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7530A -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7530A
CN110027530A CN201810030773.2A CN201810030773A CN110027530A CN 110027530 A CN110027530 A CN 110027530A CN 201810030773 A CN201810030773 A CN 201810030773A CN 110027530 A CN110027530 A CN 110027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member
pedal
magnetic absorption
shell
spr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07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7530B (zh
Inventor
郑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07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27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7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7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7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7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6Disposition of ped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4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comprising an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including fluid pressurising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pressure of the braking fluid, e.g. including wheel driven pumps for detecting a speed condition, or pump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braking system
    • B60T8/4072Systems in which a driver input signal is used as a control signal for the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which is normally used for braking
    • B60T8/4081Systems with stroke simulating devices for driver input
    • B60T8/409Systems with stroke simulating devices for driver input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stroke simulat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踏板感模拟器包括:外壳、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弹簧座、第一弹性件和移动推杆。第一磁吸件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第二磁吸件可移动地设在外壳内,弹簧座设在外壳外且相对外壳可移动,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座和外壳相连,移动推杆的一端分别与弹簧座和第二磁吸件配合以推动弹簧座和第二磁吸件移动,移动推杆的另一端适于与踏板相连。根据本发明的踏板感模拟器,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和/或第二磁吸件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

Description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车辆中的踏板主要采用液压传动机构或气压传动机构进行力传动。但是,液压传动机构或气压传动机构制动的踏板的响应速度较慢、制动性能差,给驾驶员的实际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车辆包括踏板,所述踏板感模拟器具有制动性能好、机械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踏板感模拟器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包括:外壳;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磁吸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在所述外壳外且相对所述外壳可移动;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和所述外壳相连;移动推杆,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以推动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移动,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和/或第二磁吸件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踏板未被触发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座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踏板未被触发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弹簧座间隔设置,所述弹簧座移动设定行程后推动所述第二磁吸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推杆包括:制动连接杆,所述制动连接杆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制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为球形配合部;制动推杆,所述制动推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球形配合部的配合凹槽,所述制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座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推杆止抵在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制动推杆的止抵在所述弹簧座的端部形成为球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隔磁件,所述隔磁件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设在所述隔磁件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所述外壳可移动,所述第二磁吸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为电磁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踏板,所述踏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体上;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外壳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踏板的踏板情况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踏板感模拟器,踏板感模拟器内设有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和/或第二磁吸件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进而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与踏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踏板感模拟器100,
外壳1,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止挡部13,
第一磁吸件2,第一安装座21,
第二磁吸件3,第二安装座31,连接杆32,
弹簧座4,第一止抵部41,第二止抵部42,
第一弹性件5,
移动推杆6,制动连接杆61,球形配合部61a,装配槽61b,制动推杆62,配合凹槽62a,传动杆63,传动球头63a,
第二弹性件7,
隔磁件8,
控制器件9,
踏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该踏板感模拟器100可以用于车辆中。其中上述车辆包括踏板200,踏板200与踏板感模拟器100相连。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包括:外壳1、第一磁吸件2、第二磁吸件3、弹簧座4、第一弹性件5和移动推杆6。
