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7592A -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7592A
CN110017592A CN201910179181.1A CN201910179181A CN110017592A CN 110017592 A CN110017592 A CN 110017592A CN 201910179181 A CN201910179181 A CN 201910179181A CN 110017592 A CN110017592 A CN 110017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ir temperature
supply air
machin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91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小峰
杨国忠
王命仁
谭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91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75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7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7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方法包括: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根据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对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由此,通过内机的送风温差和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

Description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多联机空调系统有时会在室内温度高、室外低温(比如-15℃~0℃或温度更低)的工况下制冷,例如数据中心、酒店、超市、车站等发热量大或人流量集中的场所,室内有大量热源使得室内温度高,需要空调在室内制冷。
相关技术中,在低温制冷工况时,由于室外环境温度低,外侧换热温差大,导致高压压力会比正常工况的低,冷媒在外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度不足,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导致内机间制冷能力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通过内机的送风温差和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出风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所述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进而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进一步根据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对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由此,通过内机的送风温差和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以调节内机的冷媒循环量,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多联机工作在纯模式,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包括: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增大,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多联机工作在混合模式,根据所述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包括:获取所述多台内机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N台内机和工作在制热模式的M台内机,其中,M、N为正整数;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一平均送风温差,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包括: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一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N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二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M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可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送风温差下限和送风温差上限;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所述送风温差下限,则禁止减小所述节流装置开度;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所述送风温差上限,则禁止增大所述节流装置开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控制装置,所述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风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所述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装置,通过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进而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进一步根据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对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由此,通过内机的送风温差和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多联机工作在纯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增大,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多联机工作在混合模式,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台内机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N台内机和工作在制热模式的M台内机,其中,M、N为正整数;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一平均送风温差,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一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N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二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M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送风温差下限和送风温差上限;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所述送风温差下限,则禁止减小所述节流装置开度;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所述送风温差上限,则禁止增大所述节流装置开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节流装置开度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联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如图1所示,多联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对多联机中的空调内机节流装置进行控制时,需要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在空调内机的出风口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内机的出风温度,并在空调内机所处的室内环境中设置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其中,温度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计、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等。
步骤102,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内机的控制单元获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空调内机的送风温差。
作为一种示例,空调内机工作在制冷模式,通过控制单元收集自身的出风温度Td和室内环境温度T0,根据D=T0-Td得到制冷内机的送风温差D。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多台内机中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获取该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作为一种示例,多联机包括空调内机1、2、3,三台空调内机均工作在制冷模式,送风温差分别为D1、D2、D3,平均送风温差DA=(D1+D2+D3)/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多台内机中每台机的能力和送风温差,获取该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作为一种示例,三台空调内机均工作在制冷模式,能力分别为Q1、Q2、Q3,送风温差分别为D1、D2、D3,平均送风温差DA=(Q1*D1+Q2*D2+Q3*D3)/(Q1+Q2+Q3)。
步骤103,根据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对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作为一种示例,当空调内机的送风温差D大于平均送风温差DA时,控制该空调内机中节流装置开度减小。
作为另一种示例,当空调内机的送风温差D小于平均送风温差DA时,控制该空调内机中节流装置开度增大。
作为另一种示例,当空调内机的送风温差D等于平均送风温差DA时,控制该空调内机中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
可以理解,低温制冷工况时,由于室外环境温度低,外侧换热温差大,导致高压压力会比正常高温制冷工况的高压压力低,冷媒在外换热器出口的过冷度不足,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可能导致内机间能力不均衡,出现部分内机能力不足,部分内机能力过剩,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内机的送风温差与平均送风温差判断内机工作能力,当送风温差大于平均送风温差时,判断内机工作能力过剩,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当送风温差小于平均送风温差时,判断内机工作能力不足,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增大,从而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进而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进一步根据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对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由此,通过内机的送风温差和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以调节内机的冷媒循环量,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针对多联机工作在纯制冷模式或纯制热模式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后,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作为一种示例,多联机工作在纯制冷模式,即多联机中所有内机均进行制冷时,内机通过控制单元收集该内机的出风温度Td和室内环境温度T0,根据D=T0-Td得到送风温差D。
