即可。
操作单元70是用于接受用户的操作(用户操作)的输入单元,并且用于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入各种操作指示。如图2所示,操作单元70包括模式切换开关60、快门按钮61、电源开关72、触摸面板70a和触摸条82。作为其它操作构件70b,操作单元70还包括主电子拨盘71、副电子拨盘73、四向键74、设置按钮75、运动图像按钮76、AE锁定按钮77、放大按钮78、重放按钮79和菜单按钮81。
模式切换开关60将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模式切换为静止图像拍摄模式、运动图像拍摄模式和重放模式等中的任何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中所包括的模式是自动拍摄模式、自动场景判断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Av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Tv模式)和程序AE模式(P模式)。其它可用模式包括构成不同拍摄场景的拍摄设置的各种场景模式以及自定义模式。使用模式切换开关60,用户可以直接切换为这些模式中的任何模式。可选地,在使用模式切换开关60暂时切换为拍摄模式的列表画面之后,可以使用其它操作构件来选择性地切换为所显示的多个模式中的任何模式。同样,运动图像拍摄模式也可以包括多个模式。
快门按钮61包括第一快门开关62和第二快门开关64。第一快门开关62在快门按钮61的操作期间通过所谓的半按下(拍摄准备指示)而接通,并且生成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根据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AF(自动调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AWB(自动白平衡)处理和EF(闪光之前的预发光)处理等的拍摄准备操作。第二快门开关64在快门按钮61的操作完成时通过所谓的全按下(拍摄指示)而接通,并且生成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根据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从读取来自摄像单元22的信号起直到将拍摄图像作为图像文件写入记录介质200为止的拍摄处理的一系列操作。
触摸面板70a和显示单元28可以是一体配置成的。例如,触摸面板70a被配置成使得光的透过率不会妨碍显示单元28的显示,并且被安装到显示单元28的显示面的上层。随后,触摸面板70a上的输入坐标和显示单元28的显示面上的显示坐标彼此相关联。因此,可以提供使得用户能够感觉到仿佛可以直接操纵显示单元28上所显示的画面的GUI(图形用户界面)。系统控制单元50能够检测对触摸面板70a的以下操作或触摸面板70a的以下状态。
·利用先前未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手指或触控笔对触摸面板70a的新触摸,或者换句话说,触摸的开始(以下称为触及)
·利用手指或触控笔正在触摸触摸面板70a的状态(以下称为触摸持续)
·手指或触控笔在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同时移动(以下称为触摸移动)
·先前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手指或触控笔从触摸面板70a分离(释放),或者换句话说,触摸的结束(以下称为触摸停止)
·什么也没有正在触摸触摸面板70a的状态(以下称为未触摸)
在检测到触及时,同时检测到触摸持续。通常,在触及之后,除非检测到触摸停止,否则连续检测到触摸持续。在检测到触摸移动时,同样同时检测到触摸持续。即使在检测到触摸持续时,除非触摸位置移动,否则没有检测到触摸移动。在针对先前处于触摸的所有手指或触控笔检测到触摸停止之后,发生未触摸。
经由内部总线向系统控制单元50通知上述的操作和状态以及手指或触控笔触摸触摸面板70a的位置坐标。另外,基于所通知的信息,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对触摸面板70a进行了哪种操作(触摸操作)。关于触摸移动,还可以基于位置坐标的变化,针对触摸面板70a上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各自判断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摸面板70a上移动的移动方向。在检测到规定距离以上的触摸移动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滑动(slide)操作。将涉及以下的操作称为轻拂(flick):在保持手指与触摸面板70a触摸的同时,使手指在触摸面板70a上快速地移动了一定距离,然后松开手指。换句话说,轻拂是手指快速地追踪触摸面板70a的表面仿佛在触摸面板70a轻拂一样的操作。在检测到按规定速度以上进行规定距离以上的触摸移动之后检测到触摸停止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进行了轻拂(可以判断为在滑动操作之后发生了轻拂)。此外,将涉及同时触摸(多触摸)多个位置(例如,两个点)并使各个触摸位置彼此靠近的触摸操作称为捏合(pinch-in),而将使得各个触摸位置彼此远离的触摸操作称为分开(pinch-out)。将分开和捏合统称为捏分(pinch)操作(或简称为捏分)。触摸面板70a可以采用包括以下的各种方式中的任何触摸面板系统:电阻膜方式、电容方式、表面声波方式、红外方式、电磁感应方式、图像识别方式和光学传感器方式。可以采用在与触摸面板进行接触时检测到触摸的方式和在手指或触控笔接近触摸面板时检测到触摸的方式中的任意方式。
另外,系统控制单元50能够检测对触摸条82的以下操作或触摸条82的以下状态。
·利用先前未与触摸条82接触的手指对触摸条82的新触摸,或者换句话说,触摸的开始(以下称为触及)
·利用手指正在触摸触摸条82的状态(以下称为触摸持续)
·手指在与触摸条82接触的同时移动(以下称为触摸移动)
·先前与触摸条82接触的手指从触摸条82分离(释放),或者换句话说,触摸的结束(以下称为触摸停止)
·什么也没有正在触摸触摸条82的状态(以下称为未触摸)
在检测到触及时,同时检测到触摸持续。通常,在触及之后,除非检测到触摸停止,否则连续检测到触摸持续。在检测到触摸移动时,同样同时检测到触摸持续。即使在检测到触摸持续时,除非触摸位置移动,否则没有检测到触摸移动。在针对先前处于触摸的所有手指或触控笔检测到触摸停止之后,发生未触摸。
经由内部总线向系统控制单元50通知上述的操作和状态以及手指触摸触摸条82的位置坐标,并且基于所通知的信息,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触摸条82上进行了哪种操作(触摸操作)。关于触摸移动,检测触摸条82上的沿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的移动。在检测到触摸位置的规定距离以上的移动(规定量以上的移动)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滑动操作。在进行利用手指触摸触摸条82、并且在没有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段内释放触摸的操作的情况下,要判断为进行了轻击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假定触摸条82是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可选地,可以使用包括电阻膜方式、表面声波方式、红外方式、电磁感应方式、图像识别方式和光学传感器方式的其它方式的触摸传感器作为触摸条82。
触摸条82的配置和操作
图3A是示出触摸条82的配置的图。如图3A所示,触摸条82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侧与取景器17相邻配置。另外,触摸条82还与副电子拨盘73以及在通过用右手握住握持部90来把持数字照相机100时拇指所处的拇指托靠部91相邻配置。拇指托靠部91通常存在于通过将数字照相机100正面侧的握持部90投影到其背面侧所创建的区域的上部。此外,如图3A所示,通常粘贴一块橡胶等以指示拇指托靠部91并改善其握持。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设置触摸条82以满足以下的条件1~3。
条件1:触摸条82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上的相对于取景器17的右侧(第一方向侧)。
条件2:触摸条82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上的相对于握持部90的左侧(第二方向侧)。
条件3:触摸条82设置在相对于数字照相机100的中央的上侧(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中央向着取景器的第三方向侧)。
因此,可以在浏览取景器17的同时容易地操作触摸条82。具体地,通过将触摸条82定位成与拇指托靠部91相邻,可以在握住握持部90的同时用右手拇指容易地进行触摸条82的轻击操作以及向左右(沿X方向)的滑动操作等。触摸条82是固定的操作构件,并且如图3A所示,是被单个键顶(盖)覆盖的单个操作构件。这是因为,在电容方式的操作构件具有可动机构或分割构造的情况下,存在利用操作手指进行的接触不稳定并且可操作性或滑动操作期间的线性受到阻碍的可能性。
另外,为了使得能够将触摸条82容易地与其它拨盘构件组合使用,触摸条82的滑动方向与转动副电子拨盘73时的操作方向(转动方向)一致。换句话说,触摸条82的滑动方向与副电子拨盘73的转动轴垂直。此外,为了使得能够直观地理解触摸条82的滑动方向(左右方向)并且为了使触摸条82可容易地滑动,将触摸条82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设置得长于触摸条82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另外,为了防止无意中触摸了触摸条82,将触摸条82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上所设置的多个操作构件中的最上侧。此外,为了防止无意中触摸了触摸条82,将触摸条82设置在位于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且取景器17的右侧的多个操作构件中的除触摸面板70a以外的最左侧。
图3B是示出触摸条82的内部(键顶下层)的放大图。如图3B所示,在触摸条82的内部配置有三个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各自包括印刷电路板301的铜箔布线等,并且具有诸如图3B所示等的电极轮廓。系统控制单元50能够读取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各自的电压(电压输出值)。另外,对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各自,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检测作为电压相对于基电压(根据环境进行调整或校准后的基准值)的变化量的电压变化量。系统控制单元50计算针对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各自检测到的电压变化量(电容的变化量)的加权平均值,并且获取按0~255的256个等级指示沿X方向(横方向)的触摸位置的信号(触摸坐标)。0表示最左侧(取景器17侧)的位置,并且255表示最右侧(拇指托靠部91侧)的位置。此外,尽管在图3B中示出三个电极,但电极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另外,电极轮廓不限于图3B所示的轮廓。此外,触摸坐标不限于256等级的值。
图3C是示出触摸条82的基本操作的放大图。可以将与操作位置和操作方法相对应的功能分配至触摸条82。在触摸条82的触摸检测面(键顶)上,代替整个触摸检测面(键顶),可以将功能单独分配至向着作为左侧的部分区域的左侧部82L的轻击操作(以下称为左轻击)和向着作为右侧的部分区域的右侧部82R的轻击操作(以下称为右轻击)。另外,可以以区别于左轻击和右轻击的方式将功能分配至触摸条82的键顶上的向左右(利用箭头310指示的方向)的滑动操作。换句话说,可以针对触摸条82的各操作位置和各操作方法(各操作类型)登记不同的功能。通过将例如触摸坐标为128以下(中央的左侧)的轻击判断为左轻击并将触摸坐标为129以上(中央的右侧)的轻击判断为右轻击,可以将左轻击和右轻击彼此区分开。可选地,对中央的轻击可被判断为既不是左轻击也不是右轻击,并且例如,触摸坐标为100以下的轻击可被判断为左轻击且触摸坐标为155以上的轻击可被判断为右轻击。
将说明分配至这些操作的功能的示例。用于将数字照相机100的拍摄ISO感光度设置为低了1/3级的感光度的功能被分配至左轻击,并且用于将数字照相机100的拍摄ISO感光度设置为高了1/3级的感光度的功能被分配至右轻击。另外,用于针对滑动的各级(每当触摸坐标移动诸如43等的基准距离时)使数字照相机100的拍摄ISO感光度递增或递减1/3级的功能被分配至滑动(滑动操作)。
此外,分配至这些操作的功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例如,可以改变所分配的功能,使得将用于自动设置数字照相机100的拍摄ISO感光度的功能分配至左轻击,并且将用于将拍摄ISO感光度设置为最高拍摄ISO感光度的功能分配至右轻击。可以向触摸条82分配多种其它功能,并且可以使用触摸条82执行许多功能。后面将参考图16A~16C和17提供详情。
另外,在对于触摸条82的所有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电压变化量超过特定阈值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为手指正在覆盖触摸条82的整个面并且将该触摸操作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如图3D所示,整个面触摸是假定利用握住握持部90的右手的拇指的整个指腹要触摸触摸条82的操作方法。尽管分配至滑动、左轻击和右手的功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但向整个面触摸分配了唯一功能并且不能改变分配至整个面触摸的功能。因此,可以立即激活整个面触摸的功能和基本操作(滑动和轻击)的功能。此外,可以采用用于使整个面触摸自身的操作有效或无效的设置。
整个面触摸具有以下特征。
·整个面触摸是要求使作为操作手指的拇指的直到其第一关节为止的整个部分沿水平方向(X方向)接触的特殊操作。
·由于整个面触摸的接触状态是在正常操作期间不太可能发生的特殊接触状态,因此通过无意操作进行整个面触摸的可能性低。
·由于始终将(后面要说明的)固定功能设置到整个面触摸,因此用户无需重新记忆所设置的功能。
·由于无论将哪种功能分配至左轻击、右轻击和滑动、整个面触摸的功能都保持相同,因此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整个面触摸。
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对触摸条82的用户操作,并且响应于所判断出的用户操作来执行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的所分配的功能。例如,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用户针对各触摸操作所分配的设置改变(诸如对包括与曝光有关的设置、与WB有关的设置和与AF有关的设置的至少任何拍摄设置的改变等)。可以在浏览取景器17的同时操作触摸条82。因此,尽管用户可以在无需从视觉上确认触摸条82的情况下操作触摸条82,但由于误改变上述拍摄设置的参数会不利地影响拍摄,因此需要防止误操作。考虑于此,进行以下的误操作防止控制。在有效状态(未锁定状态或非限制状态)和无效状态(锁定状态或限制状态)之间切换对触摸条82的触摸操作。在锁定状态下,忽略对触摸条82的左轻击、右轻击和滑动操作,并且即使进行左轻击、右轻击和滑动操作,也不执行分配至各操作的功能。在锁定状态下,根据针对触摸条82的键顶左侧部82L的在没有进行滑动的情况下的0.5秒的静止触摸(长触摸)(进行锁定解除操作),锁定状态被解除并且转变为有效状态。另外,在有效状态下,根据针对键顶左侧部82L进行的2秒的长触摸(进行锁定操作)或者根据10秒的无操作时间段,转变为锁定状态。此外,即使在触摸条82处于有效状态的情况下,无论触摸位置如何都忽略特定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为1秒)以上的长触摸,并且即使通过相同的触摸操作进行左轻击、右轻击或滑动,也不执行分配至这些操作的功能(触摸取消)。无论当前状态是有效状态还是锁定状态,都响应于整个面触摸来执行分配至整个面触摸的功能。后面将参考流程图来说明这些控制的详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数字照相机100的正常使用期间相对不太可能发生的长触摸(触摸继续操作)来标准化用于在有效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因此,可以使得不太可能发生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的无意切换,并且可以高精度地进行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的切换。由于触摸继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长触摸是相对简单的操作,因此容易记忆用于在有效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方法,并且用户忘记该操作方法的可能性低。另外,由于可以通过针对触摸条82的操作来切换有效状态和锁定状态,因此无需设置用于在有效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其它操作构件,并且简单的结构就足够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用于转变为有效状态的触摸继续时间设置得短于用于转变为锁定状态的触摸继续时间,可以迅速地解除锁定状态并且可以迅速地进行锁定状态之后的操作(诸如拍摄等)。
现在将说明采用键顶的左侧部82L作为用于在有效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区域(特定区域)的原因。在用户用右手握住握持部90并用右拇指操作触摸条82的情况下,离握持部90相对较远的区域(诸如触摸条82的键顶左侧部82L等)是除非故意触摸否则难以触摸的区域。因此,由于在进行键顶左侧部82L的长触摸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存在锁定或锁定解除的意图,因此采用键顶左侧部82L作为用于在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区域。另外,键顶左侧部82L可以被描述为离取景器17相对较近的区域。采用离诸如取景器17等的从键顶突起的突起部相对较近的区域作为用于在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区域。换句话说,在触摸条82的触摸检测面上,采用作为与左侧部82L以外的区域(诸如右侧部82R等)相比、离突起部侧(左侧)更近的区域的左侧部82L,作为用于在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区域。因此,即使在使用带子将数字照相机100从颈部悬挂下来时、腹部区域和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彼此接触的情况下,由于突起部用作支撑物,因此腹部区域也不太可能接触与突起部相比相对更低的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并且不太可能发生误锁定解除。此外,由于手指碰到突起部(沿与触摸条82的触摸面垂直的方向的突起部),因此最难使手指接触触摸条82的区域中的靠近取景器17的区域(左侧),结果可以高精度地理解锁定或锁定解除的意图。此外,在利用把持握持部90的手的拇指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侧的设置有触摸条82的键顶的面上进行向左滑动的情况下,取景器17至少突起到该拇指不能超过的高度。另外,取景器17是离触摸条82最近并且从操作面突起的突起部。
此外,副电子拨盘73被配置为在触摸条82的右侧配置得离触摸条82最近的转动操作构件。在通过使把持握持部90的手的拇指从右向左移动来转动副电子拨盘73时,动量可能导致拇指错误地与触摸条82的键顶右侧部82R接触。即使在相同位置处代替转动操作构件、而是能够接受使操作手指靠近触摸条82侧的滑动操作的滑动开关被配置得靠近触摸条82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相同的误接触。另外,在触摸条82的右侧在比任何其它操作构件离触摸条82更近的位置(在触摸条82的右侧比任何其它操作构件更靠左侧的位置)处,存在没有正在用拇指操作操作构件的情况下要放置拇指的拇指托靠部91(拇指放置部)。此外,即使拇指从拇指托靠部91轻微移动也可能引起拇指与键顶右侧部82R误接触。结果,在通过对键顶右侧部82R的触摸操作解除了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用户针对触摸条82的无意触摸操作而解除锁定状态并且可能最终进行用户所不期望的设置改变的风险。因此,对键顶右侧部82R的触摸操作未被用作用于解除锁定状态的触发操作。换句话说,即使在针对右侧部82R存在0.5秒的长触摸的情况下也不进行从锁定状态向有效状态的切换,并且即使在针对右侧部82R存在2秒的长触摸的情况下也不进行从有效状态向锁定状态的切换。
如上所述,在触摸条82的触摸面的左侧设置了用于在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区域,这具有特殊意义。
锁定状态处理
图4A和4B是示出在数字照相机100中进行的锁定状态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系统控制单元5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并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在M-Fn条(触摸条82)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并且触摸条82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开始图4A和4B所示的处理(后面将说明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的情况下,电源接通之后的初始状态是锁定状态。因此,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的情况下在拍摄模式下激活数字照相机100,从而开始图4A和4B所示的处理。初始出厂设置是设置了“有效(暂时可用)”的状态。此外,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无效(始终可用)”的情况下,不进行图4A和4B所示的处理,而是进行图10A和10B所示的处理。
