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5495A -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5495A
CN110005495A CN201910385370.4A CN201910385370A CN110005495A CN 110005495 A CN110005495 A CN 110005495A CN 201910385370 A CN201910385370 A CN 201910385370A CN 110005495 A CN110005495 A CN 110005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groove
spool
cam
guide surface
sha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53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5495B (zh
Inventor
王雷
范礼
丁万龙
甄子源
邵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53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5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5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5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5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5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57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splittable or deformable ca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2013/0078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modification of cam contact point by axially displacing the cam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内燃机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的凸轮轴套(2)活动套装在凸轮轴芯轴(1)上,电磁阀(3)上设置阀芯A(7)、阀芯B(8),凸轮轴套(2)上设置凹进的引导槽A(9)和凹进的引导槽B(10),引导槽A(9)包括浅引导槽A(11)和深引导槽A(12),引导槽B(10)包括浅引导槽B(13)和深引导槽B(14),电磁阀(3)设置为位于凸轮轴套(2)上方位置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凸轮轴和凸轮套筒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气门升程凸轮的三级调整,最终有效降低油耗,提高性能,有利于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作为目前热效率最高、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机械,发出的总功率占全世界所用动力装置总功率的90%,是世界石油能源的主要消费渠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内燃机石油消费量将迅速增加,石油供需矛盾必然日趋严重,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内燃机也是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最大源泉,由此可见,创新内燃机技术,对于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低排放和环保已经成为发动机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成为目前汽车工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内燃机,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变的,导致无论是大负荷还是小负荷工况,气门升程开启一样,造成能源浪费,热效率低。现有技术中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存在的技术缺陷是:1.一个销轴与一个螺旋槽配合,控制轴套一个方向移动。故现有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至少需要两个销轴。一个销轴用于左移,一个销子用于右移。结构复杂,成本高;2.现有的螺旋槽分左旋与右旋,平铺在轴上,增加了轴套的轴向距离,对在发动机上的布置空间有需求。(本发明是将螺旋槽进行叠加,大大缩短了轴向需求的距离。3.现有的可变气门技术大多为两级可变气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方便可靠实现凸轮轴和凸轮轴套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气门升程凸轮的三级调整,从而确保内燃机能够时刻在最佳工况下工作,降低油耗,提高性能,有利于节省能源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包括凸轮轴芯轴、凸轮轴套、电磁阀,所述的凸轮轴套上设置多组凸轮部,每组凸轮部各包括一个高凸轮、一个低凸轮、一个基圆,凸轮轴套活动套装在凸轮轴芯轴上,电磁阀上设置阀芯A、阀芯B,电磁阀与能够控制阀芯A和阀芯B伸缩切换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凸轮轴套上设置凹进的引导槽A和凹进的引导槽B,引导槽A包括浅引导槽A和深引导槽A,引导槽B包括浅引导槽B和深引导槽B,电磁阀设置为位于凸轮轴套上方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的引导槽A的浅引导槽A包括浅引导槽A引导面,深引导槽A包括深引导槽A引导面,引导槽B的浅引导槽B包括浅引导槽B引导面,深引导槽B包括深引导槽B引导面。
所述的浅引导槽A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包括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所述的深引导槽A12的深引导槽A引导面包括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深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
所述的浅引导槽B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包括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所述的深引导槽B的深引导槽B引导面包括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深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
所述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设置与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平行布置的结构,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设置与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平行布置的结构;所述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设置为与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平行布置的结构,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设置为与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30平行布置的结构。
所述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设置为向引导槽A外部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深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设置为能够向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所述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设置为向引导槽B外部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深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设置为能够向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