作为另一种示例,多联机工作在纯制热模式,即多联机中所有内机均进行制热时,内机通过控制单元收集该内机的出风温度Td和室内环境温度T0,根据D=Td-T0得到送风温差D。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获取平均送风温差。
步骤202,若获知送风温差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增大,其中,第一阈值小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送风温差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其中,第二阈值大于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送风温差小于等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则控制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平均送风温差确定一个预设范围,进而将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与该预设范围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对内机中的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作为一种示例,平均送风温差为DA,确定第一阈值为DA-M,第二阈值为DA+N,其中,M、N为正数。当内机的出风温差D小于DA-M时,内机的节流装置开度增大ωP;当内机控制单元反馈的出风温差D在范围[DA-M,DA+N]内,内机的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当内机控制单元反馈的出风温差D大于DA+N时,内机的节流装置开度减小ωP。其中,ω大小可以与节流装置实时开度相关,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参照图3,可以每隔X秒执行一次,比如预设范围为[DA-M,DA+N],内机1的送风温差D1小于DA-M,控制内机1的节流装置开度增大ωP。进而,X秒后,获知内机1的送风温差d1在预设范围内,控制内机1的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其中,X秒后的预设范围可以为第一次确定的预设范围,也可以是根据新的送风温差确定的预设范围,此处不作限制。
可选地,还可以预设最小节流装置开度和最大节流装置开度,在对内机中节流装置开度进行控制时,装置开度不得小于最小节流装置开度,并且不得大于最大节流装置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并获取多联机工作模式,以确定当前工作环境,进而根据当前工作环境确定多联机控制模式。例如,室外环境温度低于预设阈值且多联机工作在制冷模式时,确定当前工作环境为低温制冷,进而根据送风温差与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根据送风温差与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的方式,同样可以用于正常工况比如非低温制冷工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预先设置的送风温差下限和送风温差上限,若获知送风温差小于送风温差下限,则禁止减小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若获知送风温差大于送风温差上限,则禁止增大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由此,可以保证用户的舒适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针对多联机工作在混合模式进行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多台内机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N台内机和工作在制热模式的M台内机,其中,M、N为正整数。
步骤302,根据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一平均送风温差,根据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本实施例中,多联机工作在混合模式,即部分内机工作在制冷模式,部分内机工作在制热模式。
作为一种示例,N台制冷内机的送风温差分别为Dc1、Dc2、Dc3…Dcn,第一平均送风温差M台制热内机的送风温差分别为Dh1、Dh2、Dh3…Dhm,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作为另一种示例,N台制冷内机的送风温差分别为Dc1、Dc2、Dc3…Dcn,能力分别为Qc1、Qc2、Qc3…Qcn,其中,Dcn为N台内机中第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Qcn为第N台内机的能力,第一平均送风温差M台制热内机的送风温差分别为Dh1、Dh2、Dh3…Dhm,能力分别为Qh1、Qh2、Qh3…Qhm,其中,Dhm为M台内机中第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Qhm为第M台内机的能力,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对获取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3,根据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第一平均送风温差,对N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根据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第二平均送风温差,对M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对内机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对N台内机以及M台内机的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平均送风温差确定预设范围,根据内机的送风温差与预设范围控制内机节流装置开度,当送风温差大于预设范围时,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当送风温差小于预设范围时,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增大;当送风温差在预设范围内时,控制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由此,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并且可以应用于制热内机间以及多联机混合模式的控制,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联机控制装置,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联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如图5所示,该多联机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0,生成模块200,控制模块300。
其中,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生成模块200,用于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对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进一步地,多联机工作在纯模式,控制模块300具体用于:若获知送风温差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增大,其中,第一阈值小于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送风温差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其中,第二阈值大于平均送风温差;若获知送风温差小于等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则控制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多联机工作在混合模式,生成模块200具体用于:获取多台内机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N台内机和工作在制热模式的M台内机,其中,M、N为正整数;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一平均送风温差,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00具体用于:根据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第一平均送风温差,对N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根据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第二平均送风温差,对M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00还用于:获取送风温差下限和送风温差上限;若获知送风温差小于预设送风温差下限,则禁止减小节流装置开度;若获知送风温差大于预设送风温差上限,则禁止增大节流装置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多联机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控制装置,通过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进而根据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进一步根据送风温差和平均送风温差,对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由此,通过内机的送风温差和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对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解决了低温制冷时制冷内机间容易出现偏流的问题,实现了多联机中内机的能力的均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图6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多联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出风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所述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工作在纯模式,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包括: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增大,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工作在混合模式,根据所述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包括:
获取所述多台内机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N台内机和工作在制热模式的M台内机,其中,M、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一平均送风温差,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一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N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二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M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送风温差下限和送风温差上限;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所述送风温差下限,则禁止减小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所述送风温差上限,则禁止增大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
