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5010B -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5010B
CN110005010B CN201910305518.9A CN201910305518A CN110005010B CN 110005010 B CN110005010 B CN 110005010B CN 201910305518 A CN201910305518 A CN 201910305518A CN 110005010 B CN110005010 B CN 110005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haft
shaft hole
arm
telescopic cylinder
walking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5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5010A (zh
Inventor
安宝峰
姚庆昌
胡兴民
左臣明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JIA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JIA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JIA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JIAHE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55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5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5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5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5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5/00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F5/30Auxiliary apparatus, e.g. for thawing, cracking, blowing-up, or other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the soil
    • E02F5/305Arrangements for breaking-up hard gr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hov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包含有具有行走底盘(1)、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和破碎器(8)的破碎机装置本体,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的竖向中心线呈间隔排列分布,通过行走底盘(1)和回转平台(2)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偏置分布,实现增大了对破碎器(8)的配重,不再需要在岩石山体上进行钻孔定位和再定量填充炸药爆破作业,因此实现了对直接对开挖的岩石山体进行大功率和高强度破碎作业。

Description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碎机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矿山、煤炭、道路、水利、电信和民用建筑的施工中,需要对岩石山体进行开挖,因此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装置,在现有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中,需要在岩石山体上进行钻孔定位,再定量填充炸药爆破作业,破碎完毕,再用人工二次破碎,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强度大,安全性差,对周边固有环境破坏严重,现在还没有一种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直接对开挖的岩石山体进行大功率和高强度破碎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因此实现了对直接对开挖的岩石山体进行大功率和高强度破碎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上装装置和破碎器的破碎机装置本体,行走底盘上装装置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的竖向中心线呈间隔排列分布。
由于设计了破碎机装置本体,通过行走底盘和回转平台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的偏置分布,实现增大了对破碎器的配重,不再需要在岩石山体上进行钻孔定位和再定量填充炸药爆破作业,因此实现了对直接对开挖的岩石山体进行大功率和高强度破碎作业。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通过偏置分布实现增加对破碎器的配重的方式把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上装装置和破碎器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其中破碎机装置本体还具有回转平台、主臂、副臂、破碎器、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用于反铲运动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联接合件。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用于缓冲减震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隔震挂架。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用于增重加大打击作用力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填充体。
本发明设计了,回转平台设置在行走底盘上,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设置在回转平台上并且主臂设置在行走底盘上装装置上,副臂设置在主臂上并且隔震挂架设置在副臂和破碎器之间,在隔震挂架和副臂之间设置有联接合件并且在联接合件与副臂之间设置有破碎器伸缩缸,在副臂和主臂之间设置有副臂伸缩缸并且在主臂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之间设置有主臂伸缩缸,在主臂和副臂中分别设置有填充体并且行走底盘、回转平台、破碎器、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分别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连通,回转平台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的竖向中心线呈重合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行走底盘设置为履带底盘并且行走底盘的机架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联接,行走底盘的行走马达Y4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连通。
本发明设计了,回转平台设置为回转支撑并且回转平台的内圈体设置为与行走底盘联接,回转平台的外圈体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联接并且回转平台的回转马达Y3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连通。
本发明设计了,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托架部、操作室部、动力仓部和平衡块部并且托架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联接,托架部的上端端面的侧面部设置为与操作室部联接并且在操作室部与托架部之间设置有硅油减震缓冲垫,托架部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动力仓部联接,托架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衡块部联接并且托架部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和主臂伸缩缸联接,托架部设置为矩形边框体并且操作室部设置为正面具有防护隔板的驾驶室,平衡块部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动力仓部设置为含有发动机和液压装置,动力仓部的发动机的端轴设置为与动力仓部的液压装置的高压泵的端轴联接,动力仓部的液压装置分别设置为行走底盘、回转平台、破碎器、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连通,动力仓部的液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主泵Y1、主控阀Y2、回转马达Y3、行走马达Y4、第一先导手柄Y5、第二先导手柄Y6、双联脚踏阀Y7、破碎器脚踏阀Y8、中央回转接头Y13、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油冷器Y16、吸油滤芯Y17、回油过滤单元Y18、液压油箱Y19、空气滤清器Y20、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第三梭阀Y24、压力开关Y25、截止阀Y26、第一梭阀Y27、第二梭阀Y28、二位三通阀Y29、第二单向阀Y30和第二储能器Y31,在主控阀Y2中设置有TRAVEL腔体、OPTION