所述的电磁阀的阀芯A包括高位伸出行程和低位伸出行程,阀芯A的高位伸出行程设置为大于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电磁阀的阀芯B包括高位伸出行程和低位伸出行程,阀芯B的高位伸出行程设置为大于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基圆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A伸出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的阀芯A伸出低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旋转作用下,引导浅引导槽A与阀芯A接触的结构,浅引导槽A与阀芯A接触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阀芯A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左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向左滑移的距离为h,所述的凸轮套筒在阀芯A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左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A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高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A伸出高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的阀芯A伸出高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旋转作用下,引导深引导槽A与阀芯A接触的结构,深引导槽A与阀芯A接触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阀芯A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左滑移的结构,所述的凸轮套筒在阀芯A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左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A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高凸轮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B伸出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的阀芯B伸出低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旋转作用下,引导阀芯B与浅引导槽B接触的结构,阀芯B与浅引导槽B接触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阀芯B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右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在阀芯B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右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B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高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B伸出高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的阀芯B伸出高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旋转作用下,引导阀芯B与深引导槽B接触的结构,阀芯B与深引导槽B接触时,凸轮套筒设置为能够在阀芯B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右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在阀芯B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轴向向右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阀芯B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通过凸轮轴、凸轮轴套、电磁阀,设置在凸轮轴套上的凹进的引导槽A和凹进的引导槽B的配合,以及各引导槽的各自引导面的走向设置、电磁阀的阀芯与各引导槽的布置位置、控制部件对电磁阀的控制时机的设置,在发动机处于不同工况时,控制部件能够控制不同阀芯伸缩,伸出的阀芯(阀芯销)与不同的引导槽对应配合,从而在凸轮轴转动带动凸轮套筒转动过程中,阀芯会作用在对应的引导槽的引导面的不同位置,因为引导槽A和引导槽B的各自引导面均为曲面,这样,不同阀芯作用在不同引导面的不同位置时,就会施力在凸轮轴套上,引导凸轮轴套相对于凸轮轴发生轴向移动。不同阀芯作用在不同引导槽的不同引导面时,就能够实现带动凸轮轴套向左滑移或向右滑移的功能。这样,在发动机开发过程中,通过在控制部件内设置控制策略,就能够在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下,使得凸轮轴套向不同方向轴向移动,使得发动机的高凸轮、低凸轮、基圆交替工作,使得发动机能够始终在最佳工况下工作,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能耗。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凸轮轴和凸轮套筒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气门升程凸轮的三级调整,确保内燃机能够时刻在最佳工况下工作,最终有效降低油耗,提高性能,有利于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基圆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高凸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高凸轮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基圆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的引导槽(引导槽包括引导槽A和引导槽B)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凸轮轴芯轴;2、凸轮轴套;3、电磁阀;4、高凸轮;5、低凸轮;6、基圆;7、阀芯A;8、阀芯B;9、引导槽A;10、引导槽B;11、浅引导槽A;12、深引导槽A;13、浅引导槽B;14、深引导槽B;15、浅引导槽A引导面;16、深引导槽A引导面;17、浅引导槽B引导面;18、深引导槽B引导面;19、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20、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1、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2、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23、深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4、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5、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6、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7、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28、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9、深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30、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31、引导槽A外部;32、向引导槽B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包括凸轮轴芯轴1、凸轮轴套2、电磁阀3,所述的凸轮轴套2上设置多组凸轮部,每组凸轮部各包括一个高凸轮4、一个低凸轮5、一个基圆6,凸轮轴套2活动套装在凸轮轴芯轴1上,电磁阀3上设置阀芯A7、阀芯B8,电磁阀3与能够控制阀芯A7和阀芯B8伸缩切换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凸轮轴套2上设置凹进的引导槽A9和凹进的引导槽B10,引导槽A9包括浅引导槽A11和深引导槽A12,引导槽B10包括浅引导槽B13和深引导槽B14,电磁阀3设置为位于凸轮轴套2上方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凸轮轴1、凸轮轴套2、电磁阀3,设置在凸轮轴套上的凹进的引导槽A9和凹进的引导槽B10的配合,以及各引导槽的各自引导面的走向设置、电磁阀的阀芯与各引导槽的布置位置、控制部件对电磁阀的控制时机的设置,在发动机处于不同工况时,控制部件(发动机ECU)能够控制不同阀芯伸缩,伸出的阀芯(阀芯销)与不同的引导槽对应配合,从而在凸轮轴转动带动凸轮套筒转动过程中,阀芯会作用在对应的引导槽的引导面的不同位置,因为引导槽A9和引导槽B10的各自引导面均为曲面,这样,不同阀芯作用在不同引导面的不同位置时,就会施力在凸轮轴套上,引导凸轮轴套相对于凸轮轴发生轴向移动。不同阀芯作用在不同引导槽的不同引导面时,就能够实现带动凸轮轴套向左滑移或向右滑移的功能。这样,在发动机开发过程中,通过在控制部件内设置控制策略,就能够在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下,使得凸轮轴套向不同方向轴向移动,使得发动机的高凸轮、低凸轮、基圆交替工作,使得发动机能够始终在最佳工况下工作,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能耗。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三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凸轮轴和凸轮套筒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气门升程凸轮的三级调整,从而确保内燃机能够时刻在最佳工况下工作,最终有效降低油耗,提高性能,有利于节省能源。