如图1所示,第一磁吸件2可以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第二磁吸件3可移动地设在外壳1内,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具体而言,外壳1内可以限定出安装空间,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可以设在安装空间内。其中,第一磁吸件2固定在安装空间的一端,第二磁吸件3可以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磁吸件2的方向移动。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可以为电磁铁,可以通过往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通入不同方向的电流来改变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的磁性力的方向,也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电流的大小调节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的磁性力的大小。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磁吸件2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空间的右端,第二磁吸件3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磁吸件2为磁铁,第二磁吸件3电磁铁。当踏板200需要向右方向的助力时,可以往第二磁吸件3内通入一定方向的电流,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该磁性力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向右移动。当踏板200需要向左方向的助力时,可以改变通入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该磁性力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向左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第一磁吸件2设置成电磁铁,将第二磁吸件3设置成磁铁,还可以将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同时设置成电磁铁,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设置。
如图1所示,弹簧座4可以设在外壳1的外部且相对外壳1可移动,第一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座4和外壳1相连。具体而言,在推力的作用下弹簧座4可以左右移动,其中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止抵在弹簧座4上,第一弹性件5的另一端可以止抵在外壳1的内壁上,由此可以压缩第一弹性件5使其提供踏板预置力。可选地,如图1所示,可以在外壳1内设置止挡部13,第一弹性件5的左端止抵在弹簧座4上,第一弹性件5的右端止抵在止挡部13上,由此可以使外壳1的结构更加简单、方便操作。
如图1所示,移动推杆6的一端可以分别与弹簧座4和第二磁吸件3配合以推动弹簧座4和第二磁吸件3移动,移动推杆6的另一端适于与踏板200相连。具体而言,移动推杆6可以起到传递踏板200的踩踏力的作用,其中移动推杆6可以与弹簧座4和第二磁吸件3配合以驱动弹簧座4和第二磁吸件3移动。
例如,移动推杆6的第一端可以伸入到外壳1内,移动推杆6的第一端可以与弹簧座4配合。当踏板200将踩踏力传递至移动推杆6时,移动推杆6的第一端伸入到外壳1内与第二磁吸件3配合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移动,同时移动推杆6的第一端与弹簧座4配合以驱动弹簧座4移动使其压缩第一弹性件5。
再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在第二磁吸件3上设置连接杆32,当踏板200未触发时连接杆32的左端与弹簧座4间隔设置。当踏板200触发时,移动推杆6可以将来自踏板200的踩踏力传递至弹簧座4,弹簧座4向右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5。弹簧座4向右移动一端距离后与连接杆32配合,由此可以驱动连接杆32并使其带动第二磁吸件3向右移动。
又例如,连接杆32的一端与第二磁吸件3相连,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与弹簧座4相连。当踏板200触发时,移动推杆6可以将来自踏板200的踩踏力传递至弹簧座4,弹簧座4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5,同时连接杆32向右移动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件移动。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的连接杆32可以为非导磁材料件,由此可以防止第二磁吸件3因磁化弹簧座4或移动推杆6而影响踏板感模拟器100的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磁吸件2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空间的右端,第二磁吸件3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第二磁吸件3与弹簧座4之间设有连接杆32。其中,第一磁吸件2为磁铁,第二磁吸件3为电磁铁。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工作时,踏板200可以将踩踏力通过移动推杆6传递至弹簧座4,弹簧座4移动并与外壳1配合以压缩第一弹性件5,第一弹性件5产生的弹性力通过移动推杆6反作用在踏板200上,由此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以使驾驶员能够感知到踏板感。连接杆32可以推动第二磁吸件3向右移动,若第一弹性件5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大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右方向的助力。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若第一弹性件5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小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左方向的助力,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停止工作时,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内的电流的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该磁性力可以驱动弹簧座4移动至初始位置。
由此,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作用在移动推杆6上的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的踏板感效果,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6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第二弹性件7的一端可以设在外壳1上,踏板200未被触发时第二弹性件7的另一端与弹簧座4间隔设置,由此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性能。具体而言,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可以通过相互叠加的方式设置在一起。其中,第一弹性件5可以外套在第二弹性件7上且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之间设有装配间隙,由此可以使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其中,在初始状态下第二弹性件7靠近弹簧座4的一端与弹簧座4之间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踏板200未被触发时,第二磁吸件3与弹簧座4间隔设置,弹簧座4移动设定行程后推动第二磁吸件3移动,由此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设定行程不同,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能力不同,可以根据对踏板感模拟器100的使用需求灵活调整第二弹性件7与弹簧座4之间的设定行程。
在图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二弹性件7的右端与止挡部13相连,第二弹性件7的左端与弹簧座4之间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5外套在第二弹性件7上,第一弹性件5的左端与弹簧座4相连,第一弹性件5的右端与止挡部13相连,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之间设有装配间隙。弹簧座4包括第一止抵部41和第二止抵部42,第一止抵部41位于第二止抵部42的左侧,第一止抵部4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止抵部42的横截面积,第一弹性件5的左端常止抵在第一止抵部41上。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工作时,在移动推杆6的推力的作用下,弹簧座4向右移动,第一止抵部41与止挡部13配合以压缩第一弹性件5。当弹簧座4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第二止抵部42开始与第二弹性件7接触并与止挡部13配合以压缩第二弹性件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叠加设置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工作可靠性。例如,当第二弹性件7、第一磁吸件2或第二磁吸件3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踏板感模拟器100仍可以正常的工作,不会对驾驶员的实际使用产生影响。