在S400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用于测量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的继续时间的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这是为了在处理从S406、S409、S411和S432等返回到S400的情况下停止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而进行的。不仅在处理从S406、S409、S411和S432等返回到S400的情况下,而且在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结束的情况下,可以停止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在本实施例中,将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设置为1秒。
在S4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触及。在进行了触及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2。
在S4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直到要隐藏条形指示器为止的项删除计时器Td(在本实施例中为3秒)是否已到期。在项删除计时器Td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3,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1。图7D示出条形指示器702的显示示例。在锁定状态下开始锁定解除操作时,条形指示器702叠加显示在LV图像700上以指示各种操作状态。在维持锁定状态的同时(在没有解除锁定的情况下)停止触摸操作、并且针对触摸条82的无操作的状态继续了规定时间段(项删除计时器Td的时间段)的情况下,隐藏条形指示器702。换句话说,在最后对触摸条82进行触摸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隐藏条形指示器702。因此,指示了不能接受对触摸条82的轻击和滑动操作的锁定状态。
在S4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隐藏拍摄待机画面上已显示的条形指示器702,并且将诸如图7A所示等的拍摄待机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在拍摄待机画面上,指示拍摄设置状况的设置显示项701叠加显示在LV图像700上。在图7A所示的示例中,设置显示项701指示当前设置的ISO值是10000。由于用户在观看LV图像700的同时设置构图和拍摄参数,因此期望地,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尽可能少的不必要项。因此,在锁定状态下针对触摸条82在一段时间内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隐藏条形指示器702来防止对LV图像700的视觉确认的妨碍。另外,隐藏条形指示器702使得用户能够从视觉上确认出触摸条82未处于有效状态。
在S4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然后开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仅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在计数期间、或者换句话说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判断是否开始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另外,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不判断是否对触摸条82进行了滑动。因此,在用户有意进行整个面触摸时,可以防止由于用户的手指的形状和接触动作的特性而被判断为滑动的误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分配至整个面触摸的功能是作为固定画面的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显示。换句话说,整个面触摸是用于显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快捷操作。因此,仅在对触摸条82的触及之后才判断是否已进行了整个面触摸。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为180msec(0.18秒)。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过长的情况下,由于即使在该时间段内进行滑动也不进行响应于滑动的处理,因此用户可能感觉到对滑动操作的响应性低。根据本发明的申请人所进行的实验,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设置为240msec(0.24秒)的情况下,存在感觉到针对滑动操作的响应性低的用户。相反,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过短的情况下,根据手指的形状,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更有可能在手指的整个面按压到画面上之前到期,这使得难以检测整个面触摸。可选地,在用于进行整个面触摸的操作期间误判断滑动的可能性增加。根据本发明的申请人所进行的实验,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设置为360msec的情况下,存在感觉到针对滑动操作的响应性低的被检查者。另外,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设置为100msec的情况下,存在感觉到不能成功地激活整个面触摸的试图进行整个面触摸操作的被检查者。通过将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设置得尽可能长,可以成功地激活整个面触摸的操作。因此,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优选长于100msec且短于240msec。
在S4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S401中的触及的位置是否是触摸条82的键顶左侧部82L。在触及位置是键顶左侧部82L的情况下,由于存在S401的触及是用于使触摸条82从锁定状态切换为有效状态的操作的可能性,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13。在触及位置不是键顶左侧部82L的情况下,尽管S401的触及不是用于将触摸条82从锁定状态切换为有效状态的操作,但由于触及可能是整个面触摸,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6。
在S4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0,否则(在对触摸条82的触摸持续继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7。
在S4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是否已到期。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已到期的情况下(在从触摸开始起经过了时间段Ta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9,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8。
在S4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是否已开始的判断处理)。后面将参考图6来提供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的详情。假定长触摸作为整个面触摸以防止整个面触摸的误判断,并且在S408中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开始时,开始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在本实施例中为1秒)的时间测量。在对触摸条82的触摸正在继续时,重复地进行S406和S407,直到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到期为止。一旦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到期,系统控制单元50从S407进入S409。
S409至S412表示等待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到期的处理。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到期之前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没有继续的情况下,假定用户无意继续整个面触摸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0。在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继续、直到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到期为止的情况下,假定用户想要继续整个面触摸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在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中,将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后面将参考图14来提供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的详情。
具体地,在S4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10。在S4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滑动。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1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12。在S4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11。在一旦判断为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在S410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由于通过触摸的触摸操作不再是整个面触摸,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不进入S412。在S4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是否已到期。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9。即使在S408中没有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已开始并且没有开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的情况下,在S412中也判断为“否”,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09。
尽管可以通过在菜单画面上选择项来开始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设置确认或设置改变),但每次从多个菜单项中选择表示M-Fn条自定义的菜单项很麻烦。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向整个面触摸分配用于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的快捷功能。因此,通过简单地进行整个面触摸,用户可以确认诸如图15A所示等的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分配功能的确认画面),并且确认触摸条82的任何分配功能(分配至轻击或滑动的功能)。另外,用户可以使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来迅速地自定义触摸条82。
此外,由于触摸条82是使得能够针对各种操作方法自定义和设置多种功能的操作构件,因此向初学者呈现说明如何使用触摸条82的操作引导很重要。为此,通过整个面触摸要转变为的画面可以是与触摸条82有关的针对初学者的操作说明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经由针对初学者的操作说明画面进入S414。图13A示出作为针对初学者的操作说明画面的M-Fn条引导画面的示例。图13A的M-Fn条引导画面指示可以向触摸条82分配功能,并且是与触摸条82有关的引导画面和与M-Fn条自定义有关的引导画面。另外,触摸条82的分配功能的确认画面不必是用于自定义触摸条82的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代替用于自定义触摸条82的设置画面,可以通过整个面触摸转变为用于确认触摸条82的分配功能的专用确认画面。
在S401中的触及的位置是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的情况下,在S4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用户是否已向针对触摸条82的触摸操作(滑动或轻击)分配了任何功能。在已分配了功能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2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14。可以针对触摸操作的各类型登记(分配)功能,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向右轻击、左轻击和滑动各自分配功能。基于用于由用户在后面要说明的M-Fn条自定义画面上指定分配功能的操作来进行功能的分配。在初始出厂设置(默认设置)中,左轻击、右轻击和滑动均未被分配功能。因此,在购买数字照相机100之后首次使用数字照相机100的情况下,在S413中判断为“否”。因此,在不熟悉触摸条82的用户试探性地与触摸条82接触的情况下,如果用户所触摸的位置是左侧部82L,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14。另外,由于通过后面要说明的处理来显示M-Fn条引导画面,因此即使不熟悉触摸条82的用户也可以理解如何使用M-Fn条(如何登记并使用分配功能)。
在S4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M-Fn条引导显示判断处理。在判断结果是显示的情况下,将诸如图13A所示等的M-Fn条引导画面(提示功能的分配的引导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在判断结果是不显示的情况下,不显示M-Fn条引导画面。图13A的M-Fn条引导画面指示可以向触摸条82分配功能,并且是与触摸条82有关的引导画面和与M-Fn条自定义有关的引导画面。后面将参考图11来提供M-Fn条引导显示判断处理的详情。尽管由于没有向触摸条82分配任意功能因而不进行锁定解除,但由于存在整个面触摸的可能性,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在S414之后进入S406。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仅在检测到对触摸条82的操作(触及)、同时没有向触摸条82分配功能的情况下,才显示M-Fn条引导画面。另外,已熟悉触摸条82的功能的用户极有可能已向触摸条82分配了功能。因此,由于上述处理,可以仅向不熟悉触摸条82的功能的用户呈现与触摸条82的功能有关的引导。换句话说,可以以减少麻烦的方式呈现与操作构件的功能有关的引导。此外,在触摸了触摸条82的触摸面上的右侧部82R时不显示M-Fn条引导画面,并且响应于开始触摸左侧部82L而显示M-Fn条引导画面。这样,用于显示M-Fn条引导画面的触发区域被限制到左侧部82L,以便以与用于在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区域相同的方式来防止在并非有意触摸触摸条82的情况下的误激活。换句话说,尽管在虽然用户无意操作触摸条82却还显示M-Fn条引导画面的情况下很麻烦,但是降低了这种发生的可能性。如上所述,对于用户可以分配功能的操作构件,在没有分配功能的情况下响应于对操作构件进行的操作而显示与操作构件有关的引导不仅优选适用于触摸条82,而且还优选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操作构件。例如,在可以向诸如推式按钮、转动拨盘、操纵杆、指点杆、鼠标、触摸板和触摸面板等的操作构件分配功能的情况下,响应于功能未分配状态下的操作而有利地进行与操作构件有关的引导显示。
在S4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然后开始用于将触摸条82从锁定状态切换到有效状态的锁定解除计时器Tr(在本实施例中为0.5秒)的时间测量。此外,在锁定解除计时器Tr短的情况下,由于即使手指的轻微接触也能进行向有效状态的切换,因此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增加。在锁定解除计时器Tr长的情况下,由于锁定解除需要更长时间,因此操作开始被延迟并且拍摄机会可能会溜走。因此,为了消除并非用户所进行的锁定解除的有意操作的触摸操作并且防止误操作,锁定解除计时器Tr在被设置为不同于0.5秒的一段时间的情况下优选为0.3秒以上。此外,通过将锁定解除计时器Tr设置得比用于将触摸条82从有效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的锁定计时器Tl(后面要说明其详情)短,可以在减少误操作的同时快速地进行锁定解除。此外,短的锁定计时器Tl由于会迅速地切换为锁定状态因此是麻烦的,这使得难以对触摸条82进行连续操作。另外,由于不需要快速地锁定触摸条82,因此锁定计时器Tl优选为2秒以上且5秒以下。例如,在锁定计时器Tl为2秒的情况下,锁定解除计时器Tr期望地为0.3秒以上且短于2秒。
在S4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锁定解除进度显示。图7B示出锁定解除进度显示的显示示例。在显示诸如图7A所示等的拍摄待机画面的情况下,根据对左侧部82L的触及来如图7B所示将条形指示器702叠加显示在LV图像700上,并且使用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进行进度条显示。矩形703表示进度条部分,该进度条部分使用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来指示直到锁定解除为止的进度状况,并且是以相对于右半部分可识别的方式显示的。指示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表明:通过针对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的触摸来进行锁定解除操作,并且在当前时刻,正在正确地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矩形703的右侧以深灰色(接近黑色的灰色)显示,并且矩形703的左侧以浅灰色(接近白色的灰色)显示。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左侧区域中以灰色显示矩形703,这表明正在触摸的位置,并且同时,不同于后面要说明的有效状态下的触摸开始显示,指示即使在释放了触摸时也不执行与轻击相对应的功能的锁定状态。在矩形703中,左侧的浅灰色指示从用户触及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起直到经过了Tr为止的当前进展率,并且浅灰色的显示范围根据触摸的继续时间而从左向右顺次扩散。图7B所示的示例表明进展率约为50%。右侧的深灰色表示直到锁定解除计时器Tr到期为止的剩余时间。在对左侧部82L的触摸的继续时间达到锁定解除计时器Tr(0.5秒)的情况下,矩形703的浅灰色部分到达条形指示器702的中央以指示Tr已到期。以这种方式,通过将矩形703显示为进度条,用户能够理解必须继续一段时间的触摸以进行锁定解除。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锁定解除进度显示将矩形703显示为进度条,但可以利用数值来显示剩余时间或进度率(百分比)。图标704表示字符串“ON”正被灰化显示。因此,表明当前正在接受的触摸操作用于解除锁定以引起有效状态,同时“ON”灰化表示在该时刻尚未达到有效状态(ON)。
在S42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是否已到期。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25,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23。
在S423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在S408中进行的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相同的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在S423中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开始的情况下,开始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
在S42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6。
在S42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锁定解除计时器Tr是否已到期。在锁定解除计时器Tr已到期的情况下、或者换句话说在对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的触及之后在没有正在进行滑动的状态下触摸已经继续了时间段Tr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26,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0。
在S426中,系统控制单元50解除触摸条82的锁定状态并使触摸条82转变为有效状态。由于对触摸条82的触摸持续必须继续锁定解除计时器Tr的时间段以便转变为有效状态,因此减少了锁定解除的误操作。
在S42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锁定解除确认显示。图7C示出锁定解除确认显示的显示示例。参考图7B所述的矩形703的浅灰色部分已到达条形指示器702的中央,这表示进展率为100%(对左侧部82L的触摸继续了时间段Tr)。图标704表示字符串“ON”正以白色显示(换句话说,灰化已被解除),这表示触摸条82的锁定状态已被解除并且有效状态(ON)生效。