腔体、BUCKET腔体、SWING腔体、BOOM腔体和ARM腔体,在液压油箱Y19中分别设置有回油过滤单元Y18和空气滤清器Y20并且在主泵Y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有吸油滤芯Y17,在主泵Y1的输出端口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和油冷器Y16并且旁通阀Y15设置为与油冷器Y16并联式联接,在主控阀Y2与主泵Y1之间设置有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压力开关Y25和第一梭阀Y27并且主泵Y1设置为与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第一梭阀Y27和主控阀Y2依次相互连通,第一储能器Y23设置在先导油源阀块Y22上并且压力开关Y25设置在主控阀Y2上,在第一单向阀Y14与主控阀Y2之间设置有第一先导手柄Y5、第二先导手柄Y6、双联脚踏阀Y7和破碎器脚踏阀Y8并且在第一先导手柄Y5中设置有第三梭阀Y24,第一先导手柄Y5分别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ARM腔体和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并且第二先导手柄Y6分别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OOM腔体和主控阀Y2的BUCKET腔体连通,双联脚踏阀Y7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TRAVEL腔体连通并且破碎器脚踏阀Y8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OPTION腔体连通,回转马达Y3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行走马达Y4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TRAVEL腔体连通,主臂伸缩缸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ARM腔体连通,副臂伸缩缸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OOM腔体连通,破碎器伸缩缸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UCKET腔体连通,在破碎器的液压输入端口部分别设置有截止阀Y26和第二储能器Y31并且第二储能器Y3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二单向阀Y30与二位三通阀Y29的其中一个端口连通,二位三通阀Y29的其中另一个端口PAO设置为与第二梭阀Y28的其中一个端口PAO连通,第二梭阀Y28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
本发明设计了,在主臂的第一臂部的中间部中设置有第一容纳腔体并且在第一臂部的中间部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孔体,在第一臂部的后端头上设置有第二销轴孔体并且在第一臂部的上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第三销轴孔体,在第一臂部的前端头上设置有第四销轴孔体并且第一容纳腔体的内壁设置为与填充体的端头联接,第一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伸缩缸联接,第二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联接并且第三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伸缩缸联接,第四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联接并且第一臂部设置为L字形节状体,第一容纳腔体设置为密封内腔体并且第一销轴孔体、第二销轴孔体、第三销轴孔体和第四销轴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在副臂的第二臂部的中间部中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体并且在第二臂部的后端的下侧面部上设置有第五销轴孔体,在第二臂部的后端的上侧面部上设置有第六销轴孔体并且在第二臂部的上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第七销轴孔体,在第二臂部的前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八销轴孔体和第九销轴孔体并且第二容纳腔体的内壁设置为与填充体的端头联接,第五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联接,第六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伸缩缸联接并且第七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破碎器伸缩缸联接,第八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联接并且第九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联接,第二臂部设置为三角形节状体并且第二容纳腔体设置为密封内腔体,第五销轴孔体、第六销轴孔体、第七销轴孔体、第八销轴孔体和第九销轴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第八销轴孔体的中心点设置为与第九销轴孔体的中心点呈间隔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销轴孔体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一销轴孔体和主臂伸缩缸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50:1并且第五销轴孔体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五销轴孔体和主臂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50:1。
本发明设计了,联接合件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联接杆部和第二联接杆部并且第一联接杆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联接杆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第一联接杆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联接并且第二联接杆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联接,第一联接杆部和第二联接杆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隔震挂架设置为包含有上架部、下架部、弹性块部、串杆部、凸起块部和包容壳部并且在下架部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凸起块部和包容壳部,包容壳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架部联接并且凸起块部设置在包容壳部中,弹性块部设置在包容壳部中并且凸起块部设置为与弹性块部镶嵌式联接,在上架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串杆部并且串杆部设置为与上架部螺纹式联接,在包容壳部的上端端面部和弹性块部中分别设置有串接孔体并且串杆部分别设置为与包容壳部的串接孔体和弹性块部的串接孔体插接式联接,在上架部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第十销轴孔体和第十一销轴孔体并且第十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联接,第十一销轴孔体通过销轴与副臂联接,在下架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第十二销轴孔体和第十三销轴孔体并且第十二销轴孔体和第十三销轴孔体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破碎器联接,上架部和下架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弹性块部设置为矩形橡胶块状体,串杆部设置为六角螺栓并且凸起块部设置为矩形座状体,包容壳部设置为矩形箱状体并且第十销轴孔体和第十一销轴孔体、第十二销轴孔体和第十三销轴孔体分别设置有圆形孔状体,一个弹性块部、一个串杆部、一个凸起块部和一个包容壳部设置为组成一组中间弹性部件并且八组中间弹性部件分别设置在上架部和下架部之间,其中四组中间弹性部件和其中另外四组中间弹性部件设置为沿下架部的横向中心线前后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破碎器设置为三角形破碎器并且破碎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联接,破碎器的驱动马达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连通。