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的引导槽A9的浅引导槽A11包括浅引导槽A引导面15,深引导槽A12包括深引导槽A引导面16,引导槽B10的浅引导槽B13包括浅引导槽B引导面17,深引导槽B14包括深引导槽B引导面18。所述的浅引导槽A11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15包括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19、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0、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1,所述的深引导槽A12的深引导槽A引导面16包括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22、深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3、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4。所述的浅引导槽B13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17包括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5、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6、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27,所述的深引导槽B14的深引导槽B引导面18包括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8、深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9、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30。所述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19设置与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22平行布置的结构,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1设置与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4平行布置的结构;所述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5设置为与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27平行布置的结构,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8设置为与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30平行布置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曲面结构的不同引导面,在阀芯作用在不同引导面时,就能够方便快捷推动凸轮轴套相对于凸轮轴轴向左移或右移。而通过对不同深引导槽和不同浅引导部的不同引导面的形状及与电磁阀、凸轮轴的相对布置位置进行限定,使得不同引导面能够可靠与阀芯配合,实现凸轮轴套滑移时的精确控制。
所述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0设置为向引导槽A外部31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深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3设置为能够向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0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所述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6设置为向引导槽B外部32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深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9设置为能够向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6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上述结构,对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0和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6的凸出方向进行限定,这样,进一步对引导槽面的曲面形状进行精确限定,提高发动机工作时的整体精确度。
所述的电磁阀3的阀芯A7包括高位伸出行程和低位伸出行程,阀芯A7的高位伸出行程设置为大于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电磁阀3的阀芯B8包括高位伸出行程和低位伸出行程,阀芯B8的高位伸出行程设置为大于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上述结构,电磁阀3的各阀芯的高位伸出行程和低位伸出行程,与不同引导面配合,能够行程一个系统的控制内燃机实现可靠三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满足发动机要求。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基圆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低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浅引导槽A11与阀芯A7接触的结构,浅引导槽A11与阀芯A7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2向左滑移的距离为h,所述的凸轮套筒2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上述结构,如附图2所示,电磁阀通电控制阀芯A伸出低行程,凸轮套筒在凸轮轴的旋转作用下,浅引导槽A与阀芯A接触,在阀芯A的作用下,凸轮套筒相对于凸轮轴芯轴产生轴向左滑移,移动距离为h。如图6中所示,即阀芯A的销从位置a1运动至位置b1(空心圆代表阀芯A,实心圆代表阀芯B),完成了基圆到低凸轮的切换后,阀芯A在控制部件控制下收缩,回位到伸出前的初始位置,便于下一工序动作。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高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高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高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深引导槽A12与阀芯A7接触的结构,深引导槽A12与阀芯A7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2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上述结构,需求进行低凸轮到高凸轮的切换时,电磁阀控制阀芯A伸出高行程,如附图3所示,凸轮套筒在凸轮轴芯轴的旋转作用下,深引导槽A与阀芯A接触,在阀芯A的作用下,凸轮套筒相对于凸轮轴芯轴产生轴向左滑移。如图6所述,阀芯A的销从位置a2运动至位置b2,完成低凸轮到高凸轮切换后,阀芯A在控制部件控制下收缩,回位到伸出前的初始位置,便于下一工序动作。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高凸轮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低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阀芯B8与浅引导槽B13接触的结构,阀芯B8与浅引导槽B13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2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上述结构,若需求高凸轮向低凸轮切换,电磁阀控制阀芯B伸出低行程,如附图4所示,配合浅引导槽B,实现凸轮轴套相对于凸轮轴芯轴向右滑移。即如图6所示,阀芯B从位置c2运动至b2。切换完成后,阀芯B在控制部件控制下收缩,回位到伸出前的初始位置,便于下一工序动作。
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高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高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高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阀芯B8与深引导槽B14接触的结构,阀芯B8与深引导槽B13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2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上述结构,若需求低凸轮向基圆切换时,电磁阀控制阀芯B伸出高行程,如附图5所示,配合深引导槽B,实现凸轮轴套相对于凸轮轴芯轴向右滑移。即如图6所示,阀芯B从位置c2运动至b2。切换完成后,阀芯B在控制部件控制下收缩,回位到伸出前的初始位置,便于下一工序动作。