由此,通过上述设计,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叠加设置,可以给踏板200提供基础的踏板预置力以保证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感觉,还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的踏板感效果。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的磁性力可以补偿驾驶员基础踏板力与目标踏板力之间的差距,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响应速度和制动效果,进一步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移动推杆6可以包括制动连接杆61和制动推杆62。其中,制动连接杆61的第一端适于与踏板200相连,制动连接杆61的另一端形成为球形配合部61a,制动推杆62上设有用于容纳球形配合部61a的配合凹槽62a,制动推杆62的一端与弹簧座4配合,由此,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力传动效果。
具体而言,制动连接杆61可以起到传递踩踏力的作用。当踩踏板200时,制动连接杆61可以将踩踏力传递至制动推杆62,由此,制动推杆62可以推动弹簧座4移动。其中,制动连接杆61上的球形配合部61a与制动推杆62上的配合凹槽62a之间可以形成球面接触,由此可以提升制动连接杆61和制动推杆62之间的配合灵活性,球形配合部61a可以相对配合凹槽62a在空间中进行多角度旋转,从而可以提升制动连接杆61的传动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移动推杆6还包括传动杆63,传动杆63设在制动连接杆61和踏板200之间。制动连接杆61的左端设有装配槽61b,制动连接杆61的右端设有球形配合部61a。传动杆63与踏板200连接的一端设有传动球头63a,传动杆63的另一端伸入到装配槽61b内并可以在装配槽61b左右移动。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工作时,传动球头63a可以通过自身旋转将踏板200上的踩踏力转化成向右方向的推力并依次传递至制动连接杆61和制动推杆62,球形配合部61a可以通过旋转对推力的方向再次进行调整,使其适于与第二磁吸件3的移动方向平行。由此,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踏板200和踏板感模拟器100之间的力传动更加平顺,不仅可以实现更好的踏板感效果,还可以延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动推杆62可以止抵在弹簧座4的外表面上,由此可以使制动推杆62与弹簧座4的配合方式根据简单。可以理解的是,制动推杆62可以与弹簧座4的外表面组成面接触,从而在满足传动需求的同时可以简化弹簧座4的结构,可以节省弹簧座4的加工成本和装配时间。
进一步地,制动推杆62的止抵在弹簧座4的端部形成为球形,由此可以提升制动推杆62的力传动效果。具体而言,制动推杆62的球形端部可以与弹簧座4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球面接触,制动推杆62可以相对弹簧座4进行多角度旋转,由此可以灵活调整推力的方向使其与第二磁吸件3的移动方向平行,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力传动性能。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隔磁件8,隔磁件8可以设在外壳1内,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分别设在隔磁件8内,由此可以减小磁性力对其他零部件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通电后,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磁场,隔磁件8可以防止磁场向周围扩散,从而可以防止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周围的零部件被磁化,确保踏板感模拟器100的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第一安装座21,第一安装座21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第一磁吸件2固定在第一安装座21上,由此可以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运行更加平稳。具体而言,第一安装座21可以起到固定和支撑第一磁吸件2的作用。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工作时,第一安装座21可以防止第一磁吸件2在磁性力的作用下左右移动,由此可以确保踏板感模拟器100的正常运行。可选地,第一安装座2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外壳1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第二安装座31,第二安装座31相对外壳1可移动,第二磁吸件3可以设在第二安装座31上,由此可以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运行更加平稳。具体而言,第二安装座31可以起到固定和带动第二磁吸件3运动的作用。例如,当制动推杆62向右移动时,在推力的作用下第二安装座31推动第二磁吸件3向右移动,第一弹性件5被压缩。当第二磁吸件3需要恢复至初始位置时,可以调整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磁性力可以驱动第二弹簧座4和第二磁吸件3向左移动,第二磁吸件3完成复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分别为电磁铁,由此可以方便操作、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具体而言,当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为电磁铁时,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灵活改变通入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例如,如图1所示,当踏板200需要向右方向的助力时,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当踏板200需要向左方向的助力时,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在该磁性力的作用下,第二磁吸件3可以推动第二弹簧座4向右移动。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控制器件9,控制器件9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电流放大器(图中未示出),信号接收单元与车辆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电流放大器分别和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电连接。当车辆行驶时,驾驶员根据实际路况和交通状况踩踏板200,车辆控制系统可以将驾驶员的脚踩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件9,信号接收单元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种类综合计算出踏板感模拟器100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实时控制电流放大器改变通入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的电流大小,由此可以产生与实车运行状态相匹配的助力,实现很好的踏板感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外壳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分别位于外壳1的两端,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图中未示出)将第一连接部11与车体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图中未示出)将控制器件9与第二连接部12连接在一起,由此可以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固定方式更加简单。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部11设在外壳1的左端,第二连接部12设在外壳1的右端,第一连接部11、外壳1和第二连接部12为一体铸造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螺栓和螺母。