本发明设计了,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分别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主臂伸缩缸的液压回路、副臂伸缩缸的液压回路和破碎器伸缩缸的液压回路分别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连通,主臂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联接并且主臂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联接,副臂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联接并且副臂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联接,破碎器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联接并且破碎器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填充体设置为矩形条块体并且填充体分别设置为与主臂和副臂内置式联接,填充体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主臂和副臂联接并且填充体分别设置为沿主臂的中心线和副臂的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行走底盘、回转平台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与主臂、副臂、破碎器、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设置为按照重心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布并且行走底盘、回转平台、行走底盘上装装置、主臂、副臂、破碎器、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与联接合件设置为按照反铲作业的方式分布,行走底盘、回转平台、行走底盘上装装置、主臂、副臂、破碎器、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与隔震挂架设置为按照隔震的方式分布并且行走底盘、回转平台、行走底盘上装装置、主臂、副臂、破碎器、主臂伸缩缸、副臂伸缩缸和破碎器伸缩缸与填充体设置为按照增加打击力的方式分布,第二联接杆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十销轴孔体联接,第十一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九销轴孔体联接,第八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联接杆部联接,第五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四销轴孔体联接,第二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架部联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设制了主臂、副臂,为克服下压力不足,打击打击力不够的缺陷,我们增加了主臂、副臂实体的用材规格,同时,将主副臂内腔填充凝固增重材料;为扩大和延伸破碎作业范围使打击点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我们采用挖掘式反铲作业装置,增设一四连杆摇臂结构;为减轻以致消除破碎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对机具其他零部件的破坏损伤,我们在破碎器与连杆摇臂机构之间设制一专用隔震挂架连接,专用隔震挂架吸收、隔断破碎器冲击震动向其他零部件的传导;为减少油耗,降低破碎器作业成本,我们设制一液压系统合流集成系统,最大限度的发挥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的效率;为提高整机在复杂、恶劣环境下行走的灵活性和爬坡能力,我们配置高强加宽履带和超规格行走驱动机构;同时,为保证使用可靠性,我们对回转平台的主架、回转机构等均做强化设计;为降低破碎器冲击震动对操作者的伤害,我们为操作室正面加装防护隔板,增设操作室硅油减震缓冲垫。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偏置分布实现增加对破碎器的配重的破碎机装置本体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主臂4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副臂5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隔震挂架7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的示意图,
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联接合件-6、隔震挂架-7、破碎器-8、填充体-9、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破碎器伸缩缸-93、托架部-31、操作室部-32、动力仓部-33、平衡块部-34、第一臂部-41、第一容纳腔体-42、第一销轴孔体-43、第二销轴孔体-44、第三销轴孔体-45、第四销轴孔体-46、第二臂部-51、第二容纳腔体-52、第五销轴孔体-53、第六销轴孔体-54、第七销轴孔体-55、第八销轴孔体-56、第九销轴孔体-57、第一联接杆部-61、第二联接杆部-62、上架部-71、下架部-72、弹性块部-73、串杆部-74、凸起块部-79、包容壳部-70、第十销轴孔体-75、第十一销轴孔体-76、第十二销轴孔体-77、第十三销轴孔体-78、主泵-Y1、主控阀-Y2、回转马达-Y3、行走马达-Y4、第一先导手柄-Y5、第二先导手柄-Y6、双联脚踏阀-Y7、破碎器脚踏阀-Y8、中央回转接头-Y13、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油冷器-Y16、吸油滤芯-Y17、回油过滤单元-Y18、液压油箱-Y19、空气滤清器-Y20、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第三梭阀-Y24、压力开关-Y25、截止阀-Y26、第一梭阀-Y27、第二梭阀-Y28、二位三通阀-Y29、第二单向阀-Y30、第二储能器-Y31。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联接合件6、隔震挂架7、破碎器8、填充体9、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并且回转平台2设置在行走底盘1上,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设置在回转平台2上并且主臂4设置在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上,副臂5设置在主臂4上并且隔震挂架7设置在副臂5和破碎器8之间,在隔震挂架7和副臂5之间设置有联接合件6并且在联接合件6与副臂5之间设置有破碎器伸缩缸93,在副臂5和主臂4之间设置有副臂伸缩缸92并且在主臂4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之间设置有主臂伸缩缸91,在主臂4和副臂5中分别设置有填充体9并且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分别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底盘1设置为履带底盘并且行走底盘1的机架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2联接,行走底盘1的行走马达Y4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
通过行走底盘1,形成了对回转平台2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支撑连接点,由行走底盘1,实现了与回转平台2的连接,实现了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移动的主体。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平台2设置为回转支撑并且回转平台2的内圈体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联接,回转平台2的外圈体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联接并且回转平台2的回转马达Y3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回转平台2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的竖向中心线呈重合排列分布。
通过回转平台2,形成了对行走底盘1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支撑连接点,由回转平台2,实现了与行走底盘1的连接,实现了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全方位转动的主体。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托架部31、操作室部32、动力仓部33和平衡块部34并且托架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2联接,托架部31的上端端面的侧面部设置为与操作室部32联接并且在操作室部32与托架部31之间设置有硅油减震缓冲垫,托架部31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动力仓部33联接,托架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衡块部34联接并且托架部31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和主臂伸缩缸91联接,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的竖向中心线呈间隔排列分布,托架部31设置为矩形边框体并且操作室部32设置为正面具有防护隔板的驾驶室,平衡块部34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动力仓部33设置为含有发动机和液压装置,动力仓部33的发动机的端轴设置为与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的高压泵的端轴联接,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分别设置为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连通,