6.一种多联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每台内机的出风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风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每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并根据所述送风温差生成多台内机的平均送风温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送风温差和所述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每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工作在纯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增大,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平均送风温差;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开度保持不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工作在混合模式,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多台内机中工作在制冷模式的N台内机和工作在制热模式的M台内机,其中,M、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一平均送风温差,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生成第二平均送风温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联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一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N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根据所述M台内机的送风温差和所述第二平均送风温差,对所述M台内机中节流装置进行开度控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获取送风温差下限和送风温差上限;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小于所述送风温差下限,则禁止减小所述节流装置开度;
若获知所述送风温差大于所述送风温差上限,则禁止增大所述节流装置开度。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1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CN201910179181.1A 2019-03-11 2019-03-11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0017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9181.1A CN110017592A (zh) 2019-03-11 2019-03-11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9181.1A CN110017592A (zh) 2019-03-11 2019-03-11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7592A true CN110017592A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8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9181.1A Pending CN110017592A (zh) 2019-03-11 2019-03-11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75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7279A (zh) * 2020-07-13 2020-11-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器的方法、线控器以及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0497A (ja) * 2004-12-14 2006-06-29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冷媒自然循環式冷房システム
CN102353121A (zh) * 2011-09-13 2012-02-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冷媒流量的控制方法
CN105571086A (zh) * 2016-03-04 2016-05-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一拖多空调器
KR20170036433A (ko) * 2015-09-24 2017-04-03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공동 건물용 공조장치
CN107218703A (zh) * 2017-06-19 2017-09-2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7559953A (zh) * 2017-08-15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过冷回路阀体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59955A (zh) * 2017-08-18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108019892A (zh) * 2017-11-23 2018-05-1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105912A (zh) * 2017-12-11 2018-06-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防冷媒偏流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207815499U (zh) * 2017-09-30 2018-09-04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具有该空调系统的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0497A (ja) * 2004-12-14 2006-06-29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冷媒自然循環式冷房システム
CN102353121A (zh) * 2011-09-13 2012-02-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冷媒流量的控制方法
KR20170036433A (ko) * 2015-09-24 2017-04-03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공동 건물용 공조장치
CN105571086A (zh) * 2016-03-04 2016-05-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一拖多空调器
CN107218703A (zh) * 2017-06-19 2017-09-2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7559953A (zh) * 2017-08-15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过冷回路阀体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59955A (zh) * 2017-08-18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207815499U (zh) * 2017-09-30 2018-09-04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具有该空调系统的空调器
CN108019892A (zh) * 2017-11-23 2018-05-1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105912A (zh) * 2017-12-11 2018-06-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防冷媒偏流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7279A (zh) * 2020-07-13 2020-11-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器的方法、线控器以及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3401B (zh) 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5085716B2 (ja) サーバ室管理用の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サーバ管理用システム、空調制御方法
EP2148147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04748308B (zh) 一种优化的模块机系统加载和减载的控制方法
CN108870633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362164A2 (en)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731224A (zh) 定频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定频空调系统
CN109595741A (zh) 空调及其冷媒泄漏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11854200B (zh) 一种冷柜设备、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2428740A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70030621A1 (en) Low ambient cooling scheme and control
CN107024046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JP2012141098A (ja) 熱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414910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017592A (zh) 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443934A (zh) 全热回收融霜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10470009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1854204B (zh) 一种冷柜设备、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61024A (zh) 空调系统化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JP6890706B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22041623A1 (zh) 感温包安装状态检测方法、装置、风管机空调器及介质
CN111854201B (zh) 一种冷柜设备、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12308B (zh) 一种空调器容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854206B (zh) 一种冷柜设备、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54203B (zh) 一种冷柜设备、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