当踏板感模拟器100装配时,首先利用第二连接件将控制器件9与外壳1连接在一起,然后利用第一连接件将第一连接部11与车体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踏板200、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和用于检测踏板200的踏板情况的检测装置。其中,车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检测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踏板200可转动地设在车体上,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外壳1设在车体上,移动推杆6的另一端与踏板200相连,电磁铁(如图1所示的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具体而言,检测装置可以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和踏板200相连。检测装置可以采集驾驶员作用在踏板200上的脚踩信号并将其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其中脚踩信号即为踏板200的踏板情况,脚踩信号至少可以包括踏板200的踩踏快慢和踏板200的踩踏深度。电子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种类综合计算出踏板感模拟器100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实时改变通入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中的电流大小,由此可以实现很好的踏板感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踏板感模拟器100,踏板感模拟器100内设有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6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进而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下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其中上述车辆设有踏板200和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包括:外壳1、第一磁吸件2、第二磁吸件3、弹簧座4、第一弹性件5、移动推杆6、第二弹性件7、隔磁件8和控制器件9。
如图1所示,外壳1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外壳1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外壳1和第二连接部12为一体铸造件。外壳1内限定出安装空间,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设在安装空间内,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为电磁铁。第一磁吸件2设在安装空间的右端,第一磁吸件2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安装座21,第一安装座21与外壳1、第一安装座21与第一磁吸件2之间均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磁吸件3可移动地设在外壳1内,第二磁吸件3的左端与第二安装座31相连。第二安装座31和弹簧座4之间设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的右端与第二安装座31相连,连接杆32的左端与弹簧座4相连。隔磁件8设在外壳1内且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分别设在隔磁件8内。
如图1所示,弹簧座4设在外壳1的左侧且可以相对外壳1移动,弹簧座4包括第一止抵部41和第二止抵部42,第一止抵部41位于第二止抵部42的左侧,第一止抵部4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止抵部42的横截面积。在外壳1内设有止挡部13。第一弹性件5外套在第二弹性件7上,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之间设有装配间隙。其中,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的右端分别止抵在止挡部13上,第一弹性件5的左端止抵在弹簧座4上,第二弹性件7的左端与弹簧座4之间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移动推杆6包括在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传动杆63、制动连接杆61和制动推杆62。制动连接杆61的左端设有装配槽61b,制动连接杆61的右端设有球形配合部61a。传动杆63的左端设有传动球头63a,传动球头63a与踏板200转动连接,传动杆63的右端伸入到装配槽61b内并可以在装配槽61b内左右移动。制动推杆62的左端设有配合凹槽62a,球形配合部61a与配合凹槽62a组成球面接触。制动推杆62的右端端部形成为球形并止抵在弹簧座4的外表面上。
如图1所示,控制器件9设在外壳1的右端,控制器件9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连接部12连接在一起。控制器件9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电流放大器(图中未示出),信号接收单元与车辆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电流放大器分别和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电连接。
具体而言,当踏板感模拟器100装配时,首先利用第二连接件将控制器件9与外壳1连接在一起,然后利用第一连接件将第一连接部11与车体连接在一起。当车辆行驶时,驾驶员根据实际路况和交通状况踩踏板200,踏板200将踩踏力通过移动推杆6传递至弹簧座4。弹簧座4向右移动,第一止抵部41与止挡部13配合以压缩第一弹性件5,连接杆32推动第二安装座31向右移动。当弹簧座4向右移动一端距离后,第二弹性件7的左端开始与第二止抵部42接触。随着弹簧座4的继续移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同时被压缩,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产生的弹性力通过移动推杆6反作用在踏板200上,由此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
车辆控制系统可以将驾驶员的脚踩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件9,信号接收单元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种类综合计算出踏板感模拟器100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若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大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右方向的助力。电流放大器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若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小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左方向的助力,电流放大器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停止工作时,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的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该磁性力可以驱动弹簧座4移动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6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叠加放置,可以给踏板200提供基础的反向力以保证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感觉,还可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的踏板感效果。踏板感模拟器100的结构简单、机械性能好、传动速度快,而且还可以提升车辆的集成程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车辆包括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感模拟器包括:
外壳;
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磁吸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
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在所述外壳外且相对所述外壳可移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和所述外壳相连;