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主泵Y1、主控阀Y2、回转马达Y3、行走马达Y4、第一先导手柄Y5、第二先导手柄Y6、双联脚踏阀Y7、破碎器脚踏阀Y8、中央回转接头Y13、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油冷器Y16、吸油滤芯Y17、回油过滤单元Y18、液压油箱Y19、空气滤清器Y20、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第三梭阀Y24、压力开关Y25、截止阀Y26、第一梭阀Y27、第二梭阀Y28、二位三通阀Y29、第二单向阀Y30和第二储能器Y31,在主控阀Y2中设置有TRAVEL腔体、OPTION腔体、BUCKET腔体、SWING腔体、BOOM腔体和ARM腔体,在液压油箱Y19中分别设置有回油过滤单元Y18和空气滤清器Y20并且在主泵Y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有吸油滤芯Y17,在主泵Y1的输出端口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和油冷器Y16并且旁通阀Y15设置为与油冷器Y16并联式联接,在主控阀Y2与主泵Y1之间设置有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压力开关Y25和第一梭阀Y27并且主泵Y1设置为与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第一梭阀Y27和主控阀Y2依次相互连通,第一储能器Y23设置在先导油源阀块Y22上并且压力开关Y25设置在主控阀Y2上, 在第一单向阀Y14与主控阀Y2之间设置有第一先导手柄Y5、第二先导手柄Y6、双联脚踏阀Y7和破碎器脚踏阀Y8并且在第一先导手柄Y5中设置有第三梭阀Y24,第一先导手柄Y5分别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ARM腔体和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并且第二先导手柄Y6分别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OOM腔体和主控阀Y2的BUCKET腔体连通,双联脚踏阀Y7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TRAVEL腔体连通并且破碎器脚踏阀Y8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OPTION腔体连通,回转马达Y3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行走马达Y4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TRAVEL腔体连通,主臂伸缩缸91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ARM腔体连通,副臂伸缩缸92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OOM腔体连通,破碎器伸缩缸93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UCKET腔体连通,在破碎器8的液压输入端口部分别设置有截止阀Y26和第二储能器Y31并且第二储能器Y3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二单向阀Y30与二位三通阀Y29的其中一个端口连通,二位三通阀Y29的其中另一个端口PAO设置为与第二梭阀Y28的其中一个端口PAO连通,第二梭阀Y28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
通过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形成了对主臂4、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的支撑连接点,由托架部31,实现了与主臂4的连接,由托架部31和动力仓部33,实现了与回转平台2的连接,实现了与主臂伸缩缸91的连接,由动力仓部33,实现了与行走底盘1的连接,实现了与破碎器8的连接,实现了与副臂伸缩缸92的连接,实现了与破碎器伸缩缸93的连接,由操作室部32,实现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座,由平衡块部34,实现了与破碎器8的平衡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控制动力输出端口和作为破碎机的平衡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臂4的第一臂部41的中间部中设置有第一容纳腔体42并且在第一臂部41的中间部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孔体43,在第一臂部41的后端头上设置有第二销轴孔体44并且在第一臂部41的上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第三销轴孔体45,在第一臂部41的前端头上设置有第四销轴孔体46并且第一容纳腔体42的内壁设置为与填充体9的端头联接,第一销轴孔体4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伸缩缸91联接并且第一销轴孔体4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一销轴孔体43和主臂伸缩缸91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50:1,第二销轴孔体4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联接并且第三销轴孔体4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伸缩缸92联接,第四销轴孔体4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并且第一臂部41设置为L字形节状体,第一容纳腔体42设置为密封内腔体并且第一销轴孔体43、第二销轴孔体44、第三销轴孔体45和第四销轴孔体46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主臂4,形成了对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副臂5、填充体9、主臂伸缩缸91和副臂伸缩缸92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臂部41和第二销轴孔体44,实现了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连接,由第一臂部41和第四销轴孔体46,实现了与副臂5的连接,由第一臂部41和第一销轴孔体43,实现了与主臂伸缩缸91的连接,由第一臂部41和第三销轴孔体45,实现了与副臂伸缩缸92的连接,由第一臂部41和第一容纳腔体42,实现了与填充体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折叠臂的内节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副臂5的第二臂部51的中间部中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体52并且在第二臂部51的后端的下侧面部上设置有第五销轴孔体53,在第二臂部51的后端的上侧面部上设置有第六销轴孔体54并且在第二臂部51的上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第七销轴孔体55,在第二臂部51的前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八销轴孔体56和第九销轴孔体57并且第二容纳腔体52的内壁设置为与填充体9的端头联接,第五销轴孔体5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联接并且第五销轴孔体5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五销轴孔体53和主臂4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50:1,第六销轴孔体5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伸缩缸92联接并且第七销轴孔体5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破碎器伸缩缸93联接,第八销轴孔体5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6联接并且第九销轴孔体57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7联接,第二臂部51设置为三角形节状体并且第二容纳腔体52设置为密封内腔体,第五销轴孔体53、第六销轴孔体54、第七销轴孔体55、第八销轴孔体56和第九销轴孔体57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第八销轴孔体56的中心点设置为与第九销轴孔体57的中心点呈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副臂5,形成了对主臂4、联接合件6、隔震挂架7、填充体9、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臂部51和第五销轴孔体53,实现了与主臂4的连接,由第二臂部51和第八销轴孔体56,实现了与联接合件6的连接,由第二臂部51和第九销轴孔体57,实现了与隔震挂架7的连接,由第二臂部51和第六销轴孔体54,实现了与副臂伸缩缸92的连接,由第二臂部51和第七销轴孔体55,实现了与破碎器伸缩缸93的连接,由第二臂部51和第二容纳腔体52,实现了与填充体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折叠臂的外节体。