在S42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有效状态处理,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29。后面将参考图5A~5C来提供有效状态处理的详情。此外,通过用于切换为有效状态的触摸操作(锁定解除操作的触摸),不执行用户已分配至触摸条82的分配功能(分配至轻击或滑动的功能)。随后,根据一旦在S428中判断为触摸已释放之后所进行的轻击或滑动来执行该分配功能。
在S42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无操作显示。图7D示出无操作显示的显示示例。条形指示器702叠加显示在LV图像700上。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内侧没有特别显示任何内容,这表示当前没有针对触摸条82进行用作用于执行分配至触摸条82的各种操作的分配功能的触发的触摸操作。因此,用户能够意识到进一步继续触摸触摸条82不会导致执行任何功能,因此应当释放触摸。在锁定状态下释放触摸并且进行无操作显示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之后(一旦项删除计时器Td到期)条形指示器702隐藏并且恢复前面所述的图7A所示的显示画面。由于这样的显示,用户可以认识到左触摸已中止(手指已从触摸条82分离等)。另外,在一段时间之后隐藏条形指示器702使得用户能够意识到触摸条82仍处于锁定状态。
在S43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3。
在S431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S429相同的方式进行诸如图7D所示等的无操作显示。因此,用户可以意识到,尽管检测到在紧前的触摸操作中触摸了触摸条82这一事实本身,但没有进行使得执行某种分配功能的有效触摸操作。此外,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解除并维持了锁定状态,因此通过一旦从触摸停止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段(后面要说明的Td)就隐藏条形指示器702来指示不能接受对触摸条82的操作的锁定状态。
在S43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直到要隐藏条形指示器702为止的项删除计时器Td的时间测量。另外,由于锁定解除计时器Tr没有到期,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在维持锁定状态的同时进入S400。
在S43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作为执行S401(触及)期间的触摸位置Ptd的基准位置Pref和执行S433期间的触摸位置Pc,来计算触摸条82上的触摸位置的移动量M(|Pref(=Ptd)-Pc|)。尽管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不进行滑动判断,但是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的手指(与触摸条82接触的手指)的移动要包括在移动量M中。在滑动判断阈值W<移动量M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滑动,否则判断为没有进行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判断阈值W是前面所述的基准距离(=43)。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6。
在S434中,由于通过对触摸条82的滑动已使锁定解除操作中止,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前面所述的步骤S429相同的方式将无操作显示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此外,进行了滑动这一事实意味着触摸操作既不是整个面触摸也不是锁定解除操作。因此,在S434之后,不进行除触摸停止的判断以外的操作,直到释放了触摸为止。
在S43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系统控制单元50等待直到进行触摸停止为止,并且一旦进行了触摸停止,进入S432。此时,由于锁定解除计时器Tr没有到期,因此维持锁定状态。
在S43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锁定解除计时器Tr的时间测量是否在进行中。在时间测量在进行中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对左侧部82L的触摸正在继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7,否则(换句话说,在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已开始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38。此时,在已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已开始的情况下,由于锁定解除计时器Tr停止,因此在S436中判断为“否”。
在S437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对左侧部82L的触摸的继续时间来更新在S421中已显示的锁定解除进度显示。
在S43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是否已到期。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包括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显示的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422。后面将参考图14来说明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
有效状态处理
图5A至5C是示出有效状态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系统控制单元5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并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
在S5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无操作计时器Tn(在本实施例中为10秒)并且开始无操作计时器Tn的时间测量。另外,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S400相同的方式重置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
在S5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无操作显示。在图8A中示出无操作显示的显示示例。该显示与前面参考图7D所述的显示相同,并且条形指示器702叠加显示在LV图像700上。在有效状态下,为了指示可以接受针对触摸条82的轻击和滑动的状态,无论是否进行了触摸操作,都显示条形指示器702。换句话说,在锁定状态下,一旦在进行触摸停止之后经过了项删除计时器Td,隐藏条形指示器702。相反,在有效状态下,即使在进行触摸停止之后经过了项删除计时器Td,也不隐藏条形指示器702。在无操作显示中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内侧没有特别显示任何内容,这表示当前没有针对触摸条82进行用作用于执行正分配至触摸条82的各种操作的分配功能的触发的触摸操作。然而,由于即使在没有进行针对触摸条82的触摸的情况下也继续显示条形指示器702,因此用户可以意识到接受对触摸条82的轻击或滑动的有效状态生效。换句话说,即使在实际没有操作触摸条82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是否显示条形指示器702来判断触摸条82是否是可操作的。此外,尽管在锁定状态下没有正在进行无操作显示(图7D)时进行轻击或滑动的情况下、不执行分配功能,但在有效状态下正在进行无操作显示(图8A)时进行轻击或滑动的情况下,执行分配功能。为了使用户识别这些状态之间的差异,可以在锁定状态下的无操作显示(图7D)和有效状态下的无操作显示(图8A)之间(例如,通过改变外框的颜色)区分条形指示器702的显示模式。
在S5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无操作计时器Tn是否已到期。在无操作计时器Tn已到期的情况下(在时间段Tn内没有进行针对触摸条82的有效触摸操作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6。
在S5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锁定确认显示。图7F示出锁定确认显示的显示示例。图标714表示字符串“OFF”以白色显示(换句话说,灰化已被解除),这表示触摸条82已从有效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OFF)。从有效状态向锁定状态的转变是由于至少以下两个原因而进行的,即,由于锁定操作的(后面要说明的)锁定计时器Tl和在无操作计时器Tn的时间段内无操作。在由于无操作计时器Tn到期而转变为锁定状态时的锁定确认显示中,如图7F所示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内侧没有特别显示任何内容。在由于通过锁定操作的锁定计时器Tl到期而转变为锁定状态的锁定确认显示中,作为与图7F的区别,可以采用后面参考图7E要说明的矩形713的浅灰色部分已到达条形指示器702的中央的显示模式。
在S5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使触摸条82转变为锁定状态。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图4A和4B所示的锁定状态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无操作计时器Tn为10秒。在无操作计时器Tn过短的情况下,用户必须频繁地进行锁定解除并且可操作性下降,但在无操作计时器Tn过长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发生用户在没有意识到使用触摸条82的情况下误与触摸条82接触的误操作。
在S5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触及。在进行了触及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7,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3。
在S5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触摸开始显示。图8B示出触摸开始显示的显示示例。图8B表示在向左轻击分配功能、触摸条82处于有效状态并且对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进行触及时的触摸开始显示的显示示例。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矩形801,以指示进行了键顶左侧部82L的触及。在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键顶右侧部82R的触及的情况下,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右半部分中显示与矩形706相同的矩形。从触摸条82的外观,难以识别左/右边界在何处,并且在浏览取景器17的同时操作触摸条82的情况下识别左/右边界特别困难。通过如图8B所示显示矩形以指示进行了触及的部分,用户能够在无需从触摸条82的外观识别左/右边界的情况下识别是对左侧还是右侧进行了触及。通过将外框涂成亮橙色并且将内部涂成深橙色(棕色)来显示矩形801。与后面要说明的轻击确认显示相比,深橙色部分的存在使得显示不太突出。因此,表明当前阶段是触摸开始,尚未确认操作,并且没有发出事件。通过观看图8B的矩形801,用户可以意识到在该状态下释放触摸构成左轻击,而向右滑动触摸将被接受为从左到右的滑动。
在S5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和无效计时器Ti,并且开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和无效计时器Ti的时间测量。无效计时器Ti是用于防止任何分配功能(分配至轻击或滑动的功能)被对触摸条82的长时间触摸所激活的计时器。为了测量从对触摸条82的触及起的时间,重置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和无效计时器Ti,并且开始这两者各自的时间测量。在本实施例中,无效计时器Ti为1秒,并且在无效计时器Ti过短的情况下,触摸迅速无效并且不再能够进行滑动操作。相反,在无效计时器Ti过长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发生由无意作为操作的触摸(诸如由于随身携带数字照相机100时的握持引起的触摸等)引起的分配功能的误激活。另外,系统控制单元50由于当前状态不是无操作状态因而暂时停止无操作计时器Tn,并且在S508的时间点保持无操作计时器Tn的计数值Tcn。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无操作计时器Tn来测量从最后的有效操作(激活任何分配功能的触摸操作)结束的时间点起的无操作状态的时间段。使用计数值Tcn作为用于在未进行有效操作并且检测到下一无操作状态时确定无操作计时器Tn的初始值的变量。
此外,尽管暂时停止无操作计时器Tn以便有效地利用计时器资源并使得其它照相机功能能够使用计时器,但在触及时暂时停止无操作计时器Tn不是必需的。代替在触及时暂时停止无操作计时器Tn,在无操作计时器Tn到期时无效计时器Ti的时间测量在进行中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锁定,并且在无效计时器Ti到期时无操作计时器Tn已到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锁定。因此,可以实现与在触及时暂时停止无操作计时器Tn相似的操作。通过在作为有效操作的滑动期间停止无操作计时器Tn并且根据滑动之后的触摸停止而重置并激活无操作计时器Tn,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计时器资源。在进行未被分配功能(与当前拍摄模式相对应的功能)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无操作计时器Tn的时间测量。
在S5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S508中的触及的位置是否是触摸条82的键顶左侧部82L。在触及位置是键顶左侧部82L的情况下,由于存在用于锁定触摸条82的操作的可能性,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1。
在S5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锁定计时器Tl(在本实施例中为2秒)的时间测量。
在S5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是否已到期。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2。
在S5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执行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是否已开始的判断处理)。后面将参考图6来提供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的详情。在S512中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开始的情况下,开始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
在S5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到期之前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1。在S511~S513中,没有判断是否进行了滑动,并且即使在S513中判断为触摸停止或者在S511中判断为Ta到期之前进行了滑动操作,也不执行分配至滑动的功能。这是因为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被指定为用于判断整个面触摸是否已开始的时间段,因此忽略了滑动。在将即将开始整个面触摸的用户的操作的过程划分成微小单位的情况下,首先,在手指指腹的前端接触触摸条82时,发生小面积的触摸,随后,在手指的整个指腹压抵触摸条82时,发生大面积的触摸。在该时间段内,触摸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触摸的重心偏离,并且所检测到的触摸位置可能移动超过滑动判断阈值W。然而,该情形在作为用以进行整个面触摸的尝试的操作的过程中发生,并且并不表示用户进行滑动的意图。考虑到这一点,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不判断是否进行了滑动,以防止通过触摸位置的这种移动而执行分配至滑动的功能。换句话说,在用户有意进行整个面触摸时,可以防止由于用户的手指的形状和接触动作的特性而被判断为滑动的误操作。
在S5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在S511~S513内未进行的滑动判断(是否已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滑动的判断)。在执行S506(触及)期间的触摸位置Ptd和执行S513(触摸停止)期间的触摸位置Pc之间的差|Ptd-Pc|超过滑动判断阈值W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滑动。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5。否则,由于触摸时间等于或短于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180msec)、或者换句话说无效计时器Ti(>Ta)未到期,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为进行了轻击并且进入S517。如上所述,尽管在从触摸开始起触摸继续的Ta的时间段内不进行滑动的判断,但即使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也在没有开始整个面触摸的状态下释放触摸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进行了滑动。另外,直到触摸开始的时间点的触摸位置(Ptd)为止一直回溯地进行是否进行了滑动的判断和移动距离的判断。因此,即使响应于在比Ta短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滑动(诸如涉及快速地追踪(轻拂)触摸条82的操作等),也可以在触摸停止之后执行功能,并且降低了使用户感觉到对操作的响应性低的可能性。此外,在判断为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以与后面要说明的S520相同的方式计算滑动量。
在S5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滑动响应显示。图8D示出滑动响应显示的显示示例。图8D表示在向滑动分配改变ISO感光度、触摸条82处于有效状态并且对触摸条82进行从左向右的滑动操作时的滑动响应显示的显示示例。显示条形指示器702上所显示的渐变804,使得渐变的浓淡的方向与滑动的移动方向相对应地不同。在图8D所示的示例中,使渐变从左侧向右侧更明亮表示进行了从左向右的滑动这一事实。此时,根据从左向右的滑动,与条形指示器702相对应地显示的ISO值计量器803从左侧向右侧滚动。相反,在进行从右向左的滑动的情况下,通过在条形指示器702上显示从右侧向左侧变得更明亮的渐变来表示从右向左的滑动。另外,根据从右向左的滑动,与条形指示器702相对应地显示的ISO值从右侧向左侧滚动。使触摸条82的滑动方向与指示设置值的显示项(计量器803)的滚动方向匹配使得能够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来以直观的方式改变设置。另外,跨包括条形指示器702的左侧显示区域和右侧显示区域这两者的整个条形指示器702显示渐变804。这表明可以在包括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和右侧部82R的宽区域上进行滑动操作。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渐变的颜色(明度)来表示滑动的方向,但可以使用其它方法,使得可以从视觉上理解滑动的方向。显示计量器803,从而以可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由于触摸条82的滑动操作使得ISO值改变了多少。图8D所示的示例表示在从ISO值为10000的状态进行了与一次滑动相对应的滑动操作的情况下的画面,并且利用计量器803指示的ISO值已从1000起增加了1/3级而达到12800。设置显示项701还以与计量器803相同的方式表示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操作使得ISO值改变为12800。
在S5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执行滑动事件。因此,在存在分配至滑动的功能的情况下,执行所分配的功能。例如,根据与从左向右的1个步长相对应的滑动,ISO值从10000变为12800。此外,S515和S516基本上同时进行。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返回到步骤S501并重复这些处理。在触摸条82处于有效状态的情况下,即使在触摸继续时间短时(例如,在触摸继续时间短于锁定解除计时器Tr的时间段(短于0.5秒)时),也执行滑动事件或轻击事件。
在S5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轻击确认显示。图8C示出轻击确认显示的显示示例。图8C表示如下情况下的轻击确认显示的显示示例:向左轻击分配“向左移动一个ISO感光度设置”,触摸条82处于有效状态,并且对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进行触及。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中显示矩形802,以指示进行了触摸条82的左轻击。在进行对触摸条82的右轻击的情况下,在条形指示器702的右半部分中显示与矩形802相同的矩形。将矩形802的内部涂成亮橙色,这样得到具有与触摸开始显示所用的矩形801的深橙色相比更明亮的内部颜色的显示。通过以这种方式采用不同显示模式显示条形指示器702的内部,用户可以识别是进行了触及还是进行了触摸停止(轻击)。图8C表示从如图8B所示ISO值为10000的状态进行左轻击的情况下的画面,并且设置显示项701’表示通过对触摸条82的左轻击使得ISO值已改变为8000。设置显示项701’以橙色(高亮颜色)背景和粗框显示以表明进行了设置改变,并且与图8A的设置显示项701(具有正常颜色背景的半透明黑色正常颜色)相比被突出显示。