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凸轮轴套上的凸轮轴有高凸轮、低凸轮、基圆三种凸轮,分别对应内燃机的大负荷、中负荷和低负荷。通过凸轮轴套上的不同深引导槽及不同浅引导部,配合电磁阀的阀芯A和阀芯B,可以实现三种凸轮之间的切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凸轮为基圆,是为了实现内燃机停缸。三种凸轮也可以是高凸轮、中凸轮、低凸轮结构,或者其中两种凸轮一样,比如,高凸轮、高凸轮、低凸轮结构,均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的结构,结构紧凑,具有加工成本低、轴向距离小、控制精确等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凸轮轴套向左滑移或向右滑移到位后,控制部件控制限位销伸出,限位轴插装到凸轮套筒上的对应限位槽内,实现凸轮轴套轴向限位。需要状态切换时,控制部件提前控制限位销收缩,解除轴向限位。而后,在发动机的凸轮轴套再次滑移后,限位销会再插装到另一个对应的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中,凸轮套筒为整体式结构,凸轮套筒上的高凸轮、低凸轮和基圆随凸轮套筒整体轴向移动,且在凸轮轴套相对于凸轮轴芯轴移动到位后,通过限位机构对凸轮轴套进行轴向限位。作为另一种结构,所述凸轮套筒为组合式结构,包括高凸轮、低凸轮、基圆和引导槽。本发明凸轮轴上有高凸轮、低凸轮、基圆三种结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凸轮为基圆,是为了实现内燃机停缸。三种凸轮也可以是高凸轮、中凸轮、低凸轮结构,或者其中两种凸轮一样,比如,高凸轮、高凸轮、低凸轮结构。凸轮轴套上的凸轮轴有高凸轮、低凸轮、基圆三种凸轮,分别对应内燃机的大负荷、中负荷和低负荷。本发明的结构,配合电磁阀1的阀芯A和阀芯B,可以实现三种凸轮之间的切换。本发明的结构,具有加工成本低、轴向距离小、结构紧凑等优点。
本发明为三级可变技术,增加了停缸技术,更省油耗,降低排放。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通过凸轮轴、凸轮轴套、电磁阀,设置在凸轮轴套上的凹进的引导槽A和凹进的引导槽B的配合,以及各引导槽的各自引导面的走向设置、电磁阀的阀芯与各引导槽的布置位置、控制部件对电磁阀的控制时机的设置,在发动机处于不同工况时,控制部件能够控制不同阀芯伸缩,伸出的阀芯(阀芯销)与不同的引导槽对应配合,从而在凸轮轴转动带动凸轮套筒转动过程中,阀芯会作用在对应的引导槽的引导面的不同位置,因为引导槽A和引导槽B的各自引导面均为曲面,这样,不同阀芯作用在不同引导面的不同位置时,就会施力在凸轮轴套上,引导凸轮轴套相对于凸轮轴发生轴向移动。不同阀芯作用在不同引导槽的不同引导面时,就能够实现带动凸轮轴套向左滑移或向右滑移的功能。这样,在发动机开发过程中,通过在控制部件内设置控制策略,就能够在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下,使得凸轮轴套向不同方向轴向移动,使得发动机的高凸轮、低凸轮、基圆交替工作,使得发动机能够始终在最佳工况下工作,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能耗。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实现凸轮轴和凸轮套筒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气门升程凸轮的三级调整,确保内燃机能够时刻在最佳工况下工作,最终有效降低油耗,提高性能,有利于节省能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包括凸轮轴芯轴(1)、凸轮轴套(2)、电磁阀(3),所述的凸轮轴套(2)上设置多组凸轮部,每组凸轮部各包括一个高凸轮(4)、一个低凸轮(5)、一个基圆(6),凸轮轴套(2)活动套装在凸轮轴芯轴(1)上,电磁阀(3)上设置阀芯A(7)、阀芯B(8),电磁阀(3)与能够控制阀芯A(7)和阀芯B(8)伸缩切换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凸轮轴套(2)上设置凹进的引导槽A(9)和凹进的引导槽B(10),引导槽A(9)包括浅引导槽A(11)和深引导槽A(12),引导槽B(10)包括浅引导槽B(13)和深引导槽B(14),电磁阀(3)设置为位于凸轮轴套(2)上方位置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的引导槽A(9)的浅引导槽A(11)包括浅引导槽A引导面(15),深引导槽A(12)包括深引导槽A引导面(16),引导槽B(10)的浅引导槽B(13)包括浅引导槽B引导面(17),深引导槽B(14)包括深引导槽B引导面(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引导槽A(11)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15)包括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19)、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0)、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1),所述的深引导槽A(12)的深引导槽A引导面(16)包括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22)、深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3)、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引导槽B(13)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17)包括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5)、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6)、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27),所述的深引导槽B(14)的深引导槽B引导面(18)包括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8)、深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9)、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19)设置与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Ⅰ(22)平行布置的结构,浅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1)设置与深引导槽A引导面直面部Ⅱ(24)平行布置的结构;所述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5)设置为与浅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27)平行布置的结构,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Ⅰ(28)设置为与深引导槽B引导面直面部Ⅱ(30)平行布置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0)设置为向引导槽A外部(31)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深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3)设置为能够向浅引导槽A引导面曲面部(20)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所述的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6)设置为向引导槽B外部(32)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深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9)设置为能够向浅引导槽B引导面曲面部(26)方向凸出延伸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3)的阀芯A(7)包括高位伸出行程和低位伸出行程,阀芯A(7)的高位伸出行程设置为大于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电磁阀(3)的阀芯B(8)包括高位伸出行程和低位伸出行程,阀芯B(8)的高位伸出行程设置为大于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基圆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低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浅引导槽A(11)与阀芯A(7)接触的结构,浅引导槽A(11)与阀芯A(7)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2)向左滑移的距离为h,所述的凸轮套筒(2)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高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高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伸出高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深引导槽A(12)与阀芯A(7)接触的结构,深引导槽A(12)与阀芯A(7)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的结构,所述的凸轮套筒(2)在阀芯A(7)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左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A(7)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高凸轮状态切换到低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低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低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阀芯B(8)与浅引导槽B(13)接触的结构,阀芯B(8)与浅引导槽B(13)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2)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从低凸轮状态切换到高凸轮状态时,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高位伸出行程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伸出高位伸出行程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凸轮轴芯轴(1)旋转作用下,引导阀芯B(8)与深引导槽B(14)接触的结构,阀芯B(8)与深引导槽B(13)接触时,凸轮套筒(2)设置为能够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的结构;凸轮套筒(2)在阀芯B(8)推力作用下相对于凸轮轴芯轴(1)轴向向右滑移后,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控制电磁阀(3)的阀芯B(8)收缩到初始状态的结构。