在本实施例中,联接合件6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联接杆部61和第二联接杆部62并且第一联接杆部6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联接杆部62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第一联接杆部6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并且第二联接杆部6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7联接,第一联接杆部61和第二联接杆部62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通过联接合件6,形成了对副臂5和隔震挂架7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联接杆部61,实现了与副臂5的连接,由第二联接杆部62,实现了与隔震挂架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与副臂5和隔震挂架7形成四连杆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隔震挂架7设置为包含有上架部71、下架部72、弹性块部73、串杆部74、凸起块部79和包容壳部70并且在下架部72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凸起块部79和包容壳部70,包容壳部70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架部72联接并且凸起块部79设置在包容壳部70中,弹性块部73设置在包容壳部70中并且凸起块部79设置为与弹性块部73镶嵌式联接,在上架部7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串杆部74并且串杆部74设置为与上架部71螺纹式联接,在包容壳部70的上端端面部和弹性块部73中分别设置有串接孔体并且串杆部74分别设置为与包容壳部70的串接孔体和弹性块部73的串接孔体插接式联接,在上架部71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第十销轴孔体75和第十一销轴孔体76并且第十销轴孔体7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6联接,第十一销轴孔体76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在下架部7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第十二销轴孔体77和第十三销轴孔体78并且第十二销轴孔体77和第十三销轴孔体78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破碎器8联接,上架部71和下架部72分别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弹性块部73设置为矩形橡胶块状体,串杆部74设置为六角螺栓并且凸起块部79设置为矩形座状体,包容壳部70设置为矩形箱状体并且第十销轴孔体75和第十一销轴孔体76、第十二销轴孔体77和第十三销轴孔体78分别设置有圆形孔状体,一个弹性块部73、一个串杆部74、一个凸起块部79和一个包容壳部70设置为组成一组中间弹性部件并且八组中间弹性部件分别设置在上架部71和下架部72之间,其中四组中间弹性部件和其中另外四组中间弹性部件设置为沿下架部72的横向中心线前后排列分布。
通过隔震挂架7,形成了对副臂5、联接合件6和破碎器8的支撑连接点,由第十一销轴孔体76,实现了与副臂5的连接,由第十销轴孔体75,实现了与联接合件6的连接,由第十二销轴孔体77和第十三销轴孔体78,实现了与破碎器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破碎器8的减震支座。
在本实施例中,破碎器8设置为三角形破碎器并且破碎器8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7联接,破碎器8的驱动马达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
通过破碎器8,形成了对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和隔震挂架7的支撑连接点,由破碎器8,实现了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连接,实现了与隔震挂架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岩石山体进行破碎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分别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主臂伸缩缸91的液压回路、副臂伸缩缸92的液压回路和破碎器伸缩缸93的液压回路分别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主臂伸缩缸9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联接并且主臂伸缩缸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联接,副臂伸缩缸9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联接并且副臂伸缩缸9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破碎器伸缩缸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并且破碎器伸缩缸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6联接。
通过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形成了对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和联接合件6的支撑连接点,由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实现了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连接,实现了与主臂4的连接,实现了与副臂5的连接,实现了与联接合件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主臂4、副臂5和联接合件6的进行折叠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填充体9设置为矩形条块体并且填充体9分别设置为与主臂4和副臂5内置式联接,填充体9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主臂4和副臂5联接并且填充体9分别设置为沿主臂4的中心线和副臂5的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填充体9,形成了对主臂4和副臂5的支撑连接点,由填充体9,实现了与主臂4的连接,实现了与副臂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主臂4和副臂5进行增重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与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设置为按照重心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布并且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与联接合件6设置为按照反铲作业的方式分布,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与隔震挂架7设置为按照隔震的方式分布并且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与填充体9设置为按照增加打击力的方式分布,第二联接杆部6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十销轴孔体75联接,第十一销轴孔体7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九销轴孔体57联接,第八销轴孔体5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联接杆部61联接,第五销轴孔体5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四销轴孔体46联接,第二销轴孔体4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架部31联接。
当启动动力仓部33中的发动机,使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输出功力的高压液体,分别为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提供液压动力,通过行走底盘1的工作,实现移动运动,通过回转平台2,实现全方位转动运动,通过主臂伸缩缸91,实现第一臂部41在托架部31上的转动,通过副臂伸缩缸92,实现第二臂部51在第一臂部41上的转动,通过破碎器伸缩缸93,实现第一联接杆部61和第二联接杆部62在第二臂部51上的转动,从而实现把破碎器8放到岩石山体的作业点,启动破碎器8工作,对岩石山体进行破碎作业,破碎器8产生的震动作用力,传递到下架部72上,由弹性块部73进行吸收震动作用力,通过串杆部74和包容壳部70与上架部71的连接,减少上架部71的振动幅度,通过第五销轴孔体53与第一销轴孔体43之间的销轴、第一销轴孔体43与主臂伸缩缸91之间的销轴的活动区间缓冲,减少主臂4的振动幅度,保持了托架部31的稳定性能。