图8F示出轻击确认显示的其它示例。即使确认了左轻击的操作,在由于诸如未向左轻击分配功能等的某种条件因而无法激活与该操作相对应的功能的情况下,如图8F所示进行大意是该操作无效的显示。引导806是指示不能激活分配至所进行的操作的功能的消息显示。矩形802表示进行了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轻击)。通过确认引导806和矩形802,用户能够认识到进行了轻击操作本身但不能激活功能(不存在要执行的功能)。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了描述不能激活功能的文本(引导),但也可以显示指示不能激活功能这一事实的图标,或者也可以以表示不能激活功能这一事实的方式显示条形指示器702。另外,在也没有向滑动分配功能的情况下,在进行滑动响应显示时,以与引导806相同的方式来显示指示不能激活功能的显示。
在S518中,系统控制单元50执行轻击事件。因此,在存在分配至轻击的功能的情况下,执行所分配的功能。例如,ISO值从10000改变为8000。此外,S517和S518基本同时进行。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返回到步骤S501并重复这些处理。
在S520中,在没有正在进行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的情况下、或者换句话说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没有检测到整个面触摸的开始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滑动。在初始(第一次)的S520中,滑动判断的基准位置Pref是执行S506(触及)时的触摸位置Ptd。另外,基于基准位置Pref和执行S520期间的触摸位置Pc,计算触摸条82上的触摸位置的移动量M(|Pref(=Ptd)-Pc|)。尽管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不进行S520(和后面要说明的S525和S546)的滑动判断,但在Ta到期之后的判断中,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的手指(与触摸条82接触的手指)的移动要包括在移动量M中。在滑动判断阈值W<移动量M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滑动,否则判断为没有进行滑动。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6。因此,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触摸位置的移动量M超过滑动判断阈值W的情况下,在Ta的时间测量期间没有正在执行滑动的功能。另外,在没有开始整个面触摸并且触摸没有分离的情况下Ta到期时,在Ta到期时执行滑动的功能。此外,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检测到整个面触摸的开始并且正在进行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在无需判断是否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进入S526。因此,可以防止作出通过在整个面触摸开始之前已改变的触摸位置的移动而进行了滑动这一判断。此外,代替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检测到整个面触摸的开始的情况下在S520中不进行滑动的判断,可以在利用整个面触摸开始的时间点或Ta到期的时间点的触摸位置而不是Ptd来更新基准位置Pref之后进行滑动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后面要说明的S529的处理,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从S527进入S529。
在S520中,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还进行以下处理。在将沿从取景器17向着模式切换开关60的方向的滑动定义为+(正)方向并且将相反方向被定义为-(负)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量M和滑动判断阈值W来获得满足以下的表达式1的滑动量n(滑动的级数或步数)。
n×W<M<(n+1)×W...(表达式1)
滑动量n是通过将M除以W所产生的商的除余数以外的整数部分。在计算出滑动量n之后,系统控制单元50使用以下的表达式2来更新基准位置Pref。
Pref=Pref+n×W...(表达式2)
在S5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锁定计时器Tl。这是由于在S520中检测到滑动而进行的,因此当前进行的触摸操作不是锁定操作。
在S522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S515相同的方式进行滑动响应显示。
在S523中,以与S516相同的方式,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在S520中计算出的滑动量n来执行滑动事件(分配至滑动的功能)。例如,在向滑动分别改变ISO感光度并且滑动量n为2的情况下,ISO感光度从在滑动之前所设置的ISO感光度值提高了2/3级。
S524和S525(特别是S525)是用于检测连续滑动的处理。在S52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5。此外,由于S524中的触摸停止是滑动之后的触摸停止,因此不执行轻击事件(分配至轻击的功能)。在S525中,除Tc的时间测量是否在进行中的判断外,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S520相同的处理(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滑动的判断、滑动量n的计算和基准位置Pref的更新等)。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4。
在S52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由于无效计时器Ti没有到期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为进行了轻击,并且进入S527,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31。
由于检测到轻击,因此在S527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锁定计时器Tl。
在S52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是否在进行中、或者换句话说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是否检测到整个面触摸的开始。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在进行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9。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在进行中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14的情况下,如果进行了从触及位置起的滑动,则执行分配至滑动的功能。换句话说,尽管即使在从触摸开始起的Ta的时间段内开始整个面触摸之后触摸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在触摸的继续期间也不执行与滑动相对应的功能,但在触摸分离的时间点,执行与从触摸开始的时间点起触摸位置的移动相对应的滑动的功能。
在S529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S517相同的方式进行轻击确认显示。
在S530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S518相同的方式执行轻击事件(分配至轻击的功能)。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1。
在S53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是否已到期。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是在S512中判断为进行了整个面触摸时开始的计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在至少一次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并且随后没有进行触摸停止的情况下,存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正在测量整个面触摸的继续时间的状态。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32,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33。
由于进行了等于或长于整个面触摸连续计时器Tc的整个面触摸,因此在S532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锁定计时器Tl。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后面将参考图14来提供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的详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时间段内不执行滑动事件或轻击事件。因此,在用户有意地执行整个面触摸时,可以防止由于用户的手指的形状和接触动作的特性而被判断为滑动的误操作。另外,在没有检测到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到期时(S511中为“是”),即使在随后检测到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也不执行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并且在检测到滑动或轻击时,在检测的时间点执行其事件。另一方面,在检测到整个面触摸时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到期的情况下,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到期之后(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时间段结束之后),执行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因此,可以防止误(无意中)执行与诸如滑动、轻击或整个面触摸等的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功能,并且可以以优选方式执行与触摸操作相对应的功能。此外,由于触摸条82的键顶左侧部82L是除非有意触摸否则难以触摸的区域,因此在键顶左侧部82L中检测到触及的情况下,进行整个面触摸的可能性低。因此,在触摸操作的开始位置(触及的位置)是键顶左侧部82L的情况下,代替开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可以在检测滑动或轻击的时间点执行滑动或轻击的事件。换句话说,在触摸操作的开始位置(触及的位置)是键顶左侧部82L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在无需在S508中开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的情况下进入S509和S510,然后在无需进行S511的判断的情况下进入S520。
在S53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无效计时器Ti是否已到期。如前面所述,无效计时器Ti是如下的计时器,该计时器用于取消已变为长触摸的触摸操作、并且用于防止在触摸条82的触摸持续继续了无效计时器Ti的持续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执行触摸条82的分配功能。在无效计时器Ti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20。
在S54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发出触摸取消事件并且使对触摸条82的触摸操作无效。在发出触摸取消事件的情况下,将触摸取消状态生效这一事实存储在系统存储器52中,直到进行触摸停止为止。此外,在无效计时器Ti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询问用户是否要执行触摸取消事件,并且根据对询问的响应来判断是否执行触摸取消事件。
在S541中,通过将诸如图8A所示等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系统控制单元50向用户清楚地指示当前触摸操作已被无效。
在S542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新开始无操作计时器Tn的时间测量。由于在S540中执行触摸取消使先前的触摸操作无效,因此无操作状态可被视为继续。因此,无操作计时器Tn代替从计数值0开始计数,而是从计数值Tcn+Ti开始计数(从通过向已停止的无操作计时器Tn加上Ti所获得的计数值重新开始计数)。换句话说,要进行针对从先前的有效触摸操作起的时间段的时间测量。因此,根据不进行除满足要取消的触摸的条件的触摸操作以外(除所取消的触摸以外)的针对触摸条82的触摸操作的状态在长度为Tn的时间段内的继续,要转变为锁定状态。换句话说,根据不进行除所取消的触摸操作以外的对触摸条82的触摸操作的状态的时间段达到Tn,无论在该时间段达到Tn之前是否已存在所取消的触摸操作,都转变为锁定状态。因此,即使在无意中触摸触摸条82并且触摸继续的情况下,也可以转变为锁定状态。
在S54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正在进行左触摸(对触摸条82的键顶左侧部82L的触摸)以判断是否转变为锁定状态。在正在进行左触摸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6。
在S54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执行锁定进度显示和更新。图7E示出锁定进度显示的显示示例。在本实施例中,以与从锁定状态向有效状态的切换相同的方式,可以通过针对触摸条82的键顶左侧部82L进行等于或长于Tl的时间段的长触摸来使触摸条82从有效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锁定进度显示与锁定解除进度显示相反,并且表示为了通过锁定操作从有效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而必须继续多长时间的触摸。如图7E所示,条形指示器702叠加显示在LV图像700上,并且使用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进行进度条显示。矩形713表示如下的进度条部分,该进度条部分使用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指示直到锁定为止的进度状况,并且是以相对于右半部分可识别的方式显示的。指示条形指示器702的左半部分表明:通过针对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的触摸来进行锁定操作,并且在当前时刻,正在正确地进行锁定操作。矩形713中的右侧以深灰色(接近黑色的灰色)显示,并且矩形713中的左侧以浅灰色(接近白色的灰色)显示。左侧的浅灰色指示直到从用户触及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起经过了Tl为止的当前进度率,并且浅灰色的显示范围根据触摸的继续时间而从左向右顺次扩展。图7E所示的示例表明进度率约为50%。右侧的深灰色指示直到锁定计时器Tl到期为止的剩余时间。在对左侧部82L的触摸的继续时间达到锁定计时器Tl(2秒)时,矩形713的浅灰色部分到达条形指示器702的中央以指示Tl已到期。以这种方式,通过将矩形713显示为进度条,用户能够理解必须使触摸继续一段时间以进行锁定。尽管作为锁定进度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将矩形713显示为进度条,但可以通过数值来显示剩余时间或进度率(百分比)。图标714表示字符串“OFF”以灰化进行显示。因此,表明当前正在接受的触摸操作用于从有效状态切换为锁定状态(OFF),同时,“OFF”灰化表明在该时刻没有达到锁定状态(OFF)。
在S54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锁定计时器Tl是否已到期。在锁定计时器Tl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4以进行锁定确认显示并且转变为锁定状态。在锁定计时器Tl没有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6。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所需的针对左侧部82L的触摸的继续时间(Tl)被设置得长于锁定解除所需的针对左侧部82L的触摸的继续时间(Tr)。另外,通过使这两个触摸变为规定时间以上的长触摸,防止了通过用户的无意功能进行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的切换。在用于解除锁定状态以切换为有效状态的触摸的继续时间(Tr)过长的情况下,用户不能进行快速操作并且可能最终错过拍摄机会。因此,Tr被设置为0.3秒以上且短于2秒,使得在防止误操作的同时,锁定解除操作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在有效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滑动操作,因此存在由于用户方面关于例如是在触及之后应当滑动手指还是代替滑动而应当进行轻击感到犹豫不决、因而触摸时间增加的可能性。可选地,在试图小心地进行小滑动量的滑动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缓慢的触摸移动、因而在触及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以这种方式,即使触摸操作不打算作为锁定操作,在有效状态下,与在锁定状态下相比,触摸时间段也可能最终变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再接受用户想要的触摸操作,因此违背用户的意图而转变为锁定状态是麻烦的。因此,将作为锁定操作的时间阈值的Tl设置为比Tr长的2秒以上且5秒以下以降低无意中转变为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如上所述,采用了如下的配置,该配置使得能够通过解除触摸操作限制状态(锁定状态)来快速地开始触摸操作,并且同时降低了防止由于无意中转变为限制状态(锁定状态)而进行触摸操作的可能性。
在S54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没有判断Tc的时间测量是否在进行中的情况下,以与S520相同的方式判断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滑动。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7,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50。此外,即使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由于已发出了触摸取消事件,因此也不进行滑动量n的计算、基准位置Pref的更新、分配至滑动的功能的执行以及滑动响应显示。换句话说,由于进行此时的滑动的判断以判断锁定操作是否已中止,因此忽略作为分配功能的执行触发的滑动。
在S54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正在执行锁定进度显示。在正在执行锁定进度显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8,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9。
在S548中,系统控制单元50隐藏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直到此时为止显示的锁定进度显示(条形指示器702内部的进度条的显示),并且利用图8A所示的无操作显示来更新显示。因此,用户可以识别出,锁定操作的左触摸已中止并且在没有进行锁定的情况下恢复了有效状态的待机状态。
在S54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系统控制单元50等待直到进行了触摸停止为止,并且一旦进行了触摸停止,进入S503。由于当前状态是执行了触摸取消事件的状态,因此不进行除由于左触摸引起的锁定以外的事件。另外,由于在S546中已判断为进行了滑动,因此也不会发生由于左触摸引起的锁定操作。因此,仅等待触摸停止。此外,在系统控制单元50从触摸取消状态进入S503的情况下,不进行S501的处理并且不重置Tn。这是因为,由于发生了触摸取消事件并且没有进行由于左触摸引起的锁定操作,因此假定当前触摸不是用户的有意操作的结果,而是可以认为无操作的状态基本从先前操作结束起继续。
在S55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5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53。
在S55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正在执行锁定进度显示。在正在执行锁定进度显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52,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3。
在S552中,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使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的显示画面从图7E所示的画面转变为图8A所示的画面来清楚地指示用于锁定的左触摸已提前结束。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03。