CN201910385370.4A 2019-05-09 2019-05-09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Active CN110005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5370.4A CN110005495B (zh) 2019-05-09 2019-05-09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5370.4A CN110005495B (zh) 2019-05-09 2019-05-09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5495A true CN110005495A (zh) 2019-07-12
CN110005495B CN110005495B (zh) 2021-02-02

Family

ID=6717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5370.4A Active CN110005495B (zh) 2019-05-09 2019-05-09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549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67593A (ja) * 2011-02-14 2012-09-06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CN104047662A (zh) * 2013-03-14 2014-09-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级可变气门升程装置、系统和发动机
DE102013220554A1 (de) * 2013-10-11 2015-04-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ubvariabler 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6194312A (zh) * 2014-12-09 2016-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级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CN205805636U (zh) * 2016-05-18 2016-12-14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气门升程可变的滑动式凸轮轴
JP2017082698A (ja) * 2015-10-29 2017-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機構
JP2018009467A (ja) * 2016-07-12 2018-01-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機構
CN108266246A (zh) * 2018-03-22 2018-07-10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
US20190010887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67593A (ja) * 2011-02-14 2012-09-06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CN104047662A (zh) * 2013-03-14 2014-09-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级可变气门升程装置、系统和发动机
DE102013220554A1 (de) * 2013-10-11 2015-04-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ubvariabler Ventil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6194312A (zh) * 2014-12-09 2016-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级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JP2017082698A (ja) * 2015-10-29 2017-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機構
CN205805636U (zh) * 2016-05-18 2016-12-14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气门升程可变的滑动式凸轮轴
JP2018009467A (ja) * 2016-07-12 2018-01-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機構
US20190010887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266246A (zh) * 2018-03-22 2018-07-10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5495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9663B (zh) 二冲程与四冲程可切换内燃机的配气凸轮机构
CN110159386A (zh) 内燃机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204082245U (zh) 一种发动机无极可变气门装置
CN109458261B (zh) 一种停缸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0005495A (zh) 内燃机三级可变气门升程结构
CN106854999B (zh) 一种集约型液压轴向移动式两阶段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31009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106640252B (zh) 一种轴向移动式多模式液压可变气门驱动系统
CN110145381A (zh) 一种应用于内燃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的锁止机构
CN110374711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三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110005496A (zh) 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106968752A (zh) 一种轴向移动式多模式可变气门驱动系统
CN106703924B (zh) 一种集约型液压轴向移动式三阶段可变气门驱动系统
CN106545381A (zh) 一种轴向移动式多模式四杆式可变气门驱动系统
CN113638785B (zh) 一种配备有可变气门升程驱动机构的发动机
CN110043340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vvl凸轮轴锁止结构
CN102278162A (zh)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109653830B (zh) 一种气门升程可变系统及发动机
CN110067612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三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207989094U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
CN102400734B (zh) 一种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装置
CN110131010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凸轮轴轴向调节结构
CN110005498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110005497A (zh) 用于内燃机的三级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101446217A (zh)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的配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