当主泵Y1进行工作时,通过吸收液压油箱Y19的液压油,由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和油冷器Y16输出动力液压油液,动力液压油液通过第一先导手柄Y5,由主控阀Y2的ARM腔体控制副臂伸缩缸92的工作状态,由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控制回转马达Y3的工作状态,动力液压油液通过第二先导手柄Y6,由主控阀Y2的BOOM腔体控制主臂伸缩缸91的工作状态,由主控阀Y2的BUCKET腔体控制破碎器伸缩缸93的工作状态,动力液压油液通过双联脚踏阀Y7,由主控阀Y2的TRAVEL控制行走马达Y4的工作状态,动力液压油液通过破碎器脚踏阀Y8,由主控阀Y2的OPTION腔体控制破碎器8的工作状态,同时通过第三梭阀Y24,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通过第二梭阀Y28的其中一个端口PAO与二位三通阀Y29的其中另一个端口PAO连通,二位三通阀Y29通过第二单向阀Y30与第二储能器Y31连通,从而使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也与破碎器8的的液压输入端口部连通,实现了动力液压油液合流作用在破碎器8中。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第一销轴孔体4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一销轴孔体43和主臂伸缩缸91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第五销轴孔体5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五销轴孔体53和主臂4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第一销轴孔体4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一销轴孔体43和主臂伸缩缸91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50:1,第五销轴孔体5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五销轴孔体53和主臂4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50:1。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第一销轴孔体4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一销轴孔体43和主臂伸缩缸91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37:1,第五销轴孔体5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五销轴孔体53和主臂4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37:1。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通过偏置分布实现增加对破碎器8的配重的方式把行走底盘1、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和破碎器8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破碎机装置本体还具有回转平台2、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用于反铲运动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联接合件6。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用于缓冲减震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隔震挂架7。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用于增重加大打击作用力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填充体9。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在对本发明进行验证时,对于处于中间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销轴孔体43和主臂伸缩缸91连接的销轴、第五销轴孔体53和主臂4连接的销轴和第六销轴孔体54和副臂伸缩缸92连接的销轴,由于第一销轴孔体43和主臂伸缩缸91连接的销轴、第五销轴孔体53和主臂4连接的销轴处于非限制状态,从而对破碎器8的震动产生的冲击力产生了有效的隔断,提高了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破碎机装置本体,通过行走底盘1和回转平台2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偏置分布,实现增大了对破碎器8的配重,不再需要在岩石山体上进行钻孔定位和再定量填充炸药爆破作业,因此实现了对直接对开挖的岩石山体进行大功率和高强度破碎作业。
2、由于设计了回转平台2、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实现了全方位和多节折叠臂作业。
3、由于设计了联接合件6,形成了四连杆组件,实现了反铲运动。
4、由于设计了隔震挂架7,通过弹性部件的缓冲,隔离了破碎器8产生的振动源。
5、由于设计了填充体9,由于主臂4和副臂5的重量增加,增强了反向冲击力。
6、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7、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通过偏置分布实现增加对破碎器8的配重的破碎机装置本体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行走底盘1、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和破碎器8的破碎机装置本体,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的竖向中心线呈间隔排列分布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行走底盘(1)、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和破碎器(8)的破碎机装置本体,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的竖向中心线呈间隔排列分布,
其中破碎机装置本体还具有回转平台(2)、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
还包含有用于反铲运动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联接合件(6),
还包含有用于缓冲减震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隔震挂架(7),
还包含有用于增重加大打击作用力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破碎机装置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填充体(9),
回转平台(2)设置在行走底盘(1)上,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设置在回转平台(2)上并且主臂(4)设置在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上,副臂(5)设置在主臂(4)上并且隔震挂架(7)设置在副臂(5)和破碎器(8)之间,在隔震挂架(7)和副臂(5)之间设置有联接合件(6)并且在联接合件(6)与副臂(5)之间设置有破碎器伸缩缸(93),在副臂(5)和主臂(4)之间设置有副臂伸缩缸(92)并且在主臂(4)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之间设置有主臂伸缩缸(91),在主臂(4)和副臂(5)中分别设置有填充体(9)并且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分别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回转平台(2)的竖向中心线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的竖向中心线呈重合排列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通过偏置分布实现增加对破碎器(8)的配重的方式把行走底盘(1)、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和破碎器(8)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行走底盘(1)设置为履带底盘并且行走底盘(1)的机架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2)联接,行走底盘(1)的行走马达(Y4)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
或,回转平台(2)设置为回转支撑并且回转平台(2)的内圈体设置为与行走底盘(1)联接,回转平台(2)的外圈体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联接并且回转平台(2)的回转马达(Y3)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
或,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托架部(31)、操作室部(32)、动力仓部(33)和平衡块部(34)并且托架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2)联接,托架部(31)的上端端面的侧面部设置为与操作室部(32)联接并且在操作室部(32)与托架部(31)之间设置有硅油减震缓冲垫,托架部(31)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动力仓部(33)联接,托架部(3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平衡块部(34)联接并且托架部(31)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和主臂伸缩缸(91)联接,托架部(31)设置为矩形边框体并且操作室部(32)设置为正面具有防护隔板的驾驶室,平衡块部(34)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动力仓部(33)设置为含有发动机和液压装置,动力仓部(33)的发动机的端轴设置为与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的高压泵的端轴联接,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分别设置为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连通,