在S55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无操作计时器Tn是否已到期。在无操作计时器Tn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为无操作状态继续了与无操作计时器Tn相对应的时间段并且进入S50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543。以这种方式,在发生触摸取消事件之后,即使没有进行触摸停止,也在Tn到期时转变为锁定状态。如从图5A~5C显而易见,在无效计时器Ti没有到期的状态下(S533中为“否”),根据触摸停止(S524或S526中为“是”)来重置无操作计时器Tn(S501)。另一方面,在无效计时器Ti已到期的状态下(S533中为“是”),不进行这种控制。因此,在无效计时器Ti到期的状态下存在触摸条82的先前有效操作的情况下,无操作计时器Tn正在测量从有效操作起的时间。
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
图6是示出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系统控制单元5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并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
在S6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是否在进行中。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在进行中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假定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已开始,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602。
在S6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如前面所述,系统控制单元50读取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各自的电压(电压输出值)。在针对所有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电压变化量(相对于基电压的电压的变化量)超过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为手指正在覆盖触摸条82的整个面并且将触摸操作确定为整个面触摸。后面将参考图9A~9C来提供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的详情。系统控制单元50在进行了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进入S603,否则结束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但如果触摸继续并且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没有结束,则将再次进行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
在S603中,随着整个面触摸的开始,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的时间测量开始之后的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作为S601中的判断的结果不进入S602。通过采用这样的流程,即使在判断为进行了整个面触摸之后手指的接触状态改变、并且电压变化量降至低于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也没有判断为整个面触摸的结束。换句话说,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期间一旦判断为进行了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即使在电压变化量降至低于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时,整个面触摸也被认为继续。
在S6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重置无效计时器Ti。
在S6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进行整个面触摸开始显示,以从视觉上向用户通知正在对触摸条82进行整个面触摸的状态生效。图8E示出整个面触摸开始显示的显示示例。通过跨条形指示器702的整个面显示矩形805,用户可以识别出正在进行整个面触摸。
在S6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锁定解除计时器Tr的时间测量是否在进行中。在锁定解除计时器Tr的时间测量不在进行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607。
在S6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停止锁定解除计时器Tr的时间测量并且初始化锁定解除计时器Tr。
现在将参考图7A~7F和图8A~8F来说明根据通过上述的图4A、4B和5A~5C的处理所实现的对触摸条82的操作的响应显示所用的画面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将使ISO值减小1/3级的功能分配至触摸条82的左轻击,将使ISO值增大1/3级的功能分配至触摸条82的右轻击,并且将针对各滑动级使ISO值增大或减小1/3级的功能分配至触摸条82的滑动。
在拍摄模式下激活数字照相机100的情况下,由于初始状态是锁定状态,因此显示图7A所示的拍摄待机画面但不显示条形指示器702。从该状态触摸左侧部82L使得如图7B所示进行锁定解除进度显示。在继续对左侧部82L的触摸并且锁定解除的情况下,如图7C所示进行锁定解除确认显示。在正在显示图7B所示的锁定解除进度显示期间释放触摸的情况下,中止锁定解除进度显示,如图7D所示在规定时间量内显示条形指示器702,并且条形指示器702在规定时间量之后(在经过了Td之后)被隐藏并恢复图7A所示的显示状态。相反,在有效状态下触摸左侧部82L使得如图7E所示进行锁定进度显示。在继续对左侧部82L的触摸并且锁定生效的情况下,如图7F所示进行锁定确认显示。
在有效状态下,即使在没有正在进行触摸的情况下(换句话说,无论是否正在进行触摸操作),也如图8A所示始终显示条形指示器702。从该状态触摸左侧部82L使得如图8B所示进行触摸开始显示。在该状态下迅速地释放触摸的情况下,进行图8C或图8F所示的轻击确认显示。在从图8B所示的状态进行滑动的情况下,进行图8D所示的滑动响应显示。在从图8A所示的状态开始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进行图8E的显示。如上所述,由于进行响应显示以使用户能够识别关于对触摸条82的各种操作正在进行何种操作,因此用户可以在确认设备正在识别哪个操作的同时进行操作。特别地,在使眼睛与取景器17接触时正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由于触摸条82不是直接可见的,因此不能通过直接观看触摸条82来确认正在触摸哪个位置。然而,由于可以在观看EVF 29上所显示的这些响应显示的同时进行操作,因此即使在眼睛与取景器17接触时,用户也可以在不存在与正在触摸哪个位置和正在检测哪种操作有关的任何疑问的情况下舒适地进行操作。因此,即使在观看取景器的同时也可以使用触摸条82进行拍摄设置的快速改变,并且可以在不会错失拍摄机会的情况下按用户想要的拍摄设置进行拍摄。
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
接着,将参考图9A~9C来说明触摸条82的各触摸传感器电极中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图9A示出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的示例。针对各电极设置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并且针对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分别设置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a、901b和901c。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a、901b和901c将被统称为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b大于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a和901c。另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a和901c具有相同的值,但可以根据触摸条82的配置或形状而采用不同的值。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a、901b和901c全部大于接触判断阈值902。如前面所述,在所有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中,在电压变化量(相对于基电压的电压的变化量)等于或超过与各电极相对应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手指正在覆盖触摸条82的整个面。在这种情况下,创建在多个触摸传感器电极中的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c的范围(规定范围以上)内检测到等于或超过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的检测值的状态。另外,在满足该条件之后在无触摸停止或滑动的情况下经过了规定时间段(Tc)时,将触摸操作判断为整个面触摸。此外,利用各检测电极所检测到的电压变化量是随着作为操作体的手指的接近而增大的检测值。图9A还示出接触判断阈值902。在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中的任何触摸传感器电极的电压变化量超过接触判断阈值902的情况下,判断为手指与触摸条82接触(触摸持续)。
如图9A所示,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被设置得大于接触判断阈值902。换句话说,与通过触摸等于或大于规定值的大接触面积(接触大小)所激活的功能的判断有关的阈值被设置得大于与通过触摸小于规定值的小接触面积所激活的功能的判断有关的阈值。因此,可以防止被判断为整个面触摸的误操作。例如,即使在用户用右手对触摸条82的左侧进行触及时、用户的手指指腹接近触摸条82的右侧的情况下,由于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大于接触判断阈值902,因此也不太可能将该接近误判断为整个面触摸。此外,在用户有意进行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用户更有可能确定地覆盖触摸条82的整个面。因此,由于各电极上的键顶部分中的手指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与正常触及相比,各触摸传感器电极的电压或电压变化量增大。因此,即使在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被设置得大于接触判断阈值902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检测到有意的整个面触摸。
在用户通过例如从手指指腹开始与触摸条82接触并最终使指尖与触摸条82接触来进行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在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中电压的上升最慢。在这种情况下,在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的电压变化量超过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时,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开始。相反,在用户从指尖开始与触摸条82接触并最终使手指指腹与触摸条82接触的情况下,在触摸传感器电极302c的电压变化量超过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时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开始。
另外,触摸条82被配置成使得通过倾斜地延伸握住握持部90的右手的拇指来进行整个面触摸。因此,在进行整个面触摸时,根据手指的形状或特性,如图9B所示,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和302c的各个触摸面积可以变得小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触摸面积。在这种情况下,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和302c的各个电压变化量变得小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电压变化量。
此外,在进行整个面触摸时,根据手指的形状或特性,如图9C所示,手指在接近指尖或关节的部分可以与触摸条82分离。另外,由于取景器17(突起部)位于触摸条82的前方,因此在触摸触摸条82时指尖可能撞击取景器17,并且在取景器17侧(在指尖侧)手指可能变得更容易与触摸条82分离。这些因素还使得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和302c的各个触摸面积变得小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触摸面积,并且使得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和302c的各个电压变化量变得小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电压变化量。
因此,使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302b和302c共用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这可能得到直到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已开始为止的更长的时间段,或者可能防止高精度地判断整个面触摸。考虑到这一点,如图9A所示,设置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901,使得各个触摸传感器电极302a和302c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小于触摸传感器电极302b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换句话说,触摸条82的端侧电极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被设置得小于触摸条82的中央侧电极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此外,端侧电极指的是多个检测电极中的、与触摸条82的键顶(检测面)平行的配置在沿第一方向(例如,向右方向)的端和沿相反方向(例如,向左方向)的端处的电极。因此,可以缩短直到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已开始为止的时间段,并且可以高精度地判断整个面触摸。另外,缩短直到判断为整个面触摸已开始为止的时间段,这使得能够缩短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由于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期间不进行滑动判断,因此使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更短,这有助于提高滑动的可操作性。
如上所述,通过将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设置得大于接触判断阈值并且将端侧电极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设置得小于中央电极的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可以减少触摸条82的误操作,同时可以提高触摸条82的可操作性。此外,将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设置得大于接触判断阈值可以适用于根据其它方式实现触摸感测(触摸检测)的触摸操作构件。例如,将整个面触摸判断阈值设置得大于接触判断阈值可以适用于采用压敏方式的触摸面板,并且在随着触摸的压力增加、检测值增大的情况下,用于判断向宽面积施加压力时的触摸的阈值可被设置得大于用于判断向小面积施加压力时的触摸的阈值,并且端阈值可被设置得小于中央阈值。此外,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整个面触摸是指在与正常面积上进行的触摸相比在更宽的面积上进行的触摸,并且不限于涉及触摸整个触摸检测面的操作,只要以与正常面积的触摸区分开的方式检测到该触摸即可。
始终可用时的处理
图10A和10B是示出在触摸条82始终可用时的控制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系统控制单元5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并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被设置成“无效(始终可用)”的情况下,代替图4A、4B和5A~5C的处理,进行图10A和10B所示的处理(后面将说明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在误操作防止功能被设置成“无效(始终可用)”的情况下,使操作的即时性优先于误操作防止,并且可以在不必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等的情况下快速地进行操作。
由于S1000~S1003是分别与图4A的S400~S403相同的处理,因此将省略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在S10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和无效计时器Ti的时间测量。
由于S1005~S1012是分别与图5A的S511~S518相同的处理,因此将省略对这些处理的说明。然而,系统控制单元50在S1010或S1012的处理之后进入S1000。
在S10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图4A的S413相同的方式判断是否已向对触摸条82的触摸操作(滑动或轻击)分配了功能。在已分配了功能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2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40。由于前面所述的S413的处理是在触摸条82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因此在进行触摸条82的左触摸时进行该处理。然而,在触摸条82始终可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其它触摸操作时进行是否已分配了功能的判断。因此,无论对触摸条82的触及的位置如何,都要进行S1020的处理。此外,为了忽略并非有意的触及,可以仅在以与锁定状态相同的方式进行左触摸的情况下才进行S1020的判断。
在S1021中,除Tc的时间测量是否在进行中的判断以外,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图5B的S520相同的处理(是否进行了对触摸条82的滑动的判断、滑动量n的计算和基准位置Pref的更新等)。在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22,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26。
在S1022中,通过以与图5B的S522相同的方式将诸如图8D所示等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系统控制单元50清楚地向用户指示进行了滑动判断。尽管在前面所述的图5B中在S520中判断为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在S521中重置锁定计时器Tl并且在S522中显示图8D所示的画面,但在触摸条82始终可操作的情况下,锁定计时器Tl不工作。因此,在S1021中判断为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在不重置锁定计时器Tl的状态下在S1022中显示图8D所示的画面。
S1023、S1024和S1025分别与图5B的S523、S524和S525相同。
在S1026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图5B的S526相同的方式判断是否进行了从触摸条82的触摸停止。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由于无效计时器Ti没有到期因而判断为进行了轻击,并且进入S1027,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29。
在S1027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图5B的S529相同的方式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显示确认了轻击这一事实。尽管在图5B中在S526中判断为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在S527中重置锁定计时器Tl并且在S529中进行轻击确认显示,但在触摸条82始终可操作时,锁定计时器Tl不工作。因此,在S1026中判断为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在不重置锁定计时器Tl的状态下在S1027中进行轻击确认显示。
S1028、S1029、S1031和S1032分别与图5B的S530、S531、S533和S540相同。尽管在图5B中在S531中判断为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到期的情况下、在S532中重置锁定计时器Tl并且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但在触摸条82始终可操作的情况下,锁定计时器Tl不工作。因此,在S1029中判断为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在不重置锁定计时器Tl的状态下进入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
在S103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诸如图7D或图8A所示等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