移动推杆,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以推动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移动,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踏板未被触发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座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板未被触发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弹簧座间隔设置,所述弹簧座移动设定行程后推动所述第二磁吸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推杆包括:
制动连接杆,所述制动连接杆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制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为球形配合部;
制动推杆,所述制动推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球形配合部的配合凹槽,所述制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推杆止抵在所述弹簧座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推杆的止抵在所述弹簧座的端部形成为球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磁件,所述隔磁件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设在所述隔磁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所述外壳可移动,所述第二磁吸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为电磁铁。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
踏板,所述踏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体上;
踏板感模拟器,所述踏板感模拟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外壳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用于检测所述踏板的踏板情况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相连。
CN201810030773.2A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0027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0773.2A CN110027530B (zh)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0773.2A CN110027530B (zh)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7530A true CN110027530A (zh) 2019-07-19
CN110027530B CN110027530B (zh) 2022-03-18

Family

ID=67234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0773.2A Active CN110027530B (zh)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275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6795A (zh) * 2019-11-22 2020-01-17 吉林大学 基于电磁调节的踏板感觉模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92867B2 (en) 2022-03-03 2024-02-06 KSR IP Holdings, LLC Pedal pad assembli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27924A1 (de) * 2010-04-19 2011-10-20 Ab Elektronik Gmbh Fahrpedal
DE102011117264A1 (de) * 2011-05-03 2012-11-08 Magna Powertrain Ag & Co. Kg Bremspedalsimulator
CN103158686A (zh) * 2011-12-12 2013-06-19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子踏板装置的踏板模拟器
US20140131154A1 (en) * 2009-02-03 2014-05-15 Kelsey-Hayes Company Vehicle Brake System
CN204567627U (zh) * 2015-03-31 2015-08-19 同济大学 一种三活塞式被动制动踏板感觉模拟器
CN105313857A (zh) * 2014-06-26 2016-02-10 株式会社万都 踏板模拟器
CN107139904A (zh) * 2017-04-07 2017-09-08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制动感觉有级可调式制动踏板机构
WO2017202512A1 (de) * 2016-05-24 2017-11-30 Robert Bosch Gmbh Pedalkraftsimulator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1154A1 (en) * 2009-02-03 2014-05-15 Kelsey-Hayes Company Vehicle Brake System
DE102010027924A1 (de) * 2010-04-19 2011-10-20 Ab Elektronik Gmbh Fahrpedal
DE102011117264A1 (de) * 2011-05-03 2012-11-08 Magna Powertrain Ag & Co. Kg Bremspedalsimulator
CN103158686A (zh) * 2011-12-12 2013-06-19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子踏板装置的踏板模拟器
CN105313857A (zh) * 2014-06-26 2016-02-10 株式会社万都 踏板模拟器
CN204567627U (zh) * 2015-03-31 2015-08-19 同济大学 一种三活塞式被动制动踏板感觉模拟器
WO2017202512A1 (de) * 2016-05-24 2017-11-30 Robert Bosch Gmbh Pedalkraftsimulatoreinrichtung
CN107139904A (zh) * 2017-04-07 2017-09-08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制动感觉有级可调式制动踏板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6795A (zh) * 2019-11-22 2020-01-17 吉林大学 基于电磁调节的踏板感觉模拟器
CN110696795B (zh) * 2019-11-22 2023-09-29 吉林大学 基于电磁调节的踏板感觉模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7530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4306B2 (en) Brake pedal feel emulator with integral force and travel sensors
CN104842977B (zh) 可变比率制动踏板
CN110027530A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2649399A (zh) 为纠正油门当刹车用的带压力触发开关式油门踏板系统
JP2019528533A (ja) 可変力電子式車両クラッチペダル
CN108730373B (zh) 多功能制动钳导向销
KR20210116742A (ko) 자율주행 차량용 폴더블 브레이크페달장치
JPH04503789A (ja) アンチロック及び/又はトラクションスリップ制御式ブレーキ系のためのブレーキ力ブースタ
CN110027521B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US7330106B2 (en) Severe and controlled braking alert signal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s
CN110027529A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5752078B (zh) 一种汽车自动驾驶仪执行机构
CN110027524A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047315U (zh) 一种具有断电刹车功能的制动组件及制动装置
CN101103209A (zh) 机械盘式制动组件
CN211308525U (zh) 在阻滞情况下仍可自动紧急制动的车辆制动助力器
US10401893B2 (en) Pedal system
TWI678224B (zh) 阻力調整系統
CN204055386U (zh) 油门刹车装置
CN208870952U (zh) 一种设有失效驻车结构的刹车装置
KR20220036483A (ko) 페달시뮬레이터
CN108216160A (zh) 电磁助力式制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334645B (zh) 一种拖挂式房车制动力差动分配装置
KR101098182B1 (ko) 스프링 작동식 파킹 제동 장치
CN113246939B (zh) 一种双液压缸式线控制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