动力仓部(33)的液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主泵(Y1)、主控阀(Y2)、回转马达(Y3)、行走马达(Y4)、第一先导手柄(Y5)、第二先导手柄(Y6)、双联脚踏阀(Y7)、破碎器脚踏阀(Y8)、中央回转接头(Y13)、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油冷器(Y16)、吸油滤芯(Y17)、回油过滤单元(Y18)、液压油箱(Y19)、空气滤清器(Y20)、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第三梭阀(Y24)、压力开关(Y25)、截止阀(Y26)、第一梭阀(Y27)、第二梭阀(Y28)、二位三通阀(Y29)、第二单向阀(Y30)和第二储能器(Y31),在主控阀(Y2)中设置有TRAVEL腔体、OPTION腔体、BUCKET腔体、SWING腔体、BOOM腔体和ARM腔体,在液压油箱(Y19)中分别设置有回油过滤单元(Y18)和空气滤清器(Y20)并且在主泵(Y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有吸油滤芯(Y17),在主泵(Y1)的输出端口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Y14)、旁通阀(Y15)和油冷器(Y16)并且旁通阀(Y15)设置为与油冷器(Y16)并联式联接,在主控阀(Y2)与主泵(Y1)之间设置有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压力开关(Y25)和第一梭阀(Y27)并且主泵(Y1)设置为与先导过滤器(Y21)、先导油源阀块(Y22)、第一储能器(Y23)、第一梭阀(Y27)和主控阀(Y2)依次相互连通,第一储能器(Y23)设置在先导油源阀块(Y22)上并且压力开关(Y25)设置在主控阀(Y2)上, 在第一单向阀(Y14)与主控阀(Y2)之间设置有第一先导手柄(Y5)、第二先导手柄(Y6)、双联脚踏阀(Y7)和破碎器脚踏阀(Y8)并且在第一先导手柄(Y5)中设置有第三梭阀(Y24),第一先导手柄(Y5)分别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ARM腔体和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并且第二先导手柄(Y6)分别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OOM腔体和主控阀(Y2)的BUCKET腔体连通,双联脚踏阀(Y7)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TRAVEL腔体连通并且破碎器脚踏阀(Y8)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OPTION腔体连通,回转马达(Y3)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行走马达(Y4)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TRAVEL腔体连通,主臂伸缩缸(91)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ARM腔体连通,副臂伸缩缸(92)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OOM腔体连通,破碎器伸缩缸(93)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BUCKET腔体连通,在破碎器(8)的液压输入端口部分别设置有截止阀(Y26)和第二储能器(Y31)并且第二储能器(Y3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二单向阀(Y30)与二位三通阀(Y29)的其中一个端口连通,二位三通阀(Y29)的其中另一个端口PAO设置为与第二梭阀(Y28)的其中一个端口PAO连通,第二梭阀(Y28)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主控阀(Y2)的SWING腔体连通,
或,在主臂(4)的第一臂部(41)的中间部中设置有第一容纳腔体(42)并且在第一臂部(41)的中间部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孔体(43),在第一臂部(41)的后端头上设置有第二销轴孔体(44)并且在第一臂部(41)的上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第三销轴孔体(45),在第一臂部(41)的前端头上设置有第四销轴孔体(46)并且第一容纳腔体(42)的内壁设置为与填充体(9)的端头联接,第一销轴孔体(4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伸缩缸(91)联接,第二销轴孔体(4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联接并且第三销轴孔体(4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伸缩缸(92)联接,第四销轴孔体(4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并且第一臂部(41)设置为L字形节状体,第一容纳腔体(42)设置为密封内腔体并且第一销轴孔体(43)、第二销轴孔体(44)、第三销轴孔体(45)和第四销轴孔体(46)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或,在副臂(5)的第二臂部(51)的中间部中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体(52)并且在第二臂部(51)的后端的下侧面部上设置有第五销轴孔体(53),在第二臂部(51)的后端的上侧面部上设置有第六销轴孔体(54)并且在第二臂部(51)的上端端面部上设置有第七销轴孔体(55),在第二臂部(51)的前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八销轴孔体(56)和第九销轴孔体(57)并且第二容纳腔体(52)的内壁设置为与填充体(9)的端头联接,第五销轴孔体(5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联接,第六销轴孔体(5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伸缩缸(92)联接并且第七销轴孔体(5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破碎器伸缩缸(93)联接,第八销轴孔体(5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6)联接并且第九销轴孔体(57)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7)联接,第二臂部(51)设置为三角形节状体并且第二容纳腔体(52)设置为密封内腔体,第五销轴孔体(53)、第六销轴孔体(54)、第七销轴孔体(55)、第八销轴孔体(56)和第九销轴孔体(57)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第八销轴孔体(56)的中心点设置为与第九销轴孔体(57)的中心点呈间隔排列分布,
或,破碎器(8)设置为三角形破碎器并且破碎器(8)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7)联接,破碎器(8)的驱动马达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
或,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分别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主臂伸缩缸(91)的液压回路、副臂伸缩缸(92)的液压回路和破碎器伸缩缸(93)的液压回路分别设置为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连通,主臂伸缩缸(9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联接并且主臂伸缩缸(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联接,副臂伸缩缸(9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主臂(4)联接并且副臂伸缩缸(9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破碎器伸缩缸(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并且破碎器伸缩缸(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6)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联接合件(6)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联接杆部(61)和第二联接杆部(62)并且第一联接杆部(6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联接杆部(62)的其中一个端头联接,第一联接杆部(6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并且第二联接杆部(6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隔震挂架(7)联接,第一联接杆部(61)和第二联接杆部(62)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隔震挂架(7)设置为包含有上架部(71)、下架部(72)、弹性块部(73)、串杆部(74)、凸起块部(79)和包容壳部(70)并且在下架部(72)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凸起块部(79)和包容壳部(70),包容壳部(70)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架部(72)联接并且凸起块部(79)设置在包容壳部(70)中,弹性块部(73)设置在包容壳部(70)中并且凸起块部(79)设置为与弹性块部(73)镶嵌式联接,在上架部(7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串杆部(74)并且串杆部(74)设置为与上架部(71)螺纹式联接,在包容壳部(70)的上端端面部和弹性块部(73)中分别设置有串接孔体并且串杆部(74)分别设置为与包容壳部(70)的串接孔体和弹性块部(73)的串接孔体插接式联接,在上架部(71)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第十销轴孔体(75)和第十一销轴孔体(76)并且第十销轴孔体(75)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联接合件(6)联接,第十一