在S103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项删除计时器Td的时间测量。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01。在图4A、4B和5A~5C中,根据触摸条82的锁定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的切换来使诸如图7D所示等的画面显示(未触摸触摸条82这一事实的显示)在暂时显示和维持显示之间切换,以指示触摸条82是否可操作。然而,在触摸条82始终可操作的情况下,由于无需指示触摸条82是否可操作,因此也无需维持未触摸触摸条82这一事实的显示。另外,如前面所述,期望在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尽可能少的不必要项。因此,在图10A和10B中,在图7D或图8A所示的画面的显示之后,迅速地开始项删除计时器Td的时间测量。
S1040和S1041分别与图4A的S414和S406相同。然而,在S1041中,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0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42。
在S104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是否已到期。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已到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041。
M-Fn条引导显示判断处理
图11是示出前面所述的图4A的S414和图10A的S1040中的M-Fn条引导显示判断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系统控制单元5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并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
在S11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M-Fn条引导画面显示设置是否为ON(开启)。在M-Fn条引导画面显示设置为ON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2,否则M-Fn条引导显示判断处理结束。可以在后面要说明的S1105中通过用户操作来配置M-Fn条引导画面显示设置,并且将设置内容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
在S11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可以从菜单画面(设置菜单画面)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在可以进行转变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3,否则M-Fn条引导显示判断处理结束。例如,存在使得用户能够登记菜单画面的项的名称为我的菜单(MyMenu)的功能。另外,存在名称为“仅显示我的菜单”的设置项,该设置项用于在通过按下菜单按钮81显示菜单画面时、使得仅显示我的菜单并且使得隐藏由预先设置的菜单项所构成的正常菜单画面。在“仅显示我的菜单”设置有效的情况下,不显示包括名称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菜单项的正常菜单画面。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为无法从菜单画面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S1102中为“否”)。
在S11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诸如图13A所示等的M-Fn条引导画面(提示功能的分配的引导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
在S11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单元70中所包括的INFO按钮。换句话说,这是与是否进行了用于开启或关闭M-Fn条引导画面显示设置的操作有关的判断。在存在针对INFO按钮图标1301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也判断为按下了INFO按钮。在按下了INFO按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5,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6。
在S11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开启或关闭M-Fn条引导画面显示设置,并且将该设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在M-Fn条引导画面显示设置开启的情况下,选中M-Fn条引导画面的复选框1302,但在M-Fn条引导画面显示设置关闭的情况下,取消选中复选框1302。
在S11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选择用于不进行M-Fn条自定义的“否”按钮1303的状态下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选择“否”按钮1303的状态下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7,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8。
在S11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是否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图4A和4B所示的锁定状态处理,否则(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无效(始终可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图10A和10B所示的始终可用时的处理。
在S11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选择用于进行M-Fn条自定义的“是”按钮1304的状态下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选择“是”按钮1304的状态下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9,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104。
在S11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如图13C所示在光标1310位于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上的状态下的显示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换句话说,通过突起显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使得可以将项1323与其它菜单项区分开来显示菜单画面。随后,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图12B的S1212。进行如图13C所示的显示,使得能够在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之前省略包括按下菜单按钮81以显示菜单画面、移动光标、并且选择项1323的操作。另外,代替从M-Fn条引导画面直接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暂时显示光标1310位于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上的状态下的菜单画面。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意识到可以从通过按下菜单按钮81所显示的菜单画面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换句话说,即使在根据不同于正常过程的过程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识别按下菜单按钮81以显示菜单画面、然后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正常过程。如前面所述,仅在未向触摸条82分配功能的状态下才显示M-Fn条引导画面。因此,在从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分配功能之后,不再能够从M-Fn条引导画面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然而,在从M-Fn条引导画面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时进行诸如图13C所示等的显示,这使得用户能够识别按下菜单按钮81的正常过程。因此,即使在分配功能之后,用户也可以通过在按下菜单按钮81并显示菜单画面之后选择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来毫不犹豫地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并且进行设置改变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如下示例:在正在显示响应于对触摸条82的左侧部82L的触摸开始而显示的M-Fn条引导画面的情况下,根据涉及选择“是”按钮1304并按下设置按钮75的操作来显示图13C所示的画面。然而,用于显示图13C所示的画面的触发操作可以是其它操作,只要该操作使得能够在无需按下菜单按钮81的情况下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即可。例如,根据针对触摸条82的操作,可以在无需显示M-Fn条引导画面的情况下转变为图13C所示的画面。
另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在S1109中显示图13C所示的画面之后进入图12B的S1212的示例,但可以通过在经过了规定时间量(数秒)之后自动进入图14的S1401来显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
此外,尽管已经说明了转变为用于向触摸条82分配功能的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情况,但该情况并非限制性的,并且该转变也可应用于其它设置项。换句话说,该转变适用于如下情况:针对在从菜单画面选择了菜单项的层级下的特定设置画面上可以进行设置改变的特定设置项,在无需按下菜单按钮81的情况下从不显示菜单画面的状态转变为特定设置画面。在这种情况下,代替直接转变为特定设置画面,显示菜单画面并且突出显示特定设置画面的菜单项。因此,在通过包括按下菜单按钮81的正常过程来显示菜单画面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识别如何进入特定设置画面。
拍摄模式处理
图12A和12B是示出在数字照相机100中所进行的拍摄模式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系统控制单元5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并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在设置拍摄模式时开始图12A和12B所示的处理。此外,假定正在与图12A和12B所示的处理并行地进行参考图4A~10B所述的与触摸条82有关的处理。
在S12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利用摄像单元22的实时取景拍摄,并且将拍摄待机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拍摄待机画面的显示示例如参考图7A所述。
在S12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按下了菜单按钮81。在按下了菜单按钮81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9,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3。
在S12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半按下了快门按钮61并且是否生成了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在生成了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8。
在S1204中,根据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AF(自动调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AWB(自动白平衡)处理和EF(闪光之前的预发光)处理等的拍摄准备操作。在使用触摸条82改变诸如快门速度值等的设置值的情况下,将改变后的设置值反映在拍摄准备操作上。
在S12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全按下了快门按钮61并且是否生成了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在生成了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6,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7。
在S1206中,根据所配置的各种拍摄设置,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进行从读取来自摄像单元22的信号起直到将拍摄图像作为图像文件写入记录介质200为止的静止图像拍摄处理的一系列操作。在使用触摸条82改变诸如ISO值等的设置值的情况下,将改变后的设置值反映在静止图像拍摄处理上。
在S12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释放了快门按钮61的半按下。在释放了快门按钮61的半按下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8,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5。
在S12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要结束拍摄模式。在要结束拍摄模式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拍摄模式,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2。
在S12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菜单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使得将光标显示在系统存储器52中所存储的先前光标位置处。图13B示出光标放置在先前光标位置上的菜单画面的示例。在该菜单画面上,显示多个大选项卡(顶层、第一层选项)、与所选择的大选项卡相对应的多个小选项卡(第一层选项)和作为与所选择的小选项卡相对应的菜单画面的多个菜单项(第三层选项)。作为大选项卡,从左侧起顺次显示拍摄设置选项卡、重放设置选项卡、装置设置选项卡和我的菜单选项卡,并且在图13B所示的示例中选择拍摄设置选项卡。1~5这五个小选项卡属于拍摄设置选项卡,并且多个菜单项与各小选项卡相关联。在选择小选项卡时,显示与所选择的小选项卡相对应的菜单项的列表。在图13B所示的示例中,在拍摄设置选项卡中所包括的小选项卡中,选择小选项卡“1”,并且显示相应的多个菜单项。光标1310是用于选择多个菜单项中的任何菜单项的选择框,并且在图13B所示的示例中,将光标1310放置在菜单项“图片样式”上。此外,在设置“仅显示我的菜单选项卡”的情况下,隐藏大选项卡中的拍摄设置选项卡、重放设置选项卡和装置设置选项卡并且仅显示我的菜单选项卡。尽管本实施例说明了在响应于按下菜单按钮81而在S1209中显示菜单画面的情况下、在先前光标位置处(换句话说,在选择先前最后选择的菜单项的状态下)显示菜单画面的示例,但该示例并非限制性的。可以通过选择满足菜单项是菜单画面的顶部菜单项这一条件的菜单项来显示菜单画面,或者可以在无需选择任何菜单项的情况下显示菜单画面。
在S12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70的各操作构件并且是否指示了光标1310的移动。可以通过进行触摸操作、转动副电子拨盘73或操作四向键74来发出光标移动指令。在当前正在显示的多个菜单项中存在期望的菜单项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触摸该项,转动副电子拨盘73,或者操作四向键74的上下键,以使光标1310移动到期望的菜单项。在当前正在显示的多个菜单项中不包括期望的菜单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触摸选项卡或操作四向键74来将大选项卡和/或小选项卡切换到另一选项卡以显示包括期望的菜单项的菜单项列表。随后,使光标1310移动到期望的菜单项。例如,从图13B所示的状态选择图13C所示的画面的“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需要以下操作。首先,将大选项卡从拍摄设置选项卡切换为装置设置选项卡,选择小选项卡“4”,并且使光标1310移动到“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在指示了光标1310的移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2。
在S12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S1210的指示来移动光标1310,并且将移动之后的光标1310的位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
在S12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光标1310是否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上。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菜单画面的状态是否是图13C所示的状态。在光标1310处于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上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3,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5。
在S12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在光标1310处于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3上的状态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5。
在S12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后面将参考图14来提供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的详情。
在S12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光标1310处于操作按钮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1上的状态下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光标1310处于操作按钮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1上的状态下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6,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7。
在S12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设置操作单元70中所包括的可自定义按钮的功能(操作按钮自定义设置处理)。
在S12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光标1310处于操作拨盘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2上的状态下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光标1310处于操作拨盘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1322上的状态下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8。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9。
在S1218中,系统控制单元50设置操作单元70中所包括的可自定义转动操作构件的功能(操作拨盘自定义设置处理)。
在S12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光标1310处于自定义初始化的项1324上的状态下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光标1310处于自定义初始化的项1324上的状态下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20,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21。
在S12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用于使M-Fn自定义、操作按钮自定义和操作拨盘自定义的设置恢复到购买照相机时的状态(初始出厂设置)的自定义初始化处理。即使在选中图13A所示的复选框1302以隐藏M-Fn条引导画面的情况下,在进行自定义初始化处理时,也清空复选框1302并且要显示M-Fn条引导画面。另外,由于初始化处理,M-Fn条(触摸条82)的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恢复到没有被分配功能的默认状态,并且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被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
在S12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光标1310处于“仅显示我的菜单”的项(由于该项属于除图13B和13C所示的示例的选项卡以外的选项卡因而未示出)上的状态下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光标1310处于“仅显示我的菜单”的项(未示出)上的状态下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22,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23。
在S122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要显示在菜单画面上的项(菜单项)限制为我的菜单中所登记的项。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没有登记在我的菜单中的情况下,将菜单项限制为我的菜单中所登记的项,这使得隐藏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项。另外,在图11的S1102中,判断为不能从菜单画面转变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
在S122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光标1310处于其它项上的状态下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75。在光标1310处于其它项上的状态下按下了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24,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25。
在S122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光标1310所放置的项的处理。
在S122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了使得从菜单画面退出的操作。在进行了该操作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0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210。
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
图14是示出前面所述的图12B中的S1214的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系统控制单元5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所记录的程序在系统存储器52上展开并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
在S14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29上。
图15A表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显示示例。可以将拍摄模式时的功能和重放模式时的功能单独分配至触摸条82。项1501表示拍摄模式时的功能组,并且项1502表示重放模式时的功能组。功能组是分配功能的组。后面将给出功能组的详细说明。
单选按钮1503是用于将上述的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的单选按钮,并且指示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是否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在选中单选按钮1503时,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单选按钮1504是用于将上述的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无效(始终可用)”的单选按钮,并且指示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是否设置为“无效”(始终可用)“。在选中单选按钮1504时,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无效(始终可用)”。
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根据字面意思是用于防止M-Fn条(触摸条82)的误操作的功能,并且是用于防止例如在尝试操作数字照相机100时无意中操作触摸条82的功能。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的情况下,在拍摄模式时,仅在锁定解除操作(特定操作)之后的特定时间段内可以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或轻击来执行分配功能。在其它时间段内,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或轻击不能执行分配功能。在重放模式时,即使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为“有效(暂时可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或轻击始终执行分配功能。可选地,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是“有效(暂时可用)”的情况下,在重放模式时,可以以与拍摄模式相同的方式限制分配功能的执行。换句话说,在重放模式时,仅在锁定解除操作之后的特定时间段(直到Tn到期为止的时间段)内,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或轻击使得可执行分配功能,并且在其它时间段内,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或轻击使得不可执行分配功能。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无效(始终可用)”的情况下,实现针对图10A和10B所述的处理,并且通过触摸条82的滑动或轻击始终可以执行分配功能。
如前面所述,由于整个面触摸的接触状态是在正常操作期间不太可能发生的特殊接触状态,因此通过无意操作进行整个面触摸的可能性低。另外,整个面触摸的分配功能不是用于改变拍摄或重放设置的功能,而是用于引起显示画面的转变的功能。因此,即使在无意中进行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也不会直接发生与可分配至左轻击、右轻击和滑动的拍摄或重放有关的设置值的变化。换句话说,拍摄的结果或重放的操作不受影响。由于这些原因,在本实施例中,无论设置可自定义的其它操作有效还是无效,都维持整个面触摸的有效状态。换句话说,即使在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为“有效(暂时可用)”并且触摸条82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整个面触摸也始终有效。另外,可以通过整个面触摸进行向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快捷方式。因此,通过进行整个面触摸,用户可以确认包括有效/无效状态的各种状态,并且可以容易地配置有效/无效设置。
INFO按钮图标1505是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设置(整个面按压设置)的操作引导。按压操作单元70中所包括的INFO按钮使得转变为M-Fn条整个面触摸设置画面。另外,INFO按钮图标1505被配置为触摸按钮,并且即使通过触摸触摸面板70a上的与INFO按钮图标1505相对应的部分也能转变为M-Fn条整个面触摸设置画面。后面将提供整个面触摸设置的详情。
光标1506是用于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上选择多个选项中的任意选项的选择光标。
在S14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70的各操作构件并且是否指示了光标1506的移动。可以通过直接触摸选项或者通过操作四向键74来进行光标移动操作。在指示了光标1506的移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3,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4。
在S14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在S1402中发出的指示来移动光标1506,使得选择其它选项。
在S14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70的各操作构件、并且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上是否选择并确定了拍摄模式时的功能组(项1501)。例如,在光标1506处于项1501上的状态下按下设置按钮75的情况下,判断为选择并确定了拍摄模式时的功能组。在光标1506处于项1501上的状态下进行针对项1501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也判断为选择并确定了拍摄模式时的功能组。在选择并确定了拍摄模式时的功能组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5,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6。
在S14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拍摄模式相对应的M-Fn条功能分配设置处理。在与拍摄模式相对应的M-Fn条功能分配设置处理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用户操作来设置拍摄模式时的触摸条82的功能组或分配功能(分别分配至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功能)。
在S14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70的各操作构件、并且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上是否选择并确定了重放模式时的功能组(项1502)。在选择并确定了重放模式时的功能组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7,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8。
在S14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重放模式相对应的M-Fn条功能分配设置处理。在与重放模式相对应的M-Fn条功能分配设置处理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用户操作来设置重放模式时的触摸条82的功能组或分配功能(分别分配至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功能)。
在S14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70的各操作构件、并且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上是否选择并确定了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的“有效(暂时可用)”(单选按钮1503)。在选择并确定了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的“有效(暂时可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9,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10。
在S14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有效(暂时可用)”,并且将该设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
在S14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70的各操作构件、并且在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上是否选择并确定了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的“无效(始终可用)”(单选按钮1504)。在选择并确定了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的“无效(始终可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11,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12。
在S14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M-Fn条误操作防止功能设置为“无效(始终可用)”,并且将该设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
在S14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单元70中所包括的INFO按钮。在按下了INFO按钮或触摸了INFO按钮图标1505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13,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15。
在S14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M-Fn条整个面触摸设置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图15B示出M-Fn条整个面触摸设置画面的示例。如前面所述,触摸条82的整个面触摸是与触摸条82接触以覆盖触摸条82的整个面的操作。使用M-Fn条整个面触摸设置画面所进行的整个面触摸设置是在要继续约1秒的整个面触摸的情况下是否使用于显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功能有效的设置。
在S14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接受使用操作单元70的各操作构件所进行的整个面触摸设置所用的操作。例如,接受用于使用图15B所示的光标1507等来选择并确定OFF(关闭)1508或ON(开启)1509的操作。在选择并确定了OFF 1508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使整个面触摸设置(用于在整个面触摸继续约1秒的情况下显示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的功能)无效,并将该设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另一方面,在选择并确定了ON1509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使整个面触摸设置有效,并将该设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在整个面触摸设置有效的情况下,如前面所述,从触摸开始在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段内开始整个面触摸,随后,在整个面触摸继续计时器Tc到期时,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M-Fn条自定义设置处理作为预先分配的功能。在整个面触摸设置无效的情况下,即使在触摸开始时也不开始整个面触摸判断计时器Ta的时间测量,并且也不进行整个面触摸开始判断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从触及起的Ta的时间段到期之前,在进行滑动的情况下,也执行分配至滑动的功能。
在S14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按下了菜单按钮81。在按下了菜单按钮81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16,否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入S1402。
在S14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M-Fn条自定义设置画面上一级的菜单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结束M-Fn条自定义处理,并且进入图12B的S1215。
如已经说明的,在触摸条82中,用户可以根据使用来单独自定义在进行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操作时所要执行的功能。然而,可以分配至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各操作的功能数量相当大。因此,采用所有可分配功能作为选项,这使得要分配至各个操作的功能的可选择组合的数量巨大,结果使得用户难以根据使用来快速且容易地自定义功能。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可分配功能分类成各使用的功能组,并且用户将首先根据使用选择功能组。随后,通过将在所选择的功能组中可选择的功能仅限制为适合该功能组的功能,减少了要分配的功能的选项。因此,可以快速且容易地执行功能分配。另外,由于根据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各自所执行的所有功能是包括在所选择的组中的功能,因此提高了触摸条82的可操作性。
在图16A~16C中示出与拍摄模式相对应的功能分配的示例。在图16A~16C中,带圆圈的功能组表示默认(初始出厂设置)功能组,并且带圆圈的功能表示选择相应的功能组时的默认功能。在图16A~16C所示的示例中,功能组包括“未分配”、“ISO感光度”、“白平衡”、“调焦/信息显示”、“运动图像拍摄”、“柔性AE”、“AF”和“用户自定义”。从这些功能组中选择拍摄模式时的功能组,并且选择所选择的功能组中所包括的功能作为拍摄模式时的功能。默认功能组是“未分配”。在选择功能组“未分配”时,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各个操作无效(整个面触摸有效)。
在选择“ISO感光度”、“白平衡”、“调焦/信息显示”、“运动图像拍摄”、“柔性AE”或“AF”的功能组时,仅可以选择并分配适合所选择的功能组的功能。例如,在选择功能组“ISO感光度”时,在默认情况下,将功能“改变ISO感光度”分配至滑动,将功能“向左移动一个ISO感光度设置”分配至左轻击,并且将功能“向右移动一个ISO感光度设置”分配至右轻击。在用户不喜欢默认分配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分配功能组“ISO感光度”中所包括的不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功能“向左移动一个ISO感光度设置”与进行向左进行一级的滑动操作时的功能相同,并且功能“向右移动一个ISO感光度设置”与向右进行一级的滑动操作时的功能相同。如图16A~1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各功能组中,可分配至滑动的多个功能不同于可分配至左轻击或右轻击的多个功能。因此,可以容易地分配适合于各操作的功能。此外,“柔性AE”是快门速度、光圈(F值)和ISO感光度的各个曝光相关的设置值可以由用户任意设置或者自动设置的功能组。可以将显示单元28或EVF 29上所显示的快门速度、光圈(F值)和ISO感光度的设置值视为选项(选择项),并且可以选择任何选项(选择项)。还可以通过除针对触摸条82的操作以外的操作来进行选择操作,并且根据向滑动或轻击的功能分配,可以通过滑动或轻击来进行选择操作。另外,可以向滑动或轻击进行功能分配,使得所选择的项(快门速度、光圈(F值)和ISO感光度)中的任一项被设置为任意设置值、或者是通过滑动或轻击自动设置(重置)的。
在选择功能组“用户自定义”时,可以分配在所有功能组中的至少任何功能组中可分配的所有功能。选择功能组“用户自定义”的状态也可被描述为没有选择功能组的状态。
针对各功能组将各功能组的分配功能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例如,即使在将功能组改变为“ISO感光度”以外之后,也保持存储功能组“ISO感光度”中所设置的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分配功能。随后,在再次将功能组设置为“ISO感光度”时,将先前存储的“ISO感光度”的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分配功能分配至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
在图17中示出与重放模式相对应的功能分配的示例。在图17中,带圆圈的功能组表示默认功能组,并且带圆圈的功能表示选择相应功能组的情况下的默认功能。在图17所示的示例中,功能组包括“未分配”、“功能快捷方式”和“图像馈送”。从这些功能组中选择重放模式时的功能组,并且选择所选择的功能组中所包括的功能作为重放模式时的功能。默认功能组是“未分配”。在选择功能组“未分配”时,滑动、左轻击和右轻击的各个操作无效。在选择功能组“功能快捷方式”或“图像馈送”时,仅可以选择并分配适合所选择的功能组的功能。功能组“功能快捷方式”是与诸如评级和保护等的属性设置有关的功能组。
在与重放模式相对应的功能分配中,不同于拍摄模式,在功能组中不存在“用户自定义”。这是因为,尽管使用属于相同功能组的功能的组合作为重放模式时的分配功能的组合实现了良好的可用性,但使用属于不同功能组的功能的组合可能导致可用性下降。例如,在将功能组“图像馈送”的功能与功能组“图像馈送”的其它功能组合使用时,图像馈送的可操作性提高并且可用性提高。然而,在将功能组“图像馈送”的功能与功能组“功能快捷方式”的功能组合使用时,图像馈送的可操作性可能下降并且可用性可能劣化。
尽管已经基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特定实施例,并且没有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各种模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上述实施例仅仅代表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这些实施例也可以以适当方式彼此组合。
另外,尽管以上作为系统控制单元50要进行的控制进行说明的各种控制可以由一个硬件执行,但多个硬件(例如,多个处理器或电路)可以通过分担处理来控制整个设备。此外,尽管在以上呈现的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数字照相机(摄像设备)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可以应用于能够接受用户操作的任何电子装置。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个人计算机、PDA、移动电话终端、移动图像查看器、打印机设备、数字相框、音乐播放器、游戏装置、电子书阅读器和视频播放器等。本发明还可应用于显示设备(包括投影设备)、平板终端、智能电话、AI扬声器、家用电器、车载设备和医疗器材等。