销轴孔体(76)通过销轴与副臂(5)联接,在下架部(7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第十二销轴孔体(77)和第十三销轴孔体(78)并且第十二销轴孔体(77)和第十三销轴孔体(78)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破碎器(8)联接,上架部(71)和下架部(72)分别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弹性块部(73)设置为矩形橡胶块状体,串杆部(74)设置为六角螺栓并且凸起块部(79)设置为矩形座状体,包容壳部(70)设置为矩形箱状体并且第十销轴孔体(75)和第十一销轴孔体(76)、第十二销轴孔体(77)和第十三销轴孔体(78)分别设置有圆形孔状体,一个弹性块部(73)、一个串杆部(74)、一个凸起块部(79)和一个包容壳部(70)设置为组成一组中间弹性部件并且八组中间弹性部件分别设置在上架部(71)和下架部(72)之间,其中四组中间弹性部件和其中另外四组中间弹性部件设置为沿下架部(72)的横向中心线前后排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填充体(9)设置为矩形条块体并且填充体(9)分别设置为与主臂(4)和副臂(5)内置式联接,填充体(9)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主臂(4)和副臂(5)联接并且填充体(9)分别设置为沿主臂(4)的中心线和副臂(5)的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第一销轴孔体(4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一销轴孔体(43)和主臂伸缩缸(91)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50:1并且第五销轴孔体(53)的孔径与设置在第五销轴孔体(53)和主臂(4)连接的销轴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4-1.50:1。
8.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其特征是: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和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与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设置为按照重心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布并且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与联接合件(6)设置为按照反铲作业的方式分布,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与隔震挂架(7)设置为按照隔震的方式分布并且行走底盘(1)、回转平台(2)、行走底盘上装装置(3)、主臂(4)、副臂(5)、破碎器(8)、主臂伸缩缸(91)、副臂伸缩缸(92)和破碎器伸缩缸(93)与填充体(9)设置为按照增加打击力的方式分布,第二联接杆部(62)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十销轴孔体(75)联接,第十一销轴孔体(7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九销轴孔体(57)联接,第八销轴孔体(5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联接杆部(61)联接,第五销轴孔体(53)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四销轴孔体(46)联接,第二销轴孔体(44)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架部(31)联接。
CN201910305518.9A 2019-04-16 2019-04-16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Active CN110005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5518.9A CN110005010B (zh) 2019-04-16 2019-04-16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5518.9A CN110005010B (zh) 2019-04-16 2019-04-16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5010A CN110005010A (zh) 2019-07-12
CN110005010B true CN110005010B (zh) 2024-05-17

Family

ID=6717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5518.9A Active CN110005010B (zh) 2019-04-16 2019-04-16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501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82043A (ko) * 2007-03-07 2008-09-11 조장훈 건설장비용 진동 파쇄기
KR20110032791A (ko) * 2009-09-24 2011-03-30 윤용환 건설장비용 진동 파쇄기
KR101165696B1 (ko) * 2011-03-31 2012-07-18 주식회사 코엘 굴삭기의 유압식 크레인장치
WO2014013466A2 (en) * 2012-07-18 2014-01-23 Terminator Ip S.A. Cushioning slides
CN204570778U (zh) * 2015-04-20 2015-08-19 山重建机(济宁)有限公司 挖掘机岩石臂松石装置
WO2017061880A1 (en) * 2015-10-05 2017-04-13 Angus Robson Reciprocating impact hammer
WO2018230877A1 (ko) * 2017-06-14 2018-12-20 정문교 굴삭기
CN209873915U (zh) * 2019-04-16 2019-12-31 泰安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82043A (ko) * 2007-03-07 2008-09-11 조장훈 건설장비용 진동 파쇄기
KR20110032791A (ko) * 2009-09-24 2011-03-30 윤용환 건설장비용 진동 파쇄기
KR101165696B1 (ko) * 2011-03-31 2012-07-18 주식회사 코엘 굴삭기의 유압식 크레인장치
WO2014013466A2 (en) * 2012-07-18 2014-01-23 Terminator Ip S.A. Cushioning slides
CN204570778U (zh) * 2015-04-20 2015-08-19 山重建机(济宁)有限公司 挖掘机岩石臂松石装置
WO2017061880A1 (en) * 2015-10-05 2017-04-13 Angus Robson Reciprocating impact hammer
WO2018230877A1 (ko) * 2017-06-14 2018-12-20 정문교 굴삭기
CN209873915U (zh) * 2019-04-16 2019-12-31 泰安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5010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5088B2 (en) Energy recovery and reuse techniques for a hydraulic system
CN201970975U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支腿装置
CN103603839B (zh) 防抖液压回路、臂架防抖液压回路、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
CN209873915U (zh)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CN110005010B (zh) 用于岩石山体的破碎机装置
KR101224887B1 (ko) 중장비용 진동리퍼
CN112942456B (zh) 一种装载机动臂减震系统和作业机械
US7121089B2 (en) Hydraulic cylinder
CN110450592B (zh) 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
CN201125732Y (zh) 矿山防爆煤岩全液压破碎式掘进机
CN202371380U (zh) 一种液压驱动伸缩式水平井井下工具送入装置
CN201173125Y (zh) 用于掩护式液压支架一、二级护邦板的联动双向锁
CN110410090A (zh) 一种具有伸缩结构的多臂多钻钻装锚一体机
AU2005245747A1 (en) Construction equipment with excavation and loading function
CN102720227A (zh) 含有加长臂的运动冗余正铲挖掘机构
CN214837547U (zh) 一种稳定模块及设有该稳定模块的装车系统
WO2018230877A1 (ko) 굴삭기
CN210792722U (zh) 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
CN209010031U (zh) 一种多功能工作臂总成及抢险救援车
CN103114988B (zh) 压裂车大泵双向自适应减振器
CN112695626A (zh) 一种设置拉索支座的高墩桥梁减隔震结构
CN202249757U (zh) 拖拉机钻机
NO320025B1 (no) Anordning ved en gravemaskin
CN214695841U (zh) 单油阻尼器完全差动连接装载机行驶稳定系统
CN105422106A (zh) 一种双模式盾构互换型承压隔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