另外,除摄像设备主体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通过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与摄像设备进行通信来远程地控制摄像设备(包括网络照相机)的控制设备。远程地控制摄像设备的设备的示例包括智能电话、平板PC和台式PC。可以通过基于在控制设备中进行的操作和处理从控制设备向摄像设备通知用于进行各种操作和设置的命令来远程地控制摄像设备。此外,控制设备可被配置为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接收摄像设备所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并且显示该实时取景图像。
向其它电子装置的应用示例
例如,代替在以上呈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摸条82,可与其它触摸操作构件相关地应用本发明。例如,可以与数字照相机100的其它位置处所设置的触摸传感器(镜筒周围的环状触摸传感器或者沿着显示单元28的边设置的线状触摸传感器等)相关地应用本发明。另外,可以与作为图18A所示的智能电话2300的侧面上所设置的线状触摸传感器的触摸条2301相关地应用本发明。此外,即使在触摸传感器自身不是线状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作为呈线状显示在触摸面板2302的一部分中的触摸操作项并且可以指定一维位置的显示项2303相关地应用本发明。另外,可以与图18B所示的智能手表2310(小型腕表型电子装置)的侧面上所设置的触摸条2311或其正面上所设置的触摸条2312相关地应用本发明。此外,可以与诸如图18C所示等的眼镜型电子装置2320(可穿戴式电子装置、智能眼镜)的耳钩中所设置的触摸条2321相关地应用本发明。另外,可以与在沿着图18D所示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式PC)2330所配备的触摸板的一边的区域(该区域可以构成触摸板的一部分或者可以不构成触摸板的一部分)中所设置的触摸条2331相关地应用本发明。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7)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取景器;
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
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并且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在从背面侧观看所述摄像设备的情况下向右,并且所述第二方向在从背面侧观看所述摄像设备的情况下向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操作构件设置于能够在查看所述取景器的同时利用把持所述握持部的手的拇指进行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并且相对于把持所述握持部的手的拇指要托靠的拇指托靠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轻击操作执行第三功能,所述轻击操作是涉及触摸所述触摸操作构件并且在不移动触摸位置的情况下释放该触摸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第一位置的所述轻击操作来执行所述第三功能,并且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第二位置的所述轻击操作来执行第四功能,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处于所述第二方向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
拨盘构件,其能够由能够触摸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手指的同一手的手指来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转动所述拨盘构件的情况下的操作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拨盘构件的转动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对显示面的位置是不同于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操作面的位置的显示部进行控制,使得:
在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改变拍摄设置的情况下,通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特定方向进行滚动来显示指示所述拍摄设置的设置值的显示项;以及
在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改变所述拍摄设置的情况下,通过沿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与所述特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滚动来显示指示所述拍摄设置的设置值的显示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在设置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位置处不设置显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
显示部,其中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面的位置是不同于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操作面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长于所述触摸操作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所设置的多个操作构件中,所述触摸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最末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所设置的显示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在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的多个操作构件中,除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所设置的触摸面板外,所述触摸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末端。
16.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取景器;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以及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以及
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17.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程序,
其中,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取景器;握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取景器处于第一方向侧;以及触摸操作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上、且相对于所述取景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握持部设置在第二方向侧、且相对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设置在第三方向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从所述摄像设备的中央向着所述取景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一功能;以及
控制所述摄像设备,以根据针对所述触摸操作构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滑动操作来执行第二功能。
CN201811324449.8A 2017-11-08 2018-11-08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352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5914 2017-11-08
JP2017215914A JP2019086701A (ja) 2017-11-08 2017-11-08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125380 2018-06-29
JP2018125380A JP7258480B2 (ja) 2018-06-29 2018-06-29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5221A true CN110035221A (zh) 2019-07-19
CN110035221B CN110035221B (zh) 2021-11-09

Family

ID=64270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4449.8A Active CN110035221B (zh) 2017-11-08 2018-11-08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4502B2 (zh)
EP (1) EP3484143B1 (zh)
KR (1) KR20190052615A (zh)
CN (1) CN1100352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64423A (ja) * 2018-03-19 2019-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KR20200002610A (ko) 2018-06-29 2020-01-08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전자기기, 전자기기의 제어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매체
JP7210229B2 (ja) * 2018-11-07 202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17559B2 (ja) * 2019-04-18 2023-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7309466B2 (ja) * 2019-06-11 2023-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451162B2 (ja) * 2019-12-13 2024-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435A (zh) * 1998-12-03 2000-06-14 富士摄影胶片株式会社 照相机
US20060181639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amera
CN1992384A (zh) * 2005-12-26 2007-07-04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US20080284856A1 (en) * 2006-10-10 2008-11-20 Sony Corporation Image-pickup apparatus
CN101334579A (zh) * 2007-06-28 2008-12-3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机
US20090201595A1 (en) * 2008-02-13 2009-08-13 Sony Corporation Swinging and tilting mechanism, lens barrel,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20130100336A1 (en) * 2011-10-21 2013-04-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US20150022706A1 (en) * 2012-04-10 2015-01-22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CN104539849A (zh) * 2010-03-15 2015-04-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41852A (zh) * 2015-10-10 2015-12-09 李彦辰 双屏手机拍摄模式下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US20160309063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mPerpetuo, Inc. Digital Camera Accessory Providing a Secondary Image Capture Device ("SICD")
US20170019603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unction based on gesture of us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8693A (ja) 2000-11-06 2002-05-22 Canon Inc カメラ
JP2002191014A (ja) * 2000-12-21 2002-07-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
US7545434B2 (en) 2002-02-04 2009-06-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ideo camera with variable image capture rate and related methodology
USD564560S1 (en) * 2007-01-18 2008-03-18 Olympus Imaging Corp. Body of a 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JP4551945B2 (ja) 2008-03-31 2010-09-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10141582A (ja) 2008-12-11 2010-06-24 Olympus Imaging Corp カメラ、連写タイミング設定方法および連写タイミング設定用プログラム
JP5414357B2 (ja) 2009-05-20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CN101626500B (zh) 2009-07-31 2011-07-27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视频帧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10292268A1 (en) * 2010-05-26 2011-12-01 T-Mobile Usa, Inc. Multi-region touchpad device
US8957982B2 (en) * 2011-10-04 2015-02-17 Olympus Imaging Corp.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CN103970272B (zh) 2014-04-10 2018-04-27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US20160269674A1 (en) 2015-03-09 2016-09-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Video Capture Rate Control
US20160309069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mPerpetuo, Inc. Lighting System for a Camera Including Multiple LED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6435A (zh) * 1998-12-03 2000-06-14 富士摄影胶片株式会社 照相机
US20060181639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amera
CN1992384A (zh) * 2005-12-26 2007-07-04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US20080284856A1 (en) * 2006-10-10 2008-11-20 Sony Corporation Image-pickup apparatus
CN101334579A (zh) * 2007-06-28 2008-12-3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机
US20090201595A1 (en) * 2008-02-13 2009-08-13 Sony Corporation Swinging and tilting mechanism, lens barrel,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CN104539849A (zh) * 2010-03-15 2015-04-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100336A1 (en) * 2011-10-21 2013-04-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US20150022706A1 (en) * 2012-04-10 2015-01-22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US20160309063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mPerpetuo, Inc. Digital Camera Accessory Providing a Secondary Image Capture Device ("SICD")
US20170019603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unction based on gesture of user
CN105141852A (zh) * 2015-10-10 2015-12-09 李彦辰 双屏手机拍摄模式下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4143A1 (en) 2019-05-15
US10764502B2 (en) 2020-09-01
US20190141258A1 (en) 2019-05-09
EP3484143B1 (en) 2024-01-10
KR20190052615A (ko) 2019-05-16
CN110035221B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5221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644239A (zh) 摄像控制设备、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7615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50827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37920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RU2750615C2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машиночит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CN109218608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99465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10658940A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61965B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58941A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7191562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10286811A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58944A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20004255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094802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195786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258480B2 (ja) 撮像装置
JP7278723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20004256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0004281A (ja) 電子機器
JP2020004259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1068153A (ja) 電子機器
CN116648668A (zh)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